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

合集下载

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
Ueland PM et al., Ed. Robinson K, Homocysteine and Vascular Disease, 2000, 59-84
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干扰因素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 预期的相关浓度范围 C677T突变,即第677位点上的胞 嘧啶被胸腺嘧啶代替造成转录后 丙氨酸被缬氨酸代替,使得变异 后的酶对热不耐受,活性降低, 引起Hcy升高。
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 - 关键酶和维生素
THF
蛋氨酸
MAT
SAM Methylene THF
B2
R 去甲基化
叶酸 循环 Methyl THF
MS
B12
蛋氨酸 循环 SAH
R-CH 3
MTHFR
同型半胱氨酸
CBS B6
SAHase
胱硫醚
B6
半胱氨酸
• 其代谢依赖于几种B族维生素:VB12,VB6,叶酸
15 30 100 血浆 tHcy (µmol/L) 300
Ueland PM et al., Ed. Robinson K, Homocysteine and Vascular Disease, 2000, 59-84
同型半胱氨酸
药物和种族对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影响
抗惊厥药、
降糖药、 叶酸拮抗药
降低维生素B12作用的药物
• Hcy可使小动脉血管易于栓塞并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参与粥样硬化形成。 • Hcy可影响体内转甲基化反应,引起DNA损伤,影响细胞 的发育、分化。 • Hcy干扰谷胱苷肽合成,而谷胱苷肽与一氧化氮相互作用, 能保护血管。
同型半胱氨酸
90年代以后,随着对Hcy体内代谢途径的确立,国内 外学者围绕高Hcy与冠心病,周围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 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 危险因素; 同时,在数十个大型医学研究报告中指出Hcy是引起 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因子; 近几年大量的临床报告表明高Hcy血症导致心血管疾 病的发生占有很大比例,并发现许多患者往往不存在传统 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尤其是年 轻的发病者。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范文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范文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一、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是一种人体内的含硫氨基酸,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部分以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二硫化物存在,微量以还原型同型半胱氨酸存在,大部分通过二硫键与白蛋白结合而存在。

大量对Hcy的研究表明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Boushey等的研究结果显示,血浆总Hcy水平每升高5umol/L,相当于胆固醇升高500umol/L。

伴有血浆Hcy升高(>10umol/L)的原发性高血压定义为H型高血压。

二、影响血液Hcy水平的因素1、遗传因素:C667T点突变可引起Hcy升高。

CBS基因多态性。

蛋氨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

2、性别与年龄:国内外不少研究发现,Hcy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而且男性>女性。

女性在绝经前的水平较低,绝经后显著升高,认为其机制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3、营养因素:①VitB6、VitB12、叶酸等Hcy代谢辅酶摄入不足时,则Hcy升高。

②饮酒:长期饮酒可引起肝细胞蛋氨酸合成酶活性下降,从而造成Hcy血症。

③饮食中蛋氨酸过高:有报道认为高动物蛋白饮食可能是Hcy血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三、同型半胱氨酸致病机理1、内皮毒性作用。

2、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3、致血栓作用:Hcy可促进血栓调节因子的表达,激活C蛋白和凝血因子Ⅻ、Ⅴ,血小板内前列腺素合成增加,从而促进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4、脂肪、糖、蛋白代谢紊乱:Hcy可促进脂质沉积于动脉壁,泡沫细胞增加,还可改变动脉壁糖蛋白分子纤维化结构,促进斑块钙化。

5、干扰谷胱甘肽的合成: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的高氧化剂,它能防止很多细胞成分的氧化互相作用,对血管产生保护作用。

Hcy干扰谷胱甘肽的合成,从而对机体造成危害。

6、影响体内的转甲基化反应:Hcy浓度的升高会影响体内许多物质的甲基化过程,甲基化能力的降低影响细胞的发育及分化,这可能是Hcy致病的关键因素。

疾病警告重要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

疾病警告重要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

疾病警告重要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重视心脑血管高危因素——高HCY《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提出了一项新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10μmol/L,Hcy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

Hcy是蛋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Hcy的升高加速了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被认为是冠心病、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2004年发表在JANA杂志的《同型半胱氨酸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当血浆Hcy水平达到6.3μmol/L时,即已进入心脑血管事件高危区,当血浆Hcy>10μmol/L时,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2倍。

为此,2006年美国卒中指南明确指出:血浆Hcy>10μmol/L,即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2008年欧洲与2010年美国都将HHcy及干预写入卒中指南。

美国心脏协会(AHA)卒中指南(2006)、世界卫生组织(WHO)ICD11(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形成国际化行业共识:(1)高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2)血浆Hcy大于6.3µmol/L,进入心脑血管事件高危区;(3)血浆Hcy达到10µmol/L,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达到正常两倍;(4)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具有临床诊断、筛查和防治干预价值的界值是≥10µmol/L。

因此,人体内Hcy值的安全范围是:Hcy<6.3µmol>6.3µmol>——JANA.2004;7;11-24 Circulation 2006;113;e409-e449与西方相比,我国人群Hcy水平较高,是由遗传及环境因素造成的。

我国人群的MTHFR C677T TT基因型的携带率约为25%,位居全球第一,荟萃分析表明TT基因型与卒中发生呈显著正相关。

另外,我国饮食特点及习惯使叶酸摄入量少,体内不能完成蛋氨酸的代谢循环至Hcy蓄积。

同型半胱氨酸PPT课件

同型半胱氨酸PPT课件

PPT课件
4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因及百分比:
产生原因
百分比
1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嗜好、缺乏锻炼等)
轻中度升高15%
2 环境、营养等(VB6、 VB12、叶酸缺乏症)
轻中度升高40%
3 β-胱硫醚合成酶、甲硫氨基酸合成酶两种关键酶基因 的多态性(遗传缺陷或基因突变 —基因碱基突变或插 入缺失)引起的酶缺陷或活性下降导致Hcy升高
5.0
2.5
4.0 3.0 2.0 1.0
PPT课件
5.0 4.0
3.0 2.0
1.0
20
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治疗后心脑血管疾病预计风险降低
少 5%

性 0%

危 L/lomμ
-5% -10%
3低
降 -15%

ycH -20%
-25%
中风
-24%
深静脉血栓 缺血性心脏病
-25%
-16%
PPT课件
21
Wald DS et al. BMJ, 2002, 325:1202
3
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
1.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改变凝血因子的功能,增加血栓形成倾 向,使小动脉血管易于栓塞。 2.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参与粥样硬化形成。 3.可促使血小板聚集,并可与载脂蛋白B形成致密的复合物易 于被血管壁巨噬细胞吞噬,引起血管壁脂肪堆积。 4.干扰谷胱甘肽的合成,从而对机体造成危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联合对
39165人进行了 6年以上前瞻性追踪研究结果。
PPT课件
15
同型半胱氨酸与肾功能衰竭
? Hcy与慢性肾功能衰竭(CRF)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心脑血管疾病( CVD)的 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 10~20倍,是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 死因之一。终末期肾衰(ESRD)患者CVD的高发原因 仅用一些传统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贫血、糖尿病、 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等是很难完全解释的。 CRF患者 普遍存在高Hcy血症,其发生率是正常人的33倍。血浆 Hcy每增加1μmol/L,血管通路栓塞的危险增加 4.0%, 心血管事件(CVE)的危险性就增加6%。

同型半胱氨酸介绍

同型半胱氨酸介绍

同型半胱氨酸介绍一,概念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分子的氨基酸。

在体内经蛋氨酸脱甲基化生成,主要通过再甲基化和转硫途径代谢。

需蛋氨酸合成酶、胱硫醚β合成酶(CBS)及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6参与。

酶功能障碍或维生素的缺乏等均可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二,致病机理同型半胱氨酸致病机理:①损伤血管壁导致血管阻塞;②损伤血管内皮细胞;③促进血小板激活;④增强凝血功能;⑤促进平滑肌增值;⑥细胞毒化作用;⑦刺激LDL氧化等。

三,临床意义【心脑血管病防治】美国一项对近万名25-74岁无心血管疾病美国人历时20年之久的研究发现,每天从食用中摄取至少300μg叶酸,可使中风的发生率降低20%,使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降低13%。

叶酸能保护心血管系统是由于它能降低Hcy水平,而Hcy是引起动脉硬化最终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罪魁祸首。

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成人摄取400μg叶酸/天,孕妇每600μg叶酸/天。

中度Hcy升高是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卒中的独立的危险因子,叶酸可通过降低Hcy防止出血性卒中的发生。

张氏等研究1698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302例冠脉造影阳性及500名健康国人血浆总Hcy、血脂、血糖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证实高Hcy血症是国人CHD,尤其是MI的独立危险因素,且Hcy水平与CHD严重程度一致。

【中国分子心脏病杂志,2003,3(4):215】Hcy与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2个相互独立的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病变程度和并发症呈正相关。

美国专家在Framingham心脏病研究项目中发现,Hcy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更为密切,对尚未出现心脏病症状者来说,Hcy升高者患心力衰竭的危险可加倍,妇女的危险可增加3倍。

【糖尿病及并发症防治】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血浆Hcy水平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患大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监测糖尿病患者Hcy水平有利于对其预后的评估【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194】。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一、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 )是一种人体内的含硫氨基酸,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部分以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二硫化物存在,微量以还原型同型半胱氨酸存在,大部分通过二硫键与白蛋白结合而存在。

大量对的研究表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等的研究结果显示,血浆总水平每升高5,相当于胆固醇升高500。

伴有血浆升高(>10)的原发性高血压定义为H型高血压。

二、影响血液水平的因素1、遗传因素:C667T点突变可引起升高。

基因多态性。

蛋氨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

2、性别与年龄:国内外不少研究发现,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而且男性>女性。

女性在绝经前的水平较低,绝经后显著升高,认为其机制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3、营养因素:①6、12、叶酸等代谢辅酶摄入不足时,则升高。

②饮酒:长期饮酒可引起肝细胞蛋氨酸合成酶活性下降,从而造成血症。

③饮食中蛋氨酸过高:有报道认为高动物蛋白饮食可能是血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三、同型半胱氨酸致病机理1、内皮毒性作用。

2、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3、致血栓作用:可促进血栓调节因子的表达,激活C蛋白和凝血因子Ⅻ、Ⅴ,血小板内前列腺素合成增加,从而促进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4、脂肪、糖、蛋白代谢紊乱:可促进脂质沉积于动脉壁,泡沫细胞增加,还可改变动脉壁糖蛋白分子纤维化结构,促进斑块钙化。

5、干扰谷胱甘肽的合成: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的高氧化剂,它能防止很多细胞成分的氧化互相作用,对血管产生保护作用。

干扰谷胱甘肽的合成,从而对机体造成危害。

6、影响体内的转甲基化反应:浓度的升高会影响体内许多物质的甲基化过程,甲基化能力的降低影响细胞的发育及分化,这可能是致病的关键因素。

许多有关高血症的生化基础有待明确,与各种疾病的关系及防治需继续探讨。

四、与其它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协同作用吸烟:研究发现,每日抽烟量大于20支,同时血浆>12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性是水平正常且不吸烟者的12倍。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讲述讲解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讲述讲解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由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技术的发展,对其研究逐渐深入,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可以作为判断心务管疾病危险性的独立指标,并认为与传统的指标相比,同型半胱氨酸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本文综述了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方法和临床意义。

1 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作为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蛋氨酸分子含有S甲基;在与ATP作用生成S腺苷蛋氨酸后,可通过各种转甲基作用为体内已知的约50多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物质提供甲基。

S腺苷蛋氨酸在甲基转移酶作用下将甲基转移至另一物质后,生成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后者进一步脱去腺苷,生成同型半胱氨酸。

而同型半胱氨酸则可通过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EC1.1.1.68)及其辅酶维生素B12的催化作用,接受N5甲基四氢叶酸提供的甲基,重新生成蛋氨酸。

而此过程又是已知的体内能利用N5甲基四氢叶酸的唯一反应。

故同型半胱氨酸与体内一碳单位代谢有着密切关系。

另外,同型半胱氨酸在胱硫醚-β-合成酶(EC4.2.1.22)催化下也可与丝氨酸缩合生成胱硫醚,后者近一步生成半胱氨酸和α酮丁酸。

2 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因素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约70%与白蛋白结合,为结合型。

其余的游离型则主要以二硫同型半胱氨酸和以二硫键结合的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化合物形式存在,只有少量以还原型同型半胱氨酸存在于血浆中。

我们通常所指的是总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

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最主要的因素莫过于遗传与食物营养缺乏。

遗传因素主要包括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及胱硫醚-β-合成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现在已经证明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的缺陷,在体内叶酸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引起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明显升高。

而根据Mudd等的研究,由遗传缺陷引起的胱硫醚-β-合成酶的活性降低,可导致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超过正常值的十倍左右。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一、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是一种人体内的含硫氨基酸,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部分以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二硫化物存在,微量以还原型同型半胱氨酸存在,大部分通过二硫键与白蛋白结合而存在。

大量对Hcy的研究表明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Boushey等的研究结果显示,血浆总Hcy水平每升高5umol/L,相当于胆固醇升高500umol/L。

伴有血浆Hcy升高(>10umol/L)的原发性高血压定义为H型高血压。

二、影响血液Hcy水平的因素1、遗传因素:C667T点突变可引起Hcy升高。

CBS基因多态性。

蛋氨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

2、性别与年龄:国内外不少研究发现,Hcy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而且男性>女性。

女性在绝经前的水平较低,绝经后显著升高,认为其机制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3、营养因素:①VitB6、VitB12、叶酸等Hcy代谢辅酶摄入不足时,则Hcy升高。

②饮酒:长期饮酒可引起肝细胞蛋氨酸合成酶活性下降,从而造成Hcy血症。

③饮食中蛋氨酸过高:有报道认为高动物蛋白饮食可能是Hcy血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三、同型半胱氨酸致病机理1、内皮毒性作用。

2、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3、致血栓作用:Hcy可促进血栓调节因子的表达,激活C蛋白和凝血因子Ⅻ、Ⅴ,血小板内前列腺素合成增加,从而促进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4、脂肪、糖、蛋白代谢紊乱:Hcy可促进脂质沉积于动脉壁,泡沫细胞增加,还可改变动脉壁糖蛋白分子纤维化结构,促进斑块钙化。

5、干扰谷胱甘肽的合成: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的高氧化剂,它能防止很多细胞成分的氧化互相作用,对血管产生保护作用。

Hcy干扰谷胱甘肽的合成,从而对机体造成危害。

6、影响体内的转甲基化反应:Hcy浓度的升高会影响体内许多物质的甲基化过程,甲基化能力的降低影响细胞的发育及分化,这可能是Hcy致病的关键因素。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和意义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和意义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发布时间02年09月11日09时20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肖飞郭健由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技术的发展,对其研究逐渐深入,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可以作为判断心务管疾病危险性的独立指标,并认为与传统的指标相比,同型半胱氨酸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本文综述了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方法和临床意义。

1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作为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蛋氨酸分子含有S甲基;在与ATP作用生成S腺苷蛋氨酸后,可通过各种转甲基作用为体内已知的约50多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物质提供甲基。

S腺苷蛋氨酸在甲基转移酶作用下将甲基转移至另一物质后,生成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后者进一步脱去腺苷,生成同型半胱氨酸。

而同型半胱氨酸则可通过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EC1.1.1.68)及其辅酶维生素B12的催化作用,接受N5甲基四氢叶酸提供的甲基,重新生成蛋氨酸。

而此过程又是已知的体内能利用N5甲基四氢叶酸的唯一反应。

故同型半胱氨酸与体内一碳单位代谢有着密切关系。

另外,同型半胱氨酸在胱硫醚-β-合成酶(EC4.2.1.22)催化下也可与丝氨酸缩合生成胱硫醚,后者近一步生成半胱氨酸和α酮丁酸。

2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因素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约70%与白蛋白结合,为结合型。

其余的游离型则主要以二硫同型半胱氨酸和以二硫键结合的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化合物形式存在,只有少量以还原型同型半胱氨酸存在于血浆中。

我们通常所指的是总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

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最主要的因素莫过于遗传与食物营养缺乏。

遗传因素主要包括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及胱硫醚-β-合成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现在已经证明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的缺陷,在体内叶酸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引起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明显升高。

而根据Mudd等的研究,由遗传缺陷引起的胱硫醚-β-合成酶的活性降低,可导致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超过正常值的十倍左右。

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培训课件

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培训课件

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
5
定义
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
6
什么是同型半胱氨酸(HCY)?
含有一个巯基 (SH)的氨基酸
巯基是具有反应性的,可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和引起氧化应激 食物中不含有同型半胱氨酸 由蛋氨酸生成 其代谢依赖于几种B族维生素
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
7
各种形式同型半胱氨酸在血中的分布情况
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
8
致病原因
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
9
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
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
10
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
1、内皮毒性作用: Hcy可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尤其合并高血压时更易受损,并且 破坏血管壁弹力层和胶原纤维。
2、刺激血管、心肌平滑肌细胞增生: Hcy可直接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3、血栓、动脉粥样化形成: Hcy可促进血栓调节因子的表达,激活蛋白C和凝血因子Ⅻ、Ⅴ, 血小板内前列腺素合成增加,从而促进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 研究显示,在一组未用药的肿瘤患者中将Hcy浓度与主要的肿瘤 标志物进行了比较,发现Hcy血清浓度的变化与血清肿瘤标志物 CA125、CA15-3、CA19-9及CEA的变化是平行的。这提示血清Hcy 与肿瘤标记物一样反应肿瘤细胞的活性或肿瘤细胞的快速增生 状况。
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
35
什么样的人需要做HCY检查?
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
37
小结
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
38
✓ 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 危险因子,与多种常规危险因子(血脂异常、糖尿病、肾病以 及肥胖)具有协同放大作用。
✓ 高Hcy浓度与其它疾病联合作用可使死亡率大幅度上升。

同型半胱氨酸(Hcy)致病机理、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Hcy)致病机理、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Hcy)致病机理、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H型高血压是一种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的原发性高血压(>10umol/L)。

我国成年高血压患者中,H型高血压约占75%。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人体内的含硫氨基酸,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

许多学者认为血液Hcy升高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让四分之三的高血压患者脑卒中死亡风险增加数倍。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逐步成为住院必检项目、40岁以上人群的体检常规项目,导致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升高包括遗传缺陷、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生活方式等原因。

同型半胱氨酸致病机理Hcy通过多种途径损伤血管,它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同时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二者导致损伤阻塞血流通路;Hcy还破坏正常凝血机制;增加血栓形成引起心脏病发作及中风风险。

1、通过氧化和亚硝化反应对血管内皮产生毒性;2、刺激血管以及心肌平滑肌细胞增生,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3、促使心肌细胞钙超载,易引发心肌缺血、梗死等病理变化;4、酰化反应参与致血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作用;5、干扰谷胱甘肽合成;6、影响体内转甲基化反应,进而影响细胞的发育与分化。

Hcy检查人群1、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2、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3、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4、有黄瘤或黄疣者;5、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6、40岁以上男性及绝经期后女性。

Hcy参考值空腹血浆总Hcy水平正常值为5~15umol/L。

理想值<10umol/L。

高于15umol/L被认为是高Hcy血症。

将高Hcy分为轻、中、重度,其空腹血浆浓度分别为15~30、31~100及大于100umol/L。

Hcy临床意义1、HCY与心血管病。

高Hcy血症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轻度、中度Hcy水平升高可使心血管疾病死亡危险性增加4-6倍,血浆总Hcy水平每高5μmol/L则CHD危险性男性增加60%,女性增加80%。

同型半胱氨酸90296

同型半胱氨酸90296

12.07.2021
精选可编辑ppt
30
8、优生优育与母婴健康
➢ 流行病学研究报导:血中Hcy值高的妇女容 易产生妊娠并发症 (32%);早产 (38%); 新生儿体重减低 (> 99%)。
➢ 孕妇检测Hcy对防治妊娠并发症与优生优育 (预防早产、流产、新生儿体重减低、胎 儿神经管畸型等)具有重要意义。
单支病变 30 45.1±1.6 15.5±1.83 0.16
双支病变 35 55.7±1.6 17.8±2.05 <0.05
3支病变
40 55.0±1.4 19.5±1.97 0.006
12.07.2021
精选可编辑ppt
19
有研究表明:
轻度、中度Hcy水平升高可使心血管疾 病死亡危险性增加4 ~6倍,血浆总Hcy水平 每升高5 μmol/L则CHD危险性男性增加 60%,女性增加80%。
精选可编辑ppt
24
高HCY是造成老年痴呆症与帕金森的重要因素:
➢ 弗明汉医学研究中心对1092例(>76岁)追 踪调查8年Hcy值,结果:Hcy超出14μmol/L, 患老年性痴呆的危险性增加1.8倍,患多异 古怪痴呆发生率增加1.6倍。
➢ 英国OPTIMA项目研究发现: Hcy水平大于 11.2μmol/L的病人,三年后随访,发现他 们大脑颞叶(包括海马)快速萎缩。
1969年就曾有人从尸检中发现2例血浆
Hcy浓度超过正常人几十倍的病人存在广泛
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血栓。临床上发现高
胱氨酸尿症病人早年多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
和血栓形成死于脑梗塞和心肌梗塞,这与血
中Hcy升高有关。
12.07.2021
精选可编辑ppt
16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机制及其病理生理学意义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机制及其病理生理学意义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机制及其病理生理学意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机制及其病理生理学意义导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一种与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密切相关的代谢紊乱。

本文将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机制以及其在病理生理学中的意义。

我们将从简单到复杂,从浅入深地介绍这个主题。

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定义与诱因1.1 高同型半胱氨酸的概念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由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在正常情况下,它会经过甲硫氨酸变换酶的作用转化为半胱氨酸。

然而,当机体内发生异常代谢时,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无法正常转化,导致其积累在体内,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1.2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诱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因素、饮食、生活方式等。

其中,最为常见的原因是体内缺乏甲硫氨酸变换酶活性所致。

饮食中所摄入的富含高硫氨酸的食物以及酒精的摄入也可能成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重要诱因。

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机制2.1 代谢异常引起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由于体内异常代谢的存在,甲硫氨酸变换酶的活性会下降或完全丧失,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无法准确转化为半胱氨酸,从而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

2.2 遗传因素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一些遗传基因突变破坏了甲硫氨酸变换酶的结构或功能,从而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

这些基因突变可以通过垂直遗传或隐性遗传方式传递给下一代。

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病理生理学意义3.1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积累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同型半胱氨酸还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导致心脏功能异常。

3.2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积累不仅影响心血管系统,还可损伤神经系统。

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与帕金森病、脑卒中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个人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代谢紊乱疾病,其发生机制非常复杂。

同型半胱氨酸ppt课件

同型半胱氨酸ppt课件
诊断与监测肝损伤 血浆t-Hcy浓度是重症肝炎病情判断的监测指标,在急性肝病和慢性肝病患者 间差异有显著性;血浆t-Hcy浓度对诊断慢性肝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常规检 测为好。Hcy检测还可应用于对普通人群慢性肝病的筛选。
肺血栓栓塞症防治 高Hcy血症(>20μmol/L)可使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增加4倍。高Hcy是我国汉 族人群肺血栓栓塞症(PTE)发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子,降低Hcy可降低 国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 。
3
同型半胱氨酸(Hcy)简介 Hcy化学结构图
4
同型半胱氨酸(Hcy)简介 参考范围:小于15μmol/L 高Hcy血症: ≥15μmol/L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大幅增加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 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Hcy已成为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及预测 指标。
5
同型半胱氨酸(Hcy)简介
• McCully – 1969年首次在基因紊乱的患者中提出血管病变,称之为高胱氨酸尿症 – 提示高Hcy可能引起早期血管疾病
• Boushey – 升高5µmol/L ,心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动脉硬化症风险:女性,风险 性增加80%,而男性则60%;
最近10年来医学研究迅速陆续报道,并有完整资料证实:同型半胱氨 酸是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等高危险因子。
31
同型半胱氨酸(Hcy)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预测骨折风险,防治骨折 老年人骨折中19%是由高Hcy引起的,利用维生素B类保健品降低血Hcy可能会 有更好的骨折预防效果。
老年痴呆症与帕金森的防护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患老年性痴呆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与疾病严重 程度相关。
➢ 高水平Hcy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被确定为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Hcy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机理研究综述

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机理研究综述
5、次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D)
MTHFD在四氢叶酸一碳单位交换的三个连续反应中起催化作用,MTHFD基因缺陷可能会影响酶活性,妨碍叶酸代谢,使Hcy再甲基化途径受阻,导致Hcy积累。人类MTHFD基因编码了一种单一的蛋白,具有三种酶的活性(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5,10次甲基四氢叶酸环式水解酶,10甲酸四氢叶酸合成酶),这三种酶在叶酸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THFD基因也被认为是神经管畸形的候选基因。
CBS844ins68位点的突变常见于西方人群,且对Hcy浓度的影响程度较受争议,多数观点认为无影响,亦有观点认为有影响[17,18]。
C699T位于第5 外显子,C1080T位于第10外显子,这两个位点均属于同义突变,不引起氨基酸的改变,但是该位点常与转录上游区某些可影响酶蛋白表达的变异位点连锁。有研究表明这两种突变对Hcy水平升高无关,并有研究指出他们可能均为良性突变,可降低Hcy浓度[24,25]。
同半胱氨酸相关机理研究综述
———————————————————————————————— 作者:
———————————————————————————————— 日期:
同型半胱氨酸
分子生物学机理、临床致病机理
同型半胱氨酸(Hcy)来源于饮食摄取的蛋氨酸(甲硫氨酸),是甲硫氨酸循环中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反应后的产物,同时,又是胱硫醚β合成酶合成胱硫醚的底物[1,2]。血液中Hcy以三种形式存在,1%为还原状态的Hcy,70%-80%与蛋白结合,其余是Hcy二硫化物[3,4]。
rs3737965位于MTHFR启动子区域,可能会影响下游基因转录的效率。其杂合型人体Hcy水平较低(无统计学意义),纯合型个体Hcy水平较高,且具有统一学差异(样本量小,容易造成假阳性),同时发现其杂合型与低水平Hcy有关[8]。

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

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
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
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 同型半胱氨酸与疾病的关系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原因
如何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与诊断
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
01
饮食摄入
食物中的蛋氨酸在体内代谢后可产生同型半胱氨酸。
遗传因素
某些基因突变可导致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异常。
自身合成
人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可产生同型半胱氨酸。
详细描述
心血管疾病
总结词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可能通过影响脑部血管结构和功能、促进血栓形成等机制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详细描述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引起脑部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血管狭窄、闭塞或破裂,进而引发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此外,同型半胱氨酸还可能影响脑部神经元的生长和功能,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正常范围:通常认为正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5-15μmol/L。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15μmol/L时,可诊断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轻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6-30μmol/L。
重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0μmol/L。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通过检测可评估个体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同型半胱氨酸的来源
同型半胱氨酸在叶酸循环中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转化为甲硫氨酸,同时生成四氢叶酸。
同型半胱氨酸可经过转硫化反应生成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途径
转硫化代谢
甲基化代谢
甲硫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代谢的产物,是合成蛋白质和DNA的重要原料。
四氢叶酸
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叶酸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病理生理学
13
同型半胱氨酸在血压调节中的作用位点
14
影 响 因 素
15
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决定性因素和干扰因素
HCY
16
年龄和性别对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影响
17
正常值参考范围:

新生儿:3-6 μmol/l 青少年:5-8μmol/L 成人男:6-15μmol/L 成人女:3-12μmol/L 老年人(≥60岁):15-20μmol/L 百岁以上:25-27μmol/L
3、血栓、动脉粥样化形成:
Hcy可促进血栓调节因子的表达,激活蛋白C和凝血因子Ⅻ、Ⅴ, 血小板内前列腺素合成增加,从而促进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11
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
4、脂肪、糖、蛋白代谢紊乱:
Hcy可促进脂质沉积于动脉壁,还可改变动脉壁糖蛋白分子纤
维化结构,促进斑块钙病的关系
脑血管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医学的发 展, Hcy 在脑卒中的作用受到重视,普遍认为血浆 Hcy>15umol / L 为高 Hcy 血症,普通人群血浆 Hey 水平升高者只有不到 5 % , 而在脑卒中患者中可达30—40% 。
研究表明: Hcy 的升高是与中风有重要关联的危险因子。美国 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年后期男性中风发病率,处于 55-64 这个年 龄段的男性相对于 45-54 年龄段的男性而言,前者患中风的几 率是后者的三倍。
美国和荷兰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高Hcy的人容易骨折,高 Hcy组与低Hcy组相比,男性的骨折风险为后者的4倍,女性为 1.9倍。 研究还显示:老年人骨折中19%是由高Hcy引起的。 Hcy阻碍骨胶原纤维状蛋白质形成网状结构的作用可能就是高 Hcy者容易骨折的原因。
33
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监测肝损伤
27
影响同型半管氨酸浓度的药物
28
临 床 应 用
29
Hcy与糖尿病
叶酸、VB6、VB12缺乏会使Hcy升高; 高血糖引起过度排尿,使叶酸、VB6、VB12丢失,引起Hcy升高;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血管病变;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Hcy升高; Hcy协同糖尿病中的糖基化终末产物加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进 一步影响肾脏内皮、肾小球细胞膜的功能,使尿微量白蛋白发生 (糖尿病肾病) 形成恶性循环,加速糖尿病程恶化。
谷胱甘肽是一种高氧化剂,它能防止很多细胞成分氧化的相互
作用,对血管产生保护作用。 6、影响体内转甲基化反应:
Hcy浓度的升高会影响体内许多物质的甲基化过程,如核酸
(DNA和RNA)、蛋白质、髓磷脂、多糖、胆碱和儿茶酚胺类的 甲基化;甲基化能力的降低影响细胞的发育及分化,这可能是 Hcy致病的关键因素。
含有一个巯基 (SH)的氨基酸
巯基是具有反应性的,可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和引起氧化应激
食物中不含有同型半胱氨酸 由蛋氨酸生成 其代谢依赖于几种B族维生素
7
各种形式同型半胱氨酸在血中的分布情况
8
致 病 原 因
9
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
10
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
1、内皮毒性作用: Hcy可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尤其合并高血压时更易受损,并且 破坏血管壁弹力层和胶原纤维。 2、刺激血管、心肌平滑肌细胞增生: Hcy可直接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研究结果显示:血浆Hcy浓度在急性肝病和慢性肝病患者间差异 有显著性; 血浆Hcy浓度对于慢性肝损伤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89%。以 病理组织切片对照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89%。 血浆Hcy浓度检测还可应用于对普通人群慢性肝病的筛选。
同型半胱氨酸(Hcy)与优生优育
孕妇检测Hcy对防治妊娠并发症与优生优育(预防早产、流产、 新生儿体重减低、胎儿神经管畸型等)具有重要意义。
34
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肿瘤防治
对白血病患者的研究者认为Hcy升高是因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所 致。 许多恶性肿瘤细胞有对蛋氨酸的依赖性,蛋氨酸的依赖或高Hcy 血症可能是恶性肿瘤一种表型的表达。 研究显示,在一组未用药的肿瘤患者中将Hcy浓度与主要的肿瘤 标志物进行了比较,发现Hcy血清浓度的变化与血清肿瘤标志物 CA125、CA15-3、CA19-9及CEA的变化是平行的。这提示血清Hcy 与肿瘤标记物一样反应肿瘤细胞的活性或肿瘤细胞的快速增生 状况。
32
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栓栓塞
研究表明,高Hcy血症(>20μmol/L)使得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 明显增大,高Hcy血症可使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增加4倍 高Hcy是我国汉族人群肺血栓栓塞症(PTE)发病的一个独立的 危险因子,降低Hcy可降低国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
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预测骨折
18
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决定性因素和干扰因素
19
B族维生素水平-预期的相关浓度范围
20
糖尿病-预期的相关浓度范围
21
性激素-预期的相关浓度范围
22
肾衰竭-预期的相关浓度范围
23
遗传-预期的相关浓度范围
24
生活方式-预期的相关浓度范围
25
甲状腺疾病-预期的相关浓度范围
26
增殖性性疾病-预期的相关浓度范围
高 HCY 是造成老年痴呆症与帕金森的重要因素,英国研究发现, Hcy水平大于 11.2μmol/L的病人,三年后随访,发现他们大脑 颞叶(包括海马)快速萎缩。
31
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慢性肾功能衰竭(CRF)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普遍有高Hcy血症,其发生率是正 常人33倍。
尿毒症时一方面肝脏蛋氨酸腺苷转移酶活性升高,导致S-腺苷 蛋氨酸水平升高;另一方面肾功能下降使Hcy代谢的必需产物— —丝氨酸合成减少,导致Hcy代谢受抑制引起Hcy的堆积。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 及临床应用
1
主要内容
一、HCY的发展 二、HCY的定义 三、HCY的致病原因 四、HCY的影响因素 五、HCY的临床应用 六、HCY测适用人群
七、小结
2


3
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
4
Hcy代谢
5


6
什么是同型半胱氨酸(HC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