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剂学导师信息(部分)

合集下载

《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教育设计与实践

《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教育设计与实践

《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教育设计与实践
傅舒;刘芳;张臻;初天哲;何瑶
【期刊名称】《中药与临床》
【年(卷),期】2021(12)6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中医药人才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何将思政教育与课
堂理论知识教学结合起来是目前《中药制剂学》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教师通过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结合《中药药剂学》课程专业知识的特点,从树立中医药文
化自信、塑造大国工匠精神、培养创新人才、树立职业精神四个方面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专业课堂的德育功能,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基础、良好道德
修养的创新型中药学专业人才,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总页数】3页(P67-68)
【作者】傅舒;刘芳;张臻;初天哲;何瑶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G641
【相关文献】
1.基于“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提升《教育心理学》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路径探索——评《积极心理学教学设计——课程
思政之幸福教育》3.高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思政教育创新路径——评《都市型农林高校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案例》4.“大思政”格局下工程实践教育教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以“机械制造工程师”课程为例5.基于课
程思政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评《思创融合实践研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勤修教授简介

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勤修教授简介

张勤修简介(2016年):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国家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主任。

本科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大学。

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人;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卫生厅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中医师承导师;四川省中医药系统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四川省医疗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评审专家;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全科与养生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传统诊疗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专委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常委、世界中联耳鼻咽喉口齿分会常委、四川省中医药耳鼻咽喉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变态反应学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杂志》副总编、《中医眼耳鼻喉科杂志》副主编。

主持国家十一五与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其它省部级以上课题/项目6项,主研其它各级课题5项。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36篇(其中SCI论文5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45篇),副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卫计委住院医师规培规划教材《中医五官科学》,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十三五本科规划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编写专著14部,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11项,专利7项。

我国唯一的西学中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曾担任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三六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擅长耳鼻咽喉内镜手术、头颈外科手术、耳显微外科手术。

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防治耳鼻咽喉科疾病临床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事外治法防治上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教学大纲药学类学时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教学大纲药学类学时

教学大纲(药学类90学时)《中药学》教学大纲( 针对中药学类专业、90 学时)《中药学》是介绍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对于中药学专业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之后,通本课程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方剂学奠定基础,并为其他中药学科以性效为核心进行现代研究提供依据。

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是:掌握中药的性能理论、应用知识,各类药物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使用注意以及130 多味常用( 或有代表性) 中药的分类归属、性能、功效、应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等内容。

熟悉中药的用法、用量,各类药物有关功效的含义以及90 多味药物的分类归属、功效、主治病证、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等内容;了解中药的形成与发展、产地、采收与炮制,各类药物的含义以及90 多味药物的分类归属、功效与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等容。

绪言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绪言部分的学习,应熟悉中药、中药学和本草的含义,了解中药与中药学的区别、中药学与本草的联系。

二、主要课程内容和考核内容中药、中药学、本草的含义。

总论部分中药知识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药知识的起源与积累过程,秦汉以来各历史时期本草学发展的主要成就;熟悉历代重要本草。

二、主要课程内容和考核内容中药学的发展概况。

自秦汉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本草成就主要考核:1. 《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炮炙论》、《新修本草》、《本草拾遗》、《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的成书时代、作者( 《神农本草经》除外) 、主要特点。

2. 《食疗本草》、《海药本草》、《滇南本草》、《中国药学大辞典》的主要特点。

3. 《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纲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主要价值。

4. 唐代、宋代、金元及清代本草发展的重要特点。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和贮存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药的质量、临床疗效与产地、采集、贮存的关系;重要药物的道地产区;各类药材采集的一般原则。

探究百药煎炮制标准统一必要性

探究百药煎炮制标准统一必要性

中 Pi 与啦床Pharmac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Q2\’,\2(2)•11 ••地制制利•探究百药煎炮制标准统一必要性王萍,张锦昀,范世忠*[摘要]百药煎是五倍子与酵曲茶叶发酵而成的复合中药,与五倍子在性味、归经、功效上大不同,经过发酵炮制,能大幅提高五倍子中鞣质转化为有效没食子酸的效率。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从百药煎炮制的原料、时间、温度以及现代与传统炮制的方法结合,进一步探究百药煎的发酵工艺,发现百药煎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炮制标准,总体发酵过程相似,但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均不一致,出现在不同的省份之间同药不同标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将百药煎炮制工艺按标准化推广,使其药效总体水平有所提高。

[关键词]万药煎;发酵工艺;统一标准;中医中药[中图分类号]R 2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26X(2021)02-003-03Exploration of the necessity of the unified standard of preparing Baiyaojian/^iVG Ping, ZHANG Jin-yun, FAN Shi-zhong//(Affiliated Hospital o f Chengdu University o 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0072, Sichuan) [Abstract] Baiyaojian is a fermented Chinese medicine made with Wubeizi and leavened tea leaves. It is different from Wubeizi in characteristic, taste, channel tropism and efficacy. After fermentation, it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of tannin to effective gallic acid in Wubeizi. Through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terials, time, temperature, and processing methods from ancient to present of preparing Baiyaojian,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However,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processing standards of Baiyaojian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overall fermentation processes are similar with different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quality standards, which lead to the inconsistent efficacy of the same medicin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d popularize a unified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quality standard of Baiyaojian, to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its efficacy.| Key words] Baiyaojian;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unified standar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百药煎的简介百药煎是由五倍子、茶叶、酵曲为主料共同发 酵而成的块状物[1]。

制药工程专业认证专家名单

制药工程专业认证专家名单

制药工程专业认证专家名单
- 宋航:四川大学教授,担任台州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组长。

- 张珩:武汉工程大学教授,担任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家,教育部药学类教指委制药工程分教指委委员。

- 尹双青: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担任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专家组成员。

- 宋恭华: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院长,担任教育部药学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药学类教指委制药工程分教指委主任委员、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家。

- 章亚东: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副院长,担任教育部药学类教指委委员、教育部药学类教指委制药工程分教指委委员。

年度总结1。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目录目录 (1)第01 讲绪言 (4)第02 讲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中药学的发展(一) (10)第03 讲中药学的发展(二) (16)第04 讲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 (23)第05 讲中药材的储存中药的炮制:含义、目的 (29)第06 讲中药的炮制:方法中药的作用 (36)第07 讲中药的性能:概述 (42)第08 讲中药的性能:四气(一) (47)第09 讲中药的性能:四气(二)五味(一) (52)第10 讲中药的性能:五味(二)归经(一) (59)第11 讲中药的性能:归经(二)升降浮沉(一) (65)第12 讲中药的性能:升降浮沉(二)毒性(一) (71)第13 讲中药的性能:毒性(二)、小结 (77)第14 讲中药的应用:中药的配伍(一) (84)第15 讲中药的应用:中药的配伍(二)中药的禁忌(一) (90)第16 讲中药的应用:中药的禁忌(二)中药的剂量 (96)第17 讲中药的应用:中药的用法各论概述 (102)第18 讲解表药的概述发散风寒药概述 (110)第19 讲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一) (117)第20 讲发散风寒药:桂枝(二)、紫苏、生姜 (124)第21 讲发散风寒药: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 (130)第22 讲发散风寒药:细辛、苍耳子、辛夷、藁本发散风热药概述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 (137)第23 讲发散风热药:桑叶、菊花、蝉蜕、蔓荆子、葛根(一) (145)第24 讲发散风热药:葛根(二)、柴胡、升麻、淡豆豉清热药概述 (151)第25 讲清热泻火药概述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 (158)第26 讲清热泻火药:芦根、天花粉、淡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清热燥湿药概述 (163)第27 讲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穿心莲、秦皮 (170)第28 讲清热解毒药概述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青黛、贯众 . 176 第29 讲清热解毒药:鱼腥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熊胆、野菊花、红藤、败酱草 (184)第30 讲清热解毒药:山豆根、射干、马勃、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清热凉血药概述 (191)第31 讲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紫草 (198)第32 讲清虚热药概述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胡黄连 (205)第33 讲泻下药概述攻下药概述攻下药:大黄(一) (211)第34 讲攻下药:大黄(二)、芒硝 (217)第35 讲攻下药:番泻叶、芦荟润下药概述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峻下逐水药概述峻下逐水药:甘遂、大戟 (224)第36 讲峻下逐水药:芫花、牵牛子、商陆、巴豆 (231)第37 讲祛风湿药概述祛风湿散寒药概述 (237)第38 讲祛风湿散寒药: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金钱白花蛇、乌梢蛇、木瓜 (242)第39 讲祛风湿清热药概述祛风湿清热药:防己、秦艽、络石藤、雷公藤、豨莶草、臭梧桐、桑枝、老鹳草 (249)第40 讲祛风湿强筋骨药概述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化湿药概述 (256)第41 讲化湿药:苍术、厚朴、广藿香、佩兰、白豆蔻、砂仁、草豆蔻、草果 (262)第42 讲利水渗湿药概述利水退肿药概述利水退肿药: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一) (269)第43 讲利水退肿药:薏苡仁(二)利尿通淋药概述利尿通淋药:车前子、滑石、木通、通草、石韦、海金沙、萆薢 (276)第44 讲利湿退黄药概述利湿退黄药:茵陈蒿、金钱草、虎杖温里药概述 (283)第45 讲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 (290)第46 讲温里药:小茴香、丁香、高良姜、花椒、胡椒、荜茇、荜澄茄行气药概述行气药:橘皮 (297)第47 讲行气药:青皮、枳实、木香、沉香、乌药、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川楝子、青木香 (304)第48 讲行气药:薤白、柿蒂消食药概述消食药:山楂、神曲、麦芽、谷芽 (311)第49 讲消食药:莱菔子、鸡内金、鸡矢藤驱虫药概述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南瓜子 (318)第50 讲驱虫药:鹤草芽、槟榔、雷丸、鹤虱、榧子止血药概述收敛止血药:仙鹤草、白及、棕榈炭、血余炭 (326)第51 讲凉血止血药概述凉血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化瘀止血药概述化瘀止血药:三七 (334)第52 讲化瘀止血药:茜草、蒲黄、五灵脂、血竭温经止血药概述温经止血药:炮姜、艾叶、灶心土活血化瘀药概述活血止痛药:川芎 (342)第53 讲活血止痛药: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 (350)第54 讲活血调经药概述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 (356)第55 讲活血调经药:鸡血藤活血疗伤药概述活血疗伤药:蟅虫、自然铜、苏木、骨碎补、马钱子破血消癥药概述破血消癥药:莪术、三棱、水蛭、穿山甲 (363)第56 讲化痰药概述化痰药:半夏 (370)第57 讲化痰药: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皂荚、旋覆花、白前、桔梗、前胡 (376)第58 讲化痰药: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竹沥、竹黄、昆布、海藻 (382)第59 讲止咳平喘药概述止咳平喘药:苦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马兜铃 (388)第60 讲止咳平喘药: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白果、矮地茶、洋金花 (395)第61 讲安神药概述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夜交藤 (400)第62 讲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琥珀 (407)第63 讲平肝潜阳药概述平肝潜阳药:石决明、珍珠母 (413)第64 讲平肝潜阳药:牡蛎、代赭石、刺蒺藜、罗布麻、紫贝齿息风止痉药概述息风止痉药:羚羊角 (418)第65 讲息风止痉药:牛黄、钩藤、地龙、天麻、僵蚕、全蝎、蜈蚣 (424)第66 讲开窍药概述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蟾酥 (430)第67 讲补虚药概述补气药概述补气药:人参(一) (438)第68 讲补气药:人参(二)、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 (444)第69 讲补气药: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 (452)第70 讲补气药:大枣、蜂蜜、饴糖补阳药概述补阳药:鹿茸 (458)第71 讲补阳药: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肉苁蓉、锁阳 (464)第72 讲补阳药:杜仲、续断、蛤蚧、冬虫夏草、紫河车、核桃仁补血药概述 (471)第73 讲补血药:当归、熟地黄、白芍、何首乌 (477)第74 讲补血药:阿胶、龙眼肉补阴药概述补阴药:北沙参、南沙参、玉竹 (484)第75 讲补阴药:麦冬、天冬、石斛、百合、黄精、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龟甲、鳖甲收涩药概述止汗药概述止汗药:麻黄根、浮小麦 (489)第76 讲止泻药概述止泻药:五味子、乌梅、诃子、五倍子、罂粟壳、肉豆蔻、赤石脂、禹余粮 (497)第77 讲固精缩尿止带药概述固精缩尿止带药: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海螵蛸、金樱子、莲子、芡实涌吐药概述涌吐药:常山、瓜蒂、胆矾 (504)第78 讲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概述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雄黄、硫黄、白矾、蛇床子、升药 (509)第79 讲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轻粉、砒石、铅丹、炉甘石、硼砂 (517)第01 讲绪言同学们,大家好。

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

课程大纲
(注:课程大纲排版从制剂的讲述,也有“丸散膏丹、酒露汤饮”等传统制剂介绍; 2.课程理论与实验实践并重,既有抽象的原理,又有直观的制备过程; 3.课程兼顾学、研、产的重点与难点,既是各类考试高频知识点的集合,又是未来科研、生产道路上的好助 手。
中药药剂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建设的慕课
01 课程性质
03 课程大纲
目录
02 课程简介 04 课程特色
05 教学目标
07 所获荣誉
目录
06 考核标准 08 教师简介
中药药剂学是江西中医药大学建设的慕课、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于2017年春季在智慧树开设。该课程授课教 师为杨明、关志宇、韩飞、黄潇、郑琴、管咏梅、梁新丽、熊耀坤、王芳、刘婧、伍振峰、胡鹏翼。据2021年8 月智慧树显示,该课程已运行10学期,累计选课1.14万人、累计学校84所、累计互动1.65万次。
中药药剂学不仅与中药专业的各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其它专业课有紧密,而且与中成药生产和中医临床 紧密相关,是连接中医与中药的纽带,是中药类专业的主干课程。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 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课程简介
教师简介
杨明,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药药剂学博士,太极集团博士后研究生。 关志宇,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博士。 韩飞,江西中医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讲师,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 黄潇,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科组讲师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硕士研究生。 郑琴,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博士。 管咏梅,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梁新丽,江西中医药大学讲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 熊耀坤,江西中医药大学讲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 王芳,江西中医药大学讲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 刘婧,江西中医药大学助教,中国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 伍振峰,成都中医药大学获中药学博士。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有很多同学希望了解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现有导师情况,为方便查阅,现开一专帖,介绍一下中药学院研究生导师的情况,在谈到导师之前少不了先罗唆地说一下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的学科情况,药大的中药学院现有国家重点学科生药学科主要由生药学教研室、生药研究室、中药分析研究室、中药复方研究室、中药资源学研究室等组成,学科负责人是李萍教授(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药的质量控制研究,学生有做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有做LC-MS分析的(该学科有LC-MS两台,其中一台是带TOF的即飞行时间质谱,可以测分子量达到小数点后四位)其他的仪器设备经过211工程建设仪器总额在千万元以上,可以说是中药学院的一个亮点,李教授对新方法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的发展比较敏锐,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比如近期开展的细胞膜色谱的研究是其中的一个特色,其早期进行中药贝母的研究,是这方面国内的专家,现在每年仍有学生进行研究,近几年对中药金银花、地黄、丹参、玄参,以及一些小复方也有研究,其助手主要有毕志明副教授、李会军副教授、陈君博士等,形成了一个研究团队,近几年每年发表SCI论文在15篇以上,其研究经费充足,招生每年报考的人数较多。

生药研究室室主任张勉教授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其特长除了进行一部分化学研究外,在进行中药显微鉴定方面继承了生药学老前辈徐国钧院士的传统,是这一方面国内目前年青一代为数不多的专家。

生药学研究室王峥涛教授人虽然大部分时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但在药大仍然每年招生,其人思路敏捷,曾多次冲击工程院院士;生药研究室的张朝凤副教授主要进行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其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日语专业,药大博士后出站留校,有参加校庆的同学,校庆上给日本岐阜药科大学校长讲话做翻译的就是张老师。

中药分析教研室主任王强教授,我校徐国钧院士的大弟子,其专长是中药和中成药的分析,为人谦和,与事无争,遗憾的是再过5年就要退休了,因此研究生招的不多了,招生的分数较高;同研究室的刘丽芳副教授是中药分析领域后起之秀,徐国钧老先生的关门弟子之一,南大博士后,曾到香港和美国进修,主要进行动物药和种子类中药等方面研究。

(医疗药品)药剂教研室概况

(医疗药品)药剂教研室概况

药剂教研室概况1.历史沿革药剂教研室是药学主干专业课教研室,从1973年药学系建系起,药剂教研室便伴随着药学系同步发展,经过30多年的努力,药剂教研室已成为教学、科研实力较强的教研室,本教研室所属学科――中药制药学科于1999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通过近七年的学科重点建设,药剂教研室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体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2.师资队伍目前教研室有专、兼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助教2人,青年骨干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6人,现已基本形成了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的学术梯队。

(1)学术带头人王昌利:男,1958年生,中国共产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陕西中医学院药学系主任,陕西中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陕西省陕南中药产业发展专家顾问,陕西省药学会中药、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

1983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并留校从事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药事管理学的教学及中药新药、中药资源开发研究工作。

1986年至1988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参加全国首届“实验中药”高师进修班,学完研究生的主要课程。

2002年晋升为教授、硕士生导师。

近几年先后承担“复方龙脉宁滴丸的临床前研究”、“索骨丹制剂工艺研究”、“连胶素制剂工艺研究”、“咸阳市中药现代化发展途径及对策”等13项科研课题,并主持完成了“鱼金注射液”、“参柏舒阴洗液”、“芪冬解毒口服液”、“洁肤净”等8项新药研究工作,主编参编《天然药物化学》、《咸阳适生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新编》等6部专著,先后在《中成药》、《中草药》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伪麻黄碱提取分离工艺研究”被CA收录、“超声提取薯蓣皂苷收率的实验研究”收载于《中医药工程》一书,并被评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青年优秀论文,“LGS型色诊仪用于中药质量管理方面初探”一文获陕西省中医药和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沙棘干乳剂”新药研究获咸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卡波姆在药剂学中的应用进展

卡波姆在药剂学中的应用进展

卡波姆在药剂学中的应用进展薛钰,李珂,李小芳,樊东升,白兰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1137)E-mail:lishangruo@摘要:卡波姆是一种多用途的药用辅料,具有化学性质稳定,无刺激性,无过敏性反应等优点。

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资料,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卡波姆的性质,综述了卡波姆在外用凝胶剂,生物粘附制剂,控缓释制剂,口服蛋白类药物制剂等药剂领域中的主要应用。

关键词:卡波姆;性能;药物制剂;应用卡波姆(carbomer)又名卡波普(carbopol),化学名:交联聚丙烯酸树脂,简称CP,是一种由丙烯酸与丙烯基蔗糖或丙烯基季戊四醇交联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我国2005版药典已收载[1]。

卡波姆在药剂中主要用作增稠剂、助悬剂、黏合剂、凝胶剂的基质和控缓释制剂的骨架材料等。

卡波姆是一种优良的新型药用辅料,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药品的研究生产中。

1. 卡波姆的理化性质卡波姆根据聚合时使用的材料和聚合度的不同形成多种药用规格的产品,目前已知的有:Carbopol 910 .934 .934P .940.941 .954 .971P .974P .980 .981以及Carbopol 1342 .1382 .2984.5984等。

卡波姆的分子量理论上估计7×105-4×106,其丙烯酸单体结构式为:- [-CH2-CH-COOH-]-n。

卡波姆为白色,疏松状粉末;具酸性、吸湿性和微有特殊臭味、静电作用强,其平均粒径为0.2µm,能溶于水、乙醇、甘油。

常用浓度为0.1%~3.0%。

由于其分子中含52%~68%的羧酸基团,因此具有一定的酸性,其水溶液应特别注意用碱中和后使用,以减少对皮肤、粘膜的刺激。

卡波姆的中和剂可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硼砂、氨基酸类、极性有机胺类如三乙醇胺。

月桂胺和硬脂胺可在非极性系统中作中和剂。

卡波姆1%水分散体的pH为2.5~3.0,可用碱性物质中和,形成凝胶,羧基离子化。

黄璐琦博士生导师简介

黄璐琦博士生导师简介

黄璐琦博士生导师简介黄璐琦,男,1968年3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药资源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科技部重点领域中药资源创新团队负责人,部局共建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资源学与分子生药学。

1、主要社会兼职情况曾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兼任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及植物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2、近5年来主持科研项目情况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药资源/2014.1-2017.12/300万/No.81325023/主持人;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丹参酮类化合物中下游生物合成途径研究/2011.01-2013.12/33万/No.81072990/主持人;3)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基于我国自主卫星遥感数据的中药资源监测及服务/2010.01-2012.12/800万/主持人;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我国代表性区域特色中药资源保护利用/2012.01-2015.12/5300万/主持人;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基于遗传与环境的道地药材品质保障技术示范研究/2012.01-2015.12/414万/主持人;6)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名贵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建设/2013.01-2015.12/2700万/No.2060302/主持人。

3、近年来发表有代表性学术论文、专著或教材(限5篇)1)《Molecular Pharmacognosy》/Springer 出版社/2012年/主编.2)Modular pathway engineering of diterpenoid synthases and the mevalonicacid pathway for miltiradiene produc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2,134:3234-3241/通讯作者,IF: 10.667.3)CYP76AH1 catalyzes turnover of miltiradiene in tanshinones biosynthesisand enables heterologous production of ferruginol in yeast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13, 110(29):12108-12113/通讯作者,IF: 9.737.4)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for production ofginsenosides/《Metabolic Engineering》/2013(20):146–156/通讯作者,IF:8.258.5) A Functional Genomics Approach to Tanshinone biosynthesis providesstereochemical insights/《Organic Letters》/2009,11(22):5170-5173/通讯作者,IF:5.424、近年来获厅级以上奖励情况1)2011年/道地药材形成机理研究及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2)2008年/珍稀濒危常用中药资源五种保护模式的研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3)2014年/中药材生产立地条件与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5、指导研究生情况1999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已培养86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新版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我已预料到这一年将是怎样的一年,我做好了全身心地准备和精力来应对这一年枯燥、乏味、重复、单调的机械式生活。

可是虽然如此,我实在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呐,面对诱惑和惰性,甚至几次妥协,妥协之后又陷入对自己深深的自责愧疚当中。

这种情绪反反复复,曾几度崩溃。

所以在此想要跟各位讲,心态方面要调整好,不要像我一样使自己陷入极端的情绪当中,这样无论是对自己正常生活还是考研复习都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我想把这一年的经历写下来,用以告慰我在去年饱受折磨的心脏和躯体。

告诉它们今年我终于拿到了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你们的付出和忍耐也终于可以扬眉了。

知道自己成功上岸的那一刻心情是极度开心的,所有心酸泪水,一扫而空,只剩下满心欢喜和对未来的向往。

首先非常想对大家讲的是,大家选择考研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太正确了。

非常鼓励大家做这个决定,手握通知书,对未来充满着信念的现在的我尤其这样认为。

当然不是说除了考研就没有了别的出路。

只不过个人感觉考研这条路走的比较方便,流程也比较清晰。

没有太大的不稳定性,顶多是考上,考不上的问题。

而考得上考不上这个主观能动性太强了,就是说,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

所以下面便是我这一年来积攒的所有干货,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一点点小小的帮助。

由于想讲的实在比较多,所以篇幅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会附上我自己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目为:1.《中药化学》(新世纪第三版),匡海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中药药剂学》(第二版),李范珠李永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3.《中药鉴定学》(新世纪第四版),康廷国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4.《中药学》(新世纪第二版),高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先说说英语复习心得一.词汇词汇的复习流程其实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反复记忆。

考研要求掌握5500的词汇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我建议考研词汇复习的参考书至少要有两本,一本是比较流行的按乱序编排的书,另一本是按考试出现频率编排的书,也就是所谓的分级词汇或分频词汇,我使用的是木糖的单词和真题,很精练,适合后期重点巩固使用,工作量也不是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中医药大学
药剂学专家个人信息(部分)
傅超美——中药药剂学专家
傅超美,男,1961年生,四川省简阳市人。

博士,现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1994年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遣到马来西亚进行学术交流活动1年。

1997年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晋升为教授,现为博士生导师,中药炮制制剂教研室主任、省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中药药剂学》国家规划教材编委,2001年被成都市团委评为十佳青年教师,2003年成都市大中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长期承担本专科和硕、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主讲的课程为《中药药剂学》《中成药学》《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药剂学》以及《中药新药研究与评价》。

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863攻关课题“四物汤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示范性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攻关课题“青黛炮制的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系统研究”;作为主研承担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大川芎丸研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泡沫分离技术在皂苷成分分离中的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攻关课题“固体制剂共性技术——制粒技术研究”,国家科技部重大课题“脑血清研制”等8项。

还承担了10余项省级课题的研究和10余项与企业合作开发研制新药。

取得“熊胆舒喉片”、“镇咳宁胶囊”等5项新药证书。

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中医科技进步三等奖1
项,省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出版专业著作3部。

被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聘请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一版)《中药药剂学》编委,作为副主编出版《中药制剂前处理新技术与新设备》,作为编委出版《中药制药工艺技术解析》《中药新制剂研究与应用》(第三版)。

吴纯洁——中药炮制制剂专家
吴纯洁,男,1965年生,四川省绵竹县人。

1986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药学,留校在中药炮制教研室任教;1992年在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制剂教研室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中药制剂教研室任教研室副主任。

1996年至今,任学校科技中试中心主任。

1996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1晋升研究员,2005年在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获博士学位。

1999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一直从事中药制剂与中药炮制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参与策划了由我校牵头承担的国家863、“九五”与“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能提出创新的学术观点与教学方法,解决学科的一些关键共性技术,如“炒药锅及药材温度如何测定与量化”,“中药微粉粒径的标准范围是多少”等问题。

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多项。

国内外发表论文50多篇。

尹蓉莉——中药药剂学专家
尹蓉莉,女,1952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

1976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学专业,分配到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制剂教研室担任教学和科研工作。

1986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实验中药助教班学习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获结业证书。

1992年在四川大学出国预备人员培训部英语四会班学习,获结业证书。

1996年9月任副教授,1998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晋升教授,2006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她承担了本科生、硕士生的《中药药剂学选论》《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设计学》《中医五官外用制剂学》等课程教学工作。

1998确定以“中药新制剂,新剂型,新技术”为研究方向,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1名,博士研究生2名,10名硕士研究生业已毕业工作。

积极从事科研工作,参加科研项目20余项。

其中,省教育厅“柴胡止血液治疗节育器所致子宫出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十五攻关”项目“贯众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枕中健脑液的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金朱止泻片的研究”,获三类新药证书;“湿热安胶囊的研究”,获国家新药审批委员会颁发的三类新药Ⅱ
期临床批文。

现主要研究项目有:省教育厅课题“中药复方超声提取的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为项目负责人;省中医管理局课题“人参皂苷渗透泵控释制剂的研究”,为项目负责人;企业合作项目“流感胶囊的研究”,为课题负责人;“十五攻关”项目“理中汤配方颗粒规范化研究”,为主研人员;省中医管理局“川产主流品种决明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为主研人员;省科技厅“半夏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与开发研究”,为主研人员;省教育厅“决明子中橙黄决明素降血脂作用及作为先导化合物的可能性研究”,为主研人员。

表论文15篇,参加编写出版著作2部。

胡昌江——中药炮制学专家
胡昌江,男,1952年11月生。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四川达州人。

他自幼酷爱祖国医药,于成都中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

一直从事中药炮制的教学、科研工作,但从不放松中药饮片炮制前后临床应用的研究。

曾先后在北京、成都、南京等中医院校进修学习,后又被遴选为名老中医药专家徐楚江教授学术继承人,全面整理、继承了徐楚江教授的中医药宝贵经验,具备了中医、中药两方面的扎实基础,有很强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

曾担任10余年中药炮制教研室主任。

研究方向为中药炮制前后的临床应用及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

他先后为专科班、本科班、基地班、硕士、博士以及外藉学员讲授中药炮制学;被港、台等地区邀请讲学;为医系学生讲授中药炮制前后的不同临床应用,弥补医系学生初期临证用药不知生熟的缺陷。

他一贯提倡医药密切结合,并认为要授好中药炮制学课程,而无扎实中医学功底是授不好课的,所以他在授课时广泛结合医药知识,深入浅
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同行和学生的好评。

出版著作10余部,其中专著《中药炮制与临床应用》起到了沟通医药桥梁作用,扭转“医不知药情,药不知医用”的局面,深受医药两界的好评。

他积极从事科研工作,承担国家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3项,其他5项。

为国家“863”重大科技项目——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四川地区的首席专家。

如“理中汤、四物汤、白芷等6味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的总课题负责人;“理中汤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的课题负责人;“贯众饮片工艺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的第一主研;四川省科技厅项目“灵宝抗癌滴丸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等。

曾分别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和成都市科技局三等奖;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水平较高的论文15篇;申报专利一项。

在临床医疗中,他继承并发扬了名老中医药专家徐楚江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又有中药炮制前后药性变化和不同临床应用的扎实基础,深知药情,熟晓药理,用药独到,擅长于常见病、多发病及凝难杂证的诊治,效果显著,深受患者的欢迎。

(信息来源:)
能够有个人信息发布于这个网上的导师都是很不错的,所以尽量在这几个中选择你要报的导师。

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