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机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2024年7月济南市高一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地理试题(答案在最后)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作图除外),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冰峡湾是冰川在重力驱动下流动入海的景观(下图)。

伊卢利萨特冰峡湾是格陵兰岛的一处世界自然遗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冰峡湾底部依托的是()A.U形谷B.角峰C.冰斗D.刃脊2.最适合观赏伊卢利萨特冰峡湾中冰山的时间是()A.1月B.4月C.7月D.10月【答案】1.A 2.C【解析】【1题详解】U形谷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地形。

冰川在移动过程中,其底部和两侧对地面岩石进行强烈的刨蚀和拔蚀,形成宽而浅的U形谷。

冰峡湾作为冰川流入海洋的景观,其底部往往就是冰川侵蚀形成的U形谷。

A正确。

角峰是冰川侵蚀作用所形成的孤立和尖锐的山峰,通常出现在冰川的中心区域,而不是冰峡湾的底部。

B错误。

冰斗是冰川侵蚀作用在山坡上形成的围椅状洼地,其形状类似于斗或碗,与冰峡湾底部的形态不符。

C错误。

刃脊是由相邻的两个冰川谷底或冰斗之间,由于冰川的强烈侵蚀作用而形成的狭窄而陡峭的山脊,同样不是冰峡湾底部的依托。

D错误。

故选A。

【2题详解】冰山是冰川融化后断裂形成的巨大冰块。

该地区位于北半球的格陵兰岛,在7月份的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冰川的融化速度加快,更多的冰块断裂并漂浮在海面上,形成壮观的冰山景观。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一中学2022-2023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一中学2022-2023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图1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1中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质构造是
A. 背斜 B. 向斜 C. 地垒 D. 地堑
15. 按成因分类,图1中乙处岩石属于图2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6. 下列地表形态主要由③作用形成的是
A. 三角洲 B. 断块山 C. 火山 D. 沙丘
【15题详解】
读图2,根据三大类岩石和岩浆的关系判断,甲是外力作用形成,应为沉积岩,丙为重熔再生形成,应为岩浆,乙为岩浆冷凝形成,应为岩浆岩,则丁为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读图1可知,乙处岩石为片麻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片麻岩是由花岗岩变质而成,因此按成因分类,图1中乙处岩石属于变质岩,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9月以来,澳大利亚山火已经持续四个月之久。持续数月的山火危机中,浓烟已经飘到距其2000公里外的新西兰,导致新西兰空气质量下降,甚至出现雾霾。下图1为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图,图2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图。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7. 影响澳大利亚 烟雾飘到新西兰的风带是
第Ⅰ卷 选择题(60分)
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971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在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这部著作中,也有“日中有踆乌”的记载。
据此回答 下面小题。
和田玉分布于昆仑山,是由大理岩与岩浆接触形成的玉石,其中产于山上原生矿处的称为山料,产于河床中磨圆程度好的称为籽料。完成下列各题。
12. 和田玉属于
A. 侵入岩 B. 沉积岩 C. 变质岩 D. 喷出岩

银川一中2023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

银川一中2023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
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度(上)高一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70分。)
1.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是 ( )
A.海王星—木星—太阳系B.银河系—太阳系—宇宙
C.月球—地月系—太阳系D.地球—哈雷彗星—太阳
【点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例如:煤、石油是地质时期存储的太阳能。2.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
3.地层中含有大量被子植物化石,该地层所属的地质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是( )
A.鱼类B.两栖类C.恐龙D.哺乳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月球位于地月系中,地月系属于太阳系,C对。木星和海王星为并列关系,A错。银河系包含太阳系,范围比太阳系大,B错。地球、哈雷彗星没有从属关系,D错。故选C。
2.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火山的爆发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煤、石油的形成D.生物的活动
【答案】A
【解析】
读“20元人民币版面图案”(如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20.该景观地貌属于
A.喀斯特地貌B.丹霞地貌C.冰蚀地貌D.雅丹地貌
21.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冰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海浪侵蚀作用
22.该版面景观表示
A.长江三峡B.桂林山水C.杭州西湖D.九寨沟风光
【答案】20. A 21. C 22. B
15.海水的盐度是指( )
A.1000克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总量
B.1000克海水中所含氯化镁、氯化钠的总量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含答案

烟台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一地理(答案在最后)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格利泽667C是由一颗温度比太阳低很多的红矮星和六颗行星组成的恒星系。

格利泽667Cc是其中的一颗行星,距离红矮星大约1170万千米,约为水星到太阳距离的五分之一,质量约为地球的4.4倍,直径约为地球的1.8倍,表面平均温度约为4℃,公转周期约为28.2天,与地球的相似指数高达85%,被天文学家认为是宜居行星。

据此完成1~2题。

1.日地距离比格利泽667Cc与其中心天体的距离A.小B.大C.相近D.无法比较2.格利泽667Cc为宜居行星的主要依据是A.宇宙环境稳定B.公转周期较短C.有液态水存在D.有较厚大气层山东莱阳是一座位于胶东半岛的小城,这里是世界发现恐龙化石最早的地区之一。

下图为莱阳恐龙化石挖掘现场图,据此完成3~4题。

3.通过研究化石,可以①确定地球的年龄②还原地貌形成过程③了解地球生命历史④推测古地理环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地球演化历程中,恐龙繁盛的年代A.蕨类植物出现B.落基山脉隆起C.裸子植物兴盛D.联合古陆形成“十二使徒岩”是2000万年以来,来自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巨浪,不断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而形成,位于某国东海岸。

目前,原来的“十二使徒”只余下七个。

下图为“十二使徒岩”景观和“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图。

据此完成5~6题。

5.结合材料推测“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是A.海蚀洞穴——海蚀拱桥——拱桥倒塌B.海蚀拱桥——海蚀洞穴——拱桥倒塌C.拱桥倒塌——海蚀洞穴——海蚀拱桥D.海蚀洞穴——拱桥倒塌——海蚀崖6.原来的“十二使徒岩”现在只余下七个的最主要原因是A.与海水发生化学反应溶解石柱B.强烈的海风吹倒石柱C.海浪侵蚀石柱根基倒塌并破碎D.海平面上涨淹没石柱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江门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详解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江门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详解
A.风沙层①B.风沙层②C.风沙层③D.风沙层④
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由城墙、敌楼、关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关城是长城防御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至关重要。下图为“某地长城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及关城景观图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地貌,长城城墙和关城修筑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8.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地表径流量增加B.下渗量增加C.地下径流量增加D.降水量增加
9.该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
①解决城市缺水问题②解决城市洪灾③增加下渗量④补充地下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高地上,有一种生长极其缓慢的绿色垫状植物(下图)。该植物叶面覆盖着蜡质层,紧密并贴近地面或岩石生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①大气污染②地形、地质③人口密度④民族构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0年6月23日墨西哥发生了7.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左图)。右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①B.②C.③D.④
30.地震主要由断层错动形成,为了精确测量断层错动、评估地质灾害对发生区域的潜在危害,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
风沙层
埋深/m
时间/距今年
砂砾粒径/mm
含水量/%
风沙层①
0.8
150
2.8
5.9
风沙层②
1.7
300
3.6
3.4
风沙层③
2.6
370
3.3
3.7
风沙层④
3.4
500
2.4

2023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免费试卷(山东省烟台市)

2023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免费试卷(山东省烟台市)

选择题数九又称冬九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根据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B.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C.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D.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2】“数九”期间,我国北方( )A. 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B. 昼短夜长,且昼长变短C. 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D. 日落时间不断延后【答案】【1】A【2】D【解析】【1】数九从冬至12月22日开始,到九尽桃花开时距冬至有81天,即3月14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A 正确。

【2】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我国北方昼短夜长,昼变长,A、B错。

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C错。

日出时间不断提前,日落时间不断延后,D正确。

选择题下列是四地6月22日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地,自转线速度相同的是A. 甲、乙B. 乙、丙C. 丙、丁D. 乙、丁【2】当丁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是A. 5时B. 12时C. 20时D. 22时【答案】【1】D【2】B【解析】试题分析:【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

由图可知,两地昼夜等分,地处赤道地区,而乙地和丁地的昼长相等,且昼夜时间相反,即乙、丁两地纬度值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所以乙、丁两地自转的线速度相同,故D项正确。

【2】由图可知,丁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东八区)为20时,而国际标准时间为零时区的区时,因此,可以计算出世界标准时间为20-(8-0)=12时,故B项正确。

选择题下图中的M岛地形崎岖,全年温和,多地形雨。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M岛地形雨主要分布在岛屿的A. 东南部B. 东北部C. 西北部D. 西南部【2】M岛纬度较低,但全年温和、气候并不炎热,其原因最可能是A. 受信风影响B. 受西风影响C. 受寒流影响D. 受雾霾影响【答案】【1】B【2】C【解析】【1】从图中的纬度可以看出M岛处于东北信风带,东北部处于迎风坡,地形雨主要分布在岛屿的东北部,选择B。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20小题,总分44分)1.(2分)根据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公布的“太阳动态观测卫星(SDO)”所拍摄到的太阳影像指出,2020年6月16日至7月6日,日面上无可视黑子,太阳活动强度低。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太阳活动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黑子一种类型B.平均周期约为22 年C.发生在太阳的内部D.黑子发生在光球层(2).无可视黑子期间对地球的影响是( )A.磁暴现象频繁出现B.卫星信号时常中断C.天气变化相对平稳D.赤道出现绚丽极光2.(2分)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了不同时期主要生命形式的特点及其变化存在明显的阶段性。

据此完成1~2题。

(1).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B.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C.三叶虫-鱼类-恐龙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2).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时期及由此推断当时的环境特征是( )A.太古代----温暖湿润B.中生代──森林植被茂密C.古生代----寒冷干燥D.晚古生代----火山活动频繁3.(2分)某地层分布有右图所示的化石。

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层形成的时间最不可能是( )A.寒武纪B.二叠纪C.石炭纪D.泥盆纪(2).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 )A.盆地B.高山C.高原D.湖泊4.(2分)我国自主研发的“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在松辽盆地完成了钻井深7018米;创造了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井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实施万米大陆钻探计划专用装备和相关技术的国家。

据此完成1~2题。

(1).目前,地壳一号”钻机钻井最深处位于( )A.地壳B.地幔C.软流层D.地核(2).钻井最深处所在圈层()A.连续但不规则B.物质状态以固态为主C.地震波横波消失D.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5.(2分)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某科学家设想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表面的温度。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河北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显示的天体系统有()A.太阳系、银河系B.太阳系、地月系C.河外星系、地月系D.地月系、其他恒星系2.图中天体A、C的名称分别为()A.天王星、火星B.金星、木星C.海王星、土星D.木星、金星2019年2月太阳度过了一个没有太阳黑子的月份,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是在2008年8月,当时太阳正处于一个世纪以来太阳活动极小期的最低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019年2月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全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B.极地附近出现更明显的“极光”C.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增强,磁暴现象明显D.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4.下一次太阳活动极小期可能出现在()A.2028年B.2029年C.2030年D.2031年北京时间2020年02月21日22时25分在山东济南市长清区发生2.4级地震(余震),震源深度5千米。

一般认为地震波中横波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

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此次济南市长清区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地幔C.内核D.外核6.“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7.当地震来临时,下列避震措施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8.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A. B.C. D.9.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A.温室效应B.水循环C.热力环流D.融冰吸热10.自然界中为该类地理现象提供主要动力的是()A.太阳辐射B.太阳活动C.地壳运动D.地球引力位地理爱好者去北半球沙漠地区旅游,发现绿洲附近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反向的特征。

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B.甲——空气湿度,乙——风速,丙——降水量
C.甲——降水量,乙——风速,丙——空气湿度
D 甲——降水量,乙——空气湿度,丙——风速
6.绿洲防护林建成后,林内( )
A.冬季风速降幅最大B.降水量大幅增加
C.夏季湿度明显提高D.蒸发量明显减小
【答案】5. D 6. C
【解析】
【5题详解】
该区域冬春季节风速更大,且林内地区植被密度较大,摩擦力较大风速更小,林外风速更大,所以丙表示风速,BC错误;林内植被覆盖率更高,林内湿度和降水大于林外,且降水在年内集中度更高,主要集中在夏季,所以甲为降水,乙为空气湿度,D正确,A错误,所以选D。
【9题详解】
根据右图信息,风扇影响范围内与影响范围外对比,增温效果最好的是14日6:00左右,所以图示时段内该防霜冻风扇增温效果最明显的时间为14日6:00左右,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预防霜冻的有效措施有:1.熏烟防霜;2.灌溉防霜;3.喷雾法防霜;4.覆盖防霜;5.自制烟雾弹防霜。
7.该观测月份最有可能为( )
A.3月B.5月C.7月D.10月
8.当防冻风扇启动开始工作时( )
A.风扇向上吹B.风扇向下吹C.风扇向四周吹D.风扇水平吹
9.图示时段内该防霜冻风扇增温效果最明显的时间为( )
A.13日20:00左右B.13日23:00左右C.14日3:00左右D.14日6:00左右
下图为某时刻非洲及附近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四地中,风向正确的是( )
A.甲地偏南风B.乙地东南风
C.丙地西南风D.丁地西北风
4.能正确示意此刻M地空气质点受力情况的是( )
A.AB.BC.CD.D
【答案】3. D 4. A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重庆南开中学高2025级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和第Ⅱ卷都答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本卷共46题,每题1.5分,共69分。

下列题目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不选、多选或错选不给分。

下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M行星可能是A.月球或金星B.水星或木星C.水星或金星D.火星或土星2.和地球相比,M行星没有生命的主要原因是①没有坚硬的陆地表面②距离太阳更近,表面温度过高③公转方向为自东向西④没有液态水和适合呼吸的大气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于2019年开始并慢慢加剧,预计2025年达到峰值,然后回落,太阳活动的强弱可通过太阳黑子数量判读,下图为“太阳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太阳黑子出现在A.①层B.②层C.③层D.太阳内部4.推测第26个太阳活动周期开始于A.2030年B.2036年C.2040年D.2046年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在大陆地壳的某地层中发现恐龙化石,推测该地层形成于A.新生代B.中生代C.古生代D.元古宙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莫霍面在地下平均2900km处B.甲圈层属于地球外部圈层C.大洋地壳平均厚度比大陆地壳小D.软流层位于乙圈层最顶部下图为“地球某大气成分浓度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

7.该大气成分主要分布于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8.受人类活动影响,部分地区该大气成分浓度降低,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大气透明度提高B.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C.大气透明度降低D.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减少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黑夜时低至-183℃,下图(左)为“玉兔号月球车”。

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下图(右)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湖南省常德市2022-2023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常德市2022-2023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0题详解】
注意本次降雪时间在1月初至2月初,A不对。此次降雪期间(北半球冬季),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此时长城科考站人员应该是从事科考研究工作的时候,不应返回,(我国历年南极科考的时间都为11月去至次年3——4月返回),B错误。此次降雪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并向北移动,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北纬4度左右,所以在我国纬度较低的地区,有可能正午太阳高度为65°,C对。这个时间段内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赤道日出东南,故其影子向西北,D不对。故选C。
【4题详解】
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且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地震发生时,首先达到地面的是纵波,且游轮上的游客只感受到上下颠簸,A错误、C正确;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B错误;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也会人类产生危害(沿海地区),D错误,故选C。
“火山冬天”是指较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导致全球当年或数年没有夏天只有冬天的现象。1783年冰岛拉基火山爆发,喷出大量二氧化硫和火山灰,北半球温度大降。8月22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火山喷发,但未出现“火山冬天”现象。下面左图为“‘火山冬天’原理示意图”,右图为冰岛位置图。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据图判断,图中①为北大西洋暖流,②巴西暖流,③为加那利寒流,④为西风漂流(寒流),⑤为北赤道暖流,因此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的①②⑤,故选C。
1月初至2月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雪或暴雪,强降雪导致这些地区部分房屋、农业和电力基础设施受损,局部地区群众和车辆出行受阻。但冬天的降雪对于农作物越冬是有利的,“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就是具体表现。
B. 上升补偿流
C. 径流入海
D. 人工养殖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6页;答题卡共2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每小题1.5分,共45分)根据中英两国合作协议,国宝大熊猫“阳光”和“甜甜”于2023年12月底返回中国。

“活化石”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

完成下面小题。

1. “阳光”的始祖在地球上出现的地质年代可能是()A. 新生代B. 中生代C. 古生代D. 元古宙2. 大熊猫出现的地质年代()A. 蕨类植物极度繁盛B. 爬行动物大量发展C. 裸子植物极度兴盛D.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答案】1. A 2. D【解析】分析】【1题详解】元古宙是指5.7亿年前,古生代是在2.5亿年前至5.7亿年前左右,中生代是指6500万年前至2.5亿年前左右,新生代是指6500万年前至今。

根据材料可知大熊猫在地球上已至少生存了800万年,应属新生代时期,A正确,BCD错误。

所以选A。

【2题详解】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大熊猫出现的地质年代是新生代。

前寒武纪是重要的成铁时期,A错误;中生代时期,爬行动物与裸子植物大量发展,BC错误;新生代哺乳动物快速发展,D正确。

所以选D。

【点睛】早古生代对应藻类时代,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晚古生代对应蕨类时代和脊椎动物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对应爬行动物时代和裸子植物时代,新生代对应被子植物时代和哺乳动物时代。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讲解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讲解
【点睛】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
7.满月一般出现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出现在天空的时间是( )
A.上半夜B.下半夜C.清晨D.通宵可见
【答案】D
【详解】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满月通宵可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细颗粒物(PM2.5),属于固体杂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氮气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元素是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但氮气不参与光合作用,也不具有保温作用,A错误;氧气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不具有保温作用,B错误;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吸收地面辐射,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C正确;臭氧可吸收紫外线,使地表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的伤害,被誉为生命的保护伞,但臭氧不参与光合作用,对近地面大气没有保温作用,D错误。故选C。
小问5详解】
鹦鹉螺、三叶虫主要生活于古生代,故含有鹦鹉螺、三叶虫化石的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古生代。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地层中可能含有化石。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越古老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所包含的化石,可以发现不同时期的主要生命形式的特点及其变化,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故科学家划分地质年代的依据是地层和化石。
(5)若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鹦鹉螺、三叶虫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代。科学家划分地质年代的依据是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期末试卷
地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每小题只有1 个正确选项,不选、多
选、错选均不得分。

将每小题的正确选项填入下表中)
国际标准时间 2017 年 11 月 13 日 8: 25,金星和木星超近距离相遇,上演了“金木相合”的奇特天象。

据此完成 1~3 题。

1.金星和木星不属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金星、木星公转均围绕
A.月球
B.地球
C.太阳
D.宇宙中心
3.此次“金木相合”时,北京时间为
A.11 月 13 日 0:25
B.11 月 14 日 0:25
C.11 月 13 日 16:25
D.11 月 14 日16:25
图 1 是某地的地质地貌景观。

读图完成 4—5 题。

4.图示河谷的地质构造为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5.形成该地地貌景观的过程是
A 地壳隆起抬升、岩层受水平挤压、流水侵蚀
B. 岩层受水平挤压、地壳隆起抬升、流水侵蚀
C.流水侵蚀、岩层受水平挤压、地壳隆起抬升
D.地壳隆起抬升、流水侵蚀、岩层受水平挤压
图 2 示意甲、乙两地之间的热力环流过程。

读图完成 6-8 题。

6. 形成该环流的根本原因是甲、乙两地
A. 冷热不均
B. 气压差异
C. 海拔不同
D. 温度不同
7.图中各点气压最高的是
A.M
B.N
C.P
D.Q
8.若甲位于海洋,乙位于沿海,则
A.①为夜晚海风
B.②为夜晚陆风
C.③为白天陆风 D④为白天海风
图 3 示意北半球局部区域某季节近地面气压带分布状况。

9.甲气压带
A.气温遇冷下沉
B.7 月被低压切断
C.气流受热上升
D.1 月被高压切断
10.此时为北半球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此季节,南亚大部分地区盛行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一批重点城市修建了管道口径小、埋藏浅的“地
下管网式”排水系统。

这些城市在大雨之后常出现积水回流现象,积水从管道口喷涌而出,溅起半米多高的泥浆(图4)据此,完成 12—14 题。

12.城市积水严重,主要是人类活动干预了水循环的
A.蒸发环节
B.降水环节
C.下渗环节
D.径流环节
13.造成这些城市积水回流的主要原因是排水管道
A.口径小
B.埋藏浅
C.密度大
D.质量差
14.我国大部分城市不适合修建原苏联的“地下管网式”排水系统,主要是因为我国
A.降水量大,季节分配不均
B.地势低平,排水不通畅
C.经济发达,污水排放量大
D.人口稠密,建设用地少
2017 年 7 月 15 日,世界最长的沙漠高速公路——京新高速全线贯通,总里程约 2768 公里,沿线自然景观差异显著。

图 5 为京新高速公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 15—16 题。

15.北京、乌鲁木齐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常绿阔叶林、温带荒漠
B.落叶阔叶林、温带荒漠
C.常绿硬叶林、温带草原
D.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16.导致北京、乌鲁木齐自然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
B.光照
C.热量
D.海拔
图 6 为黄土高原某地聚落分布景观。

据此,回答 17—18 题。

17.影响该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
B.地形
C.水源
D.气候
18.该地交通线
A.密集
B.呈网状分布
C.呈“之”字形
D.平直
图 7 示意 1960-2009 年平均气温变化。

据此,完成 19—20 题。

19.1960-2009 年,该地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逐年上升
B.持续下降
C.波动上升
D.波动下降
20.若该趋势加强,则该地
A.极端灾害频发
B.农业生产趋于稳定
C.太阳辐射加强
D.生态系统得以改善
二、非选择题(共5 小题,共60 分)
21.( 12 分)图 8 是 9 月 23 日地球关光照图,图 9 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 1) A、 B、 C、 D 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序是。

( 2 分)
( 2)此刻, C 地的地方时为时。

( 2 分)
【答案】【1】: DACB
【2】: 10
( 3)该日,地球公转至图 9 中的位置。

( 2 分)
( 4)此后半年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

( 2 分)
( 5)描述地球从丁公转至乙期间,太原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 4 分)
【3】【答案】:丁
【4】【答案】:先逐渐变快, 1 月初最快,之后逐渐变慢。

( 2 分)
【5】【答案】:从丁(秋分)到丙处,逐渐变小,至丙处(冬至)最小;( 2 分)由丙至乙(春分)处逐渐变大。

( 2 分)
22.( 14 分)图 10 示意北半球某区域 11 月 15 日 2 时海平面气压形势。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 1)在图中画出甲地此时的风向( 2 分)
( 2)判断该日乙地昼夜温差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 8 分)
( 3)判断此时丙地的阴晴状况,并说明理由。

( 4 分)
【1】【答案】:为西北风(偏北风),图略。

( 2 分)
【2】【答案】:昼夜温差大。

( 2 分)乙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 2 分)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气温较
高;( 2 分)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气温较低。

( 2 分)
【3】【答案】:多阴雨天气。

( 2 分)丙地受低压控制,中心气流上升,水汽遇冷容易凝结,形成降水。

( 2 分)
23.( 12 分)图 11 示意北大西洋局部海区洋流分布, N 地渔业资源丰富。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 1)判断图中洋流①的流向及寒暖性质。

( 4 分)
( 2)比较 S、 L 两地年均温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 4 分)
( 3)从洋流角度,分析 N 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 4 分)
【1】:【答案】:由西南向东北流(或者由南向北流);( 2 分)暖流( 2 分)【2】:【答案】: S 地年均温大于 L 地。

( 2 分)两地大致位于同一纬度, S 地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 L 地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

( 2 分)
【3】:【答案】: N 海域处于寒暖流交汇处,( 2 分)海水易受扰动,将下层营养物质带至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故渔业资源丰富。

( 2 分)
24.( 12 分)图 12 示意上海地区某日 14 时气温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 1)在图中补绘 35.0℃、 35.5℃两条等温线。

( 2 分)
【答案】:图略。

( 2 分)
( 2)概括上海地区此时气温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 4 分)
( 3)判断此时的季节,并指出该季节上海盛行的风向及成因。

( 6 分)
【2】:【答案】:气温由市区向郊区递减(城区高,四周低)。

( 2 分)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工具大量消耗矿物燃料,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 2 分)建筑物密集,不易通风散热等。

【3】:【答案】:夏季。

( 2 分)盛行东南风,( 2 分)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影响,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或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东南季风)。

( 2 分)
25.( 10 分)图 13 示意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影响。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 1)写出图中数字的含义。

( 4 分)
( 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 4 分)
( 3)说出你阅读该图所得出的地理结论。

( 2 分)
【1】:【答案】:下降地貌(或地形)(每空 2 分,共 4 分)
【2】:【答案】:黄河含沙量大,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大量泥沙沉积,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洪水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河床抬高,使下游地下水位升高,易发生土壤盐碱化。

(每点 2 分,任答 2 点得 4 分)
【3】:【答案】: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等地理圈层(或地貌、气候等要素)组成,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地理环境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环境整体的改变。

(每点 2 分,任答 1 点得 2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