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俳句鉴赏
日本惊艳俳句十首
![日本惊艳俳句十首](https://img.taocdn.com/s3/m/ccf6dd2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7.png)
日本惊艳俳句十首日本俳句给人的感受尤其特别,那种日系的惊艳无可比拟。
如此精致的句子,能给生���增添更多的乐趣,激起一瞬間出乎意料之外的兴奋。
此刻就来赏识日本信句十首,开启一场让灵魂飞升的文化之旅!首先,有“芒令空飞紫蝴蝶”,利用紫色的蝴蝶翩然飞舞的姿态,表达出生活中的激情和热情,它象征了一气呵成地把自己真正投入任何某样事物中去的秉性。
接着是“藤影暗簇碧丝锦”,将新的一年的祈祷用诗意的笔法来描写出来,囊括在此句话中的,是对节庆里宁静而又洒脱的碧空,尽情表达出幸福期待。
另外,还有“海水明月写清风”,它言简意赅,可以有层次地描述一晚的夜景,无关高深,却如此梦幻,让人沉浸其中,只想使用自己宁静的心来欣赏著属于自己的精彩之处。
此外,还有“数多葵旗一斩风”,将风的行为比喻为它的刀剑般的飘动,以此宣用的是普天同庆的祝福,里面的祥和和微笑,满溢在了句子迭里中。
其次,还有“落花古石思正茂”,把落花比喻为过去的可回味的往事,落入古石的沉被,依旧是思索不已。
让我们在宁静的夜晚,寻寻觅觅总有满足的答案,引发自我发现的旅程。
另外,还有“蛙声涟漪物言多”,采用一句反覆的俳句,来表达出一种缠绵不绝的爱意,当整句唏哩唏哩的蛙声渗透在句子里,将言语的物态完美的地呈现出来。
接下来说到“苍松古树百花争”,做出的是一种有序的对比,藉由苍松老香和新鲜鲜的花朵来表明,美好的事物总是不会丢失,一定要努力地去追求,才能得到美丽的回报。
再来,“衣袂流星彩结约”,表达的是一种时空的流淌,让自己变成那流星那么的潇洒,缤纷多彩的缕上了梦想,它们正在将未来展开到山水之间,带给我们无限的憧憬。
最后,“伤狂落日。
清雅的日本俳句,这6句经典,被称为传播微光与颤栗的诗
![清雅的日本俳句,这6句经典,被称为传播微光与颤栗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7db00b3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78.png)
清雅的⽇本俳句,这6句经典,被称为传播微光与颤栗的诗⼀句⼀世界,三百见⼤千。
俳句并⾮名⾔警句,⽽是短诗,产⽣于⽇本室町时代( 1336—1573)。
当时有⼀种来源于古典短歌的“俳谐连歌”很盛⾏,诗⼈们在⼀起吟歌,你吟上句我吟下句,渐渐地诞⽣了⼀种新的⽂学形式——徘句。
俳句被誉为“是传播微光与颤栗的诗。
”⽇本俳句作为⼀种只有⼗七个字⾳的⽇语经典短诗,⽐中国的绝句还要短,但这种⽂学裁体在⼩⼩的世界⾥却四时花不谢,万物皆包罗,它的格律韵味、意境情节都不⽐诗歌差。
风花雪⽉,世间冷暖,俳句把季语与叙事融合起来,构成某种意境,表现作者的新感觉和微妙⼼情。
有⼈能感受到禅的境界,也有⼈能感受到⼈间烟⽕⽓。
这便是⽂学的魅⼒吧玲珑俳句,谐趣风雅,若能得半⽇闲暇,不妨放下⼼来,泡⼀壶⾹茶,品三五俳句,游⽬岛国风情,静听⾍鸣鸟啭,细赏雪⽉风花,不也是⼀种⽂学带来的快乐吗?今天就给⼤家介绍⼏个⽇本俳句⼤师以及他们的作品,⼀起来看看吧。
夜空⽉⼉圆,如果给它安个柄,⼀把好团扇——⼭崎宗鉴⽇本⼭崎宗鉴被认为是诙谐派俳句诗⼈的⿐祖,⿍盛时期是16世纪,室町时代的俳句诗⼈。
对于⼗五的圆⽉,任何诗⼈都会⼤动诗⼼,但是为什么这⾸能被⼈津津乐道呢?原因就在于安柄,孩⼦⽓⼀样的表述,诙谐幽默天真⽆邪,与端庄典雅的汉诗和短歌⼤为不同,所以⼈们喜欢这样的描述,也就是诙谐派⽂学的“俳味⼉”天也醉樱花,云脚乱蹒跚——野野⼝⽴圃哪怕只是在⼀条樱花树下的⼩径晒晒太阳散散步,也是⽇本独有的快乐和幸福。
傍晚时分的樱花道上,拎⼀瓶清酒,从河堤下到河边,⼀边喝酒⼀边在⼣阳下赏樱,笑闹着,⽤⼿⾥的杯⼦追赶着被风吹落的花瓣,再和酒⼀饮⽽尽,趁着醉意,恍惚间以为晚霞和云朵也被樱花醉红了脸。
狐狸化作公⼦⾝,乐游春夜灯。
——与谢芜村满⾝银⽑的狐狸,在⼀个春天的夜晚摇⾝⼀变成了俊俏公⼦。
公⼦眉眼间尽是温柔,嘴⾓微扬,⼀把折扇在⼿,⼤步跑到⼈间,要去看看这流光溢彩的灯。
⽇本古往今来也有灯会、烟⽕⼤会的盛典。
经典的日本俳句赏析
![经典的日本俳句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ce690710661ed9ac51f317.png)
经典的日本俳句赏析俳句是日本民族传统文学的一种形式,是世界上最短的诗,俳句古称俳谐,至近代始称俳句,其发于连歌,是俳谐连歌的“发句”(第一句)。
俳句,也是最精炼的小说。
下面是分享的经典的日本俳句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闲静古池塘,青蛙跳入水声响;;松尾芭蕉扫庭抱帚忘雪;;松尾芭蕉狐狸变作公子身,灯夜乐游春;;与谢芜村墙上窟窿,望见故乡初雪;;小林一茶流萤断续光,一明一灭一尺间,寂寞何以堪;;立花北枝梅林深处何人宅,半星灯火漏幽微;;夏目漱石我去你留,两个秋;;正冈子规俳句的翻译俳句难译,诗无定译。
归纳起来,汉译形式大致有“唐诗宋词”式、口语式、五言两句式、七言两句式和按照原诗的五七五句式。
形意难兼得时,译者多舍形取意,力求内涵意韵能达到一致。
俳句作家的介绍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小林一茶是江户时代的杰出徘人。
芭蕉革新俳谐,将其变成真正表现自己内心生活的形式。
通过俳谐表现汉诗、和歌、连歌等无法表现的美学情趣,创造出一种抒情诗般的俳谐美,并创立了“风雅之道”的闲寂俳谐理论。
自此,开创了俳谐的黄金时代。
芭蕉也被尊为“俳圣”。
芭蕉于1689年3月下旬从江户出发,出门游历,历时六个月,旅程2400公里。
五年后将这段旅行结集为《澳洲小道》。
临行之前,作告别之词:“阴历三月二十七日,晓天朦胧,残月余辉,富士山隐约可见。
念及此行不知何时重睹上野、谷中之垂梢樱花,不禁黯然神伤。
挚友皆于前夕会聚,且登舟相送至千住上岸。
此去前途三千里,思之抑郁凄楚,且向虚幻之世一洒离别之泪。
”明知前路渺茫,依旧踏上前程。
和芭蕉的“执迷不悟”相比,小林一茶一生的漂泊流浪,实为无奈之举。
从墙上窟窿,窥见故乡初雪。
读来让人哀伤。
为什么不回去呢;;“野蔷薇花处处开”。
而与谢芜村则以画家的视角,将水墨写生融入俳句之中,精致细腻。
俳句的物哀、闲寂之美,似乎在立花北枝此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北枝也是江户时代的徘人,在芭蕉游历至金泽时拜入其门下。
临别之时,芭蕉赠其一句:“题辞裂扇两分留,此情难舍仍依依。
日本俳句经典赏析
![日本俳句经典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75619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b.png)
日本俳句经典赏析日本俳句的文字那么短,意境却那么长。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日本俳句经典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经典俳句的赏析初读俳句是正冈子规的“我去你留,两个秋。
”,难以名状的忧愁,短短七个字仿佛有说不完的故事。
俳句原本只是一种诙谐的应答,属于庶民式。
直到江户时期的俳谐师松尾芭蕉将俳句形式推向顶峰,赋予俳句更多审美价值。
上文提到的明治时代诗人正冈子规首称俳谐为俳句。
俳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季语”,即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
如:春分の日、四月马鹿、茶摘み、団扇、秋の暮れ雪祭り……溽暑将至,恰此刻的气候最宜人也最为安静,草间的虫唱,树上的蛙鸣全未响起。
姊姊梦想的夏日是像是枝裕和的新片《海街日记》里那样,坐在屋檐下,喝着自家青梅酿的冰梅酒;我梦想的夏日是你把冰西瓜中间的正圆留给我。
优美俳句的介绍下面选取几段应季的俳句,祝时祺。
樱花凋谢后园城寺里又寂静——《樱花》闲寂古池旁青蛙跳进水中央扑通一声响——松尾芭蕉章鱼壶中梦黄粱天边夏月——松尾芭蕉流萤断续光一明一灭尺间寂寞何以堪——立花北枝长夜充耳闻风打芭蕉雨打盆辗转梦难寻——松尾芭蕉齐集夏时雨汹汹最上川——《最上川》松岛夏月夜碧水为衣裳——《松岛》炮车驶向巷里过夏日光中舞沙尘——河东碧梧桐知了在叫不知死期快到——《知了》直凄清规往昔金盔下今闻蟋蟀声——《无题》静寂蝉声入岩石——《蝉》陋室无长物小蚊款嘉宾——《小蚊》小虫漂泊一叶舟何时靠案头——《小虫》寒灯下写两行删一行——高滨虚子(此刻我的真实写照,俳句就是如此写实。
)。
日本俳句赏析--优秀
![日本俳句赏析--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eb2bc219ba0d4a7303763ab7.png)
日本俳句赏析春风起山冈,吹向大地斗志昂,骀荡不可挡。
--虚子此句季语为春风(春)。
这是一首令人振奋的佳句。
虽然写的是“满怀斗志的春风起白山冈”,但这一拟人化的描写,却不难令人想像和感到,春风满怀斗志。
其雄心是要吹化冬天的残冰、积雪,吹绿山野,也将把大地的鲜花吹开吹红,把人们经过一冬冷透的心吹暖。
总之,在作者笔下,春风不是普普通通的风,而是充满了无限青春活力,充满了抱负和理想的风。
因此,日本青年人非常喜爱这首俳句。
夕照樱花立,可怜人去有谁知,默默忍孤凄。
--鸿村此句季语为樱花(春)。
春天赏花季节,白天人们纷纷来观赏樱花,傍晚,人们便渐渐离去。
樱花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更加俏丽。
然而,由于无人赏识,只能感到孤凄了。
这首俳句令人联想到,世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被忽略,世间最优秀的人才也会被埋没。
夕照樱更美,多少游人尽兴归,我却无家回。
--小林一茶此句季语夕照下的樱花(春),小林一茶,早年丧母,与继母及异母兄弟不和,离家出走,成了无家可归的人。
据说,在作此句时,他是宿在爱宕神社里。
此首俳句所表现的正是他当时的悲凉心态。
夕阳下的樱花虽然很美,但有家之人却归心似箭,匆匆回家了。
而自己却欲归无家。
——这首俳句在艺术上很有感染力。
作者悲凉心态是通过樱花夕照、花在人离而反衬出来的。
黑渍过冬帽,伴我走过坎坷道,虽旧不忍抛。
--八束此句季语为冬帽《冬)。
这是八束借一顶黑乎乎旧的过冬帽子咏叹自己所走过的不平坦的人生之路的。
原句表层意思是:“黑乎乎的过冬的帽子背负着我过去的岁月。
”深层意思是说,这顶帽子过去与我一起尝尽了人生的苦辣酸甜,是我过去历史的见证。
因此。
再旧,我也舍不得抛弃。
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这样一顶旧帽,是怀有深厚的感情的,这意味着作者没有忘记自己的过去。
萧瑟秋风烈,横扫芭蕉意欲何? 吹破芭燕叶!--路通此句季语为秋风,此句中的芭蕉是秋末的芭蕉,秋风也是深秋的萧瑟秋风。
此俳意为:你萧瑟秋风猛吹,横扫芭蕉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呢?其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就是要把芭蕉叶吹得残败不堪,面目皆非。
日本的俳句鉴赏赏析
![日本的俳句鉴赏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54fd30eff9aef8941e069c.png)
日本的俳句鉴赏赏析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组成;以三句十七音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
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
下面是分享的日本的俳句鉴赏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俳句是传播微光与颤栗的诗。
”安德烈;贝勒沙尔的评价大概描绘出了这种体裁轻快优雅的特点。
松尾芭蕉:雪間より薄紫の芽独活哉雪融艳一点,当归淡紫芽。
蛸壶やはかなき梦を夏の月章鱼壶中梦黄粱,天边夏月。
古池や蛙飛びこむ水の音古池塘,青蛙跳入水**,一声响。
ゆくほたる流萤断续光,一明一灭一尺间,寂寞何以堪。
小林一茶:ふるさとや寄るもさはるも茨(ばら)の花故乡呀,挨着碰着,都是带刺的花。
鳴くな雁今日から我も旅人ぞ雁别叫了,从今天起,我也是漂泊者啊!日本俳句的来源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
同时在中国以每日小诗的形式发展。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组成;以三句十七音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
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
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
同时在中国以每日小诗的形式发展。
我国作家艾芜就曾在《地貌的青春》中写道:"脑海中涌起了诗意画意的涟漪,也就自然地记起日本诗人的俳句和短歌。
"日本俳句的格式俳句是一种有特定格式的诗歌。
俳句的创作必须遵循两个基本规则:第一俳句由五、七、五三行十七个字母组成,当然了,这是以日文为标准的。
第二俳句中必定要有一个季语。
所谓季语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
在季语中除"夏季的骤雨"、"雪"等表现气候的用语外,还有像"樱花"、"蝉"等动物、植物名称。
日本的俳句欣赏
![日本的俳句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a4b33ce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1.png)
日本的俳句欣赏日本的俳句很大程度上类似于我国诗词,但又有别于诗词,是为日本特色的俳句。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日本的俳句欣赏,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的俳句日本的俳句较之中国的诗歌,倒有一句现成的话:“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须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声甚似,恨雌”。
虽如此,俳句也还有它独特的魅力。
就像我们说“词是诗余,曲是词余”,却并不因此废弃词曲。
抓取瞬间的感受,是其所长。
《日本古典俳句选》这本小书收录了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和小林一茶的作品。
虽说芭蕉是最富盛名的,我还是更偏爱芜村的华丽流畅和一茶的天真贫寒。
枯淡最是难欣赏的,我并没有这样的境界。
但,还是容我慢慢胡诌来吧。
芭蕉:看外文作品,翻译至为要紧。
这本由林林老先生译的作品原是很好的,不过我以为还有几首可以商榷。
我并不通日文,不知道“信、达、雅”是怎样,只单从中文的感觉来说。
一首是芭蕉的名作(与其说是芭蕉的名作,不如说是代表日本俳句精神——清寂幽玄——的名作了) 林林先生的译法是:“古池塘啊青蛙跳入水声响”我以为不如以前看过的另一译本:“扑通一声青蛙跳入古塘中”“水声响”虽然点出了“响”,尚令人生隔雾看花之恨,不透。
“扑通一声”,起句即如棒喝,教人一惊,可以悟了(第一次看时,是真的被吓到了,所以印象格外深刻)。
林林先生是先出画。
一塘古池水。
再徐入青蛙。
平和是有的。
或许是大雅的译法我不懂得欣赏吧,我爱这个:“扑通”,先出声镇住你(像京剧中名角在后台先一亮嗓,前面即晕倒一片戏迷。
未语笑先闻,好不勾起人心里的痒痒肉);还在想是什么呢,他再展画卷给你——“青蛙跳入古塘中”,青蛙的跳跃急接上古塘的沉静,好。
从音入画,是一折;由动至静,又是一折。
两句之间即有大波澜,是会作文的办法。
另一首还是芭蕉的名作:“何等尊贵青叶嫩叶在阳光下。
”林林先生译作:“好辉煌浓淡绿叶映日光。
”林林先生的译法不如前者感动我深。
四字一断,是诗经的形式,有种古雅强健的音韵感。
“尊贵”也比“辉煌”好,天地大块的神圣,偏由这细嫩的树叶吐露,是“道在粪中”的灵光一现,更教人生出敬畏。
浅谈鉴赏俳句
![浅谈鉴赏俳句](https://img.taocdn.com/s3/m/337829357375a417866f8f62.png)
浅谈鉴赏俳句【摘要】俳句字句简短,力图用简练的言语表达丰富的情感内容。
要欣赏俳句,就要了解俳句的起源,俳句的格律以及俳句所表达的意境,还要克服异文化带来的障碍,尽量减弱读者的主体性。
欣赏俳句是乐事,却并非易事。
俳句是用最自然的感官体验,凸显最自然的,恬淡的内心境界。
勉强翻译会丢失俳句的妙味,如同嚼蜡,不如用日语去欣赏原作来的贴切。
【关键词】俳句;自然;意境俳句是日本传统的诗歌形式,只有简短的十七个音节。
俳句力图用简练的言语表达丰富的情感内容。
如何鉴赏和翻译俳句,一直是文学爱好者和广大日语爱好者争论的焦点。
要欣赏俳句,首要的是了解俳句,了解俳句的起源,俳句的格律以及俳句所表达的意境,还要克服异文化带来的障碍,尽量减弱读者的主体性,做到正确理解。
俳句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
连歌是始于十五世纪日本的一种诗歌,它的第一句为五、七、五句式的十七音,称为发句,胁句即第二句,为七、七句式的十四音,第3、第4句以后为前两种句式轮流反复,最后一句以七、七句式结束,称为结句。
“连歌”是两人以上共同创作的一种诗的体裁。
连歌有如我们中国的对联,有上句跟下句的形式。
在夜阑人静时,几位骚客一起饮酒赋诗,作为晚宴的娱乐,你一首,我一首,连起來作,或是在发生某些特殊事件時才作。
连歌是格调高雅、古典式的诗。
另有一派说法认为连歌是由和尚们因为禅学问答所发展出来的。
总之,连歌是通过自然感悟人生的一个杰作,它教诲人们懂得从自然的虚幻中感慨人生。
这是日本人独特的心理传统和人生态度的反映。
俳谐和连歌一样,是日本韵文学的一种形式。
由发句和付句构成。
俳谐较多地使用谐音的俏皮话,而且喜欢使用连歌中没有用过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事物来作为题材。
俳谐形式虽然简单,却透漏出优雅深远的诗风,有人说,这与禅宗思想有着深刻的关联。
在俳谐中,开始有人将发句作为独立的作品来发表,这就是“俳句”的起源。
俳句有着自己独特的格式和规律,我们称之为格律。
从字数上看,俳句是由五、七、五的三句共17个音节组成的。
浅谈鉴赏俳句
![浅谈鉴赏俳句](https://img.taocdn.com/s3/m/337829357375a417866f8f62.png)
浅谈鉴赏俳句【摘要】俳句字句简短,力图用简练的言语表达丰富的情感内容。
要欣赏俳句,就要了解俳句的起源,俳句的格律以及俳句所表达的意境,还要克服异文化带来的障碍,尽量减弱读者的主体性。
欣赏俳句是乐事,却并非易事。
俳句是用最自然的感官体验,凸显最自然的,恬淡的内心境界。
勉强翻译会丢失俳句的妙味,如同嚼蜡,不如用日语去欣赏原作来的贴切。
【关键词】俳句;自然;意境俳句是日本传统的诗歌形式,只有简短的十七个音节。
俳句力图用简练的言语表达丰富的情感内容。
如何鉴赏和翻译俳句,一直是文学爱好者和广大日语爱好者争论的焦点。
要欣赏俳句,首要的是了解俳句,了解俳句的起源,俳句的格律以及俳句所表达的意境,还要克服异文化带来的障碍,尽量减弱读者的主体性,做到正确理解。
俳句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
连歌是始于十五世纪日本的一种诗歌,它的第一句为五、七、五句式的十七音,称为发句,胁句即第二句,为七、七句式的十四音,第3、第4句以后为前两种句式轮流反复,最后一句以七、七句式结束,称为结句。
“连歌”是两人以上共同创作的一种诗的体裁。
连歌有如我们中国的对联,有上句跟下句的形式。
在夜阑人静时,几位骚客一起饮酒赋诗,作为晚宴的娱乐,你一首,我一首,连起來作,或是在发生某些特殊事件時才作。
连歌是格调高雅、古典式的诗。
另有一派说法认为连歌是由和尚们因为禅学问答所发展出来的。
总之,连歌是通过自然感悟人生的一个杰作,它教诲人们懂得从自然的虚幻中感慨人生。
这是日本人独特的心理传统和人生态度的反映。
俳谐和连歌一样,是日本韵文学的一种形式。
由发句和付句构成。
俳谐较多地使用谐音的俏皮话,而且喜欢使用连歌中没有用过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事物来作为题材。
俳谐形式虽然简单,却透漏出优雅深远的诗风,有人说,这与禅宗思想有着深刻的关联。
在俳谐中,开始有人将发句作为独立的作品来发表,这就是“俳句”的起源。
俳句有着自己独特的格式和规律,我们称之为格律。
从字数上看,俳句是由五、七、五的三句共17个音节组成的。
俳句的妙处 -回复
![俳句的妙处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11c681a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e.png)
俳句的妙处-回复俳句作为日本文化瑰宝之一,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赞赏和喜爱。
尽管只有三行,七个音节,却能够传递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俳句的妙处首先体现在其简洁明了的形式上。
三行诗的限制要求诗人精简语言,集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这使得俳句充满了浓缩的力量,一瞬间即可勾起读者的共鸣。
比如著名俳人松尾芭蕉的作品《古池や蛙飛びこむ水の音》(古池塘,青蛙跳进去,水声响起)。
这三行诗直接描绘出古池塘,蛙儿等场景,但也通过“水声”这一形象意象,给人一种深远的感受,引起读者无限遐想。
其次,俳句的妙处还体现在抓住瞬间美的能力上。
日本有一种审美观念叫做“一期一会”,意思是每个时刻都是独特不可复制的。
俳句正是以此为基础,通过诗人细腻的观察和感悟,抓住瞬间的美,将其化为文字表达出来。
比如著名俳人小林一茶的《門前の小僧の柴ご破り”》(门前小童破柴扉),以及《いざ参らん門もたたず系ばた》(人未来门前不系马)这两首作品,都是通过简单的几个词语,描绘出了小孩调皮捣乱的瞬间景象。
这样的作品给人以欣喜,也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第三,俳句的妙处还在于其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古人常将自己所见所闻与自己的心情相结合,用外在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这种手法俗称“借景”,通过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这种表现手法使得俳句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和哲理的思考。
比如著名俳人与谢堂之间的《あらし吹く薮の中よりかへりこめ》(风吹草木摇摆,我却在风中叹息),通过风吹动葱绿的薮中的景象,表达出自己内心孤寂落寞的情感,引发了读者共鸣。
最后,俳句的妙处还在于其契合自然规律的特点。
俳句往往描写四季更替、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等内容。
它在文化传承中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提醒着人们关注自然、感悟生活。
比如作家太宰治写过的《月をみればひとり思ふことはきみがほしか》(看着月亮,我一个人默默思念着你),通过描写夜晚的月亮,表达出主人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日本经典俳句欣赏
![日本经典俳句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4274b36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2.png)
日本经典俳句欣赏日本俳句以短小的肉体和无尽的灵魂著称,优美的画面仿佛在脑海中拓展开来。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日本经典俳句我去你留两个秋,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经典俳句安利日本古典文学中有一种体裁叫俳句,言简意赅,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诗。
安德烈·贝勒沙尔曾言“俳句是传播微光与颤栗的诗”,法国作家罗兰·巴特称其是最精炼的小说。
俳句的妙处,在于用短小的语言带出悠远的意境,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上。
一种独在的禅味,从刹那间而定格永久。
多数俳句带有日本文学精巧细致、温婉动人的特性,善于描摹空灵开阔的精神境界。
由于短小精悍,俳句极易被接受和记忆,闲时阅读一两句便能感受到来自东瀛自然社会的风俗民情。
摘几句,送予你。
我去你留两个秋——正冈子规我知道这世界本如露水般短暂然而然而——小林一茶注:此为小林纪念早逝的小女儿所写。
虽然是露水这短暂的一世,然而自有露水在世的回忆。
故乡呀挨着碰着都是带刺的花——小林一茶雁别叫了从今天起我也是漂泊者啊——小林一茶人世间流浪者归亦若回流川玩耍着背了母亲觉得太轻了,哭了起来没有走上三步——石川啄木「为这点事就死去吗」「为这点事就活着吗」住了,住了,不要再回答了!——石川啄木轻轻地叫了自己的名字落下泪来的那十四岁的春天,没法再回去呀——石川啄木那天晚上我想写一封谁看见了都会怀念我的长信——石川啄木注:石川的俳句有轻描淡写的一种绝望和厌世,在绝望中又生出美。
心里怀念着人见了泽上的萤火也疑是从自己身里出来的梦游的魂——和泉式部本思已忘怀徒留侬身莫非君之遗物——和泉式部注:我这残留在世的躯体,也不过是你的遗物而已。
悼君我悲恸化作秋风萧瑟声坟冢也惊动——松尾芭蕉流萤断续光一明一灭一尺间寂寞何以堪——立花北枝注:转瞬即逝的光芒比恒久的黑暗更让人寂寞。
不见方三日世上满樱花——大岛蓼太漫漫人生路行行复行行今日吾亦往重走人间路——种田山头火盛夏阳光里听见蝴蝶相触声——松濑青青。
日本的经典俳句鉴赏赏析
![日本的经典俳句鉴赏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e05ad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c.png)
日本的经典俳句鉴赏赏析短小的字词,却有无限意境。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日本的经典俳句鉴赏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的经典俳句鉴赏赏析“俳句是传播微光与颤栗的诗。
”安德烈·贝勒沙尔的评价大概描绘出了这种体裁轻快优雅的特点。
我认为相比其它诗歌,俳句的特长在于用短小的语言带出悠远的意境,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上,比如正冈子规写春之将至:我庭の小草萌えいでぬ限りなき天地今やよみがへるらし. 译文:我庭小草复萌发,无限天地行将绿。
不过寥寥十余字,天地间的蓬勃生机竟欲透纸而出。
写春雨:春雨や傘高低に渡し舟译文:渡船春雨至船上伞高低。
如在眼前。
同样写初春的句子,松尾芭蕉有:雪間より薄紫の芽独活哉译文:雪融艳一点,当归淡紫芽。
「融雪」,「紫芽」,选取意象色彩素雅清冷干净,教科书一般的日式美学。
而他笔下的夏天呢:蛸壶やはかなき梦を夏の月译文:章鱼壶中梦黄粱,天边夏月。
(日本人惯用陶罐捕章鱼,称为章鱼壶) 马に寝て残梦月远し茶のけぶり译文:迷蒙马背眠,月随残梦天边远,淡淡起茶烟。
旧时中日文化多有相通。
这一句是化用自杜牧的《早行》:「垂鞭信马行,数里未鸡鸣。
林下带残梦,叶飞时忽惊。
」以上几句都可成绝妙的电影镜头。
梅白し昨日ふや靏を盗れし译文:水鸟嘴,沾有梅瓣白。
将普通的画面描绘得清丽可人。
松尾芭蕉的千古名句:古池や蛙飛びこむ水の音译文:古池塘,青蛙跳入水中央,一声响。
与古诗中「鸟鸣山更幽」相似又不同。
「鸟鸣山更幽」写的是鸟鸣衬的山林愈发幽静,而蛙跃句,则描绘的是亘古的沉寂被倏然打破之后又回归于更深的寂静。
布满青苔的古池就是万古长空,清脆的蛙跃就是一朝风月。
——北大朱良志《刹那永恒》。
这种幽深的禅意,只属于日本的「空寂之美」,也就中国人还能勉强领略一点点,要翻译成西方语言怕是极难。
相似的还有立花北枝的さびしさや一尺消えてゆくほたる译文:流萤断续光,一明一灭一尺间,寂寞何以堪。
转瞬即逝的光芒比恒久的黑暗更让人寂寞。
俳句欣赏
![俳句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308ed934f242336c1eb95ee8.png)
俳句欣赏
作者:
来源:《七彩语文·高年级》2011年第21期
俳句,是日本独有的一种古典短诗。
它从兴起到如今,已有五百多年了。
俳句由十七字音(按日语)组成,内容通俗易懂却余韵无穷。
让我们一起品味下面两位俳句大师的作品——
小蟹
松尾芭蕉
泉水清且凉,流泻沙石谷。
小蟹不识物,爬上我双足。
流萤
松尾芭蕉
流萤落草丛,旋又飞夜空。
莫道磷光小,总献一点明。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你读出诗中的寓意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蜗牛
小林一茶
蜗牛行虽缓,一刻不肯闲。
时时不停息,爬上富士山。
这首诗以小蜗牛和富士山作对比,表达了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精神。
青蛙
小林一茶
青蛙何处住,常在池塘边。
今朝远跳出,悠然见南山。
如何鉴赏日本俳句
![如何鉴赏日本俳句](https://img.taocdn.com/s3/m/855bcf1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76.png)
如何鉴赏日本俳句古诗词相信大家在学校都学会了鉴赏,分析中心思想吧,那你知道如何鉴赏日本俳句吗?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如何鉴赏日本俳句,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鉴赏日本俳句寂寞里,古池塘,青蛙跳入水声响。
——(日)松尾芭蕉/林林译这是日本著名俳句诗人松尾芭蕉(1644~1694) 俳句的代表作。
俳句是日本传统诗歌形式中的一种短诗,也是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诗之一。
它以极其短小的形式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受, 多用比喻、象征等手法, 语言含蓄、隽永、简练, 便于记忆和流传。
俳句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形成于十五世纪。
原称“俳谐”,是一种以表现市民生活为主的诙谐诗。
俳圣松尾芭蕉把它从诙谐提升到真挚,并引向抒情诗的意境,奠定了它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
俳句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
第一,每首俳句都是三行十七个音节,第一行五个音节, 第二行七个音节,第三行五个音节,即构成“五、七、五”的格式,而不押脚韵。
第二, 每首俳句都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一个“季题”。
所谓“季题”,又称“季语”,即与四季有关的自然现象或人事现象。
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自然现象,就是用与春夏秋冬四季有关的风花雪月、鸟兽虫鱼、花卉草木等为标志和暗示,使读者一看即知该俳句所吟咏的是四季中的那个特定季节的事物。
二是社会现象, 即以宗教、习俗、人事 (包括节日、忌日、纪念) 等来暗示一年四季中的一个特定季节。
这首俳句是松尾芭蕉最著名的作品,也是“蕉风”(即“芭蕉风格”的简称,其特点是:朴素而严谨,“诙谐达到真诚”,具有闲寂、幽雅、余情、纤细的美,悲中有喜、喜中有悲、雅俗浑然融合的意蕴,含蓄隽永的语言)的代表作。
日本学者高滨虚子在《俳句的理解与欣赏》中介绍道:“本诗是芭蕉俳风新纪元创立的一大标志。
同以往滑稽洒落的俳句不同, 此句乃如实描绘实情实景, 有顿悟之境。
其日芭蕉独居涤川草庵时,听到庭中古池传来水声。
那声音正是青蛙跳入水中造成的。
因为周围极其寂静,这水声也格外地清亮。
在这首俳句中,芭蕉悟到了俳道的生命,不在于滑稽和洒落,而在于这样一种闲寂之处。
经典的日本俳句赏析
![经典的日本俳句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ce690710661ed9ac51f317.png)
经典的日本俳句赏析俳句是日本民族传统文学的一种形式,是世界上最短的诗,俳句古称俳谐,至近代始称俳句,其发于连歌,是俳谐连歌的“发句”(第一句)。
俳句,也是最精炼的小说。
下面是分享的经典的日本俳句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闲静古池塘,青蛙跳入水声响;;松尾芭蕉扫庭抱帚忘雪;;松尾芭蕉狐狸变作公子身,灯夜乐游春;;与谢芜村墙上窟窿,望见故乡初雪;;小林一茶流萤断续光,一明一灭一尺间,寂寞何以堪;;立花北枝梅林深处何人宅,半星灯火漏幽微;;夏目漱石我去你留,两个秋;;正冈子规俳句的翻译俳句难译,诗无定译。
归纳起来,汉译形式大致有“唐诗宋词”式、口语式、五言两句式、七言两句式和按照原诗的五七五句式。
形意难兼得时,译者多舍形取意,力求内涵意韵能达到一致。
俳句作家的介绍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小林一茶是江户时代的杰出徘人。
芭蕉革新俳谐,将其变成真正表现自己内心生活的形式。
通过俳谐表现汉诗、和歌、连歌等无法表现的美学情趣,创造出一种抒情诗般的俳谐美,并创立了“风雅之道”的闲寂俳谐理论。
自此,开创了俳谐的黄金时代。
芭蕉也被尊为“俳圣”。
芭蕉于1689年3月下旬从江户出发,出门游历,历时六个月,旅程2400公里。
五年后将这段旅行结集为《澳洲小道》。
临行之前,作告别之词:“阴历三月二十七日,晓天朦胧,残月余辉,富士山隐约可见。
念及此行不知何时重睹上野、谷中之垂梢樱花,不禁黯然神伤。
挚友皆于前夕会聚,且登舟相送至千住上岸。
此去前途三千里,思之抑郁凄楚,且向虚幻之世一洒离别之泪。
”明知前路渺茫,依旧踏上前程。
和芭蕉的“执迷不悟”相比,小林一茶一生的漂泊流浪,实为无奈之举。
从墙上窟窿,窥见故乡初雪。
读来让人哀伤。
为什么不回去呢;;“野蔷薇花处处开”。
而与谢芜村则以画家的视角,将水墨写生融入俳句之中,精致细腻。
俳句的物哀、闲寂之美,似乎在立花北枝此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北枝也是江户时代的徘人,在芭蕉游历至金泽时拜入其门下。
临别之时,芭蕉赠其一句:“题辞裂扇两分留,此情难舍仍依依。
芥川龙之介俳句十首
![芥川龙之介俳句十首](https://img.taocdn.com/s3/m/3fee2f5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2.png)
芥川龙之介俳句十首芥川龙之介,日本著名的作家、诗人和俳句作家,他的作品充满着深刻的哲理,从现实出发,触及人类最根本的情感。
他的俳句也渗透了深刻的理念,他的诗歌和俳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很多人被他的作品所吸引。
下面就介绍他的十首俳句。
第一首俳句:“农夫驾马耕田时,马上白云飘过来”。
这首俳句描述农夫在耕田时,白色的云像翩翩起舞一般缓缓飘过,酝酿着安静的和谐。
芥川龙之介的这句俳句,蕴含着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暗示着在一个平静的环境中,日常的劳作可以带来幸福。
第二首俳句:“空蝉沉默依然,听无声的叹息”。
这句俳句描述空蝉静静地待在树上,却听到了无声的哀叹。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出大自然中深不可测的静谧,也传达出芥川龙之介对静谧深情的倾心。
第三首俳句:“月光满天,夜莺啼无声”。
这句俳句集中地描述了一个夜晚:月光明亮,夜莺在沉寂中--没有任何声音。
这句俳句暗示着对自然的深沉的感悟,把宁静的大自然定格在当下的欢乐之中。
第四首俳句:“隐忍河里,冰融未曾见”。
这句俳句暗指河里的水冻结而不破冰,尽管河水在变化,但它仍旧坚定不变。
这句俳句暗喻隐忍是一种理想的品质,从不动摇。
第五首俳句:“桃树花发,谁人能听见”。
这句俳句描述了一棵桃树开满花朵的样子,而无人能够听到它的鸟鸣。
这首俳句暗示着有些事情是不可触及的,只有自己才能真正感受到。
第六首俳句:“夜深大地安静,月明梦中心醉”。
这句俳句描述大地在夜里宁静,而月亮照耀着梦想之中的心灵,使之醉心。
这句俳句暗示夜深时,心灵也可以放松,在梦想中得到令人酣畅淋漓的感受。
第七首俳句:“古塔孤影独出,宿鸦鸣作无言”。
这句俳句描述古塔影子孤零零地出现在暗夜中,宿鸦也发出鸣叫,无言表达它们的心情。
这句俳句象征着静谧,又寄寓了对此黑暗世界特殊的感悟。
第八首俳句:“秋尽红叶落,空池一鸥来”。
这句俳句描述了一幅秋日的景象:红叶在秋尽之时落下,空池里一只鸥鸟飞来。
这句俳句暗示出大自然的动态性,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持久力。
日本俳句十六首情诗欣赏-情诗俳句
![日本俳句十六首情诗欣赏-情诗俳句](https://img.taocdn.com/s3/m/3c3cc6d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6.png)
日本俳句十六首情诗欣赏-情诗俳句日本俳句十六首情诗欣赏情诗俳句俳句,这一简短而精妙的日本诗歌形式,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文学的宝库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在众多的俳句作品中,情诗俳句更是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含蓄的韵味,打动着无数读者的心灵。
“古池塘,青蛙跳入水中央,一声响。
” 这一首俳句虽然并非典型的情诗,但那瞬间的动静结合,却宛如心动时的瞬间触动,寂静的古池塘被青蛙打破宁静,恰似平静的心湖因爱情泛起涟漪。
“秋暮,旅途中,梦在枯野游。
” 秋意的萧瑟,旅途的孤寂,在这短短三句中尽显。
而那梦中的枯野游,或许是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在孤独的旅程中,思绪飘向心爱之人,宛如梦中的追寻。
“雪花飘,飘向孤枝梅,梅亦白。
” 雪花纷飞,落在孤梅之上,梅枝与雪花相互映衬,仿佛是情人之间的相依相伴,纯洁而美好。
“春雨哟,小伞独徘徊,湿衣袖。
” 春雨绵绵,撑着小伞的人儿独自徘徊,那被雨打湿的衣袖,不仅是身体的湿漉,更是内心思念与忧愁的浸润。
“菖蒲花,楚楚开在水之涯,思君也。
” 菖蒲花美丽地绽放于水边,那娇柔的姿态仿佛是女子对心上人的相思之情,悠悠而绵长。
“凉风起,残荷寂寞秋水里,梦依稀。
” 秋风吹起,残荷在水中孤独地摇曳,这凄凉的景象勾起了心底的梦,那或许是与爱人共度美好时光的回忆。
“夏夜月,章鱼壶中梦黄粱,天边光。
” 夏夜的月光下,章鱼壶中有着如梦如幻的景象,天边的光芒仿佛是希望,又像是爱情的指引。
“白露残,梦余荒野叹,秋已晚。
” 白露已残,在荒野中感叹梦境的余韵,秋天已渐渐走向尽头,就如同爱情中的遗憾与无奈。
“朝颜花,一朵深渊色,无人知。
” 清晨的牵牛花,有着深邃的颜色,却无人能真正理解它的美丽,如同心底那份深藏的爱情,不为人知。
“山茶花,落了一朵,落了两朵。
” 看似简单的描述,却蕴含着对美好消逝的惋惜,就像爱情中的失落与惆怅。
“菊花开,秋风瑟瑟无人睬,独徘徊。
” 菊花在秋风中绽放,却无人欣赏,孤独徘徊的又何止是花,更是那相思不得的有情人。
俳句《古池》赏析
![俳句《古池》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1105f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7b.png)
俳句《古池》赏析寂静的古池一只青蛙跳池中刹那的水声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
它源于日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
以十七个音为一首的一种日本短诗。
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
连歌是开始于十五世纪日本的一种诗歌,同中国近体诗联句相仿,是由多个作家一起共同创作出来的诗。
它的第一句为五、七、五句式的十七音,称为发句,胁句为七、七句式的十四间,第3、第4句以后为前两种句式轮流反复,最后一句以七、七句式结束,称为结句。
连歌是格调高雅、古典式的诗。
连歌中承袭了中世的审美意识,其写作方法是引用古典的故事来创作出诗句。
其后,连歌渐渐被一种称作“俳谐”的幽默诗而代替。
俳谐和连歌一样,也是由十七音和十四音的诗行组合展开的诗。
但是,俳谐将连歌讽刺化,加入了庸俗而且时髦的笑话。
俳谐较多地使用谐音的俏皮话,而且喜欢使用连歌中没有用过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事物来作为题材。
在俳谐中,开始有人将发句作为独立的作品来发表。
这就是“俳句”的起源。
格式俳句是一种有特定格式的诗歌。
俳句的创作必须遵循两个基本规则:第一俳句由五、七、五三行十七个字母组成,当然了,这是以日文为标准的。
第二俳句中必定要有一个季语。
所谓季语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
在季语中除“夏季的骤雨”、“雪”等表现气候的用语外,还有象“樱花”、“蝉”等动物、植物名称。
另外,如“压岁钱”、“阳春面”这样的风俗习惯也多有应用。
这些“季语”通常带着现代日本人民对于幼小时代或故乡的一种怀念眷恋之情。
俳句名人“俳圣”松尾芭蕉松尾芭蕉像提到俳句,就不得不提到松尾芭蕉。
芭蕉被日本人称为“俳圣”,他对日本俳句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松尾芭蕉(1644—1694)日本江户时候俳谐诗人。
本名松尾宗房,别号桃青、泊船堂、钧月庵、风罗坊等。
生于伊贺上野。
他十岁开始做大将藤堂家的嗣子良忠的侍童。
良忠师从北村季吟学习贞门俳谐,因此芭蕉也对贞门很亲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