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临床护理论文(6篇)

合集下载

妇产科护理个案护理范文(6篇)

妇产科护理个案护理范文(6篇)

妇产科护理个案护理范文(6篇)【摘要】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诊断并担负抢救的重要场所,妇产科手术室更是高风险的医疗单位之一、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

而产妇是十分特殊的病人,她们承担着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痛苦。

在对她们进行相关手术护理的时候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环境的变化,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心如何获得更好的服务和护理,加强对产妇的手术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

【关键词】手术;妇产科;护理产妇是一群十分特殊的病人群体,她们承担着各种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

在对她们进行护理的时候应该施以更多的关怀。

那么如何更好的对她们进行更好的护理,将是妇产科护理中十分重要的课题。

1.术前相关护理在进行术前护理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孕妇相关的心理护理。

首先要消除孕妇的忧郁、害羞心理。

要对孕妇做好相关的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把妊娠分娩的各种相关知识传授给孕产妇,向产妇讲解有关正常分娩的知识,临产后可出现的征象,宫缩与分娩的关系,分娩时如何配合等,要向她们解释妊娠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是每一个母亲应该接受的一次考验,使孕产妇觉得做母亲伟大,排除压抑感,增强自信心,用直接或间接语言来启发和诱导,以了解孕产妇的心理动态和心理反应,使其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

其次消除孕妇的过分依赖心理。

有的孕妇在产前会产生过分的依赖心理,对于这种心理,科室主任及技术权威在产前亲自检查,扎实做好每一场手术的各项工作,让孕产妇心理踏实,有效地保证顺利生产。

消除孕妇的焦虑心理。

孕妇在产前还会产生各种焦虑的心理,针对这种孕妇的焦虑心理,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所学想专业知识,针对孕妇的文化程度,用孕妇能听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给孕妇讲解。

护理人员要与孕妇多交流和沟通,鼓励她们倾诉,排解心理问题。

针对她们对分娩的恐惧、不安和依赖,应讲解分娩的生理过程和其中各种症状的缘由,告诉她们完全能独自完成,这是神圣的事情,请她们不要因此而紧张恐惧,要有正确和积极的态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产程的进展有密切的关系,强烈恐惧、焦虑和依赖等负面的心理反应易致宫颈坚韧水肿,延缓产程进展,同时也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甚至导致难产。

妇产科护理论文范文

妇产科护理论文范文

妇产科护理论文范文妇产科护理是医学护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孕期护理、分娩过程以及产后恢复等多个方面。

本文旨在探讨妇产科护理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

妇产科护理的重要性妇产科护理对于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妇产科护理已经从传统的分娩辅助转变为一个全面的健康管理体系。

它不仅包括孕期的监测和指导,还涵盖了产后的恢复和新生儿护理。

孕期护理孕期是女性一生中非常特殊的时期,合理的孕期护理对于预防孕期并发症、促进胎儿健康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孕期护理主要包括营养指导、运动建议、心理支持和定期产检等。

分娩过程的护理分娩是女性生命中的一次重大事件,分娩过程中的护理对于母婴安全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对分娩过程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及时识别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产后恢复产后恢复是妇产科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产后护理不仅包括身体恢复,还包括心理调适。

护理人员应提供产后营养指导、身体锻炼建议以及心理支持,帮助产妇顺利度过产后恢复期。

新生儿护理新生儿护理是妇产科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生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与成人有很大不同,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新生儿的护理技巧,包括喂养、睡眠、疾病预防和早期发展促进等。

护理策略1. 加强孕期教育,提高孕妇自我管理能力。

2. 优化分娩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

3. 提供个性化的产后护理方案,关注产妇的身心需求。

4. 强化新生儿护理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

结论妇产科护理是一个多维度、跨学科的领域,它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不断优化护理流程和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保障母婴健康。

妇产科护理论文的撰写需要结合实际临床经验和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以确保论文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可以为妇产科护理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于妇产科护理的论文范文

关于妇产科护理的论文范文

关于妇产科护理的论文范文妇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由于其多变的性质,许多病情在无法预料、无法沟通的情况下即已变化,极易产生纠纷。

因此,提升妇产科护理的服务十分必要。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关于妇产科护理的论文范文,谢谢你的阅读。

关于妇产科护理的论文范文篇一浅析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摘要:目的针对妇产科患者受到感染的主要原因进行探究,并探索出有效的妇产科感染解决措施。

方法根据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患者住院感染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并针对患者的感染情况、感染部位、患者年龄、住院时间等指标展开分析。

结果观察患者感染率情况,其中妇科患者感染人数为23例,占妇科患者总数的2.99%;产科患者感染人数为9例,占产科患者总数的1.96%;分析患者感染部位情况,其中,妇科患者主要感染部位是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人数分别为227和212,占比分别为35.97%和27.53%。

产科患者主要是创口感染和呼吸道感染,感染人数分别为188和78,占比分别为40.87%和16.96%。

结论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存在多种感染因素,想要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率,在开展护理工作时应提高自身专业性,规范操作。

关键词:护理工作;妇产科;感染预防;感染治疗经济水平的持续高涨,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健康也有了全新的认识,真正了解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健康和医疗投入了越来越大的关注。

因此,医院作为一个主要的医疗机构,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而在医院中,最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即为妇产科,妇产科由于其自身科室的特殊性,关乎着女性,甚至是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受到了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的极大关注。

那么,如何降低妇产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受到感染的几率,成为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1]。

基于此,本人开展此次研究,针对妇产科患者受到感染的主要原因进行探究,并探索出有效的妇产科感染解决措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7月~2013年7月前来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就诊的患者1230例[2]。

妇产科门诊产科护理论文范文精选.doc

妇产科门诊产科护理论文范文精选.doc

妇产科门诊产科护理论文范文精选篇一:浅谈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的应用》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服务理念的转变,妇产科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简单易学的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妇产科的要求。

转而向人性化的方向展了,以便为妇产科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妇产科人性化服务有利于提高妇产科的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护理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人性化护理是指一种护理模式,此模式具有整体性、创造性、个性化以及有效性,其目的使患者在心理上、生理上等方面处于非常舒适的状态[1]。

人性化护理的中心内容是人性化服务,就是在患者生活、生理、心理、安全等方面服务,使患者有一种温馨感、亲切感和家庭感。

最终目的是要求达到比较高的护理质量,其核心内容就是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个人隐私以及生命价值等,主要内容包括护理技巧、服务意识与责任心等方面。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妇产科于5月至8月98例患者,年龄23~55岁,病程5d至12个月。

经临床诊断为产妇25例、宫颈炎22例、子宫肌瘤14例、妊娠并发症12例、月经失调15例、其他1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49例,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及患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对2组分别实行不同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服务方法。

人性化服务方法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在环境方面人性化服务:主要是指妇产科患者直接受医院环境的影响。

人性化服务环境又分两部分内容,即软件环境与硬件环境。

软件环境是指患者的人格尊重或隐私的保护,患者各阶段的心理状态,以及包括宣传与指导医护方法,主要体现在人文环境方面;硬件环境主要是指根据患者的特点,对诊断、治疗室、住院区等环境的布置,以及向患者发放有关健康资料等。

②在心理方面的人性化服务:是指护理人员要主动加强与妇产科的患者沟通,并把相关的治疗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医疗知识对患者进行详细讲解与宣传。

妇科护理论文参考范文

妇科护理论文参考范文

妇产科作为医院内的高风险科室之一,做好妇产科护理安全工作,对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有重要作用。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妇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妇科护理论文范文一: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妇产科手术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上升,女性的压力也在逐渐上升。

妇产科手术能够解除患者的疾病,并且妇产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良好地解除了患者的疾病。

但是患者在经过妇产科手术后,切口会伴有强烈的疼痛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对本院妇产科收治的需行妇产科手术的240例妇产科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240例妇产科患者,应用信封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20例。

所有患者需符合以下标准:①患者均为成年女性。

②患者的年龄在80岁以下。

③患者是自愿参与研究。

对照组年龄29~58岁,平均年龄4476±441岁,其中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3例,行阴道手术8例,行剖宫产手术98例,行盆腔清扫手术1例。

实验组年龄30~59岁,平均年龄4557±448岁,其中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2例,行阴道手术8例,行剖宫产手术99例,行盆腔清扫手术1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

2运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评估表》评估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3由参与治疗、护理的护士、医生共同评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分为好、一般、差。

1.4统计学方法2.运用SA评分护理后,两组的HAMA评分均有所降低,研究组护理后的HAMA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低,A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

这说明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缓解妇产科患者的焦虑情绪。

结果还显示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这主要是人性化护理模式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有效提升。

产科护理个案论文范文(热门7篇)

产科护理个案论文范文(热门7篇)

产科护理个案论文范文(热门7篇)在妇产科实习期间,遵守劳动纪律,工作认真,勤学好问,能将自己在书本中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掌握了妇产科常见并多发病的诊疗规范和治疗原则,对于妇科、产科常规操作能够达到熟练程度,深受本科带教老师的好评。

通过妇产科实习,巩固妇产科的理论知识,熟悉妊娠、分娩、产后的正常过程及其护理,异常过程及患病妇女的护理、计划生育和妇女保健指导内容等,同时要了解国内外新技术、新疗法的进展情况,如互动式亲情沐寓导乐分娩、婴儿抚触、婴儿游泳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技术,开展护理科研,撰写论文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

使我充分扎实的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

妇产科不同于其他科室,它的专业功底是很雄厚的,只有真正的去努力学会吃透,才算得上是精益求精。

产科的实习工作虽然忙,但忙有所得。

不管任何科室,我都会努力积极地去做好!人性化服务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

我科室一贯秉承人性化服务,与产妇心贴心,为她们创造一个温馨的分娩环境。

一、人性化服务:二、与产妇心贴心:当产妇走进病区,我们护理人员要以最甜美的笑容、最关爱的眼神、最体贴的语言面对,给她们更多的人文关怀,让他们体会到护理人员真诚的爱心。

同时,全面推行一对一陪伴分娩。

在分娩过程中由一个有助产经验的助产人员在产前、产时及产后陪伴产妇,特别是整个分娩过程中持续地给产妇以生理上、心理上、感情上、物质上的支持,大大减少产妇心理及生理负担,使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无痛、舒适、安全,减轻恐惧和疼痛对产妇身心的伤害。

将人性化、心贴心的服务运用到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能使产妇感到人性关怀的温暖,并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

我科自开展人性化服务以来,医.学全在线提供由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受到了产妇的广泛好评。

新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不断改善人性化服务的服务方式,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妇产科临床护理论文5篇

妇产科临床护理论文5篇

---------------------------------------------------------------范文最新推荐------------------------------------------------------妇产科临床护理论文5篇第一篇: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应用研究关键词:米非司酮;妇产科;米索前列醇;应用1米索前列醇在妇科领域的使用LeemanL和EspeyE[1](2005)在其所研究的著作中指出,将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共同使用来终止早期妊娠,可以缩短引产时间。

WeingertnerAS等[2](2005)指出米非司酮中的药物成分能够与人体内部的孕激素竞争受体,胚胎在子宫内部的营养源泉被阻断,孕激素的能力逐渐降低,蜕膜坏死出血。

蜕膜坏死出血会导致体内的黄体被溶解,在体内释放加速子宫收缩频率的内源性前列腺素。

MelodyYH [3](2016)指出米非司酮可以降解宫颈胶原纤维,抑制体内胶原合成。

AlexandraOK[4](2016)指出在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下,药效更加明显,有效地终止孕妇的早期妊娠,缩短流产的时间,同时也减少米索前列醇药物的使用,降低药物对身体的伤害和刺激。

YayiS等[5](2013)指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药物合用,可以软化宫颈、扩张宫口,降低钳刮手术中所产生的机械损伤。

vonHertzenH等[6](2009)指出在术前几小时采用此种方式来扩张宫口,避免了感染的现象,避免诱发患者子宫和阴道发炎。

KristinaV等[7](2016)认为宫颈口1/ 33的扩张为手术设备进入子宫内,扩展手术器械的使用空间,拓展主刀医生的视野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TristanM[8](2009)指出,在生产的过程中,口服米非司酮,并在服药的2h后根据产妇妊娠月份和胎儿的计算体质量,将米索前列醇药物放置产妇的阴道中,药物经阴道吸收来提高产妇宫缩的频率和延长宫缩的时间,进而缩短产程。

产科相关护理论文范文大全

产科相关护理论文范文大全

产科相关护理论文范文大全产科护理作为医学领域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产科护理在生命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产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产科护理论文篇一:《产科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运用》〔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

方法将240例母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研究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两组母婴保健知识、护理技巧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研究组对母婴保健知识、护理技巧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产科护理;效果观察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指孕妇产后住院期间由母婴专科护士24h在产妇床旁进行护理的模式,护理人员通过演示和宣讲等手段,帮助产妇和家属快速掌握母婴护理技能和保健知识,帮助产妇及家属尽快适应角色转变[1]。

我们分析产后实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就诊的2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两组产妇年龄20~33岁,平均(25.3±3.4)岁,体重45~70kg,平均(53.7±5.46)kg,孕周30~42周,平均(38.42±0.35)周,其中自然分娩168例,剖宫产72例。

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研究组:由临床经验丰富、有责任心、专业技能强的母婴专科护士对母婴进行24h的护理。

(1)要求家属和产妇共同参与常规护理,预防接种、胎便排除、换尿布、疾病筛查、面部清洁、按摩抚触、听力筛查等都在产妇床前完成;(2)母婴专科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会对产妇的产后护理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对产妇的饮食、运动、身形恢复等进行指导;还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的好处、婴儿的洗澡方法、婴儿常见生理变化、婴儿早期教育方法、免疫计划等知识普及;(3)在涉及到洗澡、换尿布等可操作性知识时,母婴专科护士会进行具体演示,并要求产妇和家属亲自动手操作,护士会对产妇及家属的动作进行指导与强化,帮助其牢固掌握护理技巧和保健知识。

妇产科护士论文

妇产科护士论文

妇产科护⼠论⽂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主要学科之⼀,主要研究⼥性⽣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理和病理变化,⾼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性⽣殖内分泌,计划⽣育及妇⼥保健等。

当代,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简称之为论⽂。

妇产科护⼠论⽂1 职业倦怠感(bumcut)是指个体因为不能有效的应对各种⼯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产⽣的⼀种长期反应,包括情绪衰竭、失去关爱病⼈的热情、对⼯作漠不关⼼、离职意向增加和个⼈成就感低落。

医疗⾏业由于不同医院、不同科室有其⾃⾝的临床特点,各种导致职业倦怠的因素所占⽐重不同。

妇产科的⼯作特点是急诊、危重病⼈较多,病情变化快,突发事件较多。

对于提供专业性护理服务的护理⾏业来说,长期处于⾼强度、⾼风险的⼯作环境,导致从事妇产科的护⼠存在较⼤的⼯作压⼒。

职业倦怠感直接影响护理⼈才队伍的稳定性,并造成病⼈对护理⼯作的满意度下降。

此外,职业倦怠常因易急躁⽽导致家庭和⼈际关系的不协调。

⾃我效能感(sef—efccy)由美国⼼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最早提出,⾃我效能感指⼈们对⾃⼰是否能够成功地进⾏某⼀成就⾏为的主观判断。

⾃我效能具有领域特殊性,领域范畴分得越细,情境要求越具体,所测得的⾃我效能对该领域⾏为的预测性越好。

不同领域的⾃我效能不同,甚⾄关联很少。

⽬前,国内对医护⼈员的职业倦怠感的研究多局限于现状调查,⽽对于职业倦怠应对策略的研究还⽐较少。

本⽂主要探讨⼯作倦怠感与⾃我效能感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通过对妇产科护⼠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积极展开其应对策略的研究,为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应对护⼠职业倦怠的客观依据和合理建议,以期为维护护⼠队伍的稳定,缩⼩护⼠⼈才素质与健康事业需求的差距提交可操作性对策。

1对象与⽅法 1。

1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来⾃⽆锡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50名护⼠,回收问卷145份,对回收的问卷加以检查,筛除⽆效问卷后,保留下来的有效问卷为140份。

妇产科优质护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妇产科优质护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妇产科优质护理论文样例十一篇选取2023年4月~2023年4月在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24例孕产妇,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27.6±3.4)岁,孕周36~42周,男64例,女60例,新生儿体质量为2700~4800g,平均体质量(3108±510)g。

将本组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

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新生儿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产妇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

1.2.1心理护理给产妇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有助于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同时,护理人员也要亲切的与孕产妇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产妇消除因即将分娩而产生的恐惧、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使产妇树立信心能够积极的配合分娩。

1.2.2分娩护理分娩前要进行外阴冲洗、阴道填塞,并进行心理疏导,减少外界对产妇的刺激,保护好产妇身体暴露部位。

对产妇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生突然状况,及时进行处理。

护理人员应保证产妇全程处于舒适安全的状态,避免手术室环境及创伤影响产妇的情绪及生命体征。

护理人员要根据产妇选择的分娩方式,讲解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配合分娩,对于剖宫产产妇应检测心电,护理早与婴儿接触,早吸吮,保证新生儿摄入充足的水分和热量。

1.2.3分娩后护理告知患者禁止盆浴,注意口腔清洁以及外阴护理,避免发生生殖道感染,并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养方式,出院后也要给予随访,对错误的哺乳姿势进行纠正,同时,进行护理。

全面掌握患者会阴切口及手术切口情况,预防感染且告知患者不可随意用药,以免影响新生儿。

1.3观察指标对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以及母婴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供对比分析。

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定标准为:通过向孕妇发放护理满意度自制调查表的方式,统计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

调查表包括20项内容,4个等级,总分100分,0~40分为不满意,40~80分为满意,80~100分为非常满意。

产科护理论文范文

产科护理论文范文

产科护理论文范文近年来,医患护患关系较紧张,产科医疗纠纷发生率高居各科室首位,究其原因与产科的特殊性有直接关系,产科的复杂性、多变性、高需求、高风险等特点,迫切要求产科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要培养创新型产科护理的安全理念。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产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产科护理论文范文一: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效果。

方法通过对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产科应用品管圈活动,观察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产妇满意度、知识掌握情况、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病历合格率差异。

结果实施品管圈后产妇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病历合格率同实施前比较均明显提高,护理缺陷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产科护理风险管理采用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护理质量、产妇满意度及护理病历合格率,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降低护理风险,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产科为繁衍下一代的重要科室,同时也是涉及人文和伦理的重要科室,产科护理工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产科具有高风险,急诊多,产妇病情复杂且变化快等特点,同时产妇及家属期望值高,易导致护理纠纷,甚至医疗事故[1][2][3]。

加强风险管理,可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保证护理安全及母婴安全。

品管圈活动为全新护理模式,全员参与品管圈活动,推进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在轻松的管理模式,护理人员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4][5]。

本文通过对我院实施品管圈前后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进行分析,讨论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产科实施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28名,全部为女性,年龄为20岁~38岁,平均年龄为(26.89±2.14)岁,按照职称划分,护士12名,护师6名,主管护师9名,副主任护师1名,按照学历划分,中专2名,大专13名,本科及以上13名,按照工作年限划分,5年内护理人员7名,5年~10年护理人员10名,10年以上护理人员11名。

妇科护理学论文

妇科护理学论文

妇科护理学论文【一】【摘要】妇产科护理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实践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困惑。

由于妇产科服务对象是女性,并且在护理中存在许多不安全隐患。

现就妇产科护理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的对策。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所必需的妇产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保持健康的服务。

近年来,病人的投诉,新闻媒体的曝光,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困扰着医院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创新型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已成为医院管理者的一项常抓不懈的课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创新型妇产护理要求我们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队伍。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医学护理队伍和高水平的护理专业学术创新的团队,乃是决定临床实践中妇产科护理创新能力的关键。

1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1.1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观念转变缓慢,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和应急措施,在护理过程中忽视危机因素和潜在的隐患,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患者权益尊重,引发护患之间冲突和纠纷的现象时有发生。

1.2执行护理制度和操作常规不严。

在护理诊疗过程中,有些护理人员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执行医嘱不严谨,药品管理混乱,违反护理操作常规和不严于职守,观察病情不周到、不细致,不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延误抢救时机,拒收危重病人等而引发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

1.3职能部门对执行规章制度的监督不力。

医院领导检查流于形式,执行部门监管疲软,只是应付主管部门的指示,这是隐藏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缺陷。

1.4专业技术素质及其影响。

许多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源于护理技术上的分歧,或者说是病人及其家属认为的护理治疗技术上的失误。

妇产科个案护理论文免费

妇产科个案护理论文免费

妇产科个案护理论文免费妇产科护理工作不仅要求护理工作人员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娴熟的临床技能。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妇产科个案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妇产科个案护理论文范文篇一:《妇产科护理风险的预防和处理》〔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的因素,完善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风险防范措施护理。

结果:100例产妇住院期间未发生医疗事故,产后均顺利出院。

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改进管理方法,减少妇产科的护理纠纷。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预防措施护理纠纷是医患纠纷的一种,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近年来医疗纠纷发生率逐年递增,医患关系日益紧张[1]。

妇产科工作风险大、强度高、事故率高,是护理纠纷发生率高。

现对我院妇产科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妇产科接诊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22~38岁,平均28.5岁。

1.2方法抽取100例产妇病例,查阅相关记录,结合妇产科临床护理经验,对100例产妇中,存在的各类护理风险与处理方式进行研究,探讨预防风险与有效护理的方法。

2常见风险的原因分析2.1护理人员因素2.1.1医护人员法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

随着社会舆论对医患纠纷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患者的维权意识得到提高。

有的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法律知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当遇到护患纠纷时,不懂得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职业行为。

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时,不注意言语的准确性。

主要书写字迹不清,随意涂改护理记录内容,与医师病情记录相矛盾,有的护理人员在公众场合谈论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或失误,使之成为患者投诉和争议的来源。

2.1.2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差。

妇产科是对护理技术要求较高、风险较大的科室,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护理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导致护理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体力严重透支,身心俱疲。

关于产科护理论文范文大全

关于产科护理论文范文大全

关于产科护理论文范文大全关于产科护理论文范文一: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影响。

方法选择20xx年2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80)与对照组(n=8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孕产妇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的护理规范、沟通能力、服务规范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成本,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妇产科;疗效研究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护理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人们对妇产科护理服务更加重视,对妇产科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期望[1]。

健康教育是实施人性化、优质高效、整体护理的一个主要单元[2]。

在妇产科开展健康教育可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促进产妇更好地生产及尽快康复,提升妇产科整体护理的质量。

20xx年2月至10月我们对我院收治的产妇80例开展健康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xx年2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60例,年龄在22~36岁,平均年龄为(28.42.5)岁;初产妇108例,经产妇52例;孕周29~42周,平均孕周(38.42.5)周;顺产86例,剖宫产74例。

入选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

1.2.1妊娠期健康教育向孕产妇精心开辟孕妇课堂,运用图文并茂的讲座与个别访谈、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电话指导等形式向孕产妇传授妊娠期保健知识,并关注妊娠期孕妇的生理及心理变化,认真指导其开展营养和保健教育,并让其了解正常分娩及剖宫产的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进而引导她们学会科学地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

妇产科优秀护理论文 (6)

妇产科优秀护理论文 (6)

妇产科优秀护理论文 (6)标题:妇产科护理中的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妇产科护理中的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性。

妇产科护理是一项涉及广泛、复杂且高风险的专业护理领域,需要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运用综合管理方法,并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以确保患者获得安全和有效的护理。

1. 引言妇产科护理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其主要负责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工作。

在护理过程中,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综合管理综合管理是一种将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技巧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的方法。

妇产科护理中的综合管理包括了对病情评估、护理计划制定、资源分配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管理。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并编制相应的护理计划。

在资源分配方面,护士需要合理调配医疗设备、人力资源和时间,以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质量控制是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需要遵循相关的护理标准和指南,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和改进。

3. 团队合作妇产科护理需要与不同专业的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包括产科医生、助产士、儿科医生等。

团队合作是为了实现协作和互补,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各个专业的优势,提供综合的医疗服务。

在团队中,护士需要与其他成员开展沟通和协调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和有效的医疗护理。

4. 护士在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中的作用护士在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护士是妇产科护理的核心,负责直接接触和护理患者。

护士需要全面掌握护理技能,并在护理过程中进行优化和改进。

其次,护士是团队中的协调者和沟通者,需要与其他医务人员协调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和连续的护理。

最后,护士需要参与并推动综合管理的实施,提出改进护理工作的建议,并与相关部门合作解决护理中的问题。

5. 困境和挑战尽管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在妇产科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也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

有关妇产科护理论文

有关妇产科护理论文

有关妇产科护理论文护理专业是我校的师范专业,妇产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培养护理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能力课。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妇产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妇产科护理论文范文一: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比研究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7,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7,P<0.05)。

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妇产科;常规护理;护理满意度;焦虑情绪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性化护理模式逐渐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方式[1]。

对此,选取本院收治的妇产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效果,以了解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

研究组平均年龄(34.8±8.2)岁;宫颈炎6例、子宫肌瘤9例、盆腔炎10例、妊娠合并症5例,月经失调10例。

对照组平均年龄(35.2±9.6)岁;盆腔炎9例,宫颈炎10例,子宫肌瘤7例,月经失调8例,妊娠合并症6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日常护理工作,对患者出现的病情及时进行报告和治疗。

妇产论文六篇

妇产论文六篇

妇产论文六篇妇产论文范文11.1一般资料本院产科2021-01~2021-04间赐予传统护理模式的50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对比组;2021-05~2021-08间赐予国际产科护理模式的50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观看组。

纳入标准:均符合自然分娩的条件(单胎头位;产道正常;胎儿发育正常)。

排解标准:妊娠并发症产妇;心、脑、肺、肝、肾等器官严峻疾病产妇。

两组一般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传统护理模式产妇入院后,建立其病历档案,进行胎心、胎动、血压等的监测;对产妇进行饮食指导,告知其留意事项;保持产妇住院病房的干净;监测产妇宫缩规律,宫口开大2cm~3cm后,送入产房待产;产妇宫口开全采纳传统的方法指导产妇用力。

采纳传统保会阴接产。

1.2.2国际产科护理模式1.2.2.1国际产科护理模式由产科医生1名、产房工作阅历3年以上的助产士6名组成培训小组,采纳Roy适应模式、Orem护理模式等相关的护理理论,依据会阴侧切发生的缘由对助产士进行鱼骨图分析,国际产科护理模式培训,并且现场组织观摩接生操作和进行床边示教,同时考核其对SBAR沟通模式的把握程度,考核合格后上岗。

1.2.2.2国际产科护理模式应用产妇入院前孕妇学校并利用幻灯片、动画、纪录片等多媒体形式,具体讲解孕妇所需物品的预备、即将进行的分娩过程的详细流程及留意事项,入院后相关手续完善后,由责任护士向其发放健康教育资料。

告知产妇健康饮食及运动的重要性,并依据产妇个人习惯,与其一起制订具体的健康教育内容,同时依据产妇的精神状态、性格特点等精确评估其心理状态,加强与其沟通,尽量让产妇以更加乐观的态度面对分娩时可能产生的苦痛。

宫颈口开大到2cm~3cm的时候,支配产妇进人分娩室,采纳一对一式分娩,赐予舒适摩挲、鼓舞、劝慰及如何在助产士指导下用力等支持同时评估产妇会阴胎儿等状况;待宫口开全后,指导产妇正确用力(产妇不想用力时不指导产妇用力,宫缩间歇期缓慢屏气用力,宫缩期张口快节奏的哈气);当胎头娩出2/3时,指导产妇嘴巴张开,做喘息式的急促呼吸;当胎头全部娩出后,指导产妇宫缩时再放松、哈气。

妇产科优秀护理论文 (6)

妇产科优秀护理论文 (6)

妇产科优秀护理论文 (6)妇产科优秀护理论文 (6)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护理体会作者:蒋云飞作者单位:311300浙江临安,临安市人民医院十病区(骨科【摘要】总结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护理经验,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保持创面的清洁,术后保持有效的持续负压吸引是保证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重要措施,本组13例患者均成功,无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负压封闭引流;护理1992年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1]首创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技术,并在骨科中广泛应用。

1994年裘华德教授[2]等在国内率先引进这一新型引流技术,进行了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研究。

使用VSD可早期封闭软组织缺损、控制感染,同时减轻病人痛苦,加快创面愈合,减少全身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

根据作者所在医院的临床病例,本文主要介绍VSD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过程中的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1.1对象本组护理对象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28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机器绞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

其中合并骨折8例,合并有严重污染7例,损伤范围在5cm×10cm至40cm×25cm之间。

1.2材料VSD敷料(山东威高新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由3部分组成:(1)多聚乙烯醇明胶海绵材料;(2)多侧孔硅胶引流管,包埋在海绵材料中;(3)生物透性薄膜。

1.3治疗方法首先创面彻底清创,清除创面坏死组织、脓液和异物。

将VSD材料修剪成与创面大小相一致的形状,使其置入创面后能与创面充分接触,将其边缘和周围正常皮肤缝合固定,泡沫材料上的2根硅胶管从远离创面约5cm处正常皮下组织中戳孔引出。

将创面周围皮肤清洁干燥,用聚胺甲酸乙酯薄膜粘贴封闭整个创面,包括创缘周围3cm以上的正常组织,良好的密闭性是保证引流效果的关键。

术后将引流管接负压引流瓶或中心负压吸引,调整负压以敷料收缩,负压调节在(-20)~(-40),手触变硬并有液体引流出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临床护理论文(6篇)第一篇: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术期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34例作为本次医学研究的对象。

入院后让其自行抽签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并且前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时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关键词】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术期;临床护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34例作为本次医学研究的对象。

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

其中对照组年龄26~52岁,平均年龄为(39.14±1.94)岁;病程1~10个月,平均病程为(5.81±0.81)个月。

对照组年龄27~54岁,平均年龄为(39.68±2.02)岁;病程2~9个月,平均病程为(5.63±1.11)个月。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为患者做好常规检查,护理人员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心理情况来为患者制定有效并且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

关注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并且需要对患者的饮食做好合理的安排和控制,尤其是盐类物质的摄入[1]。

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科学合理用药,以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术前3天,让患者采用臭氧来清洗阴道,对其做好清洁工作,避免出现感染。

手术前一天,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导泻工作,让患者将肠内的粪便。

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在手术中需要准确将医生需要的医疗器械,并且需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就立即告知医生。

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以提升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术后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合理并且科学让患者用胰岛素,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每天需要叮嘱患者擦洗会阴部,保持清洁,防止出现感染[2]。

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尿管的留置护理,必须保证留置尿管的卫生和清洁工作,避免出现感染情况。

手术结束后,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鼓励患者合理进行运动,避免出现并发症[3]。

1.3观察指标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12%,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4.71%,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糖尿病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妇科疾病患者的手术效果形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如果对患者的血糖并未进行有效的控制,患者在妇科手术中极易出现酸中毒以及昏迷等情况。

我院发现采用护理干预对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此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12%,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时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1]朱红梅.加强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策略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16):140-141.[2]杨秀.合并糖尿病妇科肿瘤老年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4,(21):102.[3]贾艳焕,李育玲.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病人围术期临床护理分析[J].护理研究,2014,28(10):3535-3536.第二篇: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预防与临床护理【摘要】目的对应用针对性预防护理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

采用常规妇产科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采用针对性预防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

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妇产科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服务模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妇产科手术治疗期间出现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妇产科手术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针对性预防护理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针对性预防护理;手术;妇产科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发生感染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从而使临床治疗时间明显延期,耽搁病情。

孕产妇及新生儿是该症状的易感人群[1]。

如何能够对妇产科患者在术后的感染事件进行有效控制,已经成为临床妇产科研究工作的一个重点,抗生素类药物的应用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手段,但加强围手术期的预防性护理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本次对应用针对性预防护理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

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

对照组已婚54例,未婚30例;已产46例,未产38例;病程1~9天,平均病程(4.1±1.6)天;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4.8±7.9)岁;体重44~75kg,平均体重(53.8±7.3)kg;观察组中已婚58例,未婚26例;已产50例,未产34例;病程1~8天,平均病程(4.2±1.4)天;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34.4±7.5)岁;体重45~72kg,平均体重(53.9±7.6)kg。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采用常规妇产科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采用针对性预防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主要措施包括:①术前:入院后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对心理状态和实际需要进行系统的了解,安抚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的患者。

将医院的基本情况、疾病基本知识向患者进行介绍,使其能够以良好心态面对疾病。

术前1天通过静脉滴注方式给予头孢曲松钠,以预防感染事件的发生。

帮助患者养成良好饮食和作息习惯,使其机体免疫力增强,以保证手术操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②术中:入室后与患者进行聊天,播放轻柔音乐,以转移其注意力并缓解紧张。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相关规定进行各项操作,配合医生操作,关注体征变化,有异常出现应该立即告知相关医生。

对于出血量相对较多的患者,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止血,使组织坏死事件的发生率降低,通过人工合成方法对伤口实施缝合处理,使减少外界感染的可能性降低。

③术后:采用针对性措施在术后防止伤口感染、尿潴留、腹胀、咳嗽等妇产科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出现。

鼓励患者在术后的早期阶段下床进行活动,以对血液循环和肠胃蠕动功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主动询问术后伤口疼痛情况,如果患者的体温水平异常升高,则需要对伤口是否发生感染进行及时的观察和判断,采用抗生素类药物对伤口红肿的位置进行有效的处理。

在患者腹部的位置放置热水袋或进行适当的按摩处理,使膀胱平滑肌收缩力水平得到显著增强,使尿潴留症状得以改善。

术后有咳嗽困难、痰液堆积等症状的患者,肺炎患病率较高,应指导其正确咳嗽。

提醒患者忌生冷、辛辣食物,机体营养状态应该保持均衡,使身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水平显著提高[3]。

1.3观察指标选择两组患者对妇产科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服务模式满意度、在妇产科手术治疗期间出现感染例数、妇产科手术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等三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

1.4评价标准在妇产科治疗结束出院的当天,对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进行不记名打分问卷调查,100分为满分。

<60分为不满意,>60分为基本满意,>80分为满意[4]。

1.5疗效判定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对妇产科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服务模式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患者对妇产科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服务模式满意度为81.0%;观察组患者对妇产科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服务模式满意度为95.2%。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在妇产科手术治疗期间出现感染例数对照组患者在妇产科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内感染事件发生18例,该组感染事件发生率为21.4%;观察组患者在妇产科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内感染事件发生2例,该组感染事件发生率为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妇产科手术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对照组患者妇产科手术治疗方案共计实施(8.95±2.40)d;观察组患者妇产科手术治疗方案共计实施(6.14±1.73)d。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妇产科属于现阶段医院内比较重要的一个科室,该科室所接治的患者主要包括妇科疾病患者与产科疾病患者两种,在围术期是否有感染事件发生,对于患者乃至对新生儿都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必须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三个阶段都应该加强护理干预,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感染事件的发生进行有效的控制[5]。

近几年临床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显示,导致妇产科疾病患者在围术期内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在围术期内针对这些问题对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使感染事件的发生率水平明显降低,从而使护理效果提高。

围术期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计划从患者入院时就对其加强指导、术前进行检查、术中做好配合,术后加强预防、合理应用抗生素,从而对围术期感染事件进行有效的控制,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显著提高,缩短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使得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健康,缓解期所承受的精神和经济压力[6]。

参考文献[1]于小仙.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2002-2003.[2]谭晓珍.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7):41-42.[3]陈瑞珍,朱琳,黄彩玲,等.妇产科护理中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48-49.[4]黄文菊.妇产科日常护理中感染问题的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3):85-86.[5]吴香秋.分析护理妇产科患者的感染问题及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51):213.[6]石一复,李娟清.重视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6):403-404.第三篇: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医疗体制改革也随之在日益进步,母婴的安全与健康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