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系列-46】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数据包格式分析-传输过程-IP地址分类-网络设备

合集下载

网络数据包传输过程总结

网络数据包传输过程总结

网络数据包传输过程总结一、概述网络数据包传输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过网络传输的过程。

在网络通信中,数据被分割成小的数据包,并通过网络传输到目标主机。

本文将详细介绍网络数据包传输的过程。

二、数据包的组成网络数据包由首部和数据两部份组成。

首部包含了源地址、目标地址、协议类型等信息,用于标识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方以及数据包的类型。

数据部份则是实际要传输的数据。

三、数据包传输过程1. 数据封装在传输数据之前,数据被封装成数据包。

首先,数据被划分为较小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称为一个数据包。

然后,每一个数据包都会被添加之首部信息,包括源地址、目标地址、协议类型等。

最后,数据包被发送到网络层进行传输。

2. 数据包的路由选择一旦数据包被封装好,它将被发送到网络层。

在网络层,数据包将根据目标地址进行路由选择。

路由选择是指选择合适的路径将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

路由选择是通过路由器进行的,路由器根据路由表中的信息选择最佳路径。

3. 数据包的传输一旦路由选择完成,数据包将被发送到下一跳路由器。

数据包通过物理层的传输介质(如网线、光纤等)进行传输。

在传输过程中,数据包可能会经过多个路由器,每一个路由器都会根据路由表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直到到达目标主机。

4. 数据包的接收和解封装当数据包到达目标主机后,目标主机将接收到数据包。

目标主机会根据数据包的首部信息判断该数据包是否属于自己,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如果数据包属于目标主机,目标主机会将数据包的数据部份提取出来,进行解封装,还原成原始的数据。

5. 数据包的应用处理一旦数据包被解封装,数据将被传递到应用层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应用层根据协议类型和数据内容对数据进行处理,如显示在用户界面上、存储到数据库中等。

四、数据包传输的特点1. 可靠性网络数据包传输过程中,数据包可能会丢失或者损坏。

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网络传输协议通常会采用一些机制,如校验和、确认应答等。

2. 延迟数据包传输过程中,数据包需要经过多个路由器进行转发,这会导致一定的传输延迟。

IP包格式详解

IP包格式详解
简介: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是用于在IP主机和路由器 之间传递控制消息的协议,用于诊断网络问题。
工作原理:当IP包在传输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如目的不可达、路由问题等,源主机发 送ICMP报文给路由器或目的主机,帮助诊断和解决问题。
主要功能:ICMP提供了一些重要的诊断工具,如ping命令,用于测试主机之间的连 通性。
IP包安全防护措施
使用加密技术 保护IP包内容, 防止数据被窃
取或篡改
部署防火墙, 限制非法访问
和恶意攻击
定期更新和升 级操作系统、 应用程序和安 全设备,以修
复安全漏洞
实施安全审计 和日志记录, 监控网络流量
和异常行为
加密技术应用
加密技术可以保护IP包的内容,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常见的加密技术包括对称加密和公钥加密 对称加密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AES和DES 公钥加密使用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常见的公钥加密算法有RSA和ECC
严格源路由:用于 指定数据包必须经 过特定的路径到达 目的主机
选项长度
长度范围:0-40字节 选项字段的长度不固定,取决于具体选项的长度和数量 选项字段长度必须为4字节的整数倍 选项字段长度不足时,需要填充0字节
选项内容
选项类型:标识IP选项的类型, 如路由器警告、时间戳等
选项长度:IP选项的长度,以 32位为单位
IP包重组的过程
IP包到达接收端
接收端检查IP包的头部信 息
根据头部信息,将IP包放 入重组缓冲区
按照IP包的序号进行排序, 完成重组
IP包安全问题与 防护措施
IP包面临的安全威胁
篡改数据:攻击者可以修改IP包中的数据,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 窃取信息:攻击者可以截获IP包中的敏感信息,如账号密码等 拒绝服务:攻击者可以发送大量的垃圾IP包,导致网络拥堵,影响正常通信 恶意软件传播:攻击者可以利用IP包传播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是一个由许多互联的计算机组成的系统,通过通信线路和协议进行数据交换。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人与人、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连接在一起,使信息传输更加方便快捷。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如下:1. OSI模型:OSI模型是由国际组织ISO制定的网络模型,是一个7层模型,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

分别是: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对数据进行分组,发现和纠错。

网络层:定义IP地址,路由和寻址。

传输层:定义端口号,保证端到端的可靠传输。

会话层:会话管理,包括会话的建立,维护和结束。

表示层:数据的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等。

应用层:提供各种服务和应用。

2. 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是指网络中物理或逻辑结构的布局。

有三种常见的拓扑结构:总线型:所有节点都连接在一条通信线上。

星型:所有节点都连接在一个中心节点上。

环型:所有节点形成环状,数据从一个节点传到下一个节点。

3. IP地址:IP地址是网络中唯一一个与其他设备区分的标识符。

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

IPv4:32位二进制数字,通常用4个十进制数表示。

IPv6:128位二进制数字,通常用8组十六进制数表示。

4. 网络通信协议:网络通信协议是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的规则和标准。

常见的协议有TCP、UDP、HTTP、FTP等。

TCP和UDP是传输层协议,HTTP和FTP是应用层协议。

TC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UDP协议速度快,但无法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HTTP协议是Web应用最重要的协议,用于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通信FTP协议是文件传输协议,用于文件在计算机之间的传输。

5.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是指用于连接各种设备的硬件,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

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确定数据包的最佳路径。

交换机:连接局域网上的设备,通过MAC地址进行数据传输。

网卡:计算机网络接口卡,用于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在一起。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一、计算机网络简介计算机网络是由若干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一种新型的通信技术,用于实现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和可靠。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1.硬件设备: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调制解调器等。

2.软件系统: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应用程序等。

3.网络通信协议:TCP/IP、HTTP、FTP、SMTP等。

三、网络拓扑结构1.星型拓扑:以中心设备为核心,周围设备连接在中心设备的一个接口上。

2.总线拓扑:所有设备都连接在一条总线上,形成一条线性结构。

3.环形拓扑:所有设备连接成一个环,数据在环上依次传递。

4.网状拓扑:多个设备之间通过多个链路相互连接,构成复杂的网状结构。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局域网(LAN):覆盖范围较小,一般在同一建筑物或同一区域内,如企业内部网络、校园网络等。

2.城域网(MAN):覆盖范围较大,一般在城市内或跨越多个行政区域,如城市银行网点之间的联网。

3.广域网(WAN):覆盖范围最大,一般涉及跨越省份或国界,如互联网。

五、网络通信协议1.TCP/IP协议:是指传输控制协议与互联网协议的简称,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

2.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传输超文本内容。

3.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网络上进行文件传输。

4.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在网络上进行E-mail的传输。

六、网络安全1.防火墙:通过对数据包的过滤和修改,防止网络攻击。

2.加密技术: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被窃听或者篡改。

3.访问控制:限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保证网络安全。

七、计算机网络的优缺点优点:1.数据交换快捷、方便,节省时间和成本。

2.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

3.拓展性强,可根据需要灵活扩充。

缺点:1.网络安全性弱,容易被黑客攻击。

2.网络故障容易导致数据丢失或泄漏。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络知识点总结1.在⽹络核⼼部分实现分组交换的核⼼设备是路由器。

2.⽹络协议是进⾏⽹络中的数据交换⽽建⽴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它包括:语法、语义、同步。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3.⽹络时延: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1)发送时延:也叫传输时延,指的是主机或者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

公式: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 / 发送速率。

(2)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 /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3)处理时延:主机或者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要花费⼀定的时间进⾏处理,⽐如分析分组的⾸部、从分组中提取数据部分、进⾏差错检验或者查找恰当的路由,会产⽣处理时延。

(4)排队时延:分组在⽹络中传输时经过路由器在输⼊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从⽽产⽣了排队时延。

4.协议与服务:(1)协议: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是⽔平的;(2)服务:服务是下层通过层间接⼝向上层提供的功能,是垂直的;(3)两者的区别: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的协议还需要使⽤下层提供的服务。

5.常⽤的编码:不归零制、归零制、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1)不归零制:正电平代表1,负电平代表0。

(2)归零制:正脉冲代表1,负脉冲代表0。

(3)曼彻斯特编码:位周期中⼼向上跳变代表0,位中⼼向下跳变代表1。

(4)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在每⼀位中⼼处始终有跳变。

位开始边界有跳变代表0,位开始边界有跳变代表1。

6.正交振幅调制QAM-16是由3种振幅和12种相位的组合,从⽽形成了16种信号状态。

7.⾹农公式: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 可表达为 C = W log2(1+S/N)W 为信道的带宽(以 Hz 为单位)S 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 为信道内部的⾼斯噪声功率8.传输媒体(1)屏蔽双绞线STP,具有抗电磁⼲扰能⼒(2)⽆屏蔽双绞线UTP,⽐较便宜。

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了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

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了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

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了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地址和子网掩码是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中的重要概念。

它们在网络通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清晰、准确的方式介绍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概念、作用以及在实际网络配置中的应用。

一、IP地址IP地址是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的缩写,意为互联网协议地址。

它是计算机在网络上的唯一标识,类似于人类在现实世界中的住址。

IP地址由32位或128位二进制数表示,用来标识网络中的设备。

1.1 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个版本。

IPv4采用32位二进制数表示,由四个八位字节组成,每个字节用十进制表示,中间用点号分隔。

例如,192.168.0.1就是一个IPv4地址。

而IPv6采用128位二进制数表示,由八个四位字节组成,每个字节用十六进制表示,中间用冒号分隔。

1.2 IP地址的结构IPv4地址被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用于区分不同的网络和主机。

网络号表示网络的标识,主机号表示具体的主机设备。

不同类别的IP地址划分了不同数量的网络号和主机号。

1.3 IP地址的用途IP地址是实现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基础,它为不同的计算机提供了互相通信的能力。

通过IP地址,计算机可以定位并发送数据到目标设备。

通过IP地址,用户可以访问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如网页、文件、视频等。

二、子网掩码子网掩码也是IP地址中重要的概念,它用于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

子网掩码是一个与IP地址等长的二进制数,其中连续的1表示网络号部分,连续的0表示主机号部分。

2.1 子网掩码的作用子网掩码的作用是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

它确定了网络中主机的数量范围和网络的规模。

在进行网络通信时,子网掩码用于判断目标设备是否在同一网络中,以确定数据的传输路径。

2.2 如何计算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的值通常使用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表示法来表示,例如,/24表示子网掩码中前24个连续的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一、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由硬件、软件和协议三部分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传输和远程通信。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 按照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2. 按照拓扑结构分类: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型等。

3. 按照传输介质分类:有线网络(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和无线网络(如WiFi、蓝牙、红外等)。

三、计算机网络的协议1.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2.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3. 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文件的和。

4. 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

5. POP3协议:邮局协议第3版,用于电子邮件的接收。

四、计算机网络的设备1. 网络接口卡(NIC):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设备。

2. 集线器(Hub):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的网络设备。

3. 交换机(Switch):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网络设备。

4. 路由器(Router):用于连接不同网络,实现数据路由的设备。

5. 调制解调器(Modem):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通过电话线传输数据的设备。

五、计算机网络安全1. 防火墙:用于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防止非法访问。

2. 加密技术:将数据加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3. 认证技术:验证用户身份,防止未授权用户访问网络资源。

4. 防病毒软件:用于检测和清除计算机病毒,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

5. VPN:虚拟私人网络,用于建立安全的远程连接。

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1. 5G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数。

2. 物联网(IoT):将各种设备连接到网络,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3. 边缘计算:将计算任务从云端迁移到网络边缘,提高响应速度和效率。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篇一: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1.三网是指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

2.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络:阿帕网(aRPa)阿帕网把网络划分为通信子网(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资源子网(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标准协议:TcP/iP3.iSP又常译为:因特网服务提供商4.制定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一下的四个阶段:因特网草案、建议标准、草案标准、因特网标准5.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6.按范围划分的几类网络: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区域网7.1B=8bit千字节2的10次幂8.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处理时延、排队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发生在设备中)9.oSi的体系结构:由下到上: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运输层5会话层6表示层7应用层10.TcP/iP的体系结构:由下到上:网络接口层、网际层iP、运输层(TcP或UdP)、应用层(各种应用层协议如果TELnET、FTP)11.其中网络层对应(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际层iP对应(网络层)、运输层对于(运输层)、应用层对于(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12.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由下到上: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运输层5应用层13.在物理层中数据的形式为比特流;在数据链路层中数据的形式为数据帧、在网络层中数据的形式为数据包14.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15.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通常成为服务访问点。

16.信号可以分为两类:数字信号、模拟信号17.通信的三种方式: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18.导向传输媒体(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单模光纤:传输距离远,造价高,激光二极管;多模光纤:传输距离近,造价低,发光二极管);非导向传输媒体(无线传输介质):短波通信、无线电微波、19.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码分复用(cmd)常用名次码分多址(cdma)20.adSL调制解调器;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为调制,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为解调。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知识网络是知识参与者之间的社会网络。

能够实现个人、组织与组织外部的知识创造与传递,人们透过知识网络进行信息合作与交流。

目标是把技术与人连接起来,实现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的有效结合。

可分为内部知识网络和外部知识网络,前者强调组织内部员工间与组织间的知识交流,后者强调组织外部的知识来源,包括社区、国家社会关系,以及竞争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一)1.计算机科学基础1.1数制及其转换·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常用数制及其相互转换1.2数据的表示·数的表示(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整数和实数的机内表示)·非数值表示(字符和汉字表示、声音表示、图像表示)·校验方法和校验码(奇偶校验)1.3算术运算·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运算方法2.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2.1硬件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CPU的结构、特征、分类及发展·存储器的结构、特征分类及发展·I/O接口、I/O设备和通信设备2.2软件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类型、配置·操作系统的功能·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应用软件的安装与配置·网络管理软件的功能3.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3.1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信号、信道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模型的构成·数据传输基础知识·数据编码的分类和基本原理·多路复用技术的分类、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数据交换技术的分类、基本原理和性能特点3.2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和构成·协议的概念,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结构及各层的功能·TCP/IP协议的概念及IP数据报的格式、IP地址、子网掩码和域名·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传输媒介的性能特点·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集线器、交换机等网络互连设备的主要功能和特点·PSTN、N(B)-ISDN、X.25、DDN、FRN、ATM、xDSL、VSAT等计算机网络接入技术的性能特点3.3局域网技术基础·IEEE802参考模型·局域网拓扑结构·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CSMA/CD·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以太网的分类及各种以太网的性能特点·以太网技术基础、IEEE802.3帧结构、以太网跨距·交换型以太网、全双工以太网的基本原理和特点4.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知识4.1因特网应用基础知识·因特网的概念、起源和提供的基本服务,以及我国的因特网现状·通过PSTN、ISDN、ADSL和局域网接入因特网的基本原理和特性·WWW、主页、超级链接、HTML的概念及应用·电子邮件、FTP、T elnet、BBS、ICQ、网络新闻组、网络传真、网络视频会议、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概念及应用4.2网络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结构和特点·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基本应用·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基本应用、KDE环境和Linux操作命令4.3应用服务器基础知识·DNS服务的基本原理·WWW服务的基本原理·FTP服务的基本原理·电子邮件服务的基本原理5.网络管理基础知识5.1网络管理基本概念·网络管理的概念、功能、网络管理标准和网络管理模型·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概述、管理信息库、SNMP操作5.2网络管理系统基础知识·网络管理系统概念·Sniffer的功能和特点6.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网络安全漏洞·网络安全控制技术·防火墙基本原理·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和基本原理·漏洞扫描系统的功能和基本原理·网络防病毒系统的功能和基本原理·CA中心建设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容灾系统·应急处理常用方法和技术7.标准化基础知识·标准化机构·常用的国内外IT标准8.信息化基本知识·信息化概念·有关的法律、法规9.与网络系统有关的新技术、新方法的概念·无线个人网、无线局域网、无线城域网和无线广域网的标准·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媒体访问控制方式和扩频技术,IEEE802.11·新一代网络管理系统·新一代网络技术(Ipv6,3G)·网络10.专业英语·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英文词汇·能正确阅读和理解本领域的简单英文资料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11.小型计算机局域网的构建·组网设计·组网技术选择·组网设备选择及部署·设备配置和管理·划分VLAN12.综合布线·综合布线概念、组成、设计及依据的标准·综合布线基础环境准备·线缆及相关硬件的选择与安装·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指标及测试流程13.小型计算机局域网服务器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的规划配置·DNS服务器的规划、设置和维护(Linux环境和Windows环境) ·电子邮件服务器的规划、设置和维护(Linux环境和Windows环境)·FTP服务器的规划、设置和维护(Linux环境和Windows环境)·代理服务器的规划、设置和维护(Linux环境和Windows环境)·DHCP服务器的安装与设置14.Web网站的建立、管理维护以及网页制作·Web网络的规划、建设、管理与维护·使用HTML和相关软件进行网页设计与制作(如选用Photoshop、Flash、Fireworks或Dreamweaver等)·JSP、ASP、XML等动态网页编程技术的基本概念15.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使用网络管理软件对网络的配置、安全、性能、故障、计费进行监督和管理·简单网络故障的分析、定位、诊断和排除·小型网络的维护策略、计划和实施·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系统性能分析,系统潜在问题分析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二)一最主要的三种网络(1)电信网络(电话网),负责话音通信,也就是打电话、接听电话。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包传输过程是实现数据通信的核心环节之一。

数据包是由源节点发送到目标节点的数据单元,通过一系列的传输步骤和协议来完成传输。

本文将逐步介绍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包传输的过程。

一、数据包的生成数据包的生成是数据传输的起始阶段。

当源节点发送数据时,操作系统将数据转化为数据包。

数据包一般包括一个报头和数据字段。

报头包含了目标地址、源地址、数据包序号、校验和等信息,用于标识和验证数据包。

二、数据包的封装在数据包生成后,需要将数据包进一步封装,以适合在网络中进行传输。

封装的过程通常包括添加物理地址、链路层地址和目标网络地址。

这些信息是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和路由的依据。

三、数据包的分组为了在网络中进行高效传输,数据包往往被分组。

分组的过程将数据包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长度划分为多个片段,每个片段都打上报头,以便在目标节点重新组装。

分组可以提高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效率,减少传输延迟。

四、数据包的路由一旦数据包完成了分组,它将进入数据网络并开始通过路由器进行传输。

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中的关键设备,负责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

路由器根据数据包的目标地址和路由表中的信息,选择合适的路径和下一跳路由器,以实现数据包的传输。

五、数据包的传输在数据包到达路由器后,路由器将根据目标地址和路由表的信息,将数据包发送给下一跳路由器。

这个过程是逐跳进行的,直到数据包抵达目标节点。

中间的路由器通过转发数据包实现了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连接。

六、数据包的接收和解封当数据包到达目标节点后,目标节点的操作系统将接收到数据包。

然后,目标节点将对数据包进行解封和还原操作,恢复数据原始状态。

解封的过程包括校验和验证、报头解析和数据字段还原。

七、数据包的处理接收节点的操作系统将对收到的数据包进行处理,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

处理的方法可以是存储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或者调用相应的应用程序。

八、数据包的应答在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中,源节点通常希望得到目标节点的应答,以确认数据传输的成功。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一:网络基础知识1. 网络的定义和分类1.1 网络的定义1.2 网络的分类1.2.1 局域网(LAN)1.2.2 城域网(MAN)1.2.3 广域网(WAN)1.2.4 互联网(Internet)2. OSI参考模型2.1 OSI参考模型的概述2.2 OSI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2.2.1 物理层2.2.2 数据链路层2.2.3 网络层2.2.4 传输层2.2.5 会话层2.2.6 表示层2.2.7 应用层3. TCP/IP协议族3.1 TCP/IP协议族的概述3.2 TCP/IP协议族的层次结构3.2.1 网络接口层3.2.2 网际层3.2.3 传输层3.2.4 应用层二:网络设备和编址1. 网络设备1.1 网络设备的分类1.1.1 网卡1.1.2 集线器1.1.3 交换机1.1.4 路由器1.1.5 网关2. IP地址和子网掩码2.1 IP地址的作用和分类2.2 IP地址的组成和表示方式2.3 子网掩码的作用和计算方法三:网络传输协议1. TCP协议1.1 TCP的概述1.2 TCP的特点1.3 TCP的连接建立和终止1.4 TCP的可靠传输机制2. UDP协议2.1 UDP的概述2.2 UDP的特点2.3 UDP的应用场景四:局域网技术1. 以太网1.1 以太网的概述1.2 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1.3 以太网的帧结构和帧格式1.4 以太网的MAC地址和地址解析协议2. VLAN技术2.1 VLAN的概念和作用2.2 VLAN的实现方式和配置方法五:广域网技术1. PPP协议1.1 PPP的概述1.2 PPP的连接建立和认证过程1.3 PPP的帧格式和报文结构2. HDLC协议2.1 HDLC的概述2.2 HDLC的帧格式和报文结构2.3 HDLC的工作模式和帧同步方法六:网络安全1. 网络攻击和防御1.1 网络攻击的分类1.2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1.3 网络安全的防御措施2. 防火墙2.1 防火墙的概述2.2 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和分类2.3 防火墙的配置和管理七:网络管理和监控1. 网路管理协议1.1 SNMP协议1.2 MIB文件和MIB对象1.3 SNMP的工作原理和消息格式2. 网络性能监控2.1 网络性能监控的意义和目的2.2 常用的性能监控工具2.3 网络性能监控的指标和分析方法附件:1. 相关示意图和图表2. 实验数据和结果法律名词及注释:1. 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一种用于互联网传输的协议族。

IP基础知识总结

IP基础知识总结

路由 控制
将分组数据发送到最终目标地址的功能,即使网络复杂多变,也能够通过路由控制到达 目标地址。

在一条链路中可能会布满很多路由器,路由器和路由器之间的数据报传送就是计算机的物理地址,它是用来确 认网络设备位置的地址。
在 OSI 网络模型中,网络层负责 IP 地址的定位,而 数据链路层负责 MAC 地址的定位。
屏蔽 IP 地址的一部分以区别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
IP地址构造和分类
保留地址
这些地址用于特殊 目的,不能在局域
网外部路由。
05
IP协议版本
IP Protocol Version
IP协议版本
IPv4
数据报 格式图
IP协议版本
IPv4
版本(Version)
4bit,通信双方使用的版本必须一致,对于 IPv4 版本来说,字段值是 4。
协议(Protocol)
8 bit,这个字段定义了报 文数据区使用的协议。
存活时间 Time To Live,TTL
8 bit,存活时间避免报文在互联网 中迷失,比如陷入路由环路;以秒为 单位。
首部校验和 Header Checksum
16 bit,首部校验和会对字段进行纠 错检查,在每一跳中,路由器都要重 新计算出的首部检验和并与此字段进 行比对,如果不一致,此报文将会被 丢弃。
16 bit,这个字段用来标识所有的分片,因为分片不一定会按序到达,所以到达目标主机的所有分 片会进行重组,每产生一个数据报,计数器加1,并赋值给此字段。
IP协议版本
IPv4
7
标志(Flags)
3 bit,标志用于控制和识别分片
0位
1位
2位
• 保留位 • 必须为0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互联起来,以便它们之间可以相互传输数据和共享资源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通信链路和交换设备组成。

2.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可以采用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总线型、环型、星型、网型等。

不同的拓扑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

3.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4.TCP/IP协议族: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它包含了TCP、UDP、IP等一系列协议。

TC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UDP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传输,IP协议负责数据的路由和转发。

5.网络传输层协议:网络传输层协议主要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和分配。

常见的传输层协议有TCP和UDP。

TCP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UDP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

6.网络应用层协议:网络应用层协议是为特定应用程序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的协议。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有HTTP、FTP、SMTP等。

7.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等。

防火墙用于监控网络流量,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入侵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和阻止网络中的入侵行为。

加密技术用于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8.网络路由和交换技术:网络路由技术用于确定数据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径。

常见的路由协议有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网络交换技术用于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中转发和交换数据。

常见的交换技术有以太网、局域网交换机、路由器等。

9.网络性能优化:网络性能优化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提高网络的数据传输效率和质量。

常见的网络性能优化技术有负载均衡、缓存技术、压缩技术等。

10.无线网络技术:无线网络技术是一种不需要物理连接的网络传输技术。

常见的无线网络技术有Wi-Fi、蓝牙、移动通信网络等。

11.云计算和网络虚拟化: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计算模式,它可以通过网络提供基础设施、平台和软件作为服务。

TCPIP数据包结构详解

TCPIP数据包结构详解

TCPIP数据包结构详解TCP/IP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网络协议,用于在Internet上进行数据通信。

TCP/IP数据包结构是指TCP/IP协议对数据包的组织和封装方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TCP/IP数据包结构。

TCP/IP数据包由多个部分组成,其中包括IP头部、TCP/UDP头部、数据(Payload)以及选项部分。

下面将逐一介绍每个部分的功能和结构。

1. IP头部(IP Header):IP头部是TCP/IP数据包的第一个部分,用于指定源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

IP头部还包含其他一些字段,如版本号、服务类型、包长、标识符、标志位等。

-版本号:指定IP协议的版本,如IPv4或IPv6-服务类型:指定数据包的优先级。

-包长:指定整个IP数据包的长度。

-标识符:用于唯一标识一个数据包。

-标志位:用于控制数据包的分片和重组。

2. TCP/UDP头部(TCP/UDP Header):TCP/UDP头部紧随IP头部,用于指定源端口和目标端口。

TCP头部和UDP头部具有相似的结构。

-源端口:指定发送数据的应用程序端口。

-目标端口:指定接收数据的应用程序端口。

-序列号和确认号:用于实现TCP协议的可靠传输机制。

- 标识TCP选项:例如最大分段大小(Maximum Segment Size)等。

3. 数据(Payload):数据部分是TCP/IP数据包中的主要内容,包含应用层的数据信息。

例如,HTTP协议中的请求或响应报文就是通过数据部分传输的。

4. 选项部分(Options):选项部分是可选的,用于存储一些与特定协议相关的额外信息。

例如,TCP协议中的选项可以用于实现窗口缩放和选择确认等功能。

总结起来,TCP/IP数据包结构包括IP头部、TCP/UDP头部、数据和选项部分。

这些部分的结构和字段的具体定义可以根据具体的协议版本和实现来确定。

在实际的网络通信中,数据包会通过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进行传输。

路由器根据IP头部中的目标IP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下一个网络节点。

ip地址总结归纳

ip地址总结归纳

ip地址总结归纳IP地址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标识和定位设备的一组数字,它是网络通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IP地址的概念、分类、使用场景和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IP地址概述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中用于标识和定位设备的数字地址。

它由32位或128位二进制数组成,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法表示。

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版本,其中IPv4使用32位二进制数表示,而IPv6使用128位二进制数表示。

二、IPv4地址IPv4地址是目前互联网广泛使用的地址类型,它由四段十进制数构成,每段数值范围为0-255,通过“.”分隔。

IPv4地址的分类包括A类、B类、C类、D类和E类。

1. A类地址:以0开头,范围为1.0.0.0-126.255.255.255。

适用于大型网络,可容纳约1677万个主机。

2. B类地址:以10开头,范围为128.0.0.0-191.255.255.255。

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可容纳约6.5万个主机。

3. C类地址:以110开头,范围为192.0.0.0-223.255.255.255。

适用于小型网络,可容纳约254个主机。

4. D类地址:以1110开头,范围为224.0.0.0-239.255.255.255。

用于组播(Multicast)通信,不分配给主机。

5. E类地址:以1111开头,范围为240.0.0.0-255.255.255.255。

保留作为实验和研究使用,不分配给主机。

三、IPv6地址IPv6地址是为了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而设计的新一代地址类型。

它由8组16位十六进制数组成,每组之间用冒号进行分隔。

IPv6地址的优点在于地址空间更大,可以支持更多设备连接到互联网。

四、IP地址的使用场景IP地址在计算机网络中有多种使用场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通信:IP地址作为计算机在互联网上的唯一标识,用于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

如何利用IP地址进行网络数据传输和存储

如何利用IP地址进行网络数据传输和存储

如何利用IP地址进行网络数据传输和存储IP地址是互联网中用于标识网络设备的一串数字代码。

它具有唯一性和层级性,可以用于定位和识别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

在网络数据传输和存储中,IP地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IP地址进行网络数据传输和存储。

一、IP地址的基本概念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字,通常表示为四个逗号分隔的十进制数,如192.168.0.1。

其中,前三个数表示网络地址,最后一个数表示主机地址。

IP地址的唯一性保证了网络中每个设备都有一个独立的标识符,这样数据才能准确地传输到指定的设备。

二、IP地址的分类根据IP地址的范围和用途,IP地址分为五类:A类、B类、C类、D类和E类。

其中,A类地址用于大型网络,B类地址用于中型网络,C类地址用于小型网络,D类地址用于组播(多播)通信,E类地址保留未分配。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别的IP地址来构建网络和进行数据传输和存储。

三、IP地址的分配和配置IP地址的分配和配置由互联网号码分配机构(IANA)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负责。

通常,用户可以通过ISP获得一个公网IP地址,用于与外部网络通信。

此外,还存在私有IP地址范围,用于内部网络,如192.168.0.0/16和10.0.0.0/8。

通过合理地分配和配置IP地址,可以实现网络的稳定运行和高效通信。

四、IP地址的数据传输在网络数据传输中,IP地址用于标识和寻址数据包的源和目的地。

发送方将数据包封装,并在其中添加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信息。

路由器根据目的IP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合适的网络节点,直到到达目标设备。

这样,数据包就能够准确地传输到目标设备,实现网络数据的传输功能。

五、IP地址的网络数据存储除了数据传输,IP地址还可以用于网络数据的存储。

例如,存储服务器可以使用IP地址作为唯一标识符,并根据IP地址将数据存储到相应的设备中。

同时,可以使用IP地址作为数据的索引,以便快速定位和检索需要的数据。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解析ip数据包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解析ip数据包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解析ip数据包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IP数据包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描述IP数据包的结构,理解IP地址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IP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分析IP数据包的能力,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网络故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增强其对网络安全的意识,使其认识到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IP数据包的结构:介绍IP数据包的基本组成,包括头部和数据部分,以及各字段的含义。

2.IP地址:讲解IP地址的概念、分类及其表示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IP地址的使用场景。

3.IP数据包的传输:讲解IP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包括路由选择、分片与重组等。

4.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网络故障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IP数据包分析工具进行问题排查。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IP数据包的结构、IP地址的分类等基本概念。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网络故障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IP数据包分析工具进行问题排查。

3.实验法:安排课堂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配置IP地址,分析IP数据包,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计算机网络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网络技术参考书籍,方便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直观展示IP数据包的结构和传输过程。

4.实验设备:准备网络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1.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IP网络基础知识

IP网络基础知识

总长度:16位,包含IP头在内的数据单元的总长度(字节数)。
标识符:16位,标明一个数据报或分段的数据。 标志:3位, 数据报是否分段标志。 分段偏移量字段:如果一个数据报被分成2个以上的段,分段偏移量字段指出该段在 被传送的初始数据报中的偏移量。因此,该字段指出一个段在整个数据报中的位置。
IP数据包报文结构
数据报头中的16位标识、3位标志和13位片偏移三个字段用作控制分片和重组。
5 IP层相关协议
IP层相关协议——ICMP
1. ICMP: 控制信息协议。ICMP负责根据网络上的设备状态发出和检查
报文,是传递网络控制信息的主要手段,还提供差错报告功能。
Ping:
ping 135.252.134.132 ping 135.252.135.132 ping 127.0.0.1 (查看本机TTL)
192.168.0.0—192.168.255.255
环回地址:127.0.0.0用于网络软件测试以及本机进程间的通信 。 直接广播地址:主机号各位全为“1”的IP地址用于广播之用,叫做直接广 播地址。
有限广播地址:32比特全为“1”的IP地址用于本网广播,该地址叫做有限 广播地址。主机在启动过程中,往往不知道本网的网络号,这时候,若想 向本网广播,就要使用有限广播地址。
DSCP,差分服务代码点(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使用前6位。
IP数据包报文结构
4位版本
4位首部长 度
8位服务类型(TOS)
16位标识
3位标志
8位生存时间(TTL)
8位协议
32位源IP地址
32位目的IP地址
16位总长度(字节为单位) 13位片偏移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计算机与网络设备相互连接而成的系统,它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连接人们、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1.1 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决定了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方式和通信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总线型、环型和网状型等。

每种结构都有各自的适用场景和特点。

1.2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通信的规则和标准。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这些协议定义了数据传输的格式、传输过程中的错误控制和流量控制等。

1.3 IP地址与子网掩码IP地址是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用于寻址和路由。

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格式,IPv4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IPv6地址由128位二进制数表示。

子网掩码用于将IP地址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1.4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它们用于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交换。

路由器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转发数据,交换机用于在局域网内部转发数据,网卡是计算机连接网络的接口。

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2.1 互联网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进行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在线购物、在线视频等各种活动,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的共享。

2.2 局域网局域网是在某个局域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如家庭、学校、公司等。

局域网内的计算机可以自由共享文件、打印机、服务器等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安全性。

2.3 远程访问与VPN远程访问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远程连接和管理的技术。

通过远程访问,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自己的计算机或公司内部网络,进行文件传输、远程控制等操作。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是一种通过公共网络建立安全连接的技术,用于保护数据在公共网络中的传输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数据包格式分析-传输过程-IP地址分类-网络设备1.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1.1.1 对数据包格式的分析由于在对包进行分析时都要参考数据包的格式,所以数据包的格式是相当重要的。

在抓包时,首先是获得链路层的帧,根据帧头可以获得源mac和目的mac以及上层的协议。

一般帧头是14byte,链路层帧的包头结构在程序中的表示如下:/* 6字节的mac地址*/typedef struct mac_address{u_char byte1;u_char byte2;u_char byte3;u_char byte4;u_char byte5;u_char byte6;} mac_address;/* 14字节的ether帧头*/typedef struct ether_header{mac_address dest_mac;mac_address src_mac;u_short protocal;} ether_header;根据帧头的长度将指针往后移,然后可以获得IP数据报的头部指针,根据报头信息可以获得源IP、目的IP、上层协议、头部长度、总长度等信息,IP数据报的头部格式如下图所示:图2.2.2.1 IPV4头部格式图2.2.2.2 IPV6头部格式IPV4报文结构在程序中的表示:/* 4字节的IP地址*/typedef struct ip_address{u_char byte1;u_char byte2;u_char byte3;u_char byte4;} ip_address;/* IP头部*/typedef struct ip_header{u_char ver_ihl; // 版本(4 bits) + 首部长度(4 bits)u_char tos; // 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u_short tlen; // 总长(Total length)u_short identification; // 标识(Identification)u_short flags_fo; // 标志位(Flags) (3 bits) + 段偏移量(Fragment offset) (13 bits)u_char ttl; // 存活时间(Time to live)u_char proto; // 协议(Protocol)u_short crc; // 首部校验和(Header checksum)ip_address saddr; // 源地址(Source address)ip_address daddr; // 目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u_int op_pad; // 选项与填充(Option + Padding)} ip_header;然后根据报头长度又可以计算出TCP或UDP的头部指针,根据TCP或UDP的头部信息可以获得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等信息,一般TCP的头部长度为20bytes,UDP的头部长度为8bytes,TCP和UDP的报文格式如下所示:图2.2.2.3 TCP报文格式图2.2.2.4 UDP报文格式TCP/UDP包头结构在程序中的表示:/* TCP头部*/typedef struct tcp_header{u_short srcPort; // 源端口号16bitsu_short destPort; // 目的端口号16bitsu_int seqNum; // 序号32bitsu_int ackNum; // 确认号32bitsu_short headLen_other; // 首部长度+保留未用+其他字段16bits u_short windowSize; // 窗口大小16bitsu_short checkSum; // 检验和16bitsu_short pointer; // 紧急数据指针16bitsu_int option; // 选项可选、不定长} tcp_header;/* UDP头部*/typedef struct udp_header{u_short srcPort; // 源端口号16bitsu_short destPort; // 目的端口号16bitsu_short udpLen; // udp长度16bitsu_short checkSum; // 检验和16bits} udp_header;最后就是应用层的数据了,根据上层的报文头部信息可以计算出应用层数据的头部指针,同时根据IP数据包的头部信息可以计算出应用层数据的长度,因此就可以通过程序将应用层的数据取出来,应用层又根据不同的协议取出实际有用的数据。

应用层协议主要有FTP、HTTP、DNS等。

通过以上对数据包格式的了解,那么就可以很容易对捕获的数据包进行一层一层的解析了,一般捕获的数据包都是取得链路层的帧,然后再根据头部信息一层一层地剥离,具体的程序分析流程如下图所示:图2.2.2.5 数据包分析流程以下就是根据以上分析流程捕获到包并对其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果(一个TCP数据包):-------------------------------------data-------------------------------------------------------------------------frame------------------------------------dest_mac: 0.26.c6.67.77.14src_mac: c8.3a.35.32.41.28protocal: 800---------------------------------ip packet--------------------------------- version:4head len:20type of service: 0total len: 121identifi: 14155flag: 2offset: 0time to live: 50protocal: 6check sum: 5bbsource addr: 125.39.205.67dest addr: 192.168.0.102------------------------------tcp datagram------------------------------ srcPort:80destPort:1695seqNum:396591251ackNum:1797819109headLen:20windowSize:47386checkSum:40441pointer:0---------------------------------app_data--------------------------------- 数据长度:81.Q..Q....1.9Q...#[SkY#...d..qK"....xu...T.{...u.o...,.{.....a....h....-.tI. ..]...1.1.2 计算机网络原理和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其实协议就是为了规定一种大家都遵循的格式,在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都有自己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按照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的过程,首先是应用层将实际的数据根据应用层的协议(格式)封装成一个应用层数据包(相当于一个字符串,更确切的是一个字节串),然后向下传,传到传输层,传输层将拿到的串作为自己数据包的数据部分,并在前面加上自己的头部,头部有许多字段,每个字段都有各自的含义,这样就生成了一个新的串,继续向下传。

传到了网络层,网络层进行和上面类似的操作,继续传到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也加上自己的头部,生成一个新的串,并且在串的头部和尾部都做好标记,然后继续向下传。

传到了物理层,物理层就直接将收到的串转化成二进制的电信号进行传输。

假如传输到最后的目的地(端系统中),首先是物理层收到电信号,将其转化成一串字节,向上传。

传到了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根据之前对串的头部和尾部做好的记号将有用信息提取出来,并根据头部信息提取出数据部分,只将数据部分向上传。

传到了网络层,网络层根据网络层的头部信息,提取出数据部分,传给上一层,依次类推。

数据在网络中(整个传输过程不包括两个端系统的部分)的传输过程只有3层,即物理层到数据链路层,再到网络层,传输的过程和上面描述的一样。

1.1.3 保留IP地址的分配一个机构网络要连入Internet,必须申请公用IP地址。

但是考虑到网络安全和内部实验等特殊情况,在IP地址中专门保留了三个区域作为私有地址,使用保留地址的网络只能在内部进行通信,而不能与其他网络互连。

因为本网络中的保留地址同样也可能被其它网络使用。

IP划分方案中留出了三部分IP地址空间,给不连接到Internet的企业内部网专用。

这三部分保留的IP地址空间分别在A、B和C类地址空间中都存在,地址范围为:10.x.x.x172.16.x.x ~ 172.31.x.x192.168.x.x比如,在局域网内计算机数量少于254台的情况下,一般在C类IP地址段里选择IP 地址范围就可以了,如从“192.168.1.1”到“192.168.1. 254”。

1.1.4 特殊IP地址的分配0.0.0.0 :所有不清楚的主机和目的网络。

这里的“不清楚”是指在本机的路由表里没有特定条目指明如何到达。

255.255.255.255 :限制广播地址。

对本机来说,这个地址指本网段内(同一广播域)的所有主机。

127.0.0.1 :本机地址,主要用于测试。

在Windows系统中,这个地址有一个别名“Localhost”,寻址这样一个地址,是不能把它发到网络接口的。

224.0.0.1 :组播地址,注意它和广播的区别。

从224.0.0.0到239.255.255.255都是这样的地址。

224.0.0.1特指所有主机,224.0.0.2特指所有路由器。

这样的地址多用于一些特定的程序以及多媒体程序。

169.254.x.x :如果你的主机使用了DHCP功能自动获得一个IP地址,那么当你的DHCP服务器发生故障,或响应时间太长而超出了一个系统规定的时间,Windows系统会为你分配这样一个地址。

10.x.x.x, 172.16.x.x~172.31.x.x, 192.168.x.x :私有地址,即前面的保留IP地址1.1.5 常见的网络设备的理解1.中继器:由于传输的介质(比如双绞线)是有一定的传输距离的,超过这个距离信号就会衰减,为了让信号沿着这条线一直往下传,于是在线中间加一个中继器,就是将接收到的信号放大后继续往后传,就像一个为信号中间补充能量的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