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简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语法这—术语有哪几种含义?
答:语法这一术语有三种含义:(1)语法规律,例如:“汉语语法并不难掌握。”这里的“语法”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规律。(2)语法科学,例如:“语法研究语言结构的规律。”这里的语法指人对客观语法的认识。(3)语法教材或语法著作,例如:“这本语法教材写得不错。”
2、语法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语法分析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是把大类分成小类,例如把词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一是把整体切分成部分,例如把句子分成主语、谓语等等。进一步要寻求分析出来的单位所涉及的种种关系,包括:语法单位与语法单位的关系,如主谓关系、述宾关系等等;语法单位与客观对象的关系,如施事、受事等等;语法单位与谈话人之间的关系,如陈述、疑问等等。
3.汉语划分词类的依据是什么?
答:对汉语的词进行分类,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表现为:(1)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不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例如名词经常作主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2)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样的关系。例如名词前面可以加数量词,组合后发生偏正关系。名词的前面不能加“不”。
4.虚词包括哪些类别?
答:虚词在句法结构中起附着或连接作用。介词、助词、语气词的作用是附着,附在实词或短语上边,表示一定的语法作用.连词的作用是连接,把两个或更多的语法单位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
5.两个特殊的词类是什么?
答:叹词和拟声词都能独立成句,叹词在句法结构中通常不跟其他词发生结构关系,拟声词可以充当多数句法成分,它们是两个特殊的词类。
6.什么是“把”字句, “把”字句有哪些特点,使用“把”字句须注意什么?
答:“把”字句是用介词“把”将谓语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置于动词前边的句式。“把”字句有三个特点:(1)动词不能是光杆动词,尤其不能是单音节光杆动词。动词的前后总要有别的词语。(2)“把”后边的词语表示确定的事物。所谓确定的事物,大都是上文出现过或对说话双方来说是巳知的。(3)助动词、否定副词一般要用在“把”字前边。
使用“把”字句,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条件:(1)一般情况下,动词须是表示动作的及物动词,并且在意念上能支配“把”后边的词语。不及物动词和某些表示心理、感知的动词用于“把”字句有限制。如“, 知道、同意、赞成,以为、相信、希望、主张、要求、听见、看见”等不能用在“把”宇句中。 (2)如
果动词有受事,或带上他后置成分,由于结构上的要求,往往要用“把”宇句,例如:“她把《红楼梦》改编成电视剧。”“老师把作业改得很仔细。”(3)在可以用“把”也可以不用“把”时选择“把”字句,往往是为了强调动作的状态和结果。试比较:“别到处乱扔果皮。”“别把果皮到处乱扔。”
7.什么是“被”字句, “被”字句有哪些特点,使用“被”字句须注意什么?
答:“被”字句是受事作主语,用介词“被”引进施事的句子。“被”字句在结构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谓语动词必须是及物动词,后边一般要有别的词语,如“了、着、过”,补语或宾语,例如:“他从来也没有被人这么尊重过。”“她似乎被这话拨动了心弦。”“被”字句中的词语动词,有的本身含结果意义,如“采纳、解决、接受、拒绝、理解、说服、感动、逮捕”等,前边有状语时,动词后边可以没有其他词语。(2)“被”字后边的名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出现。(3)助动词和表示时间、否定的状语一般要放在“被”的前边。运用“被”字句需要注意:(1)有些及物动词,如“接受、离开、依*、产生、告诉、等待、服从、享受”等不能构成“被”字句,(2)如果受事主语是指物名词,又不必引进施事,一般不用“被”字句,如:“茶杯打破了。”“钢笔丢了。”(3)主语是指物名词的“被”字句都有相应的非“被”字句,如:“苹果被弟弟吃了”可说成“苹果弟弟吃了”。选择“被”字句往往是为了强调被动关系。如果主语是指人名词,施事须指明,则必须用“被”字句,例如:“我被坏人骗了。”
8.试述层次分析的原则?
答:层次切分的原则有三条:功能原则、意义原则和结构原则。 (一)功能原则指的是:对一个句法结构进行切分,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要能够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进行组合。例如,“我有书”不能切分为“我有/书”,因为汉语中没有主谓结构带宾语的组合规则。 (二)意义原则指的是:1 切分出来的直拉如愿以偿分要有意义。2 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的意义要符合被切分结构的原意。例如,“苹果/绿的裙子”与原意不符,则不符合意义原则, (三)结构原则指的是:对一个句法结构进行切分得到的直接成分,应该是语“中允许有,并且被切分的句法结构中也允许有的结构体。例如,“姚明个子/高”、“这个人性子/急”;这种切分是错误的,因为汉语中没有像“这个人性子急、姚明个子高”这样的定中结构。
9.、论述层次分析的优点?
答:第一,层次分析可以从音段、词、短语、单句到复句一以贯之,它的适用范
围要比中心词分析法的范围大得多。 第二,在分析句子的时候,层次关系和结构关系都明确而清楚。例如,“我们班的小田前天去了一趟北京”。 第三,层次分析可以提示结构形式相同但层次构造不同的句法结构的特点。例如:a、父亲的父亲的父亲的遗产;b、一件白色男式的确衬衫,这两个看起来都是复杂的定中短语,实际上, a 是工向切分结构;b 是右向切分结构。(定中短语连续做定语而构成的,中左向构造;定中短语连续做中心语而构成的,简称右向构造。 第四,可以分化因内总层次构造不同而形成的歧义结构。一些句法结构因内总层次构造不同,而表达式不同的意义。例如:“发现了/敌人的哨兵”述宾结构;“发现了敌人的/哨兵”定中 关系。
10.试述句法同构的层次和类型?
答:句法同构分为如下类型: (一)第一层次的同构:句法同构(即狭义同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法结构,如果满足以下条件:(1)语法的长度相同;(2)包含的词的词类都相同;(3)词的排列顺序都相同;(4)层次构造相同,或者说同模;(5)相对应的成分的语法功能相同。那么,我们说,这两个句法结构句法同构。即是说,它们是同一类句法结构。(二)第二层次的同构:广义同构。广义同构的要求:(1)两个句法结构的整体功能相对应;(2)它们的直接成分的功能相对应,不考虑直接成分是否同模。 (三)第三层次的同构:异类同构。如果两个句法结构整体功能相同,但是附带成分的功能可以不同,那么,它们就为异类同构。如:“爱玩”的“玩”:“买书”的“买”,一个是谓宾结构,一个体宾结构。 (四)第四层次的同构:同型同构。同型同构的要求:如果两个名耕结构的构造模型相同,那么它们同型同构。如,红纸\很热/飞跑——同为向心结构;老师和学生/纯洁而高尚/贯彻并执行——同为多核心结构
11.什么是“句法结构的层次性”?
答:任何一个词的序列都不是前后相继的词的简单相加,而是相邻的词分别组合,形成 组合体;相邻的组合体再互相组合,形成较大的组合体;这些较大的组合体有朴素组合 成更大的组合体。句法结构的这种一层一层地组合起来的特点,就是句法结构的层次性。
12.层次分析的不足?
答:第一,层次分析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谓、偏正、述宾、述补、联合等等),但是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语义联系和间接成分之间的予以关系。第二,对于由语义关系不同而造成的狭义同构的歧义结构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其他的歧义结构,层次分析也无能无力。
13
..简述词、短语、句子三者有何不同。
答:①词是句法分析的最小的能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词加上语调也能表示相对完整的意思,也成句子。
②短语是由若干词组成,多数短语加上语调就可形成句子。
③句子是由词、短语构成的,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定的语调。
④词、短语是材料,是备用单位,句子是成品,是使用单位。
14.复句和单句有什么区别?
答: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区分单句和复句:1)要看结构,单句的内部可以划分出句子成分。复句是由分句构成的,分句之间有逻辑关系,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2)复句间常有关联词语,但有关联词语的不一定是复句。3)单句的句子成分间也可以有停顿,不能把这种停顿看作分句的标志。不过,连动句和连贯复句,它们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停顿。如“片面地只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地只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无论谁,都要遵守法律”“老张推开门走出去了”这三句都是单句。
15.词的兼类与词的活用有什么区别?
答:词的兼类是少数词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主要特征,可以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类中去。
词的活用则是为了表达上的需要,甲类词偶尔用作乙类,而不是经常具备甲、乙两类词的特征。
16.、“不”和“没”有什么区别?
答:它们都是否定词。1)“不”是副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对动作、意愿和事物的性状加以否定。2)a“没”作为动词,用在体词性成分前边,是“不存在”或“不具有”的意思。b“没”用作副词,用在谓词性成分前边是否定行为动作或事情的发生。“他没病”里的“没”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副词。所以有两种对立的肯定形式,一种是“他有病”,一种是“他病了”。3)“不”和“没”都能修饰行为动作动词,但是是有区别的,用“不”否定的是意愿,如“我这次不去上海”。用“没”否定的是客观事实,如“我这次没去上海”。
17.名词和谓词可以从哪几方面区别开?
答:①能否受“不”修饰,谓词能受“不”修饰,名词不能。
②经常作哪种句子成分,名词常作主语、宾语,谓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③能否重叠,谓词不少可以重叠,名词一般不能。
④能否用肯定否定并列形式提问,谓词可以,名词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