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衰亡及反思

合集下载

史记导读论文_长平之战

史记导读论文_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赵国没落之始摘要:赵国地处太行山附近,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国力日渐强盛,其军力为东方六国之首,抵抗秦近百余年,而互有胜负。

期间能臣、健将、义士、名儒相约辈出。

战国四大将军,秦赵平分秋色。

然而自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大衰。

邯郸之战,赵国国都被围,几近投降。

可以说,长平之战是赵国没落之始。

关键词:赵国长平之战没落之始一、赵国之强盛赵国祖先造父为周穆王养马,后赐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

至造父以下六世至奄父,奄父生叔代,叔代以下五世至赵夙,其孙赵衰事晋公子重耳,随重耳逃亡十九年,重耳返国为晋文公,赵衰任国政。

自赵衰以下至赵籍(赵烈侯)这期间,晋国六卿中的范氏、中行氏、智氏,先后被灭,为赵、魏、韩三家所瓜分,晋哀公死后,晋国剩余国土继续为三家所瓜分。

赵北有代,南并智氏,为三家最强,周威烈王始命赵籍为侯(前403年)。

赵武灵王在位时期进行了影响深远的“胡服骑射”,全国士兵改变传统的宽大战服改为紧小为特征的胡服,改变传统的步兵为主体的军队结构改为骑兵和弓弩兵为主体的军队构成。

“胡服骑射”政策,放弃中原人的宽衣博带和战车战术,换以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和单人骑兵战术,国力大强。

赵于东北攻灭了中山国,西北打败了林胡、娄烦。

北辟了云中、雁门、代三郡,筑长城。

前284年齐国吞并宋后妄自尊大,遭到列国一致反对,燕、赵、秦、魏、韩五国拜乐毅为将,大破齐国。

遭到五国讨伐的沉重打击,齐国虽然勉强复国但实力极大衰落,从此一蹶不振。

在东方挫败了最大的竞争对手齐国,同时赵武灵王进行的胡服骑射改革使赵国建立起中国第一支制式骑兵部队,一跃成为关东六国之首,赵武灵王更亲自乔装使者入秦,考察秦国地形,意图于九原出击绕开函谷关攻灭秦国。

赵武灵王薨后,赵惠文王继位。

期间赵国名将名相辈出,数败秦军。

于渑池与秦盟会后,趁秦攻楚的机会出击关东,夺取齐的高唐,又遍击关东诸国,夺取土地。

一时在关东声威无两,直至因上党郡归属问题导致的长平之战。

《六国论》中六国衰亡的原因探究

《六国论》中六国衰亡的原因探究

《六国论》中六国衰亡的原因探究作者:刘丽红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07期内容摘要:战国后期,中国走向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秦国的蒸蒸日上是由国策正确、代代明君、唯才是举和其他有利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六国的江河日下是由国策失误、昏君辈出、用人失误和其他失误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

以上种种都是导致六国最终灭亡的致命错误。

关健词:国策失误昏君辈出用人失误苏洵在《六国论》开篇即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洵认为六国灭亡是因为两个字,即“赂秦”。

唐代杜牧在其所作词赋《阿房宫赋》中认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笔者认为六国灭亡肯定也有自身因素存在着,但也不能以点概面,六国的灭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绝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一句话就能概括的。

一.国策失误国策是指一国在当前形势下对未来国家需要投入的方向而定下的策略,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

好的国策能起到航标、导向作用,使国家国富民强,而错误的国策则会使国家陷入混乱,甚至亡国。

《六国论》中曾提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其中的“赂秦”就是六国曾经奉行的国策:即割地事秦,但六国所犯的国策失误远不只于此,以燕国为例。

燕昭王即位后,为使燕国摆脱任人欺凌的穷国、弱国的境遇,招贤纳士、励精图治,燕国国力大增,。

只用了短短五年,便达到鼎盛时期。

燕昭王之后,燕国陷入内乱,举国陷入萎靡不振的状态,后燕国宣告灭亡。

燕国的悲剧就出在国策制定上,燕国的两大错误国策“弱齐”、“疲赵”,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

联军激战于济西,大败齐军。

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72城,直入齐都城临淄。

并烧齐都宫庙宗室,掠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乐毅因此被燕昭王封为昌国君。

燕国达到鼎盛。

但是在这光鲜的战绩背后,却埋下了祸根,齐国经此一役,元气大伤,思想意识也自此转入自保,燕国虽然扬眉吐气,但是也打掉了自己的一面屏障。

六国论对各国兴衰的分析与

六国论对各国兴衰的分析与

六国论对各国兴衰的分析与启示六国论对各国兴衰的分析与启示六国论,即《六国论·吴起列传》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政治著作,作者是战国时期的杂家学派代表人物、军事家吴起。

这部著作探讨了六个战国时期的国家,它们分别是秦国、齐国、赵国、楚国、魏国和韩国。

六国论从政治、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对这六个国家的兴衰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文将以六国论为基础,探讨各国兴衰的原因,并从中汲取启示。

一、秦国的崛起与垮台秦国由于刚刚结束了战国时期的长期战争,内外有序,国力强盛。

吴起认为秦国的强大源于其严密的军事制度和强势的中央集权。

然而,秦国在一统六国后,由于轻视民众的利益,过度集权,最终导致土地兼并严重、社会不稳定。

这种压迫性政权最终引起了农民起义,使秦国的统治崩溃。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政权应注重民生,保护社会的平衡和稳定。

二、齐国的衰落与复兴齐国在吴起的分析中被认为是一个自富强而走向衰退的国家。

齐国曾经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闻名于世,但由于统治者的争权夺利、内政不善以及外交失策,齐国最终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局面。

然而,在齐桓公的领导下,齐国经过一番政治改革和军队建设,在战国乱世中重新崛起。

齐国的兴衰启示我们,强大的统治者和有效的政治制度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赵国的命运与挣扎赵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小国家,它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虽然腹地辽阔,但处于其他大国之间,长期处于被动地位。

吴起在六国论中认为,赵国能够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生存并不容易,主要依靠了其聪明才智的统治者和实力强大的军队。

然而,赵国最终没能摆脱命运的束缚,牺牲了太多的资源和人力,最终灭亡。

赵国的兴衰告诉我们,即使处于困境中,也要善于借助外援、保持中立,以求生存和发展。

四、楚国的强盛与崩溃楚国在战国时期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它以其广阔的疆域和强悍的军队而闻名。

然而,吴起在六国论中指出,楚国在外交政策上犯了致命的错误,频繁地与强敌作战,使自己置于被动的局面。

此外,楚国统治者的奢华生活和纵容贪污腐败也加速了楚国的灭亡。

六国论赵国作文

六国论赵国作文

六国论赵国作文
《论赵国衰亡之因》
战国之世,七雄纷争,而赵国,实乃强国之一。

然终为秦所灭,其因何在?
赵国之强,在于其武勇之士众多。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军制,使赵军之战斗力大增。

廉颇、李牧,皆为当世名将,其战功赫赫,威震诸侯。

然赵国之亡,非因兵弱将寡。

其一,赵国之君,多有失策。

长平之战,赵王临阵易将,以赵括代廉颇,致使四十余万赵军被坑杀,赵国元气大伤。

赵王不能明辨是非,轻信谗言,自毁长城,此乃亡国之兆。

其二,赵国虽有良将,却不能善用。

李牧数却秦军,战功卓著,然赵王中秦之反间计,杀李牧,自毁屏障。

良将不得其用,忠臣含冤而死,赵国岂能不亡?
其三,赵国之政治腐败,内部争斗不断。

大臣之间,为争权夺利,相互倾轧,不能同心协力,共御外侮。

如此内忧外患之境,赵国如何能存?
其四,赵国地处四战之地,战略位置不利。

东有强齐,西有暴秦,南有韩魏,北有匈奴。

赵国虽强,然四面受敌,难以全力应对一方之敌。

观赵国之兴衰,令人扼腕叹息。

若赵国之君能贤明善断,重用良将,整顿内政,团结一心,或可与秦抗衡,不至亡于一旦。

然历史无情,赵国终成过往,但其教训,足以令后世深思。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今之世,各国竞争激烈,我们当汲取赵国之教训,领导者当有睿智之决策,善用人才,内部团结,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赵括——一个被历史丑化的悲剧英雄

赵括——一个被历史丑化的悲剧英雄

赵括——一个被历史丑化的悲剧英雄赵括统军,受命危难之间,领兵时赵国已经是必败之势;而赵括以一己之力,试图力挽狂澜而功败垂成,身处绝境而能奋勇杀敌以死报国,细观其表现,千秋史册,胜之者能有几人?唯以成败论英雄,不亦谬乎?长平之战,产生了一个著名的成语:纸上谈兵。

而赵括,也作为赵国大败的罪魁祸首,成为千古罪人,被不断的丑化和辱骂,乃至其家人以赵姓为耻,改而姓马。

秦赵长平之战,是战国的一个分水岭,长平之战后,东方唯一能与秦国抗衡,能阻挡秦国东出的赵国,国力大损,一蹶不振,秦国扫平和东出一统天下的最大障碍,最终到秦始皇时候,一统六合。

但是,赵括真的是一个误国庸才吗?拨开历史的偏见和迷雾,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长平之战的胜败之数,和赵括这个人呢?长平之败,非赵括之罪。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长平之战的起因,是对上党郡的争夺。

秦国经过苦战,夺得韩国的野王,将韩国一分为二。

韩国无奈,将孤悬在外的上党郡割让给秦国。

上党郡守冯亭,将上党转献赵国,赵国接受上党,引发了秦赵大战,在大战初期,廉颇一败再败,将上党全部丢失,最后退守长平。

引发了长平之战。

关于赵国是否应该接受上党郡,史学界多有争议。

但在我看来,上党只是一个引子,在当时的情况下,秦赵的战略对决已经是不可避免的。

当时的赵国,在胡服骑射后,兵力强大,秦国与其几次交手都没有占到便宜。

赵国已成成为秦国东出的最大障碍。

所以倾全国之力与赵国进行一场战略对决,已经是秦国必然的选择。

我们看看秦国在长平大战前的几次作战成果就会发现,秦国已经对邯郸已经形成三面包围。

秦国一旦占据上党,可以居高临下,直扑邯郸。

其针对赵国的战略意图,其实是非常明显的。

而赵国呢?赵国对这场战略对决,可以说没有任何的概念。

冯亭献上党,赵国庙堂争来争去,却无一人能对即将到来的秦赵战略对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其目光全部局限在一城一地之得失。

事实上,如果赵国能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赵国就不应该在秦国攻韩的时候袖手旁观,如果赵国早些与韩国合力抗秦,又怎么会形成后来的被动局面。

邯郸是哪个朝代都城

邯郸是哪个朝代都城

邯郸是哪个朝代都城邯郸是哪个朝代都城?战国七雄之赵国的首都,邯郸作为赵国的都城,曾历经八代国君,达158年之久。

赵国灭亡的原因:赵国自赵襄子元年(公元前475年)即位建国,到赵王嘉被秦俘虏(公元前222年)赵国灭亡,前后共经历了十二代十三位国君,共253年,在这二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过程来看,从初步发展,欣欣向荣到进入强盛阶段,赵国东控强齐,西屏强秦,扎根在燕赵大地,成为影响战国格局的七雄之一。

到赵孝成王与秦的长平之战惨败,使赵国一蹶不振,直至灭亡。

她的兴旺衰败的历史过程,给人们警示了诸多历史启示。

一、秦王攻赵,势如破竹秦统一六国的战争,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国家。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乘赵攻燕、国内空虚之际,分兵两路大举攻赵,拉开了统一战争的帷幕。

秦国经过数年连续攻赵,极大地削弱了赵国实力,但离灭亡赵国尚需时日。

于是秦国转攻韩国,公元前231年,攻下韩国南阳,次年,秦内史滕率军北上,攻占韩国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俘虏韩王安,在韩地设置颍川郡,韩国灭亡。

秦王政十一年(前236年),秦王乘赵国进攻燕国之际,派王翦、桓齮、杨瑞分两路大军攻赵,攻占了赵国的阏与(今山西和顺)、撩阳(今山西左权)、邺(今河北磁县南邺镇)和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等9座城池城,赵国的实力大减。

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十月,秦王嬴政担心秦灭韩时,赵国仍有助韩的可能,再度攻打赵国的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武城(磁县西南),斩首10万,大败赵军,并杀死赵将扈辄。

二、番吾之战,形成相持格局赵国经过秦国数年的攻击,死伤数十万,再无组织进攻能力了,仅能退守邯郸自保。

秦王政十五年(前232年),秦军分两路进攻番吾(今河北灵寿西南),亦被李牧击败,史称番吾之战。

反间计和赵国的灭亡

反间计和赵国的灭亡

反间计和赵国的灭亡作者:暂无来源:《公民与法治》 2015年第15期易水寒春秋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的灭亡,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泰国使用反问计,使昏聩的赵王自毁长城,接连罢杀廉颇和李牧两良将,是一个至为重要的原因。

长平之战,赵军主力40万被全歼,源于廉颇的被撤换。

前260年,泰国左庶长王龁率军进攻赵国,赵国派老将廉颇在长平抗击秦军。

两军在长平对峙四月有余。

秦军远道而来,利于速战,赵军处于防御,利于坚守。

廉颇“不急于出战,以时间消耗秦军战斗力,伺机破敌”的战略本来是十分正确的,秦国怕的也是廉颇的这一招。

泰国为了速胜,于是派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日:‘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载入史籍的这句话意思是说,秦军只害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廉颇对付不了秦军,而且他也要投降了。

昏聩的赵王听到后,深信不疑,于是就撤换了廉颇,派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率军与秦军作战。

蔺相如得知赵王要用赵括代替廉颇的消息,劝谏赵王说:“大王不能只凭名声来重用赵括,他只知读父亲的兵书战策,不知战争的变化变通。

”赵王没有听进蔺相如的劝谏。

赵括从小学习兵法,精通兵书战策,与父亲赵奢论兵事,赵奢也辩不倒他。

但父亲并不以此称赞儿子赵括。

赵括的母亲就问赵奢儿子是否能带兵打仗。

赵奢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奢的这句话是说,战争杀伐,是决定人的生死的大事。

而赵括谈论起来却很容易,他不过是夸夸其谈。

将来赵国不用赵括为将则已,倘用了他,让赵军失败的一定是他。

及赵括将赴任,其母又上书赵王劝阻,日:“括不可使将。

”赵王就问括母何故,赵括的母亲答日:“我开始侍奉他父亲时,他父亲做大将,吃饭时一块进食的有几十人,朋友们以百计。

大王和宗室们赏赐给他父亲的财物都分给了军士们,一旦国有事征召,马上就起程,不再过问家事。

而现在赵括被用为赵将,军吏们都被他骄傲的态度所拒;大王所赐的金帛,都运回自己的家,看到好的住宅田地就赶紧买下。

通过秦赵两国改革比较试论战国时期赵国灭亡的原因

通过秦赵两国改革比较试论战国时期赵国灭亡的原因

通过秦\赵两国改革比较试论战国时期赵国灭亡的原因作者:高峰来源:《神州》2011年第26期战国后期,在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下,秦国与赵国关系的发展变幻,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纵横战争的晴雨表。

秦赵之间的关系由修好外交而逐渐演变为一系列大规模攸关生死存亡的战争,最终决定了战国后期的历史进程。

对于赵国的灭亡,以往史家多有评论,认为赵国用人不当,必败无疑。

如名将廉颇成功地遏止了秦国进攻,但赵王在紧要关头撤换廉颇,改以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将,终于导致长平之败。

廉颇奔魏后,赵王派使者探视廉颇。

“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可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但赵使者受到廉颇仇人、赵王宠臣郭开的贿赂,恶意诋毁廉颇,谎称其“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受骗,认为廉颇已老,就不再召还,致使一代名将客死他乡。

在赵国抗击灭赵秦军的关键时刻,赵王又听信郭开谗言,杀死名将李牧,加速了赵国的失败与灭亡。

赵国灭亡外因是秦国强大,内因是赵国自毁长城。

秦赵之间两场具有决定性的战役,均不是秦军直接战胜,而是利用反间计调离赵国之良将。

功劳不在秦而在赵,赵王昏聩不信任手下良将所致。

赵国频繁的内乱,使其各项发展方略受到影响,人力、物力诸方面损失颇多,也是导致赵国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赵国灭亡的直接原因是军事上的失败,长平之战45万赵国青壮年被坑杀,从此赵国一蹶不振。

同时,战国末期赵国曾遭受两次大的自然灾害:公元前231年,赵国发生大地震,自乐徐(今河北满城西北)以西,北至平阴(今山西阳高东南),大部分建筑物都倒塌损坏,地面裂开的口子东西有一百三十步长。

公元前230年,赵国又遭受大旱,粮食绝收。

这两次灾难对赵国无疑是雪上加霜,加速了赵国的灭亡。

苏洵《六国论》道:“赵尝五战於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战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浅析赵国灭亡之原因

浅析赵国灭亡之原因

浅析赵国灭亡之原因作者:孙乾博来源:《丝绸之路》 2009年第22期[摘要]赵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源在于赵国特殊的自然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存环境所产生的烈性尚乱的社会风习。

社会底层的私斗之风和政权高层间的作乱妄杀对赵国造成极大的内耗,赵武灵王的改革并没改掉此弊端,赵国被秦国所灭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赵国;灭亡原因;秦国[中图分类号]K2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2-0036-03战国中期以后,赵国“地方两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数年”(《史记-苏秦列传》),是当时公认的强国。

那么,巍巍强赵到底因何而亡?一、史家观点及其不足杜牧的《六国论》中对赵国灭亡的原因描述如下:“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泊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其实杜牧《六国论》中分析赵拉灭亡的原因,只是从军事方面来说明,甚至还没上升到到军事层面。

他认为赵国灭亡的原因主要是在于赵王听信谗言,诛杀李牧,用武不终。

众所周知,一个人是无法挽救一个国家的危亡的。

所以,杜牧《六国论》中的观点只是赵国灭亡的一个原因,有一定的片面性。

赵国灭亡是由于长平一战的失败而导致的观点,也是片面的。

长平之败在于赵孝成王误听谗言,在于赵括的纸上谈兵,而把赵灭亡的原因扣在这两人身上显然有失公允。

有人说,赵损失40余万大军不是其灭亡的主要原因吗?可以肯定的说不是。

长平之战后的邯郸之战,秦昭王想让武安君白起统兵,白起拒绝领兵,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可见,长平之战秦军损失也很大,加上之后邯郸之战的大败,秦军阵亡人数应不会比赵国少多少。

但几十年后的史实告诉我们,是在这场姊妹战中同样承受巨大损失的秦统一了六国。

由此可知,长平之败是赵国衰弱的原因,是其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最主要原因。

大争之世:探六国灭亡原因

大争之世:探六国灭亡原因

大争之世:探六国灭亡原因上篇战国兴亡论好战者必亡,忘战者必危;国家生存之道,寓于对战争的常备不懈之中。

纵观中国历史,举凡耽于幻想的偏安忘战政权,无一不因此迅速灭亡。

快速回顾秦为什么能统一6国,还是应验那句老话,打败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自作孽不可活,6国灭亡的原因各有不同:1.公元前230年,秦灭韩,亡韩论:忠直术治而亡,天下异数哉。

遣水工郑国入秦修郑国渠施疲秦计,派韩非入秦劝秦王勿攻韩,总寄望于他人,不求自强,玩弄术治终归雕虫小技,却可惜了法家大才韩非,生于韩国王族,无法为秦所用,服毒死于狱中,留下《韩非子》光耀历史;2.公元前228年,秦灭赵,亡赵论:烈乱族性亡强国,不亦悲乎。

赵武灵王变法强国,拓地千里,强盛一时,远击匈奴到当今的贝加尔湖,廉颇、赵奢、李牧等名将云集,可惜末期一个转胡太后,一位无能的赵王迁,外加千古大奸郭开,李牧被害,40万赵军很快崩溃,赵国基本灭了。

3.公元前226年,秦灭燕,亡燕论:迂阔固守王道的悲剧。

燕国从西周周召公领封诸侯,存在时间长达800多年,但是信奉王道礼治的迂腐,一直是战国七雄中的弱者,尽管后期乐毅变法20多年强盛过,但昙花一现,历史的规律是贤达明君一死,良将被逐,国力就迅速败落。

4.公元前225年,秦灭魏,亡魏论:缓贤忘士,天亡之国也。

魏国是战国初期的雄主,魏文侯在李悝变法,吴起、乐羊领军开疆拓土下,秦完全被压制在关中偏西狭长地带,完全失守河西高原(今黄土高原),大梁成天下繁华中心,人才辈出,可惜从魏武侯、魏惠王开始就不会识别和重用大才了,结果卫鞅、张仪、范雎、尉缭子等绝世大才从魏纷纷逃离,投奔秦国,乐毅在燕昭王筑黄金台揽贤纳士下也投奔了燕国,难得的大才皇族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又不敢重用,即使两次领军5国合纵击败过秦军,但权利的猜忌和威望的顾虑,魏安厘王眼睁睁看着魏国败落被灭。

5.公元前223年,秦灭楚,亡楚论:故楚亡楚皆分治。

楚地域辽阔,吞并了曾经春秋的两个霸主,吴和越,但是没有有效整合部族势力,实现国家管理的统一,一个手掌再大,捏不拢,只能挨打,但是狗急跳墙,在负刍篡位,项燕统军的最后时刻,竟然打赢了秦灭六国所有战争中唯一的胜仗,难以想象20万强大的秦军锐士,由于李信的冒进,被楚军打得逃了3天3夜。

尊儒重商致使赵国终向灭亡

尊儒重商致使赵国终向灭亡

尊儒重商致使赵国终向灭亡赵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建都邯郸。

公元前228年,赵国都城邯郸被秦军攻破,赵国大夫们北逃到代,共同拥立赵代王嘉继续抵抗秦军。

公元前222年,秦军攻灭赵代王嘉,赵国灭亡。

关于赵国衰亡的政治原因,韩非曾经指出:“夫慕仁义而弱乱者,三晋也。

”赵国自公仲连改革后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君主崇尚仁义道德,再加上赵国国君深受宗法宗亲观念的影响,偏私宗亲贵族,导致赵国赏罚不信,法令不行,政治活力丧失。

赵氏立国之初就存在贵族政治,到了赵惠文王时期,贵族政治发展势头迅猛。

最终,赵国贵族集团控制了赵国政局。

这些贵族仅凭与君主的血缘关系就身居高位,享有封地,可以拥有私人武装,甚至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这些人平庸无能,身居高位却不能推动法制发展,还抱守残缺,阻碍国家改革发展。

而且他们实力膨胀,横行不法,甚至政治野心膨胀,妄图夺取国家最高权力,严重危害国家安全。

赵国贵族政治的发展阻塞了底层人才的晋升通道,无法激励人们为国舍生忘死,倾力奉献,降低了官僚队伍的素质,让赵国统治集团死气沉沉。

再加上赵国重用华而不实的贤士,阻塞智能之士的仕进之路,导致了统治集团的没落。

统治集团的没落注定了赵国政治的衰弱。

赵国自公仲连改革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历代国君仰慕仁义道德,按照个人的好恶和主张治理国家,因循守旧,任用儒生治理国家,为传统思想意识所困。

赵国最终出现了赏罚不信,法令不行的局面。

赵成侯时,邺令梁车依法对翻墙入城的姐姐处以刖刑。

梁车大义灭亲维护法制本应受到嘉奖,但是赵成侯却以不慈为由罢免了梁车;赵惠文王时,赵武灵王因为父子亲情,不顾国家利益和法律权威,想让大儿子赵章也称王,结果导致了沙丘宫变的爆发。

公子章政变失败,逃入主父宫中。

赵武灵王因为父子亲情,抛弃国法,开门迎纳了谋逆主谋公子章,导致父子二人尽死于沙丘宫。

沙丘宫变成为赵国发展的转折点,从此赵国丧失与秦国博弈的主动权,再也不能阻止秦国东出,最终被秦国所灭;赵惠文王身边的宠臣宦者令缪贤犯了死罪,他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子之下请求赵惠文王治罪,结果赵惠文王罔顾国法赦免了他;赵孝成王时,赵括的母亲请求赵孝成王若赵括失职,自己不被连坐。

写一篇赵国灭亡的v作文550字左右

写一篇赵国灭亡的v作文550字左右

写一篇赵国灭亡的v作文550字左右
周昙的这首《春秋战国门·郭开》表达了对内奸郭开一伙儿的愤怒,对赵国将军的惋惜,也表达了对赵王悲惨下场的感叹。

赵国是战国后期的第二军事强国,被秦国灭亡原因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用人不信,自毁长城”。

韩国先要把上党郡献给秦国,后又送给了赵国。

韩国献给赵国上党,是为了让两虎相争。

赵国贪图小利,得到上党郡,直接引起了与秦国的冲突。

公元前 261 年的年初,秦将左庶长王龄率军径取上党,打跑了占据上党的赵军。

赵王听说秦军抢了上党,就派久经沙场的一代名将廉颇去夺。

廉颇率军来到了上党东面的长平,与泰军遭遇,先后打了两仗,但都败了,还战死了一个裨将(副将),两个重要的据点也被秦军占去了。

不过廉颇看看打不赢了,干脆躲在深沟高垒的营寨里,坚守不战。

廉颇不出战,急坏了赵王,便派人多次催促。

但廉颇深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为将之道,无论赵王怎样催促,他就是坚守不出。

赵军不出战,同样也急坏了秦王:如不能消灭在长平虎视上党的赵军,上党随时可能易入赵国之手。

奉国的宰相范睢为了促使赵王撤换廉颇,就用了离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国最怕马服君的儿子赵括为将”。

赵王听了,终于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反对,命赵括去代替廉颇,以实现他击败秦军占据上党的战略意图。

为了全歼
赵军,白起制定了后退包围的作战计划。

读《秦灭赵国》有感

读《秦灭赵国》有感

读《秦灭赵国》有感
读《秦灭赵国》有感
秦灭了韩国以后,又把矛头对准赵国。

赵国是在三分晋时期从晋国分出来的一个诸侯国,有着三百多年辉煌的历史,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成语故事,如:窃符救赵,围魏救赵等。

而且,六国中只有赵国能和秦国抗衡,在赵武灵王时期,赵国还打起了灭秦的旗号。

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是怎样被秦国所灭的呢?因为三点:第一点,改革不利。

赵武灵王时期实行了“胡服骑射”,使得赵国的`兵力逐渐壮大。

可是,食物是军民之本啊!赵国在以后的战争中粮草供应不上是个很大的问题。

第二,君王昏庸。

赵武灵王后期,他废了长子赵章,立幼子赵柯当了君王,促使赵章带兵造反,国内大乱,给秦国一个很好的机会。

赵武灵王死后,他的子孙一代不如一代,最后赵国被灭了。

第三,长平之战,邯郸之战的失败,期间用了纸上谈兵的赵括,使得赵国青年男子死了很多。

从这个故事里我懂得了:虽然目前是很不错的,但如果不努力,就会变得落后甚至挨打。

个人进步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 1 -。

胡服骑射读后感

胡服骑射读后感

胡服骑射读后感胡服骑射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历史上很有名。

赵武灵王,名雍,是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第六代国君,是中国历代帝王中颇有建树的政治家、军事家。

赵武灵王公元前 325 至前 299 年在位,他革新图强,实行胡服骑射,为赵国开疆拓土,使赵由弱变强,对于当时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人所尽知“胡服骑射”是一次成功的改革。

但是当年推行这项改革并不容易,是克服了种种巨大阻力才得以顺利实施的。

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正处在战国中后期,列国间战争频仍,兼并之势愈演愈烈。

赵武灵王即位前,赵的国力很弱,往往无力抗击二三等小国如中山国等的侵扰。

赵武灵王即位后,在实行“胡服骑射”前的 18 年中,赵国经常被打败,这种状况继续下去,赵国很快会被兼并掉。

赵国北方多是胡人部落,他们身穿短衣长裤,骑马作战,动作非常灵活。

赵军身穿长袍,结扎繁琐,多为步兵和兵车,笨重的战车在复杂的地形中运转十分不便,众多的步卒也无力对付那奔驰迅猛、机动灵活的骑兵,只有改中原地区的宽袖长袍为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才能适应骑战的需要。

赵武灵王便想推行胡人衣裤,骑马射箭。

赵武灵王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大臣楼缓,楼缓当即表示同意他的想法。

而后,他又招来相国肥义,向他讨教此事是否可行,肥义鼓励他说:“凡事不能迟疑,首鼠两端必然一事无成。

相传舜和禹都曾向一些少数民族(小的部落)讨教他们的习俗,因此改装易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只要利国利民,就应该坚定地去做。

”肥义的话,坚定了赵武灵王的决心,他随即找来一套胡服穿上,发誓道:“我决心易服改装,骑射教民,就让世人来笑话我吧!”由于胡服骑射不单是一项军事改革措施,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移风易俗的改革,是一次对传统观念的更新,因此,施行之初,阻力很大,除了百姓接受有困难外,朝廷内的抵触情绪也很大。

以公子成为代表的贵族官僚,抱着传统观念,拒绝胡服骑射。

他们或公开反对,或称疾不朝,群臣也都不愿意穿戴胡服,怨言四起。

论胡服骑射促使赵国逐渐走向衰亡

论胡服骑射促使赵国逐渐走向衰亡
下 。
胡 服 骑 射 的 根 本 弱 点 在 于 只强 表 面 , 强 根 本 ; 强 及 燕 将 乐 毅 也 一 度 到赵 国为 赵 所 用 。所 以 , 国 军 队 屡 次 不 只 赵



胡服骑 射并 未使 赵 国国力 大增
赵 国军事力 量 的强 盛 是和赵 人 雄健 尚武 的 习性 分不
第1 0卷 第 3期 重 庆 交通 大 学 学报 ( 科版 ) 社 21 0 0年 6月 V 11 o 3 J U N L O H N Q N I O O G U I E ST Sca Sine dt n Jn 2 1 o. 0 N . O R A F C O G I G JA T N N V R IY( oi c csE io ) u .0 0 l e i
( ) 之 又 强 的 军事 力量 一 强 胡 服 骑 射 的 最 大 功 效 就 是 使 赵 国拥 有 与 强 秦 匹 敌 的
崇 尚勇武 。且赵 国居于 四战之地 , 西邻韩秦 、 胡、 林 楼烦 , 北 接燕 、 东胡 , 与齐 国隔黄河为界 , 连魏 国, 有中山国这 东 南 并

“ 心腹 之 患 ”]。 在这 种严 酷 的 外 部 环 境 影 响 下 , 人 自 【 J 赵
论 胡 服 骑 射 促 使 赵 国逐 渐 走 向衰 亡
孙 乾 博
( 内蒙古 大学 历史 与旅游文化学 院 , 内蒙古 呼 和浩特 0 0 2 ) 10 1

要: 胡服骑射是赵 国史乃至中国古代 史的一 次重 大事件 , 公论极 高。凡事有利必有弊 , 胡服骑射 其 实并未
使赵 国的 国力得到根本的提升 , 并且 由此产 生的“ 古典 军 国主 义” 其弊端反倒促 使或推 动赵 国逐 步走 向衰 及

历史趣谈揭秘:赵国本可以与秦国相匹敌 为何一蹶不振?

历史趣谈揭秘:赵国本可以与秦国相匹敌 为何一蹶不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赵国本可以与秦国相匹敌为何一蹶不振?
导语:在中国历史上,小人能够做的风生水起,甚至可以反复坑国害民的可谓少之又少。

然而,战国中的赵国是一个特例,小人谋国,小人谋事,小人最终
在中国历史上,小人能够做的风生水起,甚至可以反复坑国害民的可谓少之又少。

然而,战国中的赵国是一个特例,小人谋国,小人谋事,小人最终让本可以与雄秦匹敌的赵国一落千丈,一蹶不振。

赵国的这个小人的名字叫郭开。

《水浒传》中高俅因为一身好球技跻身入朝,而郭开却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本领,除了他那张能方能圆的嘴巴之外。

溜须拍马、巧言令色,这是郭开的拿手好戏。

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渐露峥嵘之势,其中蔺相如廉颇的将相和更给后世的赵孝成王赵丹时代的赵国赢得了十足的颜面。

赵国俨然成为魏国衰弱、楚国颓势之后的又一个矗立于秦国强大面前的巨大障碍。

然而历史却不会给赵国这样一个机会。

这一切似乎都与郭开这个天然的小人有关。

小时候就作为伴读出现的郭开,从小就与赵国的太子二人勾肩搭背、耳鬓厮磨、亲密无间,甚至舔疮止痒,自然长大就成了赵悼襄王赵偃的座上宾,身为大将心系祖国荣辱的廉颇自然心怀愤怨,于是在一次宴会上,廉颇拿郭开开刀了,他痛斥郭开不学无术,只会带坏太子,令国家陷入困境。

这点无疑让郭开心怀恨意,也让朋友赵偃颇感不快。

看着郭开唯唯诺诺的样子,心底坦荡的廉颇叹了口气,最终也就释然了。

然而谁也料想不到,郭开却把这件事情深深地扎在了心底。

从此,廉颇的头顶上就布满了一朵乌云,尤其是是孝成王死后,随着蔺相如
生活常识分享。

赵国衰亡及反思

赵国衰亡及反思

赵国衰亡及反思理30班七组历史研究性课题组长:李熠辉组员:韩冰晶、胡劭斐刘佳威、王新婵、徐佳鹏一、赵与燕、秦的交战对燕国的战争邯郸保卫战胜利后,赵国的元气大伤。

邻国燕以为有机可乘,起兵攻赵,却反被赵国屡败。

公元前251年,燕相栗腹到赵国为赵王祝寿,借机侦知赵国的形势。

回燕后,栗腹向燕王进言,“赵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

燕王又征询昌国君乐闲的意见,乐闲认为:“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伐”。

燕王不听反对意见,仍出兵攻赵。

燕军兵分两路,-路由栗腹带领,攻打赵地鄗(今河北高邑东南),一路由庆秦统帅,攻代地(今河北蔚县东北)。

赵国派老将廉颇领兵败燕军于鄗,另一路燕军也被赵将乐乘击退。

赵军乘胜追击500余里,包围了燕都。

燕国被迫割地求和,赵兵撤围。

这一仗,燕将栗腹战死,乐闲投奔了赵。

其后,赵又多次大胜燕国。

公元前250年,赵国派廉颇率军再围燕都。

前248 年,赵派廉颇、延陵钧助魏攻燕。

前243年,赵将李牧又率军伐燕,取武遂(今河北徐水西北)、方城(今河北固安西南)。

前242年,剧辛率燕军攻赵,被赵将庞暖击败,剧辛亦阵亡。

前236年,赵国派庞暖统兵攻燕,取狸(今河北任丘东北)和阳城(今河北保定西南)。

赵在对燕的多次战争中获胜,表明赵国仍具备一定的军事实力。

赵国内部的变化前251年,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去世,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其于偃立,是为赵悼襄王。

赵悼襄王派武襄君乐乘代廉颇为将,廉颇恼怒,攻打乐乘,乐乘败走,廉颇也出奔魏国。

继续与秦交锋秦在邯郸之役撤兵后,并未放弃对赵的进攻,大大小小的战斗持续不断。

公元前256年,秦军攻赵,取20余县,杀赵军9 万,诸侯大震。

前247年,秦将蒙骜攻赵,占领了榆次(今山西榆次)、狼孟(今山西阳曲)、新城(今山西朔县西南)等三十七城。

前241年,秦国置东郡,断“山东纵亲之腰”,危及韩、魏。

赵将庞暖率赵、楚、魏、韩、燕五国之师攻秦,至蕞(今陕西临潼北),兵败于秦,五国罢兵。

战国七雄赵国的兴衰史

战国七雄赵国的兴衰史

战国七雄之赵国赵国是东周时期的诸侯国,也是战国乱世的七雄之一。

周穆王时期,有一滴滴司机叫嬴造父,因专职给周穆王赶马车,且“车技”高超,被周穆王封到赵城,即今山西省赵城县。

造父也就成为了中华赵姓的始祖。

春秋争霸时期,晋国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其中就包括赵国。

公元前438年,晋幽公即位,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了晋国的剩余土地,史称“三家分晋”。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韩虎、赵籍、魏斯三家为诸侯国,赵籍成为了古赵国的创建者。

赵国建立初期,实力一直都位于中等行列,环顾周边列强林立,西边有邻居秦国、魏国,秦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还有让人闻风丧胆的弓兵集团军。

魏国更是三家分晋后,魏赵韩中最强的存在,铁甲步兵称雄七国。

东边有强大的齐国,齐国占据了华北平原地区,国富民强,且粮食充足,是战国初期最富裕的国家。

北边有燕国和东胡,时常会对赵国进行边境的骚扰。

西边的楚国也是虎视眈眈,楚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而且地处南方战略位置,可攻可守。

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赵国似乎只有招架之力。

那么赵国是如何称霸一方,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呢?赵国传位至赵武灵王时,国家积贫积弱,但赵武灵王是一位天资卓越,且胆识过人,具有远大抱负的君主。

战国初期,天下大乱。

赵武灵王抛弃了中原地区长久以来视北方戎狄部落和胡人部落为蛮夷之族的观念,根据赵国士兵形象与楼烦、林胡相似的特征。

在全国发布实行胡服骑射的法令,主动向东胡学习。

一是改革服饰,赵国境内无论贫富贵贱,必须强制穿上胡服。

以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为准。

胡服短小紧身,轻巧便利,很适合马上训练。

二是组建骑兵部队,学习胡人的骑射技巧。

因为骑兵部队更加灵巧,不受战场的限制,适合所有的战场。

而且作战速度更加快速,可以做到收放自如。

赵武灵王组织的强大的骑兵,成为赵国军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赵国打下战国七雄的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是改变赵国现有的经济结构,学习胡人的游牧经济,大量接受胡人的加入,大批出身低贱和有戎狄背景的人得到重用。

战国七雄之赵国,深度分析赵国由盛转衰

战国七雄之赵国,深度分析赵国由盛转衰

战国七雄之赵国,深度分析赵国由盛转衰来自:石鼓春秋 >《大秦帝国》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

国君嬴姓赵氏,为商朝名臣飞廉(蜚廉)之后,原为赵侯。

至造父以下六世至奄父,奄父生叔代,叔代以下五世至赵夙,赵夙孙赵衰事晋献公之子重耳。

赵衰随重耳逃亡十九年,重耳返国为晋文公,赵衰任国政。

赵衰卒,其子赵盾嗣;赵盾卒,其子朔嗣。

朔子赵武于晋平公十二年(前546年)为晋国正卿,赵武传赵景叔,赵景叔传赵鞅,即赵简子(前518年—前458年),赵简子传赵襄子(前457年—前425年)。

赵烈侯六年(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

至赵武灵王(前325年—前299年)始称王,至王迁,前222年,灭于秦国。

公元前208年,赵歇重建赵国,定都信都(今邢台),数年后为汉将韩信所灭。

赵国全境东北与东胡和燕国接界,东与中山及齐国接界,南与卫、魏、韩三国交错接界,北与楼烦、林胡接界,西与韩、魏两国交错接界。

国都在晋阳(今太原),前425年迁中牟(今鹤壁),前386年赵敬侯迁到邯郸(今河北邯郸市邯山区),在邯郸定都长达一个半世纪。

赵武灵王赵雍(约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即赵武灵王,嬴姓,赵氏,名雍,赵肃侯之子,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政治家、改革家,生于赵国首都邯郸,后称“赵主父”。

十五岁主赵,老爹刚死就遇到诸路豪强对自己虎视眈眈,魏惠王联合楚.秦.燕.齐.以会葬之名,各派精兵伺机攻取赵国。

对于十五岁的新王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老爹的葬礼弄不好就是战场啊。

在托孤重臣肥义帮助下,赵武灵王摆开阵仗,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首先命令赵国全国戒严,赵军随时能投入战斗。

又联合韩国和宋国这两个位于秦、魏、楚、齐之间的国家,使赵、韩、宋三国形成品字型结构,将秦、魏、楚、齐四个国家置于两面受敌或者三面受敌的被动局面。

又重赂越王无疆,使之攻楚,先把与赵国不搭界的楚国的注意力转移到它的老对手越国身上去。

“错失天下的巨人”——战国七雄之“赵国”

“错失天下的巨人”——战国七雄之“赵国”

“错失天下的巨人”——战国七雄之“赵国”战国七雄里的赵国,是一个被大众所熟知的国度,无论电视荧屏,或是文化典献中,都留有很多赵国的故事,窃符救赵、完璧归赵、毛遂自荐……,闻名的人物也很多,如果详细阐述,一时半会是讲不完的。

今天的文章,只从一个角度入手,讲一讲这个准一流强国——赵国,是怎么一步步错失天下的。

《赵国的位置和历史》赵国疆域,基本在今天河北南部、山西中北部一带,主要的重镇是邯郸、晋阳。

赵国和魏国、韩国一样,都是诸侯里的小字辈,原来都是晋国的卿大夫,后来三家分晋,各立门户。

赵国位置据记载:赵烈侯六年(前403年),韩、赵、魏正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

至赵武灵王(前325年—前299年)始称王。

前222年,灭于秦国。

赵国全境东北与东胡和燕国接界,东与中山及齐国接界,南与卫、魏、韩三国交错接界,北与楼烦、林胡接界,西与韩、魏两国交错接界。

国都在晋阳(今太原),前425年迁中牟(今鹤壁),前386年赵敬侯迁到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前372年赵成侯立邢为信都(今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为赵之别都。

《赵国的强大》赵国起初一直默默无闻,看着魏国、齐国、秦国在中原打来打去……,其崛起比较迟,但崛起之后,势头非常火爆。

崛起源于赵武灵王。

公元前326年,在位二十四年的赵国国君赵肃侯因病去世,十五岁的新君赵雍继位。

在位期间,励精图治,进行一系列的内外改革,推行“胡服骑射”,每一次改革都会遇到强大的阻力,伴随着流血和牺牲,赵武灵王在推行胡服、教练骑射、励行改革的前期同样遭到了宗室贵族的强烈抵制,最终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服了在宗室贵族中威望最高的叔父公子成,方才使得“胡服骑射”可以顺利推行下去。

通过这次富国强兵的改革,赵国建立了一支异常强大的骑兵部队,为了提升这支队伍的战斗力,赵武灵王从国内挑选体格健壮的勇士进入骑兵部队,并且大幅提高他们的待遇。

令赵国民众皆以能入骑兵部队为荣。

赵武灵王同时从军中选拔了一批平民出身的军官充入骑兵部队中,大大的加强了对这支部队的控制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国衰亡及反思理30班七组历史研究性课题组长:李熠辉组员:韩冰晶、胡劭斐刘佳威、王新婵、徐佳鹏一、赵与燕、秦的交战对燕国的战争邯郸保卫战胜利后,赵国的元气大伤。

邻国燕以为有机可乘,起兵攻赵,却反被赵国屡败。

公元前251年,燕相栗腹到赵国为赵王祝寿,借机侦知赵国的形势。

回燕后,栗腹向燕王进言,“赵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

燕王又征询昌国君乐闲的意见,乐闲认为:“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伐”。

燕王不听反对意见,仍出兵攻赵。

燕军兵分两路,-路由栗腹带领,攻打赵地鄗(今河北高邑东南),一路由庆秦统帅,攻代地(今河北蔚县东北)。

赵国派老将廉颇领兵败燕军于鄗,另一路燕军也被赵将乐乘击退。

赵军乘胜追击500余里,包围了燕都。

燕国被迫割地求和,赵兵撤围。

这一仗,燕将栗腹战死,乐闲投奔了赵。

其后,赵又多次大胜燕国。

公元前250年,赵国派廉颇率军再围燕都。

前248 年,赵派廉颇、延陵钧助魏攻燕。

前243年,赵将李牧又率军伐燕,取武遂(今河北徐水西北)、方城(今河北固安西南)。

前242年,剧辛率燕军攻赵,被赵将庞暖击败,剧辛亦阵亡。

前236年,赵国派庞暖统兵攻燕,取狸(今河北任丘东北)和阳城(今河北保定西南)。

赵在对燕的多次战争中获胜,表明赵国仍具备一定的军事实力。

赵国内部的变化前251年,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去世,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其于偃立,是为赵悼襄王。

赵悼襄王派武襄君乐乘代廉颇为将,廉颇恼怒,攻打乐乘,乐乘败走,廉颇也出奔魏国。

继续与秦交锋秦在邯郸之役撤兵后,并未放弃对赵的进攻,大大小小的战斗持续不断。

公元前256年,秦军攻赵,取20余县,杀赵军9 万,诸侯大震。

前247年,秦将蒙骜攻赵,占领了榆次(今山西榆次)、狼孟(今山西阳曲)、新城(今山西朔县西南)等三十七城。

前241年,秦国置东郡,断“山东纵亲之腰”,危及韩、魏。

赵将庞暖率赵、楚、魏、韩、燕五国之师攻秦,至蕞(今陕西临潼北),兵败于秦,五国罢兵。

前240年,秦国又发兵攻赵,占领了龙(今河北行唐县境)、孤(今河北唐县北)和庆都(今河北唐县东北)。

前236年,秦又以救燕为名,派王翦,桓(齿奇)、杨端和攻赵,占领了阏与(今山西和顺)、橑阳(今山西左权)。

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安阳等9座城,尽取漳水流域之地。

赵国一再丢城陷地,丧兵失将,对秦的强大攻势虽有李牧的暂时遏制,但难以阻挡秦的吞并之势。

二、秦国灭赵李牧两败秦军公元前234年,秦国对赵再次发动进攻,秦将桓(齿奇)攻赵的平阳和武城(均在今河北磁县),杀死赵军10万和赵将扈辄。

随后,桓oC继续领秦兵攻赵,战于赤丽、宜安(今河北石家庄东南),却遭到了赵国大将李牧的迎头痛击。

《史记·赵世家》称:“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

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李牧曾“破杀匈奴十余万骑。

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

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李牧对付匈奴卓有成效,抵抗秦国也多次获胜,败秦军于肥(今河北晋县西),秦将桓(齿奇)畏罪出奔于燕。

公元前232年,秦国又派兵伐赵,在番吾(今河北灵寿西南)又被李牧击败。

然而赵国也“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

赵国遭受自然灾害赵国连年兵祸不断,又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公元前231年,赵国发生大地震,自乐徐(今河北满城西北)以西,北至平阴(今山西阳高东南),台屋墙垣大半颓坏,地裂开的空隙有东西130步之大的。

第二年即前230年,赵国又发生大旱,百姓无粮,“民大饥”,连年战争和严重的自然灾害,使赵国国力大衰。

李牧被杀公元前229年,秦兵又大举攻赵。

秦将王翦率上党驻军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另一大将杨端和率河内兵进围邯郸,又派羌瘣助战。

李牧和司马尚率赵军抗秦军达一年之久。

秦国见李牧一时难以武力攻下,即施以反间计。

秦人以重金贿赂了赵王的宠臣郭开,郭开即向赵王诬告李牧、司马尚欲叛,赵王便派赵葱及齐人颜聚代替李牧。

李牧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拒不交出兵权,赵王竟暗地派人逮捕李牧并处死。

李牧之死,是昏馈的赵王自毁“长城”,加速了赵的灭亡。

赵国的灭亡李牧一死,秦国灭赵已无大的障碍。

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杀死赵葱,击败颜聚,攻占了赵国都城邯郸,俘虏了赵王迁。

赵公子嘉率其宗族数百人逃亡到代郡,自立为代王,并与燕国合兵,屯军上谷郡。

前222年,秦将王贲在灭燕后,又攻打代,俘虏了代王嘉。

至此,赵国彻底灭亡。

三、赵国灭亡的原因赵国自“三家分晋”建国后,有过强盛的时期,但终为强秦所灭,从其本国情况看,灭亡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政治上改革的不彻底。

秦在商鞍改革后,出现了一批富有才干、办事效事高的官吏来治政,使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乡邑大治”,一跃而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赵国也曾有两次较大的改革。

赵烈侯时,赵国以相国公仲连任用荀欣等贤才进行改革,“选练举贤,任官使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选拔贤才当官。

赵武灵王时也进行了重大改革,使赵国的国力又大大增强。

但赵国并未从根本上废止贵族政治,宗亲对赵国的政治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在赵武灵王的改革之中,最终取得了以公子成为首的贵族集团的支持才得以进行。

面在长平之战前,就是否接受冯亭所献上党之地,赵孝成王也是和他的叔叔平阳君、平原君等族人商议才定下决策的。

所以赵国百姓都明白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中,国君是只相信其亲族的。

腹击就曾说: “主虽信臣,百姓皆曰:‘国有大事,击必不为用”。

赵武灵王的改革主要是军事制度的改革,他学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射的战术方式,采用了骑兵编制和胡人服饰,也具有文化融合的意义,但他并没有扩展到政治改革特别是经济制度的改革,其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加强,这一点和秦国相比更为明显。

秦国自商鞅变法而起的改革,涉及到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政治制度等各个方面,形成以“奖励军功”为中心的制度,在推动农业生产关系方面也产生重要作用,因此秦国的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加之后来的水利工程建设,遂使关中地区成为富庶之地,成为支持秦国对外战争的物质基础。

再看赵国,文献中几乎见不到赵国改革对经济的影响,因此他对战争的支持力度也必然明显不足,以长平之战为例,赵军在战争中被困46日,竟得不到粮草的基本战略物资的供给以至于官兵相食而亡,赵国为了支持战争不得不向齐国借粮,这就说明即使在经过胡服骑射改革成功后的赵国,在经济上仍然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持战争。

赵国的改革在政治上也没有触动封建化的进一步发展,其血缘政治与贵族政治表现得十分明显。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武灵王的改革,开始便遭到贵族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挠,但在武灵王的说服和威逼下,公子成等人选择了服从。

公子成(王叔)反对胡服改革,表面上是反对武灵王的“袭远方之服”,实际上是担心“变古之教,逆人之心”,是赵国贵族阶层因循守旧观念的集中反映。

为了推行改革,武灵王是以当前面临的外强环逼,以“服为便用,礼为便事”之说说服了他。

赵造等王室成员认为,“圣人不易民之教,智者不变俗而动”。

(《战国策》卷一九《赵策二》。

)赵武灵王则以“衣服之制所以齐常民也,非所以论货者”,表明它的改革不会涉及到政治制度的范畴,这又反映了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思想局限性。

这样,一方面使胡服骑射在简便形式上的改革得以成行,也表明改革的层次不会深入,从后来的实际看,包括赵武灵王在内的赵国统治集团都没有把这个变革发展下去,血缘政治依然是赵国的政治制度主体,旧贵族势力,包括武灵王本人都十分浓厚,后来赵武灵王在公子章问题上的犹豫不忍,乃至于“欲分国为二”,都是这种新旧观念矛盾表现的结果。

沙丘之变作为武灵王的悲剧,也是这种政治基础所导致的一个缩影。

赵武灵王之后,赵国的主政者如奉阳君等人属于守旧集团的代表。

沙丘之变时,李兑与公子成结为一党,李兑曾劝相邦肥义传政于公子成,遭到拒绝后又多次联络公子成,最后围主父于沙丘宫。

政变后李兑立即掌握了赵国大权。

另一些人如韩徐为则与齐国的薛公田文关系密切,尽管二者在赵国外交政策(对待齐、秦)上不同,甚至对立,但在政治上保守是一致的。

赵惠文王六年(前293年),齐闵王欲攻宋,秦国反对,齐国因此到赵国“致蒙”行贿李兑,赵即支持齐攻宋。

另外,有名的“触龙说赵太后”和“赵奢收税”之事,以及在是否接受冯亭献上党之地与赵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面前,都说明旧贵族势力的思想意识对赵国政治制度的深刻影响。

在战国时期改革大潮中,赵国的改革实行是较晚的,其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成功,但在经济改革方面缺乏,都与赵国这样一个社会基础是联系在一起的。

赵武灵王改革唯一的政治基础便是所谓的“简襄之烈”的改革精神。

简襄精神为赵国立国之基,赵武灵王在推行改革中强调自己是依照“简襄之变”的先例,并以此说服了贵族势力,但是,赵国没有实行彻底而全面的社会改革,建立起一套与封建统一国家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制度,在决定国家强盛的生产关系上进行彻底改革,这与简襄时期的改革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简单地把简襄的成就理解为扩疆拓土和吸收胡族文化,而没有把握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改革的相关性、一致性,是武灵王改革失之偏颇的原因所在,这也决定了“胡服骑射”不是一次深刻的社会改革的真正原因。

也有人认为,赵武灵王的改革也有政治上的措置,例如开明的民族和睦政策,在雁门、九原等地曾经释放奴隶等,加速了这一带的封建化进程,但这些措施只是在北方新疆域实行,并没有在赵国上下推开,换句话说武灵王实行的胡服骑射解决了赵国的军事问题,而没有真正实现赵国综合实力的固强。

秦国自商鞅变法(前356-350年)后,除了迁都咸阳外,主要是推行郡县制,开阡陌,废井田,平度量衡。

经济制度上的深入非常突出,并进行了“初为赋”和“初行钱”,导致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起来。

秦国称王的时间是比较晚的(前325年秦惠文君首次称王,距离最早称王的魏惠王晚近20年),但称帝的时间却是最早的(前288年秦齐相约称帝),这说明商鞅改革的效果是非常大的。

在组织制度上,张仪死后,秦国初置左右丞相、将军等,军事势力的发展同样是非常快速的,为对外扩张打下了基础。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大批秦简的出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秦国制度,特别是在法律文书和军制等方面展现的丰富内容,反映了秦人政治制度的完善和所达到的较高水平,这是其他国家尤其是赵国所欠缺的。

赵国政治的落后,还表现在法令不行,赏罚不明。

与秦国变法之后,百姓大治,令行禁止,形成鲜明的对照。

秦始皇的父亲子楚曾在赵国作人质,后逃回秦国。

“赵欲杀子楚妻子。

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

寻常百姓也时常违犯法令。

赵地“人民矜懻忮,好气,任侠为奸”。

“自全晋之时固已患其骠悍,而武灵王益厉之”。

所以韩非批评道:“赵氏,中央之国也,杂民之所居也。

其民轻而难用,号令不治,赏罚不信,地形不便,下不能尽其民力,彼固亡国之形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