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育对医药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
人文素质教育被称作当代大学生的“营养套餐”,是因为人文素质不仅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种种理性觉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还包括对人的立身处世的现实规范,也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是人格完善的重要“营养”。各种大学生的暴力事件的出现又给我们提了个醒: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内在的整体素质;促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开发思维,净化“灵魂”;尽快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尽快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是国家对大学生培养的重点。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籍《易经》,其中说到“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它既体现在物质方面,也体现在制度和精神方面。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素质教育尚存在较大差距,“人文社会学科缺乏症”越来越严重,表现在不少学生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人文基础的薄弱直接导致很多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质,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不足,对世界、人生的看法有所偏颇,这种情况在我校这样一所理工科高校尤为突出。
对于智育和美育是不可分隔的统一体。科学(智育)与艺术(美育)从总体上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虽说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思维方式和创作过程,二者相互渗透,这也是学习科学知识和进行审美教育相结合的最基本条件。科学与艺术的出发点是共同的,都在追求人类摆脱愚昧和黑暗,争取文明和进步,展示人类创造力,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审美在现代教育教学体系中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它不仅应成为学校、乃至各个教育环节应承担的共同责任,也是教师与学生对创造和谐、温馨的教育教学环境的共同追求。学校在注重科学知识价值时同样要注重教育的育人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先天的潜能、才能和气质。因此,把审美教育放在整个教育教学实践中,放在大学生生存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多方位视野中来考查,我们国家对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视程度还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这种片面追求智育,忽视审美教育必然导致学生的心理缺失,审美空虚的结果。
纵观中外历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民族都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按照其社会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古希腊的思想家帕拉图、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审美素质具有的强大力量能渗透到人的心灵深处,使人的心灵净化,性格变得高尚优雅。孔子也十分重视对“礼”、“乐”的学习,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一个君子的培养通过学习诗歌等作品得到知识启发,通过学习礼仪塑造品德,而成为君子则要凭借乐教。在我国近代史上,王国维和蔡元培也曾大力提倡美育教育。古代哲人对育人规律的总结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美育教育既是对历史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又是对当代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创新,在培养学生健康个性、健全人格上,美育和智育都是不可缺少的。
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教育的主要意义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审美是美学的源泉。审美教学的内容不仅包括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人文学科,同时还涉及更多深刻的内容。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美育资源,为学生开拓更多的视野,把审美教育延伸
到校外,扩大到整个社会,如美术馆、音乐厅、博物馆及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历史文物、人文景观等都是学生开展审美教育的最好课堂。高校还可通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世界优秀艺术成果,可借助审美的教学媒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引发学生审美心理,使学生直接感触到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让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传留和感染着他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通过这样一个个美的历程,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审美观和鉴别美、欣赏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抵制不良文化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人性,遵守行为道德规范,丰富文化知识修养。审美教育作为一种超越性、综合性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带有情感教育特点,它通过对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可以使一个人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教育的偏颇使学生缺少的就是这种个性鲜明的人格魅力的自我塑造才能和良好的审美素质,甚至最基本的礼貌行为和文明语言。我们不时感到我国公民公共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现状正在泱及后代和国家的形象,我们在人文素质教育上的缺失应当引起警觉了,我们不能把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丢失在当代。纵观我国五千年文明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伟大德中华文明,进入本世纪以来,掀起的“国学”热,就是对传统美德的呼唤,人们重新认识到中国传统道德之美,而传统道德之美既是“国学”之美。我们要让所有的学生从传统美德中去寻找智慧、与时俱进、与时代文明、现代社会形态相适应的道德行为,这是我们教育者的使命。如果我们真正重视到美育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就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的高尚道德情操、智力超常、身心健康、意志品格坚定的优秀人才甚至让全体公民都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社会公德。
营造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的艺术氛围。适当的审美教育,既可以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在学生的人格塑造和生活方式上有很好的积极作用。青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塑性较大,要培养“真、善、美合一”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不仅仅是简单的增加几门艺术人文类的课程,还应创造使人温馨、陶醉的校园环境,细致到每一个角落,一张照片、一首诗、一幅画、一曲音乐、一个建筑、一件雕塑甚至于都要适应时尚潮流,构建起具有鲜明个性的校园魅力,使校园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师生和谐化。让每一个学生个体从这种倡导审美文化的大氛围当中寻找其自身的爱好和心灵方向。另外还应该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有突破性的改革和创新,使学科交叉,在医学学生中开展阅读和欣赏优秀文学作品课,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小说、诗歌、散文欣赏课,音乐、绘画鉴赏课,网页制作、动漫设计课,以及丰富的社团活动,使学生尽可能地运用艺术门类的知识来丰富专业知识,课程设臵尽可能以多种审美通道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把那些玩物丧志,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吸引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来。
大学美育让我们医药大学生更加健康,更加有活力。
美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对于艺术家来说,美是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才能找到激情,找到美。于是,在艺术家的审美视野中,美是一个个形象。对于哲学家来说,美在过程,美在存在,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②。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种联系包括横向系统,也包括纵向过程。过程的美可以揭示宇宙无限进步的历史和历史联系,它既包括运动,也包括相对静止,既包括无限,也包括相对有限,既包括持续,也包括间断,它能以立体而不是平面的角度来反映世界。但是,过程同一切理性思维的成果一样,它本身是抽象的产物,虽然它是科学的、真理的,但它却是世界万物的概念升华,所以,在哲学家审美视野中,作为纯概念的过程就是美。美在未知,这种看法,对于科学家与探险家们来说也是同一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