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找骆驼教学设计之五
《找骆驼》教案优秀7篇
《找骆驼》教案优秀7篇找骆驼教案篇一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谁找骆驼?(商人、老人)商人的骆驼怎么啦?(走失) 走失与丢失有什么区别?(走失:走着,走着,没了!) 骆驼走失了,商人很着急,这时候看见一位老人,商人怎么样?(赶上去问)我是老人,你是商人!我们表演。
(评议、朗读)二、定向。
老人看见过骆驼吗?老人知道骆驼的样子吗?我们自己来学懂这篇课文。
三、自学。
第一台阶:1.自学课文,划下描写骆驼样子的词句。
2.交流:说说骆驼的样子。
3.说样子。
(1)左脚跛。
(什么叫跛?)(2)左驮蜜,右驮米。
(什么叫驮?)(3)缺了一颗牙齿。
刚才说得对不对?商人听了高兴吗?我当老人,你们当商人,我们表演一次。
评价:对!不错!对极了!的程度念出来没有?当老人说了不知道后,商人怎么说?(忿忿怎么念?研究哄、详细的意思)第二台阶:说说,练练1.用因为所以句式讲话。
(例:因为老人看见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所以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2.老人之所以是因为他观察得仔细,判断得正确。
第三台阶:分析,朗读1.能把老人怎么想的语句划出来吗?(学生答:课文里没有。
老师要求学生思考)2.破浅?跛晃左蜜右米3.树叶被缺了一颗牙的骆驼咬过该是什么样子?(研究、画、分析。
)4.读,我们学着老人的口气说话什么口气?(1)不紧不慢地读(2)至于干什么用?(连续上下文,顺着)(3)找到没有?哪个词说明找到了?(果然)照可换词吗?(可以,换按)指点是指什么?一路与哪个词有关系。
(走失)四、指点。
为什么顺着脚印去找?另外两条线索为什么不可靠?(学生讨论)五、我们又不去找骆驼,干吗学?编者意图是给我们一些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差异作业。
1.课后填空,抄词。
2.表情朗读。
选做题:表演找到骆驼后。
七、表演。
板书:判断分析观察左脚破脚印右深左浅左驮蜜右驮米路左边有蜜,右边有米缺了一颗牙齿齿印顺着脚印去找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并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补充完整。
《找骆驼》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
《找骆驼》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篇一:找骆驼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1)先复习《蜜蜂引路》一文,预习本课,进行联系比较学习。
(2)学习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3)在熟读,分角色读文的基础上,学会用心观察周围事物,认真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心观察周围事物,认真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人是怎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骆驼的特征的。
三、教学难点:学会初步的分析、推理,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启发学生思维、想像,对学生进行观察与思维的训练。
四、课前准备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①教师引述: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
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②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③教师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
《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想不想学一学?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①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②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
A、老师出示问题。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B、教师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C、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几位同学把寻找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D、然后在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三、根据线索,比较异同①启发学生思考。
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
交流要点:a、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B、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路上的骆驼脚印、脚印的深浅和方向、路边的蜜和米,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等。
《找骆驼》教学设计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教案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 主题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
角色扮演
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通过表演的 形式再现故事情节,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 受。
学生自主学习策略设计
预习与自学
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了解课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同时鼓励 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学相关知识,扩大知识面。
。
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 事件,能够复述课文。
培养观察能力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了解老人 是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到骆驼的 ,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引导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问导入
向学生提出关于骆驼的问题,如“你 们知道骆驼有哪些特点吗?”、“骆 驼为什么被称为‘沙漠之舟’?”,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新课学习环节
阅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关系。同时,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 读中的困难。
分析课文
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 :“老人为什么能帮助商人找到骆驼?”、“课文中哪些细节描述了老人的观察和推理过 程?”。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激活学生的前知
回顾旧知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 生回忆之前学过的与骆驼相关的 知识,如骆驼的特点、生活习性 等。
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骆驼的图 片、视频等素材,让学生在生动 形象的情境中感受骆驼的魅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找骆驼》优秀10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找骆驼》优秀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以下是编辑给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找骆驼》优秀10篇。
《找骆驼》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1、了解上任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2、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课前准备:字条,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寻人启事》2、指名读。
3、讨论“根据哪些内容能找到这个人。
”(板书:特征)二、初步感知课文1、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交流三、品读课文(一)品读第一段1、谈话讨论:商人到外地采购货物带骆驼干什么?骆驼会在什么情况下走失呢?此时商人的心情怎样?2、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自然段的文章。
(自由读,指名读)3、通过重点词语体会商人的心情“找了很多地方”“赶上去”等词语4、指导朗读。
过渡:刚才我们知道找人的时候要知道这个人的特征,那么找骆驼呢?(生答)(二)小组合作学习(2—10自然段)师:课文导读部分给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那同学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学习将这两个问题解决掉呢?1、出示问题:(1)商人的骆驼有什么特征?(2)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征的?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认为重要的或者认为与问题有关的语句,然后跟同桌互相讨论交流。
3、汇报交流,解决问题。
(1)生汇报第一个问题,师板书骆驼特征(2)指导朗读。
(出示对话,体会老人说话时的语气跟商人此时心情的变化。
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3)汇报交流第二个问题a\ 指名读自己画的有关语句。
16《找骆驼》教案设计
16《找骆驼》教案设计16.《找骆驼》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找骆驼》是一篇自读课文。
本文以“找骆驼”为线索进行叙述,事情的起因、经过、记过十分清楚。
作者在叙述中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教学这篇课文应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本课力求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放手让学生读课文。
读通语句,读懂文意,读清思路,读明道理。
二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让学生在了解了“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样知道这只骆驼的特点”的基础上,自己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学会观察、思考、判断和推理。
[教学目标]1.认读7个生字2.认识4种不同的对话形式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图片、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或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准备:搜集生活中的类似实例;阅读相关课外书或看录像,如《少年包青天》、《福尔摩斯侦探集》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观察图画,揭题引思1.导入:老师这里有一幅挺有趣的图画,想不想看一看?2.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
你发现了什么?3.导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你肯定会有很多新发现。
《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想不想学一学?(板书课题:找骆驼)[设计意图]以一幅情景图画引入新课,让孩子们在看画时发现其中几处违背常理的错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思维,进而导出课题,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新课的学习之中。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出读懂的问题。
(1)认读生字词:骆驼、跛、驮着、忿忿、啃、究竟。
(2)按座次顺序指名轮读课文。
要求读通顺、读流利。
(3)质疑。
2.轻声读课文。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6找骆驼(教案)
16*找骆驼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思维——判断的方法,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
1.当你丢失东西的时候,你会怎么寻找呢?本文就讲述了一个找骆驼的故事,一位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帮助商人找到了骆驼。
你知道老人是怎么凭借观察找到骆驼的吗?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借助字典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词。
3.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课文。
4.读完课文后,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商人找骆驼。
)5.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写商人到处找走失了的骆驼,在询问一位老人时,老人详尽地描述了骆驼的特征。
第二部分(第9、10自然段):写老人讲述自己知道骆驼特征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写商人照老人的指点,找到了骆驼。
三、理解课文,引导探究。
1.学生默读阅读提示,画出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1)故事里的老人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2)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征?(3)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征的?(4)自由完成下列研究性表格。
2.交流第一个问题:老人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并画出相关句子。
出示:“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1)学生说,教师总结特点。
(骆驼的左脚有点跛;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缺了一颗牙齿。
)(2)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9自然段。
理解“是的”“不错”“对极了”等词、句子表达的好处,理解“愤愤”(表现商人很生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6找骆驼》教学设计(精选14篇)
《16 找骆驼》教学设计(精选14篇)《16 找骆驼》篇1【教材分析】《找骆驼》这篇课文是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
故事改编自阿拉伯民间故事。
人物有两个:商人和老人。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的准确分析和判断,使商人终于找到了骆驼。
课文以“找骆驼”为线索进行叙述,起因、经过、结果十分清楚。
老人的观察、分析、判断,对人很有启发,令人拍案叫绝。
【设计理念】这组课文围绕“观察中的发现”这一专题组合来编排。
众所周知,观察中要有发现,极为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提出问题。
因此,构思这一课文的教学,从语言文字学习的角度着眼,需要加强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能力的培养。
我以课文前“学习提示”中体现阅读方法指导的两大问题──商人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以及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为主线展开学习。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体会老人是如何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过程。
培养认真观察、分析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激发兴趣1、猜谜语:沙漠里有只船,船上背着两座山,个子高又大,耐暑顶瓜瓜。
2、学生自由交流对骆驼的认识。
3、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习要点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六课《找骆驼》。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该怎样学?2、学习提示让我们思考什么问题?(问题一:骆驼有什么特点?问题二:老人是怎么知道这些特点的?)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两个问题来研究课文。
三、根据学习提示,练读课文对话,解决问题一过渡: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请标上记号。
(生自读并标注)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一。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5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5篇)教学重难点:篇一认真揣摩老人是如何推断骆驼的特点的过程,学习老人善于观察认真分析的好品质。
《找骆驼》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8个生字。
在语言环境中积累“骆驼、牙齿、详细、不紧不慢、指点、走失”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按照老人的指点,商人为什么能找到丢失的骆驼。
”并和伙伴们分角色演一演。
3、了解老人是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推理的良好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沙漠里行走,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骆驼)2、对了,有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于是,他急得到处找。
出示课题,33、找骆驼(齐读课题)。
3、生字:骆4、学生质疑师: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这位商人是怎么找骆驼的,他究竟找到了没有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演示课文动画,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听到些什么?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字:跛驮忿哄啃(1)小组读生字。
(出示)跛驮忿哄啃(2)书写:驮忿读词语:(出示)骆驼、牙齿、详细、不紧不慢、指点、走失(3)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的心情和语气。
商人:有礼貌、着急、忿忿。
老人:不紧不慢、胸有成竹。
2、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导读句子:(出示)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理解词语“果然”,进行造句。
4、想一想:按照老人的指点,商人为什么能找到丢失的骆驼?小组讨论,说说理由。
5、说话练习(出示)老人看见(),就知道();又看见(),想到();还看见(),所以知道()。
6、交流并板书:观察分析归纳结论7、(出示)老人看见这些现象是怎么想的呢?8、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9、齐读课文。
四、巩固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和小伙伴合作演一演。
3、(出示)比一比,组成词语。
跛()齿()忿()玻()龄()芬()4、(出示)想一想、说一说:(1)骆驼左脚有点跛,是因为。
找骆驼教学设计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11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为了加深您对于找骆驼教学设计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11篇《找骆驼》教学设计,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找骆驼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哄”“跛”意思。
2.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懂得遇到事情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学会观察——思维——判断的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想象,对学生进行观察与思维的训练,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收集骆驼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一、猜谜语,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脊背突起像山峰,沙漠之舟能载重。
风沙干旱都不怕,戈壁滩上逞英雄。
(谜底:骆驼)2、介绍骆驼3、谈话激趣:在沙漠里发生了一个有关骆驼的有趣的小故事,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让我们一起来学《找骆驼》。
(板书课题《找骆驼》)。
二、整体感知:1、那么,《找骆驼》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2、教师追问:你能按照这样的提示来说吗?(出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找骆驼》这个故事讲了商人()一只骆驼,向老人(),经老人(),()骆驼的事。
这样我们就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了,你觉得这样表达是不是清晰呀。
3、读读课文,想一想: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三、细读理解:(一)一部分:1、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我们读一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走失的骆驼有几个特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标画出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汇报三个特点。
谁来先给大家读一读他们的对话,然后再说说骆驼的特点?(教师板书:左脚跛;左蜜右米;缺一颗牙)追问:“跛”什么意思?在文中呢?做一个动作告诉我?你能用一句话说出这几个特点吗?我们是从老人的问话中知道了骆驼的三个特点。
《16 找骆驼》教学设计
《16找骆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16 找骆驼》这个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
3.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一本《16 找骆驼》的故事书2. 图片、卡片或故事相关的道具3. 学生的课外阅读笔记本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让学生想象一下在沙漠中找一只迷路的骆驼是一件怎样的事情。
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2. 通过问一些问题引入主题,例如:“你认为骆驼会在沙漠中走得很远吗?为什么?”阅读故事:1. 给学生分发故事书或将故事投影在黑板上,让学生跟读故事。
2. 在每段故事后面停下来,确保学生理解并给予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来测试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词汇学习:1. 整个课堂参与词汇学习的活动,以帮助学生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
2. 教师可以将这些生词和短语写在黑板上,并提供相关的图片、卡片或道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讨论和解决问题:1.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 为什么骆驼会迷路?b. 幸好故事中的男孩有哪些方法可以找到骆驼?c. 你在类似的情况下会怎么办?2. 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想法,并鼓励他们就这些问题展开展开讨论。
培养逻辑思维:1. 让学生思考迷路的骆驼和男孩最终是如何相互找到的。
2. 教师可以提问一些关于逻辑思维的问题,例如:“幸好男孩有哪些线索帮助他找到骆驼?为什么这些线索对他有帮助?”3. 鼓励学生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提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巩固和评估:1. 教师与学生一起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核心内容。
2. 让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以自己的方式绘制一张故事的大意图或做一张大致的故事地图。
3. 教师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参与度,鼓励他们提问和回答问题。
拓展活动(可选):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再次阅读故事,并为故事创作一个新的结局。
2. 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在类似迷路的情况下找到途径的故事。
《找骆驼》教案设计:增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找骆驼》教案设计:增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找骆驼》,学生能够:1.理解文章内容,抓住主题,准确表达意思。
2.掌握文本结构,从文本中获取信息。
3.分析韵律、声调,感知语言的美感。
4.培养综合分析能力,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二、教学内容1.朗读课文,讨论文章内容及主题。
2.学习半韵、押韵等修辞手法,分析文章的语言风格。
3.自主阅读课文,寻找文章主旨,提炼关键词。
4.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掌握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通过共读课文,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准备探究的思路。
(2)在讲解声调、韵律等修辞手法时,引用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或者经典诗词,让学生在反复重复中感受到语言美的价值。
2.活动一:探究主旨(1)自主阅读课文,在读完后找出文章的关键词汇并记录下来。
(2)问: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3)讨论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挖掘文章深度。
3.活动二:分析语言风格(1)讲解半韵、押韵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分析语言风格。
(2)自主阅读课文,并分析其中的半韵、押韵和其他修辞。
(3)讨论课文中的具体诗句、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文字加分。
4.活动三:思辨与深度理解(1)针对具体问题,让学生分析探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会思辨。
(2)举例说明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思考框架。
(3)讨论结果和结论,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5.课后作业(1)完成一篇与课文相关的作文,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想。
(2)阅读相关文献,回答问题并进行文本分析。
四、评估方式1.参与度:主动提问、积极回答。
2.课堂表现:注意力专注、积极思考、发表言论。
3.作业完成度:书写规范、思路清晰、表达准确。
4.成绩统计:学生怎样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解析能力。
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文本的结构和韵律,还能够深入挖掘文章的意义和主旨,展现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找骆驼教案(最新)
找骆驼教案五篇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骆驼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1.同学们,你们见过骆驼吗?那么,你们知道骆驼在沙漠中,它是人们和商人们一种主要的交通工具。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骆驼》这个故事。
2.揭题、板书、读题《找骆驼》。
师:同学们想从课题中知道些什么吗?3.质疑。
(生:我想知道,是谁在找骆驼?为什么要找骆驼?他能找到吗?……师板书:谁?走失——找?)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1. (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师板书:商人、走失、找、问、老人)2.检查字词认读。
(出示思考题)过渡:同学们商人找骆驼,他在老人的指点后才找回自己的骆驼。
但是,你们知道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又是怎么知道骆驼这些特点的?这两个问题就是我们本节课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三、根据学习提示,练读课文对话,解决问题一学习1——9自然段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然后同桌交流: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2、交流汇报。
(1)师:你知道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2)生答。
3、指导朗读(出示商人和老人的对话《1》课件)(1)师:现在老师来扮演老人,谁来扮演商人?(2)分角色朗读。
(2人读、分组读,强调老人的性格特点:不紧不慢)过渡:同学们,老人对骆驼特点是那么的熟悉,可是又说骆驼去哪儿了,他也不知道。
这下可把商人给欺蒙了!谁能来读读商人说的话?该用什么语气读?(生气)(先指2人分角色读,再分2大组读)四、根据学习提示,细读老人的话,解决问题二学习课文10——11自然段过渡:商人这么生气,老人生气吗?那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呢?请大家一起来学习课文10——11自然段。
16--《找骆驼》教学设计
16 《找骆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表现的不同心理。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络驼和特点。
3.感悟“用心观察,就能有所发现”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新课1、猜谜语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则谜语,你们来猜一猜,是什么?你知道它是谁吗?2、欣赏骆驼的图片。
是啊,它就是骆驼。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有着“沙漠之舟”美誉的骆驼们,3、板书、齐读课题骆驼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运货,可离不开骆驼。
如果在沙漠中行走的人不小心走失了骆驼,那该有多糟糕啊!可有个商人偏偏遇到了这事,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么找骆驼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理解新词的意思,可利用工具书、也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3、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商人丢失了一只骆驼,他就去问老人,老人把骆驼的特点详细的说了,他按照老人的方法找到了骆驼。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老人非常详细地说了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3)这些详细的详细情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2、小组合作探究。
3、小组汇报归纳,学习重点段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认真。
我看到同学们交流的很热闹,一定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那么老人说出了骆驼的几个特点呢?(三个特点)哪个同学告诉老师是哪三个特点呢?(第一个特点是左脚有点跛,第二个特点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第三个特点是缺了一颗牙齿。
)师:商人听到老人说出骆驼的三个特点后心情如何?从哪看出来的?(非常高兴)生:从这里看出来的,老人说:“对极了,你知道我的骆驼去哪了吗?”师:具体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呢?生:我从“对极了”这个词看出来的。
16、《找骆驼》教学设计
16、《找骆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听故事,学习拼音“luò”、“tuó”、“táo”。
2.听故事训练学生的听力和阅读能力。
3.通过故事的情节,培养学生的助人精神和对动物的爱护。
4.掌握小学生常用词汇和句型。
二、教学内容《找骆驼》这篇故事是以黄河流域的荒漠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小女孩苏荻如何帮助阿伯找回走失的骆驼的故事。
这篇故事中包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荒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
通过这个故事的讲解,既能够增进学生对祖国风土人情及大自然的了解,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阅读习惯和情感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luò”、“tuó”、“táo”三个拼音的学习;2.学习常见的小学生汉字和词语;3.通过故事,培养学生的助人精神和对动物的爱护;2. 教学难点1.学生对汉字和词语的认识和理解;2.如何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情感态度。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看课题:请学生们看一看今天的文章题目《找骆驼》,看一下大家知道“骆驼”这个词汇吗?2.介绍荒漠生态环境:请学生观看荒漠里的景象,帮助学生了解荒漠里的特点。
3.谈助人为乐的精神:请学生逐个看图,讲述图片中人们怎样帮助骆驼。
引导学生认识到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第二步:讲授故事1.让学生先自己看故事,思考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的性格特点;2.请教师再给学生讲解故事的重点、内容、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3.让学生逐段跟读故事,让学生体味故事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三步:训练听力1.按照故事情节,播放故事录音;2.提问故事中出现的关键汉字和词语;第四步:学习拼音和生字词1.学生自主跟读汉字和词语;2.指导学生在白板上书写生字词和搭配实现学习记忆。
第五步:练习口语表达1.把故事情境分配给每个小组,让小组坐在一起用他们方言式表达故事;2.评比哪个小组表达得最好,评出优秀小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找骆驼》教学设计之五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2、学习老人是如何观察事物。
思考问题的。
重点难点
弄清老人为什么能帮助商人找回骆驼;理解重点词句。
课时安排:l课时一、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找骆驼》这课。
(板书课题、齐读。
)
师: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自悟
出示自学提纲:(课件)
(1)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根据什么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
(4)提出学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你理解了哪个新词?
(指名答,师生评议。
)
3、讨论提纲3题。
老人的依据: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
叶的牙齿印——缺牙齿
四、再读课文,品评人物品质
你觉得那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1、自读,领悟情感。
2、指读,交流。
(引导:丢骆驼的商人当时心情怎样?老人说话时“不紧不慢”应是怎样的语气?)
3、老师随机范读。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总结
1、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认真仔细观察,遇事要动脑筋分析、判断。
)
2、以前的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你怎么做的?如果没做成功,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
6 找骆驼
脚印右深左浅——左脚破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
树叶上齿印——缺牙齿(仔细观察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