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诊断与治疗
子宫肌瘤病例总结范文
摘要: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本文通过对一例子宫肌瘤患者的病例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一、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5岁,已婚,主诉:发现子宫肌瘤3个月,伴有月经不规律、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
二、临床表现1. 月经不规律:患者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
2. 腹部肿块:患者下腹部可触及质硬、边界不清的肿块,活动度差。
3. 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腰酸、下腹坠胀、痛经等症状。
4. 其他: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尿频、便秘等。
三、诊断方法1. 妇科检查:通过阴道检查、双合诊、三合诊等检查方法,了解子宫大小、形态、质地等。
2. B超检查:B超是诊断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可清晰显示肌瘤的位置、大小、数目等。
3. MRI检查:对于复杂病例,MRI检查可提供更详细的影像学信息。
4.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相似症状。
四、治疗手段1.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轻微、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可选用激素类药物或中医中药治疗。
2.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明显、有生育需求、肌瘤较大、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a. 腹腔镜手术:适用于肌瘤较小、单发、无生育需求的患者。
b. 经腹手术:适用于肌瘤较大、多发、有生育需求的患者。
c. 子宫肌瘤挖除术:适用于年轻、有生育需求、肌瘤较小、无生育功能的患者。
五、病例总结本病例为一例45岁女性,发现子宫肌瘤3个月,伴有月经不规律、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
通过妇科检查、B超检查、MRI检查等手段,确诊为子宫肌瘤。
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生育需求等因素,建议手术治疗。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未见复发迹象。
六、临床启示1. 提高对子宫肌瘤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 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生育需求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3. 加强术后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预防复发。
总之,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诊疗过程中应注重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于子宫肌瘤的文献
关于子宫肌瘤的文献摘要:1.子宫肌瘤的定义和背景2.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3.子宫肌瘤的症状和诊断4.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5.预防子宫肌瘤的措施正文: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组成。
在育龄期女性中,子宫肌瘤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子宫肌瘤的定义、发病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子宫肌瘤的措施。
1.子宫肌瘤的定义和背景子宫肌瘤,又称为子宫平滑肌瘤,是生长在子宫壁上的肿瘤。
它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组成的,也可能包含一定比例的纤维组织和血管。
子宫肌瘤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大小和形状各异。
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子宫肌瘤可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
2.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子宫肌瘤的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它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激素水平:子宫肌瘤的生长与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尤其是雌激素。
雌激素水平过高或长期刺激,可能导致子宫平滑肌细胞异常生长,形成子宫肌瘤。
(2)遗传因素:子宫肌瘤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子宫肌瘤病史的女性,患病的风险较高。
(3)年龄:子宫肌瘤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尤其是30-50 岁之间。
3.子宫肌瘤的症状和诊断子宫肌瘤的症状因肌瘤大小、位置和数量而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1)月经改变: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月经不规律等。
(2)腹部肿块:肌瘤较大时,可在腹部触及肿块。
(3)尿频、便秘:黏膜下肌瘤可压迫膀胱和直肠,导致尿频、便秘等症状。
(4)不孕或流产:肌瘤位置、大小和数量影响宫腔形态,可能导致不孕或流产。
诊断子宫肌瘤主要依靠妇科检查、B 超、磁共振等检查手段。
4.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有多种,具体选择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肌瘤大小和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
治疗方法包括:(1)观察等待:对于无症状、体积较小的肌瘤,可采取观察等待,定期复查。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如止血、调节激素等。
子宫肌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指南
子宫肌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指南引言: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通常在生育年龄的女性中发现。
这种肿瘤由子宫内膜细胞增殖形成,可引起月经不规律、盆腔压迫症状以及不孕等并发症。
因此,早期确诊和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提供详细指南。
一、诊断子宫肌瘤的方法1. 临床表现子宫肌瘤可以表现为多种临床症状,包括月经过多、异常出血、周期性腹部不适或压迫感等。
此外,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便秘、盆腔酸胀或不孕等问题。
当出现类似的临床表现时,应及时就医,并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及持续时间,以便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2. 影像学检查超声波是最常用且非侵入性的子宫肌瘤诊断工具。
它可以提供子宫大小、数量、形态和位置等信息,并对附加的盆腔结构进行评估。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更精确的检查手段,可以帮助确定肌瘤类型,鉴别可能存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其他恶性肿瘤。
3. 切片检查通过获取组织切片进行病理学分析,可以确诊子宫肌瘤和排除其他潜在问题。
从子宫内膜窦或经阴道黏膜刮取标本,或通过手术获取直接活检材料都可作为切片检查的来源。
4. 其他辅助检查血液学检查包括测量血常规、甲状旁腺功能指标和凝血功能等,以了解身体是否存在其他问题。
尿液分析可以排除尿路感染。
如果怀疑有恶性转化或不典型特征,还可以考虑进行淋巴结活检和染色体分析等进一步鉴别。
二、手术治疗指南1. 患者选择对于年轻女性而言,在决定手术治疗之前,应首先确定其生育需求。
如有生育需求,应选择针对保留子宫的微创手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生育功能的影响。
而对于年龄较大、已完成生育或不想要孩子的患者来说,完全切除子宫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2. 手术类型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子宫肌瘤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通过在下腹部作3~4个小切口,在内视镜引导下将子宫肌瘤切除或剥离。
这种方法具有恢复快、损伤小和出血少等优点。
而传统的子宫肌瘤切除术一般适用于大型、多发性或位于特定位置的肿瘤。
子宫肌瘤的诊疗指南
术中止血措施
采用电凝、缝合等止血方 法,确保手术过程中出血 量的控制。
术后观察与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出血情 况,对出血较多的患者给 予止血药物、输血等处理 。
粘连预防措施
术中防粘连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防粘连剂或 放置防粘连膜,减少术后粘连的
发生。
术后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 肠道蠕动和子宫恢复,减少粘连的 形成。
发病机制
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多项研究表明,其与 女性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异常有关。此外,遗传因素 、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等也可能参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子宫肌瘤在育龄女性中发病率较高,据统计,30岁 以上的女性约20%患有子宫肌瘤。
年龄分布
子宫肌瘤多发生于30-50岁女性,其中以40-50岁年 龄段发病率最高。
病理检查
对刮出物及切除的子宫肌瘤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及 有无恶变。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保守治疗措施及适应症
药物治疗
通过药物调节激素水平,缓解症状, 缩小肌瘤体积。适用于症状较轻、近 绝经期或全身情况不宜手术者。
期待治疗
对于无症状且肌瘤较小的患者,可定 期随访观察,暂不采取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方式及适应症
生活习惯与疾病预防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 以降低子宫肌瘤的发病风险。
心理干预和辅导服务
心理评估与干预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焦虑、抑郁等不 良情绪,采取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如心理疏导、认知 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情绪管理与自我调节
教授患者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患者学 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新进展引言: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发生在育龄期的女性身上。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得到了许多新进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近年来关于子宫肌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成果。
一、非手术诊断技术的发展1. 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超声检查是目前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子宫肌瘤诊断方法之一。
近年来,超声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在提高分辨率和描绘清晰度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例如,传统B超已经逐渐被三维(3D)B超所取代,这使医生能够更好地观察肿块的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
2. 磁共振成像(MRI)在子宫肌瘤筛查中的作用MRI能够提供更详尽、精确、全面的影像信息,且不受肢体肥胖和气腹等因素的影响。
它能够显示子宫肌瘤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近年来,在子宫肌瘤的初步筛查中,MRI已经证明其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疾病的发展。
二、手术治疗技术的进步1. 微创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传统的开放式子宫切除手术存在创伤大、恢复慢等缺陷,近年来,微创手术逐渐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得到推广。
其中尤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
该技术通过腹壁仅三个小孔进行操作,减少了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并且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2. 子宫动脉栓塞(UAE)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突破子宫动脉栓塞是一种非手术的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塞在子宫动脉输入供应肌瘤的血管中,释放栓塞物质,堵塞肿瘤的血液供应。
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缩小肌瘤体积,减轻相关症状,并避免了手术带来的并发症。
在近年来的临床实践中,子宫动脉栓塞逐渐成为肌瘤保守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
三、药物治疗新进展1. 黄体酮受体调节剂(SPRMs)的应用SPRMs是一类具有黄体酮受体亲和性的药物,通过抑制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和乳腺组织的作用来抑制肌瘤生长。
近年来,SPRMs得到广泛关注并被广泛采用。
这些药物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可减轻月经不规律、压迫症状等不良反应。
子宫肌瘤护理诊断以及护理措施有哪些
子宫肌瘤护理诊断以及护理措施有哪些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于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支持组织而存在,故称为子宫平滑肌瘤,简称子宫肌瘤。
目前该疾病的发病因素尚不明确,雌激素是肌瘤生长的主要促进因素,孕激素对肌瘤的发生起协同作用,且该疾病拥有一定的遗传特性。
1.子宫肌瘤临床表现主要的症状如下:(1)月经改变。
经量增加,经期延长,周期缩短,不规则的阴道出血;(2)下腹部肿块。
当肌瘤逐渐增加导致子宫超过妊娠3个月大小时,可于下腹正中扪及肿块,尤其是在膀胱充盈的状态下;(3)白带增多。
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物增加,盆腔充血导致白带增多;(4)腰酸、腹痛以及下腹部坠胀。
通常无腹痛,常常为腰酸、下腹坠胀感强烈,尤其在经期间有加重趋势。
当肌瘤发生蒂扭转时,会伴随有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且伴随发热;(5)不孕或流产。
影响精子进入宫腔,宫腔变性,妨碍受精卵受精。
2.子宫肌瘤的治疗2.1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1)随访观察。
肌瘤小,症状不明显,或临近绝经期的妇女,可每3-6个月进行复查,加强随访观察,必要时再考虑进一步治疗措施;(2)药物治疗。
肌瘤小于2个月妊娠子宫大小,症状轻,临近绝经期或全身情况不适用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利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2.2手术治疗手术仍然是目前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途径可以经腹、经阴道或采用宫腔镜以及腹腔镜进行,具体包括:(1)肌瘤切除术。
将子宫肌瘤摘除而保留子宫的手术,主要用于40岁以下的年轻妇女,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者;(2)子宫切除术。
肌瘤大,个数多,症状明显,肌瘤有恶性变可能者,又无生育要求的病人,可以进行子宫切除术。
3.护理诊断主要包括:(1)疼痛。
和病情进展和手术切口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
与长期反复出血造成贫血、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3)焦虑。
与反复阴道流血,担心预后有关;(4)知识缺乏。
「最新版」子宫肌瘤诊疗指南
「最新版」子宫肌瘤诊疗指南最新版子宫肌瘤诊疗指南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在临床上十分普遍,尤其是在育龄妇女中。
为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子宫肌瘤,近年来相关专家对子宫肌瘤的诊疗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发布了《最新版子宫肌瘤诊疗指南》。
1. 指南的制定背景子宫肌瘤作为一种常见病,广泛存在于妇女中,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子宫肌瘤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指南的制定旨在提供权威、准确、科学的指导,帮助医生和患者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2. 子宫肌瘤的定义与分类指南明确了子宫肌瘤的定义以及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根据肿瘤部位、大小、数量等进行分类,并详细介绍了各类子宫肌瘤的特点和临床表现。
3. 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指南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超声、MRI等),并强调了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4. 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指南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
对于育龄妇女,指南还详细阐述了孕前治疗、妊娠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5. 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指南介绍了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激素治疗、抗纤维化治疗等,并重点指出了各种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6. 子宫肌瘤微创治疗技术指南对子宫肌瘤的微创治疗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详细分析了各种治疗技术的适应症、手术步骤和并发症风险。
7. 子宫肌瘤的随访及复发处理指南对子宫肌瘤的随访及复发处理提出了建议,包括复查时间、随访内容等,以及对于复发子宫肌瘤的处理方法。
8. 指南的局限性及待完善之处指南强调其所提供的只是一种参考,不能代替临床医生的判断和决策。
并指出因研究限制和科学知识的不断更新,指南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待完善之处。
总结起来,最新版子宫肌瘤诊疗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权威、准确的参考,帮助他们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选择。
子宫肌瘤的讨论及总结
子宫肌瘤的讨论及总结以子宫肌瘤的讨论及总结为标题,本文将从什么是子宫肌瘤、症状、原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和总结。
一、什么是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又称为子宫纤维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它起源于子宫肌层。
子宫肌瘤通常是单发或多发的,可以位于子宫壁的任何位置。
根据其位置可分为子宫壁内、子宫壁外和子宫腔内肌瘤。
二、症状子宫肌瘤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患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异常阴道出血(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经间期出血、盆腔疼痛、排尿困难、排便困难、尿频、尿急等。
如果子宫肌瘤增大压迫邻近器官,还可能导致腹痛、腹胀、腰痛等症状。
三、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子宫肌瘤的确切原因,但有研究表明雌激素和孕激素可能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遗传因素也被认为是导致子宫肌瘤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诊断诊断子宫肌瘤通常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 临床症状:根据患者的症状,如异常阴道出血、盆腔疼痛等,医生会考虑到子宫肌瘤的可能性。
2.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检查,可以感觉到子宫增大和肌瘤的存在。
3.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波、MRI等,能够帮助医生确定肌瘤的位置、大小和数量。
4. 组织学检查:有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子宫内膜活检或子宫肌瘤切片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五、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1. 药物治疗:适用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黄体酮类药物等,可以通过抑制雌激素的分泌来缓解症状。
2. 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肌瘤较大或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和子宫切除术等。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症状包括异常阴道出血、盆腔疼痛等。
其发生原因尚不清楚,但与雌激素和孕激素有关。
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选择方法需根据患者的症状、肌瘤的大小和位置以及个体情况综合考虑。
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新进展一、子宫肌瘤的概述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
它由子宫壁的平滑肌细胞形成,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结节,大小不一。
子宫肌瘤可以单发或多发,有时会造成不适和生理功能障碍。
近年来,在诊断与治疗领域出现了许多新进展,有助于提高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水平。
二、诊断新进展1. 影像学技术的应用:超声波造影技术和MRI在子宫肌瘤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超声波造影可通过注射超声造影剂,使得血流灌注情况更加清晰可见,有利于评估子宫内膜早期浸润、异位皮下结节等情况。
MRI可以提供详细的图像信息,帮助医生确定肿瘤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且能够鉴别恶性程度。
2. 基因检测技术:基因检测技术在子宫肌瘤的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某些特定基因的检测,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携带特定基因突变,从而提前预警子宫肌瘤的发生和进展。
三、治疗新进展1. 保守治疗:对于无明显症状或轻度不适的患者,可选择保守治疗。
包括观察、休息、药物治疗等方式。
此外,辅助传统中医药或针灸等方法也有一定效果。
2. 微创手术:针对那些需要手术干预的患者,微创手术已成为常规选择。
腔镜手术技术可以通过小切口进行子宫肌瘤的摘除或剥离,对组织损伤较小,并能够缩短恢复时间。
3. 焦点聚焦超声消融:该技术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波将能量准确传递到肿块内部,使其受到高温灼伤而死亡。
相比传统手术方式,此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且患者不会感受到明显的疼痛。
4. 介入治疗:通过导管将栓塞剂注入子宫动脉供血部分,以达到堵塞血流、阻止肿瘤生长的目的。
这个方法是一种无需手术切除,可以尽量保留子宫和卵巢功能的选择。
四、新进展带来的益处1. 提早发现:新的诊断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子宫肌瘤,及时进行干预治疗,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
2. 个体化治疗:新的治疗策略允许医生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式。
子宫肌瘤诊断及治疗
子宫肌瘤
• 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
• 为什么子宫常见于30-50岁妇女?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诊断
• • • • • • • • 临床表现: 症状:多无明显症状。 常见: 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贫血 下腹包块 白带增多 压迫症状 其他,下腹坠胀、腰酸背痛。肌瘤变性,肌瘤扭转,肌瘤脱出。
体征
• • • • 根据肌瘤不同位置,可有不同体征 浆膜下肌瘤:子宫增大,不均匀,质硬。 肌壁间:子宫增大,质硬 粘膜下:不突出宫颈口的,子宫均匀增大;突出宫颈口,可见到粉 红色肿物,与宫颈四周边缘清楚。 • 宫颈肌瘤:宫颈前后唇不对称,宫颈突出。
子宫肌瘤诊断Biblioteka • • • • • • 辅助检查: 超声 核磁 血常规 宫腔镜 腹腔镜
小结
• 子宫肌瘤的诊断及治疗 • 1.根据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可以诊断。 • 2.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症状,是否生育选择个性化治疗。
作业
• 子宫肌瘤鉴别诊断
子宫肌瘤治疗
• 期待治疗:3-6个月随访一次。
• 药物治疗: •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达菲林,亮丙瑞林,戈舍瑞林。 • 2.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治疗
• • • • • • 手术治疗:经腹、腹腔镜、宫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 子宫切除术(子宫全切术、子宫次全切除术) 非手术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 高强度超声聚焦(海扶)
子宫肌瘤的中医诊疗规范
子宫肌瘤的中医诊疗规范一、概述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
据统计,至少有20%的育龄期妇女有子宫肌瘤,因肌瘤多无或很少有症状,临床报道发病率远低于真实发病率。
本病以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白带增多或阴道不规则流血为主要症状,属中医学癥瘕、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病的范畴。
二、中医辨证标准(一)中医辨证分型1.气滞血瘀型:轻者月经正常,重者经行血崩或漏下不止,乳房胀痛,小腹作胀或隐痛,有肛门部下坠感,舌质暗红,边有瘀紫斑点,脉濡细、沉弦或细涩。
2.阴虚火旺型:月经先期,经行血崩,或漏下不止,胸中灼热,或下腹内觉热,乳头痒,或刺痛,或乳房胀痛牵及腋窝,经后赤白带下,或黄白相杂,舌质红,苔少津,或薄黄,脉弦细或细数。
3.肝郁脾虚型:月经正常或经行后期,量多如崩,小腹有下坠感、大便德薄,经后带下多清稀,舌质淡白或苔薄白,脉濡细或细弦。
(二)中医诊断表述1.气滞血瘀证主症:轻者月经正常,重者经行血崩或漏下不止。
次症:(1)乳房胀痛;(2)小腹作胀或隐痛,有肛门部下坠感;(3)舌质暗红,边有瘀紫斑点;(4)脉濡细、沉弦或细涩。
辨证要求:以上主症必备,兼具其余3项次症。
2.阴虚火旺证主症:月经先期,经行血崩,或漏下不止。
次症:(1)胸中灼热,或下腹内觉热;(2)乳头痒,或刺痛,或乳房胀痛牵及腋窝;(3)经后赤白带下,或黄白相杂;(4)舌质红,苔少津,或薄黄;(5)脉弦细或细数。
辨证要求:以上主症必备,兼具其余3项次症。
3.肝郁脾虚证主症:月经正常或经行后期,量多如崩。
次症:(1)小腹有下坠感、大便德薄;(2)经后带下多清稀;(3)舌质淡白或苔薄白;(4)脉濡细或细弦。
辨证要求:以上主症必备,兼具其余3项次症。
(三)中医鉴别诊断1.与妊娠鉴别:妊娠时有停经史,早孕反应,子宫增大与停经月份相符,质软囊性感;与盆腔肿块不同,借助妇科检查、妊娠试验、B超检查等可明确诊断。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及临床处理方案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及临床处理方案我们要明确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
这个诊断过程就像侦探在寻找线索,我们要从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三个方面入手。
一、病史收集病史是诊断的第一步。
我们要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生育史、肌瘤病史等。
比如,患者是否有过月经不规律、痛经的情况,是否有肌瘤病史,肌瘤的大小、数量和生长速度等。
这些信息对诊断至关重要。
二、临床表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我们要密切关注。
常见的症状有腹痛、阴道出血、胎位不正、胎儿生长受限等。
这时,我们要像医生一样,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分析患者的症状,找出与子宫肌瘤相关的线索。
三、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是诊断的关键。
B超是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可以清晰地显示肌瘤的大小、位置和性质。
磁共振成像(MRI)和宫腔镜检查也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我们来说说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处理。
一、保守治疗对于小的子宫肌瘤,直径小于5cm,且无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这就像给肌瘤穿上了一件隐身衣,让它暂时不那么显眼。
治疗期间,我们要定期进行B超检查,监测肌瘤的生长情况。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适用于直径在5-10cm的肌瘤,且症状较轻的患者。
常用的药物有米非司酮、氨甲喋呤等。
这些药物就像魔法药水,可以抑制肌瘤的生长,缓解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在使用时要权衡利弊。
三、手术治疗对于直径大于10cm的肌瘤,或症状较重的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
手术方式有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和宫腔镜手术等。
这就像给肌瘤一个彻底的切除,让它不再影响妊娠。
1.开腹手术:这是一种传统的手术方式,适用于肌瘤较大、位置较深的患者。
手术过程中,我们要像拆弹专家一样,小心翼翼地分离肌瘤,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
2.腹腔镜手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适用于肌瘤较小、位置较浅的患者。
手术过程中,我们通过几个小切口进入患者体内,用特殊的器械切除肌瘤。
3.宫腔镜手术:这是一种通过阴道进行的手术,适用于黏膜下肌瘤。
子宫肌瘤临床路径表
子宫肌瘤临床路径表1. 引言本文档提供了子宫肌瘤的临床路径表,旨在帮助医生和病人了解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2. 概述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肿瘤,多发于育龄期妇女。
临床上常见到的症状包括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下腹坠胀感等。
3. 诊断子宫肌瘤的诊断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3.1 临床症状:结合病人反映的临床症状,如月经异常、下腹坠胀感等,进行初步判断。
- 3.2 影像学检查:通过超声波、MRI等影像学检查,可观察到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和数量,进一步确认诊断。
- 3.3 病理学检查:对于影像学检查存在争议的病例,可考虑进行病理学检查,获取更精确的诊断结果。
4. 分级子宫肌瘤根据其位置、大小和数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个分级:- 4.1 子宫壁肌瘤:位于子宫壁内。
- 4.2 子宫腔肌瘤:位于子宫腔内。
- 4.3 子宫蜕膜下肌瘤:位于子宫蜕膜下。
- 4.4 子宫蜕膜内肌瘤:位于子宫蜕膜内。
- 4.5 子宫外肌瘤:位于子宫外。
5. 治疗针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包括:- 5.1 观察:对于无不适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子宫肌瘤,可选择观察,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 5.2 药物治疗:适用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促排卵剂、黄体酮、长效受体激素释放剂等。
- 5.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症状或合并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包括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剥除术等。
6. 结论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肿瘤,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治疗方法包括观察、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根据子宫肌瘤的分级,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以上是子宫肌瘤临床路径表的概述,供医生和病人参考。
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制定,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决策。
子宫肌瘤健康教育指导
子宫肌瘤健康教育指导一、什么是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它是由子宫壁内的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块。
子宫肌瘤通常是良性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能会引起症状并需要治疗。
二、子宫肌瘤的症状子宫肌瘤可能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但在一些情况下,它们可能会导致以下症状:1.异常月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期不规律等。
2.盆腔疼痛:包括腰痛、下腹痛等。
3.压迫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等。
4.生育问题:子宫肌瘤可能会影响受孕和妊娠。
三、子宫肌瘤的诊断如果怀疑患有子宫肌瘤,您应该尽快就医。
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检查:1.盆腔检查:医生通过触诊来检查子宫和附件的异常。
2.超声检查:超声波图像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子宫肌瘤的大小、数量和位置。
3.其他检查:如MRI、CT等。
四、子宫肌瘤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症状的严重程度、年龄、生育计划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选项:1.观察: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小型子宫肌瘤,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观察。
2.药物治疗: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如减少月经出血、缩小肌瘤等。
3.手术治疗:手术可以通过切除子宫肌瘤或子宫来治疗。
4.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药物输送到肌瘤血管中,以缩小肌瘤。
五、子宫肌瘤的预防目前尚无明确的方法可以预防子宫肌瘤的发生,但以下措施可能有助于减少患病风险: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
2.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子宫肌瘤。
3.避免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长期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可能增加患子宫肌瘤的风险。
六、子宫肌瘤的注意事项1.定期随访:如果被诊断患有子宫肌瘤,您应该定期进行随访,确保病情得到控制。
2.妊娠计划:如果有生育计划,建议在孕前咨询医生,了解子宫肌瘤对妊娠的影响。
3.注意症状变化:如果您的症状发生变化,如出现剧烈疼痛、异常阴道出血等,应立即就医。
总结: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肿瘤,多数为良性。
子宫肌瘤的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九.治疗原则
子宫肌瘤
(二)药物治疗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 长效剂:亮丙瑞林 2.其他药物 高效孕激素拮抗剂:米非司酮
九.治疗原则
子宫肌瘤
(三)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1.月经过多致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2.严重腹痛,性交痛或慢性腹痛,有蒂肌瘤扭 转引起的急性腹痛。 3.体积大或引起膀胱、直肠等压迫症状。 4.能确定肌瘤是不孕或反复流产的唯一原因者。 5.疑有肉瘤变。
六.临床表现
1.月经改变 2.腹部包块 3.白带增多
子宫肌瘤
(一)症状
4.压迫症状 5. 疼痛 6.不孕 7.贫血
(一)症状
子宫肌瘤
1.月经改变: 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最常见
多见于大的肌壁间肌瘤及黏膜下肌瘤。 原因:肌瘤使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 影响子宫收缩,此外肌瘤可能使肿瘤附近的静脉 受挤压,导致子宫内膜静脉丛充血与扩张,从而 引起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可继发贫血
如图:贫血貌
(一)症状
2.下腹包块
肌瘤较小时在腹部触及不到肿块
子宫肌瘤
当肌瘤逐渐增大使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大
时可从腹部触及
(一)症状
3.白带增多
子宫肌瘤
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并伴
有盆腔充血致使白带增多。
子宫黏膜下肌瘤一旦感染,
可有大量脓样白带。
若有溃烂、坏死、出血时,可有
八.鉴别诊断
(四)子宫恶性肿瘤
子宫肌瘤
(1)子宫肉瘤:好发于老年妇女,生长迅速, 多有腹痛、腹部包块及不规则阴道流血。
八.鉴别诊断
子宫肌瘤
(2)子宫内膜癌:以绝经后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 好发于老年女性,子宫呈均匀增大或正常,质软 。宫腔镜检查,分段诊刮术可鉴别。
浅析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肌瘤钙化时 , 表现为散在一致斑点 , 或壳样 钙化 包膜 , 或边缘粗糙及波浪状的蜂 窝样 。 1 诊 断性 刮 宫 . 4
小 的 粘 膜 下肌 瘤 或 是 功 能 失调 性 子 宫 f 血 ,子宫 内膜 n 息肉不易用双合诊查 出, 可用刮宫术协 助诊 断。 如为粘膜下 肌瘤 , 匙 在 宫 腔 感 到 有 凸起 面 , 始 高 起 后 又 滑 低 , 感 刮 开 或
对年龄较大 、 症状 明显 , 无继续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 者应作全子宫切除术 、 子宫次全切 ,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年 龄在 5 0岁左右可保 留一侧 正常卵巢 以维持其 内分泌功能 。 2 .微 创 技 术 .3 4
岁 的妇 女 ,0岁 以后 , 于 卵 巢 功 能 明显 衰退 , 5 由 肌瘤 大多 自 行缩小。 1 子 宫 肌瘤 的 临床 诊 断 11 超 声 检查 .
察。 坚持每 3个月复查一次 , 一般在绝经后 因为雌激素水平 下降 , 肌瘤可逐渐萎缩 。 在随访期间发现肌瘤增大或症状明 显 时 , 考 虑 肌瘤 恶 变 的可 能 。应 及 时 手 术 治疗 。 应
中国中 医药 咨讯
・
21 年 5 00 月上 第 2 卷 第9 期
Ma y 2 0 01 Vo . 1 2 No9 .
4 ・ 0
J u n l f iaTrdt n l ie eMe cn nomain o ra n a io a n s diieI fr t o Ch i Ch o
为子宫肌瘤 妇女提供一条非手术治疗的新方法 。受到广大
妇 女 的 欢迎 。
增大及变形 , 故可用子宫探针探测宫腔的大小及方 向, 对照 双合诊所见 , 有助 于确定包块性质 , 同时可 了解腔内有无包 块及其所在部位。 但必须注意子宫腔往往迂回弯f , f 或被粘 } 1 膜下 肌瘤 阻挡 , 使探针不能完全探入 , 或为浆膜下肌瘤 , 宫
子宫肌瘤知识点总结
子宫肌瘤知识点总结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激素、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都可能与其发生有关。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观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对于一些症状明显或体积较大的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是首选。
以下是对子宫肌瘤相关知识的总结:1. 子宫肌瘤的症状子宫肌瘤有时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当它们增长到一定程度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症状:- 月经周期改变:包括月经量增多、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等。
- 腹痛或压迫感:子宫肌瘤可能给周围组织带来压迫感,导致腹痛或不适。
- 盆腔不适:包括尿频、尿急、排便困难等问题。
- 多尿夜尿:子宫肌瘤压迫膀胱可能导致夜间频繁排尿。
- 性生活不适:子宫肌瘤也可能导致性生活时的不适或疼痛。
2. 子宫肌瘤的危险因素一些因素可能增加患子宫肌瘤的风险,包括:- 年龄:子宫肌瘤最常发生于育龄期妇女,尤其是在40岁以下的女性。
- 遗传:有家族史的女性更容易患上子宫肌瘤。
- 激素:雌激素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有关,因此患有激素相关疾病的女性更容易患上子宫肌瘤。
- 种族:非洲裔女性比其他种族更容易患上子宫肌瘤。
3. 子宫肌瘤的分类子宫肌瘤可以根据其在子宫内的位置来分类为:- 子宫内膜下肌瘤(submucous myomas):位于子宫腔内。
- 子宫壁肌瘤(intramural myomas):位于子宫壁内。
- 子宫外肌瘤(subserosal myomas):位于子宫外部。
4. 子宫肌瘤的诊断诊断子宫肌瘤主要依靠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和其他成像学方法。
通常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来明确子宫肌瘤的大小和位置,以及和其他卵巢或子宫内膜疾病的鉴别。
5. 子宫肌瘤的治疗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服用口服避孕药或激素药物来控制症状和减小肿瘤的大小。
- 手术治疗:包括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肌瘤栓塞术等。
- 介入治疗:通过介入放射学手术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可以减少肿瘤的血液供应,从而减小肿瘤的大小。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又称为“子宫纤维瘤”、“子宫纤维肌瘤”、“子宫平滑肌瘤”。
确切病因不清,多认为可能与长期和过度的雌激素有关。
肌瘤多生长在子宫体部,少数生长于子宫颈部。
子宫体部肌瘤常见类型为壁间肌瘤,约占60%-70%;其次为浆膜下肌瘤,约占20%;再其次为黏膜下肌瘤,占10%。
一般为多发性,可单一类型存在,也可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存在。
当肌瘤增大或瘤体内发生栓塞时,易发生变性。
多见于30-50岁妇女。
中医学称之为“瘫瘕”。
[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与肌瘤生长的部位、大小有关。
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的症状,较大的肌壁间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多出现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和周期缩短,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黏膜下肌瘤时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白带异常。
肌瘤增大时,可出现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等压迫症状,甚至能在下腹部自行扪及肿物,浆膜下肌瘤扭转或有肌瘤变性,可出现急性腹痛。
部分患者可因肌瘤生长部位妨碍孕卵着床或影响精于的通行,还可导致不孕或流产。
[诊断]1、具有典型症状,或部分患者无症状。
2、妇科检查:子宫增大,表面有不规则凸起,质硬,大肌瘤腹部即可触及肿块,当黏膜下肌瘤突出于阴道内,可见紫红色光滑的环形肿物,若肌瘤变性时,子宫变软,有压痛。
3、B超:是诊断子宫肌瘤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根据回声图像,可显示子宫大小,宫内情况,肌瘤的数目、大小、部位及退行变性等。
4、官腔探测或诊刮:可了解官腔深度及形态。
5、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可显示子宫大小、官腔形态及肌瘤附着部位。
6、内窥镜检查:官腔镜可窥视腔内的黏膜下肌瘤,腹腔镜可直视子宫外形及肌瘤情况。
7、鉴别诊断(1)妊娠子宫;根据停经史,妊娠反应,子宫增大变软,尿妊娠试验阳性等,与子宫肌;瘤不难鉴别。
若肌瘤合并妊娠时,可行B超协助诊断。
(2)卵巢肿瘤:一般二者不难鉴别,但实质性卵巢肿瘤可能被误诊为浆膜下肌瘤,反之浆膜下肌瘤囊性变时也易误诊为卵巢囊肿.当卵巢囊肿与子宫有黏连盯,则更难鉴别,但B超和腹腔镜可确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肌瘤的诊断与治疗
发表时间:2013-01-04T11:35:18.4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1期供稿作者:栾秀云张文威[导读]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
栾秀云张文威(哈尔滨市道里区妇产医院 150010)【摘要】目的讨论子宫肌瘤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根据患者病史与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子宫肌瘤的处理,根据患
者年龄、症状、肌瘤大小、有无变性、生育要求及全身情况全面考虑。
【关键词】子宫肌瘤诊断治疗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
以宫体部肌瘤多见,少数为宫颈肌瘤。
我院自2008年6月~2012年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32例,经过临床分析和治疗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现将临床诊疗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2例,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42岁。
其中肌壁间肌瘤28例。
浆膜下肌瘤4例。
1.2临床表现
1.2.1多数患者无症状,仅于妇科检查或B超检查时偶被发现。
1.2.2阴道流血多数病例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少数病例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主要取决于肌瘤生长的部位。
1.2.3腹部包块下腹可扪及实质性肿块,不规则,特别是在膀胱充盈时腹部包块更为明显。
1.2.4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可有白带增多,黏膜下肌瘤更为明显,当其感染坏死时可产生多量脓血性排液,伴有臭味。
1.2.5压迫症状肌瘤增大时常可压迫周围邻近器官产生压迫症状,尤多见于子宫体下段及宫颈部肌瘤。
压迫膀胱则产生尿频、尿急,甚至尿潴留;压迫直肠产生排便困难。
1.2.6腰酸、下腹坠胀、腹痛一般患者无腹痛,常诉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
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可出现急腹痛。
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
1.2.7其他症状患者可伴不孕、继发性贫血等。
1.2.8妇科检查子宫不规则增大,质硬,表面呈多个球形或结节状隆起。
若为黏膜下肌瘤,有时可见宫颈口或颈管内有球形实性包块突出,表面暗红色,有时有溃疡、坏死。
1.3诊断要点
1.3.1病史及临床表现
1.3.2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B型超声显像显示子宫增大,失去正常形态,肌瘤区出现圆形低回声区或近似漩涡状结构的不规则较强回声。
B超能较准确地显示肌瘤的数目、大小及部位。
(2)诊断性刮宫:探测宫腔大小、宫腔形态及不规则突起。
并将刮取所得的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以除外并存的子宫内膜病变。
(3)宫腔镜检查:直接窥视宫腔形态,可见突出在宫腔内的肌瘤,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方案。
2治疗方案及原则
子宫肌瘤的处理,根据患者年龄、症状、肌瘤大小、有无变性、生育要求及全身情况全面考虑。
2.1随访观察如肌瘤小于妊娠10周子宫大小、无明显症状或近绝经期患者,可3~6个月复查一次。
2.2手术治疗
2.2.1手术指征:
肌瘤大于妊娠10周子宫;月经过多,继发贫血;有压迫症状;宫颈肌瘤;生长迅速,可疑恶性;
2.2.2手术方式:
1)肌瘤切除术:年轻未婚或未生育、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经腹行肌瘤切除。
有条件者可在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肌瘤。
黏膜下肌瘤可在宫腔镜下行肌瘤切除术,黏膜下肌瘤突出宫颈r]或阴道内者,可经阴道切除肌瘤。
2)子宫切除术:凡肌瘤较大、症状明显、经药物治疗无效、不需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恶变者,可行子宫次全切除或子宫全切术。
若决定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术前应详细检查宫颈除外宫颈癌或癌前病变,术后仍需按常规定期随访。
双侧卵巢正常者应考虑保留。
若患者已绝经,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可同时行双侧附件切除,如患者不愿切除,也可保留。
2.3药物治疗凡肌瘤小于2个半月妊娠子宫大小、症状较轻、近绝经年龄及全身情况不能手术者,可选择下列药物治疗: 2.
3.1雄激素:丙酸睾酮25mg,肌注,5~7日一次,共4次,经期每日注射一次,连用3日,每月总量不宜超过300mg。
或甲基睾酮5~10mg,口服,每日2次,每月用药10~1 5日。
2.3.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α):按说明给药,连续使用3~6个月。
用药期间肌瘤明显缩小,症状改善。
但停药后肌瘤又可逐渐增大。
GnRH-α长期持续使用可致雌激素缺乏,导致骨质疏松症。
GnRH-α更适用于拟行肌瘤的术前准备,使手术时易于剥离肌瘤,并减少术中出血。
2.3.3米非司酮:米非司酮12.5~25mg,口服,每日1次,连服3~6个月。
不宜长期大量服用米非司酮,以防抗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2.3.4孕三烯酮:孕三烯酮2.5mg,口服,每周2次,连服3~6个月,用药期间需随访肝功能。
2.3.5子宫收缩剂主要用于减少月经量,常用益母草冲剂口服,缩宫素10~20U肌注,或麦角新碱0.2mg肌注等。
2.4有条件者也可行子宫肌瘤介入治疗,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2.5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
(1)孕期无症状者,定期产前检查,严密观察,不需特殊处理。
(2)妊娠36周后,根据肌瘤生长部位是否会发生产道梗阻及产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决定分娩方式。
若肌瘤位于子宫下段、易发生产道阻塞、胎头高浮不能入盆者,应行选择性剖宫产。
(3)剖宫产时除基底部较小的浆膜下肌瘤之外,子宫肌壁问肌瘤及多发或肌瘤较大者应慎行肌瘤切除术。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以40-50岁最多见,20岁以下少见。
病因尚不明了,根据好发于生养年龄妇女,绝经后肌瘤停止生长,甚至萎缩,消失等,根据肌瘤发展过程中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肌瘤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三类。
子宫肌瘤常为多个性,各种类型的肌瘤发生在同一子宫称多发性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仅于盆腔检查时偶被发现。
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症状,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或是不规则出血。
此外还导致不孕,流产,早产或难产,亦出现压迫症状,沉重感,腹痛,腹部包块,泌尿道与肠道与功能紊乱。
子宫肌瘤这种妇科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该妇科病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发一些其它的并发症,最可怕的还是子宫肌瘤本身,它会影响到女性的生育能力。
所以早期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是根治子宫疾病的关键环节,也是遏制良性子宫疾病转为恶性子宫疾病的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02-1825.
[2]郎景和.子宫肌瘤剔除术154例临床分析.中华妇产科学杂志,1984,19(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