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乘法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有理数的乘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有理数的乘法

1.4.1 有理数的乘法
栏目索引
3.(独家原创试题)我们用有理数的运算研究下面的问题.规定:水位上升 为正,水位下降为负.如果水位每天下降4 cm,那么5天后的水位变化用算 式表示正确的是 ( ) A.(+4)×(+5) B.(+4)×(-5) C.(-4)×(+5) D.(-4)×(-5)
答案 C 根据“水位每天的变化情况×天数”列出算式即可.故选C.
(3)0×(-2 019)=0.
(4)(-3.25)× 123

=- 3.25

2 13

=- 143

2 13

=- 1 .
2
1.4.1 有理数的乘法
栏目索引
温馨提示 运用乘法法则计算时,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然后进行计算.为了便于运算,是带分数的因数先将其化为假分数再运 算.
12
6
正解
-24× 172

5 6
1
=-24× 7 -(-24)× 5-(-24)×1=-14+20+24=30.
12
6
栏目索引
1.4.1 有理数的乘法
栏目索引
错因分析 错解一运用分配律把括号前面的数乘进括号内时,忽略了24 前面的负号,导致错误;错解二运用分配律把括号前面的数乘进括号内
栏目索引
1.4.1 有理数的乘法
栏目索引
知识点二 有理数的倒数
5.(2018江苏常州中考)-3的倒数是 ( )
A.-3 B.3 C.- 1 D. 1
3
3
答案 C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因为-3与- 1 的乘积为1,所以-3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课件(共17张PPT)
解:原式=0
1 2 3 4 5 (3) ( ) ( ) ( ) 2 3 4 5 6
9 … ( 10 )
2 1 5 (4)(-6) × ×(- ) ×(- 5 ) 4 6
1 4 (5)(-7) ×6×(- 7 ) × 4
(6)(1-2) ×(2-3) …(2005-2006) 解 : 原式 (1) (1)... (1) = -1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
1.4.1有理数的乘法 (第二课时)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郜家店镇中学
谢林岐
计算:
(1)﹙-2﹚×3 ; (2)﹙-2﹚×﹙-3﹚; (3) 4×﹙-½ ﹚; (4)﹙-4﹚×﹙-½ ﹚.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
1.4.1有理数的乘法 (第二课时)
2005个(-1)相乘
1.书后练习题 2.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
3.预习下一节
From: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 数是( 偶数 )时,积是正数;负 因数的个数是( 奇数 )时,积是 负数.
计算:
(1)(-3)×
(2)
×(-
)×()×
);
(-5)×6×(-
多个不是0的有理数相 乘,先做哪一步,再做 哪一步?
多个不是0的有理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 哪一步? 第一步:确定符号(奇负偶正); 第二步:绝对值相乘。
2000
2 7 6 3 (2) ( ) ( ) ( ) 3 5 14 2 8 2 (3) ( ) ( 3.4) 0 7 3
-3/5
0
计算: 2 7 (3 ) (35) 0.0045 ( 3.5 ) 2008 3 2
11 解:原式 ( ) 35 0.0045 (3.5 3.5) 2008 3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乘法 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乘法 课件
探究发现
判断: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 1 ) 2 3 4( 5)

( 2 ) 2 3( 4)( 5) 正
( 3 ) 2 ( 3)( 4)( 5) 负
( 4 ) ( 2)( 3) (4)( 5) 正
人教版七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乘法 课件
人教版七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乘法 课件
归纳
1、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 负因数的个数是 偶__数__个_ 时,积是正数;
两点间的距离|AB|=|a-b|.
(1)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间的距离是__3___,数轴上表 示-2和-5的两点间的距离是__3___,数轴上表示1和-3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4___.
(2)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_|_x_+_1,如| 果|AB|=2,那么x为__-_3_或__.1
(3)求|x+1|+|x-2|的最小值.
复习回顾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什么?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 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 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让每个学生在快乐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人教版七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乘法 课件
课后作业
课本P37,38复习巩固2、3题
人教版七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乘法 课件
人教版七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乘法 课件
人教版七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乘法 课件
拓展练习
1.如果-5x是正数,那么x的符号( ) A. X>0 B. X≥0 C. X<0 D. X≤0
2、若a·b=0,则 ( )
A. a = 0

有理数的乘法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精品课件

有理数的乘法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精品课件
解:由题意得,a+b=0,cd=1,|m|=6, m=±6. 所以原式=m×0-1+6=5. 故m(a+b)-cd+|m| 的值为5.
三级拓展延伸练
15. 在整数集合{-3,-2,-1,0,1,2,3,4,5,
6}中选取两个整数填入“□×□=6”的□内
使等式成立,则选取并填入的方法有( C )
A. 2种

9.能准确 、有感 情的朗 读诗歌 ,领会 丰富的 内涵, 体会诗 作蕴涵 的思想 感情。
第一章 有理数
第13课 有理数的乘法(1)
新课学习
知识点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 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口诀:负负得正.
2. (例1)计算: (1) 8×(-4)=___-_3_2______; (2)(-7)×2=____-_1_4_____; (3)(-3)×(-12)=____3_6____; (4)(-4)×0=_____0_______.

7.文学本身就是将自己生命的感动凝 固成文 字,去 唤醒那 沉睡的 情感, 饥渴的 灵魂, 也许已 是跨越 千年, 但那人 间的真 情却亘 古不变 ,故事 仿佛就 在昨日 一般亲 切,光 芒没有 丝毫的 暗淡减 损。

8.只要我们用心去聆听,用情去触摸 ,你终 会感受 到生命 的鲜活 ,人性 的光辉 ,智慧 的温暖 。
B. 4种
C. 6种
D. 8种
16. 定义一种正整数的“H运算”是:①当它是奇
数时,则该数乘以3加13;②当它是偶数时, 则取该数的一半,一直取到结果为奇数停止.
如:数3经过1次“H运算”的结果是22,经过 2次“H运算”的结果为11,经过3次“H运算” 的结果为46.那么28经过2 020次“H运算”得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因数 因数 积的符号 积的绝对值 积
+3 +3
+
9
9
+3 +2
+
6
6
+3 +1
+
3
3
+3 0
0
0
正数乘正数积的符号为_正_;
积的绝对值等于各因数绝对值相_乘_.
正数乘0积为_0_;
-3×3=-9, -3×2=-6, -3×1=-3, -3×0=0.
因数 因数 积的符号 积的绝对值 积
-3 +3
-
9
3×(-1)= -3 3×(-2)= -6 3×(-3)= -9
3×(-4)= -12
(-3)×(-1)= 3 (-3)×(-2)= 6 (-3)×(-3)= 9
(-3)×(-4)= 12
寻找规律
①正数乘正数积为_正_数; ②负数乘正数积为_负_数;
③正数乘负数积为_负_数; ④负数乘负数积为_正_数; 积的绝对值等于各因数绝对值相_乘_. ⑤0与任何数相乘结果是 0 .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为更有效的开展抢险救援工作,研究者发现抢险前后水库当中 的水位变化具有如下规律:抢险前的水位每天升高3厘米,抢险 后的水位每天下降3厘米,抢险之前,3天的水位总变化情况如何? 抢险之后,3天的水位的总变化又如何?
第三天 第二天 第一天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抢险前的水库
抢险后的水库
合作探究
抢险之前:
-9
-3 +2
-
6
-6
-3 +1
-
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2 计算-28-53的按键顺序是( D ) A.()2 8()5 3 = B. 2 8()5 3 = C. + / 2 8()5 3 = D. 2 8 / 5 3 =
知2-练
知2-练
3 用计算器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2.52÷(-15)≈ -0.17 ; (2)-2.34×(-0.12)-3.74÷(-2.68)
知1-讲
知1-讲
例4 〈易错题〉计算:(-12)÷
1 3
+
1 4
1 6
.
错解:-12÷
1 3
+
1 4
1 6
(12)
1 3
(12)
1 4
(12)
1 6
=-36-48+72=-12.
错解分析:错解是由于受分配律a(b+c)=ab+ac
思维定式的影响,错误地认为a÷(b
+c)=a÷b+a÷c,这是不正确的;
2 3 2,就可以得到答案3. 7.
不同品牌的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具体参见计算器的使用说明.
(来自教材)
知2-练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开启计算器使之工作的按键是 ON 键 B.输入-5.8的按键顺序是 5 8 +/ 或()5 8 C.输入0.58的按键顺序是 5 8 D.按键 6 9 + / 8 7 / 能计算-69-87的结果
结果是( D )
A.-24
B.-20
C.6
D.36
2 若两个数的和为0,且商为-1,则这两个数( C )
A.互为相反数
B.互为倒数
C.互为相反数且不为零 D.以上都不对
知1-练
3 根据有理数的运算律,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B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法

(-6 )×5=-30
5× (-6) = (-6) ×5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解:原式=(-85)×[(-25)×(-4)]
数的范围已扩充到有理数.
任何数和零相乘,都得0.
5×3+5×(-7 )=
(2)
[3×(-4)]×(-
5)=
(-12)×(-5)

60
用字母表示乘数时,“×”号可以写成“·”或省略,
(2)第二组式子中数的范围是 ________;
根据以上信息,请求出下式的结果.
5×3+5×(-7 )=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
数的范围已扩充到有理数.
(1) 2×3=
3×2=
10月3日的游客人数为2.
新知演练
新知应用
一(-个24数)×同( 几-个数+的和-相乘,) 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几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拓展练习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1 1) 3 2 1
2
3 23
(1 1) (1 1) (1 1) (1 1) 3 5 2 4 ( 3 2) (5 4) 1
2
4
3
5 2435 23 45
根据以上信息,请求出下式的结果.
(1 1) (1 1) (1 1) (1 1 ) (1 1) (1 1) (1 1) (1 1 )
新知讲解
结论: (1)第一组式子中数的范围是 __正__数____; (2)第二组式子中数的范围是 _有__理__数___; (3)比较第一组和第二组中的算式,可以发现
_各__运__算__律__在__有__理__数__范__围__内__仍__然__适__用___.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除(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除(基础)知识讲解

有理数的乘除(基础)【学习目标】1.会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并运用相关运算律进行简算;2.理解乘法与除法的逆运算关系,会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3. 巩固倒数的概念,能进行简单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4. 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要点梳理】要点一、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要点诠释: (1) 不为0的两数相乘,先确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2)当因数中有负号时,必须用括号括起来,如-2与-3的乘积,应列为(-2)×(-3),不应该写成-2×-3.2.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推广:(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2)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等于0.要点诠释:(1)在有理数的乘法中,每一个乘数都叫做一个因数.(2)几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先根据负因数的个数确定积的符号,然后把各因数的绝对值相乘.(3)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等于0.反之,如果积为0,那么至少有一个因数为0.3.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即: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即:abc=(ab)c=a(bc).(3)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即:a(b+c)=ab+ac.要点诠释:(1)在交换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符号一起交换.(2)乘法运算律可推广为: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或者把其中的几个因数相乘.如abcd=d(ac)b.一个数同几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几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如a(b+c+d)=ab+ac+ad.(3)运用运算律的目的是“简化运算”,有时,根据需要可以把运算律“顺用”,也可以把运算律“逆用”.要点二、有理数的除法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要点诠释:(1)“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是互相依存的.如-2的倒数是12-,-2和12-是互相依存的;(2)0和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因此0没有倒数;(3)倒数的结果必须化成最简形式,使分母中不含小数和分数;(4)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必定同号(同为正数或同为负数).2. 有理数除法法则:法则一: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即1(0)a b ab b÷=≠. 法则二: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要点诠释:(1)一般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法则一,在能整除时应用法则二方便些. (2)因为0没有倒数,所以0不能当除数.(3)法则二与有理数乘法法则相似,两数相除时先确定商的符号,再确定商的绝对值. 要点三、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由于乘除是同一级运算,应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一般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算出结果.要点四、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则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如有括号,则先算括号里面的. 【典型例题】类型一、有理数的乘法运算1.(2015•台湾)算式(﹣1)×(﹣3)×之值为何?( ) A .B .C .D .【思路点拨】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先确定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即可 【答案】D . 【解析】 解:原式=××=.【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乘法,掌握乘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计算时,先确定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2.(1)54(3)1(0.25)65⎛⎫-⨯⨯-⨯- ⎪⎝⎭;(2)(1-2)(2-3)(3-4)…(19-20); (3)(-5)×(-8.1)×3.14×0.【答案与解析】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首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因数是小数的要化为分数,是带分数的通常化为假分数,以便能约分.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零,积就为零.(1)54(3)1(0.25)65⎛⎫-⨯⨯-⨯- ⎪⎝⎭591936548=-⨯⨯⨯=-;(2)(1-2)(2-3)(3-4)…(19-20)19-(1)(1)(1)(1)1=-⨯-⨯-⨯⋅⋅⋅⨯-=-个(1)相乘;(3)(-5)×(-8.1)×3.14×0=0.【总结升华】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与正因数的个数无关.当因数中有一个数为0时,积为0.3.运用简便方法计算:(1)5105(12)6⎛⎫-⨯+⎪⎝⎭(2)(-0.25)×0.5×(-100)×4(3)111 (5)323(6)3333 -⨯+⨯+-⨯【思路点拨】 (1)根据题目特点,可以把51056-折成51056--,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2)运用乘法结合律,把第1、4个因式结合在一起.(3)逆用乘法分配律:ab+ac=a(b+c).【答案与解析】解:(1)5105(12)6⎛⎫-⨯+⎪⎝⎭5105(12)6⎛⎫=--⨯+⎪⎝⎭510512126=-⨯-⨯(分配律)1260101270=--=-(2)(-0.25)×0.5×(-100)×4=(-4×0.25)×[0.5×(-100)] (交换律)=-1×(-50)=50(结合律)(3)111(5)323(6)3333-⨯+⨯+-⨯11[(5)2(6)]39333⎛⎫=-++-⨯=-⨯+⎪⎝⎭(逆用乘法的分配律)27330=--=-【总结升华】首先要观察几个因数之间的关系和特点.适当运用“凑整法”进行交换和结合.举一反三:【变式1】计算16.8×+7.6×的结果是.【答案】7.解:原式=8.4×=(8.4+7.6)×=16×=7.【高清课堂:有理数乘除 381226 多个有理数相乘例2】【变式2】542(1)()( 2.5)(4)12253-⨯⨯-⨯-;4(2)(0.125)()16(7)7-⨯-⨯⨯-【答案】(545147(1)=1225239-⨯⨯⨯=-原式 4(2)(0.1258)2(7)87=-⨯⨯⨯⨯=-原式类型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4.计算:(1)(-32)÷(-8) (2)112(1)36÷-【答案与解析】 (1)(-32)÷(-8)=+(32÷8)= 4 ……用法则二进行计算.(2)117776212363637⎛⎫⎛⎫⎛⎫÷-=÷-=⨯-=- ⎪ ⎪ ⎪⎝⎭⎝⎭⎝⎭……用法则一进行计算. 【总结升华】(1)乘法、除法的符号法则是一致的,两数相乘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2)除法的两个法则是一致的,应学会灵活选择. 举一反三:【高清课堂:有理数乘除 381226 有理数除法(法则)】 【变式】计算:(1) 1.25(0.375)-÷-【答案】原式535810()()48433=+÷=+⨯=类型三: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5.(2015秋•德惠市校级期中)计算:(﹣2)×.【思路点拨】原式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即可得到结果. 【答案与解析】解:原式=2××3×3=9.【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变式1】计算:(-9)÷(-4)÷(-2)【答案】 (-9)÷(-4)÷(-2)=-9÷4÷2=1199428-⨯⨯=- 【变式2】计算:(1)14410(2)893-÷⨯÷- (2)341731755⎛⎫⎛⎫⎛⎫-÷-÷⨯- ⎪ ⎪ ⎪⎝⎭⎝⎭⎝⎭【答案】 (1)14410(2)893-÷⨯÷-194181941243108432843216⎛⎫=-⨯⨯⨯-=⨯⨯⨯= ⎪⎝⎭(2)341731755⎛⎫⎛⎫⎛⎫-÷-÷⨯- ⎪ ⎪ ⎪⎝⎭⎝⎭⎝⎭3511717435⎛⎫⎛⎫⎛⎫=-⨯-⨯⨯- ⎪ ⎪ ⎪⎝⎭⎝⎭⎝⎭ 351171174354⎛⎫=-⨯⨯⨯=-⎪⎝⎭类型四、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6. 计算(1)113512641212⎛⎫⎛⎫-+-+÷- ⎪ ⎪⎝⎭⎝⎭; (2)111351226412⎛⎫⎛⎫-÷-+-+ ⎪ ⎪⎝⎭⎝⎭【答案与解析】(1)113512641212⎛⎫⎛⎫-+-+÷- ⎪ ⎪⎝⎭⎝⎭1135(12)26412⎛⎫=-+-+⨯- ⎪⎝⎭ 1135(12)(12)(12)(12)26412⎛⎫=-⨯-+⨯--⨯-+⨯- ⎪⎝⎭=6-2+9-5=8(2)法1:原式=16295181121()()121212121288-+-+⎛⎫⎛⎫-÷=-÷-=⨯= ⎪ ⎪⎝⎭⎝⎭法2:由(1)知:1135182641212⎛⎫⎛⎫-+-+÷-= ⎪ ⎪⎝⎭⎝⎭,所以16295112128-+-+⎛⎫⎛⎫-÷= ⎪ ⎪⎝⎭⎝⎭ 【总结升华】除法没有分配律,在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时,若除数是和的形式,一般先算括号内的,然后再进行除法运算,也可以仿照方法2利用倒数关系巧妙解决. 举一反三: 【变式】75318 1.456 3.9569618⎛⎫-+⨯-⨯+⨯⎪⎝⎭ 【答案】 原式()753181818 1.456 3.9569618⎛⎫=⨯-⨯+⨯+-⨯+⨯⎪⎝⎭(14153)( 1.45 3.95)6=-++-+⨯2 2.5617=+⨯= 类型五:利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解决实际问题7.气象统计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就降低6℃.如果现在地面的气温是27℃,那么8000米的高空的气温大约是多少?【思路点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高度变化与气温变化的关系.由于“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就降低6℃”,8000米的高空比地面高度增加8000米,因此气温降低6×8=48℃,由此便可求出高空的气温. 【答案与解析】解:80002762748211000-⨯=-=-(℃)因此8000米的高空的气温大约是-21℃.【总结升华】本题是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关键是读懂题意,弄清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再列出正确的算式.附录资料:方程的意义(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方程的概念,并掌握方程、等式及算式的区别与联系;2. 正确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会判断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及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3. 理解并掌握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要点梳理】【高清课堂:从算式到方程一、方程的有关概念】要点一、方程的有关概念1.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要点诠释: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只需看两点: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要点诠释:判断一个数(或一组数)是否是某方程的解,只需看两点:①.它(或它们)是方程中未知数的值;②将它(或它们)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若左边等于右边,则它们是方程的解,否则不是.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4.方程的两个特征:(1).方程是等式;(2).方程中必须含有字母(或未知数).【高清课堂:从算式到方程二、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要点二、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要点诠释:“元”是指未知数,“次”是指未知数的次数,一元一次方程满足条件:①首先是一个方程;②其次是必须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指数是1;④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高清课堂:从算式到方程三、解方程的依据——等式的性质】要点三、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概念:用符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2.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即:如果,那么 (c为一个数或一个式子)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即:如果,那么;如果,那么.要点诠释:(1)根据等式的两条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等式两边必须同时进行完全相同的变形; (2) 等式性质1中,强调的是整式,如果在等式两边同加的不是整式,那么变形后的等式不一定成立,如x=0中,两边加上得x+,这个等式不成立;(3) 等式的性质2中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时,这个除数不能为零.【典型例题】类型一、方程的概念1.下列各式哪些是方程?①3x-2=7;②4+8=12;③3x-6;④2m-3n=0;⑤3x2-2x-1=0;⑥x+2≠3;⑦251x=+;⑧28553x x-=.【答案与解析】解:②虽是等式,但不含未知数;③不是等式;⑥表示不等关系,故②、③、⑥均不符合方程的概念.①、④、⑤、⑦、⑧符合方程的定义,所以方程有:①、④、⑤、⑦、⑧.【总结升华】方程的判断必须看两点,一个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当然未知数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举一反三:【变式】下列四个式子中,是方程的是()A. 3+2=5B. x=1C. 2x﹣3<0D. a2+2ab+b2 【答案】B.2.(2015春•孟津县期中)下列方程中,以x=2为解的方程是()A. 4x﹣1=3x+2B. 4x+8=3(x+1)+1C. 5(x+1)=4(x+2)﹣1D. x+4=3(2x﹣1)【答案】C.【总结升华】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根据方程解的概念,只需将所给字母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若两边的值相等,则这个数就是此方程的解,否则不是.举一反三:【变式】下列方程中,解是x=3的是( )A.x+1=4 B.2x+1=3 C.2x-1=2 D.217 3x+=类型二、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3.(2016春•南江县期末)在下列方程中①x2+2x=1,②﹣3x=9,③x=0,④3﹣=2,⑤=y+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个.A.1 B.2 C.3 D.4【思路点拨】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次的整式方程,可以逐一判断. 【答案】B.【解析】解:①x 2+2x=1,是一元二次方程;②﹣3x=9,是分式方程;③x=0,是一元一次方程;④3﹣=2,是等式,不是方程;⑤=y+是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有2个,故选:B .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举一反三:【变式】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__________(只填序号). ①2x-1=4;②x =0;③ax =b ;④151x-=-. 【答案】①②.类型三、等式的性质4.用适当的数或整式填空,使所得的结果仍为等式,并说明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得到的. (1)如果41153x -=,那么453x =+________; (2)如果ax+by =-c ,那么ax =-c +________; (3)如果4334t -=,那么t =________. 【答案与解析】解: (1). 11;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11; (2).(-by ); 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by ; (3).916-; 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34-. 【总结升华】先从不需填空的一边入手,比较这一边是怎样变形的,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对另一边也进行同样的变形.举一反三:【变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等式ab =ac 两边都除以a ,可得b =c.B .在等式a =b 两边除以c 2+1,可得2211a bc c =++. C .在等式b ca a=两边都除以a ,可得b =c. D .在等式2x =2a-b 两边都除以2,可得x =a-b. 【答案】B.类型四、设未知数列方程5.根据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一次考试共有25道选择题,做对一道得4分,做错或不做一道倒扣1分.若小明想考80分,他要做对多少道题?【答案与解析】解:设小明要做对x道题,则有(25-x)道做错或没做的题,依题意有:4x-(25-x)×1=80.可以采用列表法探究其解显然,当x=21时,4x-(25-x)×1=80.所以小明要做对21道题.【总结升华】根据题意设出合适的未知量,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量的等式.举一反三:【变式】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l)x的5倍比x的相反数大10;(2)某数的34比它的倒数小4;(3)甲、乙两人从学校到公园,走这段路甲用20分钟,乙用30分钟,如果乙比甲早5分钟出发,问甲用多少时间追上乙?【答案】(1)5x-(-x)=10;(2)设某数为x,则1344xx-=;(3)设甲用x分钟追上乙,由题意得11(5)3020x x+=.。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乘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乘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1.44. (3)按键顺序为 ( (-) 1 7 ) ^ 7 = ,
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410 338 673. (4)按键顺序为 2 3 × 6 ÷ 5 = ,
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27.6.
总结
知3-讲
用计算器计算时,要弄清计算器的每个按键 的作用,结合有理数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
A.1
B.-1
C.2 016
D.-2 016
知2-练
4 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B )
A.(-3)2=-32
B.-23=(-2)3
C.23=(-2)3
D.32=-32
5 计算: (1)(-4)3;
(2) (-2)4;
(3) (- 2 )3.
3
(1)-64;(2)16;(3) 8 .
27
知识点 3 利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乘方
第一章 有理数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1课时 乘方——有理数 的乘方运算
1 课堂讲授 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利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乘方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复习回顾 1.如图,边长为a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为_a_×__a_平方厘米. 2.如图,一正方体的棱长为a厘米, 则它的体积 为
(1)-(-3)3;
(2)
3 42 ;(3)源自2 33 ;
(4)
1
2 3
2
.
解:(1)-(-3)3=-(-33)=33=3×3×3=27.
(2)
3 4
2
3 4
3 4
9 16
.
(3)
2 3
3
2 3

人教版七数上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课件

人教版七数上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课件

3.计算:
(1)(-19) (98) 0 (25)
解: (-19) (98) 0 (25) 0
3.计算:
(2) 0.2
0.4
2
1 2
1
5
0.2
0.4
5 2
1 5
0.2
0.4
5
2
1
5
0.08 1 0.04 2
乘法交换律:ab ___b_a____
(3) 3(4)(5) (4) 3(4)(5)
60
60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 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乘法结合律:(ab)c __a_(_b_c_)____
问题2 阅读,并思考:
53 (7) 5(4) 20
5 3 5(7) 15 35 20
分配律: a(b c) __a_b__a_c__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本课时对应习题; 2、完成同步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4.利用分配律可以得到-2×6+3×6=(-2+3) ×6,如果用a表示任意一个数,那么利用分 配律可以得到-2a+3a等于什么?类似地: 2ab-5ab又等于什么呢?
解:-2a+3a=(-2+3)a;
2ab-5ab=(2-5)ab.
课堂小结
乘法交换律:ab __b_a__ 乘法结合律: (ab)c __a_(_bc_)__
2 12
6 12
12=
1 12
12=
1
例 用两种方法计算:
1 4
1 6
1 2
12
解法2:
1 4
1 6
1 2
12
= 1 12 1 12 1 12=3 2 6= 1
4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共18张PPT )
(4)(-100)×(-1)×(-3)×(-0.5); =100×1×3×0.5 =150
(5)(-0.1)×(-100)×0.01×(-10); =[(-0.1)×(-10)]×[(-100)×0.01] =1×(-1)=-1
3.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 A ) A.-5×(-4)×(-2)×(-2)=5×4×2×2=80 B.(-12)× 1 1 1 = -4+3+1=0
3 4
C.(-9)×5×(-4)×0=9×5×4=180 D.-2×5-2×(-1)-(-2)×2=-2×(5+1-2)=-8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共18张PPT )
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有: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 置,积相等. 用字母表示为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3)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 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a(b+c)=ab+ac.
知识小结
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有理数 的乘法
有理数乘 法的运算 律
交换律: ab=ba 结合律:(ab)c=a(bc) 分配律:a(b+c)=ab+bc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共18张PPT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共18张PPT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共18张PPT )
4.计算.
(1)-2×3×(-4); =2×3×4
=24
(2)-6×(-5)×(-7);
=-(6×5×7) =-210
(3)0.1×(-0.001)×(-1); =0.1×0.001×1 =0.000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共18张PPT )
4152 3
小 组 讨 论
计算下列各题,并比较它们的结果. (1)(-7)×8与8×(-7);
(-7)×8=-56 =8×(-7) (2)[(-2)×(-6)]×5与(-2)×[(-6)×5]; [(-2)×(-6)]×5=12×5=60=(-2)×[(-6)×5]
(3)5×[(-2)+(-6)]与5×(-2)+5×(-6). 5×[(-2)+(-6)]=5×(-8)=-40=5×(-2)+5×(-6
思考
你能看出下式的结果吗?如果能,请说明理由. 7.8×(-8.1)×0×(-19.6). =0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等于0
11242.53 2
3 9
25
9
2 0 .8 7 .8 2 1.5 2 78.2
35812 2
12 152 3 2 7
41 5 83 2 01 0
D检测反馈
1.式1 子 3242 5132105 0 03 040
2105
2105
中用到的 ( D运 ) 算律是
A.乘法交换律及乘法结合律
B.乘法交换律及乘法分配律
C.加法结合律及乘法分配律
D.乘法结合律及乘法分配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共18张PPT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共18张PPT )
用两种方法计算 . 1 1 112 4 6 2
解法1:
3 12
2 12
6 12
12
1 12 12
1
解法2:
1 12 1 12 1 12
4
6
2
326
1
比较上述两种解法,哪种解法运算量较小?
计算4.98×(-5). 解:4.98×(-5)
=(5-0.02)×(-5) =-25+0.1 =-24.9
合作讨论
(1)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分别表示□和○,计算并比较两个算式的运算 结果. □ × ○ 和○ × □ .
(2)任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分别表示□、○和◇,计算并比较两个算式的 运算结果.( □ × ○ )× ◇ 和□ ×( ○ × ◇ ).
(3)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分别表示□、○和◇,计算并比较两个算式的 运算结果. □ ×( ○ + ◇) 和 □×○ + □×◇.
(1)几个非0有理数相乘时,积为整十,整百的相 结合;可以约分的相结合;互为倒数的相结合;互为 负倒数的相结合.
(2)可以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小数化成分数. 当带分数化成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的和的形式,分 数的分母又可以跟算式中的一个因数约分时,常将 带分数拆成一个整数和一个分数的和的形式.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共18张PPT )
【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
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 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 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例: 计算.
13591
6 5 4
3
59 65
1 4
9 8
25641
5 4 5Leabharlann 4 1546与两个有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相比较,思考多个 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
2.下列各式中运算结果为正的是( D ) A.2×3×(-4)×5 B.2×(-3)×(-4)×(-5) C.2×0×(-4)×(-5) D.(-2)×(-3)×(-4)×(-5)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共18张PPT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共18张PPT )
648 13551
2 8 6 12 11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共18张PPT )
七年级数学·上 新课标 [人]
第一章 有理数
学习新知
检测反馈
教学目标
掌握多个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 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观察
学习新知
观察下列各式,它们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2×3×4×(-5) 负 , 2×3×(-4)×(-5) 正 ,
2×(-3)×(-4)×(-5) 负, (-2)×(-3)×(-4)×(-5) 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