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知识)第四章供给分析生产理论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论知识点
第四章生产论成本理论和生产理论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所在,把生产函数和成本结合起来,就可以分析作为“经济人”的企业或厂商的利润函数。
本章讨论的企业或厂商,其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使得其利润最大化,具体体现为利润最大化。
本章分析生产者行为,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加深对供给定理的理解,本章只分析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不涉及货币因素,因而是一种实物关系。
难点在于各种产量的变化规律、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多种要素的合理投入。
第一部分考查重点1、生产和生产函数2、短期生产函数3、长期生产函数4、等成本线和最优生产要素组合5、生产的经济区域6、规模报酬7、齐次生产函数与欧拉定理8、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第二部分主要内容解析一、生产和生产函数1、生产(1)厂商在微观经济分析中,生产者亦称厂商,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包括个人、合伙和公司性质的经营组织形式。
厂商被假定为合乎理性的经济人,其生产目的是为了追求最大化的利润。
(2)生产要素生产中的投入程总生产要素。
厂商进行生产的过程就是从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产品产出的过程。
生产要素一般分为四类:①劳动(L):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②土地(N):包括土地和地上、底下的一球自然资源。
③资本(K):包括资本品(实物形态)和货币资本(货币形态)。
④企业家才能(E):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
2、生产函数的概念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一般地,如果1x ,2x ,…,n x 表示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要素数量,Q 表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则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21n x x x f Q =假定生产者只投入劳动和资本这两种要素,则生产函数可表示为),(K L f Q =3、常见的生产函数(1)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也称为里昂惕夫生产函数)①概念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是指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的。
经济学基础教案:第4章 生产理论
第四章生产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生产函数是厂商利润函数的组成部分,生产理论是分析厂商利润最大化行为的基础。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厂商生产函数的含义与表示,理解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和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意义,掌握生产规律。
重点与难点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生产要素的最有组合;规模报酬的变动及其变动的原因。
课时:•理论课时4 其中:•前期课程内容复习:15 分钟•新课内容讲解:4 课时•新课内容答疑:15 分钟•新课内容小结:15 分钟•作业1 课时教学内容安排共四节:第一节概述;第二阶段奇生产函数;第三节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第四节规模报酬。
第一节概述导入案例主题: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一、企业的形式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一般采取三种形式: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和股份制公司。
1 、单人业主制是由一个人所有并经营的企业。
它的特点在于所有者和经营者是同一个人。
这种企业形式产权明确,责权利统一在一个人身上,激励和制约都显而易见。
但这种企业有两个缺点。
一是以一个人的财力和能力难以作大,这就无法实现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等好处。
二是在市场竞争中这种企业寿命短,出现的快,消失的也快。
2 、合伙制是由若干人共同拥有、共同经营的企业。
这种企业可以比单人业主制企业大,但致命的缺点是实行法律上的无限责任制,这种无限责任制使每一个合伙人都面临巨大风险,企业越大,每个合伙人面临的风险越大。
此外,合伙制企业内部产权并不明确,责权利不清楚,合伙者易于在利益分配和决策方面产生分歧,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3 、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股份公司)。
股份公司是由投资者(股东)共同所有,并由职业经理人经营的企业,股东是公司的共同所有者。
公司的优点是:第一,公司是法人,不同于自然人。
第二,公司实行有限责任制,这样就减少了投资风险,可以使企业无限作大。
第三,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由职业经理人实行专业化、科学化管理,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效率。
管理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山西财经大学,赵红梅).
五、单一要素的最优投入点
–1、边际分析法
–问题:假定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一名工人的边际 产量为4个单位,每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为10元; 而这名工人的工资为 30 元。那么是否需要增加此 工人呢?如果再增加第二名工人的边际产量下降 为 3 个单位 ,那么是否需要增加该工人?如果再 增加第三名工人,其边际产量下降为2个单位,是 否还要增加该工人呢? –我们决策的依据是什么?那就是看是否会增加或 减少利润(利润最大化)。(要比较可变要素的 边际收益产量和可变要素的边际要素成本)
2014-2-15 GLJJX1 ZHAOHONGMEI 16
•
C
Q
B 第 一 阶 段 A F
O
2014-2-15
TP
第二 阶段
第三阶段
E
AP
L1
L2
GLJJX1
L3
MP
L
17
ZHAOHONGMEI
生产三阶段理论的意义
• 在企业里,单一可变要素投入量和不变 要素数量之间应当保持合理的比例,不 变要素数量相对过多(第一阶段)和相 对过少(第三阶段)都会导致经济效益 的下降。 • 管理的有效性在于以投入资源的合理配 置为思考主线随机制宜,适时调整工作 重点。
2014-2-15
1
GLJJX1
ZHAOHONGMEI
7
第二节、单变量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
• (一)形式
•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 (三)要素报酬递减规律
• (四)生产要素合理的投入区域。 • (五) 单一要素的最优投入点
2014-2-15 GLJJX1 ZHAOHONGMEI 8
第4章生产理论
平均产量AP是指每单位劳动的平均产出。 AP=Q/L
边际产量MP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所带来的 总产量的增加量。 MPL=总产量的增加量 Q/劳动的增加量 L 边际产量的微分形式为: MPL =dQ/dL
二、短期生产函数与生产决策
第三,它是在可变要素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出 现的;
第四,它假定所有的可变投入要素是同质的,即 所有劳动者在操作技术、劳动积极性等各个方面部是 没有差异的。
5、TP、AP和MP之间关系
①总产量TP与边际产量MP的关系
由边际产量的定义,MP=△Q/△L,当△L→0 时,MP=dQ/dL,而dQ/dL就是总产量曲线当 劳动L取某个值时相应点的切线的斜率。
第三阶段也是明显不合理的,在这一阶段中,边际产 出已是负值,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反而使总产量下降, 所以,理性的厂商不应在第三阶段上进行生产。
总之,合理的劳动投入量应在第二阶段中。
6、生产的三个阶段
生产的合理区间 Ⅱ
Q Ⅰ
ⅡⅢ
A)0≤Ep≤1; B)Apmax,
Tpmax; C)AP=MP,
MP=0。
• 当边际产量为正值的时候,总产量曲线是上升 的,此时增加劳动就能增加产量;
• 当边际产量为负值的时候,总产量
• 当边际产量为零的时候,总产量曲线上相应点 是曲线的最高点,此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5、TP、AP和MP之间关系
②边际产量MP和平均产量AP的关系
TP
0
AP
L
L2 L3
MP
7、短期中的劳动最优投入量
①问题的提出:
在短期中,劳动的合理投入量应在 第二阶段中,但第二阶段是一个区间,企 业是否能够在从一区间中找出最优的劳动 投入量呢?
第4章 供给曲线的背后(上):厂商生产理论
K •B
C K L r r •A
O
22
L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姜忠辉副教授
四、最优投入组合(生产者均衡)与扩展路线
最优要素投入组合是指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使
产出最大的要素组合;或者,在产出既定的情 况下使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 一旦达到这种最佳组合,企业的资源配置方式 就处于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故生产要素的最 优投入组合状态又被称为生产者均衡 (Producer’s Equilibrium)。
短期(Short Run):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
素的数量,即至少有一种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 间周期。 长期(Long Run):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 数量的时间周期。
划分标准:是有无固定的投入要素,而非具体时间的
长短。
一定时期内固定要素变动的难易跟企业所属行业的性
质紧密相关,因而短期或长期的时间跨度一般取决于 企业所属的行业。 7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姜忠辉副教授
二、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Isoquant Curve):在技术水平
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 的所有数量组合。 等产量曲线给出了企业进行生产决策的可行性 空间—生产特定的产量,可以使用的不同要素 组合。 等产量曲线与效用论中的无差异曲线非常相似。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姜忠辉副教授 17
A B
C
L
二、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内容: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
入量,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即边际产量)表现出先上升最 终下降的规律,也叫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成因:在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之间都存在一个最佳组合比 例,这是一个经验规律。开始随着可变要素的增加,固定要素的潜在的效率也逐渐 发挥出来,边际产量表现为递增。当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达到最佳比例时,边际产 量最大。后来随着可变要素的递增,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比例失调,此时边际产 量表现为递递减。因此说边际报酬递减。 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技术条件不变;二是其他生产要素的 投入量不变。 2、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要依次经过递增、递减乃至为负数等几 个阶段,这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并不矛盾。该规律强调的是边际报酬最终要呈递减 趋势。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启示: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优化组合,才能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姜忠辉副教授 充分发挥各生产要素的效率;否则,片面地追加某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只能导 12 致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报酬的减少。
第四章生产理论
第四章⽣产理论第四章⽣产理论通过前⾯的学习,我们完成了微观经济学价格理论中关于需求理论的介绍,从本章开始我们进⼊另⼀部分即供给理论的分析。
供给理论所讨论的是⽣产者⾏为,考察⽣产者⾏为的⽬的是为了弄清位于供给曲线背后的东西。
第⼀节⽣产理论概述⼀、⼚商的定义及其组织形式⽣产理论所讨论的是⼚商的⾏为,⼚商是指能够作出统⼀的⽣产和销售决策,并且以盈利为⽬的的经济组织。
如同消费者⾏为理论中假定⼀个理性的消费者是以效⽤最⼤化为⽬标⼀样,在分析⼚商⾏为时,微观经济学假定⼚商是以利润最⼤化为⽬标的。
⼚商的法定组织形式⼀般有以下⼏种:(⼀)业主制业主制(Proprietorship)或称个体业主制,是最原始的企业组织形式。
业主制企业只有⼀个产权所有者,业主直接经营,享有全部经营所得,并对企业的⼀切债务负有⽆限责任。
业主制企业⼀般结构简单,规模较⼩。
其优点是建⽴和停业的程序简便,产权能⾃由转让,经营灵活,责任与权益明确。
其缺陷是财⼒有限,获得贷款和偿债的能⼒较差,抗风险能⼒较弱,经营规模难以迅速扩张,并且企业的⽣命在很⼤程度上取决于业主的个体状况。
(⼆)合伙制合伙制(Partnership)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业主的个体财产为基础建⽴起来的企业。
合伙⼈对企业合作经营,分享企业所得,共同承担债务责任。
由于共同筹资,它的经营规模和贷款、偿债能⼒都优于业主制。
但由于⼤多数合伙制企业具有⽆限责任,⼀旦亏损且其他合伙⼈⽆⼒偿债时,即使投资1%也负有赔偿100%债务的连带责任。
合伙协议关于买卖份额的法定程序也⼗分复杂,没有全体合伙⼈的⼀致同意,原有的合伙⼈难以将他的份额出售给新加⼊者。
如果合伙协议得不到保证,合伙制就⾯临解体的危险。
(三)公司制公司制(Corporation)是指依法设⽴,具有法⼈资格,并以营利为⽬的的企业组织。
世界各国的公司制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常见的类型:由两个以上股东组成,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责任的⽆限责任公司;由⼀定⼈数的股东组成,股东只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只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有限责任公司;由⼀个或者⼀个以上的⽆限责任股东与⼀个或⼀个以上的有限责任股东所组成的两合公司;由⼀定⼈数以上的股东组成,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认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讲生产理论
外显成本(explicit cost) 隐含成本(implicit cost)
真实的生产成本
其他: 生产成本、销售成本、总成本……
成本函数
产量与相应成本之间的关系
C= (Q)
影响因素: 生产函数、要素价格
机会成本
在对稀缺物品做出选择时都要付出机会成本 潜在用途中收益最大的 在竞争性市场上,价格=机会成本 例1: 拥有最肥沃的土地却不知道如何用最经济的
• 脊线围成的区域是“生产区 域”
L
要素2
成本方程 C=PL ×L+PK ×K
成本增加
O
要素1
等成本线 (isocost curve)
长期生产函数(3-3)
生产要素组合
最优要素组合
产量一定时成本最低的要素组合 成本一定时产量最高的要素组合 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的切点(生产者均衡点) 要素价格变化后的总效应——替代效应和产量效应
分别将等产量线上切线斜率为零的点和切线斜率 无穷大的点与原点连接而成的两条线
生产要素替代的有效范围
生产区域
由脊线围成的区域
等成本线(isocost curve)
生产要素价格一定时,花费一定的总成本所能购 买到的生产要素组合
脊线
K
• 脊线表明两种生产要素替代的 有效范围
• 超过脊线范围之外, 必须同时 增加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方 能保持产量不变
规模变动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 规模报酬的变化 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 to scale) 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 return to scale) 规模报酬递减(diminishing return to scale)
成本函数
成本的含义
经济学基础第4章 生产理论
MP>0, TP↑
MP=0, TP最大
A
MP<0, TP↓
E
F
如果连续增加生产
AP
要素,在总产量达
O
L1 L2 L3
L MP
到最大时,边际产 量曲线与横轴相交
MP与AP之间关系: 当MP>AP, AP↑ 当MP<AP, AP↓ MP=AP, AP最高,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边学边练:以下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
2、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原因
生产中,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在 数量上都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
对于不同的产品生产,短期和长期的界限规定是 不同的。如:变动一个大型炼油厂的规模可能需 要三年,变动一个豆腐作坊的规模只需要一个月。
注意:本节中考察的一种生产要素可变的生产 函数,是在分析短期生产理论。
第二节 短期生产理论
总产量、平均产量
2
和边际产量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总产量TP(Total Product) :投入一定量的劳动所生
经济管理系 喻文丹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第一节 厂商、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 第二节 短期生产理论 第三节 长期生产理论 第四节 规模报酬
案例导入
土地施肥越多越好吗?
思考:这其中反映了什么经济学原理?
第一节 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
1 厂商 2 生产要素 3 生产函数
一、厂商
1、厂商根据一定的目标为市场提供商品和劳务
三、生产函数
柯布 —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该公式可判断规模报酬
当 L、K 都成倍数(λ)增长,K K L L
A(L) (K ) ( AL K )
● 当 α+β>1 时,规模报酬递增;
《管理经济学》课程笔记
《管理经济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管理经济学基础一、管理经济学的性质与任务1. 管理经济学的定义:管理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将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企业和其他组织的决策过程中,以帮助管理者在有限资源的约束下,做出最优的资源配置和经营决策。
2. 管理经济学的特点:- 微观性:管理经济学专注于单个企业或组织的经济行为,而不是整个经济体系。
- 实用性:管理经济学提供了一系列分析工具和模型,可直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 多学科性:管理经济学融合了经济学、数学、统计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 决策导向:管理经济学的核心在于提供决策支持,帮助管理者做出更好的决策。
3. 管理经济学的任务:- 提供决策工具:管理经济学为管理者提供了一套分析工具,如成本分析、需求预测、投资评估等。
- 优化资源配置:管理经济学帮助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分配资源以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 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分析市场和竞争环境,管理经济学帮助企业制定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 评估风险与不确定性:管理经济学提供方法来评估和应对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企业的性质及其目标1. 企业的性质:- 经济实体: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拥有自己的资产、负债和权益。
- 利润追求者:企业的首要目标是追求利润,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市场参与者:企业在市场中与其他参与者(如消费者、供应商、竞争对手)互动。
2. 企业的目标:- 经济目标:包括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市场份额扩大、收入增长等。
- 社会目标:企业还应承担社会责任,如环境保护、员工福利、社区服务等。
- 长期目标:企业的长期目标是持续成长和价值最大化,确保企业在未来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三、管理经济学的六个决策依据1. 成本与收益分析:- 成本概念: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总成本、边际成本等。
- 收益概念:总收入、边际收入、利润等。
- 成本-收益比较:确保项目的收益大于成本,实现盈利。
第四章 生产理论
Q 2
第二节 几组概念分析
1.规模报酬递增与规模经济 (1)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产生规 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它可以表现为:生产规模扩大以后,企业能够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 等生产要素,而较小规模的企业可能无法利用这样的技术和生产要素。随着 对较多的人力和机器的使用,企业内部的生产分工能够更加合理和专业化。 此外,人数较多的技术培训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管理,也可以节省成 本。 (2)规模经济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成本下降的情况。产生规模经济 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分工和专业化,以及技术因素。企业规模扩大后使得劳动 分工更细,专业化程度更高,这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的长期成 本。技术因素是指规模扩大后可以使生产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 (3)在长期中,当产出水平变化时,企业改变投入比例是有利的。规模经济是 指企业可以以低于双倍的成本获得双倍的产出。规模经济包括规模报酬递增 的特殊情形,只是它更为普遍,因为它使企业能够在其改变生产水平时改变 要素组合。在这种更普遍的意义上,U形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与企业面临 的产出较高时的规模经济和产出较低时的规模不经济相一致的。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第一节 一·生产和生产函数 1.生产四要素 •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土地: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狭义上所说的土地,还包括山川河流等 一切自然资源 •资本:机械、厂房等资本物品 •企业家才能 2.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就是将上述生产要素在企业内部进行组合,并转化为社会所需要 的产品或劳务。即使生产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企业内部使用的生产要素 组合也不尽相同,因而就表现出在生产效率方面的差异。达到最大产量, 生产要素组合有一个最佳的比例,离这个比例越近,生产效率也就越高。 3.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组合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
第四章 生产理论(production)
规模报酬 (returns to scale)
从长期的角度分析,企业可以调整产量 使其平均成本达到最低。这就决定于企 业规模。企业扩大规模时,收益或产量 的变动会出现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 递增和规模收益递减三种情况。
正大光明
规模收益的三个阶段:
劳动(L)
100 200 400 800
资本(K)
正大光明
第三节、短期生产分析
短期:指时间短到厂商来不及调整生产规模来 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而只能在原有厂房、机 器、设备条件下来调整产量。 短期生产函数(见备注) Q=f(K,L)或Q=f(K,L) 劳动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总产量(TPL )=APL · L 平均产量(APL )=TPL /L 边际产量(MPL )=ΔTPL /ΔL
正大光明
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 技术效率[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投入既定,产出较多的方法效率 较高;或产出既定,投入较少的方法 效率较高。 经济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 ——成本既定,收益较高的方法效率 较高;或收益既定,成本较低的方法 效率较高。 正大光明
生产者的效率
技术观念与经济观念: 技术观念——技术上是否合理; 经济观念——经济上是否划算。 技术上合理,经济上不一定划算; 技术上不合理,经济上一定不划算。 技术角度——投入—产出分析; [Input-Output Analysis] 经济角度——成本—收益分析。 [Cost-Revenue Analysis]
正大光明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Cobb-Dauglas)生产函数是 由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 二十世纪30年代初一起提出来的。 Q=ALα Kβ (A、 α 、β 为三个参数, 0 <α , β <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的参数α 、β
(生产管理知识)管理经济学生产分析
第四章生产分析生产理论涉及企业用资源(投入)生产产品(产出)的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面临着两个基本的生产决策;1.如何组织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最有效地把既定的产量生产出来?2.如果企业需要扩大生产能力,应该怎样进行规划?通过本章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对这两个问题作出解答,加深对企业生产决策的理解,并为更深入的分析打下基础。
第一节生产与生产函数一、生产与生产要素生产,指企业把其可以支配的资源转变为物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单纯指生产资源物质形态的改变,它包含了与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有关的一切活动。
企业的产出,可以是服装、面包等最终产品;也可以是再用于生产的中间产品,如布料、面粉等。
企业的产品还可以是各种无形的服务。
生产要素:企业进行生产,需要有一定数量可供支配的资源作为投入,如土地、厂房、设备和原材料、管理者和技术工人等。
这些企业投入生产过程用以生产物质产品或劳务的资源称为生产要素或投入要素。
经济学中为方便起见,一般把生产要素分为三类:①劳动,包括企业家才能;②土地、矿藏、森林、水等自然资源;(3) 资本,已经生产出来再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品。
二、生产函数所谓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就是指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一定投入量的组合与所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其一般形式为: Q = f(L,K,…T)简化形式:假定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仅使用劳动与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分别用L和K 表示,则方程可以简化为Q = f(L,K)三、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短期生产(shor trun),指的是期间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的时期,这种固定不可变动的生产要素称为固定要素或固定投入(fixed inputs);长期生产(Long run),则指生产期间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可以变动的时期,这些可以变动的生产要素称为可变要素或可变投入(variable inputs)。
生产与供给
Lf ( x) L( f ( x))
在假设PF下: 对任何 x EI,f (x) > 0。 有效投入区 = 脊线所夹区域
脊点 脊点 脊点
脊点
x1
二、要素之间的替代与互补
不同的投入方案为什么会具有相同的产量?原因在于从生产技 术上讲,存在着要素之间的相互替代与相互补充。替代性使得一种 投入要素可用另一种投入要素来代替,互补性则要求要素之间必须 按照一定的比例相互配合地投入使用,因而生产要素具有了一定的 成比例特点。 替代与互补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完全替代与完全互补是对 立的,完全替代时没有任何互补性可言,完全互补时也没有任何替 代性可言;但一定程度的替代与一定程度的互补之间是统一的,一 定程度的替代伴随着一定程度的互补,一定程度的互补同样也伴随 着一定程度的替代。 替代性与互补性是企业在组织安排生产必须考虑的问题。通过 等产量曲线,可以分析要素之间的替代与互补关系,其分析工具主 要有:边际替代率 Mhk、技术系数 Thk 、补充作用系数 Rhk 、替代弹 性EShk 、互补弹性 EChk 。
把以上三大类要素稍加细分,则可分为四类:资源、资本、劳 动、企业家才能。 进一步细分,则可以一般地说,企业为了生产1种产品,必须投 入n种生产要素:要素1,要素2,,要素n。这样,我们就有要素 n n 空间的概念:
R {x R : x 0}
(二) 生产函数
在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既定的情况下,企业投入一定数量的若 干生产要素,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这样,在产品产量与各种生产 n 要素数量组合之间就产生了一种对应关系 f : R R ,称为企业的 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tion),它由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确定,是技 术水平的反映。 n 值得注意,对任何一种投入方案 xR ,与之相对应的产量 f (x) 必须是在这个技术水平和这种投入 x 之下的最大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供给分析(上) 生产理论第一节概述:生产与生产函数一、厂商及组织形式1、厂商:生产者亦称厂商或企业。
指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经济单位。
2、组织形式:(略)二、企业的本质:对市场的替代(略)市场经济是依靠价格体系指挥和协调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的;而在企业内部,生产者的行为则是由一个统一的领导层依靠行政命令来指挥和协调的,显然这是两种不同的组织生产的方式。
经济学家科斯在1937年上大学时,用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了企业产生的根源。
交易费用是指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耗费,分为“外部交易费用”和“内部交易费用”。
外部交易费用又称为市场交易费用,是指收集有关产品的各种信息所付出的费用、谈判和讨价还价所需要付出的费用、为保证契约的实施所需要支付的费用等,外部交易费用主要依靠市场价格协调;内部交易费用是进行生产过程调度、组织内部资源供应等所需要支付的费用,企业内部交易费用主要靠规章制度、行政指令协调。
外部市场的使用不是免费的,是要化代价的,存在外部交易费用。
为了减少外部交易费用就有必要建立企业,把交易转移到企业内部,将交易“内化”,这样,企业就产生了。
但是,企业内部也存在交易费用,当企业规模扩大时,内部交易费用也会扩大。
一般地,外部交易费用是企业规模的减函数!内部交易费用的企业规模的增函数!即:企业规模越小,内部交易费用越小,但是外部交易费用越大(较多地依赖外部市场!);反之相反,企业规模越大,内部交易费用会越大(内部协调成本加大),而外部交易成本会越小(不依赖外部了)。
完全依靠市场:不好;完全依靠企业:不好;应该部分依靠企业;部分依靠企业。
企业规模扩张到哪上点?当企业规模增加一个单位时,如果:外部交易费用的节省(例如减少了50元)大于内部交易费用的增加(例如增加了30元),那么企业的规模可以继续扩大;外部交易费用的节省(例如减少了30元)小于内部交易费用的增加(例如增加了50元),这说明企业的规模过大;外部交易费用的节省(例如减少了50元)等于内部交易费用的增加(例如增加了50元),这说明企业的规模是最好的。
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根据科斯理论,企业的规模应扩张到这一点,即在这一点上再多增加一次内部交易所花费的成本与通过市场进行交易的成本相等。
导致交易成本在市场和企业这两个组织之间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不对称)。
三、企业的目标――追求最大利润四、生产和生产要素1、生产:投入变为产出的过程。
2、生产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 是生产的最基本元素,也称为投入,生产要素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资源 。
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劳动: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土地:土地本身和土地上、下的一切自然资源。
资本:表现为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
企业家才能:生产的组织者、领导者的能力。
五、生产函数1、在技术水平给定的情况下,生产中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如果用Q 表示产量,L 表示劳动,K 表示资本,N 表示土地,E 表示企业家才能,且设只有L 和K 两种要素:则生产函数为:长期生产函数 Q =f (L,K )短期生产函数 2、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一般形式为 其中 ,A , , 为参数,0< <1 ; 0< < 1六、技术系数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要素的配合比例称为技术系数(,)Q f L k =Q AL Kαβ=αββα(1)固定技术系数: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不能改变的(2)可变技术系数:生产某种产品的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改变的如果资本配置的比例较高,这种生产方式就称“资本密集型”,反之,就称为“劳动密集型”。
第二节 如何生产(上)一个要素可变时的生产规律一、三个概念1、设有短期生产函数:Q=f(L)=21L+9L 2-L 3.总产量(Total Product ,简称TP ):一定的可变要素(如劳动)的投入量所带来的总的产量。
TP=Q=21L+9L 2-L 3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 ,简称AP ):一定的可变要素投入所带来的平均产量。
AP=LTP =?=21+9L-L 2 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 ,简称MP ):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总产量。
MP===∆∆dL dQ L TP 或21+18L-3L 2。
2、图形3、TP 与MP 关系过TP 曲线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相应MP 值边际产量为正,总产量上升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下降 (,)Q f L k =边际产量为零,总产量最大TP 的形状:A 为拐点!B 为连线斜率最大点。
边际值的五个阶段:边际值递增、(拐点处)边际值最大、边际值递减、边际值为0、边际值为负值。
对应地,总值的变化情况:TP 先升后降:当TP 小于la 时,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在增加在TP 线上的拐点后,TP 以递减的速度在增加TP 线上的斜率为0以后,总产量减少。
4、TP 与AP 关系:三段:在lb 以前,AP 上升,B 点处:AP 最大(总产量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最大!)在lb 以后,AP 下降5、AP 与MP 之间关系Olb 段,MP 在AP 上方,MP 使得AP 往上拉lb 点处,AP =MP ,AP 最大。
Lb 之后,MP<AP ,MP 使得AP 下降o la lb lc AP二、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MP 变化的三个阶段: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连续地将数量相等的某种生产要素增加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时,最初的产量会增加,但该生产要素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则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甚至成为负数。
3、关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说明(1)前提:技术不变。
(2)其它要素不变,只是一种要素投入量变化。
也就是整个生产规模没有发生变化。
(3)边际收益并不是从一开始就递减,是指L 超过一定点后才出现。
在此之前,由于L 相对不足,故不是递减。
(4)也可以出现:要素投入后,在一定时期内边际产量不变,超过这个范围,再继续追加可变要素,才进入递减。
三、厂商的理性行为(之一):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1、先将要素投入分为三个区域:以AP 最大和MP=0为界。
AP2、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第Ⅱ区间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最佳选择区间。
3、确定要素的最佳投入点:取决于企业的目标:如果企业追求平均产量最大:则在?如果企业追求边际产量最大:则在?(无意义)如果企业追求总产量最大:则在?如果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则本节无法确定。
下一章成本理论分析后确定。
第三节 如何生产(中)两种要素的替代使用:要素最佳组合一、等产量线(生产无差异曲线)及特点1、含义设有生产函数:再设Q=6。
求出L 和K 值:作出等产量线坐标图:概括出“等产量线”的含义: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2、特点及解释(1)负斜率:Q劳动与资本之间成替代关系保证产量相等的原则:增加L 所带来的产量=减少K 所减少的产量 。
即推导出:LK MPK MPL ∆∆-=;其中,等式右边的项目被定义为: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LK ) (2)无数条在同一坐标轴内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越低;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越高。
(3)不相交:如果相交,与定义矛盾!(4)凸向原点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可以用等产量线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来说明(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简称MRTS)3、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LK(1)MRTS 的含义为使产量保持相同水平,一种生产要素和另一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率。
即为了生产既定产量,增加一单位L ,应该减少的K 值。
为负值。
几何含义:等产量线上点的切线斜率!(2)公式由:l KLMP KMP ∆=-∆L LK K MP K dk MRTS MP L dL ∆==-=∆或0lim lk l k dK MRTS l dL ∆→∆=-=-∆L KLMP KMP ∆=∆L K K MP L MP ∆-=∆L L LK LK K K K MP dK MP MRTS MRTS L MP dL MP ∆=-==-=∆或(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及其原因因为边际收益递减规率在起作用,当劳动不断增加时,它的边际收益递减, 所能替代的资本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
原因在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作用。
(4)边际技术替代率和等产量曲线形状从几何意义上来看,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由于等产量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故等产量线是凸向原点的4、特殊的等产量线(1)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物可以完全替代:等产量曲线是一条直线kl(2)两种生产要素完全不能替代:等产量曲线是一条直角弯曲的曲线这两种生产要素必须相配合,才能生产出产品来。
这种生产函数是固定配合比例的生产函数(固定技术系数的等产量线)。
从原点出发的射线的斜率是要素的配合比例。
5、脊线与生产经济区域――厂商理性行为分析之二(1)等产量线的斜率:可以为正,也可为负。
若为负,说明:要素之间可以替代;若为正,说明:两要素要同增才能达到一定产量。
(2)斜率为0和∞此时二者完全不能替代。
(3)脊线:是等产量曲线图中,等产量线斜率为负的一段的两端连结起来的两条线。
含义:表明了要素的有效替代范围。
厂商不会在脊线以外的范围内安排生产。
生产的经济区域:就是在等产量曲线图中,由两条脊线所围成的区域。
在脊线范围内,两种要素的替代是有效的,超出脊线范围,替代是不可能的。
(4)要素互补时的脊线:一条。
厂商只能在脊线上安排生产。
二、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1、等成本线的含义:等成本线表示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的组合的轨迹2、方程及斜率:(说明:w 为工资,即劳动的价格P L ;r 为利息,即资本的价格P K ) C wL rKw C K L r r=+=-+斜率即为两种生产要素价格之比的负值3、理解线上点、线外点、线内点的含义4、等成本线的移动问题:三、生产者均衡与要素的最优组合: 厂商理性行为分析之三1、均衡点的分析:方法一:最大原理法:成本既定,求最大产量;即预算线一定,求最大产量。
运用排除法:将相切点作为均衡点推导出来。
l k方法二:最小原理法:产量既定时,求最小成本支出。
运用排除法:将相切点作为均衡点推导出来。
2、总结:均衡条件:(1)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点一定要落在等成本线上:即厂商要充分利用资金;(2)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还要发生在两线的相切点上,即两线切线的斜率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