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创意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10课《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10课《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一、导课,开门见山,直入题:古今文人多喜游山玩水,遍访自然,寄情于山水间,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美文佳作。

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柳宗元的一篇山水游记《小石潭记》。

二、初读,读准字音,寻语感一读: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全文;二读:请学生朗读,互助纠错正音除了对常规性易错字词读音纠错外,其中对“蔓”、“参差”的读音,通过学生自己当堂动手查阅工具书,讨论并确定(师强调:学习一定要学会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难题。

汉字的读音、字形与字意都是息息相关的,有时候读哪个音,也与不语境下的字意有关。

请同学们认真对照字词典,探个究竟);对重点生僻字、易错字,让学生自行找出来,向其他学生强调和提示(学生重点强调了“坻”“佁然”“俶尔”“翕忽”“悄怆幽邃”等字的读音,并对照注释了解字意)。

三读:把握朗读的节奏、停顿、重音、语气、语调。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请两到三个学生试读、范读,学生相互点评;教师有针对性指导,并选择性范读2、3、4小节;然后全班集体再次朗读,逐渐读出文言节奏、语感、味道,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三、品读,赏析内容,悟情感鉴于本文短小精炼,文意并不复杂,因此摒弃过去那种“句句落实,反复串讲”的教学方法,采用“抓住关键,抽丝剥茧,层进深入”的思路展开教学活动。

切入点选择从课文题目入手:师:课文题目为“小石潭记”,请找出文中描写“石”“潭”美景的语句,说说分别突出了“石”和“潭”的什么特点?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理解文意,畅所欲言。

几分钟后,学生陆续发言:生:我认为课文描写小石潭之“石”的句子是“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它写出了石头的“奇特”。

师:哦,石奇?概括的很精练。

“奇”在何处?生继续:因为这里的石头奇形怪状,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低不平的岩石和小岛。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卷石底以出,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背景与作者介绍
详细描述
本部分首先介绍了《小石潭记》的创作背景,包括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生平经历。接着, 对作者柳宗元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他的文学成就和在文坛的地位。
课文内容解读
总结词:内容解读
详细描述:本部分对《小石潭记》的课文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解读。首先,概括了全文的主旨和 情感基调。接着,对文章的结构和段落进行了分析,并逐段讲解了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意图 。
回答
学生1回答:“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 无所依。”
提问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回答
学生2回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法,将鱼比喻为在空中游动,形象生动地 描绘出鱼的轻盈和潭水的清澈。”
分组讨论
主题
探讨《小石潭记》中作者 的情感变化。
汇报
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其他学生补充或提出疑 问。
重点词汇与句式解析
总结词
重点词汇与句式解析
详细描述
本部分对《小石潭记》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进行了详细的解析。首先,挑选了一 些具有代表性的词汇,解释了它们的含义和用法。接着,对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 和修辞手法进行了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03
课堂互动
提问与回答
提问
文章中哪些句子描绘了小石潭的美景?
04
课程总结
本课内容回顾
知识点回顾
学生掌握了《小石潭记》 中的重要知识点,如文章 结构、作者背景、字词含 义等。
课堂互动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等形式,学生积极参与课 堂互动,提高了对课文的 理解和表达能力。
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 所学知识,教师及时反馈 ,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学生表现评价
03 《小石潭记》的创作背景

《小石潭记》的教学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的教学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的教学课堂实录(2)《小石潭记》的教学课堂实录生:“凄神寒骨”应该是作者坐在石上,寒气刺骨、“石”的冰凉刺骨。

生:然后由此而感慨身世而内心也凄寒。

师:是啊,潭以石为底,潭因石而美,人由石而感,于是“石”就成为潭之名。

看来,作者的笔下是“一切景语──生:──皆情语”师:对,寓情于景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一大特色,难怪有人称赞他是继《水经注》郦道元之后的又一山水能手,有人还甚至称他为“游记之祖”。

《小石潭记》的确是一幅画,浓郁的愁、清雅的景,融汇成一幅幽雅深邃的水彩画。

那么请我们展现相关的画面,跟随着音乐,或背或读全文。

(学生齐读)老师板书《小石潭记》是一幅……画(寓情于景的写法)。

师:多么令人向往的美景。

柳宗元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不幸者,今天我们在欣赏他带给我们艺术美的同时,也想欣赏自然风光。

假如要拍摄一部“小石潭”的自然风光片,你是一位摄影师,你如何忠实于原作,把握好你的镜头。

请小组再次合作,这一次你们是摄制组了,好好地找出作者游览的线路。

(学生热烈讨论。

)师:(引导学生回答)由“篁竹”远远的广镜头,逐渐地拉近到潭底、潭周,并渐近到特写潭中鱼,然后又把镜头再拉远,“望”潭之源,最后把镜头拉高拉远。

看来柳宗元不仅是一位作家,还是一位导演,由“西行”到“而去”,清晰的游踪让景物也移动变换起来,这叫“移步换景”法。

教师板书《小石潭记》也是一部……风光片(游踪清晰的顺序)。

师:老师不是摄影师,只是从网上下载了一些相近的图片,就让我们在音乐中,在图片的变换中,根据提示,试着背诵全文。

(放课件,学生试着背诵。

)师:艺术就是这样,很美,很高雅,很有魅力,但艺术绝不是难于接近的,不管哪一种形式,艺术是相通的,希望我们同学们能更多地去感受文学等艺术的高雅!拓展阅读:《小石潭记》教学反思《小石潭记》是唐代著名文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所作的一篇美文。

文章通过写美丽的小石潭来寄托自己被贬的悲凉情怀。

文字优美,景物如画,情感真挚。

余映潮《小石潭记》教学实录

余映潮《小石潭记》教学实录

余映潮《小石潭记》教学实录《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

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历来为广大读者所传诵。

它的特点就是在文字上洁净有力,很精细地刻画出山水的鲜明形象。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余映潮《小石潭记》教学实录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余映潮《小石潭记》教学实录1师:今天我们上《小石潭记》。

上这一课。

第一个要求就是读书,大声地朗读,每一个字都咬准,不要掉字,不要漏字。

开始读。

(生朗读课文)师:读了一遍,我认为读得很流畅了,但是没有读出一种味道。

假设你是,写了这篇文章后非常有兴趣地来欣赏自己的文章。

你看——— (师示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 这样来读,好像欣赏你自己的作品。

再读一遍。

(生自由朗读课文)师:读完这篇课文,看看标题。

(大屏幕显示)小石潭?__记;小石潭记___ 师:第一句当中一定可以加一个字,加一个什么字呢?生:“游”。

师:第二句后面能不能加一个什么字呢?生:“游”。

师:还是加一个“游” 字。

原来呀,所谓“游记”,所谓“记游”,游记类的文章、记游类的文章,就是把自己游玩某一处风景胜地的地方记下来,就是“游记”;把这个过程记下来,这个过程就叫“记游”。

所以我们首先要懂得《小石潭记》是一篇游记。

下面我们回忆一首诗———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这首诗里面有两个重要的字眼:“孤” 和“独”。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一个非常寥廓的、非常冷清的、非常孤寂的背景下,有一个人在那儿“钓寒江雪”,这个人就是柳宗元。

柳宗元写《江雪》和《小石潭记》,是在同一个地方,因此,《小石潭记》是一个失意的文人写的。

这个文人是被贬官了,贬到一个很荒僻的地方住下来了,他很失意。

因此我们读他的文章,读《小石潭记》,就还要读出他游览景物的心情。

这里我还要介绍一句话,冰心说过,古今中外任何写景状物的散文都是以自己主观眼光和心情来赋予了这些景物特殊的性格和生命。

《小石潭记》的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的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的课堂实录《小石潭记》的课堂实录《小石潭记》描写景物特征异常鲜明,除正面描绘外还多处照应,是教学的重点。

【课前预习】1、收集柳宗元的资料,了解其人。

2、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词汇。

3、仔细阅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小石潭景物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有一首这样的诗我们很熟悉,题目是《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生齐背)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生:柳宗元。

师:寒江、冰天、雪地,一位孤独老者独处孤舟,默然垂钓。

悲凉孤独的处境正是诗人内心的写照。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永州期间所写,在此期间,他还写了大量寄情山水的作品。

今天我们所学的《小石潭记》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多媒体屏幕显示·读准字音:寂寥翕忽参差坻·解释字意:下乐犬牙斗折蛇行可悄怆)三、初读感悟师:一篇文言文,初读要读准字音,把握好停顿、节奏。

(生自由朗读)师:谁愿意为大家朗读一下?(两名学生自告奋勇朗读,学生为朗诵的同学评价。

)生:我认为第一位同学读的语速太快,语调没有变化。

生:第二位同学读发现小石潭和鱼儿嬉戏两段时,未读出喜悦情感。

师:你们点评的很好,可惜只说了缺点,谁来说说他们的优点。

生:第一位同学声音响亮,读的准,第二位同学停顿把握的好。

师:我们再请第三位,郭艳军同学为大家朗读。

(生笑)(伴着背景音乐《高山流水》,师声情并茂朗读。

生鼓掌。

)师:夸奖了,美的文章要用心去朗读。

(生齐读)四、美读涵咏师:这篇文章描写了小石潭优美的景色,写了哪些景物呢?生:水、鱼、石、树。

师:这些景物作者是如何描绘的?请在文中找出你认为精彩的语句,读出你的感情来。

(生在书上圈点批注,交流讨论。

)生:“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句话写的好,写出了小石潭幽静的环境,也写出了柳宗元的心情很悲凉。

师: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生:“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师:我们怎样读出来这样悲伤的情感?生:语速稍微慢些,心情悲凉,语调应该低沉些。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六课《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六课《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一、由诗导入师:请同学们先欣赏书法(幻灯),这就是我们学过的柳宗元的《江雪》。

请问:诗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生(齐):孤独、悲伤、凄凉。

师:是的。

“孤”、“独”、“寒”,可以看出作者孤独、凄凉的心境,这正是他被贬永州时的心情。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石潭记》,它也是柳宗元在永州写的。

(板书)二、作者简介师:首先认识一下作者。

请大家一起读,一二!生(齐读):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因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就在永州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

后来柳宗元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四年后,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时年四十七岁。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他的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

三、明确目标师:好。

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明确一下本文的“学习目标”。

(幻灯)男生一起读吧。

一二!(男生齐读)1、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

3、品味写景的句子,学习写景的方法。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为了完成我们的第一个学习目标,我们先来听课文录音。

请认真听,把不会的、拿不准的词划出来。

(播配乐配文朗读的录音,生拿着笔边听边划)师:以这些词(幻灯)是不容易读准的,尤其是红色字的读音,请女生来读,连读两遍,一二!(女生齐读)师:我们听了录音,学了字词,下面请大家赏着画面、和着音乐小组内朗读,一会儿小组推荐一名展示。

好,开始!(生大声读书,师巡视。

)师:好了——好了——。

课文不长,我们总共10个小组,我们还来PK。

哪个小组举手快,又读的准,就可以得1分。

好,你来记录。

(点了一女生上黑板计分。

)好,第一段。

举手最快的是第一组的周亚楠。

(周生读)其他生订正:不是“披佛”,是“披拂”。

师:嗯。

应读“fú”。

这个——生:不得分。

师:好。

都把握好机会。

小石潭记优秀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优秀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优秀课堂实录(3)小石潭记优秀课堂实录生4:“影布石上,怡然不动”这是说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静静地一动不动这是对鱼的静态描写师:分析得很到位作者分别描写了鱼的动态和静态,真的就是为了表现小石潭里鱼多吗?1=5:不是是为了写水清师:愿闻其详生5:“空游无所依” 突出了水之清,清到了透明的程度,鱼儿在水里游,竟像是在空中没有凭依似的生6:写“日光下彻”,可以一直照到潭底,把鱼儿的影子都印在石头上,鱼、石、影全都清清楚楚,足见水是多么清澈透明,突出了水的“清冽”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可是课文明摆着写的就是鱼呀,你们偏说是水?生7:这是侧面描写,借写鱼的情态来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师:(情不自禁鼓掌)精彩!准确!为什么游鱼先是“怡然不动”,继而“傲尔远逝”,复而“往来翕忽”?生8:“怡然不动” 说明游鱼静处饱享阳光的恩赐,并没觉察人的到来生9:“傲尔远逝”表明游鱼的灵敏迅捷,一旦发现岸上有人就迅速跑开生i0:“往来翕忽”则又说明游鱼的善解人意,隔会儿后,鱼儿发现人并无害己之意,于是乎往来穿梭,结伴游行生1l:游鱼忽静忽动的变化,“往来翕忽”,就是“似与游者相乐”师:让我们一起朗读,边读边在脑海里涌现这幅生动画面,感受小石潭水的清澈透明(生读)师:小石潭景美、水清、鱼有灵性,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古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石潭的源头活水又是怎样的呢?(课件展示问题)第3段描写了小石潭溪水、溪岸的什么特点?生1:用“斗折蛇行”写溪水的情状,用“犬牙差互”写溪岸的情状师:找得很准请给大家描述一下溪水、溪岸的样子吧生2:溪水“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么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写溪岸“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师:潭是“石”潭,岸是“石”岸,小石潭的特征突出啊柳宗元带着我们从“隔篁竹,闻水声”的竹林中“伐竹取道”发现小石潭,然后将远镜头逐渐地拉近到潭底,让我们看到了潭底的全石,近岸旁如坻、如屿、如堪、如岩的卷石,又让我们欣赏了覆盖、缠绕、摇动、连接,随风飘荡的青树翠蔓他又渐渐走近到潭中,对潭中的鱼儿进行了特写,然后又把我们带到潭水的西南方向去探寻源头引领我们欣赏到不同的景点,他在无形中已经教给了我们游记散文的一种写法——“移步换景”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前三段的景物描写,让我们置身于美景当中,去体会作者的心情感受(课件展示问题)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感受?生l:是“乐”可从“心乐之”和“似与游者相乐”看出师:是啊这里的小石潭可观、可闻、可听、可触,这里的小石潭石异、水清、鱼乐、树青、蔓翠,真是一个旅游休闲的世外桃源,让人抑制不住地乐由心生看来,作者的笔下是:一切景语——生(众):——皆情语师:对,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一大特色,难怪有人称赞他是继《水经注》郦道元之后的又一山水能手,有人甚至称他为“游记之祖”如此美景,按理应该乐不思蜀,而柳宗元为何却说“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他怎么了?生1:因为这里“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他受不了这种透彻心骨的凄凉,不忍独自品味那种孤独和无奈,所以离开了生2:他的心情由“乐”转成了“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说明作者心里不高兴,就像天气变阴了师:真妙!用比喻揭示了作者感情的变化确实如你所说,作者的感情有一个由“乐”到“凄”的变化过程为什么会这样呢?(课件展示柳宗元的身世介绍及情感分析的文字)(师让学生交流、讨论、发言)师:柳宗元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满腹才华,并想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为朝廷出力,因此他积极参与政治改革但不幸的是,改革失败,一纸调令将他发配到了偏远的永州地区,并让他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司马没想到祸不单行,此时他老母病故,居处遭火,但他不想把自己蜷缩在悲痛和无助中,他“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把自己流放到了永州的山水中所幸的是,永州的山水接纳了他,也读懂了他的快乐与悲哀,更可幸的是,他在永州的小石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一个无人问津却秀丽奇特的地方,这难道不是他自己的写照吗?难怪有人说,读《小石潭记》,就如同品一杯淡淡的苦丁茶,清香在前,仔细品味却有一种悲苦在后试朗读全文,品味小石潭的美景,感受作者凄怆、哀怨的心境(师请学生选取自己最喜爱的一处景,朗读或者背诵)六、拓展延伸师:以导游的身份,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个方面,为游客介绍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生分小组,纷纷做拓展训练)组1:游客朋友们,大家来看看潭里的鱼,你们看,它们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快活地摇着尾巴,似乎与阳光玩着捉迷藏的游戏,有的静静地倚在岩石上,透过清澈的水,阳光似乎找不到它们畦,鱼儿们全游开了,透过斑斑驳驳的树影,看,它们张开嘴,调皮地对着阳光吐出了一串串的水气这是和大家在摇尾问好呢!师:哈,展开了想象,拟人的手法让小石潭的鱼JL也仿佛游进我们的思维中了组2:朋友们,往前走了,来看这溪水,它顺着崎岖的山路弯弯曲曲地流来,一会儿溪水被巨大的山石遮住,大家听,这潺潺的水声,怎么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呢? 别急,看,延伸而来,穿过了一段山石后,在阳光的照耀下,溪水又熠熠闪光七、结束语师:小石潭这个清幽之境,潭以石为底,潭因石而美,水由石而清,人由石而感,小石潭的一草一木,小石潭的一石一鱼,在柳宗元笔下,散落成字字传情的精粹让我们学习古人寄情山水、陶冶性情的潇洒,在欣赏美文中感悟人生。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出示学习内容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这是一篇游记散文,虽然篇幅短小,却至今传诵不衰,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领略一下它的魅力吧。

看看我们能从课文中读出什么。

首先看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大屏幕出示学习内容:1、学习课文语言,积累词汇。

2、赏析课文,学用赏析性语言。

)二、读通课文(大屏幕显示:读通1、读准字音。

2、读顺句子。

)师:现在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就两个: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互相交流疑难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师:下面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朗读课文给大家听听?生: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参差披拂。

师:读得很好,字音很准确,句子的停顿也很恰当。

生: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生:怡然不动的“怡”读错了。

生:俶尔远逝的“俶”读错了。

师:大家听得很认真,好,再把这两个四字短语读一遍。

生:怡然不动,俶尔远逝生:潭西南而望,……曰奉壹。

师:有的字读得不准,谁听出来了?生:“悄怆幽邃”的“怆”,“差互”的差。

师:很好,看这个句子的停顿。

听老师读:其岸势/犬牙/差互师: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好,读到现在,按照目标,我们已读通了课文,下面提高要求,看我们能不能读懂课文。

三、读懂课文。

师:现在大家看大屏幕,看清要求。

(大屏幕显示:读懂1、读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2、对照译文,读出原文。

)师:下面我们先进行第一步,请同学们借助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

如有疑难,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我们大家共同解决。

生:独自翻译课文,组内交流讨论。

老师巡视,解答个别学生的提问。

师: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学习的结果,哪个小组在翻译中有困难,可以提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小组内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不是我们个人的疑难问题。

生:“伐竹取道”是什么意思?师:你觉得是哪个词导致了你翻译中的困难?生:“取”。

师:哪个小组愿意帮他?生:“伐竹取道”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小路”的意思,取,就是开出的意思。

中学课文《小石潭记》名师教学实录

中学课文《小石潭记》名师教学实录

中学课文《小石潭记》名师教学实录中学课文《小石潭记》名师教学实录中学课文《小石潭记》是一篇经典的课文,它通过对一个地方美轮美奂的描述,赞美了自然表达了作者阔达的思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提供的中学课文《小石潭记》名师教学实录,一起来看看名师是怎么进行这一课的教学的吧!中学课文《小石潭记》名师教学实录篇1【教学目标】1、识记“篁、洌”等10个文言实词和“以、其”2个文言虚词的意义。

2、理解作者笔下小石潭的特点。

3、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借景所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1、理解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2、作者借景所抒发的感情。

【课堂实录及反思】师:上课!生:老师好!师:请坐。

游山赏水,探胜寻幽,历来是我国文人的传统爱好。

或抒发平步青云的喜悦,或咏叹仕途坎坷的感悟。

唐朝的文学大师──柳宗元,借游小石潭,唱吟了一首宁静与感伤的诗章。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小石潭记》。

作为一篇文言游记,你最希望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会哪些知识呢?生1:学会文言字词的音、义,一些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生2:弄懂文意。

生3:了解所描述景色的特点。

生4:古人往往借景抒情,本文是否也是这样?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认为我们应先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出示课件1)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世称柳河东。

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有《柳河东集》。

《小石潭记》是他被贬永州时所做的游记之一。

生:(一齐)朗读并背诵。

师:根据同学们的要求,老师确定了以下3个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并且读一遍。

(出示课件2)1、识记“篁、洌”等10个文言实词和“以、其”2个文言虚词的意义。

2、理解作者笔下小石潭的特点。

3、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借景所抒发的感情。

师:我们先听一遍课文录音,感知文章内容,标注出下列生字词的读音。

初步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出示课件3)一、走进录音棚1、听录音,为下列加粗字释义:篁竹(huáng)_______ 清洌(liè)_______为坻(chí)_______ 为屿(yǔ)_______为嵁(kān)_______ 佁然(yǐ)_______俶尔(chù)_______ 差互(cī)_______幽邃(suì)_______ 悄怆(chuàng)_______师:放录音。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4篇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4篇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4篇《小石潭记》课堂实录4篇《小石潭记》课堂实录1小石潭记课堂实录由小编整理,仅供参考:(课前热身。

师生交流。

)学生自由读。

教师板书课题。

师:我们读了《小石潭记》,后来老师把课文前面的导入语部分去掉了,请同学们做一回编辑。

同学们都推荐了。

有位同学推荐得特别好,我太欣赏这段话了。

祝怡情同学在哪里?先请坐。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屏显:看过日出东方的秀美,领略过万里长城的雄伟,欣赏过钱江潮的壮阔。

悄怆幽邃的小石潭又是怎样牵动着作者的心呢?和柳宗元一同感受这个小潭的别样风景吧!——祝怡情】师:祝怡情同学,老师问问你看,你发现这个小潭悄怆幽邃有别的风景,那么如果你给大家提一个建议,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朗读这篇文章?生:觉得声音应该轻柔一点,声音低一点。

师:轻柔一点去朗读,你们同意吗?这篇文章不能读得气势轩昂。

好的,我们按照她的要求读一读这篇文章。

老师要增加一点难度,我空掉了几个词语,我们已经读得很熟了,看我们能不能把它读好。

生齐读。

屏幕出示有空的课文。

【屏显:小石潭记从小丘( )百二十步,( )篁竹,( )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竹( )道,( )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 )。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师:大家已经读得很通顺了。

我听大家的朗读,感觉语气语调好像差不多。

其实在朗读过程应该有些变化。

生:我觉得在一些地方要做一些停顿。

师:哦,有些地方要停顿一下,等下我们细读文章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

她的建议提得很好。

我想问一下许浩同学,你问了一个问题,你说本文是用什么顺序写的,现在你能说是什么顺序吗?生:这篇文章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小石潭记》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1小石潭记,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学名篇,对于文学史的影响有目共睹。

它有严密的结构、准确的笔法和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

因此,将《小石潭记》纳入中学语文课程之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学,也能让学生进一步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

下面,我将就如何设计《小石潭记》的教学内容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1. 学习了解唐代文学,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

2. 学生能够理解白居易创作《小石潭记》的文学技法,如结构、笔法、语言风格等。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年级课程知识对《小石潭记》进行解读和评价。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进行创新和探索。

二、教学内容1. 前期铺垫为帮助学生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可以在教学之前对唐诗三百首的选集进行深入解读,让学生先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和风格。

然后再让学生了解白居易的生平,进一步理解《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

2. 课文解读过程首先,上课前老师要让学生阅读《小石潭记》一遍。

然后,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每一句话的含义和作用。

在课堂上,可以对每段内容进行交流和解读,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

3. 学生自主解析在发掘了《小石潭记》的内在构成后,老师可让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分析文本。

可以分组让学生深入钻研,交换意见、表达不能理解之处,一起思考、找出难点和亮点。

4. 艺术创作设计在学习了《小石潭记》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进行艺术创作活动。

学生可通过自主的语言表达、作品创作,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绘制成一幅画、文摘、诗稿等。

三、教学方法1. 视听法: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播放经典音乐,配合《小石潭记》的诵读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文学氛围,更好地领略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2. 控制法:老师通过提问、讨论、激励等方式控制学生的学习进程,确保每个环节的实施都能达到教学目标。

小石潭记优秀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优秀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优秀课堂实录(2)小石潭记优秀课堂实录生(七嘴八舌地):就是呀,没有哪个字翻译为“像”呀?师(面带微笑地):同学们很细心,这里的“斗”和“蛇”两个字用法很特殊,分别解释为“像北斗七星~样”,“像蛇一样”,它们本身是名词,现在作状语了(师边说边板书)师:老师要考考大家,文中和这个用法一样的字句还有吗?找一找,看看谁的眼力最好?生4(犹豫地):是不是“犬牙差互”里的“犬”? 解释为“像狗的牙师:找得很准,就是这句,翻译也很;隹确(师生共同鼓掌)师:另外,在这篇文章里还有一些方位名词的用法很特别,也作状语比如“下见小潭”中的“下”,要解释为“向下,或者往下”大家学着举一反三,看看还有哪些方位词语的用法和这个一样?可以相互交流(生讨论交流)生5:“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中的“西”生6:“目光下彻”中的“下”生7:“潭西南而望”中的“西南”师:同学们真是独具慧眼,又快又;隹地找出了这些词语,自行决了困难下面由老师提问,.来翻译,好吗?师(众):“潭中鱼可百许头”生(众):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师:记住这一句中“可”的意思注意与其他句中“可”的意思进行比较如“不可知其源” 中的“可”生1:这里的“可”是“大约”的意思,“不可知其源” 中的“可”是“能”的j还有“不可久居” 中的“可”,“明灭可见”中的“可”师:好,学会比较记忆也是掌握文言词汇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下面把这几个“可”的用法记一下(生自由记诵“可”的意思)师:我.继续我们的翻译提问下一句是:“坐潭上? ?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生(众):坐在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人来往,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忧愁悲伤的情感也更深了师:这一句中也有两个词的用法有点特殊,大家注意到了吗?看“凄”和“寒”,它们本来是什么意思? 在这儿该怎样解释它们呢?生(众):“凄”是“凄凉”,“寒”是“寒冷”的意思师:确切地说,是该这样解释:使? ? 凄,使? ? 寒这叫使动用法,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提问暂告一段落,还有疑难的地方我们在下面的研读品味中继续攻克五、赏景探情师: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文章第1段,请同学们思考:第1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出小石潭的美?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 用文中的语言回答生1:写了“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师:这是写的哪个方面? 特点是——生2:水声,特点是悦耳动听,“如鸣佩环”生3:还有“水尤清冽”,写的是水清,“清冽”生4:小石潭的美,美在“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嵫,为岩”,体现小石潭的“石”生5:还美在“青树翠蔓,参差披拂”,岸上树木葱郁苍翠师:很好!同学们能抓住文中句子来谈小石潭之美整段文字围绕“石”的特点写出了小石潭的概貌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再次感受小石潭的概貌初步展现的小石潭之美,就已经让我们沉浸陶醉了那再走近一步,我们来看看清冽的潭中,又有怎样的景致?(课件展示问题)第2段写出了潭中鱼的哪些状态? 突出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生I:写鱼的句子有“空游无所依”、“傲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师:能说说这些句子是什么意思吗?生2:意思是鱼在水中如同在空中游动,没有依傍,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像是和游者相互玩乐师:理解得不错这描写的是鱼的哪种情态?生3:游动时的状态师:除此以外,还有对鱼的'描写吗?~。

小石潭记获奖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获奖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获奖课堂实录小石潭记获奖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是对课堂内容的完整呈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石潭记获奖课堂实录吧!小石潭记获奖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师:林语堂说“文章是纸上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穿越到唐朝,跟着柳宗元一起去永州的小石潭看一看。

(板书课题及作者)此行我们有三个目的,一是欣赏小石潭的美景,二是体悟柳宗元对小石潭的情感,三是让同学们学到写作的技巧。

(板书:景,情,技)二、朗读课文,欣赏美景。

1、一读,读准字音,分享新知。

师:欲知小石潭的景色美在何处,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将自己学到的新的字词知识圈点勾画出来,一会儿在全班分享。

(生自由朗读,圈点勾画)师:我们开始分享你获得的新的字词知识。

从这个小组开始,每个人至少说一个,不重复,开始!生1:篁竹,篁huánɡ,竹林的意思。

生2:清冽,“冽”是两点水。

(生3-10分别分享了参、差、俶、悄怆、翕、卷、龚等字词的读音和意义)2、二读,读准节奏,读出美感。

师:刚才大家自由读了,老师无法判断大家朗读水平究竟如何,请同学们把书拿起来,老师给大家放段音乐,我们一起美美地朗读,读准停顿,注意节奏。

(播放《出水莲》古筝音乐,生大声齐读课文)3、三读,观赏画面,体悟情感。

师:读得非常准确,可是老师觉得缺少一点情味。

假如你是柳宗元,游了小石潭写下这篇文章,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你写得这么美,读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感觉呢?生:自我欣赏!师:对啦!下面老师给大家范读一遍,请大家听着音乐,看着小石潭的美景,感受一下什么叫自我欣赏。

(师诵读课文,大屏幕展示小石潭美景图画及文字,配乐。

生齐鼓掌)师:谢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带着这种情感,看着画面再读一遍?生(齐):想!师:好!给你们机会! (生齐带着感情朗读)师:这次老师觉得你们读得很投入,不但读出了自我欣赏的感觉,而且读出了对美景的喜爱之情,令人陶醉。

4、四读,寻访美景,概括内容。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责任编辑张雪韵E-mail:xueyun0618@|教学案例《小石潭记》课堂实录■吕龙【教学设想】《小石潭记》是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作为一篇精妙的游记散文,教师可以选择的教学点有很多。

我力图在散文的情感表达、游记的文体特质和文言的结构技巧这三者之间做一个平衡,在教学中兼顾作者由乐转忧的情感变化、灵活多样的观察视角和起承转合的结构手法,同时穿插传统文言文教学中对重点字词句的解释与翻译。

目前,我校正在进行古诗文教学中融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打算在梳理第二小节时,适度勾连庄子的哲学思想,将传统哲学教育渗透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课堂实录】一、新课导入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文言文《小石潭记》。

它的作者是谁?生(齐):柳宗元。

师:谁来介绍一下柳宗元?生:他是唐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唐宋八大家"指这八个人在什么方面的成就?生:应该是散文吧。

师:对,是指这八个人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成就。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PPT上对柳宗元的简介。

(生诵读)二、体悟作者情感师:《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特别出名的一篇。

如果我们在这篇散文的题目里加一个字,可以加什么字?生:加一个“游”字。

师:这是一篇游记散文,“游小石潭记”“小石潭游记”“小石潭记游”,都说得通。

师:我们准备读课文,文中有一些字音要读准。

课前同学们已做了预习,请一位同学读一下PPT上的生字词。

生:篁竹、清冽、为瑕、为堪、参差、披拂、怡然、俶尔、翕忽、寂寥、悄怆、幽邃。

师:注意“披拂”的“拂”读“fa”而不是“f6”,“悄怆”的“悄”读第三声。

“翕忽”是什么意思?生:轻快敏捷的样子。

师:预习很充分。

“清冽”的“冽”,偏旁是两点水还是三点水?生:两点水。

师:两点水的“冽”和三点水的“洌”在字义上有什么区别?(现场沉默)师:请做好记录。

两点水的“冽”侧重于冷,如凛冽;三点水的“洌”侧重于水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创意课堂实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创意课堂实录

时空访谈之柳宗元——《小石潭记》创意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

2、学习文章寄情于景的写法。

3、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教学重点学习文章寄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主持人:大家好,我是今天“时空访谈”主持人全老师,在璀璨的文学星空中,有这么一颗耀眼的星,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倡导“古文运动”,他一生仕途不如意,屡次被贬,他是千万孤独的创始者,他就是我们今天的时空嘉宾——柳宗元,掌声有请。

柳宗元1:大家好,主持人好!我是柳宗元,我生活在唐代,在唐代是个文学家。

字子厚,世称“柳河东”。

我与韩愈先生并成为“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今天有幸穿越时空走进“时空访谈”的节目现场,我很激动哦!主持人: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柳宗元先生的到来!今天柳宗元先生为我们分享的是他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小石潭记》。

首先,让我们来感受柳先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分享。

柳宗元2:朗读课文,注意生字:寂寥(liáo) 差(cī)互往来翕(xī)忽主持人:听了柳先生的朗读,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一种隔着时空的小郁闷,好似柳先生的朗读让我们置身于空灵幽深的小石潭边,驻足凝望。

那么柳先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的这篇传送千古的美文呢?柳宗元3:哎,时间要追溯到公元805年,我因拥护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

在永州,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我经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永州八记》,今天分享的是其中的第四篇,开始的名字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主持人:柳先生的一生真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伟人的不一般啊。

下面我们请现场的观众就他们想了解的内容,向柳先生提问。

生:尊敬的柳宗元先生,我是您的小粉丝,我想知道,您是怎么发现“小石潭”的呢?柳宗元4:哦,是这样,那一日,我与吴武陵、龚古、柳宗玄和两个年轻人恕己、奉壹,一行五人,从小丘继续向西走,隔着竹林,我们就听见像佩环碰撞一样清脆的水声,大家觉得有意思,就砍倒竹子向前走,就发现了这个小石潭,也是一种偶遇吧!生:那么,您怎么就给它取名“小石潭”?柳宗元4:这是因为,当我们砍看到的这个小潭整个潭底都是石头,特别清澈,取其潭中石多而命名。

余映潮《小石潭记》课文课堂实录

余映潮《小石潭记》课文课堂实录

余映潮《小石潭记》课文课堂实录余映潮《小石潭记》课文课堂实录一、导入师(面带微笑):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请如实回答——“你们有没有不顺心的时候?”生(齐):有!师:那么你们是怎样排解心中的郁闷和烦恼的?谁来说说,让大家分享你的好经验、好办法。

生:我喜欢听音乐来消除烦恼。

生:我的办法是进行体育活动。

生:我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喊大叫。

……师:大家刚才谈的办法都很好,遇到不舒心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排解办法。

现在,老师给大家推荐一种更有效的办法,那就是——走进自然,亲近山水!这个办法是老师从我们的老祖宗那里学来的。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名篇《小石潭记》,看文章描绘了哪些优美的景物,看作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及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步骤、方法: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疏通文意,赏析优美的景物,培养热爱山水自然的情操。

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

把握借景抒情的写法。

●三会:会诵读、会译释、会品析。

师板书课题、作者)师:在学习课文前,首先了解作者及文章体裁的相关知识。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下关于作者的介绍,师生一同说出“唐宋八大家”的名字;多媒体展示“记”的诠释,学生集体朗读。

)二、诵读课文师:文言文学习的第一步或者说首要的方法是“读”。

文言文的“读”是有一定讲究的。

(出示多媒体幻灯片“诵读指南”:●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语速、停顿);●读出情味(文字背后作者跳动的心)。

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范读,听读时注意留心字音、节奏,看看老师是否读出流淌在文字中的作者的情感。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觉得怎样?评价一下。

生:(七嘴八舌)没有读错,但好像情味没完全读出来……师:谢谢同学们的评点,那接下来就请两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男女同学各推荐一名代表,男同学读1、2段,女同学朗读3、4、5段,相信他们一定比老师读得更好!其他同学认真听,按照刚才“诵读指南”提出的标准,看他们读得怎样。

(男生A朗读)师:大家说说读得怎样?生:总的来说还行,很流畅,字音好像都对,节奏也没听出什么问题,情味——有一点点。

语文教案《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语文教案《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语文教案《小石潭记》课堂实录语文教案《小石潭记》课堂实录【设计理念】1、走入文本,营造课堂品味文学美的氛围;2、启迪思维,通过合作探究,了解文章、了解文风。

【设计灵感】1、随多媒体的推广运用,不少语文课都引入音乐,但常常是教师配好曲子堂上一放,确实能启发学生感悟,那么反过来,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曲调配上,不也同时引导了学生感悟作品情感吗?2、如果可以以曲调感悟,那么以美术、以影视等等其它艺术形式不也可以帮助解读文学作品吗?【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为学生合作疏通字词句义。

本次实录为第二课时。

【课堂实录】师:一提起艺术呀,我们总觉得它特──生:(纷纷)高雅还有很高深师:是啊,艺术是高雅的,但艺术也在我们身边。

其实我们接触过很多形式的艺术,譬如说说看──生:(七嘴八舌)音乐美术电视电影舞蹈师:对,别忘记了文学,我们语文课接触到的文学作品也是艺术,艺术的形式真多,但艺术是相通的,为什么?──因为艺术都是抒写人的内心情感的。

师:今天我们就尝试一下,用其它的艺术形式来解读我们的文学作品。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有时我们读一篇好的作品时,从心灵深处就会响起一首曲,隐隐约约,脑海中会闪现相关的画面,朦胧或者清晰?(学生点头默许)我中学时读柳宗元的游记散文《小石潭记》(边说边板书)很喜欢,后来读起时,总会有一首曲子在我心中似水般流过。

我想请大家静静地、轻轻地吟诵一下这篇文章,看看仅仅是你我心有灵犀一点通,还是作家高超的文学魅力唤起了我们同样的艺术感生:(自读课文,且读得很投入)师:听到你心灵的的曲子没有?是怎样的调子?怎样的节奏?又是怎样的器乐弹奏出来的?生(甲):很缓的,很低的。

生(乙):应该是古筝或琵琶或总之,比较古典的。

生(丙):好像又有欢乐,但并不欢快。

师:三位同学描述的跟你们内心听到的一样吗?(学生点头)那么你们是从文中哪些文句读到的?生:(纷纷)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

师:(出示课件思考题)那么,柳宗元来游小石潭,到底是乐还是凄?(学生讨论,教师提示联想柳宗元的相关作品,如《始得西山宴游记》、《江雪》、《黔之驴》)生(甲):初一时课外背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开头就写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他一直因被贬而失落抑郁,应该是凄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空访谈之柳宗元
——《小石潭记》创意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学习文章寄情于景的写法。

3、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寄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主持人:大家好,我是今天“时空访谈”主持人全老师,在璀璨的文学星空中,有这么一颗耀眼的星,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倡导“古文运动”,他一生仕途不如意,屡次被贬,他是千万孤独的创始者,他就是我们今天的时空嘉宾——柳宗元,掌声有请。

柳宗元1:大家好,主持人好!我是柳宗元,我生活在唐代,在唐代是个文学家。

字子厚,世称“柳河东”。

我与韩愈先生并成为“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今天有幸穿越时空走进“时空访谈”的节目现场,我很激动哦!
主持人: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柳宗元先生的到来!今天柳宗元先生为我们分享的是他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小石潭记》。

首先,让我们来感受柳先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分享。

柳宗元2:朗读课文,注意生字:寂寥(l iáo)差(cī)互往来翕(xī)忽
主持人:听了柳先生的朗读,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一种隔着时空的小郁闷,好似柳先生的朗读让我们置身于空灵幽深的小石潭边,驻足凝望。

那么柳先生是在什么样
的情况下写下的这篇传送千古的美文呢?
柳宗元3:哎,时间要追溯到公元805年,我因拥护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

在永州,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我经常不避幽远,伐
竹取道,探山访水,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永州八记》,今天分享的是其中的第四篇,开始的名字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主持人:柳先生的一生真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伟人的不一般啊。

下面我们请现场的观众就他们想了解的内容,向柳先生提问。

生:尊敬的柳宗元先生,我是您的小粉丝,我想知道,您是怎么发现“小石潭”
的呢?
柳宗元4:哦,是这样,那一日,我与吴武陵、龚古、柳宗玄和两个年轻人恕己、奉壹,一行五人,从小丘继续向西走,隔着竹林,我们就听见像佩环碰撞一样清脆
的水声,大家觉得有意思,就砍倒竹子向前走,就发现了这个小石潭,也是一种偶
遇吧!
生:那么,您怎么就给它取名“小石潭”?
柳宗元4:这是因为,当我们砍看到的这个小潭整个潭底都是石头,特别清澈,取其潭中石多而命名。

主持人:感谢柳先生的解释,其他观众继续……
生:亲爱的柳老师,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在我心中您一直是我的偶像。

我想了解的是,当您看到水中的鱼,您真的是在为了写鱼而写鱼吗?
柳宗元5:感谢你的喜爱。

是这样的,小石潭里的鱼并不多,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条鱼的情状,说实话当时,我也很兴奋,因为这里的水太清了,写鱼其实我
当时想的也是为了突出水的清澈。

通过描写他们的静态和动态,就是想表达我对如
此清澈的水的一种惊讶之情吧!
生:柳老师,在写鱼中我看您是快乐的,是这样的吗?
柳宗元5:这个问题很深刻哦!其实,心情一直不怎么好,当突然看到美景,暂时的快乐还是有的,所以说那一刻,我是快乐的,有一种短暂的乐而忘忧吧。

主持人:其实,在我们的成长中有很多瞬间就像柳先生说的那样,一时的美景、美事确实能让我们“乐而忘忧”,那么柳先生,我有个问题想问问您,在发现小石潭的过程您是跟随着您的行踪而介绍的,可以用写作上叫做“移步换景”,写鱼应该是“定点观察”,在观察中,您还写到了溪水的源头和岸势,您是怎么描述这部分的呢?
柳宗元6:鱼看罢,蓦然抬眼,就看到了您刚才说的“溪水的源头和岸势”了,那种曲折蜿蜒,参差不齐,无法用直白的语言描述,我就想着借用比喻的方法来更加
形象地展现出来,就是这样的,主持人。

主持人:柳先生,据我们了解,您在小石潭停留的时间并不长,既然是如此美景,怎么会这样呢?
柳宗元6:景是很美,但少有人来就显得太过凄清了,短暂的喜悦并不能真正替代内心的悲伤,大家都知道满怀激情却得不到重用的这种凄苦吧。

算了,不说了,
一句话,当时那种心情下,怎一个“清”字了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