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小知识
有趣的气象科普小知识

有趣的气象科普小知识1. 雷雨过后,空气会更清新。
这是因为雷电在大气中产生臭氧,而臭氧具有消毒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2. 彩虹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条件:阳光、水滴和观察者与太阳之间的特定角度。
当阳光穿过水滴时,光线被折射、反射和再次折射,形成彩虹。
3. 龙卷风是一种旋转的气柱,其中心气压极低,但风速极高。
龙卷风的形成与气候、地形和气流等因素有关。
4. 雪花的形状有很多种,主要取决于温度和湿度。
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雪花通常呈六角形;而在潮湿的条件下,雪花可能呈现星状或其他形状。
5. 极光是由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
当带电粒子进入地球的磁场时,它们会沿着磁力线运动,激发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发出光辉,形成极光。
6. 雾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而形成的。
雾的出现通常意味着天气将变冷或下雨。
7. 露水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物体表面凝结成水滴的现象。
露水的出现通常意味着夜晚的空气湿度较高。
8. 雾霾是由于大气中的颗粒物、气溶胶和水蒸气等混合而成,能见度降低的现象。
雾霾天气对健康和环境都有不良影响。
9. 霜冻是指地面或物体表面的温度低于冰点,导致水分凝结成冰的现象。
霜冻通常出现在秋季和冬季的早晨。
10. 雪崩是由于积雪层受到重力作用而发生滑动的现象。
雪崩通常发生在陡峭的山坡上,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11. 冰雹是在雷暴中,上升气流将水滴带到高空,经过冷却后形成的冰球。
冰雹的大小和密度取决于上升气流的速度和水滴的初始大小。
12. 沙尘暴是由于风力将地面的沙粒吹起,形成大量悬浮在空中的沙尘的现象。
沙尘暴通常发生在干旱、风力较大的地区。
13. 闪电是由于云层中的正负电荷分离,产生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空气被击穿产生的放电现象。
闪电的温度极高,可达数万摄氏度。
14. 龙卷风的形成与气旋有关。
当气旋的旋转速度足够快时,会形成一个旋转的空气柱,即龙卷风。
15. 大气压力是指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
气象知识大全

气象知识大全生活中的理想温度:居室温度保持在20-25℃;饭菜的温度为46-58℃;饮水时的温度为44-59℃;泡茶的温度为70-80℃;洗澡水的温度为34-39℃;洗脚水的温度为50-60℃;冷水浴的温度为19-21℃;阳光浴的温度为15-30℃.大气层中水汽、水滴、冰晶等到悬浮物质,使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出现多种色彩和许多光学现象,观察它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天气.“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开成朝霞.红霞出现表示西方的云雨将要移来,所以,“朝霞不出门”.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云雨已移到东方,天气将转晴,所以“暮霞行千里”.谚语“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日出红云,劝君莫远行”、“太阳照黄光,明日风雨狂”等也是这个道理.“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指前两天和当天上午阴雨,中午出现太阳,没有多久天气又转阴雨,预示天气将会连续阴雨关于天气的谚语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十雾九晴.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夜星繁,大晴天.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久雨必有久晴,久晴必有久雨.冷得早,暖得早.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棉花云,雨快淋.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云交云,雨淋淋.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东北风,雨太公.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东边日出西边雨,阵雨过后又天晴 .南风头,北风尾.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昼雾阴,夜雾晴.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风静天热人又闷,有风有雨不用问.瓦块云,晒死人.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鱼鳞天,不雨也风颠.烟囱不冒烟,一定是阴天.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一日南风,三日关门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东风下雨,西风晴.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馒头云,天气晴淡积云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一场春雨一场暖.早怕东南黑,晚怕北云推.日落西山一点红,半夜起来搭雨蓬.七月北风及时雨.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早阴阴,晚阴晴,半夜阴天不到明.蚂蚁垒窝要下雨.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四季东风四季晴,只怕东风起响声.东虹日头西虹雨.久雨西风晴,久晴西风雨.云行东,雨无终;云行西,雨凄凄.星星眨眼天要变.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蜘蛛结网天放晴.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重雾三日,必有大雨.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早看东南,晚看西北.落雨落得慢,近日雨不散.天上灰布云,下雨定连绵雨层云雨打五更,日晒水坑.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黑猪过河,大雨滂沱大块碎雨云炮台云,雨淋淋堡状高积云处暑不下雨,干到白露底.云行北,好晒谷;云行南,大水漂起船.早上红云照,不是大风便是雹.晚看西北黑,半夜看风雨.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透光高积云棉花云,雨快临絮状高积云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卷云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卷积云南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天上扫帚云,三五日内雨淋淋密卷云云自东北起,必定有风雨.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火烧乌云盖,大雨来得快积雨云云从东南来,下雨不过响.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恶劣天气下的碎雨云西虹跨过天,有雨在眼前.处暑一声雷,秋里大雨来.天上花花云,地上晒死人毛卷云处暑晴,干死河边铁马根.蚊子聚堂中,来日雨盈盈.月亮生毛,大雨冲壕毛指晕或华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春吹东风雨咚咚,冬吹东风雨无踪,秋吹东风毛毛,夏吹东风雨漰漰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钩钩云气象上叫做钩卷云,它一般出现在暖锋面和低压的前面,钩卷云出现,说明锋面或低压即将到来,是雨淋淋的先兆.所以又有“钩钩云消散,晴天多干旱”,“冬钩云,晒起尘”的谚语.“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瓦块云,晒煞人鲤鱼斑是指透光高积云,产生这种云的气团性质稳定,到了晚上,一遇到下沉气流,云体更迅速消散,次日将是晴好天气.但是,如果云体好象细小的鱼鳞,则是卷积云,这种云多发生在低压槽前或台风外围,近期会刮风或下雨的,所以又有“鱼鳞天,不雨也风颠”的谚语.“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这里所指的云,是低压区里的低云.低压是自西向东的实际上往往是自西南向东北移动.云往西,说明该地处于低压前部,本地将因低压移来而降雨;云往东,说明低压已经移过本地,本地处于低压后部,天气即将转晴,转晴之前常常要刮一阵风.“云钩向那方,风由那方来”云钩指的是钩卷云的尾部,出现在高空,有时上端有小钩,也有排列成行的.上端小钩所指,是高空风的方向,而高空风往往又与地面相联,所以根据云钩方向大体可测知风的来向.“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是说早晨东南方向有黑云遮日,预示有雨.因为早晨吹暖湿的东南风,温度较本地空气为高,形成上冷下热,水汽易上升成云,再加上白天地面受热,空气对流上升,更促使云层抬高,水汽遇冷成水滴,从而可能使天气变为不风即雨的情况.黄云多是暖湿空气强烈上升所致,出现这种情况多降阵雨与冰雹.“山戴帽,大雨到”山戴帽是说气压低,空中水汽多在山顶形成云层.至于是否会降雨,一般要视情况而定,如云逐渐降低且加厚,降雨的可能性大,反之,云逐渐抬升变薄,下雨的可能性就小.“云吃雾下,雾吃云晴”见到雾之后来了云,可能低气压要来临,是要下雨的兆头.反之,如云消雾起,表示低气压已过,晴朗天气即将来临.大雨前兆蜻蜓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动物对下雨的预报下雨之前兆有蚊子成群结团,雨蚁成群出现、猫洗脸青蛙鸣叫、燕子低飞雨必下青蛙鸣叫、燕子低飞等是下雨之前兆蟑螂乱飞,有阵雨蟑螂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很强,如果夜间看到蟑螂飞来飞去,说明天气发生变化,将有降雨.蜘蛛结网,久雨必晴由于下了很久的雨,蜘蛛无法结网捕食,如果看到蜘蛛爬出来结网,说明天气很快就转为晴天.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雨打五更,日晒水坑.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头发响,风一场.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气象知识小常识简单

气象知识小常识简单
以下是 6 条气象知识小常识:
1. 嘿,你知道吗,雷雨天气可不能随便在大树下躲雨呀!就像鸟不能在摇摇欲坠的巢里待着一样。
记得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玩,突然打雷下雨了,我可没傻乎乎地跑到大树下去,不然被雷劈到咋办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哟!
2. 哇塞,你们晓得不,冬天有时候会出现雾凇呢!那场面简直美极啦,就像童话里的世界!有回我去北方旅游,一下子就被雾凇给迷住了,那满树银花的,真是太震撼啦!你难道不想去看看吗?
3. 嘿,告诉你哦,风其实也有好多门道呢!有时候微风拂面,舒服得很,就好像妈妈的手轻轻抚摸;但狂风起来的时候,那可不得了,能把东西吹得乱七八糟!有一次刮大风,我家阳台上的花盆都差点被吹跑啦!可得小心风的脾气哟!
4. 哎呀呀,夏天的午后经常会有雷阵雨,就好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我就碰到过呀,上午还好好的,下午突然就下起大雨来了,让人措手不及呢!大家可得随时做好准备呀,不然会被淋成落汤鸡的哦!
5. 你们知道吗,云也很有意思呢!有时候白云飘飘,像棉花糖一样;有时候乌云滚滚,感觉要压下来啦!有一次我看着天上的云变化无穷,一会儿像匹马,一会儿像只狗,有趣极了!你难道不想抬头好好观察观察云吗?
6. 哇哦,天气预报可是很重要的呀!它就像我们出门的小指南。
要是不看天气预报就出门,说不定会遭遇恶劣天气呢!我就曾经因为没看天气预报,结果遇到了大雨,浑身都湿透啦!所以一定要养成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哟!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气象知识小常识都很实用,大家一定要多了解呀,这样能更好地应对不同的天气情况!。
气象知识常识

气象知识常识
1.什么是天气: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
2.什么是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甚至数百年等)各气象要素长年的平均值。
是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天气状况基本特征的综合反映。
3.气候资源:气候资源是指广泛存在于大气圈中的光能、热能、降水、风能等可以为人们直接或间接利用,能够形成财富,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物质和能量,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已被广泛用于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4.小气候:小气候是在具有相同的大气候背景的范围内,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方位、土壤条件和植被不一致,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
小气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个别气象要素变化剧烈,以及个别天气现象上的差异。
5.城市气候:在大气候或区域气候的背景条件下,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局地气候或小气候。
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五岛”的特征,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
气象小知识幼儿

气象小知识幼儿一、气象小知识概述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掌握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时期正是认识世界的关键时期,对于气象知识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天气现象1.晴天:指天空无云或只有极少数云彩,阳光充足,温度适宜。
2.阴天:指天空被云层覆盖,日光较弱,温度较低。
3.雨天:指降水量较大的一种天气现象,可以分为小雨、中雨、大雨等级。
4.雪天:指降水形式为雪花的一种天气现象,可以分为小雪、中雪、大雪等级。
5.雷电:指在雷暴云中产生闪电和雷声的一种自然现象。
三、影响天气因素1.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会使得不同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阳光照射;而地球公转则会使得季节变化。
2.水汽和降水:水汽是形成云彩和降水的重要物质,水汽的多少和分布会影响降水量和雨季的长度。
3.气压:气压高低决定了空气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从而影响天气形成。
4.地形:地形对风向、湿度、温度等有着直接影响,从而对天气产生影响。
四、常见天气仪器1.温度计:用于测量空气温度的仪器,常见的有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
2.气压计:用于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常见的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水银气压计。
3.风速仪:用于测量风速大小及风向的仪器,常见的有旗型风速仪和电子式风速仪。
4.雨量计:用于测量降雨量的仪器,常见的有漏斗式雨量计和梅兹式雨量计。
五、如何观察天气1.观察云彩:不同类型、形状、颜色等云彩预示着不同天气变化。
例如高积云多为晴朗天气前兆,乌云多为大雨天气前兆。
2.观察气温:通过温度计测量空气温度,了解天气变化。
3.观察风向和风力:通过旗型风速仪或电子式风速仪测量风向和风力,了解天气变化。
4.观察降水情况:通过雨量计等测量降水量,了解天气变化。
六、如何保护自己1.晴天:注意防晒,避免中暑;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2.阴天: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避免长时间待在潮湿的环境中。
3.雨天:注意防雨,穿着合适的雨衣或使用伞具等;避免走在积水区域或洪涝区域;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干燥。
气象小知识100条

气象小知识100条1.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和过程的科学。
2.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温度、湿度、风速等。
3. 气候是指长时间内(通常为30年)大气状态和现象的统计特征。
4. 气压是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单位是帕斯卡(Pa)。
5. 低气压区域通常伴随着多云和降水天气。
6. 高气压区域通常伴随着晴朗和干燥的天气。
7. 风是大气中气体的水平运动。
8. 风速是指风的速度,单位是米/秒(m/s)。
9. 风向是指风从哪个方向吹来,用16个方位表示。
10. 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1.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与饱和水汽含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12.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13. 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水在地面上积累的水层厚度,单位是毫米(mm)。
14. 雷暴是一种伴有雷电、强风和降水的天气现象。
15. 闪电是雷暴中电荷在云层或云层与地面之间迅速放电的现象。
16. 彩虹是阳光经过雨滴折射和反射形成的彩色光圈。
17. 霜冻是指气温降至0℃以下,导致地面和植物表面结冰的现象。
18. 雾霾是由大量细小颗粒物(如灰尘、烟雾等)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低能见度现象。
19. 气象卫星是通过遥感技术观测大气现象的人造卫星。
20. 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数据和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
21. 气象站是观测和记录气象数据的设施。
22. 气象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探测大气中降水粒子分布的设备。
23. 气象气球是携带气象仪器升至高空的气球,用于收集大气数据。
24. 气象飞机是携带气象仪器在空中收集大气数据的飞机。
25. 气象船是携带气象仪器在海上收集大气数据的船只。
26. 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长期变化的现象。
27. 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面温度持续上升的现象。
28.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和释放热量,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29. 臭氧层是大气中一层富含臭氧的气体层,位于平流层。
气象学基本知识

1.降水量: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散失,在水平面上所积聚的水层深度。
2.天气:一个地区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和变化过程。
3.光和有效辐射:太阳辐射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光谱成分。
4.温度年较差:一年中,最高的月平均温度与最低月平均温度之差。
5.大气活动中心: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割断了气压带,而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
6.赤纬:是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地球的位置,用阳光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来表示。
7.逆温:在对流层中。
总的看来,温度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就其中某一层而言,有时可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
8.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那一部分,由于刚好和地面辐射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
9.露点温度: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通过降低温度,使不饱和的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10.梯度风:在自由大气中,当空气做曲线运动时,作用在空气上的力除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外,还有惯性离心力,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所形成的风。
11.太阳常数:当日地间处于平均距离时,在大气上界垂直太阳入射光线表面的太阳辐射的辐照强度。
12.相对湿度:空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13.切变线:是指1500米高度上的风向、风速发生气旋性逆时针方向变化的不连续线。
14.气团: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的物理性质比较均匀的一大块空气。
15.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变性极地大陆气团、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变性热带大陆气团。
16.气旋:是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大尺度水平空气涡旋,在气压场上,又称低压。
17.辐射:以电磁波或离子的形式向外放射能量,这种放射能量的方式。
18.活动积温:高于生物学下限的日平均温度。
19.气候:一般的讲,气候指一定的范围在一个较长时段内的大气的统计状态。
20.光补偿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达到相等的光强值2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气压与实际水气压之差22.寒潮:是冬半年,由强冷空气活动引起的大范围剧烈降温的天气过程23.蒸发量:植物蒸腾耗水量和植物下土壤表面蒸发耗水量的总和24.霜冻: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和植物表面的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植物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短时间低温冻害25.对流层的特点:1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2有强烈的垂直运动和不规则的乱流运动3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4.集中了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所有的水汽。
气象学基本知识

1.降水量: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散失,在水平面上所积聚的水层深度。
2.天气:一个地区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和变化过程。
3.光和有效辐射:太阳辐射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光谱成分。
4.温度年较差:一年中,最高的月平均温度与最低月平均温度之差。
5.大气活动中心: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割断了气压带,而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
6.赤纬:是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地球的位置,用阳光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来表示。
7.逆温:在对流层中。
总的看来,温度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就其中某一层而言,有时可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
8.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那一部分,由于刚好和地面辐射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
9.露点温度: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通过降低温度,使不饱和的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10.梯度风:在自由大气中,当空气做曲线运动时,作用在空气上的力除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外,还有惯性离心力,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所形成的风。
11.太阳常数:当日地间处于平均距离时,在大气上界垂直太阳入射光线表面的太阳辐射的辐照强度。
12.相对湿度:空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13.切变线:是指1500米高度上的风向、风速发生气旋性逆时针方向变化的不连续线。
14.气团: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的物理性质比较均匀的一大块空气。
15.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变性极地大陆气团、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变性热带大陆气团。
16.气旋:是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大尺度水平空气涡旋,在气压场上,又称低压。
17.辐射:以电磁波或离子的形式向外放射能量,这种放射能量的方式。
18.活动积温:高于生物学下限的日平均温度。
19.气候:一般的讲,气候指一定的范围在一个较长时段内的大气的统计状态。
20.光补偿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达到相等的光强值2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气压与实际水气压之差22.寒潮:是冬半年,由强冷空气活动引起的大范围剧烈降温的天气过程23.蒸发量:植物蒸腾耗水量和植物下土壤表面蒸发耗水量的总和24.霜冻: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和植物表面的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植物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短时间低温冻害25.对流层的特点:1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2有强烈的垂直运动和不规则的乱流运动3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4.集中了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所有的水汽。
气象科普知识大全

气象科普知识大全一、气象定义与分类气象是指地球大气圈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和天气现象的总称。
气象包括气温、气压、风、云、雨、雪、雾、霜、雷电、日照等多种现象,以及各种天气系统和气候类型的特征。
根据气象定义,气象分为天气和气候两大类。
天气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气象现象,如晴天、雨天、刮风、下雪等;气候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内的平均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水、风速等特征。
二、天气系统与气候类型天气系统是指影响天气变化的物理机制和能量传输过程的总称。
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锋面、气旋、反气旋等。
不同天气系统下的气候类型也不同。
气候类型是指地球上不同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海陆分布、大气环流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长期天气状况的总体特征。
世界上有多种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等。
三、云与天空的奥秘云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气象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云的成因和分类因复杂多样而著称。
根据形成原理,云可分为积云、层云、卷云等。
不同类型的云在天空中的表现形态也各不相同。
天空中的现象也是千奇百怪,如日晕、月晕、极光等。
这些现象都是由太阳或月亮的光线经过大气层中的冰晶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
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空的奥秘。
四、风雨雷电的形成与现象风雨雷电是常见的天气现象,它们的形成原因和现象各不相同。
风是由大气运动引起的,可分为季风、风带等不同类型。
雨则是水汽凝结后降落的过程,有大有小,有暴雨、绵绵细雨等。
雷电则是由云层中的电荷释放而产生的,具有强大的能量和破坏力。
这些天气现象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都有重要影响。
例如,风暴可能引发洪涝灾害,雷电可导致火灾和人员伤亡,而大风和暴雨则可能破坏建筑物和道路等设施。
因此,了解这些现象的形成机制和预警防范措施十分重要。
五、空气污染与健康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的含量超过了正常水平,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和生活垃圾等。
气象学知识点

气象学知识点气象学作为一门研究大气和气象现象的学科,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介绍一些关键的概念和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气象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气象要素1. 温度:气象学中的温度是指空气的热量状态。
温度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气候研究的基础参数之一。
2. 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湿度的大小会影响气象现象的发生和演变,例如降水过程和云的形成等。
3. 气压:气压是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强。
气压的变化会引起气象系统的移动和气候的变化。
4. 风速和风向:风是大气中气压差引起的空气运动。
风速和风向是描述风的两个重要参数,对气象预测和灾害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5. 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成液态或固态形式落到地面的过程,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
二、气象现象1.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地球大气系统中不断进行的各种尺度和形式的运动。
其中包括纬向环流、横向环流和垂直环流等不同形式。
2. 暖锋和冷锋:暖锋和冷锋是气象学中描述冷暖空气交汇带的概念,暖锋往往伴随着雨雪天气,冷锋会引发气温骤降和风暴等现象。
3. 切变线和高空急流:切变线是指大气中垂直方向上风速和风向有明显变化的界面,常常伴随着天气变化剧烈的现象。
高空急流是指大气高空中高速的水平气流。
4. 气旋和反气旋:气旋是指大气中垂直方向上的涡旋运动,反气旋则是指旋转方向相反的气旋,它们会引发大气运动和气候变化。
三、气象预警1. 暴雨、大风和雷电预警:气象部门会根据大气环流及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发布暴雨、大风和雷电等预警信息,提醒公众注意防范。
2. 雾霾和霜冻预警:雾霾和霜冻是大气污染和低温天气造成的重要气象现象,气象部门会发布相应的预警来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台风、龙卷风和地震预警:台风、龙卷风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威胁,气象部门会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地区进行防范和救援工作。
四、气象数据1. 气象站数据:气象站是用来收集各种气象要素数据的设施,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指标,这些数据对气象预测和科研具有重要价值。
气象科普知识资料大全

气象科普知识资料大全气象科普知识资料大全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和气象预测的科学,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天气对我们的出行、衣着和农作物生长等都有重要影响。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气象的基本知识,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气象的重要概念和现象。
1. 大气层结构大气层结构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热层。
对流层是大部分天气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发生地,平流层是其中的上一层,在这里飞机和风筝可以自由飞行。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之上,能够有效阻止过多的紫外线射入地球,保护生物免受伤害。
热层是大气的最外层,温度逐渐升高,因此也被称为“热层”。
2. 气温和气压气温是指空气中分子的热运动引起的热量,通常以摄氏度(℃)表示。
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垂直于该面积的力,常用单位是帕斯卡(Pa)。
气温和气压分布不均匀,呈现出不同的气候和天气特征。
3. 湿度和降水湿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度量,通常以相对湿度(RH)表示。
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所含湿气与该温度下空气所能容纳最大湿气量的比值。
当空气饱和时,相对湿度达到100%。
降水是指水分从大气中凝结为水滴或固体形式(如雨、雪、雾等)并落到地面上的过程。
4. 云和天气现象云是由水蒸气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或冰晶的集合体,主要分为低云、中云和高云三类。
低云通常在海拔0-2千米之间形成,中云在2-7千米之间,高云在7-13千米之间。
天气现象包括晴天、阴天、多云、雨天、雪天等,这些天气现象的变化与云的类型和气压分布密切相关。
5. 风和风力风是空气流动的现象,产生风的原因有两个主要因素:温度差异和气压梯度。
风的强度一般用风速来描述,单位是米每秒(m/s)。
气象学中常用的风力等级是根据风速范围确定的,从0级(无风)到12级(飓风)。
通过了解以上的基本概念和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状况。
同时,掌握这些气象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日常活动,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安全。
希望这些科普知识对您有所帮助!。
气象科普小知识

气象科普小知识气象科普小知识气象,用通俗的话来说,它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气象科普小知识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气象科普小知识篇1地球上的氧气能否用完?地球上的人、动物以及植物每时每刻都在吸收氧气,吐出二氧化碳,工厂更是吞吃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大户。
如此看来,长此以往地球的氧气会用完了吗?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只看到了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产生氧、消耗二氧化碳的另一个方面。
浩瀚的林海、草原等各种植物在阳光下,绿叶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从根部运来的水分、养料化合成淀粉、葡萄糖等,同时放出氧气,这个被人类称为“光合作用”的过程永不停歇。
据计算,三棵大桉树每天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约等于,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个人每天所吐出的二氧化碳。
每年全世界的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大约要吸收几百亿吨的二氧化碳!天气预报的由来很多人在早上出门的时候,往往要了解以下当天的天气情况,于是天气预报便成为他们获得这些信息的有效手段。
17世纪以前,人们通过观测天象、物象的变化,编成天气谚语,以此预测当地未来几天的天气,尤其是“看云识天气“的常识得到了广泛应用。
17世纪以后,温度表和气压表等气象观测仪器相继出现,地面气象站陆续建立,这时主要根据气压、气温、风、云等要素的变化来预报天气。
但用天气图来预报天气只有100多年的历史。
1820年,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布兰蒂斯绘制出世界上最早的天气图,它为切实可行的天气预报创造了条件。
19世纪中期,英法两国与沙皇俄国为了争夺黑海海峡而发生了克里木战争,英法两国派出了大批舰队前往参战。
1854年11月14日,黑海上刮起了狂风,卷起巨浪,把停泊在海上的英法联合舰队军舰猛烈摔向礁石、海岸,使联合舰队蒙受到巨大的损失。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很震惊,立即命令巴黎天文台调查这场风暴的起因。
天文学家勒威耶通过搜集、分析欧洲各地11月14日前后几天的气象资料,终于弄清了这场风暴的来龙去脉,并写出了调查报告。
气象知识

气象知识
1、什么叫气象?
.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
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总称
2、什么叫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是指由于干旱、冰雹、暴雨(雪)、雷电、大风、沙尘暴、大雾、高温、低温、霜冻、冰冻、倒春寒、干热风等所造成的灾害。
3、影响我县的灾害有哪些?
有旱、涝、低温冷害、早霜冻、暴雨(雪)、雹灾、大风、虫灾
4、强对流天气
强对流天气指的是发生突然、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大,常伴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强烈对流性灾害天气,是具有重大杀伤性的灾害性天气之一。
强对流天气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
其生命史短暂并带有明显的突发性,约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
5、防御办法:
暴雨:。
气象科普知识介绍

霜
露
虹
晕
闪电 打雷
什么是气象
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很密切
» 热使空气流动,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 水汽进入大气后,经过凝结,成云致雨,或形成霜露。 » 是热、水和流动的空气联合起来产生了气象。 » 地形也是影响气象的重要因素
PART 02
气象的观测项目
气象的观测项目
气象的观测项目有
气温 湿度 地温 风向 风速
这些影响集中表现在
» 如今对江南早稻育秧期有影响的春季低温连阴雨 » 对晚稻抽穗杨花有影响的寒露风 » 北方冬麦区的小麦干热风
» 对水稻、高粱、玉米和大豆等有影响的东北夏季低温 » 对农作物收获有影响的华南及江淮秋雨 » 和干旱、雨涝、霜冻、高温、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
气象变化带来的影响
» 据统计,从1949年至1988年的40年里,中国的农作物因遭受水旱、风雹、霜冻等气象 灾害,平均每年受害面积达3300公顷,其中成灾的面积为1400公顷,每年因灾损失粮 食达200亿公斤以上。
PART 04
气象灾害的防 护措施
气象灾害的防护措施
气象灾害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许多地方的极端气候 现象正变得越来越频繁,我们比以往任何时 候都更容易受到多种相关危害的影响。 我们也应该对气象灾害及防护措施有所了解。
气象灾害的防护措施
气象灾害
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 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 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自然 灾害会造成几百万元到几百亿 元的损失,同时也会造成灾害 区内不计其数的伤亡人数。
演示完毕感谢大家观看
» 风向是指风来的方向,除静风外,用16方位表示。 » 风速是指空气所经过的距离对经过的距离所需时间的比值,单位用米/秒表示,定时观
生活中的气象小知识

生活中的气象小知识气象(qì xiàng),汉语词语,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
下面是关于生活中的气象小知识:一、生活环境温度人类学家认为“人类发源于地球21℃等温线附近”,因为这个气候环境最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
据研究,对于多数人来说,环境气温为17?22℃时,人体感觉最舒适;气温15?18℃最宜从事轻体力劳动;气温7?17℃最宜从事重体力劳动;气温10?18℃时最宜从事脑力劳动;居室温度20?25℃时有利于休息;午睡的室温不宜低于28℃;穿衣最舒适的皮肤温度为33℃左右;人体最佳温度是37℃;夏季游泳水温25?30℃为宜;晨练最佳气温为15?20℃;饭菜的适宜温度为45?60℃;饮水的温度为50?60℃;阳光浴的气温为15?30℃;沙疗时10厘米沙层的温度宜为41?45℃。
二、疾病易发气候肝炎发病适宜气候为0?20℃;疟疾发病最适宜气候为16?20℃以上;肠、胃传染病最易在气温15?19℃的气候环境下高发;流脑流行的最佳气候环境为8?10℃,最不宜流行的气候环境为22℃以上;气温大于35℃时心搏增加,呼吸困难,容易发生水肿、晕厥和汗腺失常等过热症;气温超过37℃时,最易出现肌肉痉挛、中暑或危急中暑、脱水甚至死亡;心脑疾病高发的气候环境为低于-5℃的暴冷和高于35℃的酷热。
三、物品存储温度茶叶存放温度应低于10℃;鲜肉存放温度为5℃左右;冻肉解冻最佳温度为10?15℃;鲜蛋存放温度为-1?1℃;西红柿存放温度为13?20℃;香焦存放的最佳温度为12?13℃;菠萝存放温度为8?9℃;柑橘存放温度为1?8℃;黄瓜存放温度为1?10℃;苹果存放温度为0?-1℃;梨、桃、杏、葡萄、甜瓜、胡萝卜等存放温度为0?1℃;大白菜存放温度为-2?2℃……气象学气象学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层内各层大气运动的规律、对流层内发生的天气现象和地面上旱涝冷暖的分布等。
气象小知识

气象小知识
1、常见的气象灾害:台风、暴雨、暴雪、冰雹、大风、雷电、高温等。
2、预警信号分为四级,颜色,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3、暴雨:24小时降雨量超过50毫米。
4、大风,风力达到6级或以上的风称为大风。
5、高温:35度以上的天气现象,达到或超过37度以上称酷暑。
6、为什么有露水一般是晴天
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散热很快,田野上气温迅速下降,空气中含水汽凝结遇冷凝结成露水。
多云的夜间,地面上好像盖了一层大棉被,热量散发不出去,气温不下降,水汽不易凝结成露水。
7、先看到闪,后听到雷?光的传播速度快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8、花与气温,花卉生长的适宜气温10-25度
9、风向指风的来向。
10、四季的划分:根据侯温(五天的平均温度)上半年候温达到10℃以上,作为春季的开始;候温达到22℃以上,夏季开始。
夏季的候温下降到达到22℃时,就是秋季,候温下降到达到10℃以下时,冬季开始了。
11、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
-52.3℃
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盆地,48.9℃
12、夏天为什么常有阵雨?
雷阵雨是因为夏天执,空气在局部地方出现强烈对流,使大量湿热空气猛烈上升,形成积雨云造成雷阵雨。
产生积雨云的强烈的热力对流只在夏季易于出现,所以雷阵雨也常常出现在夏季。
13、瑞雪兆丰年?
冬季天气冷,下发不易融化,盖在土壤上的雪松软,内有空气,空气不传热,就好像给庄稼盖了一条棉被,外面的天气再冷,下面的温度也不会很低。
雪化时,水留在土壤里,对春耕播种以庄稼的生产发育都是有利的。
气象趣味知识答题

以下是一些气象趣味知识答题,供参考:1.下雨的时候,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答案:先看到闪电。
因为光速比声速快,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酸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答案: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酸雨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
3.为什么台风多发生在夏季?答案:夏季海洋表面温度高,能量充足,为台风提供了足够的能量。
此外,热带气旋在夏季移动到较高纬度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小,也促进了台风的生成。
4.彩虹的颜色是由哪三种颜色组成的?答案:红、橙、黄、绿、青、蓝、紫。
彩虹是由太阳光通过水滴折射和反射形成的,它呈现出七种颜色,其中红、橙、黄、绿、青、蓝、紫是主要的颜色。
5.霜冻多发生在哪个季节?答案:冬季。
霜冻通常发生在气温较低的夜晚,尤其是在冬季。
6.风向是指什么?答案:风向是指风来自哪个方向。
它是由气压差和地球的自转引起的。
7.“梅雨季节”是指哪个季节?答案:梅雨季节通常是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季。
在这个时期,空气中的湿度很高,经常有降水,形成持续的阴雨天气。
8.“雾凇”是什么现象?答案:雾凇是雾和凇两种自然现象的结合。
它通常发生在寒冷的冬季,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在树上或其他物体上时,形成白色的冰晶,这就是雾凇。
9.“锋面雨”是什么现象?答案:锋面雨是由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降雨带。
当暖湿气流遇到冷气流时,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锋面,随着锋面的移动,带来了持续的降雨。
10.“对流雨”是什么现象?答案:对流雨是由于地面温度较高,热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这种降水通常伴随着雷电和强风。
气象自然知识点总结

气象自然知识点总结1. 大气结构与成分大气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运动的结果,同时也是地球表面重力控制下的气体层。
大气按照温度和密度的分布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热层,由于在很多地方的气体成分不同,因此也可以分为大气层、外层大气层、中层大气层和内层大气层。
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气、氧气和水汽。
其中氮气占78.08%,氧气占20.95%,水汽占1%。
大气中的气体根据质量大小和化学特性可以分为稀有气体、惰性气体和活性气体。
2. 气象要素气象要素是描述大气环境的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降水、能见度等等。
温度是气体混乱程度的表现指标,可以分为地表温度、大气温度,高空温度等。
湿度是大气中水汽含量的指标,主要包括绝对湿度、相对湿度。
气压是大气对物体压力的表现指标,在地球表面气压平均值为1013.25百帕。
风是大气水平运动的表现,分为风向和风速。
降水是大气中水汽在饱和后的现象。
能见度是大气透明度的表达。
3.大气运动大气运动是大气中气体向平衡状态运动的结果。
大气运动主要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主要包括对流和降水。
水平运动包括地转风、地形风、海陆风、季风等。
大气运动主要受到地球自转、地球自身形状、太阳辐射、地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4. 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由于天气或气候异常现象造成的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的灾害。
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台风、龙卷风、雷暴、冰雹、霜冻、洪水、干旱、高温、霜冻、风雨雪等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对农业、水资源、交通、城市防洪、资源开发等产生重大影响。
5. 气象预报气象预报是根据当前气象要素的状况,利用数值模型和气象资料进行推算,得出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气的物理状态、气象要素变化规律,以达到预测未来天气、气候的目的。
气象预报分为气象台站预报、短期气象预报、中期气象预报、长期气象预报等。
6.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全球或区域气候系统发生的长期变化。
气候变化包括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气候变化。
自然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海洋循环、火山爆发、地壳运动等原因所造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小知识
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大怎样划分的?
我国目前的春夏秋冬四季是以各地侯温(五天的平均温度)作为分季的标准。
这就是:当上半年的候温达到10°C以上时,作为春季的开始;当候温达到22°C以上时,就是夏季开始了;当夏季的候温下降到22°C时,就算是秋季了;候温下降到10°C以下,就是冬季开始了。
四季的时间都一样长吗?
你只要在日历上计算一下就知道了,四季的时间并不相等。
春季,从春分到夏至前一天有92天19小时;夏季,从夏至到秋分前一天有93天15小时;秋季,从秋分到冬至前一天89天19小时;而冬季,从冬至到春分前一天只有89天。
夏季竟比冬季长4天15小时。
我国最冷和最热的地方在那里?
我国最冷的地方是我国最北的黑龙江省的漠河,最低温度曾达到-52.3°C。
最热的地方是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最高温度曾达到48.9°C。
夏天为什么常常有阵雨?
雷阵雨是因为夏天的天气酷热,空气在局部地方出现强烈对流,使大量湿热空气猛烈上升,造成积雨云所形成的。
由于产生积雨云的强烈的热力对流只有在夏季易于出现,所以雷阵雨也常常出现在夏季。
为什么说“瑞雪兆丰年”?
冬季天气冷,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盖在土壤上的雪是比较松软的,里面藏了许多不流动的空气,空气是不传热的,这样就象给庄稼盖上了一条棉被,外面的天气再冷,下面的温度也不会降得很低。
当雪融化时,水留在土壤里,对春耕播种以及庄稼的
发育都是很有利的,而且雪中还含有很多氮化合物,在融雪时也带到土壤中成为最好的肥料,所以冬季下几场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台风和热带风暴
在热带洋面上生成发展的低气压系统称为热带所旋。
国际上以其中民附近的最大风力来确定强度并进行分类:
12级通讯以上的称为台风;
10-11级的是强热带风暴;
8-9级的是热带风暴;
小于8级的是热带低压。
地球上的氧气能否用完?
地球上的人、动物以及植物每时每刻都在吸收氧气,吐出二氧化碳,工厂更是吞吃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大户。
如此看来,长此以往地球的氧气会用完了吗?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只看到了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产生氧、消耗二氧化碳的另一个方面。
浩瀚的林海、草原等各种植物在阳光下,绿叶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从根部运来的水分、养料化合成淀粉、葡萄糖等,同时放出氧气,这个被人类称为“光合作用”的过程永不停歇。
据计算,三棵大桉树每天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约等于一个人每天所吐出的二氧化碳。
每年全世界的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大约要吸收几百亿吨的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