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治国通论复习材料第一节 儒家
岳麓版高中历史课件:经典咏流传-儒家思想专题复习
仁、礼、为政以德、教育
孟子:仁政、重民、性善、人格修养
荀子:唯物、性恶、礼法并施 大一统天人感应仁政三纲五常 程朱:理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 陆王:本心即理,致良知 批判专制、经世致用、工商皆本
两汉
宋明 明清之 际
董仲舒 二程朱熹 陆王 李王顾黄
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及其原因
近代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原因
思潮 指导 思想 态度 原因
①长期闭关锁国导致盲目自大 洋务 中体 维护 ②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思潮 西用 ①根本:不充分、力量弱小,封建 维新 维新 利用 强大②直接:减少阻力③软弱妥协 思潮 改良 革命 材料二 严复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比较: 思潮 “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以 新文 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学有中学 化运 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 动 之则两止”。 ——《侯官严氏丛刊》
时期 项 目 内 容
春秋 秦朝 战国
西汉
两宋
(居于统治地位)
独尊 新发展 空前强化 批判
明清
历史 不受 地位 重视 原 因
压制
是否顺应了时代发展及统治者加强 君主专制、巩固统治的需要
第三步:系统概括
思想影响
材料一 儒家语录 ①仁者,爱人;民贵君轻;②君权神授;大一 统 (1)据材料一推断,当儒家成为封建统治的正 统思想,这些观点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近代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原因
思潮 指导 思想
中体 西用
态度 维护 利用 吸收
原因
①长期闭关锁国导致盲目自大 ②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一、填空1、在中国传统哲学“知学观”中,提出“知先行”主张的思想家是(程颐)2、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
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
这说明,他认为教育应该(德育和智育并重)3、“教学相长”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首先提出它的是(《礼记学记》)4、在宗法制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宗族)5、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朝代是(隋唐)6、中国封建伦理的最高法则是(三纲)7、中国传统哲学中,提出“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是(孔子)8、“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攻”等体现的是(墨家思想)9、魏晋玄学的主要经典是三玄,是指《老子》、《庄子》和(《周易》)10、认为“恻隐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着反应了孟子(性善论,性本善)11、在传统伦理道理规范方面,提出“三纲五常”的是(董仲舒)12、“天人合一”的观念起源于(西周)1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中国古代(爱国,黄宗羲)思想的归纳14、儒家文化的直接源头是(周公)15、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16、(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思想核心是仁17、(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8、兵家渊源源于夏、商、周时代,在(先秦)时期形成的独立的学术理论体系,充实提高于秦汉时期,直至晚晴让位于近代军事学。
19、所谓“黄老政治”,黄是指黄帝之学,老是指(老子之学)20、一条鞭法的内容是: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21、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
22、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它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23、在奴隶社会中,(礼)是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政治体系和道德规范。
24、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内涵与逻辑起点就是(性本善),和谐协调,德主刑辅等。
25、道家提倡(天人合一),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
26、康雍乾三帝的治国方略中,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国家统一)和君主专权两方面。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复习材料治国通论——翻译题
1、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译文】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的要求。
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
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3、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德经》)【译文】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
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
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道”来镇住它。
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
4、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始计篇》【译文】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士兵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5、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孙子兵法•虚实》【译文】孙子说,大凡先期到达战地等待敌军的就精力充沛,主动安逸,而后到达战地匆忙投入战斗的就被动劳累.所以,善战者调动敌人而决不为敌人所调动. 6、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韩非子》【译文】奖赏莫过于丰厚而且守信,让人民获利;惩罚莫过于重而且一定,让人民畏惧;法莫过于始终如一而且稳定,让人民知道(法的尊严)。
1-1第一章 儒家
第一节
儒家以伦理为中心的政治思想
儒家思想的特点 儒家的政治倾向 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简介 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复礼”与“正名”
作为人与人关系的仁学 以“德政”为主的治国之 道 结语
儒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为重要的思想流 派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 派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其主要的代表人 物有孔子、孟子、荀子。 物有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主张以礼治国,礼中又主张仁。 孔子:主张以礼治国,礼中又主张仁。 孟子: 孟子:以性善为出发点分析了人的本性和变 异以及社会矛盾。 异以及社会矛盾。 荀子:以性恶为出发点, 荀子:以性恶为出发点,分析了人与自然和 社会矛盾。 社会矛盾。
孔 子 简 介
孔子的政治立场基本上是保守的, 孔子的政治立场基本上是保守的,他 把西周作为自己的理想社会, 把西周作为自己的理想社会,但对周 礼他并不是全部盲从, 礼他并不是全部盲从,用仁学这一新 的理论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的理论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孔子政治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 子 简 介
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从事私人讲学的 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人,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 知新等教育思想, 知新等教育思想,对我国古代教育作出 了巨大的贡献。 了巨大的贡献。为了说服各国统治者接 的 治 , 的 国, 国大 。 国, 、 、 、 、 、 ,为 献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古 献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
仁的第四个内容是 “仁者,爱人”,即建立 仁者,爱人” 普遍的人类之爱,以求社会的稳定。爱人的具 普遍的人类之爱,以求社会的稳定。 体办法是忠恕: 是从积极的方面来讲的, 体办法是忠恕:“忠”是从积极的方面来讲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 是从消极的方面看的,即是“己所不欲, 是从消极的方面看的,即是“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 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竭诚相待, 于人”,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竭诚相待,尽 己之心,君臣关系应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 己之心,君臣关系应当“君使臣以礼, 以忠” 以忠”。
中国古代治国法通论
中国古代治国法通论中国古代治国法通论1.“当时而立法”的社会历史观。
当时而立法”的社会历史观。
法家的观点是时代在变,政治应随时代而变,历史上的种种伟大创举只是在特定时代方具有其意义,如果把它原封不动拿到后世,决不是对历史的尊重,而只是一种“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式的愚蠢可笑行为。
法家“不法古,不修今”的变革观念,是历史上所有从事社会改革实践人们的理论纲领。
2.简述一下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以“道”为主宰和天下万物所生本源及其运动规律的本体论;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循环往复的朴素辩证法:“无为无不为”、知雄守雌、以退为进、柔弱胜刚强的策略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政治理想。
3.简述一下道家思想的几大要素。
4.“性恶论”与尙法用刑的必然性。
“性恶论”与尚法用刑的必然性。
“性恶论”的观点缘于儒家的荀子,而在法家眼里,人性之丑恶根深蒂固,绝对不可能通过教化等手段加以改造,而只能用严厉的法制予以约束与控御,使具有作恶倾向的人类不敢逾越规矩、为非作歹,而只能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地接受君主的统治。
5.简述一下法家治国思想的要点。
一、“因人情利害”而治:治国的指导原则。
法家的基本观点是立法必因人情、合人心,并把这作为实施治理的重要指导原则,“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
二、行“赏罚”两柄:治国的基本途径。
法家普遍认为“赏罚”是治国安邦的主要手段,一再强调“赏罚”在管束民众方面的极端重要性。
法家认为,要使重刑厚赏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制定具体的标准,辅之以必要的方法。
三、“尊主卑臣”:治国的价值取向。
法家是君主专制的积极讴歌者,他们都主张强化君主专制和独裁,法家对于治国所追求的理想格局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君主只要“抱法守势”,再辅之以必要的“术”,那么就可以轻松愉快地管治天下,长久维系其专制独裁统治了。
四、思想专制:治国的文化选择。
儒家 复习资料
儒家中国传统文化11、如何客观科学地给‚中国传统文化‛作出界定?答:从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上讲,中国传统文化也称国学,中华民族文化。
根据‚传统‛的意思,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上积淀下来成为传统,并且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
1)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文化,或者,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主干的文化(传统观点)。
2)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墨、法、兵、杂(家)组成的多元文化。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意义?答: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是其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淀和积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的重要意义。
①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中国走向世界,实现中国统3、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及其走向如何?答:?儒家231、孔子、孟子、荀子三者的人性观分别是什么?2、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怎样?3、怎样理解儒家的仁学思想?教学内容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儒学的含义、儒学的基本特征、儒学文化的发展阶段。
二、儒学的源头:先秦儒学。
孔子、孟子、荀子的基本思想及其作品介绍。
三、儒家的权威化:汉唐经学。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代表人物、由来及其区别,汉唐经学的衰落。
四、儒学的哲理化:宋明理学。
从对经典的解释到对经典的理解。
佛学和道家(及道教)的挑战。
魏晋玄学简介。
韩愈和李翱对儒学转向的推动。
北宋五子奠立理学的基础。
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的分疏。
五、儒学的再整理:清代朴学。
朴学的基本主张、朴学的局限与儒学的终极。
学生掌握1、掌握儒学发展的基本线索、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2、熟悉儒家文化的历史地位、学术价值和现代意义。
3、了解儒家学派的形成过程和思想内涵及其经典著作。
自己整理1、‚儒‛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
儒字有二种意思:其一,即有道之士。
《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说:‚凡有道术者皆称儒‛。
第一单元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复习课件
重难点突破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同 仁的思想
民本思想
异 人性论
孔子
爱人 为政以德
性相近
孟子
仁政
民贵君轻 性善论
荀子
仁义
君舟民水 性恶论
总结: 先秦时期是儒家文明的产生时期,由孔子创立,其核心为仁和礼,孟 子、荀子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了孔孟之道。对古代中国文明产生 了重要的影响。
重难子创立儒家学派
3、评价: 保守的一面:面对春秋以来的社会大变革希望通过恢复过去西 周的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来实现治国救世,且强调等级制度。
积极的一面:重视伦理道德和个人修养,实现社会的安定和人 际关系的和谐,对当今建立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
知识点回顾
知识点2 儒家学说的继承发展
知识点7 道德教化
1、核心: 如何将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建立在高度道德意识基础上的自觉行为,将个 人的道德修养作为一切行为的起点。
2、观点: 孔子的“仁学”;孟子的“仁义”;汉代儒家以仁、义、礼、智、信作 为永恒的道德准则;宋明理学家更将儒家的道德准则提升至宇宙本原的 高度,要求人们自觉地“明天理,灭人欲”。
(一)孟子 1、背景:战国时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 2、孟子的主张: ①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是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与开端。 ②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③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推行仁政, 结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局面。 3、评价: 由孔子创立,孟子继承发展的儒家学说,后人习称“孔孟之道”。 “仁政”的主张是当时抑制统治者暴政的有力武器,民本思想也考虑到下层民众 的需要,被广泛认同。 (二)荀子 ①从“性恶论”出发, ②更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 ③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_第1课_“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_新人教版必修3
荀子的名言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 舟,水则覆舟。 3、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注:伪, 人为之意)
荀子的主张
• ①施政主张:“制天命而用之”(顺应自 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②君民关系:“君舟民水” • ③伦理观:“性恶论”—通过礼法来规范 人的行为
14、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不包括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不以仁政,不能平定天下” c“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D.“施仁政于民,省刑库,薄税敛”
C
15、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学说的 继承与发展,这主要表现再
①把孔子“仁”四字昂具体化 ②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之间的关系 ③指出了得民心的重要性 ④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④ A
一、“百家争鸣”
2. “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代表:
主要流派:儒、道、 法、墨、名、阴阳、 纵横、杂、农、小 说(除去小说家, 则称“九流”) “诸子十家,其可 观者九家”-《汉 书· 艺文志》
道家
1. 老子的思想: 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 道 ” ②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 国寡民
鸡犬相闻, ③哲学思想 : 世界万物和人 包含着世界万物的道理) 塞翁失马; 类社会总在运动,事物是相 民至老死不 互依存和不断转化的 福图说话
请你给下面两幅漫画取一个题目,并就此说说 漫画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福兮祸之所倚, 祸兮福之所伏。
邻国相望,鸡犬 之声相闻,民至 老死不相往来。
12、启蒙运动时期德国哲学家康德曾提出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的观点,即主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列哲学家的 观点与康德最为接近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王夫之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资料
一.简述一下儒家治国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1.德治:儒家治国的指导原则。
以德治国,它的根本含义,是要突出道德在治国上的主导作用,讲求以道德礼仪引导而不是以行政约束、刑罚惩治来安民定邦。
2.仁政:儒家治国的基本方案。
仁政的本质,是要求统治者从事治国活动之时,一定要考虑到民众的愿望,满足民众的基本欲求,使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利益能尽可能协调一致,直接关系着国运的兴衰,职权的存亡。
3.刑政:儒家治国的补充手段。
在儒家看来,刑法不能作为治国上的主导手段,但却可作为“德化”的有益补充。
4.正己:儒家治国的逻辑起点。
儒家是家国一体论者,因此,它主张治国管治能力的培育应从小到大5.明礼:儒家治国的阶级属性。
儒家崇尚以“礼”区分人的贵贱上下,并在此基础上肯定社会分工的天然合理性,就其治国思想而言,是具有双重性的。
6.任贤:儒家治国的用人理论。
儒家都强调“举贤任能”的重要性。
二.“当时而立法”的社会历史观。
法家的观点是政治在随着时代而变苗栗市上种种伟大创作。
在特定时代方具有其意义,如果把创作原封不动地拿过来,决不是对历史的尊重,而是一种“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的愚蠢可笑行为。
法家“不法古,不修今”的变革观念是历史上所有从事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人们的理论纲领。
三.简述一下道家思想的几大要素。
1.海涵宽容,虚静处下。
“道法自然”,这在治国上,就要求统治者做到海涵一切,虚怀若谷,宽容包纳,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以众人之智为智,谦卑居下,永不自满。
2.顺遂民情,因循为用。
顺从人的自然本性,反对用道德仁义等外在力量去强行改变什么,规范什么。
3.去奢节俭,省刑慎罚。
统治者必须首先从自身做起,而统治者的修身又必须以按“道法自然”的原则以恢复人自然本性为要务。
4实腹虚心,愚民为术。
主张对广大民众采取愚民政策,既不能诱发民众的物质欲望,也不能使其拥有知识,更不能让其关心国家大政方针。
5.贵柔守雌,以弱制强。
知雄守雌,以退为进,柔弱胜刚强。
第一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知识网络】【专题归纳整合】1.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背景、发展过程、影响(1)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产生发展的背景: 首先, 社会大变革带来思想大解放。
其次, 王室的衰微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
再次, 大国争霸战争, 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
最后, 讲学风气的盛行, 私学的兴起, 各种学说广为流传, 形成了争鸣氛围。
②汉代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 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 董仲舒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汉武帝时期, 经济发展, 国力强盛, 统治者要求加强中央集权, 解决匈奴侵扰边境不宁、土地兼并严重、汉初的王国问题等, 巩固国家统一, 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的需要, 宣扬“有为”而治、积极进取的儒家学说受到青睐。
③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 两宋时期, 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 统治者要求通过调整统治思想, 以适应维护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魏晋以来, “三教合一”, 儒学吸收佛、道有益成分, 发展为更为理性化、思辨化的新的儒学体系;宋代的“重文”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激励了学者们积极关注国计民生的热情。
④明清时期产生思想批判的背景: 经济上, 当时正处于农业文明发展的高峰, 资本主义萌芽兴起, 江南城镇兴盛, 出现了一批新的市民阶层, 他们在思想上有了新的变化。
政治上, 明代专制制度高度发展, 特别是中后期, 统治腐朽, 社会危机严重。
明清之际, 社会动荡激烈,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这些引起了一批有责任感学者的思考和反思。
文化上, 清朝建立后, 停止残酷镇压汉人的政策, 采取了对汉族知识分子笼络的政策。
思想上, 程朱理学自身僵化, 禁锢士人的思想, 同时, 西方传教士传入西方科学,由此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迫使他们对理学进行批判或修正, 倡导经世致用。
(2)发展过程时期春秋战国秦朝西汉魏晋唐宋宋明明清特征创立完善重创正统冲击三教合一发展衰落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苟子(秦始皇)董仲舒朱熹程颐程颢陆九渊王阳明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3)影响①积极影响. a. 具体影响: 有利于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复习讲义之儒家思想
第1 讲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形成和独尊地位的确立◎考纲考点解析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2)各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1)董仲舒新儒学的成因、内容、特点、实质和影响;(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
◎学习流程之课前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巩固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影响和结局。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①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
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趋于崩溃。
③阶级关系上,“士”阶层崛起。
④文化上,私学兴起。
(2)影响:①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②儒家思想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3)结局:秦朝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百家争鸣局面结束。
○知新整合探究1、分析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16 分)○解题模型探究2、阅读下列材料(25 分)材料一张岂之著《中国历史十五讲》载:①所谓“天道”,泛指宇宙、天地、自然的起源和法则,而“人道”则是关于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
……。
②《周易》有这样的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③这里的“天文”是指关于季节、时令变化的学问,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能适时地进行农耕活动;“人文”则是人类“文明”的另一种表述,主要指社会制度和人们自身的素养。
④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道”和“人道”相互关系的探讨和论述,就是对于“天文”和“人文”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材料二著名学者阮炜在《中外文明十五论》中引用《中国必然强大》比较分析说明中国文化是“家文化”和“官文化”,中国人太重视家庭观念和“忠君”意识,“续香火”意识强;中国人是“天生的协调专家和政治家”。
(复习资料)儒家思想概论
(复习资料)儒家思想概论儒家思想概论》复习资料1、荀子是儒家中第一个提出富国富民主张的人,同时也是儒家中第一个引入法的观念的人。
2、在人性论问题上,张载把人性划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二程把人性划分为天命之性和气禀之性。
3、孔子人性论的基本内容是克己忍让和内省修身。
4、子路主要继承、发挥了孔子的中庸思想,被后世尊为“复圣”。
5、理学初创于北宋,由张载、周敦颐奠基,由程颢、程颐完成,成熟、发展于南宋,由朱熹集大成6、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7、一般而言,从哲学意义上,宋明理学家内部有三种本体论思想。
张载主张气本论,二程主张理本论,陆九渊、王阳明主张心本论。
8、宋初三先生指的是胡瑗,孙复、石介。
9、宋代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
10、儒家的基本经济主张:崇本逐末的生产观、诚信为本的交换观、均无贫”的分配观、尚俭去奢的消费儒家经典赏析1)不经忧患,难成大业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译文]所以上天要把重任委托给某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心意苦恼、筋骨劳顿、肠胃饥饿、身家穷困,使他的每一个行为都不能如意,这样的目的,是为了使他的心意有所震动,使他的性情更加坚韧,使他的能力得以增强。
2)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并不因为一个人话说得好举荐他,也并不因为一个人品德上有问题而鄙弃他的主张。
”3)以德服人,心悦诚服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服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倚恃实力强大而使别人服从的,别人内心里并不服从,别人只是由于自己力量的不足,不得不暂时地屈服;依靠道德教化和仁政使别人服从的,别人会心悦诚服,就像孔子的七十二位弟子拥戴孔子一样。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 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当时而立法”的社会历史观:法家的观点是政治在随着时代而变苗栗市上种种伟大创作在特定时代方具有其意义,如果把创作原封不动地拿过来,决不是对历史的尊重,而是一种“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的愚蠢可笑行为。
法家“不法古,不修今”的变革观念是历史上所有从事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人们的理论纲领。
➢简述一下老子思想:主要有4个方面的内容,以“道”为主载,利天下万物所生的本源及其相互运动的本体论;食物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循环往复的朴素辩证法;“无为无不为,知雄守雌,以退为进,柔弱胜刚强的策略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政治理想。
➢简述一下道家思想的几大要素:➢“性恶论”与尚法用刑的必然性:“性恶论”的观点源于儒家的荀子,而在法家眼里,人性之丑根深蒂固,绝对不可能通过教化等手段加以改造,而只能用严厉的法则予以约束与控御,使具有作恶倾向的人类不敢逾越规矩,为非作歹,而只能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地接受君主的统治。
➢简述一下法家治国思想的要素:✓“因人情以利害”而治:治国的指导原则,法家的基本观点是立法必因人情,合人心。
并把这种作为实施治理的重要知道原则。
✓行“赏罚”两柄:治国的基本途径。
✓“尊主卑臣”:法家治国的价值取向。
✓思想专制:治国的文化选择。
✓富国强兵:治国的终极目标。
➢论述一下道法自然:道家治国思想的哲学原理。
“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既是其哲学上的最高范畴。
道家认为,“道”先于物质存在而又凌驾于物质之上。
它既是产生孕育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又是制约规定宇宙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总规律。
它是永恒的,无限的,人的感官所不能感知的,具有至高无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这种自然属性。
按道家的理解,便是自然,再到家看来,“自然”就是道,就是规律,事物都应按它自身的情况而存在,而发展,治国也不能例外。
具体地说,治国也应采取顺应万物自然本性的,追求最纯真的自然,以至“朴散真离”,陷入不可自拔的竞争局面。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1)
一、释义题。
1、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译:对当今有疑惑不解的事可以考察古代,对未来不了解则可以考察过去。
万事的本性、途径方式虽有不同,但总是同归一理,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3、举大事,必当下顺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 若负强恃勇,触情资欲,虽得天下,必复失之。
:兴起大事业,必须下顺民心,上合天意,然后大功才可以成就.如果仗恃自己强大勇猛,感情用事,为所欲为,虽然得到天下,必然会再失掉它.4、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
译: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5、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
上思利民,忠也什么是道呢?就是忠于人民,取信于鬼神。
国君经常考虑如何利民,就是忠6、人生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
此所以存亡之所以数至也。
译:一国之主忧虑的是,社稷存而不知为什么存,社稷亡而不知为什么亡,这就是存亡之危多次出现的原因。
7、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则忧之,则无及已!译:我听说处理问题要在乱子发生之前,在灾难还没有来临之间就及早采取行动,祸患临头了采取寻找相应的对策,就来不及了!8、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道是不可见的虚体,虽空虚无形,但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不可估量它是那样深邃,好像是万物的主宰。
9、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国家兴盛,是由于得到真正的人才;国家灭亡,是由于丧失真正的人才二、简答题。
1、简述贞观之治主要治国思想及实践治国思想:①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②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③皇帝要勤于政事,擅听正确意见。
④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复习
一、儒家思想演变脉络小结1、演变①春秋:孔子创立②战国:孟子、荀子继承发展,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③秦始皇时期,由于“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④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统治地位;⑤宋明:吸取佛道思想发展为理学,重新确立统治地位;⑥明清:提出经世致用,批判继承儒家思想;⑦维新派:西学与儒家经史结合,借用儒家思想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宣传维新变法思想;⑧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对儒家思想全盘否定;2、孔子的思想主张、评价?(1)思想主张:①政治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
“为政以德”,在以“德”、“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②教育思想: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教育的局面)。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2)评价:①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
②汉代大一统之后逐渐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孟子的主张?①政治思想:“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伦理观:人“性本善”说。
③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4、荀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A哲学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论)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B政治主张:①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②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的观点。
5、春秋战国时期儒学不受重视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统一;儒家学说倡导“仁”“仁政”,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故不受重视。
6.法家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思想主张:①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②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7、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评价)?①.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②.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③.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儒家学说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精神
一、儒学的由来:最早的儒,是指殷商遗民中那些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特殊阶层,他们穿戴殷商的古衣冠,习行殷商的古礼,在政治上服从依附于新的周族统治者,在文化上则“先进于礼乐”,成为古代文化的主要传授者。
到了春秋晚期,孔子际会当时“学术下移”、私学勃兴的历史风云,继承借鉴悠久丰富的上古文化资源,针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现实,创建了以“道德仁义”为宗旨、以“礼乐正名”为特色的思想体系,从而使儒由过去术士的泛称,一变而为一个独立的思想学派,这个学派就是影响中国古代社会两千余年的历史发展的儒家
二、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历史上的儒家,有一个长期延续与演变的过程。
自孔子开创儒家学派,确立其基本文化内涵与思想倾向之后,儒家便一直自我丰富、自我完善之中。
在战国时期,由于师承关系的不同及其受其他学派影响深浅的差异等因素,其内部曾有合乎逻辑的分化。
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标志,儒家学说遂取得正统地位,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文化的主流。
此后,为适应不同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而又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具体地说,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至清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学术形态,具有相当突出的兼容性与适时性。
三、儒家主要代表人物:
儒家祖师爷孔子,之后有:孟子、孙子思、荀子、董仲舒、杨雄、王弼、郭象、韩愈、贾谊、张载、二程、朱熹、王阳明等。
三、孔子
儒学经典体系:
《六经》:《诗经》、《尚书》、《易经》、《礼经》、
《乐经》、《春秋》。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四、儒家学说之共性特点。
贯穿融通于先秦至清末的儒家学说之共性特点有四个方面:
第一,以“仁义德化”为本的政治伦理学说,反映在具体政治实践上就是提倡“德治”、“仁政”和“王道”;
第二,以爱有等差、尊卑有序、贵贱有别为诉求,以强调钢常名分为主要特点的“礼治”原则;
第三,以“用中适时”为基调的“中庸”、“经权”、“常变”思想;
第四,由:“据乱”而“升平”终至“太平”,由“小康”而臻于“大同”为根本宗旨的历史哲学和社会理想。
五、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内涵与逻辑起点,就是以人为本,和谐协调,德主刑辅等。
六、儒家治国理念在具体运作时所遵循的主要方法:守经用权、律己宽人、道德感召等。
第二节儒家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人性论:儒家治国思想的哲学依据。
正因为认定人性本善或经改造可
以变善,儒家才主张在治国中坚持以道德教化民众,推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针;正因为肯定圣贤之性高于百姓之性,其具备有自然向善的本能,儒家才强调在治国上统治者应率先做到以身作则,正己然后正人。
正因为看到人之性善有一个必要的转化过程,需要有一个外力推动或控制的环节,儒家才提倡在治国上要突出仁义引导与礼乐规范的作用,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应该运用刑罚作为辅助的手段;正因为承认“人皆可为尧舜”可能性的存在,儒家才认为在治国中应该体现“民胞物与”的精神,以和谐协调的方式化解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对立,从而达到实施柔性有序智力的目的。
所有这一切,都显示出儒家人性思想对于其治国学说建树与施行的意义之所在。
二、民本论: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价值。
民本论是关于君民关系的政治理论,其核心论点是:国家为君主之本,庶民为国家之本,所以安定民生为政治之本。
儒家民本观对于其治国思想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指导规范意义。
这就是按照“以民为本”的原则,儒家普遍强调在治国管理上要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精神,治国目标的设定与治理方法的应用,都必须考虑到民众的具体利益,采取富有人性、相对温和的统治方式,力求避免激化矛盾,酿成冲突,在满足统治者根本利益与照顾民众基本生存权利之间寻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点。
“德治”作为治国的最高纲领,以“仁政”作为治国的最佳模式,也就成为了儒家治国思想的必要之义与主导倾向了。
与此同时,儒家民本观的本质属性,又决定了其治国思想毕竟是实行专制统治的重要工具,是替民做主而不是由民做主。
因此,儒家治国思想不能不包含大量等级纲常、上下尊卑的“礼治”内容,强调封建统治的天然合理性与合法性,把治国管理的终极目的设定为维护封建纲常名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专制统治功能这一点上。
三、中庸观:儒家治国思想的思维方法。
以“用中适时”,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为为基调的“中庸”理论,是儒家哲学的最高命题,也是儒家学说的基本方法论。
其指导意义反映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治国原则的制定与管治方法的施行,必须做到收放自如,进退有节。
第二,治国思维的选择与管治艺术的运用,必须做到文武并用,刚柔相济。
第三,治国目标的确立与管治境界的追求,必须做到谦益节制,兼容并蓄。
四、经权说:儒家治国思想的运用机制。
“经”、“权”关系问题,其实质性的内涵,便是体现为如何正确地处理政治上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
其对于儒家治国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
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受“经”“权”观原则的指导与规范,儒家治国思想确定了一系列基本宗旨,同时,也不排斥“权”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第二,受“经”“权”观原则的指导与规范,儒家治国思想遂有了使自己与时推迁、不断更化的理据和动力。
第三节儒家治国思想的逻辑体系与基本内容
一、德治:儒家治国的指导原则。
以德治国,它的根本含义,是要突出道德在治国上的主导作用,讲求以道德礼仪引导而不是以行政约束、刑罚惩治来安民定邦。
即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二、仁政:儒家治国的基本方案。
仁政的本质,是要求统治者从事治国活动之时,一定要考虑到民众的愿望,满足民众的基本欲求,使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利益能尽可能协调一致。
儒家认为,统治者的人心宅厚,只有通过一定的管理方
式与相关政策才能得以体现,否则“有其心,无其政,是谓徒善”。
“仁政”是治国的大本,统治者是否能实行“仁政”,直接关系着国运的兴衰,职权的存亡。
其中心内容,是统治者节制剥削,设法安定民众的生活,稳定社会秩序,“贤君必恭礼下,取于民有制”。
主要包括:第一,给民众以“恒产”,使民众的衣食住行有最起码的保障;第二,薄赋敛,省刑罚,使民众在比较宽松的氛围中戮力本业,勤奋工作;第三,先富后教,导民以仁,摩民以义,使民众由一般生物人上升进化为知“礼义廉耻”,明“纲常伦理”的社会人。
三、刑政:儒家治国的补充手段。
在儒家看来,刑法不能作为治国上的主导手段,但却可作为“德化”的有益补充,高明的统治者在治国方面应该拥有两手,文武并用,恩威兼济,德主而刑辅,先礼而后法。
“礼法二事,皆王教之大端”,是历代儒家的普遍共识,在治国上强调宽猛相济,以宽为本,是历代儒家的共同主张。
四、正己:儒家治国的逻辑起点。
儒家是家国一体论者,因此,它主张治国管治能力的培育应从小到大,管理能力的鉴别也应以小见大,治天下的前提是先行修身,齐家,为此它提出了理性的治国思维模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于是“正人”先必“正己”,遂成为儒家治国思想的必有之义。
孔子的言论就十分典型地反映了正己然后正人的治国思维:“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在儒家那里,政治的实施过程其实就是道德化的过程。
所以“正己”然后“正人”是无可避免的选择,统治者应率先垂范,以自己的优良品德去改造与同化普通民众,净化其心灵,提升其道德水准,从而建立起上仁下义、上慈下敬、尊卑有别、等级有差的合理统治秩序。
五、明礼:儒家治国的阶级属性。
儒家崇尚以“礼”区分人的贵贱上下,并在此基础上肯定社会分工的天然合理性,就其治国思想而言,是具有双重性的。
一方面,它充分体现了其治国学说阶级对立的本质属性,说明其治国目标与管理手段都建立在阶级压迫、阶级奴役的前提上,“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
另一方面,它也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治国管理的必然要求,说明社会的合理分工,是治国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有层次、有区别的分工模式与方法,对于推动国家机器的运转,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保证。
六、任贤:儒家治国的用人理论。
儒家都强调“举贤任能”的重要性,其主张有鲜明的特色:首先,儒家区分了人才的性质,孟子提倡“尊贤使能”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种因人授任的观念;其次,儒家强调人才的使用也要遵循等级纲常的秩序,使其各守其分,不逾其职,这就是孔子所强调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第三,儒家主张臣下应该具有相对的独立人格,反对一味顺从君主的“妾妇之道”;第四,儒家认为人才的培养必须经过艰苦环境的锻炼,也就是说管理者只有历经磨练方承担治国安邦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