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咏怀》(其一)鉴赏

合集下载

阮籍《咏怀(其一)》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阮籍《咏怀(其一)》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阮籍《咏怀(其一)》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咏怀(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①,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②,翔鸟鸣北林。

徘徊何所见? 忧思独伤心。

注释:
①鉴:照。

②鸿;大雁。

号(hao):鸣叫。

译文:
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就坐起来弹琴。

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清风吹着我的衣襟。

失群的大雁在野外哀号,飞翔盘旋着的鸟在北林鸣叫。

这时徘徊会看到些什么呢?不过是独自伤心罢了。

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在昏乱社会中“忧思独伤心”的情怀。

诗中创设了一个清冷的意境,塑造出一个孤傲、悲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诗人借悲号长鸣的孤鸿、翔鸟象征自己,托物抒怀,隐蔽曲折地表达出激愤不平的情感。

为什么用曲笔呢? 魏晋易代之际,政局险恶,民不聊生。

司马昭妄图篡权,大肆迫害文人,社会相当黑暗,诗人不敢明言心曲是可想而知了。

我们由诗中所描绘的明月、清风及诗人起坐弹琴、徘徊忧伤等形象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忧生之嗟、抑郁不得志之叹。

尤其是“孤鸿”和“翔鸟”,简直就是诗人的化身。

那声声哀鸣萦绕在我们的耳际,回荡在我们胸中。

久久挥之不去,令人心痛不已! 那是诗人流血的心在倾诉……
“徘徊”二字是诗人心境的流露,明写动作,暗写心理。

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忧思难解、悲哀在心的沉重与压抑! “徘徊何所见,忧思独伤心”不仅是这首诗的中心所在,也可以说是这组“咏怀诗”的意境总括。

阮籍的《咏怀》赏析

阮籍的《咏怀》赏析

阮籍的《咏怀》赏析魏晋之际,天下多故,政治严酷,名士多有生命之忧。

自古以来困扰着人们的生命倏忽如逝水的忧虑更迫切地摆在人们的面前。

面对人生短暂之忧,吃药求仙者有之,以扩展生命时间之长度;疯狂享乐者有之,以增加有限生命的密度。

这几乎已成了当时士大夫企图摆脱生命之忧的两种基本生活态度。

但是,在诗人阮籍看来,这两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并不能从本质上超越人生的短暂,所以,《咏怀诗》中虽有大量忧生之嗟的作品,也有表现如何超越人生短暂的积极态度,提出不同于以上两种生活态度的积极主张的作品,这就是《咏怀诗》第三十八首《咏怀·炎光延万里》、第三十九首《咏怀·壮士何慷慨》两首诗。

它们抒发了诗人欲建功立名、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以为只有功名和事业才能摆脱人生的荣枯,只有忠义和气节才能流令名于千古,从根本上超越生命之短暂。

第三十八首《咏怀·炎光延万里》前六句以象征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心目中“雄杰士”的形象。

开篇“炎光”二句出语恢弘,渲染出了一个极为雄阔的环境,为下四句直接描绘“雄杰士”的活动提供了一个无比壮阔的空间。

这一联作为起句,横空而来,奠定了全诗并吞宇内,包举八荒的气势。

“弯弓”二句写“雄杰士”的活动。

“扶桑”是传说中东海日出处之神树。

全句是说“雄杰士”把弯弯的弓弦挂在扶桑树上。

“长剑”句是说“雄杰士”把长剑倚靠在天外。

字面上看这句出典于宋玉《大言赋》,实则与前一句一样,是以极度夸张之语刻画了“雄杰士”无比高大的形象。

这种夸张明显带有象征意味,所以大胆奇特而又不失之险怪,它与前二句壮阔的空间描写在气氛上十分谐和,更增强了此诗涵浑六合的壮浪气象。

接下“泰山”二句是写“雄杰士”眼中所见。

因为“雄杰士”形象无比高大,所以在他眼中,高高的泰山好像只是一块磨刀石(砥砺),长长的黄河也似乎只是一条衣带。

这二句出典于《史记·高祖功臣年表序》中的“封爵之誓”:“使河为带,泰山若厉(砺)。

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咏怀 夜中不能寐》阮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咏怀 夜中不能寐》阮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咏怀夜中不能寐》阮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咏怀·夜中不能寐》是《咏怀诗》中的第一首,由阮籍所作。

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感情。

不过,尽管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思”直接说破,而是“直举情形色相以示人”,将内心的情绪含蕴在形象的描写中。

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将无形的“忧思”化为直观的形象,犹如在人的眼前耳畔。

这首诗采用动静相形的手法,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起坐弹鸣琴”是动;清风吹拂,月光徜徉,也是动。

前者是人的动,后者是物的动,都示意著诗人内心的焦躁。

然而。

这里的动是似如磐夜色为背景的。

动,更衬出了夜的死寂,夜的深重。

茫茫夜色笼罩着一切,象征着政治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心灵上承受着的重压。

这首诗言近旨远,寄托幽深,耐人寻味。

作品原文:咏怀(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作品注释:①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此二句化用王粲《七哀诗》诗句:“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意思是因为忧伤,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就起来弹琴。

夜中,中夜、半夜。

②薄帷鉴明月: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

薄帷,薄薄的帐幔。

鉴,照。

③孤鸿:失群的大雁。

④号:鸣叫、哀号。

⑤翔鸟:飞翔盘旋着的鸟。

鸟在夜里飞翔正因为月明。

⑥北林:《诗经·秦风·晨风》:“鴥(yù)彼晨风,郁彼北林。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后人往往用“北林”一词表示忧伤。

白话译文:深夜难眠,起坐弹琴,单薄的帏帐照出一轮明月,清风吹拂着我的衣襟。

孤鸿在野外悲号,翔鸟在北林惊鸣。

徘徊逡巡,能见到什么呢?不过是独自伤心罢了。

创作背景:阮籍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

政治形势险恶,为了保全自己,他小心翼翼,虚与周旋。

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阮籍《咏怀》赏析

阮籍《咏怀》赏析

阮籍《咏怀》赏析
咏怀
阮籍[1]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2]明月,清风[3]吹我衿。

孤鸿[4]号外野[5],翔鸟鸣北林[6]。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注释】
[1]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开封)人,“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的儿子。

阮籍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交好,他们常常聚集在竹林中吟诗作赋,世称“竹林七贤”。

后人辑有《阮嗣宗集》。

《咏怀》是阮籍一生所有诗作的总题,包括五言八十二首和四言十三首。

本首位列八十二首五言诗之首,诗人通过描写夜深人静时的坐立不安,抒发了内心的忧愁与烦乱。

[2]鉴:照。

[3]清风:凉风。

[4]孤鸿:失去伴侣的大雁。

[5]外野:即野外。

[6]北林:指北边的树林。

【赏析】
后世的学者大都十分推崇阮籍的才华,认为他的诗“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在《读诗三札记》一中里,萧涤非引用黄节的话,评论说,阮籍的诗是最难理解的,之所以难以理解,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由于阮籍的诗与当时的环境关系很大。

阮籍的诗大多是讥讽之作,但由于害怕受到司马氏的迫害,阮籍不敢以太明白的语言斥责当权者,因此难以理解其意。

二是由于当时的习惯,阮籍在诗中引用典故时,都是凭借记忆的,因此与事实有出入,这也给后人理解他的诗造成了障碍。

再来看这首诗。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虽然写明了是抒发忧愁,
但是又没有写明为什么忧愁。

这样一来,全诗的诗义和意境就被无限放大了,留给读者很多想象的空间。

阮籍咏怀诗经典名句赏析

阮籍咏怀诗经典名句赏析

阮籍咏怀诗经典名句赏析导读:篇一:阮籍《咏怀诗》一、意旨遥深的诗人:阮籍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时代状况:玄学。

篡权。

战乱。

黑暗。

竹林七贤:怀县(今属河南省)的山涛、向秀,尉氏(属陈留郡,今属河南省)的阮籍、阮咸,铚(zhì)县(今属安徽省)的嵇康,沛国(今安徽宿县西北)的刘伶,还有林沂(yí)(今属山东省)的王戎。

在“竹林七贤”中,山涛和王柔虽然很崇奉老庄的道家哲学,但也非常热心于名位利禄,所以,他们二人的生平在“竹林七贤”中比较富贵、显达,而不以文学著称,也没有留下很多好作品。

向秀、刘伶、阮咸虽然留下一些作品,但不算很多,只有向秀的《思旧赋》、刘伶的《酒德颂》等较为著称。

在七贤中,真正倜傥不群,富有个性,而且在文学上有较大成就的自然就是嵇康和阮籍了。

这两个人的作品风格完全不同,阮籍的风格是寓意遥深,志气旷逸。

前人评他们二人的诗说:“嵇诗清峻,软旨遥深。

”意思是说嵇康的诗清新、峻切,阮籍的诗意旨遥远、深微,难以测知。

如果从诗歌的艺术价值来说,嵇康的诗虽然也写得很好,但是,写得过于直率了,缺乏含蓄,没有蕴藉;阮籍的诗虽有一份哀怨之意,但很有节制,很含蓄。

所以阮籍的诗富于蕴藉、沉挚的意趣。

因而,在竹林七贤之中,在“正始时代”的作家之中,阮籍的文学成就是第一位的。

阮籍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

阮瑀“工于诗文、长于书札”,诗、文和书信都写得很好,曾担任过曹操的记室。

历史上记载: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喜怒不形于色”。

这是因为他所处的魏晋之交的乱世,不如此不足以远祸全身。

阮籍的性格,一方面他的生活非常放浪,秉赋有豪放的志意,不受一切外在的礼法的拘束。

另一方面,他为了能够在衰乱之世委曲求全地保全自己,而在内心非常有节制。

阮籍的诗之所以写的如此寓意遥深,他的为人之所以这样喜怒不形于色,正是因为他有两种相反的情感的缘故。

关于阮籍的为人,历史上记载说,他“内心淳至,以孝称,而疏于礼法”。

《咏怀》古诗词鉴赏

《咏怀》古诗词鉴赏

《咏怀》古诗词鉴赏《咏怀》古诗词鉴赏1原⽂:【咏怀】⼀⽇复⼀⼣,⼀⼣复⼀朝。

颜⾊改平常,精神⾃损消。

胸中怀汤⽕,变化故相招。

万事⽆穷极,知谋苦不饶。

但恐须臾间,魂⽓随风飘。

终⾝履薄冰,谁知我⼼焦。

赏析:阮籍在这⾸诗⾥,表现了⼀种很复杂的感情:既为⾃⼰的衰⽼⽽悲哀,⼜为友⼈的逝去⽽痛苦,最后以鄙弃现实作为解脱的道路。

诗的前四句说:由于时间的推移,他已失去了以前的容颜和肤⾊,精神也衰退了。

这四句起得似乎很平淡,但下⾯接着的两句——“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却把感情突然强化了。

这⾥⼀⽅⾯显⽰出诗⼈不但已经衰⽼,⽽且还很寂寞,朋友都逝世了;另⼀⽅⾯更意味着从朋友的纷纷去世,诗⼈意识到⾃⼰也已在向死亡迫近。

在读过这两句以后,读者也就会感觉到在开头的四句中其实隐伏着深刻的恐惧感——为⽣命的即将消失⽽恐惧。

由此,在读下⾯的“对酒不能⾔,凄怆怀酸⾟”时,读者⾃然会懂得:诗⼈的这种强烈的痛苦,并不只是为了朋友,同时也为了⾃⼰。

再按下去的“愿耕东皋阳,谁与守其真”两句,虽似接得⼗分⾃然,其实经过惨淡经营。

它⼀⾯承续上⽂怀念朋友的思路:朋友已经没有了,谁与我⼀起去实现我的愿望——到⽥野(“东皋”)上去耕种以“守其真”。

另⼀⾯也就把⾃⼰所寻求的解脱途径显⽰了出来。

他在《⼤⼈先⽣传》中说:“陵天地⽽与浮明遨游⽆始终,⾃然之⾄真也。

”所谓“守其真”,就是保持这样的⽣活态度。

能做到这⼀点,也就不会再受衰⽼与死亡的威胁。

最后的四句,则是对这种⽣活态度的进⼀步申述。

“愁苦在⼀时”,是说⼈的愁苦都不过为⼀种短暂的东西⽽发,实在是不值得的。

《⼤⼈先⽣传》说:“岂希情乎世,系累于⼀时?”“愁苦在⼀时”与“系累于⼀时”,含意相近。

“⾼⾏伤微⾝”是说⾼洁的⾏为会伤害⾃⼰。

他否定这⼀切,是因为“曲”与“直”本来就没有⼀定的界限(“曲直何所为”即“何所为曲直”),今天是曲的,明天就成了直,⼀切都不是永恒的,那就不必为了这种⼀时的事情⽽愁苦甚⾄伤害⾃⼰。

高中语文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1]

高中语文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1]

人与路
想到路,眼前挥之不去的,只有阮籍。 是他,驾着破旧的牛车,一坛酒,独自驶向城郊。 路旁,奇花异草,奇峰怪石,他视而不见,投以翻白 眼。上方,落单的飞雁寂寞冷落鸣叫。此时,牛车停 了,老牛回过头来,似乎在说:“没有路了,该往哪 儿走?”他怎奈,只有怎奈地答道:“路在哪里,我怎 晓得?”说罢,取瓢捧起浊酒,喝罢,继门大呼,继而 大号,最后一把卒酸泪,沿原路而回。此所说的,阮 籍狂妄放肆,岂效路的尽头之哭。 只然而没有路而已,为什么痛哭?他哭的不是眼 前的路的尽头,而是人的生活的路的尽头。
[答案]
(1)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 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才能出众。 (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 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 “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 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 门”)的悲伤情怀。
(1)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直译:树林有一只奇异的鸟,它自言是凤凰鸟。 赏析:一“奇”字,点明此鸟所视甚高。这正是 阮籍风格。 (2)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醴泉:lǐquán,甘甜的泉水。 日夕:近黄昏时;傍晚。 直对:凤凰清明的早晨饮用提甘甜的泉水,黄昏 时栖息在高高的山冈。 赏析:以凤凰鸟的所饮、所栖,传达了凤凰鸟的 不凡,亦即诗人的高超精神。
3)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直译:凤凰鸟高声鸣叫响彻全国,伸长头颈眺望 八方荒远的地方。 赏析:以两句以凤凰鸟的鸣声和行动,表现了凤 凰鸟心怀天下的气慨,此正是诗人理想的写照。 (4)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适逢:恰好遇到。 商风:秋风,西风。 摧藏:cuī cáng,收敛,隐藏。 直译:恰好遇到秋风吹起,凤凰鸟的羽翼自然收 藏起来了。 赏析:此两句写凤凰鸟因所处环境的恶劣而不能 飞翔,亦是诗人不能施展才化的苦闷的传达。

【古诗三百首】咏怀赏析_阮籍的诗

【古诗三百首】咏怀赏析_阮籍的诗

【古诗三百首】咏怀赏析_阮籍的诗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注释①《咏怀诗》是阮籍生平诗作的总题,不是一时所作。

大多写生活的感慨,不外说人生祸福无常,年寿有限,要求超脱利禄的圈子,放怀远大。

也有对当时政治的刺讥,但写得很隐晦②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此二句化用王粲《七哀诗》诗句:“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意思是因为忧伤,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就起来弹琴。

夜中,中夜、半夜。

③薄帷鉴明月: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

鉴,照。

薄帷,薄薄的帐幔。

④翔鸟:飞翔盘旋着的鸟。

鸟在夜里飞翔正因为月明。

⑤北林:《诗经?秦风?晨风》:“?(yù)彼晨风,郁彼北林。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后人往往用“北林”一词表示忧伤。

⑥号:鸣叫、哀号。

鉴赏阮籍的诗大量运用了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

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

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

有些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之士。

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这是阮籍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中的第一首。

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感情。

不过,尽管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思”直接说破,而是“直举情形色相以示人”,将内心的情绪含蕴在形象的描写中。

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将无形的“忧思”化为直观的形象,犹如在人的眼前耳畔。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咏怀八十二首》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咏怀八十二首》

主题: 这首诗写诗人深夜弹琴和孤独不安的忧
思。
• 阮籍五言《咏怀八十二首》,是千古杰 作,这是阮籍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 中的第一首,有序诗的作用。诗歌表达 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 复杂的感情。不过,尽管诗人发出“忧 思独伤心”的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 思”说破,而是“直举情形色相以示 人”,将内心的情绪含蓄在形象的描写 中。

竹林七贤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 、
阮籍 、山涛 、向秀 、刘伶 、王戎
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
河南辉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
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七贤
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
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
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
神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
3、这首诗采用动静相形,情景交融的手法, 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起坐弹鸣琴” 是动,清风吹拂、月光徜徉、鸿号鸟鸣也 都是动。有人有景但无不示意着诗人内心 的焦躁。然而,这里的动是以如磐夜色为 背景的。动,更衬托出了夜的死寂,夜的 深重。特别是那“孤鸿”在夜间高声哀号, 给人以惊悸之感。这茫茫夜色笼罩着的一 切,象征着政治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心灵上 承受着的重压。
• “孤鸿”、“翔鸟”——眼前之景/自我象征

它们孤独地飞翔在漫漫的长夜里,仿佛在
传播一种哀切的声情。
• “北林”、“外野”——凄清幽冷之境界
• 听觉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 笔触从客体的自然回复到主观的自我 • 心里有无限感慨,却又无处诉说,永远得不到慰藉,
只能是无限的忧思,永恒的悲哀…… • “阮旨遥深” •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其三十九》) •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其三十三》) •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亲者”(《其十七》)。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单元 阮籍《咏怀》其一赏析一 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单元 阮籍《咏怀》其一赏析一 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1单元阮籍《咏怀》其一赏析一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魏阮籍以五言《咏怀》诗称雄诗坛,钟嵘《诗品》列为上品,严羽也给予很高评价:“黄初之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

”(《沧浪诗话·诗评》)然于《咏怀》中最有名气的是其一,诗歌全文如下: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诗歌不长,只有八句,历代论者几乎都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如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三“夜中不能寐”条下云:此是八十一篇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而情景融会,含蓄不禁,意味无穷。

虽其辞已为后人勦袭熟滥,几成陈言可憎,若代阮公思之,则其兴象如新,未尝损分毫也。

起句何以不能寐,所谓幽旨也。

“孤鸿”以下,当此之时,而忽然伤心,然其固有所见而然,故自拟而问之,所谓幽旨也。

方东树的评价是比较中肯的。

然可议者有三:一. 阮籍此诗在《文选》所选《咏怀》中位列第一,但这并不等于此诗一定是“八十一篇发端。

”阮籍的集子散佚严重,现见最早的本子也不过是明朝的,不过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文选》所选的十七首都列于八十二首《咏怀》诗的前十七首,次序也没有变化。

《文选》中的《咏怀》诗是“选”出来的,必定不是原来诗集的排序。

本是也就是说,今本《咏怀》诗的排序是根据《文选》来的,从第十八首开始的顺序开始混乱也表明后人并没有看到比《文选》更早的阮籍的诗集。

但是,也不是没有巧合的可能——“夜中不能寐”既是原来诗集的第一首,选到《文选》也是第一首。

二. 方氏提到“若代阮公思之,则其兴象如新。

”这个评论不错,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阮籍此诗的“兴象”却并不新,都是当时诗人惯用的意象,请看:《咏怀》诗其他诗人诗句“独夜不能寐。

”(王粲《七哀诗》其二)“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曹丕《杂诗》)“静夜不能寐,耳听众禽鸣。

(曹叡《长歌行》)“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阮籍《咏怀诗》赏析(82首)

阮籍《咏怀诗》赏析(82首)

阮籍《咏怀诗》赏析阮籍《咏怀》:政治抒情组诗的出现苦闷与旷达渊永的滋味与隐约曲折的风格曹魏后期,政局混乱,曹芳、曹髦等皇帝既荒淫无度,又昏庸无能,司马懿父子掌握朝政,曹芳、弑曹髦,大肆诛杀异己。

此时文人的命运与建安时大不相同。

拥曹的何晏、夏侯玄人被杀。

嵇康拒绝与司马氏合作,亦惨遭杀害。

阮籍本有济世志,但不满于司马氏的统治,酣饮和故作旷达来逃避迫害,最后郁郁以终。

山涛本来与阮籍、嵇康等人为友。

同在“竹林七贤”之列,后来投靠司马氏。

正始十年司马懿父子发动高平陵政变,夺取权利后的十年间,全国进入恐怖状态。

(只到高平陵政变十六年后,司马氏才最后取而代之,夺了曹家的帝位。

)这一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了危机感和幻灭感。

此时的诗歌也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故阮籍诗“颇多感慨之词”(钟嵘《诗品》)和“忧生之嗟”(李善《文选注》),嵇康诗亦“多抒感愤”(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八)。

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

因而正始诗歌也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貌,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说:“以时而论,则有……正始体。

”注云:“魏年号,嵇、阮诸公之诗。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

这些诗非一时一地所作,是其政治感慨的记录。

这些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阮籍的《咏怀诗》充满苦闷、孤独的情绪,其诗或者写时光飞逝、人生无常,如:“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

咏怀诗其一原文及翻译

咏怀诗其一原文及翻译

咏怀诗其一原文及翻译(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咏怀诗其一原文及翻译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阮籍《咏怀》原文及赏析

阮籍《咏怀》原文及赏析

咏怀[魏晋] 阮籍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作品赏析在阮籍那个时代里,有相当一部分士大夫对在思想界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由怀疑而不满,阮籍也是其中的一个。

他认为,儒家所提倡的“礼法”是“束缚下民”的可怕又可恶的东西,他们所鼓吹的那些神圣的原则不过是“竭天地万物之至,以奉声色无穷之欲”(见其所著《达庄论》)。

因此,他不愿为这些原则奉献自己,但又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究竟何在。

这使他的诗歌经常显示出一种焦灼的情绪和悲观的色彩。

这首诗也是如此。

古代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成语,意思是:桃李虽然不会说话,无法为自己宣扬,但总有许多人前去观赏它们的花朵,采摘甘美的果实,其树下自然而然地会被人们踏出一条路(“蹊”)来。

此诗的前四句说:在东园的桃李这样的嘉树下,曾经聚集过很多的人,热闹非凡;但当秋风吹得豆叶(“藿”)在空中飘荡时,桃李就开始凋零,最终便只能剩下光秃的树枝了。

由此,诗人领悟到了一个真理:有盛必有衰,有繁华必有憔悴;今日的高堂大厦,不久就会倒塌,而成为长满荆棘、枸杞等植物的荒凉之地。

——这就是第五、六句的诗意。

既然如此,眼前的功名富贵就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没有当前的显赫,也就不会有未来的没落的痛苦吧。

所以诗人在其后的四句中又说:我不如赶快离开这个名利场,骑马到西山去隐居;这样做虽然要抛妻撇子,但在这个世界上我连自身都保不住,又何必对妻子恋恋不舍?然而,这也不是一条可以使人生获得安慰的道路。

从名利场逃避到山野,也不过是使自己从园苑中的桃李变为荒郊的野草罢了。

桃李开始凋零时,野草虽然仍很茂密,但到了年底,严霜覆盖在野草之上,野草也就完结(“已”)了。

在此诗的最后两句中,诗人就又轻易地否定了他自己找出来的解脱之路。

所以,从此诗中只能得出如下的结论:人生实在太悲哀了。

目下的繁华固然预示着他日的灭亡,但舍弃了繁华又不能逃脱灭亡的命运。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阮籍(210-263),字嗣宗,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他博览群籍,尤好《老》、《庄》。

曾为司马师、司马昭的僚属。

晚年做过步兵校尉,故世人称“阮步兵”。

阮籍年轻时有济世志,但随着政治风云日趋险恶,阮籍只得放弃了自己的雄心。

他用佯狂的办法来躲避矛盾,终日饮酒,不问世事,“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如此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虽避免了杀身之祸,但内心极端痛苦。

史传记载他“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

二、作品作品内容:阮籍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咏怀诗》82首。

八十二首诗虽非一时一地之作,但因内容集中,风格和表现手法接近,能够看成五古咏怀组诗。

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抒写内心激烈的矛盾和强烈的忧生惧祸之情。

《咏怀》其一“夜中不能寐”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奠定了整个组诗的基调。

诗人用象征的手法,通过他夜中难寐、徘徊户外的一系列举动和眼前所见所闻,抒发了一种既难以名状又难以排遣的深沉愁绪。

再如其十七“独坐空堂上”,写遥望整个世界空无一人,唯见失群的鸟兽惊惶奔飞,抒发了强烈的孤独感和忧生之嗟,给人以震撼。

有时诗人的内心情感也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如其三十三“一日复一夕”直陈“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倾诉了在动荡不定、变幻无常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哀伤、焦虑、忧愤的心情。

这样的作品在《咏怀》中有相当数量。

二是讽刺统治集团的荒淫腐朽和专制残暴,批判维护世族统治的儒家礼法的虚伪。

这个类作品也往往不是对人物、事件作具体描绘,而主要是抒发由历史事实引起的盛衰之叹。

如其三十一“驾言发魏都”由古吹台引起联想,用战国之魏喻曹氏之魏,影射魏王只知歌舞行乐,不知养兵用贤,难免重蹈前人亡国的覆辙。

其十一“湛湛长江水”对楚国君臣荒淫误国行径的揭露,显然也是针对曹魏王朝的。

更多的盛衰之叹则是针对恐怖政治而发,但这类诗多用曲笔,写得更为隐晦曲折。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艺术特色 1 化无形为直观
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 将无形的“忧思”化为直观的形象,犹如在 人的眼前耳畔。读者可从诗中所展示的“情 形色相”中感受到诗人幽寂孤愤的心境。但 是那股“忧思”仅仅是一种情绪、一种体验、 一种感受,人们可以领略到其中蕴涵的孤独、 悲苦之味,却难以把握其具体的内容。
阮籍诗的贡献
• 2.推动五言诗的发展 • 3.组诗形式的存在
《咏怀》开创了我国
五言抒情组诗的体例,
自此之后,作者代不乏
人。
《咏怀》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 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 视觉、感觉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 “孤鸿”——给人以失群无依之感
• “翔鸟”——令人顿生无处栖生之哀
• “孤鸿”、“翔鸟”——眼前之景/自我象征
• 它们孤独地飞翔在漫漫的长夜里,仿佛在
传播一种哀切的声情。
• “北林”、“外野”——凄清幽冷之境界
• 听觉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 笔触从客体的自然回复到主观的自我 • 心里有无限感慨,却又无处诉说,永远得不到慰藉, 只能是无限的忧思,永恒的悲哀…… • “阮旨遥深” •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其三十九》) •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其三十三》) •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亲者”(《其十七》)。
表达情感 对政治环境的忧思
内心的伤感与孤寂
小结
诗歌的诗眼 ? 忧思
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
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 弹琴),婉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三、 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孤鸿、 翔鸟”,以清冷的景色、凄清的意境,抒 写内心的孤独和忧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 点破忧思、伤心。

《咏怀(其一)》的原文及赏析

《咏怀(其一)》的原文及赏析

《咏怀(其一)》的原文及赏析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咏怀(其一)》的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阮籍《咏怀(其一)》原文: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阮籍《咏怀(其一)》赏析阮籍的《咏怀诗》共八十二首,非一时之作。

其内容主要表现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因当时现实引起复杂矛盾而产生的苦闷心情。

本诗是《咏怀》的第一首,主要表现作者夜晚孤独、凄清的心情。

诗的前两句,点明时间、诗的主人公、主人公在做什么。

时间是“夜中”,主人公是诗的作者,他因“不能寐”而起坐弹琴。

中间四句描写景物: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窗帷照在主人公的身上,清风也透过窗帷吹拂主人公的.衣襟,孤独的鸿雁在野外哀号,飞翔的鸟儿在北林悲鸣。

前两句显出主人公的孤独,后两句见出其处境的凄清。

最后两句写主人公的心态,先说自己得不到任何的慰藉,又说自己独坐既忧愁又伤心。

本诗的主要艺术特点:1.以景喻情。

主人公独坐,只有明月相照,清风相拂,但明月、清风何能理会他的心情?主人公只能感到自己的孤独,他弹出的琴声,自然更是无人理会。

而主人公听到的是孤鸿哀号,翔鸟悲鸣,这凄清的景物,正以见出主人公对自己处境的凄清之感。

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描写,曲折地表达出在当时恐怖政治统治下的自己的孤独和凄清,从而表现了对当时现实的不满。

2.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

前两句叙事,中间四句写景,结尾抒情。

但其重点在写景,所费笔墨较多,旨在通过写景来曲折表达心态,从而突出本诗的主题思想。

【关于《咏怀(其一)》的原文及赏析】。

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一)赏析

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一)赏析

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一)赏析咏怀诗之—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注释]:1、薄帷:指窗帘,也可指床帷。

2、鉴;照。

3、翔鸟:飞翔盘旋的鸟;鸟在夜里飞翔,正因为月明。

4、“徘徊”句:这里指人也兼指鸟,孤鸿、翔鸟也和人一样,中夜不寐而徘徊,好像心中有些不安和感伤。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

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

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

嗜酒能啸,善弹琴。

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

(《晋书•阮籍传》)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

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

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晋书•阮籍传》2、创作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

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

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

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

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笔辛辣至极。

辑有集13卷,已散佚。

明人辑有《阮步兵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兵咏怀诗注》。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

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

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此万古怀且邀琴月来
——阮籍《咏怀》(其一)鉴赏
曾有段这样的经历,一读阮籍的《咏怀》诗,就不自觉地想起嵇康的古琴曲《广陵散》;反之,先听《广陵散》亦然。

后来,慢慢地有些明白了,这诗心和琴心一样,都是在倾诉郁积诗人心中的万古情怀啊!《广陵散》,听起来是那样的压抑、沉重、冷涩,那如泣如诉、不绝如缕的幽咽旋律,让人隐约感到,这背后有难以言表的人生苦难,有说不尽的哀怨与愤懑。

但音乐毕竟是抽象的艺术,旋律是“能指”,那么旋律的“所指”到底是什么,恐怕只有嵇康知晓。

相较而言,阮籍的《咏怀》诗可以用文学的意象,形象生动地诉说悲剧时代诗人的心曲。

阮籍与嵇康是挚友,他们都生活在魏晋易代的正始时期,司马氏的黑暗统治时期。

高贵乡公曹髦曾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父子,不仅篡逆之心早萌,而且为人更虚伪,猜忌心更重,在其高压统治下,鹰犬遍地,文网密布,曾使嵇康罹难,文士人人自危,欲苟活于世,也是难事。

面对灾难人生,与嵇康同为“竹林七贤”首领的阮籍,一方面因为自己对现实的怨望和不满,任诞使酒,放浪形骸,尽使白眼。

却又无可奈何;一方面迫于司马氏的淫威,虚与委蛇,委曲求全,不得已还要与统治者做某种合作或交换,但其内心是极其痛苦的。

痛苦的根源是,阮籍感到,在司马氏专制的这块大地上铺就的人生道路是绝望之路——“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反”——穷途末路,无路可走。

这种情怀,不仅体现在阮籍嵇康身上,而且体现在其他的古代诗人作品里,深埋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李白不是借醉酒写了“与尔同销万古愁”吗?阮籍的《咏怀》(其一),就非常具有原典意义。

金风送爽的秋夜,诗人却久久地难以成眠,这定是由于心事沉重吧?起身小坐片刻,或是披衣徘徊一番,也不妨为一种消愁的办法。

但是,“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如此端坐弹琴,却肯定不是文人一时的雅兴了。

阮步兵所弹的这把古琴,肯定也有嵇叔夜那把的神韵——嵇康不是也写过“目送归鸿,手抚五弦”的诗句吗?也用古琴宣泄了难言又难忍的痛苦吗?琴是诗人可亲可敬的朋友,是他倾诉心曲的对象,是他向世界表明情感态度、传达信息的媒介。

前此,“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曾写过《七哀诗》“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后世的岳飞《小重山》中有“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因此,我们可以想见,
诗人们此时的心思是专一的,感情是凝重的,二者都是要托付给琴弦的。

可是,“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一阵清风紧随那道月光,掀开了帷幕,清冷的月光洒在琴弦上,诗人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秋夜,原来如此悲凉,绝无后人李白“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的那种惬意清爽,反倒唤起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不幸往事本是不堪回首的。

诗人本想将自己复杂的情怀,转化为音乐的旋律,自我消化难言的愁绪,但清风明月的闯入,打乱了这一进程,使他不得已要转而向世界敞开胸膛,向非人间展示自己的痛苦。

夜半的清醒,使他又找回了对白昼现实的真切感受,那是痛楚压抑的,但又是无法逃避的,无法摆脱的,因此,诗人只能任痛楚无休止地存在蔓延下去。

“孤鸿号外野,朔鸟翔北林”,四个意象,各有寓意。

“孤鸿”的意象,后来的杜甫描述过:“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它号哭的声音,凄厉惨淡,令人不寒而栗——孤雁失群,命运凶多吉少。

而“外野”很可能象征着厮杀的战场或谋杀的刑场,可能预示着死神在召唤诗人。

“朔鸟”之朔与“北”同义,遥相对应,别有深意:《古诗十九首》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诗句,可今夜,这鸟儿既不能南飞,也不能宿于枝头,只得“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不是暗示阮籍寄身于正始时代有明珠暗投之嫌呢?四个意象若是确指阮籍自己的话,那他可真就在劫难逃了。

于是,很自然是“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此前,诗人不断地寻求解脱痛苦的办法,要么是纵酒,要么是寻仙,要么是吃丹药,要么是弹鸣琴,可这些办法都失效了。

心灵的苦难拯救不了,那么,诗人就只能自己继续孤独地忍受了,接踵而来的,仍然是苦闷,彷徨,无望,忧伤……
咏此万古怀且邀琴月来。

琴月有心,如约而至,可来了又如何?于事无补。

因为这是在“夜”里,最黑暗的夜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