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合集下载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教案一年级下册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教案一年级下册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教案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教案:一年级下册课题:探索我们的社区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特点和资源。

培养学生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时长: 2课时教学准备:社区地图照相机或手机笔和纸标签贴纸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引入话题: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社区的多样性。

讨论社区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社区角色(如警察、医生、商店老板等)。

每组讨论该角色的职责和对社区的影响。

3.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参观社区,重点关注不同的设施和服务。

学生用照相机记录感兴趣的地方。

4. 观察记录:回到教室,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照片。

讨论每个地方如何服务社区。

第二课时:1. 复习和讨论: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和观察。

讨论社区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2. 创意地图制作:每组制作一个社区地图,标出重要的地点和设施。

学生用标签贴纸标记他们最喜欢的社区地方。

3.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的社区角色,模拟社区生活场景。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体验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

4. 反思和分享:学生分享他们的角色扮演经历和感受。

讨论如何成为负责任的社区成员。

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讨论社区话题。

作业:学生与家人一起制作家庭社区地图,标出家庭喜欢的地点。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社区地方和原因。

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

评估学生制作的社区地图和短文的内容和质量。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教案:一年级下册课题:四季的变化目标:让学生了解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欣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时长: 2课时教学准备:四季图片和视频自然材料(如树叶、花朵、石头等)彩纸、剪刀、胶水画纸和画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引入话题: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四季的变化。

讨论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2.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季节。

每组讨论该季节的特点和变化,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一年级地方课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教案

1、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其《幼女词》的原文及译文。

2、背诵这首诗。

学习传统知识,树立榜样重点与难点1、背诵,树立榜样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几岁了?在你们这个年纪有的女孩已经会做许多事了,想知道吗?1.学生交流2.揭题《幼女词》。

(板书诗题:幼女词)3.学生齐读题目。

4.简介作者的小女儿。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幼女词》。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诗歌,集体正音。

(2)学生简单说说在做一件什么事儿。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与原文对照。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集体交流,了解《幼女词》大意。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讲七夕传说,学生谈感受。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幼女词》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幼女词》。

板书设计:巧与拙“巧”学人陶者教学目的1、背诵2、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贫苦和社会的不合理过程设计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齐读2、解释课文大意,了解劳动人民的痛苦3、熟读古诗《蚕妇》《粟》,体会这几首诗的共同之处。

4、背诵《陶者》《蚕妇》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故事大意难点:背诵《陶者》《蚕妇》学习资源ppt课件其他优秀教案资料教学评价总结反思这首诗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和社会的不合理,学生要从中体会当时人们的痛苦,珍惜现在的生活。

作业练习一、从课题入手,激发兴趣师:今天我们来学《题画》,看到题目大家想说什.师:你们有什么困难吗?比如:晚、晴、映、鲜、牧、欧、眠具体解释。

师:谁能来读一读生:读师:谁来说说课文这幅画中有什么生:牛,欧师: 你怎么知道的?生:牛背一欧眠。

师:还看到了什么?生:桃树、桃花师: 你怎么知道的?生:桃花映水鲜师: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生:傍晚师:哪句话?生:村落晚晴天师:谁把牛牵来的?生:牧童师:牧童何处去?生:猜二、从情调入手,阐明文意师: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听着音乐,在一个清澈的小河边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草地的桃树开花了,映在水里的………师:下面我们把这优美的风景读一读吧师:找几个学生读(好的)大家一起读。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我们的家乡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熟悉自己所在的家乡;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一些特征,例如著名的建筑、美食、风景等。

活动一:家乡地图制作1. 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家乡的地图,包括学校、家、公园等主要地点。

2. 学生互相交流并描述自己地图上的特点。

活动二:家乡特色介绍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乡的特色,例如著名的景点、传统节日等。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准备一份简短的介绍,并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

活动三:家乡美食分享1. 学生带来家乡的特色食物或食谱,并与同学分享。

2.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口头介绍或制作简单的展示板。

活动四:家乡故事讲述1. 学生选择一个家乡的故事或传说,并用自己的话讲述给同学听。

2.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图片或道具来辅助讲述。

活动五:家乡之旅计划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次家乡之旅计划。

2. 学生需要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地点,并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些地点。

3. 学生可以画出旅行路线图,并简单介绍每个地点的特点。

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强调家乡的重要性。

2.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对家乡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资源:1. 图片或实物展示家乡的特色;2. 纸和绘画工具;3. 家乡地图或旅行路线图的样本;4. 家乡的食物或食谱;5. 家乡的故事或传说。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到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更多关于家乡的信息;2. 学生可以邀请家长或长辈来班级分享关于家乡的经历和故事;3. 学生可以组织一次班级的家乡之旅,实地感受家乡的魅力。

一年级本地方课程教案5

一年级本地方课程教案5
3、环保行动,创造美好环境。 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的,但是在这和谐中却时常有着不和谐的音符。(课件展示:旅游区的白色垃圾、岩石上乱写乱画等画面)看到这些,你们又作何感想? 大自然给与了我们那么多,而又得人却在破坏自然的和谐,太不应该了。我有个建议,我们应该利用星期六或星期日的时间到思凡谷自然景区清理白色垃圾。我们的行动会感动很多人,到时候我们的队伍会越来越强大,让清新的自然重新融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家乡文化焕发更怡人的风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三、教学方法
(学法)
四、教具准备








1、谈话导入系科,了解家乡民俗 家乡的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在灿烂的中华文化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谁来介绍自己了解的民俗?
2、了解健康饮食,感知绿色生活 谈到饮食,我们家乡有很多非常有名的特色菜,你们能举出两例吗?(出示图片:黑糯米饭、香藤粑、甲良酸肉) (课件展示几种家乡菜)你们觉得怎么样?你们觉得怎样才算是健康饮食? 是啊!自然的恩赐无所不在,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同时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天然材料创造我们的绿色生活。
四、绿色延长,感受家乡文化 家乡文化源远流长,还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请同学们课下分小组搜集、整理一些资料,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展示。 组织一次参观思凡谷的活动。
六、教学后记
荔波县甲良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课 题
家乡风情
备课时间课 型课时源自排1课时授课时间一、教学目标
1、欣赏家乡优秀文化传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因素;感受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怀。
2、认识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和传统继承,了解家乡大地的风情。
3、围绕保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自己观点,自觉保护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一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表格式

一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表格式

一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表格式第一课:认识家乡- 教学目标:让学生的家乡,并能够描述家乡的地理特点。

-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貌等方面的信息。

- 教学活动:1. 学生观看家乡的图片,并讨论图片中所展示的地理特点。

2. 学生形成小组,利用课外调研的数据,编写一份关于家乡的地理报告,并展示给全班。

-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对家乡地理特点的描述和地理报告的质量,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第二课:地图的使用-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地图,并能够理解地图中的符号和信息。

- 教学内容:介绍地图的基本符号、比例尺的使用,以及如何测量和标记地图上的距离和方向。

- 教学活动:1. 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地图中的符号和信息,并解读地图中的距离和方向。

2. 学生在班级内进行地图测量实践,标记出班级周边的重要地点。

-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对地图的使用和地图标记的准确性,评价学生的地图能力。

第三课:四季的变化-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四季的变化及其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

- 教学内容:介绍春夏秋冬的特点,以及四季的气温、降水和植物生长等方面的变化。

- 教学活动:1. 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季节的特点,并讨论季节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学生进行季节变化的实地观察,记录和比较不同季节的气温和植物景象。

-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四季变化的理解和观察能力。

...(继续编写其他课程内容)…总结本教案以简洁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研究地理知识。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能够认识家乡、学会使用地图、了解四季变化等。

希望通过这些课程的研究,学生对地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

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1、《下课了》教学目标:1、知道下课的时候要好好休息,课间活动要守秩序,玩安全有益的游戏。

2、学会说“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可一项一项看,一项一项说活动内容。

)再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大家一起玩,守秩序,团结友爱。

)2、学说话。

“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哪些游戏?3、说说我们下课时是怎样做的,表扬好的同学。

二、课中操。

我学老鹰飞飞,我学马儿跑跑,我学鱼儿游游,我学青蛙跳跳。

我在可爱的学校,快乐得像只小鸟。

这首儿歌可配上动作,作为课中操。

三、行为指导。

1、听老师说下课后做些什么。

(1)下课以后,准备好下课要用的课本、文具。

(2)要大小便的小朋友上厕所。

(3)休息一会儿,做安全有益的游戏。

(4)上课铃响,马上进教室坐好,等老师来上课。

2、进行上述事项的行为操练。

下课的各项常规,要结合班主任工作,经常检查,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活动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2、《走路的安全》[教学目标]本课的学习目标是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

具体的要求是知道靠右走的规则,走路要注意道路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不要在马路上玩等。

[背景知识]一、相关的道路步行交通安全规则.1、不准在马路上玩游戏、踢球、溜冰或追逐打闹。

2、不能边走路边看书,也不能在走路时因想事情或聊天而忘记观察行路情况。

3、行人应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右走。

4、人行道上不准两人以上并行。

5、过马路应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6、小学生行路应戴黄色安全帽。

放学时应排路队。

……二、在上学、放学,外出活动的路上,除了交通安全外,还有许多需要提醒一年级小学生的安全事项,如跌跤,坠落,溺水,以及其他来自危房、建筑工地等地方的不安全因素。

需要平时注意观察、预防。

[教学过程]一、本课的活动需要老师准备一些关于道路安全方面的具体案例,特别是当地的案例。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地方,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家乡在祖国的位置,相邻的城市和省份。

2. 家乡的气候特点:介绍家乡的四季变化、气候类型以及典型的气象现象。

3. 家乡的文化传统:挖掘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特色美食等。

4. 家乡的自然景观:介绍家乡的名山、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

5. 家乡的发展变化:让学生了解家乡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家乡的美丽景色。

2. 故事讲述:通过讲述家乡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4.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实地参观家乡的景点,加深对家乡的认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家乡的气候特点:通过讲解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气候特点。

3. 探索家乡的文化传统:讲述家乡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了解特色美食和民俗风情。

4. 欣赏家乡的自然景观: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

5. 总结课程:让学生谈谈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家乡地图,标注出重要的地理位置。

2. 采访家人或邻居,了解家乡的特色美食和民俗风情。

3. 写一篇关于家乡的小作文,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 观察家乡的自然景观,拍摄照片并附上简短的介绍。

5. 搜集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料,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内容6. 家乡的经济产业: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主要经济产业,如农业、工业、旅游业等,以及这些产业对家乡发展的贡献。

7. 家乡的社会事业:介绍家乡的教育、医疗、交通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为家乡人民提供的便利。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课题1 迎接新学期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和同学们共同回忆假期生活,总结自己的收获。

2.帮助学生了做好新学期的计划,让他们有一个好的起点。

3.再次学习《小学生守则》教育他们自觉遵守纪律。

教学重点:培养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自觉遵守纪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假期结束了,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学期,同学们感受怎么样啊?同学们在假期有什么新的收获吗?(生交流,说自己在假期里的趣事,收获)(二)七彩虹:看图明规章(新学期到了,我们要有个好的开始,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要求你做到了吗?)1、按时到校不迟到。

2、铃声响起进教室。

3、认真听讲不吵闹。

4、回答问题先举手。

5、放学之前做值日。

6、按时回家报平安。

(三)辩一辩、说一说。

1、看了上面的画面、规章,你能做到哪些?2、上课了,你是怎么听课的?听课时还要注意什么?3、放学了,我们做完了哪些事情就可以回家了?(三)指南针1、朗读《小学生守则》2、说说哪些你做到了,哪些你还要努力?(四)成长脚步。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你有哪些不足,在新的一学期了你有什么打算?(五)总结新学期开始了,希望同学们能有新的打算,新的目标,新的收获!课题2 上课前,我该做什么教学目标:⒈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创新,怎样创新。

⒉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七巧板录音带教学过程:一、导入曾经有位哲人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丰富的想象力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社会更需要我们的创新精神。

今天这堂课,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分享创新的快乐!二、听故事,谈启发:听听阿基米德的故事,你一定会有所启发。

有请我们的小小故事家。

(一生讲故事,并放动画)故事内容简介:同学们,你们知道阿基米德吗?他呀,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

他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这些故事也极大的激发了他的想象力。

他喜欢听别人对某个问题的争论,并且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每天,都有许多疑问在脑子里转悠:“为什么大海总是咆哮不停?为什么大船会浮在海面行走?……”有时他的小脑袋瓜里还会迸发一些奇妙的新想法。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完成版朱国财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完成版朱国财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完成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特色文化、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观察、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地方发展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色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地域特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地理位置的理解和运用。

2. 第二课时:家乡的历史与文化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第三课时:家乡的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经济发展的认识和关注。

4. 第四课时:家乡的风土人情与民俗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民俗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5. 第五课时:家乡的保护与发展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保护与发展的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认识家乡的特色与优势。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实地考察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展现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地方课程教材》2. 辅助材料:家乡地图、历史与文化资料、经济发展数据等。

3. 实地考察基地:家乡的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等。

4. 网络资源:家乡政府网站、地方新闻媒体等。

六、教学进程第1周第1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丽风光。

2. 探究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色:让学生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地域特色。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的特点和地理位置。

2. 学习掌握地方的名称,如:学校、家、公园、超市等。

3. 能够用英语描述自己的家乡,并能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

二、教学重点:1. 学习掌握地方的名称,如:学校、家、公园、超市等。

2. 能够用英语描述自己的家乡,并能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

三、教学准备:图片、地图、笔、纸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出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询问学生家乡的名称,并用英语介绍自己家乡的特点。

如:My hometown is Beijing. It's the capital city of China. It's very big and beautiful.2. 学习地方名称:出示图片,教授学生英文地点名称,并让学生重复跟读,同时请学生用纸和笔记下这些地方的英文名称。

3. 练习活动:(1)听录音判断:播放录音,听到哪个地方的名称,就在相应的图片下打勾。

(2)配对练习:把地方的名称和图片进行配对。

把地点的名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将正确的名称贴到对应的图片上。

4. 游戏:指认地方。

老师说出一个地方的名称,学生根据老师的描述指认出对应的图片,并用英语说出所指地方的名称。

5. 制作小册子:要求学生用所学的地点名称及描述,制作一本小册子或海报,用于介绍自己家乡的情况。

6. 温习总结:复习所学的地点名称和描述,并围绕家乡的特点进行讨论和交流。

五、拓展练习:1. 带着学生到实地去寻找地图上所学的地方名称,学生用英语描述所找到的地方,并写下它的名称。

2. 练习探讨其他城市的特点和名胜古迹,并用英语进行介绍和描述。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自己家乡的特点,并能用英语描述自己的家乡。

同时,通过游戏和练习,学生能够掌握地方的名称,为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但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活动,如带着学生到实地进行考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自己家乡的特点。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设计下册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设计下册
1、我们的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我们的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我们来比较手的大小。
①手掌和手掌贴着比较。
②把自己的手描在纸上,与同学描下的手比较。
(2)我们来猜猜哪只手是哪个同学的。
①看看小组里其他三个同学的手,猜猜是谁的手?
②摸摸小组里其他三个同学的手,猜猜是谁的手?
3、说说我们的手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因为肺脏就象一个大气囊屏气后人的比重比水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3千万不要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这将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将头伸出水面是不可能的这种必然失败的作法将使落水者更加紧和被动从而使整个自救者功亏一篑
第一单元 认识自己
2、在社区和室做正当的游戏,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男孩,名叫欢欢。他聪明活泼,总是活蹦乱跳的,即使回到家里还是跳个不停,他从凳子上跳到沙发上,又从沙发上跳到床上,爸爸妈妈怎么哄他都不听。结果当他正准备从床上跳下来时,不小心碰到柜子脚上,头上撞了一个大包,疼的他哇哇大哭。
1、人的身体分为头、身、手、脚。
2、正面看,身子的上部是胸,下部是腹。背面看,身子的上部是背,下部是腰。
3、人的“手”(孩子们的手往往指整个上肢)的各个部位也有自己的名称。如肩、手臂、手腕、手。而且这只小手的各个部位还有自己的名称。
4、实际上头部也是如此,腿和脚也是如此。我们可以自己想办法认识得更多。
2、一起背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警示要看清;过马路,左右看,交通规则记心中。”
二、教授新课
1、交通信号灯
(1)同学们,过马路的时候你们注意过交通信号灯吗?
(2)谁说说交通信号灯是什么样子的?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第一课认识交通标志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2、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过程:一、导入1、平平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

一天,他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学校,爸爸教了一首儿歌给平平。

2、一起背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警示要看清;过马路,左右看,交通规则记心中。

”二、教授新课1、交通信号灯(1)同学们,过马路的时候你们注意过交通信号灯吗?(2)谁说说交通信号灯是什么样子的?(3)你们知道这三种不同颜色的信号灯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4)老师给大家讲解三种颜色信号灯表示的不同意思: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通行,黄灯表示警告。

(5)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怎么根据各种颜色的信号灯安全的过马路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互相补充,然后各组选出代表汇报。

2、认识交通安全标志(1)出示几种交通安全标志让学生辨认。

(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人行横道、步行)(2)人行横道是专门为行人设置的安全通道,行人走路要走人行横道。

没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一定要注意前后左右的车辆,否则容易发生意外。

(3)机动车车道是道路中间的车道,供汽车等机动车行驶。

(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4)非机动车车道是两边的车道,供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行驶。

(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三、扩展练习1、除了刚才我们说过的这几种交通安全标志,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安全标志?2、画一画你知道的交通安全标志,让大家猜。

第二课认识简单的危险标志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危险标志。

2、了解这些危险标志所表示的意义,避免危险的发生。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在街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牌子,上面画着一个大大的感叹号,像这样(出示图片),你们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吗?2、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它那样的标志,它们都属于危险标志一类,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二、教授新课1、禁止标志这类标志用红色来表示,形状呈圆形,里面有图案或者表示“禁止”“强制”意思的文字。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地方,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 家乡的文化传统和优秀民俗3. 家乡的名胜古迹和特色美食4. 家乡的历史人物和典故传说5. 家乡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和特色,培养学生的爱乡之情。

2.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和体验家乡的文化内涵,提高地方文化素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家乡的名胜古迹、特色美食、历史人物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风景名胜,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

4.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文化传统和优秀民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家乡的文化传统:讲解家乡的特色美食、历史人物、典故传说等,让学生感受家乡的文化魅力。

3. 分析家乡的自然景观: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让学生领略家乡的美丽。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文化传统和优秀民俗,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制作家乡特色美食的手工制品,如剪纸、土布等,以增强学生对手工艺的兴趣和理解。

2. 举办家乡历史人物故事分享会,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家乡的历史人物和传说。

3. 组织一次家乡自然景观的摄影比赛,让学生通过摄影记录和分享家乡的美景。

4. 开展一次家乡文化知识竞赛,测试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程度。

5. 策划一次家乡民俗体验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民间艺术表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家乡的民俗文化。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以下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供您参考: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地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乡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1. 家乡的历史变迁。

2. 家乡的文化传统。

3. 家乡的地理环境。

4. 家乡的特色美食。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重点:家乡的文化传统和地理环境。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投影仪
2. 家乡风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地图
4. 黑板
5. 教学软件
教学方法
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于家乡的已有认知。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活动。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风光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课程主题。

2. 讲授新课:按照教学目标逐一讲解各个内容板块,穿插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3. 巩固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家乡的了解和感受,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认识。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乡观念。

评价与反馈
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小组报告、观察、口头反馈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热爱我们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地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地方认同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我们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探索家乡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方法,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提高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家乡的自然地理1. 第一课时:家乡的地理位置2. 第二课时:家乡的地形地貌3. 第三课时:家乡的气候特点第二单元:家乡的历史文化1. 第一课时:家乡的历史沿革2. 第二课时:家乡的文化传统3. 第三课时:家乡的名人故事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互动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态度、能力和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材2. 课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课件3. 图片:家乡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相关的图片4. 视频:家乡的风土人情、著名景点等相关的视频素材5.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家乡的风景名胜、历史遗迹等场所6. 访谈:邀请家乡的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等进行访谈七、教学安排本课程共计15课时,每周一课时,教学安排如下:第一单元:家乡的自然地理(3课时)第二单元:家乡的历史文化(3课时)第三单元:家乡的社会经济(3课时)第四单元:家乡的风土人情(3课时)第五单元:家乡的保护与发展(3课时)八、教学活动1. 观看家乡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生活的地方,培养学生的地域自豪感。

2. 通过学习地方特色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爱国情怀。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风光:介绍家乡的山水、植被、气候等自然特点。

2. 家乡的人文景观:介绍家乡的历史、建筑、文化等人文特色。

3. 家乡的物产资源:介绍家乡的农作物、特产、矿产等资源情况。

4. 家乡的风俗习惯:介绍家乡的节日习俗、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

5. 家乡的保护与发展:讨论家乡的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故事讲解:通过讲述家乡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说,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家乡实地考察,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学生了解家乡的物产资源和风俗习惯。

3. 学生对家乡的保护与发展有初步的认识和看法。

五、教学资源:1. 家乡的图片资料: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节日习俗等。

2. 家乡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说:的文字资料。

3. 家乡的物产资源和矿产资料: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4. 家乡的保护与发展相关资料: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六、教学活动及课时安排:第1课时:家乡的自然风光第2课时:家乡的人文景观第3课时:家乡的物产资源第4课时:家乡的风俗习惯第5课时:家乡的保护与发展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讲授新课:分别讲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物产资源、风俗习惯等内容。

3.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4. 实例分析:通过讲述家乡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说,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人文底蕴。

小学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绿色出行我能行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绿色出行我能行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绿色出行我能行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绿色出行我能行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简单的调查、统计,了解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

2.通过谈话、讨论、听故事,了解摩托车、汽车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从身边事入手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养成科学的生活态度。

3.学习大胆与别人交流并敢于发表见解。

活动准备:1.调查表一张,环保故事课件一个,汽车、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步行人的标志各一,有关绿色出行的宣传单若干。

2.课前与听课老师沟通,请听课老师积极参与。

活动过程:1.以听课老师为对象进行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出行方式。

(1)出示调查表,了解调查表的使用方法。

师: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出行方式调查表,这是哪种出行方式?(2)请小朋友调查听课老师今天是怎么来上班的。

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做一名小小调查员,去调查一下后面的听课老师今天是怎样来上班的?(3)教师统计,并在调查表上相应的出行方式后面写上数字。

(4)对调查情况进行简单小结:“我们来看看听课老师是怎么来的,哪一种最多,哪一种最少。

”2.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出行方式,并阐述理由。

(1)出示汽车、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步行人的标志,让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出行方式,并做到相应的标志后面。

师:小朋友,如果现在你要外出,你最喜欢哪种出行方式?就轻轻地搬一张小椅子坐到这个标记后面去。

(2)幼儿阐述最喜欢的理由。

师:小朋友都选好了自己最喜欢的出行方式,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3.看课件听故事,了解汽车、摩托车给环境带来的危害,选择科学的出行方式。

(1)边听故事边看课件。

师:小朋友说得真不错,有一群小动物他们也想出去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出去的?师:小猫和小兔为什么会被警察拦住?幼儿自由猜测。

师:警察叔叔是怎么说的`?(2)请幼儿进行第二次选择:如果现在你又要外出,你又会选择什么出行方式?幼儿根据选择坐到相应的标志后面,并阐述选择的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参考小学教育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2016-2017年第二学期一(2)班地方课教案一、《下课了》教学目标:1、知道下课的时候要好好休息,课间活动要守秩序,玩安全有益的游戏。

2、学会说“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可一项一项看,一项一项说活动内容。

)再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大家一起玩,守秩序,团结友爱。

)2、学说话。

“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哪些游戏?3、说说我们下课时是怎样做的,表扬好的同学。

二、课中操。

我学老鹰飞飞,我学马儿跑跑,我学鱼儿游游,我学青蛙跳跳。

我在可爱的学校,快乐得像只小鸟。

这首儿歌可配上动作,作为课中操。

三、行为指导。

1、听老师说下课后做些什么。

(1)下课以后,准备好下课要用的课本、文具。

(2)要大小便的小朋友上厕所。

(3)休息一会儿,做安全有益的游戏。

(4)上课铃响,马上进教室坐好,等老师来上课。

2、进行上述事项的行为操练。

下课的各项常规,要结合班主任工作,经常检查,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活动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二、《走路的安全》[教学目标]本课的学习目标是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

具体的要求是知道靠右走的规则,走路要注意道路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不要在马路上玩等。

[背景知识]一、相关的道路步行交通安全规则.1、不准在马路上玩游戏、踢球、溜冰或追逐打闹。

2、不能边走路边看书,也不能在走路时因想事情或聊天而忘记观察行路情况。

3、行人应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右走。

4、人行道上不准两人以上并行。

5、过马路应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6、小学生行路应戴黄色安全帽。

放学时应排路队。

二、在上学、放学,外出活动的路上,除了交通安全外,还有许多需要提醒一年级小学生的安全事项,如跌跤,坠落,溺水,以及其他来自危房、建筑工地等地方的不安全因素。

需要平时注意观察、预防。

[教学过程]一、本课的活动需要老师准备一些关于道路安全方面的具体案例,特别是当地的案例。

同时需要老师了解学校及学校附近道路交通安全的具体事项,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对?老师出示一些图片,包括让大家看书上的插图。

请孩子们讨论。

活动二马路上是人来车往的地方,我们需要注意什么?老师以案例谈话和讨论的形式,告诉孩子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活动三我们怎么过马路?1、横穿马路要走过街天桥。

(1)过街天桥的图片。

(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过街天桥。

2、横穿马路要走地下通道。

(1)看地下通道的图片。

(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地下通道。

3、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斑马线)(1)我们怎么通过人行横道?(2)过马路先看看左边的马路,再看看右边的马路。

(3)我们来试试怎么通过人行横道.活动四放学路上我们还要注意什么?(略)三、《我的家》[教学目标]1. 能说出自己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哪些人。

2. 学会与家人的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

3. 感受家庭能满足个人物质和情感需要。

[背景知识]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

每个人自出生起,就在各自的家庭中生活。

家庭生活不仅是人生生活的起点,而且还将伴随其一生。

同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与社会息息相关。

因此,家庭是人们认识社会的重要窗口,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课文内容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说说我的家。

指导学生认识自己家庭的住址,家中结构及家庭周围的环境。

课文的三幅插图,一幅是典型的我省农村生活环境图,通过图中孩子的介绍可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家庭的住址。

另一幅是典型的城镇中套结构布置的俯视立体图,第三幅图是大树下的家,通过图中女孩子的介绍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家里的结构及家庭周围环境。

教学时,要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用语言或图画来描述自己的家。

第二部分:认识家庭成员。

课文中提供了一幅五口之家的图,四、五个学生在作介绍,因为每个家庭的组成成员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四、五个同学的介绍是不同的。

教学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作介绍,使学生初步接触家庭人员的构成及关系。

第三部分:我们都爱自己的家。

课文通过四幅插图,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为父母做一些自己能做事。

[教学过程]一、教师可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说说我的家包括家庭的住址,家中结构及家庭周围的环境和家庭人员,在介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怎样与家庭人员沟通,怎样表达自己对家庭人员的爱意,并在日常生活中变为自己的行为,养成习惯。

二、活动要引导学生在认识自己家庭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一些家庭结构等方面的浅显知识,学会与家人沟通和表达自己对家庭人员的爱意,同时感受到家庭能满足自己物质和情感需要,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现代家庭生活的能力。

三、活动指导。

活动一说说我的家。

教师可通过谈话:“你们想不想请老师、同学到自己家里去玩,那么你的家在哪里?”来导入活动。

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可提供一些句式,让学生介绍。

再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图中的小朋友他家住在什么地方?他家周围有什么景物?可引导学生用“他家的前面、后面、左边、右边有什么”来表达。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家的结构。

活动二认识家庭成员。

说说你家里有哪些人。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分别出示其各人员的称谓,并形成结构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其家庭人员的关系。

活动三我们都爱自己的家。

教师让学生看看课文中插图,图中小朋友是怎样去爱自己的家的。

你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做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准备怎样做?可让学生用情景表演的形式演一演。

教师可补充一些与家人沟通的方式和表达对家人爱意的具体做法。

活动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四、《我是贵州人》[教学目标]1. 能在全国地图中找到贵州人。

2. 知道贵州省的14个地级市。

3. 感受我是广西人的骄傲。

[背景知识]中国地图是指为明确中国版图而绘制的地图.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和中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背陆面海,海陆兼备的国家。

陆地领土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各岛。

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中国的毗连区宽度为24海里。

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

贵州人是中国沿海的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边疆,简称桂。

南濒北部湾,北、东、西三面分别与贵州省、湖南省、广东省、云南省等省相邻。

西南与越南毗邻,陆界国境线637公里。

大陆海岸线长1595公里,岛屿697座,岛屿海岸线长604.5公里。

全区陆地面积23.666万平方公里,辖8地区、5地级市、7县级市、63县、13自治县。

是中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教学过程]一、教师可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说说“我是哪里人”,在介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怎样与同学、家人沟通,怎样介绍自己的省份,能够在全国地图中指出贵州人的位置,并加以描述。

二、活动要引导学生在认识自己是广西人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一些广西各方面的浅显知识,了解广西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地方,由14个地级市组成,每个地级市里都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

三、活动指导。

活动一说说我是哪里人。

教师可通过谈话:“你是哪里人,你的家位于中国的哪个位置?”来导入活动。

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可提供一些句式,让学生介绍。

再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贵州省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周边有哪些省份?可引导学生用“贵州省的前面、后面、左边、右边分别是什么省份”来表达。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介绍一下广西的地形。

活动二了解贵州省的14个地级市。

说说贵州省内有哪几个地级市。

活动三广西是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地方。

教师让学生看看课文中插图,贵州省的14个地级市中分别有哪些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除了这些景点以为,你还去过哪些地方,谈谈你的感受。

活动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五、《南宁》[教学目标]1. 知道南宁是贵州省的省会。

2. 感受南宁风景点的魅力。

[背景知识][教学过程]一、教师可创设情景,你去过南宁吗?在你印象中的南宁是怎样的?二、活动要引导学生在认识南宁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一些南宁方面的浅显知识,了解南宁的美,知道南宁景分别有哪些,同时激发学生的热情,使他们都向往南宁之行,希望能去南宁感受南宁的魅力。

南宁位于贵州人南部偏西,是贵州人首府,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1946年设市。

工业有制糖、食物和轻纺、机械、电子、建材、化工、冶金、煤炭等,是我国热带水果、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南是我国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枢纽。

铁路有南昆、湘桂、黔桂等,公路有210、322、324、325等国道及广昆、南北、南桂等高速公路。

民航开通有2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水路顺邕江而下可到港澳等地。

游览景点有南湖公园、广西药用植物园、人民公园古炮台和烈士碑、自治区博物馆,附近有伊岭岩、宁明花山、崇左左江石景林、德天瀑布、友谊关等游览胜地。

三、活动指导。

活动一介绍南宁教师可通过谈话:“南宁是贵州人的省会,你去过南宁吗?对南宁有哪些了解”来导入活动。

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可提供一些句式,让学生介绍。

再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南宁有哪些美景?你想去南宁旅游吗?活动二感受西湖美景南宁有哪些景点?南宁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早在宋代,当时的文人墨客就评出了古“邕州八景”(望仙怀古、青山松涛、象岭烟岚、罗峰晓霞、马退远眺、弘仁晚钟、邕江春泛、花洲夜月)。

随着历史的变迁、城市的建设发展,古八景中的许多景观已成记忆中的往事。

2004年,南宁市的旅游资源主要有:南宁十大景观(扬美古风、青山塔影、明山锦绣、望仙怀古、伊岭神宫、南湖情韵、龙虎猴趣、邕江春泛、凤江绿野、九龙戏珠);有大小公园、游园、风景区、广场等供人们游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50多处;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顶蛳山贝丘遗址),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6处。

活动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六、《乘车去南宁》[教学目标]1. 知道去南宁需要乘车。

2. 了解乘车时的文明习惯。

[背景知识]小学生乘车礼仪1.遵守乘车秩序,排队上下车,上下车时不拥挤,不打闹和高声喧哗。

2.在公共汽车上行为要文明,不拥挤,不打闹。

不携带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

3.在公共汽车上用语要文明,不说脏话、粗话,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高声喧哗,不影响他人和司机开车。

4.爱护公物,不要随意搬弄开关和器具。

5.乘车时小心看管好自己的钱物,下车时记得带好东西。

如果拾到物品,主动交公。

乘车安全小常识(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分很多路。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