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ppt新..
合集下载
第四章 学习动机 ppt课件
![第四章 学习动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b669f5daef5ef7ba0d3cae.png)
隔天再电击一次,小狗一开始仍然跳起来惊慌逃窜
,但是依然逃不掉。不久,小狗再度趴下来静静地接受 电击。
最后,小狗完全没有任何想要逃离笼子的表现,乖乖 地等着被电击。
这种现象即“习得性无助”。
ppt课件
4
研究背景与过程
ppt课件
5
习得性无助
狗为什么不会跳过中间的挡板,以逃避电击? 习得性失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指
人为什么要学习?
•为什么有的学生无论遇到什么 困难总会努力学习?
•为什么有的学生就是“痛苦”
地坐在教室里等待着下课也不
听课学习?
ppt课件
1
第四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的概述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ppt课件
2
第一节 学习动机的概述
学习动机 缺乏的案例 •习得性无助 •学生表现
2、五种基本需要按一定顺序逐级上升。 3、只有低一级需要基本满足后,高一级需要才能
成为行为动力。 4、高一级需要产生时,低级需要并不消失。同一
时期内,人就有多种需要并存,但有的需要占主 导地位。
ppt课件
23
二、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自我实现的需要
高
尊重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实验结果:
成 绩 水 平
告知获奖率 (Ps)
1/20
5/20
10/20
15/20
评价成就动机理论
贡献:1、把动机的认知和情感方面统一起 来,并用数学模型表述,得到了实验结果 的验证; 2、提示实际教育中给学生的任务应该具 有中等难度。
局限:注重动机的内部因素,未充分考虑 外部社会条件对成就动机的作用。
初中心理课件 我的学习动机(共18张PPT)
![初中心理课件 我的学习动机(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a5a3d5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5.png)
• 你是否不想再努力了?
力也无法改变事情结果的
• 别再自我否定了
不可控认知,继而放弃努
• 你可能被自己的习惯“绑架”了! 力的一种心理状态。
3.2习得性无力感对学习的消极影响:
认识上
消极期待
情绪上
冷漠抑郁
行为上
消极被动
3.3 如何克服习得性无力感的影响
• 恢复自我控制感——改变归因方式 • 降低期待,合理设定目标 • 给自己正向暗示,建立自信心
03/ 习得性无助
01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
学习动机
• 含义: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 学业目标的动力倾向。包含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内部
认知内驱力
即渴望了解和理解, 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 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 问题的倾向。
动机
外部
自我提高内驱力
赢得相应地位
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认可
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克 斯
多 德 森 定 律
学习动机与效率的关系
学 习 效 率
学习动机
012 归因动机理论
在学校情境中,学生常提出诸如此类的归因问题, • 如:“我为什么成功(或失败) ” • “为什么我生物测试总是考不过人家”等等。
韦纳的归因理论
维度 关系 因素
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 任务难度 运气好坏 身心状态 外界环境
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 +
+ + + +
内外在性
内在 外在
+ +
+ + + +
可控性
可控 不可控
+ +
+ + + +
《学习动机》课件
![《学习动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75e51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4.png)
培养学习兴趣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结合实际应用和探索学习的乐趣,可以培 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
给予积极的反馈
积极的反馈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动力 ,使他们更加愿意继续努力学习。
培养积极的学习心态
1 2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学习者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认识到学习的 重要性,并坚信自己能够取得进步和成功。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总结词:计划管理
详细描述: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学习者有序地进行 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计划应包括具体的学习时间表、任务 分配、复习周期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04
学习动机的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一:克服困难,坚持学习
总结词
克服万难,坚持不懈
详细描述
一个学生,在面临家庭经济困难和身体疾病的情况下,依然坚定地追求学术目 标,通过努力学习,最终获得优异的成绩和奖学金。这个案例展示了学习动机 的重要性,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激发出强大的学习动力。
保持积极的心态
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学习者应该保持积极 的心态,不轻易放弃,相信自己的能力。
3
培养自我效能感
通过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寻求帮助和反思学 习经历等方式,学习者可以逐渐培养自我效能感 ,提高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学习动机》ppt课件
• 学习动机的定义 •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 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 学习动机的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学习动机的定义
什么是学习动机
定义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进 行学习活动,并使学习活动朝向 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作用
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得以发生、 维持进行,直到完成的内在动力 。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结合实际应用和探索学习的乐趣,可以培 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
给予积极的反馈
积极的反馈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动力 ,使他们更加愿意继续努力学习。
培养积极的学习心态
1 2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学习者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认识到学习的 重要性,并坚信自己能够取得进步和成功。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总结词:计划管理
详细描述: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学习者有序地进行 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计划应包括具体的学习时间表、任务 分配、复习周期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04
学习动机的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一:克服困难,坚持学习
总结词
克服万难,坚持不懈
详细描述
一个学生,在面临家庭经济困难和身体疾病的情况下,依然坚定地追求学术目 标,通过努力学习,最终获得优异的成绩和奖学金。这个案例展示了学习动机 的重要性,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激发出强大的学习动力。
保持积极的心态
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学习者应该保持积极 的心态,不轻易放弃,相信自己的能力。
3
培养自我效能感
通过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寻求帮助和反思学 习经历等方式,学习者可以逐渐培养自我效能感 ,提高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学习动机》ppt课件
• 学习动机的定义 •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 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 学习动机的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学习动机的定义
什么是学习动机
定义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进 行学习活动,并使学习活动朝向 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作用
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得以发生、 维持进行,直到完成的内在动力 。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b10c97a417866fb94a8e7a.png)
第49页/共77页
基本观点
力求成功、选择朝向成功/失败 的目标 个体趋近目标的行为最终受追 求成功的意向、避免失败的意 向综合作用
第50页/共77页
成就动机模型的心理机制
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往往是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尊心和获 得心理上的满足,成就动机水平低的人往往是通过各种活动防止自尊 心受伤害和产生烦恼。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自我效能感高的 人在困难面前敢于面对困难,且斗志昂扬。
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新行为的习得,而且影响 已习得行为的表现。
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 感高的人活动时信心十足,情绪饱满,而自我
第45页/共77页
在教育上的意义
影响学习成绩 影响努力程度 影响坚持性 影响积极的情绪 影响任务的选择 影响目标的确定
第20页/共77页
(三)动机与学习效果
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总体来说,学习动机越强,学习的积极性会越高,学习效果会越好。 具体来说,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比较复杂,遵循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第21页/共77页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 机强度与工作效率/学习效果/解决问 题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 而是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 有利于任务的诱因
1.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2.需要与诱因的关系? 思考:需要与趋向、回避
第6页/共77页
动机与态度
1.态度与动机 2.态度的构成: 认知 情感 行为倾向
第7页/共77页
认知不协调理论
费斯汀格于1957年首次提出: 两种认识或者认识与行为不一致时产 生了心理上的紧张,出现内心冲突与 不安,产生心理困扰。
班杜拉将期望分为结果期望与效能期望。
基本观点
力求成功、选择朝向成功/失败 的目标 个体趋近目标的行为最终受追 求成功的意向、避免失败的意 向综合作用
第50页/共77页
成就动机模型的心理机制
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往往是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尊心和获 得心理上的满足,成就动机水平低的人往往是通过各种活动防止自尊 心受伤害和产生烦恼。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自我效能感高的 人在困难面前敢于面对困难,且斗志昂扬。
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新行为的习得,而且影响 已习得行为的表现。
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 感高的人活动时信心十足,情绪饱满,而自我
第45页/共77页
在教育上的意义
影响学习成绩 影响努力程度 影响坚持性 影响积极的情绪 影响任务的选择 影响目标的确定
第20页/共77页
(三)动机与学习效果
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总体来说,学习动机越强,学习的积极性会越高,学习效果会越好。 具体来说,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比较复杂,遵循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第21页/共77页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 机强度与工作效率/学习效果/解决问 题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 而是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 有利于任务的诱因
1.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2.需要与诱因的关系? 思考:需要与趋向、回避
第6页/共77页
动机与态度
1.态度与动机 2.态度的构成: 认知 情感 行为倾向
第7页/共77页
认知不协调理论
费斯汀格于1957年首次提出: 两种认识或者认识与行为不一致时产 生了心理上的紧张,出现内心冲突与 不安,产生心理困扰。
班杜拉将期望分为结果期望与效能期望。
学习动机.完美版PPT
![学习动机.完美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fbdf0981c758f5f71f6717.png)
第章学习动机
课程大纲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第一节 概述
人为什么要学习?
请分析下面的话是否妥当?
• “今天我们将学习火山爆发的原因,以便在明天的 考试中得高分。”
• “你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 • “今天发愤读书,明日光宗耀祖。” • “不想考第一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 “读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
附属内驱力
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 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 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
人们对学习本身的 兴趣所引起的动机。
奥苏贝尔的分类
• 认知内驱力: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
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 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 自我提高内驱力:个体的因自己的胜任
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是成就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和类型
• (一)含义 • 1、动机:动机是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直接推动
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 一目标以满足需要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引起行为的内部动力或原因 ) • 2、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 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 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需要层次理论写照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恰的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 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 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 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
启示
• 启示: •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注意满足
学生的基本需要,相信学生具有自我实现 的倾向。 • 注意需要的层次性。
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课程大纲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第一节 概述
人为什么要学习?
请分析下面的话是否妥当?
• “今天我们将学习火山爆发的原因,以便在明天的 考试中得高分。”
• “你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 • “今天发愤读书,明日光宗耀祖。” • “不想考第一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 “读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
附属内驱力
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 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 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
人们对学习本身的 兴趣所引起的动机。
奥苏贝尔的分类
• 认知内驱力: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
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 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 自我提高内驱力:个体的因自己的胜任
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是成就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和类型
• (一)含义 • 1、动机:动机是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直接推动
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 一目标以满足需要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引起行为的内部动力或原因 ) • 2、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 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 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需要层次理论写照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恰的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 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 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 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
启示
• 启示: •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注意满足
学生的基本需要,相信学生具有自我实现 的倾向。 • 注意需要的层次性。
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初中心理健康课《我的学习发动机》ppt课件
![初中心理健康课《我的学习发动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cfe1750029bd64783e2cf1.png)
完整版ppt
6
学习初体验
• 提到学习,可能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如 果把这种感觉画出来,它可能是个符号, 可能是个形状或者任何的事物,你感觉它 是什么就是什么,不用过多思考,用你喜 欢的颜色把你的感觉画出来。
• 画完之后,用一个词来形容你这种感觉, 把这个词写在纸上。
• 给同学们三分钟时间。
完整版ppt
• 我们都会画线,但不一定都知道在哪里画 线,也不一定知道画了线后要怎么处理。 这就是有知识和没有知识的区别,也是拥 有知识的价值所在。
完整版ppt
5
感受学习
• 结合自己进入初中以来的学习,或者 之前的成长经历,说一说学习给你带来的 变化,全班来分享。
• 1 学习使我懂得了哪些做人的道理? • 2 哪本书或哪个故事给我的激励作用很大? • 3 学习使我获得了哪些方面的知识? • 4 学习使我获得了哪些方面的技能? • 5 学习使我能够解决和处理哪些问题? • 6 除此之外,我从学习中还获得了些什么?
• 而拥有学习动机的人又可以分为两种:内 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完整版ppt
9
认识学习动机
• 内部动机来源于个人的兴趣和需要(强烈 的、稳定的);
• 例如:
• 外部动机来自于外部的刺激或者奖赏。
• 例如:
完整版ppt
பைடு நூலகம்
10
认识学习动机
• 学习动机的大小
例如橡皮筋
• 太小了没有动力,太大了就会带 来太大的压力。我们也需要一个 合适程度才行。
可编辑课件ppt提到学习可能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如果把这种感觉画出来它可能是个符号可能是个形状或者任何的事物你感觉它是什么就是什么不用过多思考用你喜欢的颜色把你的感觉画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运用
• 1、行为矫正 • 2、程序教学 • 3、合理利用外部强化(普雷马克原理)
程序教学
• 程序教学——呈现程序的教材,学生按规定的程 序自学教材内容。
• 基本思想:把课程教学总目标分为几个单元,
每一单元分成许多小步骤;学习者每完成一步课 业后,都会及时获得反馈,得到强化;然后按顺 序进入下一步骤的学习,直到学完所有单元。
2、动机与期待及抱负水平
• 期待:是指个体对某件事情是否发生的主观预期 ,可以影响动机。
• 当诱因未实际出现,因过去的习得经验而产生的期待,会 促使需要转化成动机。
•
• 抱负水平:行动之前对自己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 主观估计,也可以影响动机。
3、动机与兴趣
• 兴趣:趋向某一对象或活动的内在倾向,是一种 强烈的动机(陈琦:211页)。 分两种:直接、间接
2.自我提高内驱力(外部)
• • • • • • • • 定义:通过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属性:外部动机 表现:自尊心、荣誉感、自信心、胜任感 作用:促进当前与今后的学习 实践运用: 对内部动机补充; 合理惩罚促进学业• • • • • 定义:努力做好工作以获得长者的赞许或认可的需要。 属性:外部动机 形成条件: 对长者有感情依附; 可获得派生地位; 享受到派生地位的乐趣;
• • • • 生理需要:最原始、最基本;维持生命活动; 安全需要:维持生命财产安全、稳定、秩序; 爱和归属需要: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 尊重需要;自尊和尊重他人,体验自己的力量 和价值 • 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潜能实现 理想
•
如何理解匮乏性需要?
定义:“有机体身上的赤字所形成的需要”。 意义:满足后个体才能感到基本舒适; 怎么满足:从外界环境中寻求满足的对象; 影响:消极避害行为;带来贫乏低层次的愉悦。 特点:(生理需要)满足后就停止
•
第二章 学习动机
学习的定义 • 学习(learning)——由于经验而发生 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 改变;持久;经验引起;
一、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
•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 • 动机——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力量
•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 功能: • 激发行为;
• 指向目标;
4.三种内驱力作用的变化
• 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突出,是成就动机中的 主要成分。 • 儿童后期和青年期:附属内驱力在强度上减弱, 而且开始从父母转向同龄伙伴;自我提高内驱力 和认知内驱力会逐渐增强。 • 思考: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三、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
1.促进学习的重要条件 2.对长期、有意义学习是绝对必要的 3.对学习的影响是间接的(动机—行为—学习效果) 4.动机与学习互为因果(非线性) • 具体作用: • 引发、定向、维持和调节
• 怎么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 ——学习活动过程就能满足需要(特别是强烈需要)
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分类
奥苏贝儿认为,学校情境下,影响学生成就动 机的有三种内驱力: 1、认知内驱力; 2、自我提高内驱力: 3、附属内驱力;
1.认知内驱力(内部)
• 定义:以知识和能力的增长为目标,理解知识、掌握知 识、解决问题的需要。 • 属性:最重要、最稳定;内部动机 • 表现:好奇(核心)、探究、操作欲望、应付环境 • 产生条件:与知识互惠 • 思考:学生对学习没有认知内驱力,教师是否就不 教学? • 教育:引导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
• 维持调控行为;
• 人为什么能产生行为动机? • ——与下列因素有关
(二)与学习动机相关的概念
• • • • 1、需要和动机 2、期待和抱负水平 3、态度 4、兴趣
1、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 (1)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 • (2)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
什么是需要?
• 需要: 指个体感到某 种欠缺而力求想要获得 满足的心理状态。
• 问题三: • 外部物质奖励如何运用?
•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 习结果给予外部的物质奖励能有效地促进其学习 。但外部奖励运用不当,很可能会引起意想不到 的负面效果。
德西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
•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得活动 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 对他内在得吸引力。这就是所谓得“德西效 应”。
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有利于各种学习。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 图示说明什么?
• 动机的最佳水平会随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有所 变化。 • 一般来说,从事比较容易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 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而从事比较困难的学习活 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 • 这就是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s— Dodson Low,1908)(简称倒“U”曲线规律)。
总结: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
• • • • • • • 1、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 2、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不完全成正比 3、动机的有最佳水平:中等强度 4、动机的最佳水平会因任务难易度而变化 容易的学习,最佳水平点会高些; 困难的学习,最佳水平点会低些;
• 怎么才能产生学习的动机? ——因素、机制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 问题一: • 外部物质奖励对学习有怎样的作用?
强化原理
• 强化: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或刺激情境;
• 正强化:反应后呈现愉快刺激,增加以后类 似反应的概率; • 负强化:反应后排除讨厌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增加
以后类似反应概率。 • 消退:某种反应以后无任何强化,降低以后类似反 应的概率。 • 惩罚:某种反应以后呈现讨厌刺激或不愉快情境, 降低或消除以后此类反应概率。
• 态度可以改变动机。
总结
• 个体能否产生学习行为(动机)? ——取决于上述几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 1、兴趣 • 2、需要(求知欲)+诱因(如书本)=动机(读书
)
• 3、个体对学习的态度
• 4、个体对学习活动的期望和预定目标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 • • • (一)高级动机和低级动机 (二)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三)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四)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分类
分三层:
志趣
乐趣
有趣
4、动机与态度
• 态度:对活动或对象的主观评价和行为倾向,包
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要素。
• 认知:在自我观念体系(标准)下对事物存在的价值或必要 性的评价。 • 情感:伴随评价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 行为:伴随评价而产生的行为活动。
• 态度受个体需要、兴趣、价值观、理想、信念等的影响。
动机和学习的间接关系
• 奥苏贝尔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 辅相成,绝非是一种线性关系。” • 动机因增强行为而促进学习,学习知识的成就反增 强学习的动机; • 当儿童没有学习兴趣或学习动机的时候,教师是否 就不教? ——尽可能有效去教;学生尝到学习的甜头后就有可 能产生学习动机;
动机和学习的间接关系
一、强化理论 二、需要层次论 三、归因理论 四、成就动机论 五、自我效能论 六、自我价值论
一、强化理论
• 观点: • 1、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行为的冲动力量; • 2、人的行为动力来自强化; • 3、通过强化物的控制就能调控人的行为; • 强化论以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学派为代表。
新行为主义(斯金纳)思想
•思考:如何合理奖赏?
•启发:
奖赏必须针对学生不感兴趣但需要完成的任务
总结:强化论的核心
• 1、过度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 • 2、忽视甚至否定了人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
性(自我强化)。
• 请您谈谈从强化论思想中获得的启发?
强化论的教育启发
• 1、适当采用外部奖惩激发学习动机 • 2、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 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包括三方面
的内驱力: •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需要和内驱力的关系
• 需要指的是主体的感受; • 内驱力表现的是作用于行为的刺激,其作用可以 通过行为强度衡量; • 需要有时也称为内驱力;
什么是诱因?
• 诱因:与满足需要有关的、能够激起定向行为的外 部条件或刺激物,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目标。 • • • • 是后天通过个体经验而逐步形成的。 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 正诱因:趋向或接近的目标; 负诱因:离开或回避的目标;
自我实现 的需要
审美需要
认知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什么是内驱力?
• 当有机体产生需要而且未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内驱力; 内驱力推动有机体产生相应反应,从而导致需要的满足。 • 内驱力:有机体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 是一种内部刺激。 • 1)基本内驱力:生理方面的满足。 • 2)社会内驱力:精神方面的满足。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作用
• 外部动机作用:外部诱因引起,作用可能巨大、易变、短暂,随外来诱因的 满足降低; • 内在动机作用:学习需要、求知欲、学习兴趣引发,对学习的作用是稳定而 持久的; • 二者可同时发挥作用,也可交替发挥作用,还可以相互转化。
• 教育建议:
• 调动学生的外来动机,注重培养内在动机; • 研究表明,受内在动机驱使的学生比受外来动机支配的学生取得更高的学业 成绩。
• • • • •
• 如何理解成长性需要?
• 定义:促进个体成长发展,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 • 表现:把个体存在价值列为人生目标,追求真善美; • 影响:伴随积极的创造,带来丰富、高层次、稳定持久 的愉悦 • 特点:越满足越强烈
• 匮乏性需要与成长性需要的关系
• 没有成长性动机做指导,个体对匮乏性需要很容 易失去理性定位,匮乏性需要会被无限扩张,造 成心理失衡; • 以成长和自我超越为人生目标的个体,匮乏性需 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也能保持平和心态,理性分 析各种需要对外界和对自己的意义与影响,在局 限于逆境中保持开朗的心境和自信,获得持久的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