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S_SP01_C2_0-点对点短消息信令流程介绍
短信系统网络结构及业务流程介绍
其他运营商
③
①③
①
②
互联联通
网关
②
互联电信 网关
②
MO短信中心(华为)
①
GSM网络
互联互通短信中心(康维)
③
A终
B终
端
端
短信业务流程介绍
投诉处理建议 1、对于移动用户至其他运营商的短信,短信日志查 核顺序为: MO短信中心历史记录(华为维测台)->联通/电信网 关日志(iLog/IPNet)
2、对于全网类SP至移动用户的短信,短信日志查核 顺序为: 省际短信网关(亚信)日志(iLog/IPNet)->广州、 深圳梦网短信中心历史记录(康维网管)
短信业务流程介绍
▪梦网短信业务-省际梦网短信业务 ▪MO过程 ▪1、主叫用户向归属MO短信中心提交 省级梦网短信; ▪2、MO短信中心转发至省级短信网关 ; ▪3、省级短信网关转发给SP。
MO短信中心(华为)
①
GSM网络
A终端
梦网短信中心(康维)
④
B终端
短信业务流程介绍
投诉处理建议 1、对于移动用户至国外用户的短信,短信日志查核 顺序为: MO短信中心历史记录(华为维测台)->省际短信网 关(亚信)日志(iLog/IPNet)
2、对于国外用户至移动用户的短信,短信日志查核 顺序为: 省际短信网关(亚信)日志(iLog/IPNet)->广州、 深圳梦网短信中心历史记录(康维网管)
▪企业、集团客户->省外用户 ▪1、企业、集团用户向行业网关提 交短信,行业网关转发给省际短信 网关,省际短信网关转发给外省短 信网关,外省短信网关转发给本省外省用户①来自集团客户SI③
VoLTE信令流程详解
VOLTE信令流程VOLTE是基于SIP协议的语音通话,所有与IMS交互的信令全部为SIP信令,在理解VOLTE信令方面必须对SIP信令进行了解,EPC只是做为业务承载体。
由于SIP信令是以加密方式传输,SIP信令只有在CN侧和终端侧才能解码,基站CDL无法记录SIP信令,同时CDL无法解码较多NAS层直传消息,所以本文中的信令说明部分不结合CDL信令进行说明注册流程及重要信令详解SIP 提供了发现机制,如果用户要发起和另一个用户的会话,SIP 必须发现可到达目的用户的当前主机,注册将记录地址URI 和一个或者多个联系地址相关联,这样才能进行呼叫等业务。
严格意义上说,SUBSCRIBE和NOTIFY过程不属于注册过程,但由于该过程在注册完成后紧跟着出现,所以本文将该过程放在注册流程中进行说明。
用户的注销过程与注册过程相似,主要就是注销请求中,expire值为0,所以本文中不再进行单独说明,注销过程无SUBSCRIBE信令,是因为UE注册时已有SUBSCRIBE。
信令说明如下:UE进行Attach,建立QCI=9的默认承载,并使用IMS APN建立PDN连接;建立立QCI=5的默认承载,用于传送SIP信令;UE通过QCI=5的默认承载向IMS发起注册请求;P-CSCF通过HSS获知用户信息不在数据库中,便向终端代理回送401 Unauthorized 质询信息,其中包含安全认证所需的令牌;终端将用户标识和密码根据安全认证令牌加密后,再次用REGISTER消息报告给P-CSCF服务器;P-CSCF将REGISTER 消息中的用户信息解密,验证其合法后,IMS核心网将该用户信息登记到数据库中,并向终端返回成功响应消息200 OK;用户向IMS订阅注册事件包服务器应答订阅成功IMS服务器发送notify消息,由于订阅的用户已经注册,所以IMS服务器回应Notify 消息中,状态为active,同时携带XML信息终端发送Notify 200表示接收成功注册过程测试信令载图如下:注销过程测试信令截图如下:Activate Default EPS Bearer Context Request(QCI=5)该信令是用于建立QCI=5的默认承载,所有SIP信令都通过QCI=5的承载传输,该信令的内容已在该信令前的RRC重配置中附带下来。
中国电信点对点短信及CPSP短信业务测试规范
中国电信点对点短信及C P/S P短信业务测试范例(讨论稿)中国电信团体公司小我私家客户事业部目录1、总则 (1)1.1测试目的 (1)1.2测试依据 (1)1.3术语界说 (1)2、测试情况 (2)2.1网络情况 (2)2.2终端配置 (4)2.3测试用户 (4)2.4配置数据 (4)3、测试用例 (8)3.1成果测试 (8)3.1.1 点对点短信测试 (8)3.1.2 CPSP短信测试 (19)3.2用户体验测试 (35)3.2.1 业务受理 (35)3.2.2 业务订购 (35)3.2.3 业务退订 (39)3.2.4 业务点播 (40)3.2.5 业务变动 (42)3.2.6 业务使用 (42)4、测试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总则1.1 测试目的本文档旨在制定中国电信点对点短信产物和CP/SP短信产物的端到端测试方案,为短信业务的验证事情提供指导性发起和范例作用,主要包罗测试情况、测试配置、测试用例等方面的内容。
1.2 测试依据1.3 术语界说2、测试情况2.1 网络情况(1)具备良好的CDMA无线情况;(2)已完成中国电信移动业务网络摆设;(3)已加载若干短信SP业务。
测试组网结构如图 2.1-1 所示。
图 2.1-1 测试组网图相干系统有:综合业务治理平台(ISMP)、综合业务接入网关(ISAG)。
另外本次测试还将对跨网短信进行测试,包罗中国电信小灵通和固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之间的短信互通测试。
ISMP 网络结构如图 2.1-2 所示。
图 2.1-2 ISMP 网络结构图ISAG 网络结构如图 2.1-3 所示。
图 2.1-3 ISAG 网络结构图系统硬件配置如表2.1-1所示。
短信系统与业务介绍
16
4 15
MMSSCC--11
SSMMCC
56
No.7
7 14
10 11
8 9 12
MMSSCC--22
BBSSCC--22
13
HHLLRR
短消息业务实现介绍—互联互通短信
江苏联通
联通
移动
江苏移动
江苏联通短信网关
DCN
华为互联互通网关
SMSC
GSM/CDMA 江苏联通客户 或外省联通客户
短信中心协议-SMPP协议
为什么需要SMPP ¾ 在SMSC与ESME间采用标准的协议接口,有助于实现 其他厂家的ESME的接入,为运营商集成第三方产品、发 展短消息新业务提供方便。 ¾ SMPP协议是一个开放式的工业标准,规定了扩展短 消息实体与短消息中心的通信协议的技术细节。
短信中心协议-SMPP协议
的异网运营商,再由本省的异网运营商发送到它的用户。 例如江苏移动苏州某用户发往浙江联通杭州某用户,则短
信发送流程为:
苏州移动 用户
苏州短信中 心
江苏移动 互联网关
江苏联通 互联网关
江苏联通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短信中心
杭州联通 用户
短信业务基本流程-互通业务
互通短信的几项注意点: 再如浙江联通宁波某用户发往江苏移动宿迁某用户,则短信 发送流程为:
• MS与MSC/VLR之间采用的是短消息控制协议SM-CP,其中封装了 短消息中继协议SM-RP以及短消息传输协议SM-TP。
短信中心协议-SMPP协议
SMPP: Short Message Peer to Peer ¾为短消息中心与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提供接口 规范。 ¾定义了一系列的用来在ESME及SMSC之间交换短消息的操 作及相关的协议数据包。 ¾定义了在SMPP操作过程中ESME可以与SMSC交换的数据。 ¾可以基于TCP/IP或X.25。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点对点短信互联信令规范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点对点短信互联信令规范(V 1.0)目录前言 (3)1 适用范围 (4)2 引用标准 (4)3 相关术语与缩略语解释 (4)4 业务触发方式 (4)5 说明 (5)5.1 接口说明 (5)6 信令流程 (5)6.1 中国移动全球通用户给中国联通用户发送短消息 (5)6.1.1 消息流程图 (5)6.1.2 流程说明 (6)6.1.3 对异常情况的处理 (6)6.1.4 消息参数 (6)6.2 中国移动神州行用户给中国联通用户发送短消息 (10)6.2.1 消息流程图 (10)6.2.2 流程说明 (11)6.2.3 对异常情况的处理 (11)6.2.4 消息参数 (11)6.3 中国联通用户给中国移动用户发送短消息 (13)6.3.1 消息流程图 (13)6.3.2 流程说明 (13)6.3.3 对异常情况的处理 (14)6.3.4 消息参数 (14)附录A:编制历史 (19)前言本信令规范描述了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点对点短信互联业务中包括SMSC、互联短信网关、SCP等实体之间的消息交互过程以及相关消息的类型和定义。
本规范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发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冰、党京、孙若雯、袁向阳,同时感谢在规范起草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的崔健、戴忠、郑朝晖、于蓉蓉、李洪菊、刘利平、陈洪涛同志。
1适用范围本规范对中国移动开展与中国联通点对点短信互联业务在SMSC、互联短信网关、SCP等实体之间交互的信令消息流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是开通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点对点短信互联业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范。
2引用标准[1]Short Message Peer to Peer Protocol Specification v3.3[2]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协议V1.2[3]ISMG与SCP之间通信协议(事务层)规范[4]移动梦网业务信令流程规范3相关术语与缩略语解释SCP Service Control Point 业务控制点SMSC 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 短消息中心MSC Mobile Switch Center 移动交换中心MO Mobile Originate 手机用户发起的短消息MT Mobile Terminate 发给手机用户的短消息SMPP Short Message Point to Point 短消息点到点协议SMAO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给联通用户,但是没有收到状态报告确认的话单SMO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给联通用户,已经收到状态报告确认的话单SMA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给移动用户,但是没有收到状态报告确认的话单SMT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给移动用户,已经收到状态报告确认的话单4业务触发方式中国移动的用户通过自己的手机发送短信给中国联通的用户,或者中国联通的用户通过自己的手机发送短信给中国移动的用户时,触发该业务。
移动梦网短信业务信令流程规范(V3.0.1)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移动梦网短信业务信令流程规范Monternet SMS Signalling Procedures Specification版本号: 3.0.1╳╳╳╳-╳╳-╳╳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1 适用范围 (1)2 引用标准 (1)【1】Short Message Peer to Peer Protocol Specification v3.4 (1)【2】ETSI GSM 09.78 V6.2.1 “CAMEL Application Part(CAP) specification” (1)【3】ETSI GSM 09.02 V6.2.0 “Mobile Application Part(MAP) specification” (1)【4】ITU-T 建议Q.1228(09/97) <<智能网能力集2接口建议>> (1)【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CMPP V3.0.0 (1)【6】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ISMG与SCP通信协议(事务层)规范(V1.0)>> .. 13 相关术语和缩略语解释 (1)4 业务触发方式 (2)5 说明 (2)5.1 接口说明 (2)5.2 信令流程说明 (2)5.3 网元交互说明 (3)6 信令流程 (4)6.1 移动梦网短信业务的MO流程 (4)6.1.1 不需要前转的MO流程 (4)6.1.1.1 流程图 (4)6.1.1.2 流程说明 (4)6.1.1.3 网元处理说明 (5)6.1.1.4 接口使用说明 (5)6.1.1.4.1 DELIVER_SM/DELIVER_SM_RESP (5)6.1.1.4.2 AuthPriceReq/AuthPriceResp (7)6.1.1.4.3 sm-chg-req/sm-chg-rsp (9)6.1.1.4.4 CMPP_DELIVER/CMPP_DELIVER_RESP (10)6.1.1.4.5 sm-cnfm-req/sm-cnfm-rsp (12)6.1.1.4.6 RequireMonthFeeReq/RequireMonthFeeRsp (12)6.1.2 需要前转的MO流程 (14)6.1.2.2 流程说明 (14)6.1.2.3 网元处理说明 (15)6.1.2.4 接口使用说明 (15)6.1.2.4.1 DELIVER_SM/DELIVER_SM_RESP (15)6.1.2.4.2 AuthPriceReq/AuthPriceResp (15)6.1.2.4.3 sm-chg-req/sm-chg-rsp (16)6.1.2.4.4 CMPP_FWD/CMPP_FWD_RESP(1) (16)6.1.2.4.5 CMPP_DELIVER/CMPP_DELIVER_RESP (19)6.1.2.4.6 CMPP_FWD/CMPP_FWD_RESP(2) (19)6.1.2.4.7 sm-cnfm-req/sm-cnfm-rsp (21)6.1.2.4.8 RequireMonthFeeReq/RequireMonthFeeResp (21)6.2 移动梦网短信业务的MT流程 (22)6.2.1 不需要前转的MT流程 (22)6.2.1.1 流程图 (22)6.2.1.2 流程说明 (22)6.2.1.3 网元处理说明 (23)6.2.1.4 接口使用说明 (23)6.2.1.4.1 CMPP_SUBMIT/CMPP_SUBMIT_RESP (23)6.2.1.4.2 AuthPriceReq/AuthPriceResp (25)6.2.1.4.3 sm-chg-req/sm-chg-rsp (27)6.2.1.4.4 SUBMIT_SM/SUBMIT_SM_RESP (29)6.2.1.4.5 DELIVER_SM/DELIVER_SM_RESP (30)6.2.1.4.6 sm-cnfm-req/sm-cnfm-rsp (32)6.2.1.4.7 CMPP_DELIVER/CMPP_DELIVER_RESP (32)6.2.1.4.8 RequireMonthFeeReq/RequireMonthFeeResp (34)6.2.2 需要前转的MT流程 (35)6.2.2.1 流程图 (35)6.2.2.2 流程说明 (35)6.2.2.3 网元处理说明 (36)6.2.2.4.1 CMPP_SUBMIT/CMPP_SUBMIT_RESP (36)6.2.2.4.2 AuthPriceReq/AuthPriceResp (37)6.2.2.4.3 CMPP_FWD/CMPP_FWD_RESP(1) (37)6.2.2.4.4 sm-chg-req/sm-chg-rsp (39)6.2.2.4.5 SUBMIT_SM/SUBMIT_SM_RESP (40)6.2.2.4.6 DELIVER_SM/DELIVER_SM_RESP (40)6.2.2.4.7 sm-cnfm-req/sm-cnfm-rsp (40)6.2.2.4.8 CMPP_FWD/CMPP_FWD_RESP(2) (41)6.2.2.4.9 CMPP_DELIVER/CMPP_DELIVER_RESP (43)6.2.2.4.10 RequireMonthFeeReq/RequireMonthFeeResp (43)6.3 移动梦网短信业务的定购/取消定购流程 (44)6.3.1 不需要前转的定购/取消定购流程 (44)6.3.1.1 流程图 (44)6.3.1.2 流程说明 (44)6.3.1.3 网元处理说明 (44)6.3.1.4 接口使用说明 (45)6.3.1.4.1 DELIVER_SM/DELIVER_SM_RESP (45)6.3.1.4.2 AuthPriceReq/AuthPriceResp (45)6.3.1.4.3 sm-chg-req/sm-chg-rsp (45)6.3.1.4.4 sm-cnfm-req/sm-cnfm-rsp (46)6.3.1.4.5 SyncOrderRelationReq/SyncOrderRelationResp (47)6.3.2 需要前转的定购/取消定购流程 (48)6.3.2.1 流程图 (48)6.3.2.2 流程说明 (48)6.3.2.3 网元处理说明 (49)6.3.2.4 接口使用说明 (49)6.4 移动梦网短信业务的包月计费流程 (49)6.4.1 不需要前转的包月计费流程 (49)6.4.1.1 流程图 (49)6.4.1.3 网元处理说明 (50)6.4.1.4 接口使用说明 (50)6.4.1.4.1 MonthFeeReq/MonthFeeResp (50)6.4.1.4.2 sm-chg-req/sm-chg-rsp (51)6.4.1.4.3 MonthFeeReceiptReq/MonthFeeReceiptResp (52)6.4.2 需要前转的包月计费流程 (53)6.4.2.1 流程图 (53)图8 需要前转的包月计费流程 (53)6.4.2.2 流程说明 (54)6.4.2.3 网元处理说明 (54)6.4.2.4 接口使用说明 (54)6.4.2.4.1 MonthFeeReq/MonthFeeResp (54)6.4.2.4.2 CMPP_FWD/CMPP_FWD_RESP(1) (54)6.4.2.4.3 sm-chg-req/sm-chg-rsp (57)6.4.2.4.4 CMPP_FWD/CMPP_FWD_RESP(2) (58)6.4.2.4.5 MonthFeeReceiptReq/MonthFeeReceiptResp (60)6.5 移动梦网短信业务的SP登录流程 (60)6.5.1 流程图 (60)图9 SP登录流程图 (60)6.5.2 流程说明 (60)6.5.3 网元处理说明 (61)6.5.4 接口使用说明 (61)6.5.4.1.1 SPAuthInfoReq/SPAuthInfoResp (61)6.6 移动梦网短信业务的SCP互联信令流程 (62)6.6.1 计费请求互联信令流程 (62)6.6.1.1 流程图 (62)6.6.1.2 接口使用说明 (62)6.6.2 计费确认请求互联信令流程 (63)6.6.2.1 流程图 (63)6.6.3 互联信令中使用到的客体标识符说明 (64)6.6.4 操作结果说明 (65)7 网元处理说明 (67)7.1 ISMG处理说明 (67)7.1.1 对与其它网元交互的处理 (67)7.1.2 对计费类型的处理 (68)7.1.3 MO流程中对目的号码操作类型的处理 (70)7.1.4 对伪码的处理 (70)7.1.5 对短信号码类别的处理 (70)7.1.6 MT流程中对MT状态报告的处理 (70)7.1.7 ISMG上配置可信任号码组的处理 (71)7.1.8 ISMG对LBS业务的支持 (71)7.1.8.1 LBS业务的操作方式 (71)7.1.8.2 MO流程对于ISMG的要求 (71)7.1.8.3 MT流程对于ISMG的要求 (72)7.1.9 ISMG对群发的支持 (72)7.1.10 长消息解决方案 (72)7.1.10.1 SP的处理方案 (72)7.1.10.2 DSMP的处理方案 (73)7.1.10.3 ISMG的处理方案 (73)7.2 DSMP处理说明 (73)7.2.1 对业务需要真实号码还是伪码的处理 (73)7.2.2 对计费类型的处理 (74)8 ISMG与SCP之间通信协议 (74)8.1 ISMG与SCP之间通信协议的消息体描述中的一些规则 (74)8.2 ISMG与SCP之间通信协议中共用的通用元素的定义 (75)8.2.1 元素addr的定义 (75)8.2.2 元素chg-info的定义 (75)8.2.3 元素desc的定义 (76)8.2.4 元素dst的定义 (76)8.3 计费请求及应答消息的定义 (76)8.4 计费确认请求及应答消息的定义 (77)9 SMSC分册对DSMP接口规范的修改 (78)9.1 增加AuthPriceResp消息中的计费类型 (78)9.2 增加AuthPriceResp消息中用户类型字段 (78)9.3 增加AuthPriceResp消息中短信内容字段 (79)9.4 修改service_id_scheme (79)9.5 增加MonthFeeReq消息中用户类型字段 (80)9.6 增加RequireMonthFeeReq消息和RequireMonthFeeResp消息 (80)9.6.1.1 功能描述 (80)9.6.1.2 接口内容描述 (80)9.7 增加SPAuthInfoReq消息中的业务类型字段 (81)10 附录1 错误码xxxx的取值 (81)11 附录2 错误码yyyy的取值 (82)12 附录3 错误码zzzz的取值 (82)13 编制历史 (84)前言本信令规范描述了移动梦网短信业务中各网元(包括SCP、ISMG、SMSC、DSMP和SP)之间的消息交互过程以及相关消息的类型和定义。
GPRS业务信令流程
提供移动台和SGSN之间可靠保密的逻辑链路,该层独立于下 层无线接口协议,LLC层有确认模式和非确认模式两种转发模式。 SNDCP
承担了在网络层和底层之间映射和压缩以及分段,排序和复 用,属于网络层协议。主要功能有:复用多个PDP;压缩/解压缩用 户数据和协议控制信息;将网络协议数据单元(N-PDU)分割成逻 辑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LL-PDU),或是反向重装。
NS属于传输BSSGP协议数据单元。它建立在BSS和SGSN之间帧 中继连接的基础之上,并且可以穿越帧中继交换节点网络。
GPRS数据传输平台
BSSGP 在下行链路中,由SGSN向BSS提供实现RLC/MAC功能所需的无
线信息;在上行链路中,由BSS向SGSN提供从RLC/MAC得到的无线信 息,并使两个不同的节点(BSS和SGSN)实现节点管理功能。该层 传送BSS和SGSN之间的路由相关和Qos相关信息,不执行纠错。 Relay
Interworking
MAP GTP
TCAP
MAP TCAP
UDP
SCCP
SCCP
IP
MTP3
MTP3
L2
MTP2
MTP2
L1
L1
L1
Gc
GSN
HLR
GPRS信道52复帧结构
52 TDMA Frames
B0
B1
B2 T B3
B4
B5 I B6
B7
B8 T B9
B10
B11 I
RLC Block
01234567 01234567 01234567 01234567
信令流程(图+介绍)
信令流程(图+介绍)GSM 信令流程(菜鸟多看看,不要到处跑)GSM 系统使用类似OSI 协议模型的简化协议,包括物理层(L1)、数据链路层(L2)和应用层(L3)。
L1是协议模型最底层,提供物理媒介传输比特流所需的全部功能。
L2保证正确传递消息及识别单个呼叫。
在GSM 系统中,无线接口(Um )上的L1和L2分别是TDMA 帧和LAPDm 协议。
在网络侧,Abis 接口和A 接口使用的L1均为E1传输方式,L2分别为LAPD 和MTP 协议。
在Um 接口,MS 每次呼叫时都有一个L1和L2层的建立过程,在此基础上再与网络侧建立L3上的通信。
在网络侧(A 和Abis 接口),其L1和L2(SCCP 除外)始终处于连接状态。
L3层的通信消息按阶段和功能的不同,分为无线资源管理(RR )、G C H )C C H )H )移动性管理(MM)和呼叫控制(CC)三部分。
1、建立RR连接RR的功能包括物理信道管理和逻辑信道的数据链路层连接等。
在任何情况下,MS向系统发出的第一条消息都是CH-REQ(信道请求),要求系统提供一条通信信道,所提供的信道类型则由网络决定。
CH-REQ有两个参数:建立原因和随机参考值(RAND)。
建立原因是指MS发起这次请求的原因,本例的原因是MS发起呼叫,其它原因有紧急呼叫、呼叫重建和寻呼响应等。
RAND是由MS确定的一个随机值,使网络能区别不同MS所发起的请求。
RAND有5位,最多可同时区分32个MS,但不保证两个同时发起呼叫的MS的RAND值一定不同。
要进一步区别同时发起请求的MS,还要根据Um 接口上的应答消息。
CH-REQ消息在BSS内部进行处理。
BSC收到这一请求后,根据对现有系统中无线资源的判断,分配一条信道供MS使用。
该信道是否能正常使用,还需BTS作应答证实,Abis接口上的一对应答消息CHACT(信道激活)和CHACK(信道激活证实)完成这一功能。
CHACT指明激活信道工作所需的全部属性,包括信道类型、工作模式、物理特性和时间提前量等。
SP业务短信及彩信流程
彩信与短信区别(2)
❖短信用户提交的短信,由发送方归属的短信中心下发给接收 方;而彩信用户提交的彩信,是由接收方彩信中心下发短信给 接收方,因此如果发送方和接收方归属不在同一彩信中心,存 在彩信前转的流程。
GGSN
NAS
SGSN
移动交换设备
基站控制器 基站 手机
四、彩信流程简介
B归属彩信中心
短信中心
B拜访地 WAP网关
A归属彩信中心
CMNET
GPRS
BSC
A拜访地 WAP网关
BSC
MMS终端发起到非MMS终端流程
B归属彩信中心
短信中心
梦网相册
通过WEB 方式
A归属彩信中心
CMNET
GPRS
A拜访地 WAP网关
各SP
internet
国际短信网关 其他省梦网短信网关
短信系统网络结构-国际短信
HLR
LSTP1
SAU
WAP 彩信
12580 12591
话费查询
MSC
LSTP2 DSMP
短信中心系统
汇接网关
其他信息服务系统
用户
梦网短信网关 防火墙
互联互通网关
至联通互联互通网关 网通互联互通网关
各SP
internet
短信系统网络结构-push消息
HLR
LSTP1
SAU
WAP 彩信
12580 12591
话费查询
MSC
LSTP2 DSMP
短信中心系统
汇接网关
其他信息服务系统
GPRS信令及流程详细介绍
GPRS数据传输平面和GSM相比,GPRS体现了分组交换和分组传输的特点,即数据和信令是基于统一的传输平面,从图3-5~图3-13可以看出,在数据传输所经过的几个接口,传输层(LLC)以下的协议结构对于数据和信令是相同的。
而在GSM中,数据和信令只在物理层上相同。
2G数据传输平面如图3-5所示:Um Gb Gn Gi MS BSS SGSN GGSN图3-5 GPRS数据传输平台对其中的协议层说明如下:z GTP(GPRS Tunnel Protocol,GPRS隧道协议):该协议在GPRS骨干网络内部和GPRS支持节点之间采用隧道方式传输用户数据和信令。
所有的点对点的、采用PDP的分组数据单元都将通过GPRS隧道协议进行封装打包。
z UDP/TCP:传输层协议,建立端到端连接的可靠链路,TCP具有保护和流量控制功能,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
UDP则是面向非连接的协议,UDP不提供错误恢复能力,也不关心是否已正确接收了报文,只充当数据报的发送者和接收者。
z IP:GPRS骨干网络协议,用于用户数据和控制信令的路由选择。
z SNDCP(Sub-Network Dependent Convergence Protocol,子网会聚协议):该传输功能将网络层特性映射成低层网络特性。
z L2:数据链路层协议,可采用一般的以太网协议。
z L1:物理层。
z NS(Network Service,网络业务):传输BSSGP协议数据单元。
它建立在BSS和SGSN之间帧中继连接的基础之上,并且可以穿越帧中继交换节点网络。
z BSSGP:该层包含了网络层和一部分传输层功能,主要解释路由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
z Relay(中继):在BSS侧,中继转发Um接口与Gb接口之间的LLC PDU包。
而在SGSN,则中继转发Gb接口和Gn接口的PDP PDU包。
z LLC(Logical Link 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传输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无差错的逻辑数据链路。
短消息流程及其信令抓图大全
一:短消息的MO流程1.手机发起业务请求,后续的从1-5都是一个业务请求的流程,其中2和3是一个class mark 的流程,4和5是一个加密的流程,都没有什么好讲的,这个消息跟踪中缺少了CM_Service_accept的消息。
2.消息6,A口收到手机上报的CP_DATA,CP_DATA包含什么内容呢?见下图3.4.短消息信令分了多层:最外面的两层是CM层(Connection Management Layer)与RL 层(Short Message Relay Layer)。
其中CM层定义3条消息:CP-DATA, CP-ACK and CP-ERROR;RL层定义4条消息:RP-DATA, RP-SMMA, RP-ACK 、RP-ERROR。
比如说在用户内存可用的流程,A口上报的也是CP_DATA,MO流程也是上报的CP_DATA,而用户内存可用过程与MO过程的区别在于RL层的消息,前者是RP-SMMA、后者是RP-DATA,5.手机上报的CP_DATA中含有很多内容的,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destination address,在CM层中的destination address是短消息中心的号码,在SMS层中的destination address 就是被叫的MSISDN.6.A接口收到CP_DATA之后,会上报DTAP消息RR_DATA_IND(3),该原语中有协议指示类型(PD)Short Message Service Messages(0x09),该消息通过MM模块、SMS模块透传到MAP模块;MAP模块先要判定MAP功能配置表中是否配置支持SMS_MO功能选项,若配置为NO 则给手机下发错误消息,消息原因值为“网络不支持”;1) 若配置为YES,则MAP向VLR请求用户数据;2) VLR返回用户数据后,MAP根据用户数据判断用户是否签约短消息基本业务,若没有签约,则给手机下发错误消息,消息原因值为“用户没有申请短消息业务”;3) 若用户签约,再判定该用户是否有ODB限呼,若有限呼,则下发错误消息,消息原因值为“网络提供者禁止此项服务”;若用户登记有CALL BAR补充业务,则下发错误消息,消息原因值为“SMS有CALL BAR SERVICE”;4) 若用户没有登记限呼业务,即上述的检查点全部通过,也就是下面的这几条消息7.先看MAP_OPEN_REQ消息,这里解释一下MTI的含义,MTI是我们交换机内部的一个处理模块,它是处理MAP层和TCAP层之间的对话的。
(中国移动)互联网短信网关接口协议(CMPP2.0)
中国移动通信互联网短信网关接口协议(China Mobile Peer to Peer, CMPP)(V2.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02年4月目录前言 (4)1.围 (5)2.缩略语 (5)3.网络结构 (6)4.CMPP功能概述 (6)5. 协议栈 (8)6. 通信方式 (8)6.1 长连接 (9)6.2 短连接 (11)6.3 本协议中涉及的端口号 (12)6.4 交互过程中的应答方式 (12)7.消息定义 (12)7.1基本数据类型 (12)7.2消息结构 (13)7.3 消息头格式(Message Header) (13)7.4信息资源站实体(SP)与互联网短信网关(ISMG)间的消息定义 (13)7.4.1 SP请求连接到ISMG(CMPP_CONNECT)操作 (13)7.4.1.1 CMPP_CONNECT消息定义(SP ISMG) (13)7.4.1.2 CMPP_CONNECT_RESP消息定义(ISMG SP) (14)7.4.2 SP或ISMG请求拆除连接(CMPP_TERMINATE)操作 (14)7.4.2.1 CMPP_TERMINATE消息定义(SP ISMG或ISMG SP) (14)7.4.2.2 CMPP_TERMINATE_RESP消息定义(SP ISMG或ISMG SP) (14)7.4.3 SP向ISMG提交短信(CMPP_SUBMIT)操作 (15)7.4.3.1 CMPP_SUBMIT消息定义(SP ISMG) (15)7.4.3.2 CMPP_SUBMIT_RESP消息定义(ISMG SP) (16)7.4.4 SP向ISMG查询发送短信状态(CMPP_QUERY)操作 (17)7.4.4.1 CMPP_QUERY消息的定义(SP ISMG) (17)7.4.4.2 CMPP_QUERY_RESP消息的定义(ISMG SP) (17)7.4.5 ISMG向SP送交短信(CMPP_DELIVER)操作 (18)7.4.5.1 CMPP_DELIVER消息定义(ISMG SP) (18)7.4.5.2 CMPP_DELIVER_RESP消息定义(SP ISMG) (20)7.4.6 SP向ISMG发起删除短信(CMPP_CANCEL)操作 (20)7.4.6.1 CMPP_CANCEL消息定义(SP ISMG) (20)7.4.6.2 CMPP_CANCEL_RESP消息定义(ISMG SP) (21)7.4.7 链路检测(CMPP_ACTIVE_TEST)操作 (21)7.4.7.1 CMPP_ACTIVE_TEST定义(SP ISMG或ISMG SP) (21)7.4.7.2 CMPP_ACTIVE_TEST_RESP定义(SP ISMG或ISMG SP) (21)7.5互联网短信网关(ISMG)之间的消息定义 (21)7.5.1 源ISMG请求连接到目的ISMG(CMPP_CONNECT)操作 (21)7.5.2 源ISMG请求拆除到目的ISMG的连接(CMPP_TERMINATE)操作 (21)7.5.3链路检测(CMPP_ACTIVE_TEST)操作 (21)7.5.4 源ISMG向目的ISMG转发短信(CMPP_FWD)操作 (22)7.5.4.1 CMPP_FWD定义(ISMG ISMG) (22)7.5.4.2 CMPP_FWD_RESP定义(ISMG ISMG) (25)7.6互联网短信网关(ISMG)与汇接网关(GNS)之间的消息定义 (26)7.6.1 ISMG请求连接到GNS或GNS请求连接到ISMG(CMPP_CONNECT)操作 (26)7.6.2 ISMG请求拆除到GNS的连接或GNS请求拆除到ISMG的连接(CMPP_TERMINATE)操作 (26)7.6.3 ISMG向汇接网关查询MT路由(CMPP_MT_ROUTE)操作 (26)7.6.3.1 CMPP_MT_ROUTE消息定义(ISMG GNS) (26)7.6.3.2 CMPP_MT_ROUTE_RESP消息定义(GNS ISMG) (26)7.6.4 ISMG向汇接网关查询MO路由(CMPP_MO_ROUTE)操作 (27)7.6.4.1 CMPP_MO_ROUTE消息定义(ISMG GNS) (27)7.6.4.2 CMPP_MO_ROUTE_RESP消息定义(GNS ISMG) (27)7.6.5ISMG向汇接网关获取路由(CMPP_GET_ROUTE)操作 (27)7.6.5.1 CMPP_GET_ ROUTE消息定义(ISMG GNS) (27)7.6.5.2 CMPP_GET_ ROUTE_RESP消息定义(GNS ISMG) (28)7.6.6 ISMG向汇接网关更新MT路由(CMPP_MT_ROUTE_UPDATE)操作 (28)7.6.6.1 CMPP_MT_ROUTE_UPDATE消息定义(ISMG GNS) (28)7.6.6.2 CMPP_MT_ROUTE_UPDATE_RESP消息定义(GNS ISMG) (29)7.6.7 ISMG向汇接网关更新MO路由(CMPP_MO_ROUTE_UPDATE)操作 (29)7.6.7.1 CMPP_MO_ROUTE_UPDATE消息定义(ISMG GNS) (29)7.6.7.2CMPP_MO_ROUTE_UPDATE_RESP消息定义(GNS ISMG) (29)7.6.8汇接网关向ISMG更新MT路由(CMPP_PUSH_MT_ROUTE_UPDATE)操作 (30)7.6.8.1 CMPP_PUSH_MT_ROUTE_UPDATE消息定义(GNS ISMG) (30)7.6.8.2 CMPP_PUSH_MT_ROUTE_UPDATE_RESP消息定义(ISMG GNS).. 307.6.9汇接网关向ISMG更新MO路由(CMPP_PUSH_MO_ROUTE_UPDATE)操作 (30)7.6.9.1 CMPP_PUSH_MO_ROUTE_UPDATE消息定义(GNS ISMG) (30)7.6.9.2 CMPP_PUSH_MO_ROUTE_UPDATE_RESP消息定义(ISMG GNS).. 317.7系统定义 (31)7.7.1 Command_Id定义 (31)附录1 MO状态报告的产生 (33)修订历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短消息业务信令流程GSM
(7)PS不支持:用户手机不支持接收短消息。此时应该立 即丢弃当前短消息。 (8)PS接收错误:用户手机在接收短消息过程中出现错误。 在此情况下,一般采用与用户缺席相同的重试机制。 (9)非法用户:用户为黑名单用户。此时应该立即丢弃当 9 前短消息。 (10)非法设备:用户手机为非法手机(例如,失窃的手 机)。此时应该立即丢弃当前短消息。 (11)系统错误:由于系统原因造成的失败。在此情况下, 一般采用与用户缺席相同的重试机制。 (12)存储溢出:由于用户手机满而无法接收短消息,此时 等待ALERT_SC消息触发再次重发。
提醒重发流程
• HLR中的消息等待数据文件(MWD)。 MWD中存储向MS发送短消息失败的所有 短消息中心号码、该MS的MSISDN号码、 以及MS的当前状态:是否可及(以MNRF 标志位表示)、有无存储空间(以MCEF标 志位表示)。
1.向MS强制重发高优先级短消息成功 . 强制重发高优先级短消息成功 • 短消息中心发送高优先级短消息,向GMSC返回 查询结果后,HLR中相应标识位(MCEF、MNRF) GMSC 被置位时通知GMSC。由于短消息中心对于高优 先级的短消息强制重发,GMSC向MS强制重发成 功,且标识位MCEF,MNRF被置位时,GMSC通 知HLR清除相应的标识位。 • HLR中某用户的标识位MCEF和MNRF被清空后, 由HLR提醒短消息中心该用户可接收短消息。
• SMSC根据PCS网络侧返回的不同失败原因而选择 不同的重试模式 • • • • 如失败原因为缺席用户,可以采用如下重试机制: (1)间隔2分钟 重发 1 次 如失败继续下一步。 (2)间隔10分钟 重发 1 次 如失败继续下一步 (3)间隔1小时 重发 1 次 如失败停止(等待 ALERT_SC消息触发再次重发)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技术标准_短信息网关协议(SMGP)规范(V3.1)
A.3.1 初始化 API(InitSMGPAPI) ............................................. 39 A.3.2 发送单条短消息(SMGPSendSingle)...................................... 40 A.3.3 群发短消息(SMGPSendBatch)........................................... 40 A.3.4 获取群发短消息的结果(GetSendBatchResp) .............................. 41 A.3.5 接收短消息(SMGPDeliver)............................................. 42 A.3.6 检查短消息网关是否能够提供服务(CMMPActiveTest) ...................... 42 A.3.7 查询短消息流量(SMGPQuery 可选) ...................................... 42 A.4 配置 SMGP API ........................................................... 42 A.5 短消息的自动分割功能.................................................... 43 A.6 错误代码含义............................................................ 43 附 录 B 短消息群发功能的实现.............................................. 45
非常详细的LTE信令流程
LTE信令流程目录第一章协议层与概念 (4)1.1 控制面与用户面 (4)1.2 接口与协议 (4)1.2.1NAS协议(非接入层协议) (5)1.2.2RRC层(无线资源控制层) (6)1.2.3PDCP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 (6)1.2.4RLC层(无线链路控制层) (6)1.2.5MAC层(媒体接入层) (7)1.2.6PHY层(物理层) (8)1.3 空闲态和连接态 (9)1.4 网络标识 (10)1.5 承载概念 (11)第二章主要信令流程 (12)2.1 开机附着流程 (12)2.2随机接入流程 (15)2.3 UE发起的service request流程 (18)2.4寻呼流程 (20)2.5切换流程 (22)2.5.1 切换的含义及目的 (22)2.5.2 切换发生的过程 (22)2.5.3 站内切换 (22)2.5.4 X2切换流程 (24)2.5.5 S1切换流程 (25)2.5.6 异系统切换简介 (27)2.6 CSFB流程 (28)2.6.1 CSFB主叫流程 (28)2.6.2 CSFB被叫流程 (29)2.6.3 紧急呼叫流程 (31)2.7 TAU流程 (32)2.7.1 空闲态不设置“ACTIVE”的TAU流程 (33)2.7.2 空闲态设置“ACTIVE”的TAU流程 (34)2.7.3 连接态TAU流程 (36)2.8专用承载流程 (36)2.8.1 专用承载建立流程 (36)2.8.2 专用承载修改流程 (38)2.8.3 专用承载释放流程 (40)2.9去附着流程 (42)2.9.1 关机去附着流程 (42)2.9.1 非关机去附着流程 (43)2.10 小区搜索、选择和重选 (44)2.10.1 小区搜索流程 (44)2.10.1 小区选择流程 (45)2.10.3 小区重选流程 (46)第三章异常信令流程 (49)3.1 附着异常流程 (50)3.1.1 RRC连接失败 (50)3.1.2 核心网拒绝 (51)3.1.3 eNB未等到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消息 (52)3.1.4 RRC重配消息丢失或eNB内部配置UE的安全参数失败 (53)3.2 ServiceRequest异常流程 (54)3.2.1 核心网拒绝 (54)3.2.2 eNB建立承载失败 (55)3.3 承载异常流程 (57)3.3.1核心网拒绝 (57)3.3.2 eNB本地建立失败(核心网主动发起的建立) (57)3.3.3 eNB未等到RRC重配完成消息,回复失败 (58)3.3.4 UE NAS层拒绝 (59)3.3.5上行直传NAS消息丢失 (60)第四章系统消息解析 (61)4.1 系统消息 (62)4.2 系统消息解析 (62)4.2.1 MIB (Master Information Block)解析 (62)4.2.2 SIB1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ype1)解析 (63)4.2.3 SystemInformation消息 (65)第五章信令案例解析 (71)5.1实测案例流程 (71)5.2 流程中各信令消息解析 (72)5.2.1 RRC_CONN_REQ:RRC连接请求 (72)5.2.2 RRC_CONN_SETUP:RRC连接建立 (73)5.2.3 RRC_CONN_SETUP_CMP:RRC连接建立完成 (77)5.2.4 S1AP_INITIAL_UE_MSG:初始直传消息 (77)5.2.5 S1AP_INITIAL_CONTEXT_SETUP_REQ:初始化文本建立请求 (79)5.2.6 RRC_UE_CAP_ENQUIRY:UE能力查询 (81)5.2.7 RRC_UE_CAP_INFO:UE能力信息 (82)5.2.8 S1AP_UE_CAPABILITY_INFO_IND:UE能力信息指示 (86)5.2.9 RRC_SECUR_MODE_CMD:RRC安全模式命令 (91)5.2.10 RRC_CONN_RECFG:RRC连接重配置 (92)5.2.11 RRC_SECUR_MODE_CMP:RRC安全模式完成 (95)5.2.12 RRC_CONN_RECFG_CMP:RRC连接重配置完成 (95)5.2.13 S1AP_INITIAL_CONTEXT_SETUP_RSP:初始化文本建立完成 (96)5.2.14 S1AP_ERAB_MOD_REQ:ERAB修改请求 (96)5.2.15 RRC_DL_INFO_TRANSF:RRC下行直传消息 (98)5.2.16 S1AP_ERAB_MOD_RSP:ERAB修改完成 (98)5.2.17 RRC_CONN_RECFG:RRC连接重配置 (99)5.2.18 RRC_UL_INFO_TRANSF:RRC上行直传消息 (103)5.2.19 S1AP_UL_NAS_TRANS:上行NAS直传消息 (104)5.2.20 RRC_CONN_RECFG_CMP:RRC连接重配置完成 (105)5.2.21 RRC_CONN_RECFG:RRC连接重配置 (105)5.2.22 RRC_CONN_RECFG_CMP:RRC连接重配置完成 (106)5.2.23 RRC_MEAS_RPRT:RRC测量报告 (107)5.2.24 RRC_UL_INFO_TRANSF:RRC上行信息传输 (107)5.2.25 S1AP_UL_NAS_TRANS:上行NAS信息传输 (108)5.2.26 S1AP_UE_CONTEXT_MOD_REQ:UE文本更改请求 (109)5.2.27 S1AP_UE_CONTEXT_MOD_RSP:UE文本更改响应 (109)5.2.28 RRC_CONN_REL:RRC连接释放 (110)5.2.29 S1AP_UE_CONTEXT_REL_REQ:UE文本释放请求 (111)5.2.30 S1AP_UE_CONTEXT_REL_CMD:UE文本释放命令 (111)5.2.31 S1AP_UE_CONTEXT_REL_CMP:UE文本释放完成 (112)概述本文通过对重要概念的阐述,为信令流程的解析做铺垫,随后讲解LTE中重要信令流程,让大家熟悉各个物理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其次通过异常信令的解读让大家增强对异常信令流程的判断,再次对系统消息的解析,让大家了解系统消息的特点和携带的内容。
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短消息中心培训
短信中心功能
模块
功能
信令处理模块
该模块具备从与中国电信C网核心网进行No7信令交互,具有从信令网关接收从移动 终端提交的短消息的功能,并将信令消息转化为短信平台内部协议消息,送往业务调 度模块;具有通过信令网关向 HLR发起询问路由信息请求的功能;具有通过信令网关 向移动终端所在MSC转发短消息的功能。
业务平台系列教材之 ——短消息中心和业务网关 技术介绍
1
短消息中心和短消息业务网关是业务网 络的基础网元,为用户提供CDMA短信 服务。
2
学习完此课程,您将会: – 理解短消息中心和短消息业务网 关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 掌握短消息中心和短消息业务网 关的主要功能和接口 – 了解短消息的主要业务流程
2
SMSC 1
电信承载网络
用户A
用户A归属省 互通网关
3
其他运营商网络
其他运营商 用户B
其它运营商用户A至中国 电信移动用户B
用户B归属
用户A归属省 用户A归属省
SMSC
指定SMSC 互通网关
3
2
电信承载网络 4
1 其他运营商网络
用户B
其他运营商 用户A
20
国际短信路由方式
用户A归属 SMSC
用户B归属 SMSC
RC1.0.0》
8
相关短信协议
• SMPP:短消息点对点协议,主要用在ESME如短信网关和 短信中心之间的通信。目前有3.3和3.4版本。
• SMGP:短消息网关协议,主要用户短信网关之间、 SP/CP接入网关等。目前的协议版本有1.3、2.0和3.0
• 短消息网间互通协议:主要用于不同运营商之间的短信互 通。
• 支持SP混合接入方式,当通过ISAG接入时,要求SMGW不触发到ISMP鉴权 请求
短消息信息安全监控的原理与实现
短消息信息安全监控的原理与实现(中兴通讯)一、引言随着中国手机用户数的迅猛增长,手机短消息业务作为一项新的移动增值业务,由于发送方便、价格便宜和随时随地接收等优点使得这项业务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面积普及,成为了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一种新手段。
但是在短消息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很多不轨分子利用短消息大量发布广告,发布虚假信息进行诈骗,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利用短消息煽动闹事、散布谣言,影响社会稳定;利用短消息传播色情、反动消息,危害公共安全。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手机短消息的信息安全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如何在保持短消息业务的活力和健康发展的同时限制有害短信的传播、净化短消息的内容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目前除了在行政法规方面加强对信息发布的管理外,各移动运营商必须在技术手段上建立短消息监控系统,对所有短消息内容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过滤。
二、短消息安全现状短消息的信息安全监控和有害信息的拦截是一个较新的课题。
短消息业务的长足发展只有三、四年的时间,在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也只是近两、三年才出现,再加上业务流程复杂、接入方式灵活多变,因此对短消息内容的监控和过滤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从近几年国内外运营商的经验来看,目前对于短消息的安全监控并没有非常成熟和有效的方法,各运营商都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希望针对各自网络的特点建立一套严密而行之有效的安全监控系统。
三、垃圾短信的监控原理与实现短消息业务是GSM、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提供的主要增值业务之一,它通过无线控制信道进行传输,经短消息业务中心(SMSC)完成存储和转发功能。
短消息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接入部分、短消息中心和短消息业务实体。
因此,我们一般选取这三部分的接口作为短消息的信息监控点。
图1 短消息系统基本体系结构针对短消息的安全需求,对于信息的监控(提取和过滤)在技术上有三种不同的实现机制:●实时过滤机制●话单分析机制●协议监测机制这三种监控机制已经在各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现网中采用,是现阶段应用较多、相对成熟的技术。
最详细 GSM信令流程 图文并茂
信令流程的详细描述同步过程当手机开机后,会去扫描所有的无线信道并在3秒至5秒内测量它们的信号强度,将30个信号最强载频存储下来,然后调制到信号强度最强的载频上,通过扫描它的FCCH突发脉冲来判断它是否是一BCCH频点,若是的话会继续去收听它的SCH突发脉冲,看是否能对之进行解调,若能通过解出的BSIC号,看是否是被SIM卡禁止的若可以接入,则继续收听BCCH广播,看该小区是否被禁止接入,若允许接入则根据小区选择准则C1算法,看是否满足C1大于0的要求,若完全通过则该小区则被选为服务小区,若其中一步失败则对次强信道进行同样的流程。
手机空闲状态下的工作当手机进入空闲模式下后,手机先对该服务小区的系统消息进行按TC顺序进行分析,若是GSM900M的话,将会系统接受SYSTEM INFORMATION TYPE 1、TYPE2、TYPE3、TYPE4;若是GSM1800M的话,则会系统接受TYPE1、TYPE2、TYPE2 BIS、TYPE3、TPPE4;若是双频网络的话会系统接受TYPE1、TYPE2、TYPE2 BIS、TYPE2 TER、TYPE3、TPPE4;每个系统消息相隔一个51复祯,中间还要根据noofMultiFrameBetweenPaging参数所定义的时长到所指定的寻呼块来接受系统的寻呼消息(一般在寻呼业务量大的地方,或邻小区多的地方该值定义的较小,即定义了手机不连续接受的时长,该值越大,在该服务区的手机就越省电,如市区可定义为2即手机在102祯内收听一次寻呼消息,郊区可定义为4或6),在手机完成对系统消息的测量后,就进入休息状态,仅在指定的寻呼块内受听寻呼消息并同时测量邻小区的BCCH的接收电平,在30秒左右的时间内又将会去收听系统消息,来判断小区重选的进程。
现对手机发起呼叫的流程进行分析:1)MS通过RACH信道先发起一channel request 消息(8bits),其中包括请求信道原因及一个随机参考值,来等待AGCH信道的指派,此时MS在物理信道TS0上等待BSC给它分配无线资源。
LTE信令流程图(端到端平台)
TDD-LTE 基本信令流程图1 概述本文主要针对TD-LTE端到端信令流程图进行分解,为端到端平台提供分析流程呈现依据。
由于部分流程无S1口信令支撑,当前根据相关文档进行的绘制,后续具备条件后进行补充调整。
2 TDD-LTE网络结构概述LTE的系统架构分成两部分,包括演进后的核心网EPC(MME/S-GW)和演进后的接入网E-UTRAN。
演进后的系统仅存在分组交换域。
LTE接入网仅由演进后的节点B(evolved NodeB)组成,提供到UE的E-UTRA控制面与用户面的协议终止点。
eNB之间通过X2接口进行连接,并且在需要通信的两个不同eNB之间总是会存在X2接口。
LTE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通过S1接口进行连接,S1接口支持多—多联系方式。
与3G网络架构相比,接入网仅包括eNB一种逻辑节点,网络架构中节点数量减少,网络架构更加趋于扁平化。
扁平化网络架构降低了呼叫建立时延以及用户数据的传输时延,也会降低OPEX与CAPEX。
由于eNB与MME/S-GW之间具有灵活的连接(S1-flex),UE在移动过程中仍然可以驻留在相同的MME/S-GW上,有助于减少接口信令交互数量以及MME/S-GW的处理负荷。
当MME/S-GW与eNB之间的连接路径相当长或进行新的资源分配时,与UE连接的MME/S-GW 也可能会改变。
E-UTRAN2.1 EPC 与E-UTRAN 功能划分与3G 系统相比,由于重新定义了系统网络架构,核心网和接入网之间的功能划分也随之有所变化,需要重新明确以适应新的架构和LTE 的系统需求。
针对LTE 的系统架构,网络功能划分如下图:eNodeB 功能:1) 无线资源管理相关的功能,包括无线承载控制、接纳控制、连接移动性管理、上/下行动态资源分配/调度等; 2) IP 头压缩与用户数据流加密; 3) UE 附着时的MME 选择;4) 提供到S-GW 的用户面数据的路由; 5) 寻呼消息的调度与传输; 6) 系统广播信息的调度与传输; 7) 测量与测量报告的配置。
短消息信令
短消息信令短消息中心网关部分主要实现短消息中心接入PLMN信令网的功能,及短消息人工台、自动台接入PLMN、PSTN网的功能,因此,网关的信令模块主要包含了七号信令中的MAP、TCAP、SCCP、MTP、TUP各层,实现短消息的提交、前转、提醒功能,并完成电话呼叫的接续。
网关所要处理的信令主要有三个流程:MO(Mobile Originated移动台发起的短消息业务)、MT(Mobile Terminated移动台终止的短消息业务)、ALERT_SC(Alert Service Center短消息中心提醒)。
1、MO主要流程说明SC SMS IWMSC HLR VLR Access requestand possibleauthenticationMessage TransferForward_ShortMessage MSMSCSendInfoFor_MO_SMSMessageTransferAckAckAck图3-15 MO信令流程具体说明如下:1.移动台MS向VLR提交访问请求和可选的鉴权请求(Access request and possible authentication);2.移动台MS向MSC提交短消息(Message transfer);3.MSC向网关SMS-IWMSC上传短消息(forwardShortMessage)(IWMSC:InterWrokingMSC,即接入/互通MSC,负责处理手机提交的短消息);4.网关SMS-IWMSC 向SC 提交短消息(Message transfer ); 5.SC 向网关SMS-IWMSC 回送应答(Ack or Error ); 6.SMS-IWMSC 向MSC 回送应答(Ack or Error ); 7.MSC 向MS 回送应答(Ack or Error )。
2、MT 主要流程说明SCSMS GMSCHLR VLRMessage TransferForward_ShortMessageMSMSCSendInfoFor_MT_SMSDelivery ReportMessage TransferSendRoutingI nfo_For_Shor tMessageDelivery Report图3-16 MT 信令流程具体说明如下:1.短消息中心SC 向网关SMS-GMSC (GMSC:GatewayMSC,即网关MSC ,负责处理下发短消息)提交消息传送请求Message transfer ;2.网关SMS-GMSC 向HLR 查询发送路由sendRoutingInfoForShortMsg ; 3.网关SMS-GMSC 向MSC 前传短消息forwardShortMessage ;4.MSC 向VLR 查询发送路由sendInfoForMT-SMS ,从HLR 取回用户的IMSI 号码和目前用户所在的MSC 的号码;5.MSC 向移动台MS 发送短消息Message transfer ; 6.MS 向MSC 回送转发报告Message transfer ;7.MSC 向SMS-GMSC 回送转发报告Delivery report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S_SP01_C2_0 点对点短消息信令流程介绍课程目标:z掌握短消息中心MAP标准信令流程z掌握预付费用户短消息信令处理流程z了解其它短消息处理流程参考资料z《NO.7信令系统》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3第1章 信令处理流程知识点z 短消息信令处理标准流程。
z 预付费用户短消息信令处理流程。
z 其它用户短消息信令处理。
1.1 短消息信令处理基本流程根据点对点短消息业务的种类,信令处理基本流程分为以下两种:移动台发起的短消息业务和移动台终止的短消息业务。
分别介绍移动台向短消息中心发送短消息的信令流程和移动台从短消息中心接收短消息的信令流程。
1.1.1 移动台发送短消息的信令流程移动台发送短消息可以有两条路径:通过MSC /VLR 向短消息中心发送短消息,以及通过SGSN 向短消息中心发送短消息。
1.1.1.1 移动台通过MSC /VLR 向短消息中心发送短消息的信令流程移动台通过MSC /VLR 向短消息中心发送短消息的信令流程如图3.1-1所示。
图1.1-1 移动台通过MSC /VLR 发送短消息的信令流程图CSUA-040-C1 NO.7信令系统4如图1.1-1所示,移动台发送短消息涉及的功能实体包括MS 、MSC 、VLR 、IWMSC 和SC 。
起点为MS ,途经发送短消息的移动台所在的MSC 和VLR ,IWMSC (短消息进入短消息中心的关口局),终点为SC 。
8 说明:IWMSC 与SC 合设。
但是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信令流程,我们将它们分开描述,但是仍以虚框表示合设结构。
通过MSC /VLR 进行短消息起呼的信令流程的(1)~(12)表示移动台发送短消息的12个步骤。
(1) MS 向MSC 发起接入请求,其中包含MS 的IMSI 或TMSI 号码。
(2) MSC 向VLR 发起接入请求,VLR 在接入处理过程中可进行鉴权和加密。
(3) VLR 向MSC 回送接入证实消息。
(4) MSC 向MS 回送接入证实消息,允许MS 进入GSM 网络通讯。
(5) MS 向MSC 发送一条短消息,其中包含短消息的内容、目的SC 地址。
(6) MSC 向VLR 查询MS 是否可以发送短消息。
(7) VLR 在确认MS 具有短消息业务且没有被禁止后,通知MSC 当前MS 可以发送短消息,并提供MSISDN 号码。
(8) MSC 向IWMSC 转发短消息,其中包含该条短消息的内容、源MS 的MSISDN 号码、目的SC 地址。
(9) IWMSC 向SC 转发短消息,其中包含该条短消息的内容、源MS 的MSISDN号码、目的SC 地址。
(10)S C 通知IWMSC 已接受短消息。
(11) I WMSC 通知MSC 已接收短消息。
(12)M SC 通知MS 短消息发送成功。
移动台向短消息中心提交短消息成功,即进入下面的短消息中心向移动台转发短消息过程。
第1章 信令处理流程51.1.1.2 移动台通过SGSN 向短消息中心发送短消息的信令流程图1.1-2 移动台通过SGSN 发送短消息的信令流程图如图1.1-2所示,移动台发送短消息涉及的功能实体包括MS 、SGSN 、IWMSC 和SC 。
起点为MS ,途经发送短消息的移动台所在的SGSN ,IWMSC (短消息进入短消息中心的关口局),终点为SC 。
通过SGSN 进行短消息起呼的信令流程的(1)~(6)表示移动台发送短消息的6个步骤。
(1) MS 向SGSN 发送一条短消息,其中包含短消息的内容、目的SC 地址。
(2) SGSN 向IWMSC 转发短消息,其中包含该条短消息的内容、源MS 的MSISDN 号码、目的SC 地址。
(3) IWMSC 向SC 转发短消息,其中包含该条短消息的内容、源MS 的MSISDN号码、目的SC 地址。
(4) SC 通知IWMSC 已接受短消息。
(5) IWMSC 通知SGSN 已接收短消息。
(6) SGSN 通知MS 短消息发送成功。
移动台向短消息中心提交短消息成功,即进入下面的短消息中心向移动台转发短消息过程。
CSUA-040-C1 NO.7信令系统61.1.2 移动台接收短消息的信令流程移动台接收短消息可以有两条路径:分别从MSC /VLR 或SGSN 。
在GMSC 从HLR 收到路由响应后,根据从HLR 获得的MSC 所在的网络实体的号码(包括MSC 号码,和或者SGSN 号码)。
来决定下一步的投递流程。
1.1.2.1 移动台通过MSC /VLR 接收短消息的信令流程移动台通过MSC /VLR 接收短消息的信令流程如图3.1-3所示。
图1.1-3 移动台通过MSC /VLR 接收短消息的信令流程图如图1.1-3所示,移动台通过MSC /VLR 接收短消息涉及的功能实体包括SC 、GMSC 、HLR 、MSC 、VLR 和MS 。
起点为SC ,途经GMSC (短消息中心发送短消息的关口局)、HLR (接收短消息的移动台所属的HLR )、接收短消息的移动台所在的MSC 和VLR ,终点为MS 。
经过MSC /VLR 进行短消息投递的信令流程的(1)~(15)表示移动台接收短消息的15个步骤。
(1) SC 向GMSC 发送短消息,其中包含短消息的内容、源SC 地址、目的MS的MSISDN 号码,另外还有SC 存在短消息等待发送标识。
(2) GMSC 向目的MS 所属的HLR 查询路由信息。
(3) HLR 向GMSC 返回查询结果,有两种情况:第1章 信令处理流程7● 成功:返回路由信息其中包含目的MS 所在的MSC 号码,以及目的用户的IMSI ,LMSI 号码。
● 失败:返回错误原因,可能同时返回Alert_MSISDN 号码。
(4) GMSC 根据获得的路由信息向目的MSC 发送短消息,其中包含短消息内容、源SC 地址、目的MS 的IMSI 或LMSI 号码。
(5) MSC 向VLR 查询目的MS 的相关信息,包括MS 是否可及等标志位。
(6) VLR 向MSC 发送寻呼请求消息,要求建立无线连接。
(7) MSC 收到VLR 的寻呼请求后,向MS 发送寻呼请求。
(8) MS 寻呼成功,进行接入过程。
(9) MSC 发送接入请求消息通知VLR 寻呼成功。
(10)V LR 完成对MS 的鉴权,完成数据的更新以及加密等操作后,通知MSC接入成功。
(11) M SC 向MS 发送接入证实消息。
(12)M SC 向MS 转发短消息,其中包括短消息内容和源SC 地址。
(13)M S 向MSC 返回短消息成功接收消息。
(14)M SC 通知GMSC ,MS 已成功接收短消息。
(15)GMSC 通知SC ,MS 已成功接收短消息。
如果SC 中还有短消息等待发送,则后续短消息经由SC 送往GMSC ,GMSC 送往MSC ,MSC 发送到MS ,无需再向HLR ,VLR 查询信息。
1.1.2.2 移动台通过SGSN 接收短消息的信令流程移动台通过SGSN 接收短消息的信令流程如图3.1-4所示。
CSUA-040-C1 NO.7信令系统8图1.1-4 移动台通过SGSN 接收短消息的信令流程图 如图1.1-4所示,移动台通过SGSN 接收短消息涉及的功能实体包括SC 、GMSC 、HLR 、SGSN 和MS 。
起点为SC ,途经GMSC (短消息中心发送短消息的关口局)、HLR (接收短消息的移动台所属的HLR ),接收短消息的移动台所在的SGSN ,终点为MS 。
经过SGSN 进行短消息投递的信令流程的(1)~(8)表示移动台接收短消息的8个步骤。
(1) SC 向GMSC 发送短消息,其中包含短消息的内容、源SC 地址、目的MS的MSISDN 号码,另外还有SC 存在短消息等待发送标识。
(2) GMSC 向目的MS 所属的HLR 查询路由信息。
(3) HLR 向GMSC 返回查询结果,有两种情况:● 成功:返回路由信息,其中包含目的MS 所在的MSC 号码,以及目的用户的IMSI ,LMSI 号码。
● 失败:返回错误原因,可能同时返回Alert_MSISDN 号码。
(4) GMSC 根据获得的路由信息向目的SGSN 发送短消息,其中包含短消息内容、源SC 地址、目的MS 的IMSI (肯定没有LMSI )。
(5) SGSN 向MS 转发短消息,其中包括短消息内容和源SC 地址(此过程包括对MS 的寻呼)。
(6) MS 向SGSN 返回短消息成功接收消息。
第1章 信令处理流程9(7) SGSN 通知GMSC ,MS 已成功接收短消息。
(8) GMSC 通知SC ,MS 已成功接收短消息。
如果SC 中还有短消息等待发送,则后续短消息经由SC 送往GMSC ,GMSC 送往SGSN ,SGSN 发送到MS ,无需再向HLR 查询信息。
1.1.3 重发的信令流程上述移动台接收短消息的信令流程为MS 可正常接收短消息的情况。
在实际情况中,可能由于移动台不可及、移动台无存储空间而暂时无法接收短消息。
当短消息中心向移动台发送短消息失败时,根据短消息中心的设置,短消息中心采用不同的重发机制。
● 强制重发此种情况只限于高优先级短消息。
即使当前移动台不可及或者没有存储空间,短消息中心仍然尝试重发该高优先级短消息。
● 定时重发将发送失败的短消息存入等待发送队列中,定时时刻到达后,短消息中心尝试重发。
● 提醒重发短消息中心接收到移动台可及或者有空闲内存的信息,短消息中心向该移动台尝试重发。
以下侧重介绍提醒重发流程。
首先,有必要先介绍一下HLR 中的消息等待数据文件(MWD )。
MWD 中存储向MS 发送短消息失败的所有短消息中心号码、该MS 的MSISDN 号码、以及MS 的当前状态:是否可及(以MNRF 标志位表示)、有无存储空间(以MCEF 标志位表示)。
提醒SC MS 可接收短消息包括三种情况:1.1.3.1 向MS 强制重发高优先级短消息成功短消息中心发送高优先级短消息,向GMSC 返回查询结果后,HLR 中相应标识位(MCEF 、MNRF )被置位时通知GMSC 。
由于短消息中心对于高优先级的短消息强制重发,GMSC 向MS 强制重发成功,且标识位MCEF ,MNRF 被置位时,GMSC 通知HLR 清除相应的标识位。
CSUA-040-C1 NO.7信令系统10 HLR 中某用户的标识位MCEF 和MNRF 被清空后,由HLR 提醒短消息中心该用户可接收短消息,信令流程如图3.1-5所示。
图1.1-5 HLR 提醒短消息中心的信令流程图 信令流程从HLR 开始,进入短消息中心的关口局IWMSC 。
如图1.1-5所示,信令流程分3个步骤。
(1) HLR 查询存储的MWD ,如果某一MS 的MNRF 和MCEF 标识位均被清空,则向IWMSC 发送通知消息; (2) IWMSC 通知SC ,移动用户可以接收短消息; (3) IWMSC 向HLR 回送成功的响应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