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数学-行程问题

合集下载

列方程解应用——有趣的行程问题10

列方程解应用——有趣的行程问题10

列方程解应用——有趣的行程问题10列方程解应用——有趣的行程问题10假设有两个人,小明和小红,他们分别从A地和B地出发,目的地是C地。

从A地到C地的距离为x公里,从B地到C地的距离为y公里。

他们以相同的速度旅行,小明在起点A地停留了t分钟后出发,小红在起点B地停留了s分钟后出发。

设小明的速度为v公里/分钟,则小红的速度也为v公里/分钟。

在行程中,如果小明和小红相遇了,则他们一起继续前进,直至到达C地;如果他们没有相遇,则两人各自独立行进到达各自的终点。

问题一:小红在起点B地的停留时间是小明在起点A地的停留时间的两倍,求小明和小红一起旅行的时间。

解答一:设小明在起点A地停留的时间为t分钟,则小红在起点B地的停留时间为2t分钟。

设小明和小红一起旅行的时间为T分钟。

如果他们相遇了,则相遇的位置距离C地的距离为x-v*t公里(即小明在起点A地行进的距离),同时也是小红在起点B地行进的距离。

因此,小红行进的时间为(2t)*v/v=2t分钟。

则小明行进的时间为t分钟,小红行进的时间为2t分钟,相遇后共同行进的时间为T-t-2t=T-3t分钟。

如果他们没有相遇,则小明行进的距离为x公里,小红行进的距离为y公里,小明行进的时间为t分钟,小红行进的时间为(2t+s)分钟。

因此,小明行进的速度为x/t公里/分钟,小红行进的速度为y/(2t+s)公里/分钟。

由于小明和小红以相同的速度旅行,由速度=距离/时间,我们可以得到x/t=y/(2t+s)。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列出方程组:x - vt = 2v(2t)x/t=y/(2t+s)通过求解这个方程组,可以求得小明和小红一起旅行的时间T。

问题二:在问题一的条件下,求小红从起点B地到达终点C地的时间。

解答二:根据问题一的条件,我们已经知道小明和小红一起旅行的时间为T分钟。

如果他们相遇了,则小红从起点B地到达终点C地的时间为2t分钟。

如果他们没有相遇,则小红行进的距离为y公里,小红行进的时间为(2t+s)分钟。

行程问题九大题型

行程问题九大题型

行程问题九大题型一、相遇问题1. 基本概念两个物体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在途中相遇。

2. 公式相遇路程= 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 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 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3. 例题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甲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经过4小时两人相遇。

求A、B两地的距离。

解:根据公式相遇路程= 速度和×相遇时间,速度和为\(5 + 3=8\)(千米/小时),相遇时间是4小时,所以相遇路程(即A、B两地距离)为\(8×4 = 32\)千米。

二、追及问题1. 基本概念两个物体同向运动,慢者在前,快者在后,经过一定时间快者追上慢者。

2. 公式追及路程= 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 追及路程÷速度差,速度差= 追及路程÷追及时间。

3. 例题甲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先走1小时后,乙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从同一地点出发去追甲。

问乙多长时间能追上甲?解:甲先走1小时的路程就是追及路程,为\(6×1 = 6\)千米,速度差为\(8 - 6 = 2\)千米/小时。

根据追及时间= 追及路程÷速度差,可得追及时间为\(6÷2 = 3\)小时。

三、环形跑道问题1. 同地出发同向而行基本概念:在环形跑道上,两人同地出发同向而行,快者每追上慢者一次,就比慢者多跑一圈。

公式:追及路程= 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追及时间= 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速度差。

例题: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甲的速度是每秒6米,乙的速度是每秒4米。

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长时间甲第一次追上乙?解:追及路程为400米,速度差为\(6 - 4 = 2\)米/秒,根据追及时间= 追及路程÷速度差,可得追及时间为\(400÷2 = 200\)秒。

奥数行程问题大全

奥数行程问题大全

奥数行程问题一、多人行程的要点及解题技巧行程问题是小学奥数中难度系数比较高的一个模块,在小升初考试和各大奥数杯赛中都能见到行程问题的身影。

行程问题中包括:火车过桥、流水行船、沿途数车、猎狗追兔、环形行程、多人行程等等。

每一类问题都有自己的特点,解决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行程问题无论怎么变化,都离不开“三个量,三个关系〃:这三个量是:路程(s)、速度(v)、时间(t)三个关系:1.简单行程:路程二速度X时间2.相遇问题:路程和二速度和X时间3.追击问题:路程差二速度差X时间牢牢把握住这三个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三种关系,就会发现解决行程问题还是有很多方法可循的。

如“多人行程问题〃,实际最常见的是“三人行程〃例:有甲、乙、丙三人同时同地出发,绕一个花圃行走,乙、丙二人同方向行走,甲与乙、丙相背而行。

甲每分钟走40米,乙每分钟走 38米,丙每分钟走36米。

在途中,甲和乙相遇后3分钟和丙相遇。

问:这个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分析:这个三人行程的问题由两个相遇、一个追击组成,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只有三个人的速度,以及一个“3分钟〃的时间。

第一个相遇:在3分钟的时间里,甲、丙的路程和为(40+36)x3=228 (米)第一个追击:这228米是由于在开始到甲、乙相遇的时间里,乙、丙两人的速度差造成的,是逆向的追击过程,可求出甲、乙相遇的时间为 228+(38-36)=114 (分钟)第二个相遇:在114分钟里,甲、乙二人一起走完了全程所以花圃周长为(40+38)x 114=8892 (米)我们把这样一个抽象的三人行程问题分解为三个简单的问题,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

总之,行程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更是锻炼思维的好工具。

只要理解好“三个量〃之间的“三个关系〃,解决行程问题并非难事!二、奥数行程:追及问题的要点及解题技巧1、多人相遇追及问题的概念及公式多人相遇追及问题,即在同一直线上,3个或3个以上的对象之间的相遇追及问题。

所有行程问题都是围绕〃〃这一条基本关系式展开的,比如我们遇到的两大典型行程题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本质也是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转化.由此还可以得到如下两条关系式:多人相遇与追及问题虽然较复杂,但只要抓住这两条公式,逐步表征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问题即可迎刃而解.2、多次相遇追及问题的解题思路所有行程问题都是围绕〃〃这一条基本关系式展开的,多人相遇与追及问题虽然较复杂,但只要抓住这个公式,逐步表征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多次相遇与全程的关系1.两地相向出发:第1次相遇,共走1个全程;第2次相遇,共走3个全程;第3次相遇,共走5个全程;..... ,.........;第N次相遇,共走2N-1个全程;注意:除了第1次,剩下的次与次之间都是2个全程。

行程问题的解题技巧

行程问题的解题技巧

行程问题的解题技巧1. 哎呀呀,行程问题中遇到相向而行的情况,那简直就像是两个人对着跑呀!比如说,小明和小红在一条路上,一个从这头走,一个从那头走,他们多久能相遇呢?这时候只要把两人的速度加起来,再用总路程除以这个和,不就能算出相遇时间啦!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嘛!2. 嘿,要是同向而行呢,那不就是一个追一个嘛!就好像跑步比赛,跑得快的追跑得慢的。

比如小强每分钟跑 100 米,小亮每分钟跑 80 米,那小强要多久才能追上小亮呀?用他们的速度差乘以时间等于最初的距离差这个道理,一下子就能算出来啦,是不是超有趣呀!3. 碰到那种来回跑的行程问题呀,可别晕!比如说小李在 A、B 两点间跑来跑去。

这就像钟摆一样来来回回呀!这时候得仔细分析他跑的每一段路程和时间,然后加起来或者算差值,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儿!这很考验耐心哦,但搞懂后会超有成就感的呀!4. 还有那种在环形跑道上跑的呢,这不就像围着一个大圆圈转嘛!比如小王在环形跑道上跑,和别人相遇几次或者追上几次,就得想想他们相对的速度和跑的圈数啦。

这多有意思呀,就好像在玩一个特别的游戏!5. 你们想想看,行程问题里有时候给的条件可隐晦啦!这就像捉迷藏一样,得仔细找线索呀!比如说告诉你一段路程走了几小时,又告诉你另外一些模糊的信息,就得开动脑筋把有用的找出来,算出行程中的各种数据。

是不是有点像侦探破案呀,刺激吧!6. 有时候行程问题里会有停顿呀什么的,那就像走路走一半歇会儿一样。

比如小张走一段路,中间停了几分钟,这时候得把停顿的时间考虑进去呀,不然可就算错啦,可不能马虎哟!7. 哈哈,行程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的各种走呀跑呀的情况。

只要我们把它当成有趣的事儿,像玩游戏一样去对待,就不会觉得难啦!所以呀,不要害怕行程问题,大胆去挑战它们吧!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行程问题没那么可怕,只要用心去理解和分析,都能轻松搞定!。

几个经典的行程问题

几个经典的行程问题

几个经典的行程问题无论是小学奥数,还是公务员考试,还是公司的笔试面试题,似乎都少不了行程问题——题目门槛低,人人都能看懂;但思路奇巧,的确会难住不少人。

平时看书上网与人聊天和最近与小学奥数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收集到很多简单有趣而又颇具启发性的行程问题,在这里整理成一篇文章,和大家一同分享。

这些题目都已经非常经典了,绝大多数可能大家都见过;希望这里能有至少一个你没见过的题目,也欢迎大家留言提供更多类似的问题。

让我们先从一些最经典最经典的问题说起吧。

0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00 米的 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其中甲的速度是 2 米每秒,乙的速度是 3 米每秒。

一只狗从 A 地出发,先以 6 米每秒的速度奔向乙,碰到乙后再掉头冲向甲,碰到甲之后再跑向乙,如此反复,直到甲、乙两人相遇。

问在此过程中狗一共跑了多少米?这可以说是最经典的行程问题了。

不用分析小狗具体跑过哪些路程,只需要注意到甲、乙两人从出发到相遇需要20 秒,在这20 秒的时间里小狗一直在跑,因此它跑过的路程就是120 米。

说到这个经典问题,故事可就多了。

下面引用某个经典的数学家八卦帖子:John von Neumann (冯·诺依曼)曾被问起一个中国小学生都很熟的问题:两个人相向而行,中间一只狗跑来跑去,问两个人相遇后狗走了多少路。

诀窍无非是先求出相遇的时间再乘以狗的速度。

Neu mann 当然瞬间给出了答案。

提问的人失望地说你以前一定听说过这个诀窍吧。

Neumann 惊讶道:“什么诀窍?我就是把狗每次跑的都算出来,然后计算无穷级数⋯⋯”02某人上午八点从山脚出发,沿山路步行上山,晚上八点到达山顶。

不过,他并不是匀速前进的,有时慢,有时快,有时甚至会停下来。

第二天,他早晨八点从山顶出发,沿着原路下山,途中也是有时快有时慢,最终在晚上八点到达山脚。

试着说明:此人一定在这两天的某个相同的时刻经过了山路上的同一个点。

这个题目也是经典中的经典了。

有趣的行程问题的小学数学日记

有趣的行程问题的小学数学日记

有趣的行程问题的小学数学日记1、有趣的行程问题的小学数学日记今天,坐着无聊,我对爸爸说:我们一起去做奥数题吧!好的!爸爸满口答应了。

因为我行程问题没巩固,所以我先复习行程问题。

爸爸说:让我先来介绍一下行程问题。

好的。

我高兴的'拍了拍手。

爸爸便开始意味深长地介绍起来:我们每天的生活离不开步行、乘车,物体也无时不刻在运动,这即是所谓的行。

有行即产生距离,需要时间,这就构成了行程问题中的三个重要关系量:路程、速度、时间,研究这三个量关系的应用题称之为行程问题。

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最新的小学生数学日记有趣的行程问题:听完了爸爸的介绍,我们开始做例1.例1是这样的:小华和李成家相距400米,两人同时从家中出发,在同一条路上行走,小华每分钟走60米,李成每分钟走70米,,问3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这题太简单了。

只要用小华和李成的速度和乘时间就可以求出两人行走的路程。

然后用400米减去两人行走的路程就可以求出3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了。

我骄傲地说。

爸爸笑了笑说:我认为你考虑问题还不周全。

题目中没有说到底是相向前行,还是相背而行,还是同向而行。

喔,知道了。

这题的解答如下:(1)相向:400-(60+70)*3=10(米)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10米。

(2)相背:400+(60+70)*3=790(米)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790米。

(3)同向:小华在前400-70*3+60*3=370米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370米。

__aoxue123(4)同向:李成在前400-60*3+70*3=430米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430米。

啊!行程问题真有趣!2、有趣的行程问题的数学日记今天,坐着无聊,我对爸爸说:"我们一起去做奥数题吧!""好的!"爸爸满口答应了。

因为我行程问题没巩固,所以我先复习行程问题。

爸爸说:"让我先来介绍一下行程问题。

小学奥数必做的31道行程问题

小学奥数必做的31道行程问题

一、行程问题:S=V×T,总结如下: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二、衍伸总结如下:追击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流水问题:顺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 ? ? ? 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 ? ? 船? ?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两岸问题:S=3A-B,两次相遇相隔距离=2×(A-B)电梯问题:S=(人与电梯的合速度)×时间=(人与电梯的合速度)×时间平均速度:V平=2(V1×V2)÷(V1+V2)?1、邮递员早晨7时出发送一份邮件到对面的山坳里,从邮局开始要走12千米的上坡路,8千米的下坡路。

他上坡时每小时走4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5千米,到达目的地后停留1小时,又从原路返回,邮递员什么时候可以回到邮局【解析】核心公式:时间=路程÷速度去时:T=12/4+8/5=4.6小时返回:T’=8/4+12/5=4.4小时T总=4.6+4.4+1=10小时7:00+10:00=17:00整体思考:全程共计:12+8=20千米去时的上坡变成返回时的下坡,去时的下坡变成返回时的上坡因此来回走的时间为:20/4+20/5=9小时所以总的时间为:9+1=10小时7:00+10:00=17:00?2、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走6千米,回时每小时走9千米,来回共用5小时。

小明来回共走了多少千米【解析】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速度比=6:9=2:3时间比=3:23+2=5小时,正好S=6×3=18千米来回为18×2=36千米?3、A、B两城相距240千米,一辆汽车原计划用6小时从A城开到B城,汽车行驶了一半路程,因故在途中停留了30分钟。

如果按照原定的时间到达B城,汽车在后半段路程速度应该加快多少【解析】核心公式:速度=路程÷时间前半程开了3小时,因故障停留30分钟,因此接下来的路程需要2.5小时来完成V=120÷2.5=48千米/小时原V=240/6=40千米/小时所以需要加快:48-40=8千米/小时?4、甲、乙两车都从A地出发经过B地驶往C地,A,B两地的距离等于B,C两地的距离.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80%.已知乙车比甲车早出发11分钟,但在B地停留了7分钟,甲车则不停地驶往C 地.最后乙车比甲车迟4分钟到C地.那么乙车出发后几分钟时,甲车就超过乙车。

有趣的数学行程问题——追及问题,变量下的思考

有趣的数学行程问题——追及问题,变量下的思考

有趣的数学行程问题——追及问题,变量下的思考提到行程问题,在我们的脑海中,马上就可以浮现出三个要素:路程、速度和时间,而提到追及问题的时候,我们又可以想到的是路程差是个定值。

比如:(1)直接的追及问题: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几分钟后甲追到乙。

这儿的A、B两地的距离差是个定值,同时出发,到追到乙,两者用的时间相等,变量为速度。

(2)环形跑道追及问题:甲乙二人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多少分钟后甲追上乙。

这儿的变量仍是速度,距离差值为环形跑道的周长。

(3)乙从A地出发,多少分钟后甲也从A地出发,到相距多远的B地与A相遇。

……以上这些都是比较经典的行程追及问题,时间×速度差=追及的距离,这个公式相信大家早已心有定数,当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留言告知于小编,以后的几个专题就专门就行程问题作以讲解。

而我们今天所要分析的是,变量下的追及问题:例:在一条马路上,小明骑车与小光同向而行,小明骑车速度是小光速度的3倍,每隔10分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小光,每隔20分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小明。

已知公共汽车从始发站每次间隔同样的时间发一辆车,问:相邻两车间隔几分发车?分析:初看此题,是不是感觉有点麻烦了,变量太多,还没有直接的数据。

那么,除了设未知数,别无他法。

先设车的速度为x米/分,再设小光的速度为y米/分,则小明的速度为3y米/分,刚刚写出的公式还记得吗?时间×速度差=追及的距离,便可列出等式:10(x-y)=20(x-3y)可得出 x=5y 这个结论,意即:车速是小光速度的5倍,也就意味着,小光走10分钟,相当于车行驶2分钟,再结合,每10分钟有一辆车超过小光,那么相邻两车的发车间隔时间就为8分钟。

看懂了吗?。

趣味数学之行程问题

趣味数学之行程问题

趣味数学之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一)一、专题简析:我们把研究路程、速度、时间这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称为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主要包括相遇问题、相背问题和追及问题。

这一周我们来学习一些常用的、基本的行程问题。

解答行程问题时,要理清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紧扣基本数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来思考,对具体问题要作仔细分析,弄清出发地点、时间和运动结果。

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

两人几小时后相遇?分析与解答:这是一道相遇问题。

所谓相遇问题就是指两个运动物体以不同的地点作为出发地作相向运动的问题。

根据题意,出发时甲乙两人相距20千米,以后两人的距离每小时缩短6+4=10千米,这也是两人的速度和。

所以,求两人几小时相遇,就是求20千米里面有几个10千米。

因此,两人20÷(6+4)=2小时后相遇。

二、精练练习一1,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18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15千米,经过6小时两船在途中相遇。

两地间的水路长多少千米?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分别从相距900千米的甲、乙两地出发,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50千米。

8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3,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 城需12小时。

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答案】1.(18+15)×6=198(千米)2.(1)相向而行:900-(40+50)×8=180(千米)(2)背向而行:900+(40+50)×8=1620(千米)(3)摩托车追汽车:900-(50-40)×8=820(千米)(4)汽车追摩托车:900+(50-40)×8=980(千米)3.480÷[(480÷6)+(480÷12)]=4(小时)例2:王欣和陆亮两人同时从相距2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王欣每分钟行110米,陆亮每分钟行90米。

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

12个经典的行程问题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00 米的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其中甲的速度是2 米每秒,乙的速度是3 米每秒。

一只狗从A 地出发,先以6 米每秒的速度奔向乙,碰到乙后再掉头冲向甲,碰到甲之后再跑向乙,如此反复,直到甲、乙两人相遇。

问在此过程中狗一共跑了多少米?这可以说是最经典的行程问题了。

不用分析小狗具体跑过哪些路程,只需要注意到甲、乙两人从出发到相遇需要20 秒,在这20 秒的时间里小狗一直在跑,因此它跑过的路程就是120 米。

某人上午八点从山脚出发,沿山路步行上山,晚上八点到达山顶。

不过,他并不是匀速前进的,有时慢,有时快,有时甚至会停下来。

第二天,他早晨八点从山顶出发,沿着原路下山,途中也是有时快有时慢,最终在晚上八点到达山脚。

试着说明:此人一定在这两天的某个相同的时刻经过了山路上的同一个点。

这个题目也是经典中的经典了。

把这个人两天的行程重叠到一天去,换句话说想像有一个人从山脚走到了山顶,同一天还有另一个人从山顶走到了山脚。

这两个人一定会在途中的某个地点相遇。

这就说明了,这个人在两天的同一时刻都经过了这里。

甲从A 地前往B 地,乙从B 地前往A 地,两人同时出发,各自匀速地前进,每个人到达目的地后都立即以原速度返回。

两人首次在距离A 地700 米处相遇,后来又在距离B 地400 米处相遇。

求A 、B 两地间的距离。

答案:1700 米。

第一次相遇时,甲、乙共同走完一个AB 的距离;第二次相遇时,甲、乙共同走完三个AB 的距离。

可见,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的过程花了两个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这么多的时间。

既然第一次相遇时甲走了700 米,说明后来甲又走了1400 米,因此甲一共走了2100 米。

从中减去400 米,正好就是A 、B 之间的距离了。

甲、乙、丙三人百米赛跑,每次都是甲胜乙10 米,乙胜丙10 米。

则甲胜丙多少米?答案是19 米。

“乙胜丙10 米”的意思就是,等乙到了终点处时,丙只到了90 米处。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和思路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和思路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和思路
1. 哎呀呀,碰到行程问题别慌呀!你看,就像你要去一个好玩的地方,得先规划好路线一样。

比如说,从家到超市5 公里,你走路每小时3 公里,那算一下不就知道得走多久啦!解题时要抓住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这可是关键哦!
2. 嘿,行程问题有时候挺绕人的,可咱不怕呀!比如说两辆车同时出发,一辆速度快,一辆速度慢,它们之间的距离变化不就是个有趣的事儿嘛。

就好像跑步比赛,谁跑得快,不就更容易领先嘛,这里面的窍门可得搞清楚咯!
3. 哇塞,行程问题的思路其实不难找呢!就像你找宝藏,得有线索呀。

比如知道了总路程和两人的速度比,那就能算出各自走的路程啦。

好比分蛋糕,按比例来嘛,这样一想是不是就简单多啦?
4. 哟呵,行程问题里还藏着好多小秘密呢!比如说相遇问题,两个人相向而行,就跟你和朋友约好见面,想想怎么才能碰面最快嘛。

这不就是实际生活中的事儿嘛,可有意思啦!
5. 哈哈,解决行程问题可得仔细着点!就像走路要一步一步稳着来。

比如给你一段路程,中间休息了一会儿,那时间可得单独算呀。

就好比做一件事,中间停了会儿,总得把时间分清楚不是?
6. 呀,行程问题也不是那么难搞嘛!比如说知道了速度和时间,那路程不就呼之欲出啦。

这就像你知道每天跑多少,跑了几天,一共跑了多远不就清楚啦,是不是很好理解呀?
7. 哼,行程问题可难不倒我!就像爬山,虽然过程有点累,但到了山顶就超有成就感。

遇到难题别怕,一点点分析,总能找到答案的!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只要掌握好方法和思路,行程问题绝对能轻松拿下!。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行程问题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一、基本简单行程及变速问题1、强强跑100米用10秒,旗鱼每小时能游120 千米,请问:谁的速度更快?2、墨墨练习慢跑,12 分钟跑了3000 千,按照这个速度慢跑25000 米需要多少分钟?如果他每天都以这个速度跑10 分钟,连续跑一个月,他一共跑了多少千米?3、A、B两城相距240千米,一辆汽车原计划用6小时从A城到B城,那么汽车每小时应该行驶多少千米?实际上汽车行驶了一半路程后发生故障,在途中停留了 1 小时,如果要按照原定的时间到达B城,汽车在后一半行程上每小时应该行驶多少千米?4、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机场起飞,向同一方向飞行,甲每小时飞行300千米,乙每小时飞行340千米, 4 小时后它们相距多少千米?这时甲提高速度打算用 2 小时追上乙,那么甲每小时应该飞行多少千米?5、萱萱一家开车去外地旅游,原计划每小时行驶45 千米,实际上由于高速公路堵车,汽车每小时只行驶30 千米,这样就晚到两小时,问:萱萱一家在路上实际花了几个小时?6、甲从A地出发去B地办事情,下午 1 点出发,晚上7 点准时到达,如果他想下午两点出发,晚上7点准时到达,每小时就必须多行2千米,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7、小欣家离学校1000米,平时他步行25 分钟后准时到校。

有一天他晚出发10 分钟,为避免迟到,小欣先乘公共汽车,然后步行,结果仍然准时到校,已知公共汽车的速度是小欣步行速度的 6 倍,问:小欣这天上学步行了多少米?8、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 6 小时后相遇在中点,如果甲延迟 1 小时出发,乙每小时少走 4 千米,两人仍在中点相遇,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二、基本相遇问题:1、A、B两地相距4800 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如果甲每分钟走60 米,乙每分钟走100米,请问:(1)甲从A走到B需要多长时间?(2)两人从出发地到相遇需要多长时间?2、在第 4 题中,如果甲乙两人的速度大小不变,但甲出发时改变方向,即两人同时同向出发,问:乙出发后多久可以追上甲?3、甲乙两地相距350 千米,A车在早上8 点从甲地出发,以每小时40 千米的速度开往乙地。

奥数——行程、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

奥数——行程、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

一、由简单行程问题拓展出的多次相遇问题所有行程问题都是围绕“=⨯路程速度时间”这一条基本关系式展开的,多人相遇与追及问题虽然较复杂,但只要抓住这个公式,逐步表征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问题即可迎刃而解.二、多次相遇与全程的关系1. 两地相向出发:第1次相遇,共走1个全程;第2次相遇,共走3个全程;第3次相遇,共走5个全程;…………, ………………;第N 次相遇,共走2N-1个全程;注意:除了第1次,剩下的次与次之间都是2个全程。

即甲第1次如果走了N 米,以后每次都走2N 米。

2. 同地同向出发:第1次相遇,共走2个全程;第2次相遇,共走4个全程;第3次相遇,共走6个全程;…………, ………………;第N 次相遇,共走2N 个全程;3、多人多次相遇追及的解题关键多次相遇追及的解题关键 几个全程多人相遇追及的解题关键 路程差三、解多次相遇问题的工具——柳卡柳卡图,不用基本公式解决,快速的解法是直接画时间-距离图,再画上密密麻麻的交叉线,按要求知识框架多次相遇与追及问题数交点个数即可完成。

折线示意图往往能够清晰的体现运动过程中“相遇的次数”,“相遇的地点”,以及“由相遇的地点求出全程”,使用折线示意图法一般需要我们知道每个物体走完一个全程时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如果不画图,单凭想象似乎对于像我这样的一般人儿来说不容易。

【例 1】甲、乙两名同学在周长为300米圆形跑道上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练习跑步,甲每秒钟跑3.5米,乙每秒钟跑4米,问:他们第十次相遇时,甲还需跑多少米才能回到出发点?【巩固】 甲乙两人在相距90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3米,乙的速度是每秒2米.如果他们同时分别从直路两端出发,10分钟内共相遇几次?【例 2】甲、乙两车同时从A 地出发,不停的往返行驶于A ,B 两地之间。

已知甲车的速度比乙车快,并且两车出发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遇都在途中C 地。

问: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多少倍?例题精讲【巩固】甲、乙二人从相距 6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6时后相遇。

四年级趣味数学课外知识篇每天20分钟拓展训练行程问题

四年级趣味数学课外知识篇每天20分钟拓展训练行程问题

第二十三讲行程问题(一)知识要点:基本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例题讲解:【例1】飞机每小时飞行500千米,是汽车速度的5倍。

汽车和飞机6小时一共可以前行多少千米?分析:这个题目最后是要求路程,我们要找到速度和时间。

飞机的速度已知是500千米,汽车的速度为5005100÷=千米。

汽车的路程为100×6=600千米,飞机的路程为500×6=3600千米,一共行驶600+3600=4200千米。

解:(1)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千米)5005100(2)汽车的路程是多少?100×6=600(千米)(3)飞机的路程是多少?500×6=3000(千米)(4)汽车和飞机6小时一共可以前行多少千米?3000+600=3600(千米)答:汽车和飞机6小时一共可以前行3600千米。

小结:这是最基础的行程问题,可以直接根据公式:路程=速度×时间来进行求解。

【例2】一辆卡车从甲城到乙城用了8小时,从乙城到丙城用了2小时,已知甲城与乙城之间的路程是320千米,求从甲城经过乙城到丙城的路程是多少?分析:甲城经过乙城到丙城的路程,等于把甲城到乙城的距离加上乙城到丙城的距离。

现在甲城到乙城的距离已知,只需要求乙城到丙城的距离。

320千米 ?千米甲 乙 丙?千米解:(1)卡车的速度:320840÷=(千米)(2)乙、丙两城之间的路程:40×2=80(千米)(3)从甲城经乙城到丙城的路程:320+80=400(千米)答:从甲城经乙城到丙城的路程是400千米。

小结:本题中出现了不同的速度和路程,需要将时间×速度=路程的公式进行灵活运用。

【例3】 一辆轿车从甲地开到乙地用了6小时,由乙地返回到甲地,每小时比来时多行了16千米,只用了4小时,这辆轿车往返甲、乙两地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分析: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是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有趣的行程问题B(一)提高版

有趣的行程问题B(一)提高版

有趣的行程问题B(一)知识精讲模块一、环形跑道问题本讲中的行程问题是特殊场地行程问题之一。

是多人(一般至少两人)多次相遇或追及的过程解决多人多次相遇与追击问题的关键是看我们是否能够准确的对题目中所描述的每一个行程状态作出正确合理的线段图进行分析。

一、在做出线段图后,反复的在每一段路程上利用:路程和=相遇时间×速度和路程差=追及时间×速度差二、解环形跑道问题的一般方法:环形跑道问题,从同一地点出发,如果是相向而行,则每合走一圈相遇一次;如果是同向而行,则每追上一圈相遇一次.这个等量关系往往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题精选例题1 在400 米的环行跑道上,A,B 两点相距100 米。

甲、乙两人分别从A,B 两点同时出发,按逆时针方向跑步。

甲甲每秒跑5 米,乙每秒跑 4 米,每人每跑100 米,都要停10 秒钟。

那么甲追上乙需要时间是多少秒?例题2 有甲、乙、丙3人,甲每分钟行走120米,乙每分钟行走100米,丙每分钟行走70米.如果3个人同时同向,从同地出发,沿周长是300米的圆形跑道行走,那么多少分钟之后,3人又可以相聚在跑道上同一处?例题3 周长为400米的圆形跑道上,有相距100米的A,B两点.甲、乙两人分别从A,B 两点同时相背而跑,两人相遇后,乙即转身与甲同向而跑,当甲跑到A时,乙恰好跑到B.如果以后甲、乙跑的速度和方向都不变,那么甲追上乙时,甲从出发开始,共跑了多少米?例题4 在一圆形跑道上,甲从 A 点、乙从 B 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6 分后两人相遇,再过4 分甲到达 B 点,又过 8 分两人再次相遇.甲、乙环行一周各需要多少分?例题5 如下图所示的三条圆形跑道,每条跑道的长都是0.5千米,A 、B 、C 三位运动员同时从交点O 出发,分别沿三条跑道跑步,他们的速度分别是每小时4千米,每小时8千米,每小时6千米。

问:从出发到三人第一次相遇,他们共跑了多少千米?例题6 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点A 出发,沿周长6千米的圆形跑道以相反的方向行驶.甲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55千米.一旦两车迎面相遇,则乙车立刻调头;一旦甲车从后面追上一车,则甲车立刻调头,那么两车出发后第11次相遇的地点距离有多少米?例题7 如图,一个长方形的房屋长13米,宽8米.甲、乙两人分别从房屋的两个墙角出发,甲每秒钟行3米,乙每秒钟行2米.问:经过多长时间甲第一次看见乙?OCBA例题8 如图,8时10分,有甲、乙两人以相同的速度分别从相距60米的A ,B 两地顺时针方向沿长方形ABCD 的边走向D 点.甲8时20分到D 点后,丙、丁两人立即以相同速度从D 点出发.丙由D 向A 走去,8时24分与乙在E 点相遇;丁由D 向C 走去,8时30分在F 点被乙追上.问三角形BEF 的面积为多少平方米?例题9 下图是一个玩具火车轨道,A 点有个变轨开关,可以连接B 或者C . 小圈轨道的周长是1.5 米,大圈轨道的周长是3 米. 开始时,A 连接C ,火车从A 点出发,按照顺时针方向在轨道上移动,同时变轨开关每隔 1 分钟变换一次轨道连接. 若火车的速度是每分钟10 米,则火车第10 次回到A 点时用了 秒钟.例题10 甲、乙两人沿 400 米环形跑道练习跑步,两人同时从跑道的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跑去。

【五年级】论行程 有趣的数学题作文450字

【五年级】论行程 有趣的数学题作文450字

【五年级】论行程有趣的数学题作文450字我最近参加了一次有趣的行程,这次行程不仅让我开心,还让我学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题。

我们的行程是去参观一个大型的游乐场,这个游乐场里有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比如过山车、旋转木马、碰碰车等等。

当我们到达游乐场的时候,我急忙跑去玩过山车,这是我最喜欢的游乐设施之一。

过山车的轨道上有很多个高低起伏的坡道,我忍不住想知道每个坡道的高度和速度是多少。

于是,我找到了过山车的工作人员,询问了一下过山车的高度。

工作人员告诉我,过山车的高度是25米,我觉得很有趣,于是我又问了一下过山车的速度。

工作人员告诉我,过山车的速度是每秒20米。

我心中突然冒出了一个问题:过山车从高处滑下来的时候,速度会不会变化?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趣,所以我立刻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我知道速度是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而高度是物体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所以,我把问题转化成了:过山车从25米高的地方滑下来,经过1秒钟的时间,速度会是多少?通过计算,我得出了结论:过山车从25米高的地方滑下来后,速度是每秒20米。

也就是说,过山车从高处滑下来的时候,速度是恒定的,并不会发生变化。

这个问题的解答让我又惊又喜。

我觉得数学真的很神奇,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让我们对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

在这次行程中,我还碰到了其他有趣的数学题。

游乐场里的旋转木马上有很多个座位,每个座位上都有一个数字,而且这些数字都是连续的。

我好奇地询问了一个旋转木马的员工,他告诉我,旋转木马上的数字是从1开始逐渐增加的。

我立刻想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旋转木马上有100个座位,那么最后一个座位上的数字会是多少呢?通过思考和计算,我得出了结论:最后一个座位上的数字是100。

这是因为,旋转木马上的数字是从1开始逐渐增加的,而旋转木马上座位的个数是100,所以最后一个座位上的数字就是100。

这个问题的解答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我发现,数学是一个非常有趣和有挑战性的学科,它可以让我们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

有趣的行程问题

有趣的行程问题

再接再厉
• 2.一列火车过隧道,从车头进入道口到车尾 离开隧道共需45秒,当整列火车在隧道里 时需32秒,若车身长180米,隧道长x米, 可列方程为 。
思路分析:
• ①在过程中,火车的速度不变,可据此列 方程; • ②关键是搞清 路程之间的关系,不妨画出 示意图:
示意图
• 从示意图中分析等量关系: • (1)行45秒时的路程情况: 车 尾 车 头
逆风速度=船速-风速
船速=(顺风速度+逆风速度)÷2
• 变式:
风速=(顺风速度-逆风速度)÷2
分 手 处 相 遇 处
4km

1.5km
A
等量关系
• 1时间上的等量关系:
从分手到相遇时的时间相等
• 2.路程上的等量关系:
从分手到相遇时个人比队伍多行了8km
据此,很容易列出方程求解!
小结:关键是挖掘题目的等量关系
行程问题包含了路程、速度、时间三个基本 量,只要耐性细致地挖掘出等量关系,就 可以迎刃而解了!
隧 道 x
车 尾 车 头
(2)行30秒的路程情况:(你能画 出来吗?试一试!)
• 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车 尾
车 头 隧道长
车 尾
车 头
总结提高
• 这类题与火车上桥、下桥类似,关键是理 清行驶的路程,这里的路程包括了车身的 长度。画图观察时,只需看车头或车尾。
再攀新高
3.铁道旁一条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有一人步 行,另有一人骑车都向东行驶,行人的速度 为3.6km/h,骑车人的速度是10.8km/h,如果 有一列火车从他们背后开过来,它通过行人 用时21秒,通过骑车人用时24秒,求这列火 车的车身长。
思考:
• (1)3题同2题类似吗?两者有何异同? • (2)分析:相同点: 火车的速度不变 隧道是“死”的,人是 • 不同点: “活”的。火车走,人 也走 • 关键:

有趣的行程问题A(一)基础版

有趣的行程问题A(一)基础版

有趣的行程问题A(一)知识精讲模块一、环形跑道问题本讲中的行程问题是特殊场地行程问题之一。

是多人(一般至少两人)多次相遇或追及的过程解决多人多次相遇与追击问题的关键是看我们是否能够准确的对题目中所描述的每一个行程状态作出正确合理的线段图进行分析。

一、在做出线段图后,反复的在每一段路程上利用:路程和=相遇时间×速度和路程差=追及时间×速度差二、解环形跑道问题的一般方法:环形跑道问题,从同一地点出发,如果是相向而行,则每合走一圈相遇一次;如果是同向而行,则每追上一圈相遇一次.这个等量关系往往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题精选例题1 一个圆形操场跑道的周长是500米,两个学生同时同地背向而行.黄莺每分钟走66米,麻雀每分钟走59米.经过几分钟才能相遇?例题2 小张和小王各以一定速度,在周长为5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王的速度是200米/分.⑴小张和小王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跑步,1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小张的速度是多少米/分?⑵小张和小王同时从同一点出发,同一方向跑步,小张跑多少圈后才能第一次追上小王?例题3 幸福村小学有一条200米长的环形跑道,冬冬和晶晶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冬冬每秒钟跑6米,晶晶每秒钟跑4米,问冬冬第一次追上晶晶时两人各跑了多少米,第2次追上晶晶时两人各跑了多少圈?例题4 两名运动员在湖的周围环形道上练习长跑.甲每分钟跑250米,乙每分钟跑20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45分钟甲追上乙;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反向出发,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相遇?例题5 在300米的环形跑道上,田奇和王强同学同时同地起跑,如果同向而跑2分30秒相遇,如果背向而跑则半分钟相遇,求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例题6 在周长为200米的圆形跑道—条直径的两端,甲、乙两人分别以6米/秒,5米/秒的骑车速度同时同向出发,沿跑道行驶。

问:16分钟内,甲追上乙多少次?例题7 在环形跑道上,两人在一处背靠背站好,然后开始跑,每隔4分钟相遇一次;如果两人从同处同向同时跑,每隔20分钟相遇一次,已知环形跑道的长度是1600米,那么两人的速度分别是多少?例题8 在环形跑道上,两人都按顺时针方向跑时,每12分钟相遇一次,如果两人速度不变,其中一人改成按逆时针方向跑,每隔4分钟相遇一次,问两人跑一圈各需要几分钟?例题9 甲、乙、丙在湖边散步,三人同时从同一点出发,绕湖行走,甲速度是每小时 5.4千米,乙速度是每小时4.2千米,她们二人同方向行走,丙与她们反方向行走,半个小时后甲和丙相遇,在过5分钟,乙与丙相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00 米的 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其中甲的速度是 2 米每秒,乙的速度是 3 米每秒。

一只狗从 A 地出发,先以 6 米每秒的速度奔向乙,碰到乙后再掉头冲向甲,碰到甲之后再跑向乙,如此反复,直到甲、乙两人相遇。

问在此过程中狗一共跑了多少米?这可以说是最经典的行程问题了。

不用分析小狗具体跑过哪些路程,只需要注意到甲、乙两人从出发到相遇需要20 秒,在这20 秒的时间里小狗一直在跑,因此它跑过的路程就是120 米。

说到这个经典问题,故事可就多了。

下面引用某个经典的数学家八卦帖子:John von Neumann (冯·诺依曼)曾被问起一个中国小学生都很熟的问题:两个人相向而行,中间一只狗跑来跑去,问两个人相遇后狗走了多少路。

诀窍无非是先求出相遇的时间再乘以狗的速度。

Neumann 当然瞬间给出了答案。

提问的人失望地说你以前一定听说过这个诀窍吧。

Neumann 惊讶道:“什么诀窍?我就是把狗每次跑的都算出来,然后计算无穷级数”02)某人上午八点从山脚出发,沿山路步行上山,晚上八点到达山顶。

不过,他并不是匀速前进的,有时慢,有时快,有时甚至会停下来。

第二天,他早晨八点从山顶出发,沿着原路下山,途中也是有时快有时慢,最终在晚上八点到达山脚。

试着说明:此人一定在这两天的某个相同的时刻经过了山路上的同一个点。

这个题目也是经典中的经典了。

把这个人两天的行程重叠到一天去,换句话说想像有一个人从山脚走到了山顶,同一天还有另一个人从山顶走到了山脚。

这两个人一定会在途中的某个地点相遇。

这就说明了,这个人在两天的同一时刻都经过了这里。

03)甲从A 地前往B 地,乙从B 地前往A 地,两人同时出发,各自匀速地前进,每个人到达目的地后都立即以原速度返回。

两人首次在距离 A 地700 米处相遇,后来又在距离 B 地400 米处相遇。

求 A 、 B 两地间的距离。

答案:1700 米。

第一次相遇时,甲、乙共同走完一个AB 的距离;第二次相遇时,甲、乙共同走完三个AB 的距离。

可见,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的过程花了两个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这么多的时间。

既然第一次相遇时甲走了700 米,说明后来甲又走了1400 米,因此甲一共走了2100 米。

从中减去400 米,正好就是A 、 B 之间的距离了。

04)甲、乙、丙三人百米赛跑,每次都是甲胜乙10 米,乙胜丙10 米。

则甲胜丙多少米?答案是19 米。

“乙胜丙10 米”的意思就是,等乙到了终点处时,丙只到了90 米处。

“甲胜乙10 米”的意思就是,甲到了终点处时,乙只到了90 米处,而此时丙应该还在81 米处。

所以甲胜了丙19 米。

05)哥哥弟弟百米赛跑,哥哥赢了弟弟1 米。

第二次,哥哥在起跑线处退后1 米与弟弟比赛,那么谁会获胜?答案是,哥哥还是获胜了。

哥哥跑100 米需要的时间等于弟弟跑99 米需要的时间。

第二次,哥哥在-1 米处起跑,弟弟在0 米处起跑,两人将在第99 米处追平。

在剩下的 1 米里,哥哥超过了弟弟并获得胜利。

06)如果你上山的速度是2 米每秒,下山的速度是6 米每秒(假设上山和下山走的是同一条山路)。

那么,你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这是小学行程问题中最容易错的题之一,是小孩子们死活也搞不明白的问题。

答案不是4 米每秒,而是 3 米每秒。

不妨假设全程是S 米,那么上山的时间就是S/2 ,下山的时间就是S/6 ,往返的总路程为2S ,往返的总时间为S/2 + S/6 ,因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S / (S/2 + S/6) = 3 。

其实,我们很容易看出,如果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 a ,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 b ,那么总的平均速度应该小于(a + b) / 2 。

这是因为,你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速度慢的那一半路程上,从而把平均速度拖慢了。

事实上,总的平均速度应该是 a 和b 的调和平均数,即 2 / (1/a + 1/b) ,很容易证明调和平均数总是小于等于算术平均数的。

接下来的两个问题与流水行船有关。

假设顺水时实际船速等于静水中的船速加上水流速度,逆水时实际船速等于静水中的船速减去水流速度。

07)船在静水中往返A 、B 两地和在流水中往返A 、B 两地相比,哪种情况下更快?这是一个经典问题了。

答案是,船在静水中更快一些。

这个问题和前一个问题本质上完全一样。

注意船在顺水中的实际速度与在逆水中的实际速度的平均值就是它的静水速度,但由前一个问题的结论,实际的总平均速度会小于这个平均值。

因此,船在流水中往返需要的总时间更久。

考虑一种极端情况可以让问题的答案变得异常显然,颇有一种荒谬的喜剧效果。

假设船刚开始在上游。

如果水速等于船速的话,它将以原速度的两倍飞速到达折返点。

但它永远也回不来了08)船在流水中逆水前进,途中一个救生圈不小心掉入水中,一小时后船员才发现并调头追赶。

则追上救生圈所需的时间会大于一个小时,还是小于一个小时,还是等于一个小时?这也是一个经典问题了。

中学物理竞赛中曾出现过此题,《编程之美》上也有一个完全相同的问题。

答案是等于一个小时。

原因很简单:反正船和救生圈都被加上了一个水流的速度,我们就可以直接抛开流水的影响不看了。

换句话说,我们若以流水为参照系,一切就都如同没有流水了。

我们直接可以想像船在静水当中丢掉了一个救生圈并继续前行一个小时,回去捡救生圈当然也还需要一个小时。

每当有人还是没想通时,我很愿意举这么一个例子。

假如有一列匀速疾驰的火车,你在火车车厢里,从车头往车尾方向步行。

途中你掉了一个钱包,但继续往前走了一分钟后才发现。

显然,你回去捡钱包需要的时间也是一分钟。

但是,钱包不是正被火车载着自动地往远方走吗?其实,既然你们都在火车上,自然就可以无视火车的速度了。

前面的救生圈问题也是一样的道理。

下面这个问题也很类似:假设人在传送带上的实际行走速度等于人在平地上的行走速度加上一个传送带的速度。

09)你需要从机场的一号航站楼走到二号航站楼。

路途分为两段,一段是平地,一段是自动传送带。

假设你的步行速度是一定的,因而在传送带上步行的实际速度就是你在平地上的速度加上传送带的速度。

如果在整个过程中,你必须花两秒钟的时间停下来做一件事情(比如蹲下来系鞋带),那么为了更快到达目的地,你应该把这两秒钟的时间花在哪里更好?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两种方案是一样的吧?然而,真正的答案却是,把这两秒花在传送带上会更快一些。

这是因为,传送带能给你提供一些额外的速度,因而你会希望在传送带上停留更久的时间,更充分地利用传送带的好处。

因此,如果你必须停下来一会儿的话,你应该在传送带上多停一会儿。

10)假设你站在甲、乙两地之间的某个位置,想乘坐出租车到乙地去。

你看见一辆空车远远地从甲地驶来,而此时整条路上并没有别人与你争抢空车。

我们假定车的行驶速度和人的步行速度都是固定不变的,并且车速大于人速。

为了更快地到达目的地,你应该迎着车走过去,还是顺着车的方向往前走一点?这是我在打车时想到的一个问题。

我喜欢在各种人多的场合下提出这个问题,此时大家的观点往往会立即分为鲜明的两派,并且各有各的道理。

有人说,由于车速大于人速,我应该尽可能早地上车,充分利用汽车的速度优势,因此应该迎着空车走上去,提前与车相遇嘛。

另一派人则说,为了尽早到达目的地,我应该充分利用时间,马不停蹄地赶往目的地。

因此,我应该自己先朝目的地走一段路,再让出租车载他走完剩下的路程。

其实答案出人意料的简单,两种方案花费的时间显然是一样的。

只要站在出租车的角度上想一想,问题就变得很显然了:不管人在哪儿上车,出租车反正都要驶完甲地到乙地的全部路程,因此此人到达乙地的时间总等于出租车驶完全程的时间,加上途中接人上车可能耽误的时间。

从省事儿的角度来讲,站在原地不动是最好的方案!我曾经把这个有趣的问题搬上了《新知客》杂志2010 年第9 期的趣题专栏。

不少人都找到了这个题的一个bug :在某些极端情况下,顺着车的方向往前走可能会更好一些,因为你或许会直接走到终点,而此时出租车根本还没追上你!11)某工厂每天早晨都派小车按时接总工程师上班。

有一天,总工程师为了早些到工厂,比平日提前一小时出发步行去工厂。

走了一段时间后,遇到来接他的小车才上车继续前进。

进入工厂大门后,他发现只比平时早到10 分钟. 总工程师在路上步行了多长时间才遇到来接他的汽车?设人和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据说,这是一道初中物理竞赛题(初中物理有“运动”一章)。

答案是55 分钟。

首先,让我们站在车的角度去想(正如前一题那样)。

车从工厂出发,到半途中就遇上了总工程师并掉头往回走,结果只比原来早到10 分钟。

这说明,它比原来少走了10 分钟的车程,这也就是从相遇点到总工程师家再到相遇点的路程。

这就说明,从相遇点到总工程师家需要 5 分钟车程。

现在,让我们把视角重新放回总工程师那里。

让我们假设总工程师遇上了来接他的车并坐上去之后,并没有下令汽车立即掉头,而是让车像平日那样继续开到他家再返回工厂,那么他到工厂的时间应该和原来一样。

这说明,他提前出发的那一个小时完全浪费了。

这一个小时浪费在哪儿了呢?浪费在了他步行到相遇点的过程,以及乘车又回到家的过程。

既然乘车又回到家需要 5 分钟,因此步行的时间就是55 分钟了。

12)有一位隐居在深山老林的哲学家。

一天,他忘记给家里唯一的时钟上发条了。

由于他家里没有电话、电视、网络、收音机等任何能获知时间的设备,因此他彻底不知道现在的时间是多少了。

于是,他徒步来到了他朋友家里坐了一会儿,然后又徒步回到自己家中。

此时,他便知道了应该怎样重新设定自己的时钟。

他是怎么做的?很多人的第一想法或许是观察日出日落。

在此,我们也假设通过太阳位置判断时间是不可靠的。

传统意义上说,这个问题不算行程问题。

不过,在写这篇文章时,这个问题立即跳入我的脑海,我也就把它放进来了。

答案:别忘了,他家里的时钟并不是不走了,只是不准了而已。

因此,他可以借助自己家里的时钟,判断他此次出行一共花了多久。

假设往返所花时间一样,再结合在朋友那儿看到的正确时间,他便能算出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时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