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8672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1.png)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扩张,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生毕业步入社会。
然而,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备受关注,就业形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毕业生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1.1 就业率普遍较高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整体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高校毕业生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找到工作,就业率普遍较高。
尤其是一些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其就业率更是高达九成以上。
1.2 就业结构不够合理尽管整体就业率较高,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却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毕业生找到的工作与其所学专业不太相关,存在“人海战术”现象;另一方面,一些新兴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大,但供给不足,导致一些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
1.3 就业质量有待提升除了关注就业率外,还应该注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一些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低薪、无保障、缺乏晋升空间等问题,这些都影响着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生活质量。
二、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2.1 教育质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所接受的教育质量密切相关。
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2 专业设置高校的专业设置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热门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好,而一些冷门专业的就业形势则较为严峻。
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情况,合理设置专业,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2.3 实习实践经验毕业生的实习实践经验对其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习,毕业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情况,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
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习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
2.4 就业指导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对毕业生的就业至关重要。
通过就业指导,毕业生能够了解就业市场的情况,提升求职技巧,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b5830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f.png)
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因素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大学生就业选择涉及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个人素质、家庭背景、经济条件、求职意愿等。
本文将围绕这些因素逐一展开分析,以期更全面地了解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因素。
首先,个人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个人素质包括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
在现代社会,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大学生求职的基础。
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将使大学生具备更好的竞争力。
同时,综合素质也不可忽视。
良好的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都是大学生就业中所需的重要素质。
其次,家庭背景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家庭背景涉及到家庭条件、家庭对学生教育的投入、家庭社会关系等。
相对较好的家庭背景往往会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从而增加他们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而家庭投入的教育资源和家庭社会关系也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求职机会和资源,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有一定的影响。
第三,经济条件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条件即指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大学生自身的经济能力。
家庭的经济状况会影响到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选择和决策。
经济能力也会决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能否承担起相应的费用,如求职费用、面试交通费用等。
因此,经济条件对于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中的影响不容忽视。
此外,大学生自身的求职意愿和个人发展规划也会影响他们的就业选择。
大学生就业意愿的根源来自于个人的兴趣和追求。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与自己兴趣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将能够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而个人发展规划也是大学生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学生有着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追求,在就业过程中会更加注重工作的发展前景和个人能力的提升。
除了上述因素,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因素也值得关注。
比如社会经济环境、政策法规、市场需求等,都会对大学生就业选择带来一定的影响。
社会经济环境的稳定与繁荣将为大学生提供更多且更好的就业机会。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bbd7e69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7.png)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然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千差万别,从个人素质到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都在发挥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教育因素教育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人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往往与其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
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学专业的热门程度和市场需求。
例如,计算机科学、金融、医学等专业一直是供不应求的热门专业,而某些冷门专业却很难找到工作。
另外,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
丰富的课外活动经历、优秀的学科成绩、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等,都能为大学生就业增加竞争力。
因此,教育因素在大学生就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经济形势的好坏和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都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
经济衰退时期,许多企业会缩减开支和裁员,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而经济繁荣时,企业招聘需求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相对更多。
此外,薪资待遇也是经济因素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大学生往往对薪资待遇有一定的期望,较高的薪资待遇可以吸引他们去从事某个行业或职业。
因此,经济因素在大学生就业中也是不可忽视的。
三、人才需求与供给人才需求与供给是涉及大学生就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某些行业可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而某些行业则可能供大于求。
因此,了解和掌握市场需求,选择适合自己专业的行业和岗位,将有助于大学生快速就业和职业发展。
同时,提前了解行业趋势和市场变化,也有助于大学生做出更好的职业规划。
四、个人能力与就业态度除了外部因素,大学生自身的个人能力和就业态度也对就业结果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律、勤奋、独立思考、团队合作能力等个人能力都是雇主所看重的特质。
同时,积极的就业态度和职业规划也是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应该具备积极主动的就业意识,主动寻找就业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a6b73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7.png)
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一、内容描述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是我们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对于每一个毕业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着我们的就业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影响因素,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个人因素,个人的学历、专业、能力、性格等方面都会对就业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学历越高、专业越热门、能力越强的人,越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
而性格方面,比如说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也是企业在招聘时会考虑的因素。
所以我们在大学期间,除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便在毕业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找到理想的工作。
其次是外部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经济形势、行业发展、政策导向等。
例如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企业的招聘需求就会减少;而当某个行业发展迅速时,该行业的就业机会就会增多。
此外政府的政策导向也会对就业产生影响,比如说政府鼓励创业的话,那么创业就业的机会就会增加;而如果政府出台了限制企业裁员的政策,那么就业市场的压力就会减轻。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这些外部环境因素,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
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因素,比如说家庭背景、人际关系、地域差异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机会和选择,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只要我们努力提升自己,抓住机遇还是有可能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的。
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众多,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去分析和应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A. 背景介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据统计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874万人,其中本科毕业生占比最高,达到了70左右。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不断加大,就业率也持续下降。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仅为,比2018年下降了个百分点。
影响就业人数的因素分析
![影响就业人数的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d6432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5.png)
影响就业人数的因素分析
就业人数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它可以直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素会有不同
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影响就业人数的因素。
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和就业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发展,企业良好的运营,大量的劳动力需要给予实质性的就业机会,就业人口会随之增加,社会经济水平也会随之
提高。
二、进出口量:进出口量和就业的关系也很密切,随着进出口量的增加,外贸企业需
要加大对劳动力的投入,从而带动就业出现,并且随着外贸企业扩大经营范围,会使更多
的社会劳动力得以就业。
三、充足的房地产:尤其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后,随着充足的住房,农民工会更容
易在城市就业,从而带动就业,提高实体经济的整体发展。
四、政府政策:政府的政策对就业的影响也很大,比如政府倡导创业,支持科技创新,这样会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五、市场行情:市场行情的变化会影响就业,一个不好的市场可能会导致失业,反之
一个好的市场行情可能使更多的就业岗位出现。
六、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也会影响就业,在紧缩政策失效后,宽松政策会起到调节经
济作用,拉动投资,带来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经济增长、进出口量、充足的房地产、政府政策、市场行情、货币政策都
是影响就业人数的重要因素。
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
就业。
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7c975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a.png)
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一、引言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随着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本文将探讨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各种因素,旨在提供有关方面的信息和观点,帮助毕业生了解如何更好地面对就业市场。
二、家庭背景研究表明,家庭背景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庭对教育和事业的态度、经济条件、父母的职业等因素都会对毕业生的就业决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首先,家庭的教育观念对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对教育的关注程度、对毕业生自主性的支持程度等都能影响毕业生的职业选择。
其次,家庭的经济条件是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家庭经济条件良好,毕业生可以自主选择未来的职业和行业。
否则,他们则不得不以生计为重,就业选择受限。
最后,父母的职业也会影响毕业生的职业选择。
关于职业选择的建议、自身职业规划的受益等方面都会影响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
三、学校因素学校因素也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因素之一。
学校的声誉、毕业生的专业、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就业指导等都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首先,学校的声誉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通常会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的青睐,这就给毕业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就业机会。
其次,毕业生的专业也会影响他们的就业选择。
高薪、高就业率、职业前景好的专业往往能吸引更多的毕业生选择。
第三,学校的地理位置也会影响毕业生的职业选择。
学校周围的经济水平、用人单位的分布、流动人口等都会影响毕业生们的职业选择。
最后,学校的就业指导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因素之一。
学校提供的就业服务、毕业生发展活动、职业咨询等都可以帮助毕业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
四、个人因素毕业生的个人因素也是影响就业选择的因素之一。
个人的性格特点、教育背景、专业素养、就业知识等都是影响就业选择的因素。
首先,毕业生的性格特点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就业选择。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37370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f.png)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1、个人因素众多学者认为,个人素质和就业价值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求职成败和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
在招聘要求为中共党员的硬性条件下,将学生学习成绩划分为优异、中游、下游三个类别,党员、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中,已找到工作的人数远超于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同学。
在各种因素下,部分大学生的理论知识薄弱、实践能力差、知识面狭窄、社会适应能力差、缺乏团结合作精神。
优胜劣汰存在于自然的每个角落,同等条件下,个人因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自身的就业与职业发展。
2、家庭因素研究表明,家庭的社会经济情况、父母的态度与观点,会对子女的择业观念与职业理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调查数据中,同等标准下,城镇户口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远优于农村户口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城镇户口中,985、211院校的就读学生人数也多于农村户口的学生人数。
家庭经济情况、受教育资源不同,同等学生所学成果也各有不同。
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家庭经济优越的大学生更向往实现社会交往需求和尊重需求,而家住农村或偏远山区的学生更迫切实现生存需求,从而寻找提供稳定收入的工作。
3、学校因素高校作为高等教育殿堂,需要引领和指导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拓宽大学生职业发展的视野和平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合来看,约50%的学生在找工作时没有通过学校的就业中心获取就业信息,这对学校来说,其缺乏对学生就业情况、职业规划等相关信息的掌握,信息掌握不足是目前学校提升学生就业率的一大障碍。
4、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结构、劳动力市场需求和社会导向。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毕业生高期望之间形成矛盾,就业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当前工作模式也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着一定影响。
有学者认为,相比人力资本特殊性强的劳动力,人力资本一般性强的劳动力更容易就业,个人能力资本的积累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就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就业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d6ef1a3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5.png)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就业能力的培养一、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具体因素可以归结为下列六大类:1、个人能力。
毕业生的个人能力是决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个人能力包括专业能力、职业技能、语言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分析问题解决能力、灵活应变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2、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也是决定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学校环境同样包括一些内部因素,如学校就业促进机构的布局、教学质量、校企项目合作等。
3、就业市场。
就业市场是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外部经济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就业市场的供求及社会劳动需求变化等。
4、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外部社会文化因素,如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熏陶、社会道德水平等。
5、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受到政策影响最为明显的因素,它包括毕业生就业政策、就业和人才市场发展政策等。
6、企业环境。
企业环境包括外部的企业文化、企业招聘文化、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已服务水平等。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1、培养职业素养能力。
职业素养主要指毕业生在职场中应具备的职业本质,比如诚信、共事、团队合作、客户服务等方面的能力。
2、培养求职解决能力。
毕业生应在就业过程中具备的能力,看问题的角度应突出就业解决的实质,如总体的就业策略、就业安排和细节的就业准备等。
3、培养专业应用能力。
毕业生要能够正确的评估学校的教学质量,并不断思考职业方案和学习内容,这将帮助毕业生更好的把握专业知识并将其应用到职场中。
4、培养人际交往技巧。
人际交往是就业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毕业生要学会在就业中如何与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调节和维持良好的情感氛围等。
5、培养综合性能力。
在就业过程中,毕业生还要积累行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以更好的面对职场上的各种挑战。
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08d66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5.png)
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压力愈发凸显。
然而,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源头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教育、社会等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首要原因之一是经济因素。
随着就业人口的不断增加,就业岗位的增长无法与之相匹配,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题。
与此同时,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也使得许多传统行业的就业机会减少,对大学生的就业形成了新的挑战。
二、教育因素教育因素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而传统行业对大学生的需求并不多。
此外,许多大学生在求学期间缺乏实践经验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着竞争的不利局面。
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着深远影响。
社会竞争激烈,许多求职者争夺有限的就业机会,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同龄人和社会经验丰富者的竞争。
此外,就业歧视、地域差异、人际关系等社会现象也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
四、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环。
大学生在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未知的工作环境时,常常感到心理压力和焦虑。
他们担心自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应对工作的挑战,这些因素都会进一步加大他们的就业压力。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压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其变得更为严峻。
经济因素导致就业机会不足,教育因素使大学生缺乏竞争力,社会因素增加了竞争压力,心理因素加剧了大学生的焦虑。
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改善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措施,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并缓解其心理压力。
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人才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大学生就业就业内外因素的影响分析
![大学生就业就业内外因素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ea8f2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c.png)
大学生就业就业内外因素的影响分析大学生就业内外因素的影响分析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教育、经济、政策等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些内外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
1. 教育因素大学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
然而,当前的大学教育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过度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等。
这导致了许多大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着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的问题。
此外,教育领域的择校热也使得名校的学生更容易获得就业机会,而其他学生则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推动大学教育的改革。
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提倡多元化教育,提供更多选择,减轻学生的竞争压力。
2.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机会有限。
另外,随着工资水平的不断上升,一些企业可能更倾向于雇佣经验丰富的员工,而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持观望态度。
这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大学生就业的经济环境。
首先,加强产业结构优化,鼓励新兴行业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政府可以推出一系列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提供贷款、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就业。
3. 政策因素政策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一些就业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不够完善,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例如,一些地区的户籍限制政策会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选择和机会。
此外,缺乏完善的就业指导政策也使得一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一方面,取消或放宽户籍限制政策,创造公平竞争机会。
另一方面,加强职业指导培训,提供就业咨询和帮助,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4. 社会因素大学生就业受到的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和人际网络。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c9858a6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c.png)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一直是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
本文从就业形势、自身素质、社会环境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一、就业形势就业形势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最直接的因素之一。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虽然经济增长放缓,但还有一定的就业空间。
但是受到经济转型升级、就业结构调整、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等因素的影响,就业形势也存在不确定性,例如就业岗位数量相对不足、就业竞争加剧、用人单位招聘条件越来越苛刻等。
二、自身素质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是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包括专业技能、综合能力、语言和沟通能力等。
专业技能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毕业生应该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综合能力体现了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包括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等,这需要毕业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
语言和沟通能力是提高求职成功率的必要条件,毕业生应该重视语言学习和沟通技巧的提升。
三、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政策环境、用人单位需求、职业发展空间等。
政策环境对大学生就业有很大的影响,当前我国推行的多项就业政策可以有效帮助毕业生就业,例如鼓励大学生创业、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等。
用人单位需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大学生就业,需要注意用人单位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和能力方向。
职业发展空间也是求职者关注的重点,毕业生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行业和企业。
综合来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毕业生应该从自身素质入手,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关注就业形势,及时了解就业政策和用人单位需求变化;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积极寻求就业机会。
通过积极的努力,才能够在就业市场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功的机会。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e71de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7.png)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当代社会,许多毕业生面临就业困境,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
本文将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解决途径。
一、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繁荣时,就业机会相对较多,毕业生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
相反,当经济出现下滑或萧条时,企业往往会减少招聘,导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加大。
二、教育质量高校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优质的高等教育能够培养出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毕业生,这些毕业生更容易获得雇主的青睐。
另一方面,教育质量较低的高校往往培养出没有竞争力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三、行业结构和用人需求不同行业的就业机会并不均等,行业结构和用人需求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热门行业如信息技术、金融和医疗等,具有较高的就业率和薪资待遇,而一些传统行业如制造业和采矿业等则面临就业困境。
因此,毕业生的专业选择与当前就业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也是影响就业情况的重要因素。
四、个人素质与能力毕业生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就业问题的影响不可忽视。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也会直接影响到就业的结果。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他们更愿意招聘具备全面素质和能力的毕业生,能够适应多样化的工作环境和任务。
五、就业政策与制度国家和地区的就业政策与制度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政府的就业扶持政策是否完善,对毕业生提供了多少帮助和支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前景。
例如,实施创业扶持计划、减税和研发资金的拨付等,都能够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六、社会观念和价值观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对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一些传统观念盛行的地区,家庭和社会更倾向于稳定的职业选择,如政府机关或大型企业工作。
而在一些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的社会中,鼓励创新创业和个性发展的观念更加受到重视。
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2d803c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3.png)
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对策,对于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分析1. 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质的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增强其竞争力,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 专业匹配度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匹配度直接影响其就业质量。
选择热门专业或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的专业,能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薪资水平。
3. 实习经验拥有丰富的实习经验是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
通过实习,毕业生能够熟悉行业环境,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身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
4. 综合素质除了专业知识外,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影响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
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素质能够提升毕业生在职场中的表现和发展空间。
5. 就业环境就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用人单位需求等因素都会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产生影响。
二、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研究1. 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质量。
2. 加强专业指导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各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提高专业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3. 推动实习实践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实习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促进学生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4. 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各类素质拓展活动,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5. 关注就业环境学校应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专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其就业质量的提升。
影响就业人数的因素分析
![影响就业人数的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09f7d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6.png)
影响就业人数的因素分析
影响就业人数的因素可以分析为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
1. 经济因素:经济状况是影响就业人数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增长、投资情况、消费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政策等都会影响就业人数。
例如,经济增长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不景气的经济状况会导致就业人数减少。
2. 政治因素:政府的政策和举措对就业人数有直接的影响。
政府的就业政策、税收政策和产业政策等都会对就业人数产生影响。
政治稳定与否也会对就业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政治不稳定可能导致企业投资减少,从而影响就业。
3.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会对就业人数产生影响。
人口结构的变化、教育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等都会对就业人数产生影响。
例如,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提升人才素质,从而增加就业机会。
4. 技术因素:技术的发展对就业人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兴技术的出现可能改变产业结构,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可以代替人工劳动,导致部分劳动力失去工作机会。
但同时也会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
就业人数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
了解这些因素对就业的影响,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促进就业增长。
大学生对就业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对就业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2e241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d.png)
大学生对就业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就业是每位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就业决策又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大学生对就业决策的影响因素,并讨论它们对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
一、家庭因素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的就业决策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家庭经济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贫困家庭的学生通常更倾向于选择能够尽快获得收入的工作,而较富裕家庭的学生则有机会选择从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
其次,家庭对学生的期望也会对就业决策产生影响,某些家庭更偏向于传统的职业选择,而另一些家庭鼓励创新和追求个人兴趣。
这些家庭因素会引导大学生的就业方向。
二、个人兴趣和价值观个人兴趣和价值观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决策的重要因素。
许多大学生希望从事他们喜欢和擅长的工作,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激发内在动力。
此外,个人的价值观也会影响就业选择,一些大学生更注重追求社会影响力和个人成长,而另一些则更看重经济收入和稳定性。
个人兴趣和价值观会在就业决策中起到指导作用。
三、教育背景和专业选择教育背景和专业选择对大学生的就业决策影响巨大。
大学所学的专业会直接与将来的职业相关联,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意味着更有可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此外,教育背景还涉及到大学的声誉和资源,一些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往往更受雇主的青睐。
四、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决策。
经济形势、就业市场供需关系以及社会发展趋势都会对大学生就业带来影响。
一些热门行业和职位可能会引起大学生的追逐,而一些经济不景气的行业则可能导致就业机会有限。
此外,社会对某些职业的认可度和社会地位也会影响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五、社交网络和人际关系社交网络和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就业决策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通过校园活动、实习经验以及与教授、同学和校友的交流,大学生可以建立起广泛的社交网络。
这些人际关系可以提供就业信息、工作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对大学生就业决策起到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大学生对就业决策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因素、个人兴趣和价值观、教育背景和专业选择、社会经济因素以及社交网络和人际关系。
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a7c7a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7.png)
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就业状况不仅关乎个人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从大学生就业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大学生就业现状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变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首先,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向好,就业率逐年提升。
然而,就业结构不够合理,部分大学生难以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导致“人才荒”与“用人荒”并存的现象。
另外,大学生就业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出现“待业”现象。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1. 教育背景:大学生的教育背景直接影响着其就业情况。
一流高校毕业生往往更受用人单位青睐,而二三流高校毕业生则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2. 专业选择:选择专业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热门专业容易就业,而一些冷门专业就业难度较大。
3. 就业观念: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会影响其就业情况。
一些大学生对就业持消极态度,缺乏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就业困难。
4. 就业市场: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直接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一些行业需求旺盛,大学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小;而一些行业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度较大。
5. 就业能力: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
除了专业知识外,综合素质、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也是用人单位考察的重点。
三、应对措施1. 加强职业指导: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
2. 优化教育资源:学校应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对热门专业和就业前景好的专业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拓宽就业渠道: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该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参加各类招聘会、实习实践等活动,提升就业机会。
4. 提升综合素质: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增强自身竞争力。
影响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影响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3b85e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3.png)
影响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而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就业。
对于应届高校毕业生来说,影响其就业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些因素。
一、教育背景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教育背景是在就业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同等条件下,拥有更好的教育背景的毕业生往往更容易被用人单位优先录用。
因此,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需要利用自己的教育背景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
此外,在就业选择上,不同专业的毕业生也面临着不同的就业压力。
有些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对较好,例如:计算机、医学、金融等,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相对较小。
而其他专业,例如:文学、历史、哲学等,由于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因此毕业生需要经过更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找到稳定的工作。
二、实习和工作经验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拥有实习和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更容易被用人单位所青睐。
此外,在就业中有相关经验的毕业生通常更容易适应工作环境,很快就能够胜任工作。
实习和工作经验可体现一个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也可以大大提升毕业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三、综合能力除了教育背景和实习经验以外,在就业中的综合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综合能力包括思维逻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具备综合能力的毕业生,因为这些毕业生有着较为全面的素质和能力,在工作中表现也更好。
四、个人素养和职业规划在求职过程中,个人素养和职业规划也是影响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个人素质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个人能力和习惯等多个方面。
这些素质可体现一个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潜力。
职业规划是指毕业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通过合理的职业规划,毕业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职业方向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从而更好地促进自己就业的成功。
总之,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教育背景、实习和工作经验、综合能力、个人素养和职业规划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最终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前景。
就业阻碍因素和可行性分析
![就业阻碍因素和可行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d3834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c.png)
就业阻碍因素和可行性分析就业阻碍因素指的是影响个人就业的各种因素,包括个人能力、市场需求和结构、经济环境等。
可行性分析指的是对某项计划或决策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包括技术、经济、市场、政策等各方面的因素。
下面将分别对就业阻碍因素和可行性分析进行详细论述。
一、就业阻碍因素1. 个人能力:个人的专业技能、素质和能力水平是就业的基础。
如果个人的技能不够匹配工作岗位的需求,就会面临就业困难。
2. 教育背景:教育背景是就业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往往面临就业困难。
因此,提高教育质量和普及教育对于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市场需求和结构:市场中的行业需求和结构变化对就业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某个行业需求萎缩,或者结构调整,将导致该行业就业机会减少。
4. 性别、年龄和身份等特定因素:某些群体可能因为性别、年龄、身份等特定因素而面临就业歧视,导致就业机会受到限制。
5. 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
经济衰退、金融危机等因素会导致企业裁员、岗位紧缺等就业困难。
二、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是评估一项计划或决策是否能够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
包括现有技术条件是否能够满足需求、技术源是否稳定可靠等。
2. 经济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是评估一项计划或决策是否能够收回成本、赚取利润的一个重要因素。
包括资金投入是否可行、预期收入是否能够覆盖成本等。
3. 市场可行性:市场可行性是评估一项计划或决策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和趋势的一个重要因素。
包括产品或服务是否有市场、市场竞争是否激烈等。
4. 政策可行性:政策可行性是评估一项计划或决策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和法规的一个重要因素。
包括是否符合产业政策、是否有相关支持政策等。
在进行可行性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适当的调研和数据分析,可以对计划或决策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判断。
综上所述,就业阻碍因素和可行性分析是影响个人就业和评估计划或决策的重要因素。
了解和分析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就业的挑战,做出明智的决策。
就业因素分析报告
![就业因素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935844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d.png)
就业因素分析报告就业因素分析报告一、引言就业是现代社会最为基本、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就业因素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找到工作、获得稳定收入的核心因素之一。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影响就业的一些关键因素,以及它们对就业产生的影响。
二、教育水平教育水平对就业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技术和知识的发展迅速,许多岗位对员工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高等教育对于提高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具备高学历的人更容易找到工作,并且通常获得更高的薪资和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此外,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职业教育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具备职业技能的人更容易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更容易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
三、劳动力市场需求劳动力市场需求是影响就业的核心因素之一。
各行各业的就业机会数量和质量取决于市场对该行业的需求。
在技术和市场变化快速的时代,一些行业的需求可能会迅速增长,而另一些行业可能会面临就业岗位减少的挑战。
因此,了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以及掌握市场上热门行业和职位的信息,能够帮助个人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就业路径。
四、地区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达地区通常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经济活动更为多样化。
相比之下,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可能较少。
因此,个人的就业机会可能会受到所在地区经济状况的影响。
此外,地区发展还会影响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因为不同地区的生活成本和消费水平可能存在差异。
五、人力资源培训人力资源培训对个人就业和职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接受专业培训和职业能力提升,个人能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使其更容易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此外,人力资源培训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各种培训计划和项目,如职业培训、实习项目和跨领域交流等,提供了更多机会让个人发展自己所需的技能和经验。
六、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在就业问题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政府可以刺激就业机会的增加、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改善劳动环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力逐步减弱,增加就业已成为摆在世界各国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特别是处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扩大就业更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
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的能力下降,明显的标志是就业弹性下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3%,就业增长率为3.0%,就业弹性系数为0.322,在九十年代前期GDP年均增长率为12%,就业增长率为1.2%,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为0.1,二十世纪末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8.3%,就业增长率为0.9%,就业弹性系数为0.1,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之间的联系被大大削弱。
原因何在?本文将利用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及数量分析工具对就业的相关促进因素作一些探讨。
通过考察就业形势及相关因素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关于就业的相关理论(一)柯布—道格拉斯产出模型: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理论,产出的增长主要取决于投入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
产出函数Y=AKαLβ表明产出的增长必须有总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投入资本的增加或劳动力的增加。
根据单一要素增加,边际产品递减的规律,产出函数中任意要素的单独增长都不可能使产出持续增长。
因此就业的增加不仅与资本投入相关,而且还与劳动者的质量,即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关。
(二)达尔·尼夫的知识经济理论:达尔·尼夫认为:“国内的增长不是由于市场份额的扩大和加强而引起的,而是通过引入创造新市场的全新技术或提供解决问题的服务而实现的。
创造这些技术和服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论是在个人、组织还是国家水平上,日益成为经济增长和繁荣的关键”。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结构在调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以物品为基础的增长明显地转向高技能、高技术和以服务为基础的增长。
高技能服务对GNP的贡献率正在增长。
(三)罗默内生模型:罗默1990年提出的内生模型是Q=HαLβ∑Xi1-α-β,Xi为耐用资本设备,i为设备编号,H是致力于最终产品的人力资本、L是劳动力。
这里,罗默提出了人力资本变量和固定资本变量。
二、模型设定根据以上理论分析,把模型设定为:LnL=C+C1Ln (G)+C2Ln(E)+C3Ln(T)+U其中:L代表就业,用就业人数表示;G代表生产规模,用国内生产总值表示;E代表人力资本,用恩格尔系数表示;T代表经济结构,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表示。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选取从1978到2003年中全国的就业人数、GDP值、恩格尔系数(取城镇和农村的加权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数据如下:三、参数估计将模型简化为:Y=C+C1X1+C2X2+C3X3+U用Eviews估计结果为: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1/05/06 Time: 21:18Sample(adjusted): 2 17Included observations: 15Excluded observations: 1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X1 0.176760 0.036440 4.850740 0.0005X2 0.290372 0.299889 0.968264 0.3537X3 0.010900 0.020742 0.525493 0.6097C 7.977356 1.424507 5.600084 0.0002R-squared 0.894882 Mean dependent var 11.07279Adjusted R-squared 0.866213 S.D. dependent var 0.156328S.E. of regression 0.057180 Akaike info criterion -2.662058Sum squared resid 0.035965 Schwarz criterion -2.473245Log likelihood 23.96544 F-statistic 31.21477Durbin-Watson stat 0.759089 Prob(F-statistic) 0.000011Y=7.977356+ 0.176760X1+0.29072X2+0.010900X3t=(5.600084)(4.850740)(0.968264)(0.525493)R^2=0.894882 修正的R^2=0.866213四、检验及修正1.经济意义检验从上表可以看出,各指标符号符合经济理论和经济实际。
说明具有经济意义。
2.统计推断检验从回归结果看出,模型的拟和优度较好(R^2=0.894882),F统计量的值在显著性水平α=0.05的情况下也较显著。
说明从总体上就业与解释变量之间线形关系显著。
3.计量经济学检验⑴多重共线形检验:①X2X3 的t值均小于2,说明这两个变量对Y的影、响不显著,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这里采用简单相关系数矩阵对其进行检验:X1 X2 X3X1 1.000000 -0.841638 0.394185X2 -0.841638 1.000000 -0.143380X3 0.394185 -0.143380 1.000000从结果可知:X1与X2存在相关。
②修正:采用逐步回归法对其进行补救。
根据以上分析,由于X1的t值最大,线形关系强,因此把X1的为基本变量,然后将其余解释变量逐一代入X1的回归方程。
分析可得:加X2入,拟和优度略有改变,但X2的t值不显著。
故X2应删去;加入X3进行回归的情况和X2相同,其t值也不显著。
因此应舍去X3。
模型修改为:Y=C+C1 X+U新模型估计结果如下:X1 0.164125 0.013469 12.18554 0.0000R-squared 0.902728 Mean dependent var 11.05909Adjusted R-squared 0.896649 S.D. dependent var 0.186201S.E. of regression 0.059861 Akaike info criterion -2.689157Sum squared resid 0.057333 Schwarz criterion -2.590227Log likelihood 26.20241 F-statistic 148.4875⑵一阶自相关检验:①从模型设定来看,没有违背D-W检验的假设条件。
因此可以用D-W检验来检验模型是否存在一阶自相关。
根据上表中估计的结果,由DW=0.480305,给定显著水平α=0.05,查D-W表,得di =0.902, du=1.118因为D-W统计量为0.480305< di =0.902,根据判定域可知,随机误差项存在正的一阶自相关,需要修正。
②修正:采用Cochrane-Orcutt迭代法,得到如下结果: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10.37470 0.646619 16.04454 0.0000X 0.072432 0.056166 1.289606 0.2181AR(1) 0.728314 0.097755 7.450427 0.0000R-squared 0.953821 Mean dependent var 11.08607Adjusted R-squared 0.947224 S.D. dependent var 0.151382S.E. of regression 0.034777 Akaike info criterion -3.720937Sum squared resid 0.016932 Schwarz criterion -3.573899 Log likelihood 34.62796 F-statistic 144.5845 Durbin-Watson stat 1.887656 Prob(F-statistic) 0.000000Inverted AR Roots.73DW=1.887655大于临界上限,落在接受H 0区域,表明模型中没有自相关。
⑶异方差检验①检验:利用ARCH 检验法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
结果如下:计算(n-P)R^2=18*0.3788=6.8184<x 23(0.05)=7.81,说明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4)确定模型Y = 10.37470+ 0.072432X 由于该模型的回归结果、t 值以及F 统计值均显著,且不存在计量经济学问题,因此最后定型为此。
五、对模型的经济解释及存在的问题分析ARCH Test: F-statistic 2.235989 Probability 0.141210 Test Equation: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1/05/06 Time: 11:08 Sample(adjusted): 4 18Included observations: 15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C 0.001760 0.001585 1.110184 0.2906 RESID^2(-1) 0.734641 0.297166 2.472157 0.0310 RESID^2(-2) -0.341738 0.352101 -0.970568 0.3526 RESID^2(-3) 0.0561490.2954190.1900640.8527 R-squared0.378811 Mean dependent var 0.003054 Adjusted R-squared 0.209395 S.D. dependent var 0.005027 S.E. of regression 0.004470 Akaike info criterion -7.759623 Sum squared resid 0.000220 Schwarz criterion -7.570810 Log likelihood 62.19717 F-statistic 2.235989 Durbin-Watson stat2.023931 Prob(F-statistic)0.1412101.经济解释中国是一个转型发展中国家,其影响就业的因素既有自身客观实际又具有市场经济发展的共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