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并网标准研究
基于微电网并网技术研究现状初探
作者简 介 :刘 元霖 ( 1 9 7 9 -),男,江西人 ,西北 电
力设 计 院 工程 师 ,注册咨 询 师 ( 投 资 ),硕 士 ,研 究 方
向 : 火力 发 电厂设 计 。
1 2 0
网。其 中微 电源发 电包 括燃气轮机 发电 、风 能发 电、太 阳
有2 个 主要 的并 网标准 ,有C 2 2 . 2 N O . 2 5 7 基 于逆变器 的微 电 源 配 电网互 联标 准C 2 2 . 3 N O . 9 分布式 电力供 应系统 互联标 准 。还有一些是针对指定微 电源并 网的并 网标准。
我 国电力发展迅 速 ,在 电力 “ 十二五 ”规划 中提到我
国要不断推进 电网智能化 ,因地制宜地发展分 布式发 电 , 积极发展风 电等可再生能 源 ,而微 电网在智 能电 网中有很 大的作用 ,使得 电网更加智 能化 ,并且微 电网在某些场合 具有很好 的经济性 ,也具 有一定 的抗灾能 力 ,比如在汶 川 大地震 和雅 安地震 中运用 微电网就可 以减 少一定 的电力 灾
我 国微 电 网发 电正 处于起步 阶段 ,虽然 国家 出台了很
能发 电等清 洁能源发 电。对于并 网方 面 ,我 国对 同步发 电 机 与大 电网并 网 ( 即传 统并 网方式 ) 研 究较 为成 熟 ,且如 今 的准确度和 自动化程度 较高 。而对 于微 电网的并 网研究 也是处 于起步 阶段 。它们之 间 的并 网有 相 同之处 也有不 同
之处 。微 电网的电源有 同步 发 电机 ,也 有异步发 电机 ,如
多利好政 策 ,但我 国各方面标准缺 乏统一高质量 的标准 , 仍需要不断的优化 。我 国于2 0 1 3 年2 月2 8 日正式发布 了 《 关 于做好分 布式 电源并 网服务工作 的意见 》这是继 支持分布
-微电网及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体系介绍-20160330
1 2 3
国标 国标 工程网接入系统设计规范 微电网接入配电网系统调试与验收规范 微电网接入配电网测试规范 微电网接入配电网运行控制规范 微电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微电网工程设计规范
在编 在编 报批 报批 在编 在编 在编 在编
分布式电源
分类
燃料类型 水电 太阳能发电 风电 煤层气 转炉煤气 资源综 高炉煤气 合利用 工业余热 余压
接入电网形式
逆 同步 异步 能量转换方式 变 电机 电机 器 水轮机 逆变器 直驱式 感应式 双馈式 微燃机 内燃机 燃气轮机 √ √ √ √ √ √ √ 燃料类型
分类
接入电网形式 逆 同步 异步 能量转换方式 变 电机 电机 器 汽轮机 汽轮机 微燃机 内燃机 √ √ √ √
序 号
标准类型
状态
标准名称
1
国标
已报批
分布式电源配网并网运行条件
2
国标
已立项
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控制规范
3
国标
已立项
分布式电源并网继电保护技术规 范 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调试与验收 标准
4
工程建设国标
已立项
P23
分布式电源并网在编/已发布标准-国标4项、行标6项
序号 标准类型 状态 标准名称
1
2 3 4 5 6
4
5 6 7 8
P27
国标
国标 国标 国标 工程建设 国标
微电网已立项标准-国标8项、行标6项
序 号 标准类型 标准名称 备注
9 10 11 12 13 14
行标 行标 行标 行标 行标 行标
微网系统接入系统验收实验标准 微电网运行控制系统功能规范 离网型微网运行管理规范 离网型微电网监控技术规范 微电网规划与设计导则 微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条件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论文微电网并网与孤岛运行模式切换的研究描述
第1章前言第1章前言1.1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人们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大,能源问题越来越制约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
而燃煤为主的火力发电造成大气环境污染、化石燃料大量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难题。
因此如何保证电力能够安全与稳定的供应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电力生产在最初阶段的方式是集中发电、远距离输电、大电网之间相互联系,其过程存在三个特点:即电力生产的整体性、同时性与随机性。
整体性与同时性即发电、输电和供配电的过程是不可分割的并且同时进行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电力生产都将难以完成。
而电力生产的随机性则指负荷、设备异常情况以及电能质量等都在随时变化着,因此在电力生产中需要做到实时调度与安全监控,能够跟踪随机事件的动态情况,以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但是电力建设成本高,运行难度比较大,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电力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需求。
近几年来,我国多个地区出现罕见的用电高峰,期间的多次事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美欧地区也有很多国家发生过多次大面积停电事故,致使大电网的脆弱性日益暴漏出来。
现如今,一次能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传统大电网的脆弱性日益暴漏,致使全球化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加快,在此背景下有学者提出了分布式发电系统这个概念。
分布式发电被认为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强电能供应的可靠性以及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对电力日益增长的需求等的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分布式电源经常分散布置在用户的周围,其发出功率为数千瓦到百兆瓦不等。
相比于传统的集中式供电,分布式电源的安装位置比较灵活,并且比较分散,能更好的利用当地的资源分布,更能适应电力的需求;并且分布式电网与大电网之间又可以相互备用,有效地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供电可靠性明显增强;输电和变电的过程中又可以减轻故障对其造成的影响,可以有效的提高电能质量;能够避免各地区电网之间由于电压和频率波动而相互造成的影响,从而可以防止由于局部电力故障而造成电网大面积的停-1 -电事故,等等。
《2024年微电网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研究》范文
《微电网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对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供应模式,其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微电网能够整合分布式能源资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并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供应。
本文将针对微电网的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微电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微电网的基本概念及组成微电网是指通过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将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负荷等有机结合,形成一个能够自我控制、管理和优化的独立电力系统。
其基本组成包括分布式发电系统、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以及监控管理系统等。
三、微电网的运行策略1. 能源调度策略:根据微电网内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特性及负荷需求,制定合理的能源调度策略。
通过实时监测各电源的出力情况及负荷需求,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微电网的稳定运行。
2. 优化配置策略:根据微电网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设备配置方案,包括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等。
同时,结合经济性、环保性等因素,进行设备选型和配置优化。
3. 保护控制策略:为确保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制定完善的保护控制策略。
包括故障诊断、隔离及恢复供电等措施,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处理,降低损失。
四、微电网的优化方法1. 能量管理优化:通过引入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微电网内能量的优化管理。
包括需求响应、能量预测、储能系统的调度等,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分布式电源的优化:针对不同分布式电源的特性,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
如通过优化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并网运行策略,提高其发电效率。
3. 通信网络的优化:通过建立高效稳定的通信网络,实现微电网内各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控制。
这有助于提高微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五、实例分析以某地区微电网为例,通过引入先进的能量管理技术和优化方法,实现了微电网的高效运行和能源的充分利用。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能量管理系统,实现需求响应和能量预测;优化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并网运行策略;建立高效稳定的通信网络,实现各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控制等。
新能源电网中微电源并网的控制方法探讨
新能源电网中微电源并网的控制方法探讨摘要:微电网作为当前环境中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
微电网在运行状态中,对逆变器的控制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保障电能质量达标,技术人员需要保障频率、电压值被控制在合理范围中,因此有效解决并联组网问题,对微电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能源电网;微电源;并网控制1、微电网的基本结构微电网的构成要素包括:控制系统、储能装置、电力负荷等,电力电子作为电网和微电源的接口,能够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为了保障电力负荷中的电能发挥作用,微电网的运行模式通常为:单独运行、并网运行。
当电能质量不符合系统规范时,微电网能够及时启动独立运行状态。
微电网呈放射状,通过外部电网与静态开关相连接。
微电网系统被静态开关划分为两个模块:馈线在连接过程中设置了微电源,支持本地供电。
当电网发生故障后,电网将进入独立运行状态;当非敏感负荷和馈线相连后,电网能够承载这些部件的运行。
由于微电网配置中设有潮流控制器、能量管理器,因此技术人员能够对微电网进行科学控制。
当负荷出现变化后,潮流控制器会参照电压情况、频率值进行潮流参数调整工作,对微电源的功率进行合理的减少、增加,可以达到整个微电网系统的平衡效果。
2、微电源定义及分类所谓的微电源就是指微电网中的逆变器、分布式电源及储能装置,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传统的电机,如小型柴油发电、水力发电、潮汐和生物能发电。
第二类是与电网直接相连的电力电子型电源,同时也叫做逆变电源。
将逆变电源进行细分又可以分为以下类别:①燃料电池、飞轮储能、储蓄电池等直流电源;②小型燃气轮机、小型风力发电等高频交流电源,这种电源通过整流、逆变转化为交流。
由于第二类电源在微电网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未来的逆变电源将会发展的十分迅速,与常规电源相比,它的电压调整和控制方式比较特殊,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来实现大规模微电源并入电网。
3、新能源电网中微电源并网控制对策3.1控制策略综述①电压的要求。
并网微电网运营方案
并网微电网运营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传统的中央化电网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而新型的并网微电网作为一种全新的能源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
并网微电网通过将可再生能源、储能设备和智能电网技术集成在一起,可以实现能源供给的去中心化,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减少能源浪费和碳排放。
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并网微电网的发展,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运营方案,以确保并网微电网的顺利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二、运营目标我们的运营目标是通过建立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运营机制,实现并网微电网的稳定运行和长期发展。
具体的运营目标包括:1.完善的监控系统:建立全面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并网微电网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并网微电网的稳定运行。
2.匹配的运营策略:制定适合并网微电网特点的运营策略,包括电价制度、能源调度、维护管理等,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并网微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3.安全可靠的运行保障:确保并网微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有效应对各类运行风险,减少因运行故障带来的损失。
4.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推进并网微电网的技术发展和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并促进并网微电网的可持续发展。
三、运营组织结构1.运营总负责人:负责制定并网微电网的运营策略和发展规划,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推动并网微电网的稳定运行和长期发展。
2.技术支持部门:负责并网微电网的技术研发和升级,包括设备维护、技术支持、故障排查等工作。
3.运营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并实施并网微电网运营管理规范,包括电价制度、能源调度、安全管理等。
4.监控中心:负责实时监测并网微电网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并网微电网的稳定运行。
四、运营流程1.设备检修:定期对并网微电网的各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能源调度:根据实际情况对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设备进行合理分配和调度,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微电网并网与孤岛运行模式切换的研究
参考内容
随着能源结构和电力系统的发展,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力系统和能源形态, 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和应用。微电网主要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负荷等组成, 通过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调度策略,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经济、安全运行。本 次演示将围绕微电网变流器并网运行及并网和孤岛切换技术展开研究。
一、微电网变流器并网运行
一、微电网的结构与运行方式
微电网是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负荷、电力电子装置等组成的微型电力系 统。它具有独立、自治、灵活的特点,可以满足区域内重要负荷的持续可靠供 电需求。微电网的结构和运行方式因不同国家和地区而异,但通常都包括并网 运行和孤岛运行两种模式。
并网运行模式下,微电网通过公共耦合点(PCC)与大电网进行电能交换,大 电网为微电网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微电网则根据需求向大电网输送电能。孤 岛运行模式下,微电网断开与大电网的连接,依靠自身的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 置提供电能,保障重要负荷的持续供电。
为了实现平滑切换,首先需要准确快速地检测到电网故障或电能质量不达标的 情况。常用的故障检测方法包括基于电气量的故障检测、基于信号的故障检测 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检测等。通过实时监测电压、电流等电气量,以及分析 功率不平衡等信号特征,可以有效地检测到电网故障。同时,利用人工智能算 法可以对电能质量进行评估和预测,提前发现潜在的电能质量问题。
二、微电网平滑切换控制策略
平滑切换控制策略是实现微电网由并网运行模式到孤岛运行模式无缝切换的关 键。在平滑切换过程中,微电网需要快速、准确地检测到电网故障或电能质量 不达标的情况,并立即进行运行模式的转换。同时,为了确保转换过程中的稳 定性和连续性,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故障检测与识别
(2)电源稳定性问题:在切换过程中,微电网的电源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为了解决电源稳定性问题,可以对微电网的电源进行控制和管理,以保证微电 网的稳定运行。
微网接入配电网技术规范
微网接入配电网技术规范篇一:微网概述美国标准CERTS(Consortium for ElectricReliability Technology Solutions)合作组织由美国的电力集团、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室等研究机构组成的,在美国能源部和加州能源委员会等资助下,对微电网技术开展了专门的研究。
CERTS定义的微电网基本概念:这是一种负荷和微电源的集合。
该微电源在一个系统中同时提供电力和热力的方式运行,这些微电源中的大多数必须是电力电子型的,并提供所要求的灵活性,以确保能以一个集成系统运行,其控制的灵活性使微电网能作为大电力系统的一个受控单元,以适应当地负荷对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CERTS定义的微电网提出了一种与以前完全不同的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的新方法。
传统的方法在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时,着重在分布式电源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按传统方法当电网出现问题时,要确保联网的分布式电源自动停运,以免对电网产生不利的影响。
而CERTS定义的微电网要设计成当主电网发生故障时微电网与主电网无缝解列或成孤岛运行,一旦故障去除后便可与主电网重新连接。
这种微电网的优点是它在与之相连的配电系统中被视为一个自控型实体,保证重要用户电力供应的不间断,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减少馈线损耗,对当地电压起支持和校正作用。
因此,微电网不但避免了传统的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的一些负面影响,还能对微电网接入点的配电网起一定的支持作用。
欧洲标准欧洲提出要充分利用分布式能源、智能技术、先进电力电子技术等实现集中供电与分布式发电的高效紧密结合,并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电力市场,共同推进电网发展。
微电网以其智能性、能量利用多元化等特点也成为欧洲未来电网的重要组成。
目前,欧洲已初步形成了微电网的运行、控制、保护、安全及通信等理论,并在实验室微电网平台上对这些理论进行了验证。
其后续任务将集中于研究更加先进的控制策略、制定相应的标准、建立示范工程等。
(完整版)微电网标准体系
微电网标准体系建设微电网在全国范围发展迅速,亟需标准化工作给予技术支撑和规范。
微电网改变了电力系统在中低压层面的结构和运行方式。
与微电网的电网运营企业和设备供应商们熟悉的传统原则受到挑战。
迫切需要国家层面的标准化工作支撑,很多时候我们一些供电原则、保护原则等受到挑战,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标准化工作的支撑,必须要有国标才方便管理层面,甚至政府、法院认可的程度。
微电网的标准体系急需统一的规划和顶层设计,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并网涉及发电、电网、用户等多个领域,系统复杂性突出。
需要将微电网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单元,对相关技术领域开展系统分析。
对不同应用场景下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功能进行定位和系统边界区分。
从系统的角度辨识标准缺失和可能出现的重复甚至矛盾的地方,识别亟需制定的标准,制定微电网标准化路线图和标准体系。
这是我们标委会在做的工作。
目前定的标准,包括微网建模及仿真、微网并网、微源接入微网、微网规划设计、微网运行特性测试、微网调试及验收、微网运行维护、微网内发电侧管理、微网内需求侧管理、微网内储能管理、微网保护、微网信息与通讯、微网监控系统功能、微网黑启动、微网运行评价。
在标准领域都有很多工作急需要做,没有这些标准支撑很难形成大规模网站化推广。
针对微电网建设的难题,北京群菱专注于微电网研究试验平台的开发,推出多个微电网实验平台:1.微电网仿真试验研究平台2.微电网监控及能量调度管理系统3.微电网电缆阻抗模拟系统4.多源互补智能微电网供电系统5.开放式交直流电力电子研究与试验平台以上平台均为群菱能源专业设计制造,详细技术方案请联系群菱获取。
试验平台可以满足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关键设备检测、功能性验证试验、能量调度管理及控制策略研究、微电网之间的相互影响及调度控制技术研究、微电网储能研究以及风光储科学配比优化研究与高渗透率研究。
群菱能源微电网仿真实验室成功案例:中国电科院“先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网优化控制联合实验室”、“电力需求侧管理和智能用电仿真实验室”,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多能互补发电系统运行和保护性能测试系统”,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交/直流电网物理仿真试验平台”,河南电科院“智能配电网新能源接入研究平台”,浙江工业大学“智能微电网试验、测试与储能系统”,南昌大学“微电网仿真模拟试验平台”等数十家科研院所,为我国微电网标准体系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微电网的并离网平滑切换控制策略研究
微电网的并离网平滑切换控制策略研究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和人们对环保节能的追求,微电网逐渐成为能源系统的研究热点之一。
与传统电网相比,微电网具有分布式、灵活性强、可控性好、低碳环保等优点,以及在应对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意外事件方面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但是,微电网的并离网平滑切换控制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本文针对微电网的并离网平滑切换控制进行了研究。
首先,介绍了微电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
其次,阐述了并离网平滑切换的控制策略的重要性以及现有的控制算法。
接着,针对现有算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控制的并离网平滑切换控制策略,并对该策略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实验和实际应用测试。
一、微电网的基本概念与发展现状微电网(MicroGrid)是一种基于分布式能源系统组成的、可以独立运行的小型电网,它可以连接到传统大型电网,也可以与之隔离运行。
微电网由多种能源设备组成,包括可再生能源设备(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传统发电机组、蓄能设备(如蓄电池、超级电容等)、电力电子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等。
微电网能够根据能源资源的供需状况,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调度,同时能够保证电力质量和系统的稳定性。
目前,微电网已经成为国内外能源领域的热点之一。
随着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微电网的建设也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支持。
国内外的许多城市、工业园区、新能源示范区等地都已经建设了相应的微电网系统。
例如,美国加州的洛杉矶国际机场就建设了一个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的微电网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机场屋顶上的光伏电池板,并通过调度系统实现了光伏发电系统、动力系统和稳定器之间的优化匹配。
二、并离网平滑切换的控制策略在微电网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并网或离网的情况。
并离网的平滑切换是微电网运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关键在于在电网状态从并网转变为离网或从离网转变为并网时,通过控制算法来实现电网状态的平稳切换,避免因突然改变的负荷而导致电网不稳定或者设备损坏等问题的出现。
直流微电网并网控制技术研究
环球市场电力工程/-127-直流微电网并网控制技术研究葛浩天山东理工大学摘要:目前,世界各国对于交流微电网的研究比较广泛,并建立了不同的微电网示范工程。
相对于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结构简单、转换环节少、能源利用效率高,随着直流发电、用电设备的日益增多而受到关注。
直流微电网运行过程中不存在交流微电网中频率、相位同步问题,控制相对容易;没有无功功率流动,电能质量好;电力电子变换设备少,系统可靠性高。
本文先展开了对直流微电网的研究并提出一种直流微电网结构与控制方法。
对直流微电网的组网方式、控制与保护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力电子接口电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直流微电网;并网;技术目前,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分布式发电技术快速发展,分布式发电并网要求势在必行。
微电网主要是由分布式发电、储能、负荷以及控制装置所组成的独立发电系统,属于分布式能源有效组织方式。
其不仅能有效地实现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以及自我保护,还具备较为完整的输电、发电、配电等功能,除此之外,还可以依靠本身的功能实现功率平衡控制、故障检测、系统运行优化等内容。
1 低压直流微电网组成与体系结构图 1 为本文所采用的低压直流微电网体系结构。
图1 低压直流微电网体系结构从图1 可以看出,微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主要有两种运行方式,分别是并网运行、离网运行。
其中并网运行主要指的是微电网和公用大电网进行相连,与主网配电网系统进行电能交换;而离网运行主要指的是电话计划或者是故障需要时候,和主网配电网系统断开,然后再由DG、储能装置和负荷共同构成运行,这种运行方式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孤岛运行。
两相对比,并网运行方式在控制过程中较为简单,离网运行控制较为复杂。
系统包含直流400V、直流48V 和交流220V3 种不同电压等级负载,并将负载分为重要负载和非重要负载两类。
非重要负载主要包括加热、照明等非关键用电设备,这些非重要负载在系统电能充足时正常运行,在系统能量不足时可通过非重要负载变换器(non-critical loads’ converter,NLC)调节进行降功率运行。
基于微电网技术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研究
基于微电网技术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分布式发电的概念,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控制策略,并介绍了微电定义结构及控制策略,提出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微电网技术并入大电网,既可以提高光伏电源的应用率、降低分布式电源对大电网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光伏发电;微电网;控制策略1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概念及并网控制策略1.1概念及基本原理分布式发电是指布置在用户附近、发电功率在数千瓦至50MW的小型、独立输电系统。
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微型燃气轮机发电及燃料电池发电等。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太用能电池的光生伏打效应直接把太阳的辐射能转变为电能,其能量转换器就是太阳能电池,即光伏电池。
标准光照条件下,单片太阳能电池的额定输出电压约为0.5V。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随着不同的时间、地点、安装方式,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呈现随机特征。
将多片太阳能电池连接使用可获得较高的输出电压和较大的功率容量。
1.2并网方式光伏并网系统由光伏阵列、变换器和控制器组成,变换器将光伏电池所发的电能逆变成正弦电流并入电网,控制器控制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逆变器并网电流的波形和功率,使得向电网传送的功率与光伏阵列所发的最大功率电能相平衡。
光伏系统的并网方式有多种,主要都是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并入电网,其并网的主要环节在于逆变,通过对逆变环节的分类区分出不同的并网方式。
按照输入电源类型分类:按照输入并网逆变器电源类型的不同,可分为电流型逆变器和电压型逆变器。
为使直流侧呈现出低阻抗的电压源特性,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严格地与电网同步,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通常设计成电压输入、电力输出的结构,即并网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是交流电流源和电压源的并联,采用控制技术实现相位同步,使系统并网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压幅值钳位为电网电压,输出功率因数为1 。
按照拓扑结构分类:根据逆变器是否含有变压器及变压器的类型将光伏并网逆变器分为无变压器型、工频变压器型和高频变压器型。
单相微电网逆变器的并网/离网工作模式研究
S U N X i a n g — d o n g ,R E N B i — y i n g ,Z H A N G Q i ,L I A N G G a n g
( X i ’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Xi ’ a n . 7 1 0 0 4 8 ,C h i n a )
p h a s e — l o c k e d l o o p ( P L L)a n d t h e m o d i i f e d P R c o n t r o l l e r i s a l s o u t i l i z e d f o r he t g i r d — c o n n e c t e d c u r r e n t c o n t r o 1 . T h e
中图分类号 : T M 4 6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0 一 I O O X( 2 0 1 4 ) 0 1 — 0 0 0 1 — 0 3
Gr i d - c o n n e c t e d a n d Of f- g r i d Mo d e s f o r a S i n g l e - p h a s e Mi c r o - g r i d I n v e r t e r
第4 8卷 Leabharlann 1 期 2 0 1 4 年 1月
电 力 电子 技 术
P o w e r E l e c t r o n i c s
Vo 1 . 4 8 ,No . 1
J a n u a r y 2 0 1 4
单相微 电网逆变器的并网/ 离网工作模式研究
孙 向 东 ,任 碧 莹 ,张 琦 ,梁 刚
新型电网-微电网(Microgrid)研究综述 - 副本
一76一继电器术(DistributedStorage),通过储能装置储存分布式电源的多余的能量,如超导线圈、储能电容器及储能能力巨大的超级电容器和飞轮等等。
通过对上述技术展开研究得到的系列成果,并结合电力系统用户对电能质量(PowerQuality)的要求和电力系统发展趋势,逐步形成了将上述技术综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特殊电网形式一微型电网(MicroGrid)【6】。
目前,国际上对微型电网的定义各不相同【6 ̄1…。
美国电气可靠性技术解决方案联合会(CERTS—ConsortiumfbrE1ectricReliabilityTechn0109ySolutions)给出的定义为:微电网是一种由负荷和微型电源共同组成系统,它可同时提供电能和热量;微电网内部的电源主要由电力电子器件负责能量的转换,并提供必需的控制;微电网相对于外部大电网表现为单一的受控单元,并可同时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安全等的要求。
欧盟微电网项目(EuropeaIlCo舢【11issionProjectMicro—grids)给出的定义是:利用一次能源;使用微型电源,分为不可控、部分可控和全控三种,并可冷、热、电三联供;配有储能装置;使用电力电子装置进行能量调节。
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UIliversitvofWisconsin—Madison)的R.H.hsseter给出的概念是:微电网是一个由负载和微型电源组成的独立可控系统,对当地提供电能和热能。
这种概念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型来描述微电网的操作;微电网可被看作在电网中一个可控的单元,它可以在数秒钟内反应来满足外部输配电网络的需求;对用户来说,微电网可以满足他们特定的需求:增加本地可靠性,降低馈线损耗,保持本地电压,通过利用余热提供更高的效率,保证电压降的修正或者提供不问断电源。
图1是威斯康新大学新能源实验室的微电网结构图。
综合以上,并结合我国电网的实际状况,本文可以得出微电网的定义:能量来源主要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类型可为微型燃气轮机(Micro—Turbine)、内燃机(GasEngine)、燃料电池(FuelCeU)、太阳能电池(PVP甜lel)、风力发电机(WindGenerator)、生物质能(BiomassEnergy)等;系统容量为20kw~10Mw;网内的用户配电电压等级为380V,或者包括10.5kV;如与外部电网进行能量交换,电压等级由微电网的具体应用等情况而定。
微电网并离网控制策略研究及实现
微电网并离网控制策略研究及实现任洛卿,唐成虹,王劲松,黄琦南瑞集团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南京市211106The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Micro-grid's Grid-connected & Off-Grid ControlStrategyRen Luoqing, Tang Chenghong, Wang Jinsong, Huang QiNARI Group(SGEPRI), Nanjing, Jiangsu 210003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twork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modes of micro-grid and proposes a method of grid-connected & off-grid control strategy, which is based on fast fault detect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Improved half-wave Fourier algorithm is used to carry out fast protection comput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value so as to implement fast fault detection. The characteristic value is described by logical expressions and its real-time value is used to identify the current running mode and as the criterion to implement smooth switching control between the grid-connected mode and off-grid mode. So far, this method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Luxi island micro-grid demonstration project.KEY WORD: micro-grid; fast fault detec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coordinated control strategy摘要: 本文对微电网组成结构及运行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故障快速检测和运行模式识别的微电网并离网控制策略方案。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对拟成立的全国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征求意见的通知-国家规范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对拟成立的全国微电网与分布式电
源并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征求意见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经研究,国家标准委拟批复成立全国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第一届全国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拟由45名委员组成(见附件),郭剑波任主任委员,沈建新、张宝全、郭振岩、韦巍任副主任委员,盛万兴任委员兼秘书长,秘书处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
全国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微电网及分布式电源并网的规则设计、运行维护、调度控制和试验检测等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对口国际电工委员会电能供应系统方面技术委员会(IEC/TC8),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
现对拟成立的全国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方案公开征求意见,请将意见回复至电子邮箱:TC@sac .gov .cn ,截止时间为2016年8月29日。
附件:第一届全国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名单(略)
2016年8月22日
来源: /fg/detail2025877.html。
微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及组网特性研究
微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及组网特性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微网作为一种将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和负荷等集成在一起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具有高效、灵活、环保等优点,因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微网逆变器作为微网中的关键设备,其控制策略和组网特性对于微网的稳定运行和能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微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和组网特性,以提高微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微网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进行介绍,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然后,重点分析微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包括传统的控制方法和先进的控制策略,如下垂控制、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等,并对各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评价。
本文还将研究微网逆变器的组网特性,包括微网逆变器的并网特性、孤岛特性以及多逆变器并联运行的特性等。
通过对这些特性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微网逆变器在微网中的作用和影响,为微网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将通过实验和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和组网特性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微网逆变器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微网逆变器的设计、优化和运行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微网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微网逆变器作为微电网的核心设备,其基本原理在于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注入到微电网中,以实现对微电网的电压和频率的支撑。
这一过程涉及到电力电子技术的多个方面,包括逆变技术、控制技术、并网技术等。
逆变器的基本结构主要由直流侧、逆变桥、滤波器和交流侧组成。
直流侧接收来自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光伏、风能等)或储能系统(如电池)的直流电能。
逆变桥则通过开关管的通断控制,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
滤波器则用于滤除逆变过程中产生的高频谐波,使输出的交流电能满足电网的标准要求。
交流侧将经过滤波的交流电能注入到微电网中。
在控制策略方面,微网逆变器通常采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如脉宽调制(PWM)技术、空间矢量调制(SVM)技术等,实现对逆变过程的精确控制。
微电网并网理论的前提
流方向的控 制。
网数= 樾 多,总容量 | i
越| 。刘于微电网,不论其 电 大
源是何种形式( 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同步电机发电等) ,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微电网并网时电湍方 向与电压相角的关系 . 1 当并网开关导通后,微电网与大电网并网运行时电流方
向的简化图如图 1 所示 。图中E表示大 电网电压, 表示微
摘 要: 随着微电源 容量的 增加以 及微 电网 运行的 可靠性 日 益增强, 越来越多的 分布式电 源已 经接入到大电网中. 这样不可避免 地会给大电网 造成冲击。 如何减小 电 微 网并网 切换时 对大电网 造成的影响, 使其能够由 岛 孤 模式平滑切换到并网 运行模式 成为重 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尤其是对并网时刻的选取亟需从实际和理论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笔者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微电网并网运行 时所需满足的 条件, 并且以 控制方式的 电网 研究对象, 微 为 建立了 微电网 模型。 通过s u 仿真软 j 曲k m 件对单 机带负 荷微电网 进行 并网 仿真, 论证理论的正确性, 终确定 最 使微 电 网实现平滑切 换的 最优条件。 关键词:电网; 微电网; 分布式电 源; 并网切换; 机仿真 计算 中图分类号: M7 T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9 -28( 1)8 62 05 73 020 -05 -5 2
h v e na c se otep we r , ihwi ie i l o s mp c t h i e. oh wt e u etei a t f mirg i ite a eb e c es dt h o rg d whc i l n v ̄ yp ei atotebgn tS o ord c h mp c o a co r l l dO h
新型输配电电网建设及新能源微电网并网的相关探讨任建国
新型输配电电网建设及新能源微电网并网的相关探讨任建国发布时间:2021-12-23T07:11:14.499Z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年9月作者:任建国[导读] 由于电网中微电源的接入,会导致峰值过大、频率波动大等问题的存在。
国网太原供电公司任建国山西太原 030012摘要:由于电网中微电源的接入,会导致峰值过大、频率波动大等问题的存在。
故而,需要对微电网控制策略展开必要的探究,以便对主从控制与对等控制进行合理应用,并在实现新能源微电网并网之后,可使电网的平稳运行得以最大限度的保证。
关键词:新型输配电;新能源;微电网;并网引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能源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能源的大量使用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为使这一现状得到良好改善,新能源类型不断增多,在发电总量中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也在不断加大。
可再生能源通过电网予以大规模外送,这对于电力网络输送不得不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鉴于此,为使新型能源得到充分利用,就需要注重新能源微电网并网的研究,从而更好促进我国电网事业的健康发展。
1、输配电电网建设的准则在能源互联网得以实现的基础上,输配电电网建设需要对以下准则予以遵循:其一,输配电网所在区域,恶劣天气时有出现。
而这种恶劣天气会严重危害到输配电网的运行,从而造成事故的发生[1]。
因此,在输配电电网建设中,抗自然灾害方面的能力应予以加强,以便尽可能减少恶劣天气对输配电网所带来的伤害,保证输配电网能够平稳运行下去。
其二,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建设强度能达到应用要求的电网。
需保证电网具有稳定的结构,其正常运行不会受到恶劣环境的干扰,能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三,积极应用最新技术,以便电网能采用自动化方式进行运行。
在电网运行期间,若有故障发展,便可通过自动化技术予以自动消除,从而快速恢复电网的正常运行。
2、新能源微电网技术概述 2.1 光伏发电微电网光伏发电,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太阳能的合理应用来实现发电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 微电网对电网重合闸的影响 Fig. 2 Influence of microgrids on the grid reclosing
因此,在故障恢复后的重新并网同样必须满足 3.1 中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 在未得到电网运行管理 部门同意的情况下,不能采用自动重合闸进行重新 并网。解列到重新并网的时间间隔由微电网和电网 运行管理部门预先达成协议确定。
1 微电网并网总则
微电网在并网、并网运行、解列时不能对电网 以及电网中的其他用户产生不利影响,且需在电网 运行管理部门的监管和调度下进行。
杨志淳,等
微电网并网标准研究
- 67 -
2 并网基本要求
微网需向电网运行管理部门提供微电网中所 包含的微电源的组成、总体性能以及微电网中的负 荷特性,微电网并网如图 1 所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继电保护,同时计算容量时应该计入储能装置。对 并网上网运行,微电网向电网输送的功率也应该根 据电网的短路容量、负荷特性来给出确定的限值。 4.1.2 有功功率调节 微电网中的部分微电源,例如风力发电具有有 功功率调节能力,其应配备功率协调控制系统。要 求微电网不主动参与电网的有功调节,但能根据负 荷的变化不断调节微电源的有功输出,维持内部的 频率在规定的范围内。同时要求微电网在电网的控 制下为电网提供一些辅助的有功调节,在电网紧急 情况下,微电网能够根据电网的指令来协调控制微 电网内各微电源的有功输出,以防止输配电设备发 生过载, 确保电力系统稳定性。 在电网频率高于 50.5 Hz 且常规调频电厂容量不足时,可以通过降低微电 源的有功功率输出来保证电网频率恢复到正常值。 4.2 无功功率 4.2.1 无功电源 微电网中的无功电源包括具有无功输出及调节 能力的微电源和无功补偿装置。微电网应具备协调 控制微电源和无功补偿装置的能力,能够自动快速 调整无功总功率,从而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减少 电网的有功损耗以及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水平,改 善电能质量,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首先应充分 利用微电源的无功容量及其调节能力,仅依靠微电 源的无功容量不能满足系统电压调节需要或功率因 数要求的,应在微电网内加装无功补偿装置。 无功补偿装置可以是分组投切的电容器或电抗 器,也可以使用能连续调节的快速无功补偿装置或 其他先进的无功补偿装置。 4.2.2 无功容量 微电网应具备无功功率调节能力,其调节范围 根据微电网特性、电网结构和电网运行管理部门的 要求决定。 在并网运行时, 微电网所能吸收/发出的无功功 率应使其功率因数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 微电网吸收感性无功功率时,PCC 点的功率因 数应该满足《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 1998》的要求[17]。 4.3 电压调节 微电网控制系统接受在恒定功率因数或恒定无 功功率输出方式下运行,其本身允许采用自动电压 调节器,但在进行电压调节时应遵照已有的相关标 准和规程[18],不造成并网点的电能质量问题。一般 而言不应由微电网承担并网点的电压调节,而应由 电网运行管理部门来承担。微电网只有在电网管理 部门允许的条件下主动参与电压调节。微电网的无
B1 PCC K1 S MG B2
微电网需在电网运行管理部门的建议和监督 下合理选择接入点、接入容量和接入方式。一般情况 下, 微电网的总容量不超过上一级变压器供电区域内 最大负荷容量的 1/4 或者最小负荷容量的 1/3。微电 网接入的电压等级为:200 kW 及以下微电网接入 0.38 kV 电压等级电网;200 kW 以上微电网接入 10 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经过技术经济比较[12-13], 微电网采用低一电压等级接入优于高一电压等级接 入时,可采用低一电压等级接入。 微电网的并网以及并网方案需经过电网运行 管理部门同意,由后者实施。
功功率应该能够在其允许范围内进行自动调节,使 并网点的电压或功率因数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或为某 一给定值。 4.4 电能质量 微电网接入电网时,在并网点处的电能质量指 标主要有:谐波和波形畸变、电压波动和闪变、直 流注入、电压不平衡度、电压偏差、频率。 4.4.1 谐波和波形畸变 微电网的引入会带来大量的谐波,谐波的类型 和严重程度取决于功率变换器技术、微电网内微电 源的组成及特性、所连接的负荷设备。 在向平衡线性负荷供电时,在并网点处注入电 力系统的谐波电流不应超出表 2 所列出的限值。同 一范围内的偶次谐波应小于低的奇次谐波限值的 25%,总谐波畸变率小于 5%。
4 微电网并网运行要求
4.1 有功功率 4.1.1 基本要求 微电网并网运行时的最大负荷容量与多个因素 有关,如配电网电压指标约束、相间短路影响、谐 波影响、对潮流优化的影响等[15-16]。其中对电压、 谐波等的影响可集中到对并网点的约束中。因此, 微电网并网运行时的最大负荷容量主要考虑电网的
- 68 -
3 微电网并网要求
微电网的并网方式可分为普通并网和并网不上 网两种方式。 3.1 普通并网 微电网带电并网时, 会存在并网点两侧的电压、 幅值和相角不匹配的情况,例如微电网与电网之间 的相角异相时并联会造成同步发电机电枢铁芯末端 过热, 并由于极高的扭矩而损坏微网中的发电设备; 当微电网电压低于电网电压且超过一定幅值时,并 网后微电网将立即遭受大量的流入发电设备的无功 功率,使得电网出现低电压;反之,当微电网电压 高于电网电压且超过一定幅值时,并联后微电网将 立即遭受大量的流出发电设备的无功功率,使得电 网出现过电压。 因此,在微电网并网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须使并网点两侧的 电压、频率和相角尽可能接近,以减小并网过程中
0 引言
微电网依其灵活的配置结构和方便的运行方式 在近年来得到广泛的研究[1-6], 它能在提高电力系统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提高用户的供电质量和 电网服务水平,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的应 用。 传统电网为电源到负荷的单向潮流供电方式, 微电网的接入将改变这种运行特性,并对微电网接 入点的电压、线路潮流、线路电流、电能质量、继 电保护以及网络可靠性等都将产生影响[7-8], 且其影 响程度与微电网的位置、容量、负荷特性等密切相 关[9]。因此,制定微电网接入电网时的技术规定非 常重要。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相关的标准,IEEE 制 定了分布式电源(DR)的接入标准《IEEE1547 分
Study on the standard of the grid-connected microgrids
YANG Zhi-chun,LE Jian, LIU Kai-pei,XIE Xue-jing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exist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norms, this paper does a preliminary study about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microgrids grid-connecting, grid-connection operation and islanding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id. Basic principles and grid-connecting norm of microgrid grid-connection are proposed,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access point, capacity of access and access schemes are presented based on reliabili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issues caused by microgrids grid-connection are analyzed, such as power quality, power control, voltage regulation, relay protection, communication, monitoring, energy metering and so on. Microgrid disconnection have been divided into normal and accident splitting, and the principle of splitting region and disconnection requirements for accident splitting are emphasized. By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on key issues of microgrid which need to be considered, a foundation has been provided for the standards of microgrid grid-connec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microgrid; power system; grid-connecting; grid-connection operation; splitting; power quality; relay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 TM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3415(2012)02-0066-06
布式电源与电力系统互联的系列标准》 [10-11]。我国 将于 2011 年发布 DR 的并网标准。 本文研究了微电网接入电网时应该考虑的几 个重要因素,如:微电网接入系统的基本要求、微 电网并网要求、电能质量、功率控制和电压调节、 继电保护、并网监测、微网解列、通信、电能计量 等。通过对上述九方面的研究,从电网的角度提出 了微电网接入电网的技术规定,为今后制定微电网 接入标准和微电网大规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 础。
对微电网和电网同时存在的暂态过程。 综上所述,并网时微电网的电压、频率、相角 和相序应与电网的相匹配,且两者上述参数的差值 必须满足表 1 中的要求[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