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说课稿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教学设计)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一课时分子晶体教材内容分析:晶体具有的规则的几何外形源于组成晶体的微粒按一定规律周期性的重复排列。
本节延续前面一节离子晶体,以“构成微粒---晶体类型---晶体性质”的认知模式为主线,着重探究了典型分子晶体冰和干冰的晶体结构特点。
并谈到了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使学生对分子晶体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有里一个大致的了解。
并为后面学习原子晶体做好了知识准备,以形成比较。
教学目标设定:1、使学生了解分子晶体的组成粒子、结构模型和结构特点及其性质的一般特点。
2、使学生了解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
3、使学生理解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4、知道一些常见的属于分子晶体的物质类别。
5、使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体验研究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和性质特点难点是氢键的方向性和氢键对物体物理性质的影响从三维空间结构认识晶胞的组成结构教学方法建议:运用模型和类比方法诱导分析归纳教学过程设计:复问:什么是离子晶体?哪几类物质属于离子晶体?(离子化合物为固态时均属于离子晶体,如大部分盐、碱、金属氧化物属于离子晶体)投影展示实物:冰、干冰、碘晶体教师诱导:这些物质属于离子晶体吗?构成它们的基本粒子是什么?这些粒子间通过什么作用结合而成的?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板书: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分子晶体一、分子晶体1、定义:含分子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也就是说: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的晶体叫做分子晶体看图3-9,如:碘晶体中只含有I2分子,就属于分子晶体问:还有哪些属于分子晶体?2、较典型的分子晶体有非金属氢化物,部分非金属单质,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几乎所有的酸,绝大多数有机物的晶体。
3、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过度: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分子间作用力的有关知识阅读必修2P22科学视眼教师诱导:分子间存在着一种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用力,也叫范徳华力。
鲁科版选修三《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科版选修三《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了解原子和分子晶体的基本概念,区别和相互之间的关系;2.掌握晶体的结构、晶格、晶体缺陷等基本概念以及其与晶体性质之间的关系;3.能够根据具体晶体的结构和物理特性,设计相应的物理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4.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从而推导出相应的物理规律。
二、教学内容1. 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基本概念1.1 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定义和分类; 1.2 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结构模型和组成元素。
2. 晶体的结构和晶格2.1 晶体的结构类型和晶体系统; 2.2 晶体的晶格和晶面;2.3 晶体缺陷和其对晶体性质的影响。
3. 晶体的物理性质3.1 晶体的各向同性性质和各向异性性质; 3.2 晶体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光学性质; 3.3 晶体的磁学性质。
4. 晶体物理实验4.1 晶体的X射线衍射实验; 4.2 晶体的红外光谱实验;4.3 晶体的热膨胀实验。
三、教学方法1. 讲授针对教学内容,采用以讲授为主,结合示范讲解和图像演示的教学方法,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2. 实验教学对于晶体物理实验,采用以实验教学为主,结合讲解和示范操作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晶体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3.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和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反思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来了解原子和分子晶体的基本概念、掌握晶体的结构、晶格、晶体缺陷等基本概念以及其与晶体性质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根据具体晶体的结构和物理特性,设计相应的物理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并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从而推导出相应的物理规律。
教师会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图像、动画等材料进行深度解析,便于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
教师不仅要了解课程的核心概念,也需要深入到细节层面,以确保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足够清晰。
高中化学:晶体的结构与性质——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①若分子间只有范德华力时
以1个分子为中心,周围有12个紧邻分子,即 分子密堆积结构
CO2 干冰 晶胞
②若分子间主要为氢键时
以1个分子为中心,周围有4个相邻分子,即 分子非密堆积结构。如:HF 、NH3、冰等
氢键具有方向性
4、物理性质
熔沸点较低;易升华
硬度很小 固态和熔融状态时都不导电 只有酸的水溶液有的导电 相似相溶原理
7.已知氯化铝的熔点为190℃(2.202×lO5Pa),但它在 180℃即开始升华。 共价化合物 。(填“离子化合物”“共 (1)氯化铝是____________ 价化合物”) (2)无水氯化铝在空气中强烈的“发烟”,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铝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水解反应产生HCl气体, HCl在空气中形成酸雾而“发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设计一个可靠的实验,判断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 还是共价化合物。你设计的实验是 在其熔融状态下,试验其是否导电;若不导电是共价化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500K和1.01×105Pa时,它的蒸气密度(换算为标 准状况时)为11.92g· L-1,试确定氯化铝在蒸气状态时的 Al2Cl6 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
2
mol氢键?
②H2O的熔沸点比H2S高还是低?为 什么? 氢键
第二课时
• 了解原子晶体的晶体结构模型及其性质的一般特点。 • 理解原子晶体的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
二、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结构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分子晶体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内容,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子晶体、原子晶体。
晶体的性质与晶体中微粒的种类、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微粒的排列规律密切相关。
本节内容是学生首次学习晶体,需要初步建立构成微粒、晶体类型及晶体性质三者关系的认知模式,学习微粒间通过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两种本质不同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晶体的结构类型和性质特点。
既要求将学过的共价键理论及分子构型和分子极性的知识应用于建立分子晶体、原子晶体模型,同时又要求学生能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物质性质特点加以联系,使得前后知识联系呼应,从而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节计划2课时。
第1课时 ---分子晶体: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分子晶体的概念,了解常见的分子晶体,掌握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知道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晶体结构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关系。
第2课时---原子晶体:本课时主要是从生活中常见的金刚石和水晶这两个实例出发,以金刚石的结构和性质引出原子晶体的概念,并通过几种原子晶体的键能和性质的对比,理解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在教学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利用教师提供的导学案,掌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分子晶体二:教学分析本节课是学生首次学习晶体知识,学生三维空间思维构建缺乏,教学时应注意:⑴、利用教材上的图和实际模型展开分子晶体的学习;⑵、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⑶、利用给定的丰富的数据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研讨能力,从而得出分子晶体的性质与其结构特点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关系。
由于本节课可读性较强,所以在这节课中我们采用学案导学,利用教师提供的导学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小组互助、教师点拨及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干冰、冰的宏观性质,明确分子晶体的概念。
高中化学3.2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K1 K2优秀课件

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离该分子最近且距离相 等的CO2分子有12个CO2分子?
65
87
31
42
〔2〕冰 晶体的结构如以下图所示
构成冰晶体的结构微粒是H2O 分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 是氢键〔也存在范德华力〕 在冰的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 四面体顶角方向的4个相邻水分 子相互吸引,这样的排列使冰晶 体中的水分子的空间利用率不高, 留有相当大的空隙。
〔2〕 SiO2
观察SiO2晶体结构
SiO2中每个Si与4个O结合构成 正四面体,同时每个O与2个Si结合。
SiO2晶体中, Si原子与O原子个数比为: 1﹕(4×1/2)=1﹕2 Si原子个数与Si—O键数之比为: 1﹕4 注意:原子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它的化学式代表 晶体中各构成粒子的个数比,而不代表真实的分子组成。
二、原子晶体
1.结构特点: (1)构成晶体粒子:原子
晶体熔化 破坏它
(2)晶体里粒子间的作用:共价键。
2.定义:在晶体里,所有相邻原子都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三 维网状结构的晶体。
3.原子晶体性质的共性: 熔点高,硬度大,难溶于一些常见的溶剂
4 .常见原子晶体 〔1〕金刚石 在金刚石晶体中,
每个C与多少个C成键? 4 C采取何种杂化方式? SP3杂化 形成怎样的空间结构? 正四面体的立体网状结构 键角? 109°28′
C. 金刚石和HCl
D. CCl4和KCl
例题2.C60、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模型如以下图所示〔石墨仅表 示出其中的一层〕
〔1〕C60、金刚石和石墨三者互为 A、同分异构体 C、同系物
B
;
B、同素异形体
D、同位素
〔2〕固态时,C60属于 分子 〔填“离子〞、“原子〞或 “分子〞〕晶体;
高二化学《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3.2《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2课时 《原子晶体》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1、掌握原子晶体的概念,能够区分原 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 2、了解金刚石等典型原子晶体的结构 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 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 〖教学难点重点〗 • 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复习提问:
三、晶体类型的判断方法 1、依据组成晶体的微粒和微粒间的作用力 判断:构成原子晶体的微粒是原子,原子 间的作用力是共价键,构成分子晶体的微 粒是分子,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是分子间作 用力。
2.从组成上判断(仅限于中学范围): 有无金属离子?(有:离子晶体) 是否属于“四种原子晶体”? 以上皆否定,则多数是分子晶体。 3.从性质上判断: ①熔沸点和硬度;(高:原子晶体;中:离 子晶体;低:分子晶体) ②熔融状态的导电性。 ③溶解性。
分子的密堆积
氧(O2)的晶体结构
碳60的晶胞
分子的密堆积
(与CO2分子距离最近的 CO2分子共有12个 )
干冰的晶体结构图
分子的非密堆积
氢键具有方向性
冰中1个水分子周围 有4个水分子
冰的结构
6、分子晶体结构特征
(1)密堆积 只有范德华力,无分子间氢键——分子 密堆积。这类晶体每个分子周围一般有12 个紧邻的分子,如:C60、干冰 、I2、O2。 (2)非密堆积
1.分子晶体:由分子构成。小结: 相邻分子靠分子间作用力相互吸引 2.分子晶体物性:低熔点、升华、硬度很小等 3.常见分子晶体分类:
(1)所有非金属氢化物 (2)部分非金属单质, (3)部分非金属氧化物 (4)几乎所有的酸(而碱和盐则是离子晶体 (5)绝大多数有机物的晶体。
4.分子晶体结构特征
18——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18——高二新授(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学习目标】1.了解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概念(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物理通性)2.了解干冰、冰、金刚石、二氧化硅晶体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堆积方式)3.掌握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物理通性及其物理性质递变规律【教学重点】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概念、结构特点和物理通性,氢键对冰晶体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分子晶体:【观察思考1】碘、干冰和碳60晶体都易“升华”,它们的晶体结构如下:试观察它们晶体结构的共同点?【知识归纳】(1) 分子晶体——指由________构成,微粒间通过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晶体。
(2) 分子晶体中分子通常采用____________方式排列,即一个分子周围紧密排列等距离的分子有__________个。
(3) 由于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____,破坏这种作用力比较容易,导致分子晶体具有________熔点、________沸点、_________升华、硬度_________,固体和熔融状态下都_________导电等共同特点。
(4)常见分子晶体:【阅读理解】水分子间存在较强的氢键。
水分子间通过氢键缔合成较大的水分子团。
在液态水中,水分子通过缔合成的分子团比较小,通常是(H2O)2,(H2O)3,且都是平面结构,空间利用率很高,所以分子间的间隙也较小,排列的较紧密,使得总体积较小。
但当水结成冰时,水分子由于之间的氢键,内部是以一个水分子为中心,四个水分子将其抱住,呈现正四面体的空间结构,即缔合成的水分子团是(H2O)5,由于正四面体是一个立体结构,形如网状结构,内部有较大的空间没有被水分子占据,空间利用率很低,所以冰中的水分子间的间隙较大,排列的较松散,使得总体积较液态水大。
冰变成水是等质量变换,冰的体积大于液态水,所以冰的密度比水小。
【观察思考2】CO2和SiO2属于ⅣA族的最高价氧化物,它们的化学性质十分相似,但其物理性质千差万别,如何理解?【观察思考3】比较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和二氧化硅晶体结构的共同性和相互联系?二.原子晶体:阅读选修3—P68~P69:(1) 原子晶体——指由__________构成,原子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______________结构的晶体。
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ppt

4.下列物质的熔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 A.HF < HCl < HBr B.金刚石 < 碳化硅 < 晶体硅 C.I2 > SiO2 D.H2O > H2S SO2 < SeO2
D
二、原子晶体
Si
O
Si
O
O
O
O
共价键
2. 二氧化硅晶体
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熔沸点的比较:
不同类型的晶体 原子晶体 > 分子晶体 相同类型的晶体 (1)分子晶体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2)原子晶体 原子间的共价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思考 交流: 决定分子晶体及原子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因素各是什么?如何比较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
类型 比较
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
构成晶体的微粒
微粒间的作用力
物理性质
熔沸点
硬度
导电性
溶解性
典型实例
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对比
归纳总结
B
课堂训练
1.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 A.SO2 SiO2 P2O5 B.PCl3 CO2 H2SO4 C.SiC H2O NH3 D.HF CO2 Si
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原子构成的晶体不一定是原子晶体 B.分子晶体中的分子间可能含有共价键 C.分子晶体中一定有共价键 D.分子晶体中分子一定紧密堆积
D
下列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SO2与SiO2 CO2与H2O HCl与金刚石 CCl4与SiC
冰晶体的结构特点
分子非密堆积
冰的结构
想一想
碳元素和硅元素处于同一主族,为什么CO2晶体的熔、沸点很低,SiO2晶体的熔、沸点很高?
高中化学原子晶体试讲教案

高中化学原子晶体试讲教案
主题:原子晶体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原子晶体的基本概念,了解晶体的种类和结构特征。
一、引入(5分钟)
1. 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些晶体的图片,让他们观察和思考这些物质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原子晶体,为什么晶体具有规则的结构和形状。
二、概念解释(10分钟)
1. 解释晶体的定义和特点,强调晶体的排列规则和周期性性质。
2. 介绍晶体的种类,如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共价晶体等,以及它们的结构特征。
三、实例分析(15分钟)
1. 通过实例分析不同种类的晶体的结构特征,如NaCl、SiO2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各种晶体的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四、讨论与互动(10分钟)
1. 分组讨论在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材料,如冰、钻石等,分析其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晶体的结构特征来设计新材料或提高材料性能。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原子晶体相关知识。
2. 鼓励学生思考晶体在化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原子晶体的知识,并写一份小结。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
3.2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课后反思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原子晶体的概念
2、了解金刚石等典型原子晶体的结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汇报]由于氢键的方向性,使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四面体顶点的4个分子相互吸引,形成空隙较大的网状体,密度比水小,所以结的冰会浮在水面上
[思考与交流]为什么冰融化为水时,密度增大?
[思考与交流]为何干冰的熔沸点比冰低,密度却比冰大?
[随堂练习]
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能源需要。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可容纳五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H2O分子。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两题:
解析:CH4分子为正四面体构型,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H2O分子为折线型,是极性分子。第1题D正确。第2题中CH4和H2O的个数比为6∶(46+2)=1∶8,B正确。
知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一、分子晶体
1、分子晶体:
(1)定义:由分子构成。相邻分子靠分子间作用力相互吸引。
(2)构成微粒:分子
[投影]
[设问]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与C--C共价键参数有什么关系?
[讲]金刚石里的C--C共价键的键长(154 pm)很短,键能(347.7kJ/mo1)很大,这一结构使金刚石在所有已知晶体中硬度最大,而且熔点(>3 550℃)也很高。高硬度、高熔点是原子晶体的特性。
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三3.3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教案(鲁科版)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特点。
难点:理解原子晶体与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区别。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型学案教学【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设问】通过初中和必修课程的学习我们知道,碳和硅虽然都是ⅣA族元素,但他们的氧化物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却差别较大。
例如,常温下,二氧化碳是气体,二氧化硅却是熔点高、硬度大的晶体,这是为什么呢?这与它们的结构有什么关系?这一节我们就来研究他们的结构及性质上的不同。
学生聆听、思考。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问题发现【自学】请同学们先自学课本,然后完成学案中的[基础自测]内容,再相互讨论,将发现的疑难问题写到学案的[问题发现]栏目中。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学及正确使用学案。
)学生先阅读教材,然后完成学案中的相应内容。
相互讨论,提出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问题探究1】在初中我们都学习过金刚石的性质(展示金刚石的图片),金刚石有哪些特性?这些性质显然是由金刚石的结构决定的,已知金刚石中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并根据想象动手制作金通过问题探究和迁移应用,学习金刚石的知问题探究与应用的碳原子的杂化轨道是sp3,那么,金刚石有怎样的结构呢?请各小组相互讨论,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制作金刚石的结构模型。
思考1. 在金刚石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周围紧邻的碳原子有多少个?2. 在金刚石晶体中每个碳原子连接有几个共价键?3. 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个数与C-C共价键个数之比是多少?【板书】一.原子晶体1.概念: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归纳拓展】(展示甲烷和金刚石的微观结构图,结合学生回答情况,共同分析总结)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的杂化轨道是sp3杂化轨道,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形分子。
金刚石中的碳原子的杂化轨道也是sp3杂化轨道,故每个碳原子以sp3杂化轨道和它近邻的四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相互结合在一起形成正四面体形的空间立体网状结构。
高中化学 3.2.2《分子晶体》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原子晶体的概念,能够区分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2.了解金刚石等典型原子晶体的结构特征,3.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难点重点】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是分子晶体?试举例说明。
2.分子晶体通常具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引入新课】【思考与交流】CO2和SiO2的一些物理性质如下表所示,通过比较试判断SiO2晶体是否属于分子晶体。
【思考】碳元素和硅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为什么CO2晶体的熔、沸点很低,而SiO2晶体的熔沸点很高?【展示】二氧化硅、金刚石的晶体结构【阅读】P71明确金刚石的晶型与结构【板书】二、原子晶体【归纳】1.原子晶体: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
2.构成粒子:原子;3.粒子间的作用:共价键;【展示】金刚石晶体结构填表:键长键能键角熔点硬度【归纳】4.原子晶体的物理性质熔、沸点_______,硬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的溶剂;_____导电。
【思考】(1)原子晶体的化学式是否可以代表其分子式,为什么?(2)为什么金刚石的熔沸点很高、硬度很大?(3)阅读:P69,讨论“学与问”【归纳】晶体熔沸点的高低比较①对于分子晶体,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也越高。
②对于原子晶体,一般来说,原子间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合作探究】(1)在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与多少个C成键?形成怎样的空间结构?最小碳环由多少个石中,含CC原子组成?它们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在金刚石晶体中,C原子个数与C—C键数之比为多少?(3)12克金刚—C键数为多少N A?比较】CO2与SiO2晶体的物理性质阅读:P68 ,明确SiO2的重要用途推断:SiO2晶体与CO2晶体性质相差很大,SiO2晶体不属于分子晶体展示:展示SiO2的晶体结构模型(看书、模型、多媒体课件),分析其结构特点。
分子晶体结构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我们已知道,冰易融化,干冰易气化,碘晶体易升华,你知道这些晶体为什么具有上述的特殊性质吗?它们的结构是怎样的呢?二、复习预习1.什么叫分子晶体?2.干冰的宏观性质和应用有哪些?3.分子晶体中分子的排列是否采取紧密堆积的方式?为什么?4.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有哪些?三、知识讲解考点1:分子晶体1.定义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
非金属单质、非金属的氢化物等无机物以及多数有机化合物形成的晶体大都属于分子晶体。
2.性质(1)分子晶体在熔化时,破坏的只是分子间作用力,所以只需要外界提供较少的能量。
因此,分子晶体的熔点通常较低,硬度也较小,有较强的挥发性。
(2)对组成和结构相似,晶体中又不含氢键的物质来说,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升高。
(3)一般来说,分子间作用力无方向性,也使得分子在堆积时,会尽可能利用空间并采取紧密堆积方式,但是,分子的形状、分子的极性以及分子间是否存在具有方向性的氢键等,都会影响分子的堆积方式和结构型式。
考点2:几种分子晶体的结构1.干冰干冰晶胞呈立方体型,其中二氧化碳分子因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晶胞中呈现有规律的排列。
2.冰晶体冰晶体主要是水分子依靠氢键而形成的。
由于氢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中央的水分子与周围四个水分子结合,边缘的四个水分子也按照同样的规律再与其他水分子结合,每个氧原子周围都有四个氢原子。
这种排列类似于蜂巢结构,比较松散。
因此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密度变小。
3.干冰、冰结构性质探究干冰冰晶胞结构构成微粒分子分子微粒间作用范德华力范德华力、氢键力熔、沸点很低低硬度很小小导电性固态、液态都不导电,溶于水生成弱固态不导电、液态时导电能考点3:分子晶体熔沸点1.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规律分子晶体要熔化或汽化都需要克服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熔化和汽化时需要的能量就越多,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
因此,比较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实际上就是比较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的大小。
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干冰的宏观性质,明确分子晶体的概念。
2.理解分子晶体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微粒的堆积方式。
3.知道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晶体结构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关系。
㈡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法,掌握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与性质特征。
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间的合作能力,使他们具有团队精神。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体验探究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几种常见分子晶体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分析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晶体的常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微粒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构成的晶体的结构特点和性质特征。
教学重点
1.分子晶体的概念。
2.分子晶体类型和性质的关系。
3.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结构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分子晶体类型和性质的关系。
2. 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结构的影响。
教学媒介、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究分析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
2.利用图片、模型以及教材上的数据,承上启下,使课堂学习环环相扣。
3.课堂上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师生评价等形式,完成学习目标。
并通过迁移应用、当堂反馈等习题的设置,巩固所学知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学
更有针对性。
教学过程。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讲解

分子晶体(稀有气体的晶体除外)分子内都含有共价键,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一定有范德华力,可能有氢键),共价键决定化学性质,分子间作用力决定部分物理性质,四大晶体类型中只有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取决于不同类型的作用力,其它三类晶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基本取决于同一种作用力(含共价键的离子晶体稍有特殊)。
分子间不存在氢键的分子晶体均采用分子密堆积,原因是范德华力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采用分子密堆积的分子晶体中每个分子周围紧邻12个分子。
采用分子密堆积的分子晶体晶胞(正方体和长方体均有可能,晶体中分子的方向也可能不一致,如碘晶体中分子有2种方向,干冰晶体中分子有4种方向,可参考课本上的图片)中8个顶点和6个面心各有一个分子,用均摊法计算平均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分子。
分子间存在氢键的分子晶体只需要掌握冰的结构,冰中每个水分子形成4个氢键,每个氢键由2个水分子共用,因此平均每个水分子形成2个氢键,1mol冰中含有2mol氢键。
原子晶体(新教材已改名为共价晶体,过渡阶段高考有可能会引入此名称,要有所了解,如果是填空题还是写原子晶体)原子间均以共价键结合,共价键的强度即决定部分物理性质又决定化学性质。
金刚石的晶胞结构(参考课件图片,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位置)必须记住:顶点有8个原子,面心有6个原子,内部有4个原子,每个晶胞平均含有8个原子。
(全国卷和山东卷都曾经考过其晶体结构且不给任何信息)补充:金刚石的晶体中每个C被12个六C环共用(图中的原子键应该是共价键)金刚石是立体网状结构,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任意抽出2个共价键,每两个单键归两个六元环所有,而不是只归一个六元环所有(如图所示,红色的两个碳碳单键,可以构成蓝色和紫红色的两个六元环)。
每个碳原子连出4个共价键,任意抽出2个共价键能决定两个6元环,4个共价键总共能抽出6组。
所以6组碳碳键实际上可以构成12个六元环,所以一个碳归十二个六元环共用。
6 ×1/12 = 1/2。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分子晶体 教学设计[选修]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分子晶体 教学设计[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383ab587ba0d4a7303763a43.png)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1课时分子晶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子晶体的概念2、了解冰、二氧化碳的晶体结构及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类型3、掌握分子晶体关于熔、沸点等方面的物理性质过程与方法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通过列举各种晶体及其特征,达到逐个掌握的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水结冰密度减小这一学生已知事实的讲解,激发学生探究物质内部结构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分子晶体的概念、结构特点教学难点氯键对冰晶体结构和性质的影响教学过程【问题讨论】雪花、冰糖、食盐、水晶和电木(酚醛树脂)这些固体,是否属于晶体?若不是晶体,请说明理由。
雪花、冰糖、食盐、水晶都是晶体。
电木不是晶体。
它是高聚物,无固定的熔点。
【阅读】教材P66碘晶胞、P70干冰晶胞这两个晶胞有何共同点?组成这两个晶胞的微粒都是分子。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节——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板书】第二节——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一、分子晶体1.定义:只.含有分子的晶体。
【师】1、既然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都是分子,那这些微粒之间存在着哪些作用呢?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2、据此,可推断出分子晶体有哪些特点?熔、沸点低、硬度小【板书】2.分子晶体的特点有单个分子存在,化学式就是分子式。
熔、沸点低、硬度小,易升华。
【师】根据分子晶体的概念,哪些物质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呢?【板书】3.分子晶体的形成⑴所有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⑵多数非金属单质。
如卤素(X2)、氧(O2)、氢(H2)、氮(N2)、白磷(P4)、硫(S8)、C60等。
⑶多数非金属氧化物。
如:CO2、P4O6、P4O10、SO2等。
⑷所有的酸。
⑸绝对大多数有机物。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分子晶体都有哪些物理性质。
【板书】4.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⑴分子晶体不导电。
【师】物质导电的条件是存在自由移到的电子或离子。
由于构成分子晶体的粒子都是分子,不管是晶体还是晶体熔化成的液体,都没有带电荷的离子存在。
因此,分子晶体及它熔化成的液体都不导电(但碲能导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是高中化学选修3的第三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内容。
本课时是在学习了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和分子晶体之后编排的。
本节在复习化学键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晶体结构、化学键间相互作用力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运用化学键理论和晶体结构理论分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本节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历来高考的热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共价键和分子的立体构型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以后学习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打下基础。
此外,金刚石、二氧化硅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原子空间构型、化学键、杂化轨道等理论为基础
(2)学生学习了分子晶体,对晶体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空间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三: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原子晶体的概念,掌握原子晶体的熔、沸点,硬度等物理性质,能够区分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2)掌握金刚石典型晶体的晶胞和结构特征。
能够通过金
刚石结构特征分析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结构。
(3)理解并掌握原子晶体内原子间作用力的类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原子晶体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
(2)从结构理解原子晶体的性质,明确原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及化学变化特点和空间结构。
(3)运用归纳、对比等方法,理解原子晶体的特点和与分子晶体的区别及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结构决定性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内外因辩证关系的教育。
四: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原子晶体的概念
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难点:原子晶体的结构及特点
五: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探究教学法为主,多媒体教学法为辅
学法:思考、讨论、归纳等自主学习
六:预计课时: 2
七:教学过程
引入:以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的熔沸点数据比较表格,判断二氧化硅是否属于分子晶体?为什么?
比较干冰与二氧化碳的模型,有什么区别?
学生自行总结原子晶体的定义、构成粒子、作用力、气化或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物理性质、等。
以上内容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辅助。
展示典型的原子晶体(金刚石)的球棍模型幻灯片辅助金刚石晶体结构示意图,学生自己总结:通过你看到的模型,对于金刚石你有哪些了解?(此部分内容学生分组讨论并在演草纸上记录并整理,再分组回答问题,其它小组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当堂反驳,互相辩论。
)
通过学生小组之间的互相辩论和总结得出以下内容:
1、每个碳原子为SP3杂化,每个碳原子与四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并且形成正四面体构型。
键角为109度28分(此部分是通过学生相互PK得到的正确结论)
2、为空间立体网状构型
3、只有σ键没有π键
4、最小环为六元环(既六个碳原子形成一个最小环)且不共面,有六条碳碳键
每个碳碳键长和键能都相同。
5、金刚石中碳原子个数比与碳碳键数比为1比2且说出了
计算方法。
6、说道了金刚石的晶胞,但是找错了,说正四面体的最小结构单元是晶胞此部分教师加以引导。
7、每个金刚石晶胞中含有完整的碳原子数为8个,碳碳键为16个。
(金刚石的晶胞课本p64学与问中有)这部分内容实际上是对于已有知识的复习和拓展。
教师辅助:每个碳原子被12个最小环共用,每个碳碳键被六个最小环共用。
所以金刚石中碳原子个数与碳碳键数之比为1比2。
以上步骤完成后给学生2分钟时间让其自己再梳理。
巩固训练1: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回答以下问题。
每个硅原子与相邻的个硅原子以键相连接,形成构型。
这些四面体向空间发展,构成一个坚实的、彼此联结的结构晶体。
每个 Si—Si键长相等,键角均为。
晶体中最小环由____个硅组成且不共面,每个硅原子对这个环的贡献为、而每一条边为个六边形,晶体硅中硅原子个数与Si—Si键数之比为。
巩固训练2:展示二氧化硅的模型,仿照金刚石将二氧化硅结构进行归纳总结
训练3:完成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对比表格
训练4:仿照金刚石的结构分析分析石墨结构
训练5:将石墨与金刚石进行对比并完成表格。
八:板书设计
1、定义:
2、构成粒子
3、作用力
4、结构
5、一般物理性质
6、常见原子晶体
7、典型原子晶体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