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激励

合集下载

管理学第十、十一章习题

管理学第十、十一章习题

第十章激励原理一、选择题1.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行为决定于()A.需求层次 B. 激励程度 C. 精神状态 D. 主导需求2.曹雪芹虽食不果腹,仍然坚持《红楼梦》的创作,是出于其()A 自尊需要B 情感需要C 自我实现的需要D 以上都不是3.当一位30-40岁的科研工作者显示出卓越的技术才能时,作为该科研人员的领导对他的最有效的激励应该是:(注意,并不排斥其他方面的适当奖励):A 高额奖金B 配备最好的研究条件C 提职D精神奖励(如评为劳模) 4.在人的各种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自我实现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社会需要5.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是相等的,这时就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理论称为:A双因素理论B效用理论C公平理论D强化理论6.按照双因素理论,下述哪一种因素属于激励因素:A薪金B上下级关系C工作内容的吸引力D工作的保障7.从期望理论中,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是()A目标效价高低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关键B期望概率的高低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关键C存在着负效价,应引起领导者注意D 应把目标效价和期望概率进行优化组合8.期望理论属于( )A过程型激励理论B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C内容型激励理论D激励理论9.一个尊重需求占主导地位的人,下列那种激励措施最能产生效果( )A提薪B升职C解聘威胁D工作扩大化10.以下那种现象不能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A一个饥饿的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食物B穷人很少参加排场讲究的社交活动C在陋室中苦攻"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D一个安全需求占主导地位的人,可能因为担心失败而拒绝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11.中国企业引入奖金机制的目的是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但到目前,许多企业的奖金已成为工资的一部分,奖金变成了保健因素,这说明( ):A.双因素理论在中国不怎么适用B.保健和激励因素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国家是不一样的C.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转化是管理者的重要作用D.将奖金设计成为激励因素本身就是错误的二、简答题1.动机、目标、激励和行为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归纳总结激励他人的基本方法。

管理学基础第十章激励PPT课件

管理学基础第十章激励PPT课件
需要; • 优势需要—主导需要 • 五种需要同时存在,但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时代背
景需要强度不同,总有一个层次的需要是发挥主导 作用的,称为优势需要; • 优势需要是人们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成为行为的 激励因素。
启示:
• 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被管理者需要的多层次 性,并且要了解每一位被管理者的优势需 要,并针对优势需要进行激励,才能收到 良好的激励效果,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 极性。
• 正是这种高效率,使得他在后来一波又一波的 兼并中没有被收购,反而购并了其他一些经营 不善的油井,形成了自己的石油帝国。
学习目标:
• 1.激励的含义。 • 2. 激励的过程与激励模式。 • 3.重要的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 4.激励机制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第一节 激励概述
激励的概念
• 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的 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
激励的作用
•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徒弟告诉他鞋带松了。 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徒弟转身后, 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
• 有个旁观者看到了,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 又要将鞋带解松呢?”
• 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 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 他的劳累和憔悴。”
一、激励过程与激励模式
• 激励过程就是一个由需要开始,到需要得到
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
小游戏时间
图10-1 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示意图






促使 紧 产生
引起

行 为 达到
目标 满足 紧张 解除
激励的实质过程: 是在外界刺激变量(各种管理手段与环境因素)的作用

周三多管理学-第十章-激励理论

周三多管理学-第十章-激励理论

03
过程型激励理论
期望理论
总结词
期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他认为激励力的大小取决于人们对行动结果的 需求、期望和目标效价。
详细描述
期望理论认为,人们采取某项行动的激励力取决于其对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目标效价) 和实现该结果的期望值。当人们认为某个行动能够实现其目标,并且这个目标具有较高的 价值时,他们就会受到较大的激励,从而采取该行动。
应用
期望理论在管理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在绩效评估、奖励制度设计等方面,可以帮助管 理者更好地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激励措施。
公平理论
总结词
公平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他认为人们不仅关心自己的绝对报酬,还会与他人的相对报酬进行比较。
详细描述
公平理论认为,人们会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相对报酬与投入进行比较,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他人的不公平,就 会产生不公平感,从而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因此,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之间的公平感,并采取措施消除不公平感。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总结词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工作满足感和不满意感分别由两类不同的因素引起,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详细描述
保健因素是基本的、外在的,如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当这些因素得到满足时,员工不会产生不满感,但也 不会产生满足感;而激励因素则是内在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认可、工作挑战等,当这些因素得到满足 时,员工会产生满足感,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
管理者可以通过了解员工对 工作成败的归因,采取相应 措施来提高员工的自信心和 工作积极性。同时,了解员 工的归因偏差可以帮助管理 者消除误解,促进团队合作 和冲突解决。
挫折理论
总结词
挫折理论探讨的是人们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的心 理反应和行为变化。

第十章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其应用

第十章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其应用

第十章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其应用[内容概要]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强化理论和挫折理论。

强化理论有正强化、负强化、惩罚、衰减四种类型,具体的方式有固定间隔强化、固定比率强化、可变间隔强化、可变比率强化。

挫折理论主要包括挫折产生的原因分析、挫折的行为表现形式、挫折的容忍力、消除挫折的方法等。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把握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真正涵义;理解强化理论、挫折理论的实质内容;掌握强化方法使用的技巧和消除挫折的方法。

人的行为是人的心理的外部表现,一切有意识的行为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心理活动的支配。

而人的心理的积极能动作用的发挥,也必须通过人的行为才能实现。

因此,研究如何激励人的生产、工作积极性问题,应把研究人的内隐的心理活动与研究人的外显的行为表现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在管理活动中,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其根本目的都在于使被管理者在生产、工作中积极的建设性行为增加,消极的破坏性行为减少以至消失。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正是研究如何巩固和发展人的积极行为,如何改造和转变人的消极行为,变消极行为为积极行为的系统理论。

关于如何才能更好地改造和转变人的行为的问题,各学派试图从不同的途径去分析和解决。

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外部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只要通过改变外部环境刺激就可以达到改造行为的目的;归因理论认为,是人的内在的思想认识指导和推动着人的行为,通过改变人的思想认识,就可以达到改变人的行为的目的;挫折理论则认为,人的行为是外部环境刺激和内部的思想认识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只有改变外部环境刺激与改变内部思想认识相结合,才能达到改变人的行为,变消极行为为积极行为的目的。

以上三种理论,从不同侧面去认识和解决行为改造问题,为管理工作培养和发展被管理者的积极行为,削弱以至消除被管理者的消极行为提供了多种思路和多种方法。

这里,我们重点介绍强化理论和挫折理论。

第一节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是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激励理论。

管理学10章(激励)

管理学10章(激励)

三、奥尔德弗(Alderfer)的 ERG理论
(一)“ERG”理论的主要观点:
人们共存在三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需 要Existence、相互联系需要 Relationship、发展需要Growth。
u
生存需要,与我们基本的物质生存需
要有关。生理、安全
u
相互联系需要,指我们对于保持重要
的人际关系的要求。社交、受人尊重中的
3、可以通过培训激发员工的成就需要。
【思考题】对于下列人来说,成就激励理论 是否实用?经营自己的企业、管理大公司 中的一个独立部门、处理销售业务。
五、佛鲁姆(Vroom)的期望理论
(一)基本内容
1、人是理性的人,对于生活与事业的发 展,他们有既定的信仰和基本的预测; 一个人决定采取何种行为,与这种行 为能够带来什么、结果对他来说是否 重要有关。
关系I
关系II 关系III



个人



需要



满足



程度
(三)有益的启示
1、管理者不要泛泛地抓一般的激励措施,而 应当抓多数组织成员认为效价最大的激励 措施。
2、设置某一激励目标时应尽可能加大其效价 的综合值,如果每月的奖金多少不仅意味 着当月收入的状况,而且与年终分配、工 资调级和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挂钩,则将 大大增大效价的综合值。
2、过程型(解释人们的行为是如何形成,又 是如何发展的过程,以及行为与员工的满 意程度、工作业绩之间的关系,以便提供 相应的条件来引导员工的行为)。
二、赫茨伯格(Herzberg)的双 因素理论
(一)主要观点:
1、表示满意程度的四种状态:满意的对 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则 是没有不满意;

第十章-激励-——管理学(马工程)

第十章-激励-——管理学(马工程)

局限性
1. 行为基础理论
1. 2 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
• 使人们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往往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外界因素方面 的,被称为保健因素。
• 使人们感到满意的因素往往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 被称为激励因素。
• 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不满意,激励因素才是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关键。
1. 行为基础理论
• 人的高层次需要有三种,分别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亲和需要。
成就需要
权力需要
亲和需要
争取成功希 望做得最好 的需要。
影响或控制 他人且不受 他人控制的
需要。
建立友好亲 密的人际关 系的需要。
1. 行为基础理论
1. 3 成就需要理论——戴维·麦克利兰
• 成就需要不是天生的,更多的是环境、教育、实践综合作用的结果。 • 成就需要是一种更内化的需要,是导致国家、企业取得高绩效的主要
2. 人性假设及其发展
2. 4 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艾德佳•沙因
• 观点:人既不是单纯的经济人,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人,更不是纯 粹的自我实现人,而是复杂人。
•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莫尔斯和洛什提出了超Y理论。
主体需要的差异性
组织方式的相异性
控制程度的应变性
目标确立的递进性
3. 激励机理
激励措施生效的关键就 在于甄别出不同的人在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境 遇下的优势需要并加以 刺激。
积极方面
•①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 发探索人的激励诱因, 抓住了激励问题的关键;
②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 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 展的过程,基本上符合 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 律。
①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中 产以上阶层人们的需要, 将其推广缺乏普遍性。
②实际上人的需要既有 天生的,也有后天形成 的。

管理学基础-第十章 激励

管理学基础-第十章 激励

第十章激励第一节激励概述一、激励过程与激励模式所谓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

通常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欲望、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对人的激励。

心理学家一般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行为的方向是寻求目标,满足需要,动机是人们付出努力或精力去满足某一需要或达到某一目的的心理活动。

动机的根源是人内心的紧张感,这种紧张感是因人的一种或多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引起的。

动机驱使人们向满足需要的目标前进,以消除或减轻内心的紧张感。

激励过程就是一个由需要开始,到需要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

当人产生需要而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这种紧张不安的心理就转化为动机,并在动机的驱使下向目标努力,目标达到后,需要得到了满足,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

随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引起新的动机和行为。

这就是激励过程。

可见,激励实质上是以未满足的需要为基础,利用各种目标激发动机,驱使和诱导行为,促使目标实现,提高需要满足程度的连续心理和行为过程。

人们满足需要的目标,并非每次都能实现。

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目标没有实现的情况下,人就会产生挫折感。

所谓挫折,是指人们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

对挫折的反应是因人而异的。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当个人遇到挫折时,他可能会采取积极适应的态度,也可能会采取消极防范的态度。

一般来说,最常见的防范态度有撤退,攻击、取代,补偿,抑制、退化、投射、文饰、反向、表同、固执等。

总之,人们在遇到挫折时,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紧张状态是不能持续下去的,自身会采取某种防范措施,以缓解或减轻这种紧张状态。

二、激励的作用激励作为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过程或状态,虽不具有可以直接观察的外部形态,但可以通过行为的表现及效果对激励的程度加以推断和测定。

由于人们的行为表现和行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受到的激励程度和激励水平,所以,激励水平越高,人们的行为表现就越积极,行为效果也就越大。

激励理论激励手段与激励方法

激励理论激励手段与激励方法
归因理论的特点:强调一个人的知觉与其 行为之间的关系。
2、心理学家威纳的归因理论 人们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归结
为四种因素:即努力程度、能力、任务 难度和机遇。这四种因素可以按三个方 面来划分:
(1)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努力程度 能力 任务难度 机遇
(2)稳定性和不稳定性
能力 任务难度 努力程度 机遇
可现在细想起来,他觉得自己并没有成就什么,心 里老是空落落的。他现在是企业生产的总指挥,可 他看着企业一年比一年不景气,很想在开发新产品 方面为企业做些更大的贡献,而他在研究开发和销 售方面并没有什么权力。他多次给企业领导提议能 否变革组织设计方式,使中层单位能统筹考虑产品 的生产、销售及研究开发问题,以增强企业的活力 和创新力。可领导一直就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所以, 李英想换个单位,换个职务不要太高,但能真正发 挥自己潜能的地方。可自己都步入了中年,“跳槽” 又谈何容易。
强化的间隔安排: 固定间隔。如按周、按月付薪金。 可变间隔: 固定比率:不考虑行为的时间间隔,在行为达
到一个固定数字后即给强化。如计件工资 变动比率:不考虑时间因素,通常需多种行为
发生后才给一次强化。
案例2:怎样对待李民的迟到
假如你是一位在企业担任基层领导多年的管理人 员,有位叫李民的工人,上班老是迟到半小时以 上,经常受到你的批评,最近他有所改进,但还 总是迟到一刻钟时间,今天也是这样,而你所在 的单位对准时上班有严格的规定。
社交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诱因(追求的目标) 管理制度与措施
能发展个人特长的组织 环境、具有挑战性的工 作
地位、名分、权力、责 任、与他人薪水之相对 高低
良好的人际关系、团体 的接纳、与组织的一致
职位的保障、意外的防 止

《管理学》课件配套教案-第十章激励

《管理学》课件配套教案-第十章激励

管理学》配套课件教案XX 编XX年XX月第十章激励一、教学目的激励是促使个体行为与组织目标趋同的管理过程,运用激励理论有助于提高员工积极性,落实人才兴企战略。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激励的实质和激励理论,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激励。

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34-36 课时四、教学重难点1. 理解激励的内涵,了解有代表性的人性的假设以及不同假设下的激励方法。

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

3. 双因素理论的内容和意义,准确理解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内涵。

4. 公平理论的内容和不足之处。

5. 期望理论的内容。

6. 强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四种强化类型和应用原则。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1. 内容摘要第一节介绍激励的基础。

主要分析人的行为过程及特点;有代表性的人性的假设,包括经济人假设(X理论)、社会人假设(人际关系理论)、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和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激励的发展以及激励机理。

第二节介绍了激励理论。

按照研究侧重不同,激励理论通常可分为行为基础理论、过程激励理论和行为强化理论。

行为基础理论包括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和成就需要理论;过程激励理论包括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和目标设置理论。

行为强化理论着重研究对行为的修正和固化,代表理论为强化理论。

第三节介绍了激励方法。

常用的激励方法主要有三类,分别为工作激励、成果激励和综合激励。

2. 基本概念激励,动机性行为;保健因素,激励因素;强化,正强化,负强化,惩罚,自然消退;工作激励,成果激励,综合激励,工作扩大法,工作丰富法,岗位轮换法,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员工持股计划。

3. 基本理论(1)人性假设包括:经济人假设(X 理论);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

(2)需要层次理论:人类需要从低到高可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以上五种需要可以分为高、低两个层次,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都属于低层次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后,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会出现;任何一种需要并不由于高一层次需要的出现而消失,各层次需要之间是相互依赖并以重叠波浪形式演进的;未满足的需要才具有激励作用,已基本得到满足的非优势需要对人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经济管理基础第十章 领导与激励 试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管理基础第十章 领导与激励 试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管理基础第十章领导与激励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认为,人的行为的目的是满足人的全部社会需要,即除了追求经济利益外,还追求人际之间的友情、受人尊重、安全感、归属感等方面的心理欲望和需要。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动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2、领导者的能力是其(C)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A、方法B、指挥C、素质D、技能3、(D)是指领导者对下属的影响力,即影响下属的能力。

A、职权B、威信C、权威D、权力4、(B)是领导者以身作则,用亲自的带头行为来影响、带动下级的指挥形式。

A、指导B、示范C、命令D、批示5、1937年,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1890-1947)等人以(C)定位为基本变量,通过试验,提出了专制、民主和放任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

A、威信B、职权C、权力D、权威6、(A)对于培养有效的管理者是有用的工具,它提供了一种衡量管理者的领导形态的模型,使管理者较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领导行为,并指出改进的方向。

A、管理方格图理论B、勒温理论C、领导权变理论D、情境理论7、(B)领导方式从关注的重点看,则是组织内的人际关系,领导者关心并满足成员的需要,鼓励成员工作,属于关系型领导方式。

A、放任式B、民主式C、专制式D、自由式8、(C)是管理者实施领导的基本形式,也是最常见的领导行为。

A、命令B、批示C、指挥D、示范9、(D )将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需要的先后次序即由低级向高级划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5级。

A 、麦格雷戈的X 理论和Y 理论B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C 、麦克利兰的需求理论D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0、(B )的基本观点是:一个人的付出获得成绩并取得报酬后,他是否对报酬满意并产生新的积极性,不仅与报酬的绝对量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报酬的相对量有关。

A 、期望理论B 、公平理论C 、双因素理论D 、强化理论11、在现实生活中,强化理论的运用是比较常见的,突出地表现为(A )。

结构动力学-第十章-随机振动激励响应关系

结构动力学-第十章-随机振动激励响应关系

ch
0 0
0
kh(t)dt
0
0
(t)dt
0
或: m h(0 ) h(0 ) c h(0 ) h(0 ) kh( )(0 0 ) 1
即: mh(0) ch(0) 1 (1)
积分两次:
0
dt
t mhdt
0
dt
t chdt
0
dt
t
kh(t)dt
0
t
dt (t)dt
t
x(t) h(t )y( )d y(t) * h(t)
卷积积分
此式也可以由上页的(*)式推出:
y(t)
y( )
t
t
此式也可以由上页的(*)式推出:
x(t) 1
2
H
(
)
y(t)eit dteit d
1
2
H
(
)
y( )ei d eit d
1
2
y( )
H
(
)e
当t 0时, (t)=0,故有
mh ch kh 0 或 h 2nh n2h 0
其通解为: h(t) en t ( A cosd t B sin d t)
积分常数A和B由初始条件确定
则: mh ch kh (t) (*)
对(*)式两边从0-到0+积分两次
积分一次:mh 0 0
2
或: 1 e-itdt 2 ()
故: 1
2
() 或:1
2 ()
同样: 1 ei0 t
2
( 0 )
1 ei0 t
2
( 0 )
(3)脉冲响应函数
实际上,在第四章瞬态振动一章已经求过h(t)。 求h(t)的步骤如下: ①建立系统运动微分方程

第十章 激励-习题

第十章 激励-习题

第十章激励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何种情况表明该主管人员对下属授权的程度较充分()。

A.去了解这个问题,把事实告诉我,由我来决定做什么B.采取行动,让我知道你在做什么,同时也让我知道事情的结果。

要是行动不成功的话,务必与我联系。

C.让我知道你打算做什么,待我同意后,开始行动D. 提出各种可行的行动方案,由我来选择采取何种行动2、你所领导的跨部门任务小组正在致力于完成一项全厂范围的调研报告。

任务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出席过去的五次会议一直都迟到,他对此既不道歉也不做解释。

而且,他迟迟没有交来他所在部门的成本数据。

现在他必须在三天内将这些数据交到任务小组。

此时,你应当如何做?()A.明确告诉他你希望他做什么,并严密监督他完成这份工作B.同他讨论他为什么一直迟到,并对他完成该任务的努力予以支持C.强调何时该交来这些成本数据,并对他的努力给予支持D.认定他会准备好这些成本数据并交到任务小组3、除H机械厂外,某城市内所有其他企业都有较好的工作条件。

发现这一点后,H机械厂决定消除车间内的粉尘污染,改善职工的工作条件,这一举措()。

A.可以对职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B.只是改善了职工基本工作条件,没有太大的激励作用C.由于改善了工作条件,一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D.A和C都对4、王先生是某公司的一名年轻技术人员,一年前被调到公司企划部任经理,考虑到自己的资历、经验等,他采取了较为宽松的管理方式,试分析下列哪一种情况下,王先生的领导风格最有用利于产生较好的管理效果?()A.企划部任务明确,王先生与下属关系好但职位权力弱B.企划部任务明确,王先生与下属关系差但职位权力弱C.企划部任务不明确,王先生与下属关系差但职位权力强D.企划部任务不明确,王先生与下属关系好且职位权力强二、多项选择题1、菲德勒在权变领导模式理论中认为,影响领导有效性的环境因素有:()。

A、上、下级关系B、任务结构C、工作环境的优劣D、下级的素质状况E、职位权力2、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层次包括()。

第十章 激励原理

第十章 激励原理

3.特色:强调情景性,认为没有哪一个单一原则可用来解释每一个人的动机
(二)管理上应用
产生最强动机的组合是:高的正效价、高期望和高工具性。
【单选题】人们之所以采取某种行动,努力工作,是因为他觉得这种行为 在一定概率上达到某种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可以带来他认为重要的报酬, 这是( )。 A.期望理论 B.公平理论
②实践应用(做法):工作丰富化的管理措施
【单选题】根据双因素理论,员工感到不满的主要原因是( A.激励因素缺乏 B.保健因素缺乏 C.激励因素充足 D.保健因素充足
)。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缺失员工会不满。
三、ERG理论(奥尔德佛)★★
(一)理论
奥尔德佛对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进行了修订,提出了ERG理论。他认为
C.强化理论
D.双因素理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弗罗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动机是三种因素的产物: ①一个人需要多少报酬(效价);
②个人对努力产生成功绩效的概率估计(期望);
③个人对绩效与获得报酬之间关系的估计(工具)
2
动机的激发
主要的激励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2.双因素理论★★
3.ERG理论★★
4.三重需要理论★★
5.公平理论★★
6.期望理论★★★
7.强化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一)需要层次 ①生理需要:指对食物、水、居住场所、睡眠、性等身体方面的需要。 ②安全需要:主要针对身体安全(如脱离危险的工作环境)和经济安全 (如不解雇的承诺,或是舒适的退休计划)的需要,以避免身心受到伤害。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情感、归属、被接纳、友谊等需要,例如获得友
C.亲和需要强的人在组织中更易受他人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激励
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

组织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需要激励的,当某人被激励时,他会更勤奋地工作。

第一部分内容提要
一、激励的含义
所谓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

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

通常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欲望、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

二、激励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2.有助于将职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3.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协调统一。

三、需要层次理论
这一理论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

他认为,人类的需要归为生理、安全、友爱或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大类。

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

已经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因此,管理者应根据需要层次,确定激励行为。

四、双因素理论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围绕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需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双因素理论。

他认为有两类因素影响人们的行为。

他将与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相关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将与工作内容紧密相连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到激励人们的作用;激励因素可以调动积极性,具有激励作用。

五、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

它认为激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个人的报酬是否公平。

个人会主观地将自己的投入(包括诸如努力、经济、教育等许多因素)同别人的相比,看自己的报酬是否公平或公正,以此来决定自己的努力程度。

激励者应高度重视这种公平感觉。

六、行为改造理论
行为改造理论主要是研究如何改造和修正人的行为,变消极为积极的一种理论。

1.强化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首先提出来的。

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因外部环境的刺激而改变。

强化是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除某种行为的过程。

可以采用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自然消退四种强化类型来改变被刺激者的行为。

2.归因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威纳提出的。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把成功和失败归于何种因素,对以后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进而对人们的行为和工作绩效有很大的影响。

激励者应很好地了解下属的归因倾向,以便正确地指导和训练职工的归因倾向,调动和提高下属的积极性。

七、激励手段和方法
1.物质激励。

2.精神激励。

3.职工参与管理。

4.工作丰富化。

第二部分自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
1.人们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就是()。

A.挫折B.紧张C.防范D.焦虑
2.激励方法得当,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的能力可发挥到()。

A.60%--70% B.70%--80% C.80%--90% D.90%以上
3.()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A.需要层次理论B.双因素理论C.成就需要理论D.公平理论
4.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保健因素B.激励因素C.成就因素D.效价因素
5.“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理论的观点。

A.需要层次B.双因素C.公平D.成就需要
6.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

A.自然消退B.惩罚C.消极强化D.正强化
7.工作丰富化的重点是()。

A.高层次的专业人员B.高层次的管理人员C.一般专业人员D.一般操作人员
8.表扬,赞赏,增加工资、奖金及奖品,分配有意义的工作等行为在强化理论中属于()。

A.积极强化B.消极强化C.惩罚D.自然消退
二、多项选择
1.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折感,受挫后的防范措施一般有()。

A.紧张不安的措施B.积极进取的措施C.消极防范的措施D.寻求激励的措施
2.需要层次理论中,下列选项属于安全需要的有()。

A.维持生命的衣食住行B.生活要得到基本保障
C.避免人身伤害,失业保障D.年老时有所依靠
3.在双因素理论中,()体现的是保健因素。

A.要给职工提供适当的工资和安全保障
B.要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C.对职工的监督要能为他们所接受
D.工作得到认可和赏识
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认为,人们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有对()等激励需要。

A.安全的需要B.权力的需要C.社交的需要D.成就的需要
5.强化理论中的强化类型有()。

A.积极强化B.消极强化C.惩罚D.自然消退
6.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归结为四个方面的因素:即努力程度、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

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可以按三个方面来划分:()。

A.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B.稳定性C.可控性D.激励程度
7. 工作丰富化试图使工作具有更高的挑战性和成就感,下列方法使工作丰富起来()。

A.鼓励下属人员参与管理,鼓励人们之间相互交往
B.放心大胆地任用下属,以增强其责任感
C.在其能力范围内,最大量的增加其同类工作的数量
D.采取措施以确保下属能够看到自己为工作和组织所作的贡献
三、判断正误
1.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

()
2.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如果管理者真正了解了员工的需要,依其需要来进行激励,则会产生很大的极力作用。

()
3.根据归因理论,把失败归于稳定因素会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归于不稳定因素可以降低工作的积极性。

()
4.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主管人员的成就需要是可以培养的。

()
5.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
6.合理化建议是职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据美国一家公司估计,生产率的提高有20%得益于工人提出的建议,其余80%来自技术的进步,但是,管理人员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那20%上。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2.C;3.A;4.A;5.D;6.C;7.C;8.A。

二、多项选择
1.BC;2.BCD;3.ABC;4.BCD; 5.ABCD; 6. ABC;7. ABD。

三、判断正误
1.×;2.√;3.×;4.√;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