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串联负反馈

合集下载

四种负反馈电路的特点

四种负反馈电路的特点

负反馈电路是一种控制信号对系统输出进行调节的技术,能够改善系统的稳定性、线性性、带宽和噪声等性能指标。

其中常用的四种负反馈电路包括电压串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电压并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

它们各自的特点如下:
1.电压串联反馈:在放大器的输出端接入一个反馈电阻,将其串联到放大器的输入端。

当输出信号增大时,反馈信号将使输入信号减小,从而降低放大器的增益。

这种负
反馈电路具有增益稳定性好、线性度高、输出阻抗低等特点。

2.电流串联反馈:在放大器的输出端接入一个电流采样电阻,将其串联到放大器的输
入端。

当输出信号增大时,反馈信号将使输入信号减小,从而降低放大器的增益。

与电压串联反馈电路相比,电流串联反馈电路的线性度更高,但频率响应差。

3.电压并联反馈:在放大器的输入端接入一个反馈电阻,将其并联到放大器的输出端。

当输出信号增大时,反馈信号将使输入信号增大,从而降低放大器的增益。

这种负
反馈电路具有输入阻抗高、噪声降低等特点,但容易产生振荡。

4.电流并联反馈:在放大器的输入端接入一个电流采样电阻,将其并联到放大器的输
出端。

当输出信号增大时,反馈信号将使输入信号增大,从而降低放大器的增益。

与电压并联反馈电路相比,电流并联反馈电路具有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噪声,但稳
定性较差。

7、实验七: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7、实验七: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7、实验七: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目的:1.了解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基本概念及作用;2.研究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性能;3.掌握组建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法及电路调试技巧。

实验原理: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由放大器和反馈电阻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在此电路中,输出信号经过电压分压器R1和R2,形成反馈信号vF,该信号与输入信号相比较后,通过反馈电阻Rf回到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形成负反馈电路。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作用是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性,提高放大器的增益稳定度和频率响应,同时减小失真。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反馈系数β=Fb/F0,其中Fb是反馈信号,F0是放大器输入信号。

反馈系数β 越大,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差别就越小,电路的放大增益就越小,失真也越小。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放大倍数A=(1+Rf/R1)×A0/(1+βA0),其中A0是放大器的开环电压增益,A为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闭环电压增益。

实验内容:(1) 用示波器测量极管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点(电阻落);(2) 测量极管放大电路的直流放大倍数 Av;(3) 将放大电路改为有源负载方式并提高放大倍数;(4) 将电路改为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并调节 Rf,使放大倍数改变,说明负反馈的作用;(5) 计算负反馈系数β 和放大倍数 A。

实验仪器:电压信号源,二分频用的 RC 滤波器,示波器,音量表,万用表等。

实验步骤:1.将极限放大电路接到示波器输入终端上,调节电路电源使频率为1kHz,滑动电位器RP0,调整示波器上下限位置,测量峰峰值Epp和直流信号值Eoff;2.计算电路的直流放大倍数Av=Epp/2Eoff/α(V/V);3.将放大电路改为有源负载,调整RP1,使交流放大倍数提高到大于1赫兹的100±5倍;4.将电路改为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调整反馈电阻Rf,记录测量结果;5.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负反馈系数β,验证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根据不同的输入连接方式和输出取样方式相组合,可以得到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分别是: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和电流并联负反馈。

1、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如下列图所示。

〔1〕用瞬时极性法判断正负反馈。

根据瞬时极性法,可知和同极性,因此,该电路是负反馈。

〔2〕由输出端判断电压或电流反馈。

当时,反馈信号,为电压反馈。

〔3〕由输入端判断串联或并联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接在运放的不同端,为串联反馈。

综上所述,该放大电路的反馈类型为:电压串联负反馈。

2.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如下列图所示。

〔1〕用瞬时极性法判断正负反馈。

根据瞬时极性法,可判断在输入端加入正信号,电流的实际流向和图中标注的相同,因此,该电路是负反馈。

〔2〕由输出端判断电压或电流反馈。

当时,反馈信号,为电压反馈〔3〕由输入端判断串联或并联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接在运放的同一端,故为并联反馈。

综上所述,该放大电路的反馈类型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3、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如下列图所示。

〔1〕用瞬时极性法判断正负反馈:负反馈〔2〕由输出端判断电压电流反馈:电流反馈〔3〕由输入端判断串、并联反馈:串联反馈综上所述,该放大电路的反馈类型为:电流串联负反馈。

4、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如下列图所示。

〔1〕用瞬时极性法判断正负反馈:负反馈〔2〕由输出端判断电压电流反馈:电流反馈〔3〕由输入端判断串、并联反馈:并联反馈综上所述,该放大电路的反馈类型为:电流并联负反馈。

电流电压串联并联负反馈分析

电流电压串联并联负反馈分析

一.电压串联负反馈:图Z0303(a)为两级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图(b)是它的交流等效电路方框图。

1.反馈类型的判断(1)找出联系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反馈元件。

图Z0303(a)中Rf、Cf、Re1是联系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元件,故Rf、Cf、Re1是反馈元件,它们组成反馈网络,引入级间反馈。

(2)判断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

可用两种方法来判别,一是反馈网络直接接在放大电路电压输出端,故为电压反馈;二是令Uo = 0,因Uf由Rf、Re1 对Uo分压而得,故Uf= 0反馈消失,所以为电压反馈;(3)判别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

由图Z0303(a)可以看出:Ube = Ui - Uf 即输入端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压形式相迭加,故为串联反馈,也可令Ui=0,此时Uf仍能作用到放大电路输入端,故为串联反馈;还可以根据反馈信号引至共射电路发射极则为串联反馈。

(4)判别反馈极性。

假定Ui为+,则经两级共射电路放大后,Uo为+,经Rf与Re1 分压得到的Uf也为+,结果使得放大电路有效输入信号减弱,故为负反馈。

综上判断结果、该电路为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2、反馈对输出电量的稳定作用放大电路引入电压负反馈后,能够使输出电压稳定。

任何外界因素引起输出电压不稳时,输出电压的变化将通过反馈网络立即回送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并与原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得出与前一变化相反的有效输人信号,从而使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得到削弱,输出电压便趋于稳定。

可见,负反馈使放大电路具有了自动调节能力。

电压负反馈能够稳定输出电压。

3、信号源内阻对串联反馈效果的影响由上面的讨论可见,对串联反馈Ube = Ui - Uf ,显然,UI越稳定,Uf 对Ube 的影响就越强,控制作用就越灵敏。

当信号源内阻Rs = 0时,信号源为恒压源,Us就为恒定值,则Uf的增加量就全部转化为Ube 的减小量,此时,反馈效果最强。

因此,串联反馈时,Rs 越小越好,或者说串联反馈适用于信号源内阻Rs 小的场合。

电压串联负反馈组态的定义

电压串联负反馈组态的定义

电压串联负反馈组态的定义1. 引言电压串联负反馈(Voltage Series Negative Feedback,简称VSNF)是一种电子电路的组态,它通过引入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和比较,并将差异信号反馈至输入端,以调整电路传输特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压串联负反馈组态的定义、工作原理、特点、应用以及相关设计要点。

2. 工作原理电压串联负反馈组态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并将采样到的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产生误差信号。

这个误差信号将经过一定的处理后,反馈至输入端,与输入信号进行叠加,最终影响电路的传输特性。

下面是电压串联负反馈的几个关键工作原理:2.1 采样和比较在电压串联负反馈中,通过采样电路将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并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

采样电路通常包括一个采样电阻和一个差分放大器,它们能够将输出电压的一部分导致到比较电路中。

2.2 误差信号产生比较电路将采样到的输出电压和输入信号进行比较,产生误差信号。

根据误差信号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判断输出电压与期望电压之间的差异。

2.3 误差信号处理得到误差信号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通常包括放大、滤波、调整相位等操作。

这些处理的目的是使误差信号具有适当的增益和频率响应,并与输入信号相叠加。

2.4 反馈至输入端经过处理后的误差信号将反馈至输入端,与输入信号进行叠加。

通过调整反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可以实现对电路传输特性的调节。

3. 特点电压串联负反馈组态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使其在电子电路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主要特点:3.1 提高增益稳定性电压串联负反馈通过将一部分输出电压反馈至输入端,降低了整个电路的增益。

这种负反馈作用可以稳定电路的放大倍数,减少由温度、元器件偏差等因素引起的增益波动。

3.2 改善线性度由于反馈信号的存在,电压串联负反馈可以有效地降低非线性失真。

通过调整反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可以使电路的输出更加接近输入信号的线性关系,提高整个系统的线性度。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
二、负反馈的基本类型
1、负反馈的分类 负反馈放大器的四种连接方式
反馈量 Xo
输入信号的连接方式
电流 Ic Ie 电压 Uo
串联 并联
(将反馈信号变为电压信号,与 输入电压Ui相减)
(将反馈信号变为电流信号,与 输入电流Ii相减)
四种连接方式: (1)电流串联负反馈 (3)电流并联负反馈
(2)电压串联负反馈 (4)电压并联负反馈
反馈类型的判别
DZXL_M0402_FuFanKuiPanPie.swf
ui
K0
uo
uf
F
( 2)电流串联负反馈
ui uf
K0
F
i0 uo
3.电压并联负反馈
ui
K0
uo
uf
F
(4)电流并联负反馈
ui
K0
uf
F
io uo
负反馈的4种组态
三、负反馈对放大性能的改善
• 直流反馈的作用是稳定静态工作点,对 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没有影响。
在放大电路中,出现正反馈将使放大器产生 自激振荡,使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
在振荡器中引入正反馈,用以产生波形。
根据反馈所采样的信号不同,可以分为电压反馈 和电流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叫电压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叫电流反馈。
电压负反馈具有稳定输出电压、 减小输出电阻的作用。
电流负反馈具有稳定输出电流、 增大输出电阻的作用。
4.展宽通频带 引入负反馈使电路的通频带宽度增加
BWf (1 AoF )BW
|Au|
无负反馈
有负反馈
O
BW
BWf
f
在放大器的低频端,由于耦合电容阻抗增大等原 因,使放大器放大倍数下降;在高频端,由于分布 电容、三极管极间电容的容抗减小等原因,使放大 器放大倍数下降。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实验报告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实验报告篇一:负反馈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指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负反馈在电子电路中的作用: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指标,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展宽通频带,但同时也会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

负反馈的几种状态: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

本实验以电压串联为例,分析负反馈对放大器指标的影响。

1.下图为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极阻容耦合放大器电路,在电路中通过Rr把输出电压uo引回到输入端,家在晶体管T1的发射极上,在发射极电阻Rf1上形成反馈电压uf。

主要性能指标如下:(1)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r=Av/1+AvFv,Av为开环放大倍数。

负反馈放大器图1为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极阻容耦合放大器(2)反馈系数Fv=RF1/Rf+RF1(3)输入电阻R1f=(1+AvFv)RfRf为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电阻(4)输出电阻Rof=Ro/(1+AvoFv)Ro为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电阻Avo为基本放大器Rl=∞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2.本实验还需测量放大器的动态参数,即去掉图1的反馈作用,得到基本放大器电路如下图2图2基本放大器三.实验设备与器件模拟实验箱,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交流伏安表,数字万用表。

四.实验内容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条件:ucc=12V,ui=0V用直流电压表测第一级,第二级的静态工作点。

表3—12.测量基本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实验将图2改接,即把Rf断开后风别并在RF1和RL上。

(1)测量中频电压放大倍数Av,输入输出电阻Ri和Ro。

条件;f=1Kh,us=5mV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us,ui,uL计入3—2表表3—2(2)保持us不变,,断开负载电阻RL,测量空载时的输出电压uo计入3—2表1观察负反馈对非线性失真的改善(1)实验电路改接成基本放大器形式,在输入端加入f=1Kh的正弦信号,输出端接示波器,逐步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使输出波形开始出现失真,记下此时的波形和输出电压的幅度。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28/99二、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1.判断反馈的类型1) 反馈网络—R f 和R e12)判断反馈的类型+-U f +-U di ① 将输出对地短路,反馈消失,因此是电压反馈。

② 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分别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两端,故为串联反馈。

③ 假定输入电压的瞬时极性为正,反馈电压的瞬时极性也为正,U di =U i -U f <U i ,因此是负反馈。

+--++④ 电路中无电容,因此是交直流反馈。

称为极间反馈∙ R f 和R e1组成两极放大电
路的交直流电压串联负反
馈网络。

∙ R e1也是T 1本级的电流
串联负反馈。

∙ R e2又是T 2本级的电流
串联负反馈。

电路中存在三个反馈环,分析时以级间反馈作为主要反馈环。

电压串联负反馈29/99
电压串联负反馈方框图
2.增益及反馈系数开环增益di o U U U A =闭环增益i o Uf U U A =反馈系数o f U U U B =反馈方程式U
U U Uf 1B A A A +=反馈深度U U 1B A F +=+-U i R b A U +-U di R c2+-U o -B U R e1+U f R f 无量纲i di f
o U o U U U U U B U A =+=+30/99
制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组。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

模拟电子技术
知识点: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
1.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输入以电压形式求和(KVL ):v id =v i -v f ▪稳定输出电压特点:
▪电压控制的电压源R L ↓→v o ↓→v f ↓→v id (=v i -v f )↑
v o ↑
2.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输入以电流形式求和(KCL ):i id =i i -i f ▪稳定输出电压

电流控制的电压源
特点:
3.
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输入以电压形式求和(KVL ):v id =v i -v f ▪稳定输出电流▪电压控制的电流源特点:
R L i o v f (=i o R f ) v i 一定时 v i d
i o
4.
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输入以电流形式求和(KCL ):i id =i i -i f ▪稳定输出电流
▪电流控制的电流源
特点:
特点小结
串联反馈:输入端电压求和(KVL)
并联反馈:输入端电流求和(KCL)
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具有恒压特性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具有恒流特性
交流负反馈类型的分析举例
(+)(-)
(+) (+)
级间电压串联负反馈(+)
交流负反馈类型的分析举例
(+)(-)
(+)
(-)(+)
电压并联负反馈
交流负反馈类型的分析举例
(+)(-)
(+)
(+) (+)
电流串联负反馈
知识点: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

电压串联负反馈和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压串联负反馈和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压串联负反馈和电压并联负反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电压的使用无处不在。

无论是早晨醒来后按一下闹钟,还是晚上关灯前的那一瞬间,电压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电压是怎么在电路中保持稳定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电压串联负反馈和电压并联负反馈这两个有趣的概念。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这听起来好复杂,我懂的可不多啊!”没关系,我来用简单的方式给你讲解,让你轻松明白这些原理。

1. 电压串联负反馈1.1 什么是电压串联负反馈?好,咱们先从电压串联负反馈说起。

想象一下,电路就像是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

每个电压源就像是队里的明星球员,而负反馈就像是教练,时刻在关注着比赛的进展。

当某位球员表现得太好,可能就会导致球队失衡,教练就会通过一些策略来调整。

电压串联负反馈也是如此,当电压过高时,它会将一部分电压反馈到输入端,起到抑制的作用。

就好比教练告诉球员:“嘿,别那么拼命,放松一下!”1.2 优点和缺点说到优点,串联负反馈能大大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就像是给电路穿上了“保护衣”,让它不容易受外界干扰而出错。

不过,它也不是没有缺点,反馈电压会导致输出电压降低,可能会让你觉得有点“打折”,对吧?所以,使用的时候,得考虑清楚。

2. 电压并联负反馈2.1 什么是电压并联负反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电压并联负反馈。

这个就像是一个团队协作的好例子。

在这个反馈机制中,输出的电压一部分直接反馈到输入端,让电路的表现更加平稳。

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家公司的团队,大家一起商量,决定怎样更好地完成任务。

当电压过高的时候,反馈的电压会让输入电压减少,从而降低输出电压。

这样一来,电路就不会因为某个元件太过火而失控。

2.2 优点和缺点并联负反馈的优点在于它能提升电路的线性度,简而言之,就是让电路的表现更加“靠谱”。

而且,输出的电压也不会因为反馈而显著下降,可以说是一种“稳妥”的选择。

但缺点嘛,它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对频率响应造成影响,影响到信号的清晰度。

电压串联负反馈

电压串联负反馈
6.5.3 消除自激振荡的常用方法
6.3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6.3.1 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6.3.2 展宽通频带
6.3.3 减小非线性失真
6.3.4 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6.4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估算
*6.5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大小信号频率特征与稳定性
6.5.1 关于应用负反馈扩展通频带的大小信号问题
3. 本级反馈和级间反馈
反馈在本级放大器输出取样的,称为本级反馈。反馈是从 后级放大器输出取样的,称为级间反馈。级间反馈一般不超 过三级,否则会引起自激。
6.1 反馈的基本概念
第6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
4.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按基本放大器输入端与反馈网络的输出端的连接方式来区 分,反馈可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它们仅与输入网络中的 比较环节有关,与放大器的输出端取样方式无关。若反馈信号 传递到放大器输入网络是以电压 形式出现的为串联反馈。若反 馈信号对输入回路是以电流 形式出现的为并联反馈。反馈网络 的输出端与放大器的输入端(源端)上端接在同一节点的为并联反 馈,反馈网络的输出端加在输入回路下端(地端上方)的为串联反 馈。
6.1 反馈的基本概念
第6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
6.2 负反馈放大器的组态
按反馈信号的两种取样方式和两种不同的输入比 较方式,可以构成四类负反馈组态,即电压串联负反 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和电流并联负 反馈。下面对它们分别进行讨论。
第6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
输入电压方程:Ube = Ui –UF 反馈电压是以串联的方式加在输入回路上,因此是串联反馈。 若将输出电压短路,此时Uf为零,因此为电压反馈。 用瞬时极性法判断反馈极性:假设输入端输入信号的极性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如图1所示一.计算(一)静态工作点计算: 1.前级静态工作点211212101.0910010C BQ E R U V R R ⨯==≈++前级基极电位11345()12 1.22 3.328CEQ C CQ U E I R R R V V =-++=-⨯=前级集射极电压2.后级静态工作点(二)开、闭环放大倍数计算: 1.反馈系数441044101000.0110000Of O O U R U R R R F U U R R ⨯+=====+2.前级基极电阻72672222291230 2.77100300.7 2.072.072.071000C BQ EQ BQ EQ CQ EQ E R U V R R U U V U I I mAR ⨯==≈++=-=≈==≈后级基极电位 后级射极电位 后级集电极电流 110.70.39EQ BQ U U V=-=前级射极电位图1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111450.391.22100220EQ CQ EQ U I I mAR R ≈==≈++前级集电极电流 2289()12244CEQ C CQ U E I R R V V=-+=-⨯=后级集射极电压111126300(1)2.5()be E CQ E r K I I I β=++=Ω≈3.后级基极电阻222226300(1)1.6()be E CQ E r K I I I β=++=Ω≈4.后级输入电阻2672////100//30//1.6 1.5i be R R R r K ===Ω5.前级交流电压放大倍数3211104//3//1.51008(1)(//) 2.51010.1//10i U be R R A r R R ββ=-=-=-+++⨯6.后级交流电压放大倍数L 22////()' 5.1//3//10.1118104-100991.62U be R R R R R A r r be ββ+=-=-=-= 7.电路开环增益12792U U U A A A =⨯=8.电路闭环增益79288.8117920.01U Uf U A A A F ===++⨯(三)开、闭环输入输出电阻计算:121410////[(1)(//)] 5.3i be R R R r R R K β=++≈Ω开环输入电阻(四)负载变化(R 11由5.1K 变为3K ) 1.开环增益变化率开环前级增益不变,A ’U1= A U12////()3//3//10.1118104'-10081.61.62U R R R R A r be β+=-=-开环后级增益= 12'''648'7926480.182792U U U U U U U U A A A A A A A A ==∆--===开环增益开环增益变化率 2.闭环增益变化率4108()// 2.32501O OOf U R R R R K R R A F=+≈Ω=≈Ω+开环输出电阻闭环输出电阻121410////(1)[(1)(//)]9if U be R R R A F r R R K β=+++≈Ω闭环输入电阻'648'86.61'16480.01U Uf A A A F ===++⨯闭环增益'88.886.60.024888.8Uf Uf UfUfUfA A A A A ∆--===闭环增益变化率3.开、闭环输入输出电阻121410'////[(1)(//)] 5.3i i be R R R R r R R K β==++≈Ω 121410'////(1')[(1)(//)]9if U be R R R A F r R R K β=+++≈Ω4108'()// 2.3' 2.3'3071'7.48O O O Of U R R R R R K R KR A F ==+≈Ω==≈Ω+二.数据表2.计算并测量各项开环指标,测试负载(R 11)由5.1k Ω变为3k Ω时的电压放大倍3.计算并测量各项闭环指标,测试负载(R 11)由5.1k Ω变为3k Ω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变化率三.调测方法(一)测量静态工作点(用万用表的相关量程测量):A 、加上预定的工作电压E C ,E C 靠近输出端。

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作用

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作用

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作用
电压串联负反馈是一种电路设计技术,通过将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可以改善电路的性能。

它在电子设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增加带宽、减小失真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电压串联负反馈可以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

在放大器中,负反馈可以减小放大器对输入信号的敏感度,使得放大器的增益不再受到器件参数的影响。

这样一来,放大器的性能就更加稳定可靠,不容易受到温度变化、器件老化等因素的影响。

电压串联负反馈可以增加放大器的带宽。

在放大器中,带宽是指能够通过放大器的频率范围。

负反馈可以减小放大器的增益,从而使得放大器的带宽增加。

这对于需要处理宽频带信号的应用来说非常重要,比如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高速数据传输。

电压串联负反馈还可以减小放大器的失真。

在放大器中,失真是指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差异。

负反馈可以通过将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使得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差异减小。

这样一来,放大器的输出信号更加准确,失真程度更低。

电压串联负反馈在电子设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增加带宽、减小失真等方面的性能。

因此,在电路设计中,合理利用电压串联负反馈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电压串联负反馈

电压串联负反馈

• 要减小输入电阻—— 引并联负反馈
34
分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步骤
(1) 找出信号放大通路和反馈通路 (2) 用瞬时极性法判断正、负反馈 (3) 判断交、直流反馈 (4) 判断反馈阻态 (5) 标出输入量、输出量及反馈量
、A 、A (6) 估算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电路的 F F VF
35
7.5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近似计算
R1 V f FV Vo R1 R2
– R2 Vo –
R1
闭环电压增益
A VF 1 V R o 1 2 FV Vi R1
39
2. 各种反馈组态的近似计算
(1)电压串联负反馈
Ii
*闭环输入电阻
V V V i id f Rif Ii I
27
7.3.2 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
3. 环路增益
0 X i X X X X id i f f
V F 环路电压增益= b A Va
end
28
7.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 提高增益的稳定性 • 减少非线性失真 • 扩展频带 • 对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影响 • 为改善性能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 • 分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步骤
即闭环增益只取决于反馈网络。当反馈网络由稳定的 线性元件组成时,闭环增益将有很高的稳定性。
30
7.4.2 减少非线性失真
闭环时增益减小,线性度变好。
31
7.4.4 扩展频带
上限频率扩展1+AF倍
开环幅频响应
HF H (1 AF )
下限频率降低1+AF倍
A
AF
LF

电压串联负反馈

电压串联负反馈


X X f i
输入量近似等于反馈量
净输入量近似等于零
X X 0 X id i f
由此可得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基本放大电路“两虚”的概念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
X X 0 X id i f
串联负反馈,输入端电压求和。
V V 0 V id i f
闭环电压增益 A VF
(4)电流串联负反馈
利用虚短和虚断可知
I 0 I N P
V s
+ –
Rs
P
+ V i –
+ –
+ – +
iO
V id
N
则反馈系数为
V f R F f R I o
+
V o
-
RL
V f

Rf
闭环增益
A GF 1 1 I o Rf FR Vi V V RL I o o o AGF RL Vi Vi I o Rf
(3)电压并联负反馈 利用虚短和虚断可知
V 0 V N P
RS
I i
I f
I id
N
Rf – + +
则反馈系数为
1 I f FG Rf Vo
V I s s
+
RS
-
P
RL V o
-
闭环增益
A RF 1 V o Rf FG Ii I 1 V Rf V o o i A RF Rs Vs Rs I i Vs
Xo

Xf
AF

re 电压串联负反馈

re 电压串联负反馈

RE(Emitter Resistance)电压串联负反馈是一种电子电路中常见的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技术,通常用于放大器电路中,特别是双极型晶体管放大器。

这种负反馈技术有助于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线性度和频率响应。

下面是关于RE电压串联负反馈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1. **基本原理:** RE电压串联负反馈是通过在晶体管的发射极(Emitter)和地之间引入电阻器RE来实现的。

这个电阻器RE将一部分晶体管的输出电压反馈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相减,从而产生负反馈。

这会减小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但增加了稳定性和线性度。

2. **稳定性:** RE负反馈有助于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

它减小了晶体管的发射极电流对输出电压的敏感性,从而减少了温度和参数变化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 **线性度:** RE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器的线性度。

通过减小电压增益,它减小了非线性失真,使放大器能够更准确地放大输入信号。

4. **频率响应:** RE负反馈可以提高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它减小了极点偏移,使放大器在更高的频率范围内工作更加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RE负反馈的效果取决于电阻器RE的值。

较大的RE值会产生更多的负反馈,从而降低电压增益,但增加稳定性和线性度。

因此,在设计电路时,需要仔细选择RE的值,以平衡放大器的性能和需求。

总之,RE电压串联负反馈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技术,用于提高放大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引入RE电阻器,可以实现对放大器的控制和调节,以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第七章反馈放大电路本章内容简介(一) 目标:利用反馈原理来获得更稳定的放大电路(二) 侧重点:反馈的基本概念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三) 深入研究:在后续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四) 主要内容✧反馈的基本概念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问题;(五)学习目标✧会看,即会判断反馈的类型和极性,会定性分析其作用。

✧会引,即会根据需要正确引入反馈。

✧会算,即会估算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电路的闭环增益。

✧会消振,即会通过实验调试消除反馈放大电路中的自激振荡。

(六)学习方法✧反馈放大电路是本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达到本章的学习目标,首先必须针对几个电路实例,深入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如反馈、反馈网络、反馈信号、净输入信号、开环与闭环、直流和交流反馈、负反馈和正反馈(即反馈的极性)、电压和电流反馈、串联和并联反馈。

✧在此基础上,用瞬时极性法、输出短路法等方法判断反馈的极性和反馈的类型,掌握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引入符合要求的反馈。

✧另外,不仅要会定性分析反馈,还要会定量计算,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重要性。

基本公式表明了开环和闭环增益之间的关系。

它是在中频区推导出来的,其中的(1+)决定了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程度,在的条件下,可由估算放大电路的闭环增益。

✧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自激振荡是必须要加以消除的,因此,要清楚自激振荡产生的原因及条件,从而懂得如何消除自激振荡。

(七)参考资料说明:✧清华大学童诗白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有关章节✧高文焕、刘润生编《电子线路基础》✧王小海编《集成电子技术教程》✧王远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书》✧陈大钦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问答、例题、试题》7.1 反馈的概念和分类主要内容:本节主要定义了反馈及其相关概念。

基本要求:正确理解反馈的基本概念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

电压串联负反馈的特点

电压串联负反馈的特点

电压串联负反馈的特点
一、电压串联负反馈的特点
1、降低输入电阻:采用电压串联负反馈机构可以降低输入端的电阻,从而提高输入电流,改善系统的信号放大效率。

2、减小输入特性抑制:由于反馈电路与输入电路的负反馈效应,使输入端的几何电阻减小,从而降低输入特性抑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3、增加电路输出的精度: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能够消除输入电路的匹配误差,提高电路输出的精度。

4、增加负反馈电路的动态范围:由于电压串联负反馈机构使输入和输出电路有比较大的转换比,增加了系统的动态范围。

5、降低输入特性偏移:由于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使输入端的特性偏移减小,使系统的特种偏移有很大的改善。

6、抑制抖动:电压串联负反馈的结构特性允许在高频率中抑制抖动,进一步改进系统的信号放大效率。

二、电压串联负反馈的缺点
1、负反馈电路需要较高的频率响应,以便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否则,存在系统的不稳定现象。

2、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负反馈增益会降低整个系统的增益,从而影响系统的信号放大效率。

3、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低频率响应性较差,在非常低频率的情况下,负反馈机构可能会产生振荡。

4、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结构比较复杂,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负反馈电路的工作频率和负反馈增益等参数,这要求设计负反馈电路的能力较强。

电压串联负反馈的特点

电压串联负反馈的特点

电压串联负反馈的特点电压串联负反馈是一种常见的电路设计技术,它可以改善电路的性能,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压串联负反馈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电路的稳定性电压串联负反馈可以减小电路的增益,从而降低电路的灵敏度和波动性,使电路更加稳定。

当电路的增益过大时,即使微小的干扰也会导致输出信号的大幅度变化,从而影响电路的性能。

通过引入负反馈,可以有效地抑制这种干扰,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2. 提高电路的线性度电压串联负反馈可以使电路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更加线性,从而提高电路的线性度。

当电路的增益过大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变得非线性,从而导致失真和噪声。

通过引入负反馈,可以有效地抑制这种非线性,提高电路的线性度。

3. 减小电路的输出阻抗电压串联负反馈可以减小电路的输出阻抗,从而提高电路的输出功率和驱动能力。

当电路的输出阻抗过大时,输出信号的能量会被部分反射回电路中,从而降低电路的输出功率和驱动能力。

通过引入负反馈,可以有效地降低输出阻抗,提高电路的输出功率和驱动能力。

4. 提高电路的带宽电压串联负反馈可以提高电路的带宽,从而增加电路的响应速度和频率响应。

当电路的带宽过小时,电路的响应速度和频率响应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电路的性能。

通过引入负反馈,可以有效地提高电路的带宽,增加电路的响应速度和频率响应。

5. 降低电路的噪声电压串联负反馈可以降低电路的噪声,从而提高电路的信噪比和灵敏度。

当电路的噪声过大时,会影响电路的信噪比和灵敏度,从而降低电路的性能。

通过引入负反馈,可以有效地降低电路的噪声,提高电路的信噪比和灵敏度。

电压串联负反馈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电路设计技术,它可以改善电路的性能,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负反馈电路,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b1
io
Rs ' Rs //( R f Re 2 ) ib 1 Rs ' is Rs ' hie 1 h fe 1 h fe 2 Re 1 Rs ' Ais ( Re 1 hie 2 Re ' )( Rs ' hie 1 )
is
返回
4 闭环参数:
(1) 闭环的增益: Aisf
j1 i i 1 n i j1 m i i 1 n i
m
B
K ( s zi )
i 1
m
( s p ) KB ( s z )
j 1 i i 1 i
n
m
K'
(s z ) (s p
j1 i 1 n i jf
m
)
其中 p jf p1 f , p2 f ... pnf 是闭环增益函数的极点(即闭环极点)
无反馈时:G· BW=A· BW≈A· fH
f 引入反馈后: G· BW=Af· Hf
A fH = · f H (1 AB) = A· 1 AB
可见增益带宽积是一个常数,增益和带宽等价交换.
返回
6.4.2 单极点闭环系统的响应特征
1 设负反馈系统输入信号为阶跃信号:Xi(s)= (输入阶跃信号的拉氏变换) s Af 1 1 1 Af ( ) 则输出信号:X0(s)= Af ( s) Xi ( s) s s s s Hf 1 Hf 上式求反拉氏变换,可得: 继续
休息1休息2
结论: 纯电阻反馈网络 设基本放大器的开环增益A(s) 的极点位于 s 左平面 ,且在中频内为负反馈 。
如果反馈网络为纯电阻性网络(与 s 无关).
则闭环增益函数为:
K A( s ) A f ( s) 1 A( s ) B 1 K
即 B( s) B
(s z ) (s p ) (s z ) (s p )
ib 2 h fe 1 ib 1
返回
h fe 1 Rc 1 i b2 ib 1 Rc 1 hie 2 Re ' Rc 1 // hie 2 (1 h fe 2 )( Re 2 // R f ) ib 1 h fe 1 Rc 1 hie 2 (1 h fe 2 )( Re 2 // R f ) Rc 1 hie 2 (1 h fe 2 ) Re 2 '
Af ( s )
高频段
A( s )
A 1 s ph
A p h H s 引入反馈后: 1 A H A(s) ) ( s) ( A s / L ) /(1 s / L A ( s )A A f ( s ) f AB 1 A ( ) B s 1 A( s ) B 1 B ( 1 / L ) /(1 s / L ) s AB As 1 s 1 s H H s A s s A L Af A A A Lf L A L 1 AB 1 AB 1 AB f s s s s s s s s 1 1 1 BA 1 (1 1 ) AB 1 L AB L Lf L AB1) L (1 H H 1 AB Hf
∴ Ars
h fe R L ' ' ( Rs // RF ) hie ( Rs // RF )
6.3.3 电压并联负反馈(例二)
(3) Ri RF // hie (4) R0 R F // RC
返回
4.闭环参数
Arsf uo Ars is 1 Ars B g
is=uS/RS
us _
_
_
而 Re 1 ' (1 h fe 1 )( Re 1 || R f )
ib 2 h fe 2 RC 2 || ( R f Re 1 ) || RL h fe 2 RL' u0 u01 ib 2 hie 2 hie 2 h fe 1 h fe 2 ( RC 1 || hie 2 ) RL' ∴ Au ( hie 1 Re 1' )hie 2
ⅰ: Au
u0 u01 u0 ui ui u01
返回
ib1 h fe 1 ( Rc 1 || hie 2 ) u01 ui ib1 hie 1 ( 1 h fe 1 )( Re 1 || R f )


+
ui
ib1
+
uo1
ib2
+
uo

h fe 1 ( RC 1 || hie 2 ) hie 1 Re 1'
Rof
R0 1 AuS 0 Bu
其中 A uso lim
RL
A us
6.3.3 电压并联负反馈(例二)
1 基本放大器的交流等效电路
EC
返回
+
uo
is=uS/RS us _
2
3.3 电压并联负反馈(例二) 3 基本放大器的开环参数:
t fr
tr
结论: 单极点低通负反馈系统上升时间和通频带的乘积= 常数 负反馈使频带展宽(1+AB)倍,上升时间下降到(1+AB)分之一.
io Ais is 1 Ais Bi
(2) 闭环电压增益: Ausf
(3) 输入阻抗:
u0 i0 R L' R ' Aisf L us i s Rs Rs
R if
Ri 1 Ai B i
而Ai
lim
Rs
A is
(4) 输出阻抗: 而 A iss
5 深度反馈
(3) 闭环参数
u0 Av Auf ui 1 Au Bu u0 ui u0 Aufs u s u s ui
us

Rif RS Rif
Auf
Ri
Ro
当深度反馈时: (1 AB ) 1
Auf
Re 1 RF 1 B Re 1
Rif ( 1 Au Bu )Ri
ⅱ: Aus


而 RL ' RC 2 || ( R f Re 1 ) || RL
u0 ui u0 Re 1' hie 1 Au u s u s ui Rs hie 1 Re 1'
(2) 计算开环参数
ⅲ:
ⅳ:
返回
Ri hie 1 Re 1 '
R0 RC 2 || ( R f Re 1 )
s
0
L
0
6.3.4 电流并联负反馈--例三(电流反馈对 Current feedback 1 基本放大器交流等效电路
pain)
返回
EC
is us
ii
ib
ie2
if
us
电路仿真
6.3.4 电流并联负反馈--例三(电流反馈对 Current feedback
2 基本放大器微变等效电路 3 开环参数
(1) 反馈系数
A isf A usf
Rof (1 Aiss Bi ) R0
RL' 0
lim
A is
+
uo
us _
( 1 Ai B i ) 1 时
io
R Re2 1 F Bi Re2 1 R L' ( R e 2 R f )R L' Bi Rs Re2 Rs
Rif
6.3.2 电压串联负反馈
(例一)
返回 休息1 休息1
休息3
(电压反馈对:uoltage feedback pair)
电路仿真
1 基本放大器交流等效通路
(1)反馈放大器交流等效通路 (2)判断反馈极性及类型 (3)基本放大器交流等效通路
us
EC
+
us
+ uf _
uo
+
+
du
_
ui
us
_
+
uo
-
+ uf _
(1) 反馈系数: if u0 1 if Bg Rf u0 Rf
(2) 开环增益: h fe ib RL' ' u0 Ars is is
而其中: RL ' ' RF // RL ' RF // RC // RL
返回
ib
is=uS/RS
if
+
uo
_
i s ( Rs // RF // hie ) Rs // RF ib is hie hie Rs // RF
+
uo
_
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Ausf u0 u 0 Arsf / Rs u s i s Rs
Ri Ro
Ri Ri lim 即 Ar lim Ars 闭环输入阻抗: R if R Rs 1 A B 1 Ar B g rs g R0 闭环输出阻抗: Rof , 而 A rs lim A rs R 1 Ars B g 5.在深度负反馈的条件 (1 Ar Bg ) 1 RF 1 Arsf RF Ausf B Rs
Lf L
H Hf
返回
6.4.2 单极点闭环系统的响应特征 2 闭环极点的根轨迹:
PL f
PL = 1 AB
PH f = PH (1 AB)
× PH
S平面 × PL
可以看出:当 B=0→∞ 变化时
PLf =PL→ 0
另外
PHf =P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