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优秀公开课教案
【精品】《泊秦淮》教案
【精品】《泊秦淮》教案1 【精品】《泊秦淮》教案1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课所选的《泊秦淮》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被编排在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诗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
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写景抒情、借古讽今的写作方法,《泊秦淮》这首诗既具有诗歌的形象性、抒情性和音乐性的特点,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上述写作方法。
2.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要点和《泊秦淮》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对比等方式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用字的精炼、准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教育学生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诗人用精炼、准确的诗句所传达的深刻的忧国忧民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说教法与学法1.教学方法本课教学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和对比法。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通过点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含蓄美;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美。
2.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小组合作探究、对比阅读等方式学习诗歌,通过品味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从而培养其审美情趣。
三、说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泊秦淮》歌曲和展示一些有关南京秦淮河的图片来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氛围。
2.整体感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全班齐读、个人朗读、小组朗读等),引导学生感知诗歌的音乐美;通过点拨诗中的难字难词,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品味诗歌的意境通过讨论“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中两个“笼”的含义及其所传达的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通过对比《登幽州台歌》和《泊秦淮》,引导学生感受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风格的差异。
4.拓展延伸通过展示一些有关南京秦淮河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泊秦淮》这首诗所表达的忧国忧民之情在当今社会是否还有现实意义。
咏史怀古诗《泊秦淮》公开课教案
咏史怀古诗《泊秦淮》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诗两首》中的《泊秦淮》。
详细内容包括:1. 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
2. 诗歌的朗读与鉴赏。
3. 诗歌中意象、意境的分析。
4. 诗歌主题思想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泊秦淮》的基本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思想。
2. 学会朗读与鉴赏咏史怀古诗,提高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历史文化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中意象、意境的分析,主题思想的把握。
2. 教学重点:朗读与鉴赏诗歌,理解咏史怀古诗的表达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述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兴趣。
教师以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历史背景,引出《泊秦淮》。
2. 朗读诗歌,整体感知学生齐读诗歌,教师指导朗读技巧,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分析诗歌内容,解读意象a. 学生自读诗歌,理解诗意。
b.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等。
c. 讨论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4. 探讨诗歌主题思想a. 学生分组讨论,表达对诗歌主题思想的理解。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a. 教师讲解一道关于《泊秦淮》的鉴赏题,分析解题思路。
b. 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泊秦淮》2. 内容:a. 诗歌背景:唐代、杜牧、咏史怀古。
b. 意象: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c. 意境:苍凉、感慨。
d. 主题思想:忧国忧民、怀古伤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泊秦淮》中的意象,并谈谈你对这首诗主题思想的理解。
答案示例:意象分析:烟笼寒水、月笼沙等描绘了一幅冷寂、苍凉的夜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主题思想:诗人通过泊船秦淮,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忧虑,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泊秦淮》精品教案
《泊秦淮》精品教案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抢答游戏,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可以举手抢答。
(1)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2)这个朝代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后人合称他们为什么?(3)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4)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
这条河是在哪个省?在古代它是个怎样的地方?(5)《后庭花》是一首怎样的诗?(题目依次出示)预设(1)唐朝。
(2)李白和杜甫,后人把他们合称为“大李杜”。
(3)“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4)江苏省。
秦淮河穿南京城而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5)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玉树后庭花》也就成了亡国之音。
师: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
(板书文题)【设计意图】本环节从了解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学常识和典故导入,用抢答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已有知识,渗透新的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初读诗歌,感知内容1.朗读全诗,感受节奏、韵律。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正音,划出节奏并自由朗读。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从节奏、情感、感情基调等角度指导学生。
(3)学生齐声朗读,教师指名朗读。
2.默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结合课本旁边的注释和工具书,以及每首诗下面的解说,尝试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预设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沙滩,夜晚(船只)停泊在秦淮河边,靠近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和恨,在秦淮河的对岸,还唱着《玉树后庭花》。
3.齐读诗歌,探究诗歌内容。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诗歌,然后合作交流,探究下面的问题。
(1)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三、四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生齐读后结合资料,讨论问题并作答)预设(1)一、二句写了“烟”“水”“月”“沙”“酒家”等景物,勾画出秦淮河两岸迷蒙的景象,融合成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气氛。
【精品】《泊秦淮》教案1
【精品】《泊秦淮》教案1一、教学目标1. 了解《泊秦淮》的作者杨万里及其创作背景。
2. 理解诗人所描绘的秦淮河景色,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深情思念之情。
3. 能够理解、朗读每一句诗句,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并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加以表达。
4. 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
5. 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在理解《泊秦淮》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朗读、翻译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式听、说、读、写、表演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方式。
五、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1)课前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幅秦淮河的图片,启发学生对秦淮河的认知,并引导学生猜测作者会写些什么。
(2)通过问题导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秦淮河的地理位置在哪里?是一个什么样的河流?有什么特色?是否与一些名人有关系?2.阅读理解(1)让学生自主预习《泊秦淮》,了解诗歌大致内容并标注出生僻字和生字。
(2)教师以朗读的形式带领学生体味整首诗的韵律及情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了解更多与诗歌相关的知识。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置几个问题,如: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作者对故乡的感情怎么表达的?诗中哪些群体折射出古代文化的某些特征?学生可以自行表达自己的看法。
(4)老师点评学生小组答案,并认真解释学生的疑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3. 语言表达(1)针对生僻字和新生字,进行拼音教学和字形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所涉及的文字和文化背景。
(2)老师就诗歌中的常用句型和表达方式进行讲解分析,并带领学生进行模仿和运用。
(3)进行诗歌韵律的讲解,调查学生对诗歌韵律的感受和认知,提高学生对韵律的鉴赏能力。
(4)针对诗歌细节、情感及人物的描绘,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要求学生准确表达所理解的意思,发挥想象力进行写作。
4. 思考提高(1)让学生自主思考:为什么杨万里会写《泊秦淮》这首诗呢?他的主题和情感有何深层次的涵义?(2)学生自己发掘对诗歌的理解和感触,并通过个人演讲的方式进行表达。
古诗泊秦淮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古诗泊秦淮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以古代文学中的经典诗歌《泊秦淮》为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对该诗的学习和解析,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探究《泊秦淮》中的艺术特点、意境及其对当代社会的意义,引导学生从中获取思想、感悟和美的享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古代文学的基本特点和创作背景;- 掌握《泊秦淮》的内容、形式和艺术特点;- 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意境,辨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诗歌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文学批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情感修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简要介绍《泊秦淮》所属的文学时期、作者背景,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 阅读课文(10分钟)让学生逐句读课文,并帮助其理解诗歌中的字词和句子结构。
3. 分析课文(15分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境、表达手法和修辞手法。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通过分析诗歌的具体细节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4. 艺术鉴赏(15分钟)通过欣赏相关的音乐作品、绘画作品或影视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并与当代艺术形式进行对比。
5. 写作训练(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对《泊秦淮》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短文,表达他们对诗歌的评价和对古代文学的认识。
6. 总结归纳(10分钟)请学生归纳整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体会,简要概括古诗《泊秦淮》的艺术特点、意境及其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包括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评价学生的作文,注重对其文采、观点和批判思维的评价。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课堂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拓展延伸1. 邀请文学专家或古诗研究者来校进行讲座,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024版《泊秦淮》公开课
跨文化交流在诗歌创作中的意义
拓展创作视野
通过跨文化对比,可以让诗人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夜 泊情怀,从而拓展自己的创作视野,丰富诗歌的表现手法和内涵。
促进文化交流
跨文化对比不仅有助于诗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还能促进不同文化 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发展。
深化读者理解
通过跨文化对比,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夜泊情 怀,深化对诗歌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02
独特的视角
诗人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并描绘出秦淮河夜景的繁 华与喧嚣,以及背后的落寞与无奈。
03
鲜明的对比
诗中运用了明暗、动静、虚实等多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 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真挚。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
秦淮河夜景的描绘
诗人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 了秦淮河上灯光璀璨、歌声缭绕 的夜景,给人一种视觉和听觉上
审美追求
杜牧的诗歌追求高雅的审美品味,注重词语的锤炼和音韵的和谐。在《泊秦淮》中,他运用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 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美感的艺术世界。同时,他的诗歌还体现了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追求,展现了一种古 朴典雅的审美风格。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诗歌中的
05
夜泊情怀
东西方诗歌中的夜泊主题概述
东方诗歌中的夜泊
多样化的题材和体裁 杜牧的诗歌题材广泛,包括政治、历史、军事、爱情等各 个方面,同时体裁多样,既有古体诗,也有近体诗,还有 散文诗等。
《泊秦淮》中的修辞手法
01
用典
杜牧在《泊秦淮》中运用了大量典故,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后庭花”等,通过典故的运用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02
咏史怀古诗《泊秦淮》公开课教案
咏史怀古诗《泊秦淮》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咏史怀古诗》中的《泊秦淮》。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诗句的大意,体会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品味诗歌的语言,分析其艺术特色;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背诵《泊秦淮》,理解诗句的意思,掌握诗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泊秦淮》,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历史的咏叹,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深刻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咏史怀古诗的背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朗读:全班齐读《泊秦淮》,感受诗的韵律美。
3. 理解诗句:讲解诗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4.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的艺术特色,如:对偶、夸张、拟人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中的其他句子。
6. 体会情感: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如:对历史的感慨、对现实的忧虑等。
六、板书设计1. 《泊秦淮》2. 内容:诗句、艺术特色、诗人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泊秦淮》中的艺术特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答案示例: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运用了对偶、拟人等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秦淮河畔的夜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2. 课后背诵《泊秦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咏史怀古诗,如《赤壁怀古》、《乌江渔者》等,进一步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句的理解与感悟2. 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句的理解与感悟1. 词汇解析:对诗中的重点词汇进行详细讲解,如“烟笼”、“寒水”、“夜泊”等,让学生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从而更好地把握诗句的意思。
2024年咏史怀古诗《泊秦淮》公开课教案
2024年咏史怀古诗《泊秦淮》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咏史怀古》中的《泊秦淮》。
具体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与解析,对唐代诗人杜牧的生平背景介绍,通过《泊秦淮》一诗学习咏史怀古的写作特点,掌握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泊秦淮》,感受古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关注。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学会运用咏史怀古的写作手法,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杜牧的《泊秦淮》,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中意象的分析,咏史怀古写作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与解析,杜牧生平背景的了解,以及对诗中历史感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古代著名诗人杜牧的画像,简要介绍其生平事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泊秦淮》。
2. 诗歌朗读:全班同学齐声朗读诗歌,感受诗的韵律美,教师指导学生把握朗读节奏。
3. 诗歌解析:教师逐句解析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4. 例题讲解:分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中的意象,阐述其寓意。
5. 随堂练习:请学生运用咏史怀古的手法,写一段关于南京秦淮河的描写。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中所表达的历史感慨,分享各自的见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泊秦淮》2. 诗人:杜牧3. 诗歌结构:起、承、转、合4. 重点词语: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5. 咏史怀古特点:意象、意境、表现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咏史怀古的手法,写一篇关于家乡名胜古迹的短文。
答案示例:烟雨江南,乌衣巷口,青石板路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古街两侧,明清建筑错落有致,仿佛诉说着昔日的繁华。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秦淮河畔,一曲《后庭花》传来,让人陶醉在历史的余韵之中。
泊秦淮 教案
泊秦淮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诗人杜牧及其作品风格。
2.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 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二、教学重点
1. 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欣赏诗歌的语言和艺术手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介绍诗人杜牧和泊秦淮的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朗读: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解析:逐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意义,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4. 探讨: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意境,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5. 比较:将泊秦淮与其他同类型的诗歌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6. 总结:总结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帮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1. 讲解法:讲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3. 诵读法: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4. 比较法:将泊秦淮与其他同类型的诗歌进行比较。
五、教学资源
1. 诗歌原文及注释。
2. 相关图片和音频资料。
3. 其他同类型的诗歌作品。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2.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学生的作业和测试成绩。
初中语文《泊秦淮》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泊秦淮》教学设计初中语文《泊秦淮》教学设计初中语文《泊秦淮》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解诗句含义,领悟诗的意境。
2、理解诗歌的内容。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通过对诗人经历的了解和和背景的把握,学生可以就诗意自学,然后老师点拨,通解诗意然后背诵默写。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的诗文浩如烟海,能流传千古,靠的不是诗人的地位和名气,而是诗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争连连,但统治者目光短浅,不知道危险已经近在眼前,依然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诗人面对此种景象,写下了《泊秦淮》一诗,抒发内心的愤慨。
二、结合注释了解作者及背景杜牧,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三、鉴赏诗歌1、写景中蕴含凄请暗淡,为本诗定上伤感悲愁基调的句子:烟笼寒水月笼沙。
2、使诗人产生亡国,历史又重演的忧患,借古喻今的句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亭花。
3、杜牧的《泊秦淮》: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首句两个“笼”字用得好在哪里?答:两个“笼”,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写出了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寄托了诗人的忧愁和感伤。
5、本诗最后两句用的是曲笔,怎么理解?答:这两句表面上是谴责歌女不懂亡国之恨,一味沉迷靡靡之音,实际是在批评那些不以国事为重、贪图享乐的达官贵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6、诗的末句写《后庭花》,这在艺术手法上叫什么啊?答: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7、“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8、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9、“犹”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世风的愤恨之情。
2024年咏史怀古诗《泊秦淮》公开课精彩教案
2024年咏史怀古诗《泊秦淮》公开课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诗两首》中的《泊秦淮》。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泊秦淮》的背景、作者简介、诗歌的意境和主题;学习诗歌的韵律、修辞手法;分析诗句的意象、词句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泊秦淮》的背景、作者简介、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2. 学习并运用诗歌的韵律、修辞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歌的意境、主题、韵律、修辞手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感悟诗歌的意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秦淮夜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作者介绍:简介杜牧生平,为学生理解诗歌背景作铺垫。
3. 诗词朗读:全班同学齐读《泊秦淮》,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诗句解析:详细讲解诗句的意象、词句的运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5. 例题讲解: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读其他咏史怀古诗。
六、板书设计1. 中心:泊秦淮2. 作者:杜牧3. 背景:唐代,咏史怀古4. 重点:意境、主题、韵律、修辞手法5. 难点:诗歌鉴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泊秦淮》中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咏史怀古诗,如《登鹳雀楼》、《滕王阁序》等,拓展知识面。
组织课后诗词鉴赏活动,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句解析中意象、词句运用的讲解;2. 例题讲解中修辞手法的分析;3. 作业设计中分析《泊秦淮》中修辞手法的题目;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推荐的阅读材料和诗词鉴赏活动。
一、诗句解析1. 意象:“烟笼寒水月笼沙”,通过“烟”、“月”、“寒水”、“沙”等自然景物,构建出一幅冷寂的秦淮夜景,寓意历史的沉淀和兴衰。
咏史怀古诗《泊秦淮》公开课精品教案
咏史怀古诗《泊秦淮》公开课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咏史怀古诗》中的《泊秦淮》。
详细内容包括:对《泊秦淮》全诗进行解读,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及历史背景;结合课文注释,学习古汉语词汇和句式;通过对比分析,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泊秦淮》全诗内容,理解诗中的历史背景、意象和情感;学会古汉语词汇和句式;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中意象的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全诗内容的解读,诗人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秦淮河夜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夜色中的秦淮河,引出课题《泊秦淮》。
2. 朗读全诗:让学生齐读全诗,感受诗的韵律美。
3. 解读全诗: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及历史背景,理解诗人的感慨。
4. 词汇学习:结合课文注释,学习古汉语词汇和句式。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本诗的主题、情感及艺术特色。
7.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进行诗词鉴赏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泊秦淮》2. 主要内容:诗的背景:夜泊秦淮意象:烟、水、沙、月、夜情感:忧国忧民咏史怀古诗特点:借古讽今、感慨时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泊秦淮》中的意象,并联系历史背景,谈谈你的感悟。
2. 答案提示:从诗中的意象入手,联系历史背景,分析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诗中意象的理解较为困难,需要多举例进行解释。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咏史怀古诗,如杜甫的《登高》、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等,进一步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泊秦淮》公开课课件
《泊秦淮》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泊秦淮》这首古诗。
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樊川集》。
我们将详细解读诗中的每句,尤其是对诗歌中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和深刻哲理进行深入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泊秦淮》全诗,掌握诗中的生僻字词及其用法。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感悟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关照,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把握诗人情感。
教学重点:诗句的解析,诗歌背景的讲解,以及诗人情感的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文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秦淮河的历史图片和简介,引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
2. 新课内容介绍:全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韵律美。
逐句解析,分析字词、句式、意象等。
第一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讨论“烟”、“月”的意象,体会夜晚秦淮河的宁静与冷清。
第二句:“夜泊秦淮近酒家”:解析“夜泊”的含义,探讨诗人为何“近酒家”。
后两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深入分析“商女”、“后庭花”的象征意义,理解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3. 例题讲解:选取经典考题,详细讲解答题思路和技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对诗句的理解性默写,即时反馈,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中心区域:写上《泊秦淮》,旁边标注作者杜牧。
左侧:诗句及生僻字词。
右侧:诗歌结构、意象、表达技巧分析。
底部:教学重点难点提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堂学习,翻译《泊秦淮》并写出你对“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句的理解。
答案示例:The smoke enshrouds the cold river, the moon the sandy beach The singing girl knows not the sorrow of a state destroyed; across the river, she still sings of the rear courtyard flowers.(翻译示例)个人理解:该句借商女隐喻当时社会的醉生梦死,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泊秦淮教案设计]泊秦淮教案
[泊秦淮教案设计]泊秦淮教案一:[泊秦淮教案]杜牧《泊秦淮》泊秦淮⑴烟⑵笼寒水月笼沙,夜泊⑶秦淮近酒家。
商女⑷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⑸。
⑴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
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历代均为繁华的游赏之地。
⑵烟:烟雾。
⑶泊:停泊。
⑷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⑸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挨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
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
《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
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泊秦淮》。
《泊秦淮》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
下面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其钧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
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有人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沧浪诗话》)。
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
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
它是那末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末浓。
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所以读完第一句,再读“夜泊秦淮近酒家”,就显得很自然。
咏史怀古诗《泊秦淮》公开课教案
《夜泊牛渚怀古》
此诗借牛渚山之景,抒发 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 对前贤的追思。
《石头城》
以南京石头城为背景,通 过描绘古城荒凉破败的景 象,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无 限感慨。
创意写作或绘画等延伸活动设计
创意写作
引导学生以《泊秦淮》为蓝本,进行创意写作练习。可以要求学生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诠释这首诗,或者借鉴诗中的意象 和手法创作一篇新的散文或诗歌。
语音语调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注意平仄、轻重音和停顿等技巧,
以表现出诗歌的韵律美。
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内涵, 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 变化等手段,将情感准确地传达出 来。
气息控制
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气息,使声音更 加饱满、圆润,同时避免出现气息 不足或过度换气的情况。
学生朗诵实践及点评
教师寄语和期望
•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共同领略了《泊秦淮》 这首咏史怀古诗的艺术魅力。希望大家能够深入体会诗人对历 史兴亡的感慨和思考,同时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去欣赏 和创作更多的优秀诗歌作品。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希望大家 能够保持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和文 学修养。期待大家在诗歌的海洋里畅游,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 精深!
济地位,以及沿岸的古建筑、历史遗迹等。
古代诗歌中的秦淮情怀
02
阐述古代诗人如何借秦淮之景抒发内心情感,表达对历史兴亡
的感慨。
唐代诗歌与杜牧的创作背景
03
介绍唐代诗歌的发展背景以及杜牧的生平与创作风格,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泊秦淮》这首诗。
同类题材诗歌比较阅读推荐
《江南春》
同样以江南为背景,通过 描绘春天的美景来表达作 者对江南的热爱和怀念之 情。
泊秦淮教案一等奖公开课
泊秦淮教案一等奖公开课《泊秦淮》【教材依据】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课后古诗《泊秦淮》《晚春》【设计思想】【指导思想】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运用现代教学媒介,通过具体、直观的资料,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在诗歌阅读中运用批注法,完成对重点字音、字形、作者信息、写作背景、朗读节奏、诗歌体裁、重点词义、重点句义、写作手法、思想感情等的批注。
采取自主批注、交流展示、二次批注的方式,注重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回顾“批注”的概念及“批注”的形式。
(2)能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情感的朗读诗歌。
(3)能运用批注法对诗歌进行赏析。
(4)能背诵这两首诗。
2、过程与方法:(1)批注阅读法、交流展示法。
(2)通过反复朗读,圈点勾画批注重点字音、字形、作者信息、写作背景、朗读节奏、诗歌体裁、重点词义、重点句义、写作手法、思想感情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能运用批注法对诗歌进行赏析。
【教学环境】1、软件环境:PPT软件(多媒体课件)2、硬件环境:多媒体教室、U盘。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
而今,我们更加注重同学们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这就要用到一种阅读方法——批注法。
今天,就让我们将批注法与诗歌相结合,一起去品味《泊秦淮》和《晚春》的美感。
【板书】《泊秦淮》《晚春》二、课前检测——预习批注1、字词积累:诗歌中的重点字注音,重点词语释义。
2、作者作品:查询作者及作品信息。
三、朗读诗歌——节奏批注1、自由读、指名读、范读。
2、明确节奏,齐读、齐背。
四、品析诗歌——诗意批注【提示:可从诗歌体裁、重点字词、重点句子(修辞、句意)、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方面对诗歌进行批注阅读。
】批注练习:1、批注阅读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七绝《泊秦淮》。
批注如下:泊秦淮唐/杜牧(七言绝句)烟笼寒水月笼沙,(“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两个“笼”将“轻烟、淡月、寒水、西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
2024年度2024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泊秦淮》
情感表达与审美价值体现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秦淮河夜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通过描绘秦淮河夜景和商女唱曲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现实政 治的讽刺。
2024/3/23
诗歌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能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 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文关怀。
2024学年完整公开课 版《泊秦淮》
REPORTING
2024/3/23
1
2024/3/23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文化内涵与传承意义 • 艺术特色与审美体验 • 知识拓展与跨学科融合 • 思考与实践活动设计
2
目录
PART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REPORTING
2024/3/23
10
PART 03
文化内涵与传承意义
REPORTING
2024/3/23
11
《泊秦淮》中的历史文化元素
描绘秦淮河夜景
诗歌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 了秦淮河夜晚的美景,使读者仿 佛置身于那个繁华的时代,感受
到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借用历史典故
诗歌中运用了多个历史典故,如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 庭花”,通过典故的运用,表达 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2024/3/23
对景描写,情景交融 杜牧善于通过细腻入微的景物描写,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 情境,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炼字琢句,语言优美 杜牧的诗歌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 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
抒情自然,意蕴深远 杜牧的诗歌在抒情方面非常自然,情感真挚而深沉。同时, 他的诗歌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使读者在欣赏 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泊秦淮优秀公开课教案精编版-2024鲜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5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包括泊秦淮 历史背景介绍、文学作品赏析、民间 艺术表演和实地考察。每个部分都有 相应的主题和重点内容。
时间安排
本课程计划用时两周,每周安排两次课, 每次课2小时。具体上课时间根据学生 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安排进行调整。
泊秦淮位于南京市区,是秦淮河的一段。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文人墨客
聚集之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02
文学与艺术的传承
泊秦淮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都诞生于
此。同时,这里也是民间艺术、戏曲等表演艺术的发源地之一。
2024/3/28
03
旅游与文化价值
作为南京的一张文化名片,泊秦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游客可以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秦淮夜景和商女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统治 者荒淫误国的批判。同时,诗歌也暗示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国家未来 的担忧。
2024/3/28
10
03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2024/3/28
11
独特视角和构图技巧
2024/3/28
鸟瞰视角
01
通过高空俯瞰的角度,展现秦淮河的宏伟壮观,增强画面的空
些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024/3/28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阐述秦淮河对于南京城市形象的重 要性,探讨如何通过保护和开发秦 淮河,提升南京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和美誉度。
城市形象的提升与塑造
关注秦淮河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 讨论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治 理,改善和保护秦淮河的生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泊秦淮优秀公开课教案
2015-10-27 09:18 2095次
洪登攀
地区:重庆市- 重庆市- 彭水县
学校:平安镇小学
共1课时
泊秦淮初中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读书
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老师朗读一首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是谁写呀?(杜牧<<山行>>)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唐代)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呀?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呀?(李白、杜甫)后人把李白和杜甫一起合称为“大李杜”。
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吗?(杜指的是杜牧)那李呢?指的是擅长写情诗的唐代诗人李商隐。
为了有别于“大李杜”,后人把李商隐和杜牧一起合称为“小李杜”。
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
有谁知道这条河在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
(板书:泊秦淮)
这是一首绝句还是律诗呀?(五言绝句)
活动2【讲授】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悟。
学生示范朗读再全班齐读。
活动3【活动】赏析诗歌
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两句是写什么的?(写景)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
)
谁来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
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在酒家。
)“笼”是什么意思?(笼罩)“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心的冷)
2、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请同学们看一下注解。
(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
“犹唱”就是“还在唱”。
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最后二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不是)大家想一想,
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
没有听众,歌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
大家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还有金钱、有时间、有心情听曲子应该是些豪门贵族)
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国难当前的情况下,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
活动4【练习】积累
1、《题临安邸》。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
[翻译]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游客皆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与歌*舞女一起寻欢作乐,纸熏金迷,这种情况不只何时才能罢休?暖洋洋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他们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竟把杭州当成了汴州。
泊秦淮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泊秦淮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读书
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老师朗读一首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是谁写呀?(杜牧<<山行>>)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唐代)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呀?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呀?(李白、杜甫)后人把李白和杜甫一起合称为“大李杜”。
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吗?(杜指的是杜牧)那李呢?指的是擅长写情诗的唐代诗人李商隐。
为了有别于“大李杜”,后人把李商隐和杜牧一起合称为“小李杜”。
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
有谁知道这条河在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
(板书:泊秦淮)
这是一首绝句还是律诗呀?(五言绝句)
活动2【讲授】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悟。
学生示范朗读再全班齐读。
活动3【活动】赏析诗歌
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两句是写什么的?(写景)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
)
谁来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
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在酒家。
)“笼”是什么意思?(笼罩)“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心的冷)
2、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请同学们看一下注解。
(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
“犹唱”就是“还在唱”。
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最后二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不是)大家想一想,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
没有听众,歌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
大家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还有金钱、有时间、有心情听曲子应该是些豪门贵族)
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国难当前的情况下,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