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整理

合集下载

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

清代小说的四大类别:
拟古派 所谓拟古,是指模拟六朝的志怪小说,或模拟 唐朝的传奇小说 《聊斋志异》 讽刺派 在小说中寄寓讥讽 。《儒林外史》
人情派 叙述的是些风流放纵的故事,在悲欢离合之中, 写炎凉的世态。 《红楼梦》
侠义派 一般是叙侠义之士,除盗平叛的故事。而书中 又以名臣大官,总领一切。
李宝嘉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古典小说艺术的高峰。
谢谢欣赏!
2.神魔小说
含义: 受到宗教不同程度的影响,内容涉及鬼神魔怪,充满奇异的幻 想。 代表作品: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 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影响较大的一部。 罗懋登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董说的《西游补》
3.世情小说
含义: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 态人情的小说。
《三国演 明初 义》
《水浒传》明代
施耐 庵
北宋末年以宋江等36人 为首的一场波澜壮阔的 农民起义,突出了“官 逼民反”的进步主题。
中国四大名著 之一,是中国 历史上最早用 白话文写成的 章回小说之一。
《西游记》明代
吴承 恩
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去西 天取经的艰难历程
中国四大名著 之一
明代话本和拟话本:
(一)话本盛行的原因:
《官场现形记》
四 大 谴 责 小 说
吴沃尧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曾朴
《孽海花》
刘鹗
《老残游记》
清代小说著作
著作 作者 时间 内容 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由盛而衰的过程为背景,以 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为中心,表现了具有叛逆倾 向的青年与传统思想的尖锐 冲突,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 社会的必然趋势。 意义 中国古代四 大名著之 一 ,我国 古典小说艺 术的高峰

明清小说研究平时作业完成版

明清小说研究平时作业完成版

一、名词解释1、通俗小说【】是小说的一大题材类型,它是满足社会上最广泛的读者群需要,适应大众的兴趣爱好、阅读能力和接受心理而创作的一类小说。

以娱乐价值和消遣性为创作目的,重视情节编排的曲折离奇和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的传奇性和超凡脱俗,而较少着力于深层社会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挖掘。

2、文言小说文言小说,作者都是知识分子或官吏;内容是不见与经典的传闻,杂说或民间;创作手法有夸张、比喻,即,形式大都是残丛小语,尺寸短书,即:语言是语言文字,即。

3、改编指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作品的表现形式或者用途,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

4、独创独特的创造;独自创造。

5、小说流派小说流派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思想倾向、艺术主张、表现方法、审美趣味和小说风格等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小说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小说派别。

6、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的一种,是分章回叙事的白话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是其主要特点。

是由宋元讲史发展而来7、“世代累积”型作品在传播史上,中国,特别是,大都有一个由素材积累、逐渐加工和最后形成较高质量小说文本的过程。

明朝是中国小说最兴盛的朝代,其中代表作品有所谓的四大奇书,这四大奇书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由说话人的底本演化而来,再经由一些文人加以润饰、考证、整理而成的。

此一类由不知名的群众作者同文人作家先后参与进来,对原始素材、先行故事和并行的修订本进行加工制作、修改完善,历经数代而后由杰出文人写定的作品,有学者称之为世代累积性作品。

8、白描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色彩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9、熊大木模式明清通俗小说兼为精神产品与,负责传播的书坊主干预创作的“现象”,是这种双重品格必然的外在表现,平庸之作叠出也相应地构成小说创作演进的重要环节。

10、讲史演义指在不影响历史最终轨迹的前提下,带有夸张、玄幻色彩的演说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替、战争的故事等,虽细节与史实有出入但能增加听众兴趣和故事的耐听情节。

明清小说研究平时作业完成版精编WORD版

明清小说研究平时作业完成版精编WORD版

明清小说研究平时作业完成版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一、名词解释1、通俗小说【通俗小说】是小说的一大题材类型,它是满足社会上最广泛的读者群需要,适应大众的兴趣爱好、阅读能力和接受心理而创作的一类小说。

通俗小说以娱乐价值和消遣性为创作目的,重视情节编排的曲折离奇和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的传奇性和超凡脱俗,而较少着力于深层社会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挖掘。

2、文言小说文言小说,作者都是知识分子或官吏;内容是不见与经典的传闻,杂说或民间故事;创作手法有夸张、比喻,即虚构,形式大都是残丛小语,尺寸短书,即短篇:语言是语言文字,即文言文。

3、改编指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作品的表现形式或者用途,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

4、独创独特的创造;独自创造。

5、小说流派小说流派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思想倾向、艺术主张、表现方法、审美趣味和小说风格等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小说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小说派别。

6、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一种,是分章回叙事的白话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是其主要特点。

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7、“世代累积”型作品在中国古典文学传播史上,中国古代小说,特别是通俗小说,大都有一个由素材积累、逐渐加工和最后形成较高质量小说文本的过程。

明朝是中国小说最兴盛的朝代,其中代表作品有所谓的四大奇书,这四大奇书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由说话人的底本演化而来,再经由一些文人加以润饰、考证、整理而成的。

此一类由不知名的群众作者同文人作家先后参与进来,对原始素材、先行故事和并行的修订本进行加工制作、修改完善,历经数代而后由杰出文人写定的作品,有学者称之为世代累积性作品。

8、白描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色彩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明代中后期,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宽松、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出版印刷业的发达、市民读者群的壮大,小说仿佛进入了一个生机勃发的春天,各种类型的小说先后产生、兴起,犹如五彩缤纷的花朵一般,把明代的文学园地装点得如诗如画。

从此以后,小说便成为明清文学中最富有生命力的文体。

清代的著名学者钱大昕在《潜研堂文集》卷十七《正俗》中就慨叹:“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

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致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可见小说的社会影响多么深广。

那么,中国古代小说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小说都有那些类型呢?它们各自有什么样的文体特点和艺术魅力呢?如果我们以篇幅、语言、结构体式、叙事方式以及流传方式等文体构成因素作为分类的依据的话,那么古代小说大致可以划分为章回小说、话本小说、志怪传奇小说等文体类型,而每一类型的小说文体又可以根据其题材内容,再划分出不同的类别。

下面,让我们先从章回体小说谈起。

章回小说无疑是明清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通俗小说文体。

它不仅数量繁夥,名著迭出,而且品种丰富多样。

根据题材内容,我们可以把章回体小说大致划分为讲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公案侠义小说等多种类别。

在章回小说中,讲史演义是率先产生的。

讲史演义的文体特点是,以史实为依据,同时吸收民间讲史、历史剧等创作成果,大致按照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一定的审美想象与艺术虚构,运用浅近通俗的语言,来讲说历代的兴废争战之事,从中揭示朝代兴亡的经验和教训。

讲史演义的开山之作是《三国志演义》,它是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①,编创而成①【明】高儒《百川书志》卷六《史部·野史》,见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27页。

的。

其思想意蕴丰富,艺术成就高超,一经问世,就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先是读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接着各地书商便争先恐后地刊刻、翻印,书商余象斗就慨叹:“坊间所梓《三国》,何止数十家矣!”(《批评三国志传·三国辨》)不久,就出现了一大批“效颦”《三国志演义》而编创的演义作品。

明清小说复习

明清小说复习

《三分事略》三卷,不题撰人,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

存福建建阳坊刻本,藏日本天理图书馆。

封面书名题“新全相三国志故囗”,末一字残缺。

日本学者入矢义高推断末字当为“事”. 此书扉页上栏横刻“建安书堂”,行间题“甲午新刊”.至元三十一年刊。

此刊本当早于建安虞氏刊本《三国志平话》近30年。

此书故事和《三国志平话》基本相同。

与《三国志平话》对照,缺八个整叶:卷上“张飞三出小沛”、“张飞见曹操”、“水浸下坯擒吕布”;卷中“孔明班师入荆州”、“吴夫人欲杀玄德”;卷下“孔明斩马谡”、“孔明百箭射张命”、“孔明出师”。

陈翔华先生认为,此书缺叶有规律地分布于各卷末叶的上一叶或上二叶以前,其前后叶码又相连接,当是书坊为偷工省料而蓄意删去不刻。

《三国志平话》三卷,元代讲史平话,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不知撰人。

全书基本故事不完全符合史书记载﹐但和元杂剧中的三国戏大致相同﹐如张飞见黄巾﹐史书不载﹐而与杂剧《张翼德大破杏林庄》情节相同﹔元英宗至治(1321-1323)年间建安虞氏刻.《欢喜冤家》又名《艳镜》、《欢喜奇观》,不题撰人。

全书24回,每回演一个故事,集中描写了各种曲折奇异的婚姻悲喜剧,生动展示了明代社会形形色色的人情世态。

既有对青年男女追求爱情自由所表示的肯定;有也有对禁欲主义虚伪性的大胆揭露;还有对女性独立人格及聪明才智的充分肯定。

在色情描写上,小说流露出明显的文人和市民趣味。

曾在清代被多次禁毁。

《绿野仙踪》李百川著,约生于康熙五十九(1720)年前后,卒于乾隆三十六(1771)年之后。

书成于乾隆十八(1753)至二十七(1762)年间。

100回。

叙述冷于冰仕途失意后历经磨难,求仙得道,救苦救难,最终功成圆满的故事。

小说中也写达官之子温如玉贪恋烟花,倾家荡产的一段,最是精彩。

本书对官场人性的腐败丑陋,社会上各色人物,有深刻的描写,郑振铎先生认为,《绿野仙踪》是许多‘妓院文学’中写得最好的一段。

郑振铎先生把《绿野仙踪》与《红楼梦》、《儒林外史》并列为清中叶三大小说。

古本小说丛刊(全41辑)

古本小说丛刊(全41辑)

古本⼩说丛刊(全41辑)
简介:
收古本⼩说约⼀百⼋⼗三种,分四⼗⼀辑影印出版。

其中,第⼀辑1987年出版,第⼆⾄⼗⼀辑1990年出版,第⼗⼆辑以后1991年出版。

此书系郑振铎⽣前倡议编集,与《古本戏曲丛刊》作为姊妹篇,曾列⼊国务院1982~1990《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研究所组成编委会,进⾏筹备。

1988年影印出版第⼀辑,共五册。

1989年,编委会考虑到学术界急需,决定与法国国家科学院合作,将流传海外⽽国内不存或稀见的明清⼩说孤本、善本汇总,从中精选出⼀百七⼗余种,编为第⼆辑⾄第四⼗⼀辑,于1991年出版。

以收录通俗⼩说为主,兼采少量⽂⾔⼩说和讲唱⽂学作品。

选⽬精审,版本上佳,如法国巴黎和丹麦哥本哈根所藏残本《插增⽥虎王庆忠义⽔浒全传》、刘兴我刊本《⽔浒忠义志传》、《最娱情》等均为孤本;郑少垣刊本《三国志传》、兼善堂刊本《警世通⾔》、《幻中游》等,亦是罕见之善本;同⼀版本系统的⼩说,则选⽤原刊初刻本或卷帙最全者,如旧抄本《绿野仙踪》,原刊本《吕祖全传》、《警寤钟》等。

每辑卷⾸写有前⾔,简要介绍所收⼩说之版本、藏所、流传及其主要特点,间作必要的考证。

明清的主要文学流派及明代文学(汇总)

明清的主要文学流派及明代文学(汇总)

明清两代的主要文学流派及主张。

明代文学明代文学的发展以弘治、正德年间为界,可划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文坛相对寂寞,后期相对繁荣。

严酷的文化专制导致明代诗文继续衰退,围绕拟古和反拟古,涌现出众多流派。

明代通俗文学成绩斐然。

戏曲方面,北方杂剧退潮,南戏成为主导。

一代戏剧大师汤显祖将戏曲传奇推向高峰。

小说方面,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拟话本”标志着短篇小说的繁荣,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的问世,则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长篇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崛起。

(一)流派纷纭的明代诗文。

著名流派有:台阁体。

明代永乐至成化年间的诗派,以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文渊阁大学士杨荣、武英殿大学士杨溥为代表。

“三杨”历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时逢明代的“太平盛世”,皆为台阁重臣、太平宰相,位极人臣,倍受宠幸。

他们的创作雍容典雅,洋溢着志得意满的神气,内容上极尽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被称为“台阁体”。

茶陵派。

成化至弘治年间的流派,以湖南茶陵人李东阳为首。

李继“三杨”之后,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的地位主持诗坛。

他不满“台阁体”阿谀粉饰的流弊,主张宗法唐诗。

不过,他要学的只是唐诗音韵格律,而非唐诗精神。

因此,茶陵派仍未脱净台阁体气息,但启发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

前七子。

弘治至正德年间的流派,以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七人为骨干,针对八股文和“台阁体”造成的虚饰、委顿的文坛风气,掀起了以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为号召的复古运动,同时在政治上勇敢地跟残暴贪婪的权贵进行斗争。

他们以关注现实的诗文创作和挑战强权的战斗精神形成巨大影响。

但也有盲目尊古的不良倾向。

后七子。

嘉靖至隆庆年间的流派,以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吴国伦、徐中行等七人为骨干,李、王为首领。

后七子复古拟古的文学主张与前七子相同,但言论更激进,声势更浩大。

王世贞认为文章一代不如一代,东汉文弱,六朝文浮,唐文庸,宋文陋,再往后便无文章可言了。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中国古代文学是指中国历史上从古代到近代的文学作品和创作活动。

它包括了从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以及古代文学的批评评论和相关理论等。

下面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先秦文学1.《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学作品,共有305篇,包括风、雅、颂、周南、召南、邶风等部分。

诗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3.《山海经》:是描述古代山川地理、神话传说的著作,篇幅庞大,内容繁杂,对后来的文学、艺术和神话传说都有重要影响。

二、古代散文1.《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包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强调仁爱、忠诚、孝道等。

2.《庄子》:是道家哲学家庄子的代表作,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了庄子的思想观点,内容包括人性、政治、生命等。

3.《史记》:是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的杰出作品,以纪传体形式记载了从上古到汉朝初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被后世誉为“史家之绝唱”。

三、唐宋诗词1.唐诗: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诗人,代表作有《唐诗三百首》。

唐诗风格多样,表现出了山水田园、爱情离别、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的主题。

2.宋词:宋代是古代文学的又一个鼎盛时期,宋词主要以爱情、自然美、社会哲理为主题,代表作有苏轼、李清照等人的词作。

四、元曲1.《元曲三百首》:元曲是元代的戏曲剧种,包括了杂剧、发明曲、传奇等。

元曲以其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真实刻画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情感。

五、明清小说1.《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红楼梦》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生活形态和矛盾冲突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

2.《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另一个杰出代表作,描写了108位英雄好汉的悲壮故事,以“反抗压迫,除暴安良”为主题。

以上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些知识点进行的整理,涵盖了先秦文学、古代散文、唐宋诗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

2005春季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明清小说部分

2005春季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明清小说部分

2005春季“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明清小说部分小说现代文学中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形式,一般都同意它是由散文写成的虚构人物故事。

中国古代学术、文学也有“小说”这个词语,“小说家”的“小说”指的是搜集自道听途说的异闻传说,及这类琐碎记录的小书。

俗文学系统的“小说”有故事,有人物,虽然所指的作品各时代有长短不同,部分而且夹杂较多韵文,但总的特点和我们今天说的“小说”较为接近。

笔记小说由古代“小说家”发展出来的一类作品,一般用文言文写成,用条列的方式编排。

内容芜杂,包括神怪、传奇、异闻、冥报、野史、掌故、名物、名人佚事、山川地理、异域珍闻等。

这些书多以丛书、类书的形式出现。

例如《搜神记》、《西京杂记》、《东坡志林》等。

章回小说中国古代的长篇小说一般称为章回小说。

因为这种小说很有可能是由说书中的“讲史”一类发展而来的,这种讲史的伎艺可以数个月的讲下去,为吸引听众追听的兴趣,便在故事最紧要的地方停下来,告诉听众“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这样的故事自然分成一段一节,每一段为一回,有回目概括每一回的主要内容,这种形式的小说,称之为章回小说。

·略述中国小说的发展与史传文学的关系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有文言和白话两大系统,二者和史传文学都有很紧密的关系。

最早用“小说家”这个名词去收录古代书籍的《汉书艺文志》是把它视作为子部的,称为《诸子略》,但所收书籍的性质,照鲁迅的说法,则介乎子部、史部之间,即《史略》所谓的“托人者似子而浅薄,记事者近史而悠缪”。

其后史家及目录学家将小说家的范围不断扩大,把很多原属史部的作品转入小说家,也有一些原属小说的作品归到史部去,例如同样是杂史杂传的东西,《燕丹子》多入“小说”类,而《吴越春秋》则入于“史部”。

此外,文言笔记小说的创作,有一些在内容上也标榜是正史所不载,由作者加以整理收集,如葛洪的《西京杂记》和殷芸的《小说》等,所以文言系统的小说和史书关系千丝万缕,是很明显。

6-明清小说概述

6-明清小说概述
三是小说语言从文言到半文半白以至 纯熟流利的白话。
3.明代小说的四大类型
四大类型: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 略》将明代小说归为四大类:讲史、神 魔小说、人情小说、拟宋市人小说(拟 话本)。
讲史小说 神魔小说 世情小说 拟话本小说
4.明代长篇小说四大潮流 历史演义 代表作: 英雄传奇 代表作: 神魔志怪 代表作: 市井世情 代表作:
三、《水浒传》的思想内容
1.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 朽,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反映了被压迫 人民的痛苦。
2.清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 实,热情赞颂反抗黑暗现实的英雄。
3.生动描写了各种规模的起义斗争, 特别是由个人复仇或见义勇为到大规模反 抗斗争的发展过程。
四、《水浒传》的艺术特色
1.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精确地写出 了一百零八将同中有异的形神风貌。
“大闹天宫”是《西游记》中最成功 的篇章。这段故事可能是作者的创造,迄 今还没找出“大闹天宫”的故事来源。
四、《西游记》的思想意蕴
作者以游戏笔墨,通过神话故 事,寄托了他对现实的激愤。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指出:《西游记》 “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 描写”,“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 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 通世故。”
与“三言”比较,所反映的社 会生活与思想高度相当,但封建说 教及宿命论观点更为浓重。
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导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出自 《警世通言》卷32。这篇著名小说,描 写名妓杜十娘为了求得真诚的爱情和独 立的人格,决心从良,嫁给官家子弟李 甲,而李甲懦怯自私,在途中竟将她出 卖给富家子孙富。十娘痛心绝望,抱着 平生积蓄“百宝箱”投江自尽。
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以北宋末年 宋江等36人起义为题材。该题材南宋时即 有说唱,元及明初水浒戏剧已有20多种。 在长期民间流传基础上,由作家加工而成。 明嘉靖郭勋百回本为现存最早刻本。金圣 叹“腰斩”《水浒传》。现有71回本、百 二十回本、百回本流传。

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重点(整理版)

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重点(整理版)

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重点(整理版)-----Miss魏文人代笔;广义内涵是指书坊主干预创作,他们对书稿的取舍甚至会影响创作格局变化。

明嘉靖、万历年间,书坊主一度主宰通俗小说创作是前者的充分表现;从嘉靖朝至清王朝灭亡,后者则与通俗小说发展相始终。

无论狭义还是广义的解释,以书坊主为主体的“熊大木现象”都提供了显示传播环节对创作反作用的典型例证,表明传播特点、途径与范围都会推动或约束创作发展。

bā)拜的作用头回、它通重视情节编排的曲折离奇和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的传奇性和超凡脱俗,而较少着力于深层社会是部文言传奇小说集。

该书收有21篇文言短篇小说,书中故事多以元末明初社会大动荡为背景,即创作与时代相平行。

作品篇幅短小利于迅速反映现实生活,侧重点不尽相同的各篇的组合,又使其反映面较为广泛。

瞿佑熟悉本阶层人物,书中各篇主人公基本上都是书生,间或也有地主、官僚、妓女等别类人物,但作者对其描述与评定仍从书生视角出发。

这可看作本书局限之一,却也显示了作品的另一重要特点,即相当集中、真实而细腻地表现了战乱中士人阶层的经历遭遇、价值取向、心态情绪与感情生活,而士人在社会动荡时期许多方面的感受,其实也与广大百姓十分相近。

《剪灯新话》成就并不算太高,但它和《剪灯余话》、《觅灯因话》等明代传奇小说,上承唐宋传奇的余绪,下开《聊斋志异》的先河,因此在中国文言小说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而且,《剪灯新话》的故事情节,有助于谈资,为明代拟话本和戏曲提供了许多素材。

《金凤钗记》、《翠翠传》、《三山福地志》被凌蒙初改写成话本,编入《二刻拍案惊奇》中;《寄梅记》被周德清改写成话本,编入《西湖二集》中;金凤钗记》还被沈璟改编成戏曲《坠钗记》;周朝俊的戏曲《红梅记》采用了《绿衣人传》一些情节。

昌祺仿拟瞿佑《剪灯新话》创作了《剪灯余话》,借以抒写胸臆。

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作者以此表达他“善可法,恶可戒,表节义,砺风俗”之义。

第七讲明清小说

第七讲明清小说

3、艺术成就 朱元璋多次夸其是开国文臣第一人。对皇帝的忠心与他的理学 修养、文学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适合新王朝文治需要,成为 一代文章典范。 毛先舒“理虽大醇,而体稍失于平衍”(见《巽书·答文体 策》)指出宋濂文章的主要特点。 邵长蘅《青门麓稿》卷11《书宋学士集后》评论更为全面: “潜溪文有根柢,故能不规模《史》、《汉》、欧、曾,自成杼 轴。虽其牵率于应酬,病冗病俗,往往而有,要不失为大家。余 尝谓明代名能文章士虑数十家,文之工者不乏;正苦根柢浅薄, 求其贯穿四库之书而粹然一本于六经,不得不推潜溪。”
B、入明以后,有些诗展现出他对前途、理想的乐观情绪,如应诏 赴南京时《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有些揭露社会的黑暗,如《江 上见逃民家》写由于赋税沉重,农民被迫逃离耕地后的萧条景象; 有些讽刺明初宫闱生活的混乱,如《宫女图》;有些诗则展现他入 仕新朝的苦闷,以至心灵的幻灭,希望自己能够全身而退的愿望。 (3) 高启论诗: “诗之要,曰格、曰意、曰趣而已。格以辨其体,意以达其情,趣 以臻其妙也。体不辨则入于邪陋,而师古之意乖;情不达则堕于浮 虚,而感人之实浅;妙不臻则流于凡近,而超俗之风微。”
明初散文
(二)宋濂之文。 其前后期之文,有所谓“山林”“馆阁”之分,但他之承 元季儒者的道统和文统,则前后大体相同。其知心好友杨维桢 《宋学士文集》序云:“客有将子宋子《潜溪集》来者,曰: ‘某秩宋子三十年山林之文也,某秩宋子近著馆阁之文也。其 气貌声音随其显晦之地不同者,吾子当有以评之。’余家浙水 东,去宋子之居不百里远,知宋子之劬(qu)学,入青萝山中, 不下书屋者若干年,得郑氏所著书数万卷,书无不尽阅,阅无 不尽记,于是学成,著书凡若干万言。…昔之隐诸山林者,烨 乎其虎豹烟霞也;今之显诸馆阁者,灿乎其凤凰日星也。果有 隐显异地之殊哉!”

古代文学明清部分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学明清部分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学明清部分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填空1.刘基的卖柑者言讽刺元末身居庙堂高官“金玉其外;败絮其内”本质..2.徐渭杂剧的代表作是四声猿;由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四个短剧组成;被人称为“明曲之第一”..3.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李开先的宝剑记、署名王世贞等人的鸣凤记、梁辰鱼的浣纱记..4.四大声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5.梁辰鱼的浣纱记在戏剧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6.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其作者是“兰陵笑笑生”..7.“三言”:冯梦龙三部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8.二拍”:凌蒙初着“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9.今古奇观:明末“姑苏抱瓮老人”编选“三言”、“二拍”佳作40篇;民间流传较广..10.在文学理论中;李贽提出着名的“童心说”..11.冯梦龙编辑了两部民歌专集:童痴一弄·挂枝儿、童痴二弄·山歌..12.吴伟业;代表作秣陵春传奇、通天台、临春阁杂剧;借历史人物故事;抒发历史盛衰之感;寄寓身世之悲..13.吴伟业的“梅村体”叙事诗代表作圆圆曲、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14.两大传奇:康熙朝诞生长生殿和桃花扇..15.查慎行受学于黄宗羲;诗歌学苏陆;尤致力苏轼;得宋人之长;是浙派承前启后的大家..16.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剧作家;清忠谱.. 吴伟业、尤侗等以戏曲来抒写心意..李渔是我国第一个喜剧创作专家;剧作十种;总题为笠翁十种曲;其中风筝误是代表作..17.李渔的戏剧理论集中在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演习部..18.李玉的戏曲创作:“以曲为史”的历史剧为清忠谱、千钟戮..“一人永占”为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19.南洪北孔:洪昇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20.古文三大家:清前期文坛上;进行文学性散文创作的是侯方域、魏禧、汪琬;被称为清初“三大家”..21.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22.京华三绝:纳兰性德、曹贞吉、顾贞观..23.玄奘归国后;奉诏口述所见所闻;由门徒辨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一书..24.“三灯丛话”:瞿佑剪灯新话、李昌祺剪灯余话、邵景彦觅灯因话..25.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为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并在剧中完整地展示了他的“至情”论..26.“四大奇书”:金瓶梅、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27.张岱的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与琅嬛文集..28.陈子龙是复社与几社文人中的重要代表..29.沈德潜倡导格调说;尊唐抑宋;翁方纲论诗倡肌理说;包括义理与文理;袁枚标举性灵说..30.“乾隆三大家”又称“江右三大家”分别为袁枚、蒋士铨、赵翼..31.桐城派奠基者方苞树起“义法”说的大旗;刘大櫆以“义理、书卷、经济”的“行文之实”扩大“言有物”的内容;姚鼐提倡“义理、考据、词章”合一..32.姚门之后有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四大弟子”..33.李兆洛与恽敬、张惠言合称“阳湖三家”..34.常州词派张惠言开山;至周济发扬光大;蔚为宗派..35.吴中四才子:唐寅、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36.嘉靖年间洪楩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是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37.水浒传的版本有两个系统;为简本和繁本..38.王骥德的曲律是明代最重要的曲论理论成果;是关于中国戏曲创作规律的比较系统的总结..39.康熙诗坛上的南朱北王指的是朱彝尊和王士禛..40.近代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41.吕天成的曲品是继南词叙录之后第二部着录和评论明代传奇的书..42.清初小说续书的两种方法:仿造和假借..43.徐渭的南词叙录是第一部研究宋元南戏和明初戏文的专着..44.三国演义的语言特色: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二、名词解释1.台阁体:是明代初期以杨士奇﹑杨溥﹑杨荣为代表的作家群及创作;这些作家多是太阁重臣;故称其诗为“台阁体”..在创作上内容平乏;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为主;但他们也表现出一个共同的倾向;即十分重视诗歌的艺术形式;在风格上显得典雅华丽..2.茶陵派:明初以李东阳为领袖的诗歌流派;其论诗强调宗法汉唐;重视诗歌的声律、法度等艺术表现;对当时的文坛产生较多影响;成员有谢铎、张泰、陆釴、邵宝等人..3.八股文: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规定的文体..从表现特点来说;八股文的一个重要体裁特征是它的对偶性;内容上要求贯穿“代圣人立说”的宗旨;形式上又有严格的限制;加上它以官方规范文体的面目而出现;严重束缚了作者的创作自由;给文学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4.前七子:主要活动于弘治和正德时期..他们是: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他们以李梦阳为核心;他们以复古自命;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台阁体和八股文..实际上是以复古为手段探索文学创作的新途径..5.后七子:主要活动于嘉靖、隆庆年间;以李攀龙、王世贞为核心;他们是: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他们的文学观念与前七子差不多;主张复古;但他们的在学古的过程中更讲究诗文创作的法度和格调;提出要“以汉魏盛唐为第一要义”;即并不单纯地学盛唐和秦汉..同时他们强调诗歌的情感因素;鼓吹真情..6.唐宋派:明代散文流派..嘉靖时;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散文家;极力反对前后七子的模拟主张;认为不一定“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特别是唐宋的散文更值得效法..他们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创作上..由于宗唐拟宋;所以被称为唐宋派..唐宋派中成就最突出的是归有光..7.吴江派:明代后期;在沈璟的影响下;出现了大批用昆山腔创作传奇的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从而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戏曲流派;因沈璟是吴江人;故后人称之为吴江派..此派作家认为传奇创作要严守音律;强调曲辞必须本色;比较注重舞台演出实践;作品大多以伦理教化或惩劝风世为主旨..主要作家有卜世臣、吕天成、王骥德、袁于令等;但他们的理论主张并不完全等同于沈璟;创作也取得一定成就..8.临川派:明万历年间出现的戏曲文学流派;因开创者汤显祖为临川人;故追随、效仿汤显祖较为明显并有所成就的剧作家被称为临川派..汤显祖论曲强调“曲意”;主张兼顾“意趣神色”;讲究文采;崇尚“丽词俊音”;要求格律服从内容、文辞;偏重于剧作的文学性;临川派作家大多继承了汤显祖的重才情、重文采、不受形式、格律束缚的特点;作品也大多叙写男女之情;但往往忽略了他重视立意、以情反理的倾向..此派作家主要有孟称舜、吴炳、阮大铖等..9.明清传奇:“传奇”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一类;但元末明初的学者们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原因之一在于许多唐传奇都曾被元杂剧改编成剧本;而大部分杂剧也都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便渐渐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剧的总称..10.三言二拍:明代中后期短篇小说;以冯梦龙的“三言”;凌蒙初的“二拍”为代表..“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为宋元明三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标志古代短篇白话小说整理与创作高潮的到来..二拍是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它是个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专集;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11.“童心说”:李贽对文学持有的与传统文学思想根本不同的一种见解..李贽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处于通信焉者也..”童心说所谓“童心”;就是真心;赤子之心;李贽解释为“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亦即人的自然性情;包括不依傍他人的独立见解和表现自我的纯真之情..12.公安派:明后期的一个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为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故称..“性灵说”是公安派的理论核心;他们在理论上提倡“独抒灵性;不拘格套”的创作原则;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风气;意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儒家思想对文学的束缚;在内容上;则有抒写闲情逸趣的倾向;在当时产生较大的影响..13.“格调说”:沈德潜论诗;主张“格调说”尊唐抑宋;以儒家诗教为根本;强调诗歌须“格高、调响”;更有高华雄壮;富于变化的美感..同时;更加强调诗歌“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的教化作用;恪守“温柔敦厚”;“中正和平”的创作原则..14.“肌理说”:翁方纲论诗主张“肌理说”..主张“为学必以考证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肌理是指诗中的义理和文理;义理为“言有物”;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思想和学问;文理为“言有序”;指诗律、结构、章法等作诗之法..义理为本;变通于法;以考据、训诂增强诗歌的内容;融词章、义理、考据为一..15.“性灵说”:袁枚的论诗主张..强调诗歌创作应抒写性情;表达个性灵趣..辞贵自然;追求独创..反对以程朱理学来束缚诗歌创作;反对拟古倾向和“温柔敦厚”的诗教..对诗人而言强调要有“才”、有“灵机”;追求凭借天才发露而造成;“忽正忽奇;忽庄忽俳;忽沉鸷忽纵逸”等超越陈规的变化多端的风格..16.竟陵派:明代后期的一个文学流派;因其代表人物钟惺、谭元春为湖北竟陵人;故得名..其文学主张与公安派基本相同;要求抒写灵性;反对模拟;认为诗歌创作要抒发内心的真实感情;读古人作品;也要体察古人的真情实感..针对公安派的俚俗与浮浅之弊;希求通过幽深孤峭来加以矫正;以致出现艰涩之弊..17.梅村体:清初词坛;吴伟业号梅村..梅村体是吴伟业创作的一种七言歌行体;其有元、白歌行体;重在叙事之长;辅以初唐“四杰”的华艳词藻;温庭院、李商隐的风情韵味;融合明代传奇的曲折变化的戏剧性;创造了自成一体的“梅村体”..“梅村体”词有100余首;以圆圆曲为代表..18.晚明小品文:小品文体制较为短小精练;体裁上则不拘一格;轻俊灵巧而有情韵..小品文在晚明时期趋向兴盛;晚明小品文创作风格上的一个显着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公安派袁氏三兄弟的作品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19.“神韵说”:王士禛的诗论主张..其论诗吸收司空图“韵外之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与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理论;主张“兴会神到”..追求“得意忘言”;以清淡玄远的风神韵致为诗歌的最高的境界;要求诗歌要有含蓄深蕴言尽而意不尽的特点;以王维、孟浩然为诗歌创作的典范..20.桐城派: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有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称“桐城派”..“桐城派”散文的基本理论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21.复社:崇祯初年;太仓人张溥、张采等发起带有政治团体性质的文社——复社..以复古学为宗旨;企图从文化上复兴传统精神;挽救明朝政治危亡..22.虞山诗派:清初常熟地区受钱谦益影响产生的以冯班为代表人物的诗歌流派;因家乡常熟有虞山而得名..反对前后七子、公安派、严羽宋、竟陵派;主要表达故国之情;讽刺南明王朝不能有效抗清;诗风含蓄有味..成员有冯班、钱曾等..23.阳羡词派:以陈维崧为宗的词派..陈思想上尊崇词体;摒弃词为“小道”“艳科”的传统观念;继承诗经与白居易“新乐府”的精神;创作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有“词史”之称..风格上;学习苏、辛以豪放为主;有迦陵词、陈迦陵文集等..该派主要成员有:万树、蒋景祁、吏唯园、陈维岳等..24.浙西词派:以朱彝尊为宗的词派..朱论词宗法南宋;崇高清空醇雅风格;主张向姜夔、张炎学习;认为“世人言词;必称北宋;然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而始极其变..姜尧章氏最为杰出..”注重锻炼字句;讲求独出机杼..该词派其他主要作家还有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登岸、龚翔麟..25.性灵派:清中叶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在文学创作上主张直报“性情”;即说诗生于性情;性情是诗的本源和灵魂;诗人要“自把新诗写性情”..这种性情表现诗人的独特个性;“作诗不可无我”;“有人无我;是傀儡也”;没有个性;也就丧失了真性情;所谓“字字古有;言言古无”;明确提倡写有我之境..以“吟咏性情”构成整体性的诗歌理论;冲破了传统与时代风尚;是晚明文艺思潮的隔代重兴;为清诗开创了新的局面..26.常州词派:清代的重要词派..由常州人张惠言开创;周济进一步加以发展而成;其论词反对浙西词派寄兴不高的词风;提出创作要依据儒家的“诗教”尊崇词体;强调词的“意内言外”、“比兴寄托”的作用以及“深美宏约”的审美特点..对其时平庸词风的扭转和词风的倡导起到积极作用;而其末流;又流于穿凿附会..27.沈汤之争:汤沈之争涉及到明代两大戏曲创作观念的争论;汤即指汤显祖;沈即指沈璟..其中汤显祖的戏曲创作观念影响较大..沈璟与汤显祖作为明代曲坛上的两大巨人;对戏曲格律与文辞的关系看法不同;汤显祖重格律;要求格律服从文辞;服从内容..沈璟则强调文辞服从格律;服从观众..两人持论相对;发生过碰撞文辞;并把同时的许多曲论家卷入其中参与讨论;这就是戏曲史上着名的“汤沈之争”..28.红学:红楼梦问世后;引起了人们对它评论和研究的兴趣;并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关于红楼梦的作者问题、版本、文本思想内涵、人物形象、艺术特征和评论等方面的探讨解析..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等..三、简答、论述1、三国演义的艺术特点:1)虚与实的结合:“七分实事;三分虚假”2)非凡的叙事才能:完整细密的宏大结构3)全景式的战争描写:高度的史学修养与高度的叙事技巧相结合4)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描绘人物的个性差异5)历史演义体语言:语言文白夹杂;简练而不失流畅6)缺点:道德评判的截然分明;人物形象的“类型化”..2、三国演义刻画人物的特点、方法突出甚至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典型..1.特征化性格的特点:单一性:指这类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的突出的特征;它在形象内部因素中占决定性地位..如曹操的奸、诸葛亮的忠贞、关羽的义、刘备的仁等..稳定性:作品中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它因素基本上稳定不变..和谐性:回避了性格的复杂性..2.方法:①出场定型②反复皴染③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④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3、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特点、语言特色1、出色的战争描写;写出军事斗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①犯中求避;同中见异;千变万化;特点鲜明..②注重表现战争中的智谋③注重在战争中写人④注重场面气氛的渲染;多用张弛结合;动静结合手法..2、历史演义体的语言:①“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既有史志文言的精华;又有讲史话本的通俗;半文半白;“易观易入”;雅俗共赏.. ②侧重叙述而简于描写..叙述又长于简笔勾勒;简洁明快;富阳刚之气..③语言开始注重个性化4、水浒传的语言艺术成就娴熟运用白话;为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①口语化②人物语言个性化③小说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准确;表现力强④景物描写与人物活动;环境气氛融为一体水浒传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就是用这种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净化了文学语言;塑造了一大批传奇的英雄..这不但标志着我国古代运用白话语体创作小说已经成熟;而且对整个白话文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5、水浒传的写人艺术①多层次的刻画人物的性格②同而不同;犯中求避;写出个性..③依据人物的身份经历写出人物的性格及发展④传奇性与现实性结合;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⑤烘托、对比、夸张⑥个性化的语言6、“前七子”的复古主张:“前七子”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文学主张复古:①重视文学中真情的表达;反对道的说教②诗歌创作上;主张古体学汉魏近体学盛唐;而文章则以西汉以上文为典范;这就是所谓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③主张学习古人格调;遵循古人创作7、“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后七子”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文学主张:①偏激的复古理论②格调法度的强化、具体化③格调说中的重情色彩8、前后七子文学复古的得失与影响:(一)积极意义得:首先;他们在复古的旗帜下;努力为文学寻求一席独立的地位..其次;在重视文学独立地位的基础上;前后七子增强了对文学本质的理解;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们对旧的文学价值观念和创作实践发起了一定的冲击..(二)消极影响失:首先;他们的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存在着距离;求真写实的观念并未在他们的作品中充分体现出来;为数不少而缺乏真实情感的模拟之作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水准..其次;前后七子发起的文学复古思潮;在当时的文学领域产生过不小的震动;同时也给后世带来了直接与间接、正面与负面的种种影响..9、沈璟的戏剧创作理论主张:1.基本出发点:沈璟创作的思想倾向偏于保守;倡导封建伦理道德的气息比较浓厚..2.“本色论”:推崇本色语言;强调语言的通俗自然..3.“声律论”:严守格律10、西游记的艺术表现特色:1)极幻与极真:①极幻:浪漫主义;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光怪陆离的世界..②极真:幻中有真;有现实的影子..如天宫是朝廷的影子;妖魔也有人情味..2)人物形象的塑造:①物性:是人性和神性的统一..妖精是变来的;但具有本来的物性;如鸟精会飞..②神性:成精后均神通广大..③人性:均有人的性情..3)多角度、多色调刻画人物形象:写优点;也写缺点;走出类型化的俗套..如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既描绘了他的憨厚朴实;也描写了他的人性的缺点;贪小便宜;好吃懒做..4)充满喜剧色彩与诙谐气氛:很大程度是通过“戏言”的方式实现的..“戏言”即开玩笑的话;显得亲切和蔼..11、金瓶梅的艺术成就和文学史地位:1)艺术成就:①以一家写及天下国家:用现实主义的方法;通过西门庆一家人的兴衰反映整个国家的现实..②暴露社会黑暗具有广度:上至朝廷;下至一个家庭甚至是各色人物;形相毕露;批评性很强..③暴露社会黑暗具有深度:把暴露的矛头指向两个集团;即统治集团和商人集团..主要是官商勾结;欺压百姓;制造腐败..但对商人态度又是复杂的;一方面写商人的罪恶;另一方面又写商人是精明能干..④善于暴露人性的弱点:人性扭曲的表现;西门庆贪财好色..压抑人性和纵欲一样;都要走向灭亡..2)文学史地位:金瓶梅是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小说;是白话长篇小说发展的里程碑..金瓶梅是第一部世情小说;推动了世情小说高潮的到来..金瓶梅完成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结构创作;形成中心人物;主要的故事情节贯穿始终的结构模式..完成了说话体向阅读体转变的模式..①创作题材上最显着的特征是“寄意于时俗”;从反映历史神话转变为反映现实..②创作主旨上从歌颂转变到暴露;用冷静、客观的笔触;描绘了人间的假、丑、恶..③人物形象塑造上首先表现在小说描写的重心开始从讲故事向写人物转移..其次人物由帝王将相、英雄、神怪转向平凡人物..最后是注意多色调、立体化地刻画人物的性格;使刻画人物走出类型化..④创作结构上从说话体小说向阅读体小说的过渡;也反映在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的转变上..⑤创作语言上表现为在口语化、俚俗化、个性化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尝试..12、归有光散文的特点、主要作品:归有光的散文其长处在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琐事及普通人物;状情摹志;细心刻画;寄予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因此读来使人感到真切生动;回味无穷..他的先妣事略、项脊轩记、思子亭记等篇或记述平常事;或抒写亲人之情;具有描写朴质自然、抒情真切感人的特点..但在归有光的文集中;这类文章数量不多;大量文章还是散发着迂腐的说教气息..13、李贽与“童心说”:李贽是晚明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也是一位标新立异对当时文坛产生很大影响的文学家..他的思想极具叛逆色彩和反抗精神;肯定人的欲望的合理性;反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强调人的个性与自身价值;否定传统思想权威至高无上的偶像地位;对晚明社会反抗传统价值体系起着启蒙作用..提出“童心说”;即“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意思是不受程朱理学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干扰;具有明显反理学色彩..13、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1)“一书而兼二体;”体现了出于六朝志怪和唐人传奇而胜于六朝志怪和唐人传奇的创作特征..2)用传奇法以志怪;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委曲多变;人物性格鲜明、富有变化..3)花妖狐魅;各具人情..是艺术形象的共同属性;既有人的思想感情;又有动物原型的自然特征..4)描写委曲;序次井然..语言特点;虽写幻境;并不玄虚;凡所藻绘;多用白描;叙事简洁含蓄..14、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成就:讽刺的生命是真实的;通过写不和谐进行讽刺..儒林外史将中国讽刺小说提升到与世界讽刺名着并列而无愧的地位;这是吴敬梓对中国小说史的巨大贡献..1)讽刺的最大特点:真实性..在冷静如实的叙述中使人物自身的言行构成讽刺..如马二先生原型是冯粹中;他他被科举制弄得昏头昏脑却仍坚信科举天经地义..。

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

鲁迅说:
1、《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 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 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 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 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 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 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罣碍。然而憎 人却不过是爱人者的败亡的逃路,与宝玉之终于出家, 同一小器。但在作《红楼梦》时的思想,大约 也止能如此;即使出于续作,想来未必与作者 本意大相悬殊。惟披了大红猩猩毡斗篷来拜他 的父亲,却令人觉得诧异。 (《集外集 拾遗补编· 〈绛洞花主〉小引》) 2、“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 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 同。……盖叙述皆存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 实,转成新鲜。……”(《中国小说史略》)
《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 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 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它的原名 《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 钗》等。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无名氏续,程 伟元、高鹗整理。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 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 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 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 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 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 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 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明清小说与传统文化的பைடு நூலகம்系
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 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 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传 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小说又将传 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衍绎 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 1、史传色彩--世俗文学的历史依傍:中国的史官 文化异常发达,源出于“纪实”的传统小说,与史官文化 有着血肉相连、密不可分的密切关系,不可避免地被 打上了史传的烙印,史传性是中国传统小说最重 要的民族特征。尽管明清小说带有浓厚的市民 文化色彩,但无论从衍说故事之形式还是从讽 寓教化之动机出发,都深深地受到了史传文化的决定 性影响。即:题材的史传性、 观念的史传、小说艺术 的史传性 。

元明清文学参考书目

元明清文学参考书目

元明清文学参考书目:小说类(一)基本书目类1.《京本通俗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2.《清平山堂话本》(明)洪梗编;谭正璧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3.《三国志演义》(明)罗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4.《水浒传》(明)施耐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5.《西游记》(明)吴承恩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6.《封神演义》(明)许仲琳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7.《警世通言》(明)冯梦龙岳麓书社2003年版8.《醒世恒言》(明)冯梦龙岳麓书社2003年版9.《喻世明言》(明)冯梦龙岳麓书社2003年版10.《初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岳麓书社2003年版11.《二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岳麓书社2003年版12.《剪灯新话》(明)瞿祐周楞伽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13.《水浒后传》(清)陈忱中华书局2004年版14.《十二楼》(清)李渔著;杜濬评;杜维沫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15.《无声戏》(清)李渔著;李忠良点校中华书局2004年版16.《醒世姻缘传》(明)西周生辑著;李国庆校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17.《聊斋志异》(清)蒲松龄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18.《阅微草堂笔记》(清)纪昀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19.《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20.《红楼梦》(清)曹雪芹,(清)高鹗著;俞平伯校;启功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21.《镜花缘》(清)李汝珍著;傅成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22.《七侠五义》(清)石玉昆编;穆公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23.《儿女英雄传》(清)文康著;松颐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24.《花月痕》(清)魏秀仁著;杜维沫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25.《海上花列传》(清)韩邦庆著;典耀整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26.《官场现形记》(清)李伯元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27.《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清)吴趼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28.《孽海花》(清) 曾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29.《老残游记》(清)刘鹗著;陈翔鹤校;戴鸿森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二)资料类1.《三言二拍传播资料》谭正壁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2.《三国演义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水浒传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4.《西游记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金瓶梅资料汇编》朱一玄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聊斋志异资料汇编》朱一玄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7.《儒林外史研究资料》李汉秋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8.《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一粟编中华书局1963年版9.《红楼梦书录》一粟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10.《李伯元研究资料》魏绍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11.《吴趼人研究资料》魏绍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12.《孽海花研究资料》魏绍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13.《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刘德隆等编上海三联书店1985年版(三)理论研究类:1.《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2.《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齐裕焜主编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3.《话本小说概论》胡士莹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4.《明代小说史》陈大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版5.《中国小说理论史》陈洪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增订本6.《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俄)李福清(B.Riftin)著;尹锡康,田大畏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7.《水浒争鸣》1-5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8.《冯梦龙研究》陆树仑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9.《才子佳人小说史话》苗壮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10.《才子佳人小说述林》春风文艺出版社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11.《聊斋志异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编12.《儒林外史研究论文集》李汉秋中华书局1987年13.《《儒林外史》研究》李汉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4.《红学探索:刘世德论红楼梦》刘世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15.《论红楼梦及其研究》郭豫适著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16.《晚清小说史》阿英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戏曲类(一)作品集臧懋循编、隋树森校《元曲选》,北京:中华书局, 1979 。

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明清小说

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明清小说

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明清小说一、三言之前的话本小说宋元以来的话本伎艺,到了明代依然流行,当时一般称为说书或评话。

特别是明中叶以后,随着商业经济活跃、思想的不断开放、出版印刷业的发展,刊刻的话本也陆续增多。

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年间洪缏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共有小说60种,又称《六十家小说》,今仅残存29篇。

它们基本保存了宋元明以来的一些话本小说的原貌,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此外,万历年间熊龙峰也刊刻了一批话本小说,今仅存四种,藏在日本内阁文库,1958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影印出版,定名为《熊龙峰刊四种小说》,一种宋代,一种元代,两种属于明代。

另外,《京本通俗小说》一书,1915年由著名藏书家缪荃孙刊行,宣称的是元人写本,但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部伪书。

二、冯梦龙与三言冯梦龙(15741646),长州(今苏州)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少有才气,为人狂放不羁,一生功名不顺,57岁时才补了一名贡生,61岁任福建寿宁知县,4年秩满归乡。

清兵南下时曾参与抗清宣传,后来忧愤而死。

冯梦龙长在当时商业经济十分活跃的苏州,非常熟悉市民生活,思想上又受李贽的影响,是晚明主情、尚真、适俗文学思潮的代表人物,通俗文学的一代大家。

他搜集、整理、编撰的通俗文学作品涉及白话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民歌、散曲、传奇等各个方面,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他编撰的三言。

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每集40篇,共120篇,大约依次刊行于天启元年、四年、七年。

三言几乎收集了宋、元、明三代比较优秀的白话短篇创作,包括旧本的汇集和新著的创作。

宋元作品约占1/3,明代作品约2/3。

这些明代的作篇,都是模拟宋元话本小说的形式写成的专供人们阅读的新小说,通常被后人称为拟话本。

三言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三、凌蒙初与二拍在三言影响下,凌蒙初编著了二拍。

凌蒙初(15801644),别号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18岁补廪膳生,和冯梦龙一样,科举不利。

明清四大小说

明清四大小说

志怪小说

历史小说

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罗贯中
说代

《水浒传》施耐庵
的表 最我
源 明代中叶 《西游记》吴承恩
高国 成古

清代
《红楼梦》曹雪芹
就代 小
2
中国古典小说的特点
①重视情节描写,情节曲折,故事完整。 ②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 ③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 ④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
23
金陵十二钗
24
共读西厢
刘姥姥进大观园
25
晴雯补裘
诗画大观园
26
贾宝玉是主要中心人物。作为荣 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 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 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 庭。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 小说充分描写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环 境和他的具体境遇的各方面特点,深 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长的主客观原因。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 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 活动。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 重矛盾。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 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 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
罗 《全相三国志平活》,为《三国演义》的创作奠定了 贯 基础。罗贯中在吸取前代丰富遗产的基础上加工、再
创作,写出了这部“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长篇小
中 说。
5
与妖过除但政传罗是散
过传《《主治他贯著人
《》隋三要抱“中名,罗
水等唐国成负有生的太贯
浒小志演就的志平通原中
传说传义是人图的俗人,
》。》》在。王史小。名
3
4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为 《三国志演义》。三国,指东汉末年的魏国、蜀国、 吴国。演义则是长篇小说的一种体裁,它由史话本发 展而来,是根据史传,并经过艺术加工而成。《三国 演义》不仅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古 代历史演义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三国 时代是一个风云变幻、激烈动荡的时代,又是一个英 雄辈出、“武勇智术、瑰伟动人”的时代。有关三国 的故事,早在三国后期就开始流传,隋唐时代传播益 盛,到宋代更是喧腾众口、深入民间。元代刊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小说---By cly中国长篇小说的模式是章回体,中篇文言小说主要集中于明嘉靖朝时期,小说地位在明万历朝时期第一次得到较普遍肯定。

万历中期以后,出版中心由福建移至江浙。

梁启超提出“熏浸刺提”,概括小说的四种艺术感染力是“熏”、“浸”、刺、提。

影响小说创作的五个主要社会因素是作者、读者、小说理论、出版、官方文化政策书坊主越位、对小说进行编创被称为熊大木模式(余象斗杨尔曾)康熙二十六(1687)年,清政府正式颁禁毁小说令。

由改编向独创过渡的小说类型有:拟话本小说神魔小说拟话本小说:《石点头》《照世杯》《十二楼》《豆棚闲话》写过谴责小说的人物:曾朴李宝嘉《金瓶梅》是:通俗小说章回小说三言二拍(短篇白话小说):三言:作者冯梦龙《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喻世明言》二拍:作者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抱瓮老人将“三言”“二拍”中的作品选出40篇,编成《今古奇观》三话: 剪灯新话、剪灯余话、觅灯因话《三国演义》人物: 典韦陆逊吕蒙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指的是曹操毛宗岗评点《红楼梦》人物: 紫鹃林红玉傻大姐标志着明清小说由改编到独创这一过程的结束学界一般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书商程伟元伙同文人高鹗续作的《水浒传》人物: 燕青乐和(铁叫子)石秀杨志宋清金圣叹评点《金瓶梅》人物: 宋惠莲陈经济清代初年张竹坡以评《金瓶梅》闻名《儒林外史》人物:严贡生杜慎卿周进(哭昏)牛浦郎杜少卿牛浦郎婴宁马纯上匡超人名言:“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聊斋志异》人物:青凤纪昀批评其是“一书而兼二体”明代蒲松龄编写的一部志怪传奇的文言小说。

近500篇。

多是神仙狐鬼精魅故事。

表现的却是作者对人生、社会思考的结果。

在艺术上情节丰美,叙述语言平易,具有诗化倾向。

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旧红学”(清代乾嘉年间至1921年以前)的代表人物是王国维,“新红学”(1921到1954)的代表人物是胡适、俞平伯话本与拟话本:话本:今指宋元时期,随着书场中流播的故事越来越多,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后世统称为话本。

一句话,说话底本被刊编成书,称为“话本”。

{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明人洪楩编刊的《清平山堂话集》}拟话本:文人模仿话本形式编写的小说。

专指明末文人模仿话本形式编写的白话短篇小说,即鲁迅称之为“拟宋市人小说”的作品。

{ 《娱目醒心编》的出版给拟话本小说的发展划上了最后的句号} 格式主要有:头回、头话、入话、正话编撰拟话本小说的有:熊大木、余邵鱼、凌蒙初头回:名"得胜头回",指"正话"前的小故事。

"头回"在情节上与"正话"并无关系,但在主题思想上有相合之处。

“头回”是话本小说形式上的重要标志。

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

它具有如下特点。

一,它保持话本的某些特点,但有所发展。

二,分章标回。

三,设置悬念,结构上前回与后回保持连续性。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十九世纪后叶,中国封建社会走向了无可挽救的没落时期。

官场腐败,自然道德沦丧;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加上外国势力的入侵,封建主义这座大厦在风雨飘摇中即将倒下。

思想背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启蒙思想运动的推进以及当时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文化背景:小说界革命的发起,要求小说从边缘走向中心,称为拯救社会弊病的武器,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四大谴责小说。

《金瓶梅》的历史地位及创作成就。

《金瓶梅》是一部具有近代意味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里程碑。

它突破了中国长篇小说的传统模式,在艺术上较之此前的长篇小说有了多方面的开拓和创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演进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金瓶梅》之前的长篇小说,莫不取材于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

《金瓶梅》摆脱了这一传统,以现实社会中的人物和家庭日常生活为题材,使中国小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日臻成熟,为其后《红楼梦》的出现做了必不可少的探索和准备。

它的诞生开创了人情小说这一创作流派,并且成为这一类小说的经典。

贡献:推动了通俗小说创作的发展: 1、在创作题材上,它是第一部以家庭生活和世态人情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主要通过普通人物的人生际遇来表现社会的变迁,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时代性,为此后的世情小说开辟了广阔的题材世界,并使之成为此后小说的主流。

2、在创作主旨上,从立意歌颂理想变为着重暴露黑暗,从表现美转为表现丑。

3、在人物塑造上,从单色调变为多色调,从平面化转向立体化。

4、在叙事结构上,从线性发展转向网状交织。

5、在语言艺术上,从说书体语言发展为市井口语。

补充:《金瓶梅》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小说。

小说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节演化而来,描写了商人西门庆的暴发暴亡和以金、瓶为主的妻妾之间的争宠妒恨以及西门一家的衰亡情况。

该小说真实的展示了当时的世事人情,把矛头指向了当时的封建中的统治集团和新兴商人势力,反映了时代特征,具有相当深度和广度。

其写世情,被鲁迅先生评为“着此一家,即骂尽诸色”。

《聊斋志异》与《儒林外史》对科举制度批判的异同:《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和《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都是考场失意之人,所以他们的作品中都有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写书生科举失意、嘲讽客场考官。

不同点在于:蒲松龄对科举制度的批判,茅头仅仅指向客场考官,并没有深刻认识到真正导致这种不行的根本原因,因此作者也只是抒发一下文士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

而吴敬梓写《儒林外史》中,以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况为题材,对封建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作者不仅写了几代文人在科举考试制度下的命运,深刻揭示了这种制度对他们精神的毒害。

对科举制度本身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同时小说中还表现了作者改造社会的理想。

这一点是要比蒲松龄深刻的多。

“二拍”创作意图与作品社会效果的矛盾:凌蒙初创作意图主要是:迎合“肆中人”的需要,于古今书籍中搜求“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同时寓有劝惩之意。

也就是说,作者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市民阶层的需要,同时有作者自己的思想。

在“二拍”中,表现了作者对传统陈腐观念的冲击与反抗,所表现的市民社会意识更强烈。

作品刊印后,大受欢迎,而且推动了更多白话短篇小说创作。

但是,不同的是,在“二拍”中,作者肯定“情”对于人生的至高价值,而且更多的把情与欲联系在一起,这无疑对传统道德更具冲击力。

而后来的短篇却是以传统道德挽救是到人心,更多说教气,又主情向主理。

总的艺术水准呈下降趋势。

明末时事小说的特点优点与缺点。

特点:新闻性、通俗性、真实性、政治性、轰动性优点与缺点:古代信息不通畅,时事小说有传播新闻的功用,有时还打破了封建统治者的新闻封锁;它又具有某些实录性质,史学价值也由此而产生。

时事小说以上两方面作用是其他创作流派无法相比的,然而却又是以牺牲文学价值为代价。

为保证新闻性,作品一般在较短时间里完成,作者对生活素材缺乏应有的概括与提炼,结构设置安排也较粗率;而追求实录又造成"文"、"史"混杂,体例不纯。

时事小说整体上艺术成就不高,但也有个别较成功的作品。

《剿闯通俗小说》等作都写到李岩投奔闯王的故事,较令人信服地概括了当时知识分子参加农民起义军的历程,连史学家都信以为真,但这成功却是以牺牲史学价值换来的。

那些作家力图使作品兼有新闻价值、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他们又始终未能寻得最佳的结合点。

就这个意义而言,一身三任是该流派的优点,同时也正是它的缺点。

3.明代小说近二百年空白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印刷业落后的制约:明初印刷力量不足,这主要表现为印刷工匠的匮缺封建统治者的高压控制:其一,明初封建统治者对意识形态领域控制的加强,明初的文网森严可怖,并强力推行程朱理学。

其二,明初封建统治者实行禁毁小说的政策。

抑商政策造成的伤害:为了恢复与发展遭战乱破坏的生产,明初的统治者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而小说传播对商业发展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在商业发展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小说市场无法形成,创作与出版也就失去了动力。

论述论《红楼梦》。

1、《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内在原因和必然规律。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爱情、婚姻悲剧为中心情节,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封建世家贾府盛衰兴亡过程的描写,在客观上全面揭示出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内在原因和必然规律。

作者生动细致地描写了贾府生活的各个侧面,刻划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并展示其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作者又非仅停留于事件叙述和情景描绘,而是深入人物内心,刻划其性格特点,揭示他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面临的种种矛盾危机。

于是,作者既使读者对封建社会经济、政治、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面貌获得整体、形象的感受,同时也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及其赖以存在的全部制度的虚伪、腐朽、黑暗和罪恶,引起人们对这一制度永久性的怀疑。

2、宝黛爱情的意义作为贾府继承人贾宝玉,他的行为很使长辈们失望。

他厌恶读圣贤经典,拒绝走家庭安排的"仕途经济"道路,也不愿结交"为官为宦"的人,甚至将热衷功名的人斥为"禄蠹";他从不讲究长幼嫡庶、主尊奴卑这类封建等级制度,又反对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认为"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儿们不过是些渣滓浊物而已"。

另位一主人公林黛玉因父母早丧寄居贾府,她为在龌龊势利环境里保持纯洁的个性而"自矜自重,小心戒备",这是她孤傲清高、敏感多疑性格特色形成的重要原因。

林黛玉是贾宝玉唯一的知己,她从不劝贾宝玉"立身扬名",走"仕途经济"之路,这是他们感情最重要的基础。

这种在互相了解与思想一致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情,和以往"才子佳人"式爱情有着本质区别。

那些才子佳人争取恋爱、婚姻自主时表现出反封建的倾向,但他们的人生追求与封建制度没有根本矛盾,因此故事结局总是夫荣妻贵的大团圆。

宝黛爱情以反对封建主义人生道路为共同的思想基础,而封建势力本来就不允许违背礼教的自由恋爱,对带明显叛逆性质的爱情更不能容忍,因此宝黛爱情必然是悲剧性结局,它不只是单纯的爱情悲剧,而且还是一个社会悲剧。

《红楼梦》的写人艺术:《红楼梦》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突出的表现在塑造成群的有血有肉的个性化人物形象上。

在写人方面,作者主要采用了一下方法:第一,对人物的独特性格反复皴染,给人以深刻印象。

如贾宝玉的“爱博而心劳”,通过他那可笑的言行反复渲染。

第二,作者善于将不同人物,特别是相近人物进行复杂性格的全面对照,使他们个性的独特性在对比中突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