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第29课 诗词五首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29《诗词五首》(第2课时)导学稿 (新版)语文版
D.《长相思》表达了从军出征的人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6.根据理解,用原文填空。
(1)、《归园田居》中描写诗人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就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希望得到引荐,渴望出仕,做出一番事业的愿望。
词人身为皇帝侍卫,对陪侍出游感到厌烦,但又改变不得,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借助工具书,查找资料对课文进行预习。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自主·合作·探究 互助·相长·共享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稿班组号学生姓名:
教师教法
课上交流助学
学生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品语言的魅力。
一、学习《渔家傲》:
1、释题:《渔家傲》是李清照词作中的一首风格特殊的作品,是少见的浪漫主义名篇。渔家傲是词牌名。
2、教师范读,疏通诗意:
3、探究问题:
(1)、“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借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带月荷锄归(肩负,扛)
(2)、端居耻圣明(安居,喻指闲居不仕)
(3)、晚家南山陲(安家)
(4)、胜事空自知(美好的)
(5)、偶然值林叟(遇到)
(6)、殷勤问我归何处(情意恳切的样子)
3.翻译下列句子。
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诗词五首》导学案(第一课时)
29诗词五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了解诗歌大意。
3、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4、激情参与,阳光展示。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课前预习案】的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你需要先用10分钟的时间预习《长歌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第一步:诵读课文三遍,注意注释中有注音的字;第二步:根据注释,能大概翻译1、2自然段。
第三步:将你不理解的词语写到学案的“学生笔记”一栏中。
(2)然后用15分钟来完成【课前预习案】。
2.【课堂探究案】的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0分钟自主学习,10分钟合作探究,20分钟展示点评,5分钟巩固落实、当堂检测。
【知识链接】1、乐府分两种:①从汉代到唐朝,由汉代乐府官署采集的民间诗歌,以及后来的文人仿乐府创作的诗歌,统称“汉乐府”,②、中唐时期白居易等人创作的新诗体,叫“新乐府”。
2、乐府诗多是“五言诗”,节奏一般为“二二一”、“二一二”等形式。
节奏明朗,押韵灵活。
3、内容上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和《诗经》中绝大多数篇章一样,是现实主义作品。
4、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生活在大唐盛世。
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前往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游于吴越。
张九龄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被李林甫排挤,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
这首诗是张九龄在荆州任上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
【课前预习案】(掌握基础知识,奠定本课根基!)1、自己反复朗读两首诗,把易错的字音整理在下面2、整理两首诗的大意,需要重点理解诗句有哪些呢3、根据朗读要求,反复朗读课文。
【课堂探究案】(合作探究形成真知!)阅读《长歌行》理解听课锦囊学法点睛1、要求读得字正腔圆,且有一定的节奏。
2、按照古诗人最基本的读法:四声读法读诗。
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
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
1、不知不觉我们把古诗读了这么多遍.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的头脑中出现了哪几幅画面?并尝试讲解给同学们听。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导学案完整版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诗词五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咏读五首诗歌2、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学习重难点: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法学法设计:1、诵读品味2、想象联想3、扩写诗歌课前活动设计:课前任选一名诗人,每人准备一首古诗,感情朗读,注意体会诗歌意境教学过程:《归园田居》【学习目标】1、解读田园风光构成的意境。
2、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3、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预习案】一、教材助读1.走近读者陶渊明(365-427),一名_____,字_______,世号_______________。
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
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后家道已衰落。
青年时期,他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
但是,他所生活的东晋时代,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门阀制度极其严酷,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陶渊明二十九岁,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
曾三次辞职。
四十一岁时,在亲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令。
任职八十余天,传来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这时,又正逢郡派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当天便解绶辞官回乡。
他终于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抛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
退隐之后,他曾躬耕陇亩,和父老乡亲共话桑麻,诗人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清苦生活。
这段时期,是他创作的丰收期,写出了大量的田园诗,艺术上也日臻成熟,终至炉火纯青。
晚年,他写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并诗》,阐明社会理想。
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是没有君主,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食其力的社会。
这虽然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要求,也反衬了现实社会的黑暗。
八年级语文下册《诗词五首》导学案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导学案”29、诗词五首长歌行(青青园中葵)《乐府诗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山居秋瞑(王维)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纳兰性德)《长相思》【导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
2、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3、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4、背诵这首词【相关知识链接】长相思:词牌名。
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
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作者介绍——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
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
生平避谈世事,故词也主要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
词的风格直抒胸怀,婉约清新;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
纳兰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词风清丽自然,缠绵悱恻,反映到这首《长相思》上,虽然写旅途思乡,也写得悠长动情。
词的上片从“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
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孤寂情怀。
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点睛达标】1、学生梳理、归纳这首词的学习内容,谈学习收获。
2、再次明确本课的导学目标,落实目标完成情况。
3、拓展提升:查找作家的其它作品,扩大知识面。
《渔家傲》【导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
2、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3、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导学达标】1、查找材料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
2、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气氛?3、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4、这首词的语言特色与艺术风格。
5、背诵这首词【点睛达标】1、学生梳理、归纳这首词的学习内容,谈学习收获。
2、再次明确本课的导学目标,落实目标完成情况。
3、拓展提升:查找作家的其它作品,扩大知识面。
口语交际——交流对联写作——我理想中的学校附录一名著引读(四)附录二语法知识(三)。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29.诗词五首
29.诗词五首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荒秽.(huì)榆.关(yú)舟楫.(jí)谩.有惊人句(màn)聒.(guō)2.读准多音字荷.锄hè其他读音:hé组词:荷花二、重要词语1.荒秽:荒芜。
秽,杂草很多。
2.涵虚:指水映天空。
3.胜事:美好的事情。
4.殷勤:情意恳切的样子。
5.聒:喧扰,吵闹。
三、作家作品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有《孟浩然集》。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唐朝著名山水诗人,他在诗歌、绘画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
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是继柳永、秦观、周邦彦之后又一著名婉约派词人。
著有《漱玉词》。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满洲正黄旗人。
清代词人。
1.朗读课文,分别找出这五首诗词中表达主旨的中心句。
点拨:《归园田居》: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渔家傲》: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长相思》: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两句诗你是如何理解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点拨: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但这种艰辛在作者看来是快乐的,因为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没有被违背,暗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社会污浊的批判,表达了诗人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气势?点拨:波澜壮阔,气势宏大。
1.下边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荒秽.(huì)舟楫.(jí)颇好道.(dào)B.林叟.(sǒu)荷.锄(hé)嗟.日暮(jiē)C.涵.虚(hán)榆.关(yú)风一更.(gēng)D.聒.碎(guō)殷.勤(yīn)谩.有(màn)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八年级语文下册 29《诗词五首》(第1课时)导学稿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
二、学习《望洞庭湖赠X丞相》:
1、释题:“望洞庭湖赠X丞相”意思是作者把望见洞庭湖的景象写成一首诗赠给当时的丞相X九龄,题目表明写作的内容和目的。
二、背景资料:
1、关于孟浩然: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前后,诗人赴长安应试,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五月至二十四年十一月X九龄出任宰相,诗人希望得到他的引荐,出仕做官,就写了这首诗寄给她(这一期间,诗人未到过长安)。诗题也作《临洞庭湖赠X丞相》《临洞庭》等。
2、关于王维:从开元二十八年(740)到天宝三年(744),王维先隐终南山,晚年又在某某蓝田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
A.这首五言律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
B.颔联描写的是作者自己的躬耕生活,这种生活虽然辛苦,但却充实愉快。
C.带月荷锄、夕露沾衣的农耕生活,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整首诗将真实的隐居生活融入梦境之中,创造出来了一个将梦幻和真实、历史和现实融为一体的神话世界,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
2、(某某中考)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本诗中哪句与此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本诗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或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人生志趣。
利用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所掌握的知识,认真完成练习题,达到以练促学的目的。
二、(某某中考)阅读《望洞庭湖赠X丞相》,回答下列问题。
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想做官而没有途径,言外之意是_希望X丞相能助一臂之力。
八年级语文下册 29 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
29. 诗词五首教学目标1.了解古典诗词的不同体裁,积累有关古典诗词的文学常识。
2.熟读背诵五首诗词,形成积累。
3.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背诵五首诗词。
2.理解诗歌的内涵。
教学方式1.朗读法。
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3.品读法。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1.读准音,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读顺文,并圈出文辞优美、内涵丰富的句子。
3.读懂义,对照注释,了解诗词大意,把握停顿和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朗读中感受形象。
4.五首诗词熟读成诵。
二、导入新课。
有人问诗歌像什么?我们说:诗歌像春花,她为我们展现了人间最美好的生活;诗歌像秋月,她为我们倾唱出人们最细微的心曲;诗歌的一半像海水,她蕴积深厚而又波澜壮阔;诗歌的一半像火焰,她真挚勃发而又明亮昂扬;诗歌也像一只嘶哑的鸟,深情地赞美这丰饶的土地;诗歌更像一个前行的人,怀揣使命走向明天。
诗的外延就是我们和我们生活的空间:热情与火焰属于诗,青春与生命属于诗,歌声与呻吟同样属于诗。
诗与人类、岁月以及光荣同在。
诗歌是情感的音乐,心灵的舞蹈。
读诗就是沟通情感,写诗就是重塑情感,热爱诗歌就是热爱生命!同学们,一个人的性情的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主要是凭借什么?是诗歌。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发。
”朗读诗歌,我们可以接触诗人的所思、所感,朗读诗歌可以培植我们更多的涵养。
读熟一首诗,在休闲时间里吟诵一下,就像唱歌一样,心灵上能补益无限。
今天我们来感受这五位诗人的诗歌吧。
三、了解诗歌知识。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分类:中国古典诗歌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四言古诗:出现最早(《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曹操《短歌行》)古体诗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白居易《琵琶行》)杂言诗:(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五言绝句(王之涣《登鹳雀楼》)绝句近体诗七言绝句(杜牧《泊秦淮》)五言律诗(杜甫《春望》)律诗七言律诗(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词:两宋成就最高(苏轼《水调歌头》)小令(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散曲套数(睢景臣《高祖还乡》)曲:元代成就最高剧曲(二)详解:1.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是和近体相对称的诗体,产生较早。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第29课诗词五首导学案新版语文版
第29课诗词五首【导学目标】1.掌握诗词朗读技巧,熟练地背诵诗词。
2.品味诗词,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情感。
(重点)3.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
【课时计划】2课时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深悟文本”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第一课时学习《归园田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终南别业》精彩导入激发兴趣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的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
本课我们要学习的五首诗词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词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吧!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荷.锄(hè) 荒秽.(huì) 波撼.(hàn)南山陲.(chuí) 谩.有(màn) 聒.碎(guō)(2)词义太清:天空。
端居:安居,喻指闲居不仕。
中岁:中年。
胜事:美好的事情。
殷勤:情意恳切的样子。
千帐:形容营地帷幕极多。
荒秽:荒芜。
2.作者名片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文学家,著名诗人。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八年级语文下册29诗词五首导学案新版语文版
29.诗词五首学习目标1.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与作者相关情况。
2.熟练朗读并背诵五首古诗词;理解诗词大意,把握意境,体会感情。
3.激发阅读背诵古诗的兴趣以及热爱古代文化的感情。
学法指导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背诵五首古诗词;理解诗词大意,把握诗词描绘的形象、意境,体会感情。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词意蕴。
自主学习1.下面是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请补充完整。
(1)陶渊明(365--427),著名诗人。
一名潜,字,世称,又自号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
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和田园诗三大类。
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写作于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归田后的第二年,这是第首。
(2)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代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并称“王孟”,生活在大唐盛世。
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前往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游历与于吴越。
这首诗是孟浩然写给右丞相张九龄的一首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
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
(3)王维(701年-761年),字,祖籍山西祁县,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因做尚书右丞,世称“”,外号“ ”。
与当时的孟浩然齐名,并称“”。
今存诗400余首。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
音乐也很精通。
受禅宗影响很大。
苏轼评价他的诗画艺术为“诗中有画”,“”。
王维先隐居终南山,晚年时期又在陕西蓝田过着半官半隐、悠闲自在的生活,《终南别业》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诗词五首教案1语文版
语文版八年级下第七单元29诗词五首教案1教学目的1.了解本课相关作者及其作品简况,背诵默写五首诗词;2.理解五首诗词的意境主旨和表现技法;3.品味诗词语言的美。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导入1、给红色的字注音。
晞()焜黄()涵虚()波撼()羡()浣女()嗟()谩()聒()竹喧()风一更()2、文学常识(1)《长歌行》中惜时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充满人生_____________。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__代山水田园派诗人,著有《_________》。
本诗的前半部分写_____________,后半部分写___________,“赠”因“__________”起。
(3)《山居秋暝》作者________,字摩诘字,是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诗人,著有《________》。
后代用“________”、“________”高度评价他的诗画。
(4)《渔家傲》作者________,号________,宋代________派代表。
杰出女词人,著有《________》。
《渔家傲》上阕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下阕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长相思》作者_____,_____朝著名词人,原名_____。
字______,满洲正黄旗人,著有《______》。
【参考答案】1、晞xī焜黄kūn涵虚hán波撼hàn羡xiàn浣女huàn嗟jiē谩màn聒guō竹喧xuān风一更gēng2、(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哲理(2)孟浩然唐《孟浩然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3)王维唐山水《王右丞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4)李清照易安居士婉约李清照集辽阔壮美的海天图自己空有卓越才华;虽辛苦求索,但却遭逢不幸,找不到光明的出路的痛苦感叹(5)纳兰性德清成德容若《纳兰词》二、讲解《长歌行》汉代《长歌行》古辞共三首,这里是第一首。
八年级语文下册29诗词五首学案1无答案语文版
【探究活动一】知识链接,积累常识
1、关于作者:
①陶渊明 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山水田园诗人。
②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
③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多才多艺,不仅能诗,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他的山水田园诗即能概括地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东坡志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说出了王维 山水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开元九年(721)进士,因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
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
③《终南别业》作者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曾隐居于终南山本诗即是此时所作。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
【探究活动二】学习《归园田居》
1、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学法指导:注意诗歌的节奏和感情,读出韵味。
2、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说说本首诗歌的大意。
学法指导: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
3、细读诗歌,体会意境。
(1)作者从何而归?归往何处?为何而归?
官场;归往田园;官场腐败,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29、《诗词五首》
导学案
第1课时
导学设计
第1课时
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29 诗词五首 归田园居教案 语文版(2021年整理)
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29 诗词五首归田园居教案(新版)语文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29 诗词五首归田园居教案(新版)语文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29 诗词五首归田园居教案(新版)语文版的全部内容。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归园田居》这首田园诗;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在反复的吟咏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还要学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想象去感悟诗人所描绘的诗话的田园。
过程与方法:1、课前指导:通过图书、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陶渊明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诗意;2、搜集有关田园诗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能够用一种宽阔的视野来欣赏田园诗作。
对于那些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以让他们写一写对田园生活的理解.3、应该充分体现学生对田园诗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理解,老师则应做提炼与升华的工作。
情感与态度:通过反复的朗读吟咏,通过对田园诗歌的比较欣赏,真正体会到田园诗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美感,感受田园生活宁静以致远的恬淡旷达.课程重点难点:穿过语言的表象领悟陶渊明诗意田园的内涵。
课程实施理念:以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魅力牵引着学生“披文入情”,再辅以优扬的音乐、美丽的图片,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般地重返诗意的田园。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舍和得之间充满的人的一生,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这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而且,他这一选择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农民之一.《归园田居》写于做农民后的第一年后写的.其中,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29渔家傲教案新版语文版
李清照《渔家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语文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七单元第29课《诗词五首》之《渔家傲》教学简析: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首李清照的词作。
李清照本是宋朝著名的婉约派词人,而这首词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
一般来讲,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
国破家亡,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冲击,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孤单孤单地度过她那艰苦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窘境。
但她是一个性格爽快、柔中有刚、不肯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
她空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世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
于是梦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到仙山去。
这样豪迈的气概,非凡的壮举,就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而和她的其他词作风格迥然不同。
教学假想:“韵律、内容、情感、语言”是诗词这一文学样式的四个大体要素。
本课教学抓住这四个要素的学习来进行。
以初读把握韵律切入,进而再读感知内容,接着三读体味词中寄寓的情感,最后四读赏析词中优美的语言。
要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初步掌握李清照词作的大体特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调动学生已有的诗词学习经验,引导学生通过朗诵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的丰硕情感。
二、进程与方式:通过朗诵,引导学生品味我国古代诗词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韵味,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词中深刻的思想内涵,体验词中的浪漫风格和豪迈气概。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反复朗诵中结合时期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偏向,品味词的语言成心境。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品味词的语言及意境。
教学方式:以朗诵为主,学生合作探讨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进程:一、激趣导入:请按照我的描述说出古代诗词作家的姓名。
一、他,唐朝著名诗人。
他的诗想象丰硕,构思独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称为“诗仙”。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29 诗词五首 归田园居教案 (新版)语文版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归园田居》这首田园诗;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在反复的吟咏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还要学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想象去感悟诗人所描绘的诗话的田园。
过程与方法:1、课前指导:通过图书、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陶渊明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诗意;2、搜集有关田园诗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能够用一种宽阔的视野来欣赏田园诗作。
对于那些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以让他们写一写对田园生活的理解。
3、应该充分体现学生对田园诗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理解,老师则应做提炼与升华的工作。
情感与态度:通过反复的朗读吟咏,通过对田园诗歌的比较欣赏,真正体会到田园诗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美感,感受田园生活宁静以致远的恬淡旷达。
课程重点难点:穿过语言的表象领悟陶渊明诗意田园的内涵。
课程实施理念:以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魅力牵引着学生“披文入情”,再辅以优扬的音乐、美丽的图片,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般地重返诗意的田园。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舍和得之间充满的人的一生,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这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
而且,他这一选择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农民之一。
《归园田居》写于做农民后的第一年后写的。
其中,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二、走进作者: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
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说的是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
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导学案29、诗词五首
29、《诗词五首》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学常识。
2、朗读诗词,恰当划分诗词的节奏。
3、描绘意境,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学习重点】朗读诗词,划分节奏【学习难点】描绘诗词意境【学习过程】【探究活动一】自读材料,了解常识1、关于作者:①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山水田园诗人。
②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
③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
开元九年(721)进士,因通音律授大乐丞。
因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
④李清照(约1084一约1155),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⑤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
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
清代最有才气也是最有特色的词人。
大学士明珠之子。
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
善骑射,好读书。
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
也能诗。
2、关于作品及背景①《归园田居》晋文熙二年,也就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的次年(406年),他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
《归园田居》五首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抒发了质朴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
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课文选取的是其中的第三首,写陶渊明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
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
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
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
③《终南别业》作者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曾隐居于终南山本诗即是此时所作。
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
诗中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
④这首《渔家傲》与作者南渡以后的一贯词风有所不同。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诗词五首教案1语文版
语文版八年级下第七单元29诗词五首教案1教学目的1.了解本课相关作者及其作品简况,背诵默写五首诗词;2.理解五首诗词的意境主旨和表现技法;3.品味诗词语言的美。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导入1、给红色的字注音。
晞()焜黄()涵虚()波撼()羡()浣女()嗟()谩()聒()竹喧()风一更()2、文学常识(1)《长歌行》中惜时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充满人生_____________。
(2)《望洞庭湖赠X丞相》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__代山水田园派诗人,著有《_________》。
本诗的前半部分写_____________,后半部分写___________,“赠”因“__________”起。
(3)《山居秋暝》作者________,字摩诘字,是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诗人,著有《________》。
后代用“________”、“________”高度评价他的诗画。
(4)《渔家傲》作者________,号________,宋代________派代表。
杰出女词人,著有《________》。
《渔家傲》上阕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下阕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长相思》作者_____,_____朝著名词人,原名_____。
字______,满洲正黄旗人,著有《______》。
【参考答案】1、晞xī焜黄kūn涵虚hán波撼hàn羡xiàn浣女huàn嗟jiē谩màn聒guō竹喧xuān风一更gēng2、(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哲理(2)孟浩然唐《孟浩然集》望洞庭湖赠X丞相望(3)王维唐山水《王右丞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4)李清照易安居士婉约李清照集辽阔壮美的海天图自己空有卓越才华;虽辛苦求索,但却遭逢不幸,找不到光明的出路的痛苦感叹(5)纳兰性德清成德容若《纳兰词》二、讲解《长歌行》汉代《长歌行》古辞共三首,这里是第一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课诗词五首【导学目标】1.掌握诗词朗读技巧,熟练地背诵诗词。
2.品味诗词,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情感。
(重点)3.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
【课时计划】2课时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深悟文本”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第一课时学习《归园田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终南别业》精彩导入激发兴趣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的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
本课我们要学习的五首诗词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词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吧!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荷.锄(hè) 荒秽.(huì) 波撼.(hàn)南山陲.(chuí) 谩.有(màn) 聒.碎(guō)(2)词义太清:天空。
端居:安居,喻指闲居不仕。
中岁:中年。
胜事:美好的事情。
殷勤:情意恳切的样子。
千帐:形容营地帷幕极多。
荒秽:荒芜。
2.作者名片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文学家,著名诗人。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他的诗多写个人抱负与山水景物,以五言诗成就为最高,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
所作田园诗数量虽不多,但却清淡简朴,生活气息浓厚,给人以亲切之感。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属山西祁县)人,后随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唐代诗人,外号“诗佛”。
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为题材的诗篇。
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神,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兼通音律,工书画。
有《王右丞集》。
3.背景资料《归园田居》:晋义熙二年,即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归园田居》五首著名的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
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
《终南别业》: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位可谓不小。
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
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合作探究深悟文本步骤二内容精读深层探究一、学习《归园田居》(一)整体感知朗读诗歌,说说诗的内容【交流点拨】《归园田居》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实质上,是表现自己不与那污浊的现实同流合污的愿望。
(二)深层探究1.请找出这首诗的主旨句。
【交流点拨】主旨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用自己的话描述陶渊明一天的劳动生活情形。
【交流点拨】可以先逐句解释,然后进行完整的表述。
逐句解释如下:诗的前四句记给豆田锄草一事,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第四句是说月儿初升之时才荷锄晚归。
第五、六句写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第七、八句写沾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3.“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具体指什么?【交流点拨】指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不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志向。
4.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这首诗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二、学习《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朗读诗歌说说诗的内容。
【交流点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雄伟,气势磅礴,想象丰富。
诗人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积极入世的愿望。
(二)深层探究1.思考:诗歌的首联和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交流点拨】诗的前两联写诗人登上岳阳城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
仲秋八月的一天,诗人登上岳阳城楼,观赏洞庭湖。
放眼望去,只见湖水漫溢,都快跟堤岸齐平了,天空倒映在湖面上,天水一色。
洞庭湖蒸腾的水汽弥漫了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碰上岳阳城,诗人简直感到脚底下的城楼都在晃动。
这里“虚”和“太清”都是指天空。
诗人不说天空侧映在湖中,而说湖水涵容天空;不说水天一色,而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突出了洞庭湖的宏大气象给诗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云梦泽是古代的大泽,地跨长江南北,后淤积为陆地。
如果说“气蒸云梦泽”还只是视觉感受,那“波撼岳阳城”就既是听觉感受,也是触觉感受了。
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博大的气势,写得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
2.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蒸”和“撼”两个动词好在哪里?蕴含着诗人什么样的情感?【交流点拨】“蒸”是“升腾”的意思,撼是“摇动”的意思,两个动词写出了洞庭湖气势磅礴、澎湃浩瀚的壮阔景象。
面对波澜壮阔的洞庭湖,诗人触景生情,巧借双关,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想做官却没人引荐,不能出仕为官为民谋利而深感惭愧的感情。
3.诗歌的颈联和尾联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交流点拨】后两联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的愿望。
三、学习《终南别业》(一)整体感知朗读诗歌,说说诗的内容。
【交流点拨】《终南别业》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表达了诗人隐居终南山的闲适怡乐,随遇而安的思想感情。
(二)深层探究1.哪两句诗能体现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的特点?请找出来,并试着描述这两句所描写的画面。
【交流点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体现了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描绘画面示例:一个潇洒的隐者,悠闲地在山林中随意而行,沿着溪流信步向前,不知不觉中来到流水的尽头,看看无路可行,于是就索性地坐了下来,低头看看云雾升腾的千变万化。
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悠闲到了极点,到了自我陶醉、忘我的境界。
2.“中岁颇好道”中的“颇”字有何妙处?【交流点拨】王维先后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和宦海沉浮,自身的际遇使他厌倦了互相倾轧的世俗社会,所以为了保持高洁的品质,他远避尘嚣,到深山修身养性,潜心佛法,以求心灵的清净与放松。
一个“颇”字将诗人崇佛的虔诚心态极致地点了出来。
3.结合全诗内容,理解尾联中的“偶然”一词。
【交流点拨】“偶然”二字含义颇丰。
遇见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也带在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
“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
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偶遇”,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
步骤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一)总结课文这节课我们接触了三位不同性格的诗人,不愿与污浊社会同流合污的陶渊明;希望走入仕途的孟浩然;享受隐居闲适之乐、随遇而安的王维。
(二)拓展延伸课外搜集王维的诗阅读,体会其“诗中有画”的特点。
【附:板书设计】归园田居劳动→平淡美好→情趣诀别官场回归田园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景首联湖水浩阔与天相接颔联澎湃动荡充满活力抒情颈联希望出仕一展才华尾联巧为设喻希望引荐渴望引荐积极人生终南别业厌恶尘俗自得其乐悠闲自在无心偶遇闲适之乐随遇而安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第二课时学习《渔家傲》《长相思》精彩导入激发兴趣古诗词中常有借梦境抒发感情的名句。
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写梦境的词。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殷.勤(yīn) 谩.(màn) 榆.关(yú) 聒.(guō)(2)词义云涛:云海滚滚如波涛。
星河欲转:银河流转(天快亮了)聒:喧扰,吵闹。
2.作者名片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著名词人。
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枷山人,满洲正黄旗人。
有《通志堂集》,词集名《纳兰词》。
又与徐乾学编刻唐以来说经诸书为《通志堂经解》。
3.背景资料《渔家傲》:这首词从内容、情调及风格上看,可能是南渡以后的作品。
但是,这首《渔家傲》与作者南渡以后的一贯词风有所不同。
它借助于梦境的描述,创造出一个幻想中的神话世界,充分反映出作者的生活热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
《长相思》:这首词是纳兰性德随康熙皇帝到东北祭祖的路上写的。
当时皇帝出行还要野营,仍保持满族传统。
一个身居京城贵族之家的青年对这种天寒地冻风雪交加的野营生活,既不习惯,又觉新鲜,词中写出了他的真切感受,并表达了从军出征的人对故乡的思念。
合作探究深悟文本步骤二内容精读深层探究一、学习《渔家傲》(一)整体感知朗读诗歌,说说诗的大意。
【交流点拨】《渔家傲》通过对梦境的描述,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她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二)深层探究1.品析第一句中“接”“连”“转”“舞”四个动词的妙处了。
【交流点拨】“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种瑰丽雄奇的境界,而“转”“舞”则将人在风浪中颠簸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了读者,无数的船只在破浪前行,摇摆不定,人在船上,只觉得星河在旋转。
2.品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交流点拨】运用比喻或用典,把自己比成大鹏,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叫风不要停止,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
表现了词人有大鹏高飞之志,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3.结合词的内容,分析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交流点拨】隐喻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如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如这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二、学习《长相思》(一)整体感知朗读诗歌,说说诗的大意。
【交流点拨】《长相思》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伤感,含蓄地透露了词人厌恶扈从生活的情绪。
(二)深层探究1.“山一程,水一程”中的“山”“水”有何意?【交流点拨】将千里行程中看到的景物,浓缩为“山”“水”二字,而重复使用“一程”,字里行间可以让人感受词人出行在外,远离家乡的满腹乡思、一腔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