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第29课 诗词五首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课诗词五首

【导学目标】

1.掌握诗词朗读技巧,熟练地背诵诗词。

2.品味诗词,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情感。(重点)

3.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

【课时计划】

2课时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深悟文本”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第一课时学习《归园田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终南别业》

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的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本课我们要学习的五首诗词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词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吧!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荷.锄(hè) 荒秽.(huì) 波撼.(hàn)

南山陲.(chuí) 谩.有(màn) 聒.碎(guō)

(2)词义

太清:天空。

端居:安居,喻指闲居不仕。

中岁:中年。

胜事:美好的事情。

殷勤:情意恳切的样子。

千帐:形容营地帷幕极多。

荒秽:荒芜。

2.作者名片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文学家,著名诗人。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他的诗多写个人抱负与山水景物,以五言诗成就为最高,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所作田园诗数量虽不多,但却清淡简朴,生活气息浓厚,给人以亲切之感。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属山西祁县)人,后随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唐代诗人,外号“诗佛”。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为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神,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律,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3.背景资料

《归园田居》:晋义熙二年,即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归园田居》五首著名的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

《终南别业》: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位可谓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合作探究深悟文本

步骤二内容精读深层探究

一、学习《归园田居》

(一)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说说诗的内容

【交流点拨】《归园田居》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实质上,是表现自己不与那污浊的现实同流合污的愿望。

(二)深层探究

1.请找出这首诗的主旨句。

【交流点拨】主旨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用自己的话描述陶渊明一天的劳动生活情形。

【交流点拨】可以先逐句解释,然后进行完整的表述。逐句解释如下:诗的前四句记给豆田锄草一事,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第四句是说月儿初升之时才荷锄晚归。第五、六句写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第七、八句写沾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3.“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具体指什么?

【交流点拨】指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不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志向。

4.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这首诗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二、学习《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一)朗读诗歌

说说诗的内容。

【交流点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雄伟,气势磅礴,想象丰富。诗人委婉含蓄地表达了

自己积极入世的愿望。

(二)深层探究

1.思考:诗歌的首联和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交流点拨】诗的前两联写诗人登上岳阳城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仲秋八月的一天,诗人登上岳阳城楼,观赏洞庭湖。放眼望去,只见湖水漫溢,都快跟堤岸齐平了,天空倒映在湖面上,天水一色。洞庭湖蒸腾的水汽弥漫了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碰上岳阳城,诗人简直感到脚底下的城楼都在晃动。这里“虚”和“太清”都是指天空。诗人不说天空侧映在湖中,而说湖水涵容天空;不说水天一色,而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突出了洞庭湖的宏大气象给诗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云梦泽是古代的大泽,地跨长江南北,后淤积为陆地。如果说“气蒸云梦泽”还只是视觉感受,那“波撼岳阳城”就既是听觉感受,也是触觉感受了。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博大的气势,写得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

2.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蒸”和“撼”两个动词好在哪里?蕴含着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蒸”是“升腾”的意思,撼是“摇动”的意思,两个动词写出了洞庭湖气势磅礴、澎湃浩瀚的壮阔景象。面对波澜壮阔的洞庭湖,诗人触景生情,巧借双关,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想做官却没人引荐,不能出仕为官为民谋利而深感惭愧的感情。

3.诗歌的颈联和尾联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交流点拨】后两联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的愿望。

三、学习《终南别业》

(一)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说说诗的内容。

【交流点拨】《终南别业》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表达了诗人隐居终南山的闲适怡乐,随遇而安的思想感情。

(二)深层探究

1.哪两句诗能体现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的特点?请找出来,并试着描述这两句所描写的画面。

【交流点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体现了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描绘画面示例:一个潇洒的隐者,悠闲地在山林中随意而行,沿着溪流信步向前,不知不觉中来到流水的尽头,看看无路可行,于是就索性地坐了下来,低头看看云雾升腾的千变万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悠闲到了极点,到了自我陶醉、忘我的境界。

2.“中岁颇好道”中的“颇”字有何妙处?

【交流点拨】王维先后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和宦海沉浮,自身的际遇使他厌倦了互相倾轧的世俗社会,所以为了保持高洁的品质,他远避尘嚣,到深山修身养性,潜心佛法,以求心灵的清净与放松。一个“颇”字将诗人崇佛的虔诚心态极致地点了出来。

3.结合全诗内容,理解尾联中的“偶然”一词。

【交流点拨】“偶然”二字含义颇丰。遇见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也带在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偶遇”,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

步骤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一)总结课文

这节课我们接触了三位不同性格的诗人,不愿与污浊社会同流合污的陶渊明;希望走入仕途的孟浩然;享受隐居闲适之乐、随遇而安的王维。

(二)拓展延伸

课外搜集王维的诗阅读,体会其“诗中有画”的特点。

【附: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