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五字诀
2020年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可用“留、补、调、删、换”五个字来概括。
一、留,就是保留不译。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以及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建筑物名等,可不翻译,直接保留。
例如“楚人有涉江者。
”这里的“楚”是国名保留不译。
再如“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是官名也保留不译。
二、补,增补,补充原文中被省略的成分以及量词。
如“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这句“从其所……”前省略了主语“他”。
翻译时就应补充出来,译为: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三、调,即调整词序。
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这些特殊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词序。
如《童趣》中“徐喷以烟”一句,就应该调整语序理解为“以烟徐喷”,译为:用烟慢慢地喷它。
四、删,即删除的意思。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去。
如“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这里的“也”表示肯定语气,没有实在意义。
再如“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中的“而”连接两个动词,没有实在意义。
五、换,即替换之意。
不少的文言词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翻译时应换用现代汉语的某个词语。
如“环堵萧然,不避风日”中的“堵”在古文中是墙壁的意思,而不是“堵塞”。
总之,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注意特殊句式和特殊词语,努力提高自己的古文涵养。
到那时,我们就一定会得心应手。
二、高中文言文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董仲舒,广川人也。
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
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
文言文翻译五字诀
加完整。如解释《 伯牙绝弦》 中“ 志在高山” 、 “ 志在流水” 的
句子时, 好 多学生 就补 上 了“ 伯牙 弹琴 的 时候 ” 。再 如 , 解释
其 实 ,此 法 是 解释 文 言 文 、解 释词 语 最 常 用 的方 法 。
“ 使 弈秋 诲 二人 弈 ” 即“ 让弈 秋 教 两个 人 下 棋 ” 之 意 。“ 孔 君
生 : 夫 子先 生 , 望 乞明 示 。
带 ,齐 鲁 在 山东 一 带 …… 这反 映 了语 文 的学 习离 不 开 历
史、 地理 等学 科 的 “ 大 语文观 ” 。
三、 调—— 调换 原有 句 式 。 更加 符合 语 言 习惯 文 言 文 中有 宾 语 前 置 、 定语后置等倒装句 , 在 理 解 的 时候 , 宜调 换 它们 的 词 序 , 使 语 言 更流 畅 。如 “ 惟 弈 秋之 为
中, 教 师 要 引 导 学 生 充 分 利用 工 具书 和 注 释 , 弄 懂 关 键 词 的含义, 尤 其是 要 让学 生 初 步 感知 文 言 虚词 、 代 词 的意 思 ,
如“ 之” 、 “ 其” 、 “ 而” 等 重点 字词 。唯有如 此 , 日积月 累 , 学 生
此外 , 对 文 本 进 行适 当 的补 充 , 也能 够 让 学 生 对 文 本
方 能养 成 钻研 的好 习惯 , 从而 自得 其法 , 自读 自悟 。 二、 搬 —— 照搬原 文 的 字词
文 言 文 中有 大 量 的 地 名 、 人名 、 国名 、 动植物名等 , 学
有更 全面 的认 识 。如《 两 小儿 辩 曰》 的教学 片段 : 儿 日: “日初 出沧 沧 凉 凉 , 及 其 日中如探 汤 , 此 不 为
语文 ・ 科研视窗
文言文翻译五字诀留题
一、字字者,文言之基石也。
翻译之际,首当辨明字义。
字义者,字之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之总称。
辨明字义,需察其上下文,审其语境。
如《论语》中“仁”字,本义为亲善,引申为道德之根本。
翻译时,当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之意。
若译为“仁爱”,则失其本义;若译为“道德”,则过于抽象。
故字义之辨,为翻译之根本。
二、词词者,字之组合,文言之筋骨也。
翻译词义,须把握词性、词义、词境。
词性者,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词义者,词之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
词境者,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作用等。
如“马”字,名词,可译为“马匹”、“马儿”等。
若在句子中作动词,则译为“骑”、“驾驭”等。
翻译词义,需结合上下文,使译文通顺、准确。
三、句句者,文言之骨架也。
翻译句子,需把握句式、句意、句境。
句式者,主谓句、动宾句、偏正句等。
句意者,句子表达的意思。
句境者,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作用等。
如“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句为倒装句,翻译时需调整语序。
译为:“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如此翻译,既保持了原文的句式,又使译文通顺。
四、意意者,文言之灵魂也。
翻译文章,需把握文章大意、情感、修辞等。
文章大意者,作者表达的中心思想。
情感者,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
修辞者,文章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如《离骚》一文,作者屈原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翻译时,需传达出这种情感。
译为:“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如此翻译,既传达了原文之意,又使译文具有感染力。
五、神神者,文言之韵味也。
翻译文章,需把握文风、格调、风格等。
文风者,文章的风格。
格调者,文章的格调。
风格者,作者独特的风格。
如《红楼梦》一书,曹雪芹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
翻译时,需传达出这种风格。
译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
”如此翻译,既保留了原文的风格,又使译文具有韵味。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20200203114603)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可用“留、补、调、删、换”五个字来概括。
一、留,就是保留不译。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以及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建筑物名等,可不翻译,直接保留。
例如“楚人有涉江者。
”这里的“楚”是国名保留不译。
再如“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是官名也保留不译。
二、补,增补,补充原文中被省略的成分以及量词。
如“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这句“从其所……”前省略了主语“他”。
翻译时就应补充出来,译为: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三、调,即调整词序。
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这些特殊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词序。
如《童趣》中“徐喷以烟”一句,就应该调整语序理解为“以烟徐喷”,译为:用烟慢慢地喷它。
四、删,即删除的意思。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去。
如“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这里的“也”表示肯定语气,没有实在意义。
再如“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中的“而”连接两个动词,没有实在意义。
五、换,即替换之意。
不少的文言词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翻译时应换用现代汉语的某个词语。
如“环堵萧然,不避风日”中的“堵”在古文中是墙壁的意思,而不是“堵塞”。
总之,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注意特殊句式和特殊词语,努力提高自己的古文涵养。
到那时,我们就一定会得心应手。
二、高中文言文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忘庵王先生传(清)汪琬王先生武,字勤中,明太傅文恪公六世孙也。
以诸生入太学,少时风流傥爽,不屑意举子业,自读书赋诗外,若投壶、蹴鞠、豢鱼、笼禽之方,无不通究,而尤长于画,素擅鉴赏。
家本饶裕,而王先生雅不事生产,数为徭赋所困,又性好施予,亲故间或有负之者,亦概置不问,计一岁所入,辄缘手尽,以是其家遂落。
文言文翻译五字要诀
文言文翻译的五字要诀:
文言文翻译应该掌握五字诀:留、删、增、调、变。
1、留
即保留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年号、某些典章制度名称以及物品名称等,这些不必翻译。
硬要翻译,反而会弄巧成拙。
2、删
删去一些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无法对应地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删后又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的,亦可删去。
3、增
把文言文的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在翻译时也应增补出来。
4、调
将古今汉语不同的语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调整。
如:“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是一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就要把定语“可以终身行”调到中心词“一言”之前。
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两个宾语前置句,应按“不知句读,不解惑”来翻译。
5、变
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如:“波澜不惊”,可译为“(湖面)风平浪静”。
文言文口诀全文翻译
原文:文言文者,古汉语也。
古汉语,汉语之古也。
故文言文,亦称古文。
古文者,文之古也。
故文言文口诀,亦称古文口诀。
夫文言文,字义浅显,而意蕴深长。
欲习文言文,必先识其字,明其义,而后方能作文。
故文言文口诀,首宜识字。
一、字义浅显,易于识记。
字义浅显,易于识记,故学者宜先从浅显之字入手。
二、字义深长,难以理解。
字义深长,难以理解,故学者宜从字义入手,深究其义。
三、字义相同,易于混淆。
字义相同,易于混淆,故学者宜辨别其异同,以免误用。
四、字义相近,易于误用。
字义相近,易于误用,故学者宜明辨其异同,以免误用。
五、字义相反,易于误解。
字义相反,易于误解,故学者宜辨别其异同,以免误用。
六、字义繁多,易于遗忘。
字义繁多,易于遗忘,故学者宜反复温习,以免遗忘。
七、字义易变,易于混淆。
字义易变,易于混淆,故学者宜掌握其演变规律,以免混淆。
八、字义难解,易于误解。
字义难解,易于误解,故学者宜求助于师友,以免误解。
九、字义多变,易于误用。
字义多变,易于误用,故学者宜明辨其义,以免误用。
十、字义独特,易于误解。
字义独特,易于误解,故学者宜细心揣摩,以免误解。
译文:文言文,即古汉语,是汉语的古老形态。
因此,文言文也被称为古文。
古文,即古代的文字。
所以,文言文口诀,也称为古文口诀。
文言文的特点是字义浅显易懂,但内涵丰富。
想要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认识文字,理解其意义,然后才能进行写作。
因此,学习文言文的首要任务是识字。
一、字义浅显,容易记忆。
字义浅显,容易记忆,所以学者应该从浅显的字开始学习。
二、字义深奥,难以理解。
字义深奥,难以理解,所以学者应该从字义入手,深入探究其意义。
三、字义相同,容易混淆。
字义相同,容易混淆,所以学者应该辨别它们的异同,以免误用。
四、字义相近,容易误用。
字义相近,容易误用,所以学者应该明确它们的区别,以免误用。
五、字义相反,容易误解。
字义相反,容易误解,所以学者应该辨别它们的异同,以免误用。
六、字义繁多,容易遗忘。
文言文翻译五字诀
文言文翻译五字诀一、换(替换)用现代汉语的意义替换文言文。
例如:1. 又安(哪里、怎么)敢毒(怨恨)耶?(《捕蛇者说》)2. 小惠未偏(同“遍”,遍及),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二、留(保留不译)文言文中的地名、人名、官名、书名、年号、朝代、器物名、度量衡单位以及文言文中现在仍然常用的词语,均照原文保留。
例如(保留词语下加“·”):1.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2. 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3.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马说》)三、补(增补)补的情况较复杂,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1. 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翻译时补充为相应的现代汉语双音节词。
例:仲永生五年,未尝识(认识)书(书写)具(工具)。
(《伤仲永》)2. 补充被省略的介词。
例:急湍甚(于)箭,猛浪若奔。
(《与宋元思书》)3. 补充省略的量词。
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张)桌、一(把)椅、一(面)扇、一(块)抚尺而已。
(《口技》)4. 补充某些必要的词语。
例:何以战?(《曹刿论战》)译文:凭什么(条件)作战?5. 补充省略的成分。
例:(愚公)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愚公移山》)(补充省略的主语)成,将以(之)攻京。
(省略“以”字后省略的宾语)(《公输》)四、删(删除)删去句中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保持译文的简洁、流畅。
(删去的虚词下加“·”)例: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朝而往,暮而归。
(《醉翁亭记》)五、调(调整词序)由于汉语语法的古今演变,有些句型古今表达方式稍有不同,应按现代汉语语法调整词序。
如:1. 子何恃而往?(《为学》)调整为:子恃何而往?2. 莫我他顾。
(《诗经·硕鼠》)调整为:莫他顾我。
3.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调整为:千里马,一食或尽粟一石。
4.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文言文翻译五字诀。
2020-2021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可用“留、补、调、删、换”五个字来概括。
一、留,就是保留不译。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以及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建筑物名等,可不翻译,直接保留。
例如“楚人有涉江者。
”这里的“楚”是国名保留不译。
再如“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是官名也保留不译。
二、补,增补,补充原文中被省略的成分以及量词。
如“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这句“从其所……”前省略了主语“他”。
翻译时就应补充出来,译为: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三、调,即调整词序。
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这些特殊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词序。
如《童趣》中“徐喷以烟”一句,就应该调整语序理解为“以烟徐喷”,译为:用烟慢慢地喷它。
四、删,即删除的意思。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去。
如“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这里的“也”表示肯定语气,没有实在意义。
再如“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中的“而”连接两个动词,没有实在意义。
五、换,即替换之意。
不少的文言词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翻译时应换用现代汉语的某个词语。
如“环堵萧然,不避风日”中的“堵”在古文中是墙壁的意思,而不是“堵塞”。
总之,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注意特殊句式和特殊词语,努力提高自己的古文涵养。
到那时,我们就一定会得心应手。
二、高中文言文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云渊先生传黄宗羲周述学字继志,别号云渊,越之山阴人。
好深湛之思,凡经济之学,必探原板委,尤邃于易历。
古之言历者以郭守敬为最。
而守敬所作历经载于元史者,言理而不传其法。
自西域经纬历入中国,始闻经纬凌犯之说。
然其立法度数与中历不合。
文言文翻译五字诀
文言文翻译五字诀文言文翻译五字诀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可用“留、补、调、删、换”五个字来概括。
一、留,就是保留不译。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以及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建筑物名等,可不翻译,直接保留。
例如“楚人有涉江者。
”这里的“楚”是国名保留不译。
再如“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是官名也保留不译。
二、补,增补,补充原文中被省略的成分以及量词。
如“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这句“从其所……”前省略了主语“他”。
翻译时就应补充出来,译为: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三、调,即调整词序。
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这些特殊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词序。
如《幼时记趣》中“徐喷以烟”一句,就应该调整语序理解为“以烟徐喷”,译为:用烟慢慢地喷它。
四、删,即删除的意思。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去。
如“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这里的`“也”表示肯定语气,没有实在意义。
再如“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中的“而”连接两个动词,没有实在意义。
五、换,即替换之意。
不少的文言词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翻译时应换用现代汉语的某个词语。
如“环堵萧然,不避风日”中的“堵”在古文中是墙壁的意思,而不是“堵塞”。
总之,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注意特殊句式和特殊词语,努力提高自己的古文涵养。
到那时,我们就一定会得心应手。
高考文言文翻译五字诀(公开课)
译:而今上天把(居庸关)交给我们,不 可以(再)丢失。
得分点:授予,古今异义1分,省略句1分,大意1分。 技巧:“今”“天”“授”“予”,有古今异义意识,单 音节词替 换为双音节词;落实“以”字,就能补出省略成分, 从而得到“句意”分。
高考近距离接触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 得体、生动、优美。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 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二、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 “信”:忠于原文,再现原意; “达”:通顺畅达,表达明确; “雅”:文句生动、优美。 三、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 “原文字字有落实,译文字字有根据” 意译: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 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机动 根据对文言的理解,翻译下面一段话。 练习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 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 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 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 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 为逼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参考译文:
东安有一个读书人擅长做画,作了一幅题材为老鼠 的画,献给县令。县令开始不知道爱惜它,很随意 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每天早晨走过挂画的地方, 那幅鼠画总是落在地上,多次挂上去多次落下地。 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时候县令起 来察看,发现画落在地上,而有一只猫蹲在画的旁 边。等到县令把画拿起来,猫就跟着跳起来追赶那 幅鼠画。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其他的猫,结果没有 一只不是这样的。到这时候,才知道这幅鼠画是画 得很逼真的,值得爱惜。
(1)调整倒装句的语序。 (2)调整词类活用(使动、意动)的语序。
2020年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可用“留、补、调、删、换”五个字来概括。
一、留,就是保留不译。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以及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建筑物名等,可不翻译,直接保留。
例如“楚人有涉江者。
”这里的“楚”是国名保留不译。
再如“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是官名也保留不译。
二、补,增补,补充原文中被省略的成分以及量词。
如“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这句“从其所……”前省略了主语“他”。
翻译时就应补充出来,译为: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三、调,即调整词序。
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这些特殊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词序。
如《童趣》中“徐喷以烟”一句,就应该调整语序理解为“以烟徐喷”,译为:用烟慢慢地喷它。
四、删,即删除的意思。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去。
如“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这里的“也”表示肯定语气,没有实在意义。
再如“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中的“而”连接两个动词,没有实在意义。
五、换,即替换之意。
不少的文言词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翻译时应换用现代汉语的某个词语。
如“环堵萧然,不避风日”中的“堵”在古文中是墙壁的意思,而不是“堵塞”。
总之,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注意特殊句式和特殊词语,努力提高自己的古文涵养。
到那时,我们就一定会得心应手。
二、高中文言文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父华,字德辉,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
授修撰。
弘治中,累官学士、少詹事。
华有器度,在讲幄[注]最久,孝宗甚眷之。
正德初,进礼部左侍郎。
以守仁忤刘瑾,出为南京吏部尚书,坐事罢。
瑾败,乃复故。
华性孝,母年逾百岁卒。
五字诀..........李亦畲3
五字诀李亦畲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後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
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
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
要刻刻留意,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
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於身。
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
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二曰身灵: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
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己入彼骨内。
两手支撑,一气贯串。
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
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於腰腿求之。
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後,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
由己则滞,从人则活。
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毫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
前进後退,处处恰合,功弥久而技弥精矣!叁曰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
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
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
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
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於脚根,主於腰间,形於手指,发於脊骨。
又要提起全副精神,於彼劲将发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
恰好不先不後,如皮燃火,如泉涌出。
前进後退,无丝毫散乱。
曲中求直,蓄而後发,方能随手奏效。
此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五曰神聚:上四者俱备,总归神聚。
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
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
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
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
紧要全在胸中、腰间变化,不在外面。
力从人借,气由脊发。
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於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於脊骨,布於两膊,施於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
合便是收,开即是放。
能懂开合,便知阴阳。
文言文翻译五字法五篇范文
文言文翻译五字法五篇范文第一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小材料文言文翻译“五字”法具体方法:留、增、换、调、删。
“留”:就是保留。
(1)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翻译的时候可以保留。
如:“每至晴初霜旦”中的“每”可以保留(2)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自三峡七百里中”这个句子中的“三峡”“里”的意思保留不变。
“增”,就是增补把省略的内容添上例:“淸荣峻茂”可以翻译成(水)清(树)荣(山)峻(草)茂。
(2)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如:两岸连山可以翻译成两岸(相)连(的)(高)山“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虽乘奔御风”中的“虽”可以用“即使”替换,“不见曦月”中的“曦”可以用“太阳”来替换“调”就是调换位置、调换语序。
如“绝巘多生怪柏”中的“生”要提到“多” 的前面可以翻译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不以疾也”中的“也”文言虚词不用翻译。
小材料文言文翻译“五字”法具体方法:留、增、换、调、删。
“留”:就是保留。
(1)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翻译的时候可以保留。
如:“每至晴初霜旦”中的“每”可以保留(2)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自三峡七百里中”这个句子中的“三峡”“里”的意思保留不变。
“增”,就是增补把省略的内容添上例:“淸荣峻茂”可以翻译成(水)清(树)荣(山)峻(草)茂。
(2)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如:两岸连山可以翻译成两岸(相)连(的)(高)山“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虽乘奔御风”中的“虽”可以用“即使”替换,“不见曦月”中的“曦”可以用“太阳”来替换“调”就是调换位置、调换语序。
如“绝巘多生怪柏”中的“生”要提到“多” 的前面可以翻译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杨班候《五字诀》
杨班候《五字诀》杨班侯的五字经诀》拳理极精细,勿以当儿戏。
欲学拳术者,先将基础立。
拳中基本功,有长即是师。
研究其理性,技击是其次。
万莫学死方,动作要有理,不学招法手,与死方无异。
比如当大夫,尽学成方剂,药方开出来,等候病来治。
得病合我方,未闻有此理,就是有点效,也是瞎碰到。
结果背原理,伤病不为奇,莫学拍打功,以免本能失。
皮肉徒受苦,气血多凝滞。
有害于卫生,又有碍拳意。
力紧神便死,岂能把人治。
怀疑不凭信,请自体察试。
要知拳中理,首先站桩起,意在宇宙间,天地人一体。
运动如抽丝,开弓即试力,四肢弓崩撑,运动软慢松。
屈伸与开合,身由云端起,呼吸细静长,舒畅皆如意。
形象似颠狂,如醉如呆痴,蛇形趟泥步,揉球摩擦力。
两手似兜泥,如捞稠糖稀,内外要松静,敛神听细雨。
绵绵觉如醉,悠悠水中戏。
默对向天空,虚灵须定意。
洪炉大冶金,陶熔物不计。
神机由内变,调息呼吸气。
守静如处女,动似迅雷至,力松意宜紧,本是涵养气。
螺旋滚无形,毛发力加戟,筋骨遒即放,浑噩一惊时。
支点增强力,遍体弹簧似,百骸若机轮,旋转有劲力。
腰身似蛇惊,步行旋风起,纵横起波澜,如鲸回旋式。
顶心力空灵,浑身如线提,两目神光敛,鼻息耳凝闭。
小腹要常圆,胸肋微含蓄。
指端力如电,骨节锋棱起。
活泼比猿捷,迈步如猫似,大凡举与动,浑身皆消息。
一触即爆发,威力无边际,学者莫好奇,要用自然力。
良知与良能,实践学来的,动静任自然,万勿用拙力。
返婴寻天真,躯柔如童浴,勿忘勿助长,升堂渐入室。
论技说应敌,不费吹灰力。
拳术之动作,手足板眼齐,首要力均整,内外要合一。
屈伸随意往,枢纽不偏倚。
动静分虚实,阴阳水火济,精神宜内敛,练神得还虚。
头打脚随走,站他中央地,任有万能手,总也难逃避。
路线踏中心,松紧不滑滞,旋转要稳准,钩错互相宜。
力纯智和愚,审慎对方力,随屈忽就伸,相互虚实移。
运动如弓满,着敌似电急,鹰胆虎威视,足腕似倪泥。
鹘落似龙潜,浑身尽争力,面善心要狠,胆大更须细。
缠劈攒裹横,扭拧弹簧力,接触揣时机,叱姹如雷似。
《五字诀》
《五字诀》《五字诀》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
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
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
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
要刻刻留意,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
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
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
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二曰身灵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
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己入彼骨内。
两手支撑,一气贯串。
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
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
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
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
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
由己则滞,从人则活。
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
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
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
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功弥久而技弥精矣。
三曰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
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
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
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拏得人起。
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
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
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
劲起于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骨。
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先不后,如皮燃火,如泉涌出。
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
此所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五曰神聚上四者俱备,才归神聚。
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
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
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
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
紧要全在胸中腰间变化,不在外面。
力从人借,气由脊发。
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
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
合便是收,开即是放。
能懂开合,便知阴阳。
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翻译五字诀
留、删、补、调、换
留: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要留下。
此外,古今词义一致,人们熟知的词,如“山”、“火”、“车”、“问”、“逃”等,也无需翻译。
删:有些词语是无意义的虚词,可删去不译。
如“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铭》)中的“之”,“学而时习之”(《论语》六则)中的“而”都属于这一类。
补:在省略句中,补上必要的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
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翻译应加上。
又如“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译文时,句前应加主语“王叔远”,“一”字之后应加量词“枚”。
调:调整、理顺译文的词序,多用于倒装句中。
大多数文言词句的词语排列次序和现代汉语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
换: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
对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