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乃、所、为、于)
高中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
高中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高中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为: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具体用法如下:一、而(一)连词1、用来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2、用来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用来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祭十二郎文》)4、用来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5、用来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用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7、用来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8、用来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二、何(一)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二)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用在形容词前,用来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四)通“呵”,可译为喝斥。
文言文18个虚词在这里,要整理的同学拿走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1)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而且、又 。
例释:①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过秦论》②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③永州之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④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也《荆轲刺秦王》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
例释:①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③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逍遥游》 3>表转折 今译为:却、但。
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③而伤长者之意《荆轲刺秦王》 ④然而成败异变《过秦论》⑤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 4>表递进 今译为:并且、而且例释: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5>表修饰 今译为:着、地。
例释: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③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荆轲刺秦王》 ④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⑤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⑥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逍遥游》 6>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
例释: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师说》③今行而无信《荆轲刺秦王》 ④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祭十二郎文》 7>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例释: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 ③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8>表目的 今译为:来 例释: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9>表方位 今译为:以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
《问说》 ② 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2)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①而其勿忘乃父之志 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3)语气词 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之虚词
• (3)表感叹 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4)表祈使。可译为“吧”。例:吾其还也。毋从俱死也。
• 2.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 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十二、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剑舞。《鸿门宴》
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 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 赋》)
六、若
1.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你的。
2.动词,像、如同;比得上 3、连词 (1)表假设,“如果”“假设” (2)表选择 ,“或“或者”
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 或者
某所,而 母立于兹 而 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 复音虚词(不译) 【而已】 罢了 【而后】才,方才。 【而况】即“何况” 【既而】【俄而】不久,一会儿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臣鞠躬尽瘁,死而 后已。
二、何
1、疑问代词:为什么、什么原因、哪里、 什么 2、疑问副词,放在句前或谓语前,译为怎 么、多么、怎么这样等; 3、复音词 [何如][奈何][若何] ,译 “怎么样”“怎么办” “为什么”等; [何以]即“以何(凭什么)”; [无何]译“不久” ;[何乃]译“怎能”
七、所
1、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 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 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 事物”、“所……的情况”等。
2、为+所,表被动 3、所+以,①……原因;②用来……的,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
4、名词,地方。
文言虚词(乃、若、所、为、焉、与、于、何、乎、则、以)k
•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表近指,相当于“ ”“这样”“如此” 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齐桓晋文之事》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 ②君子哉若人 尚德哉若人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尚德哉若人! • ③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你既然如此记着我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你既然如此记着我……) 。(你既然如此记着我 )
• 【所】 名词,处所,地方。 (一)名词,处所,地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促织》 (《促织》) 而母立于兹。( 。(《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 志》)
•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所”字 字结构,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 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 的人” 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 的人 的事物” 的情况” 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的情况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 ④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 《信陵君窃符救赵》 •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 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 . 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 后序》 。(《〈指南录〉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 信陵君窃符救赵》 耳。 (《信陵君窃符救赵》)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的18个古文言文虚词[超详细]
高考的18个古文言文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一、而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四)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二、以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察今》)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文言虚词乃若所为焉和于何乎则以k
•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 等。
•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 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 乎(《报任安书》)
• 【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 志》)
•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所”字 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 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 ④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孔雀东南飞》)
• 【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促织》) ②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 ③若是其甚与?(《桓文》)
•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 的"。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 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 ④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桓文之事)
•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2)“而后”:才,方才。
例:①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③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 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 鸣也。而况石乎!
练习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转折 修饰 2)掩口胡卢而笑。 假设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并列 4)蟹六跪而二螯 承接 5)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你的 6)若欲死而父。 同“耳” 7)如是而已。 8)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 何况 能鸣也。而况石乎!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递进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①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③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例: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 死国可乎? ②无以,则王乎? 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例:于是乎书。
练习
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2)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3)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4)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5)吾尝疑乎是 6)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 7)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 后矣 8)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乎 9)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10)巍巍乎可畏 疑问 反问 然 揣测 对 于 在 感叹
5.为什么。 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 者之为,何哉?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6.怎么。 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7.何等 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8.何:通“呵”,喝问 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 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呵斥。)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之】(一)助词1.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解析:本句中的“之”是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因此本句可译为:我的客人称赞我没,是因为他有求于我。
2.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解析:本句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因此本句可译为: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
3.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例: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解析:“之”在这里即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因此本句可译为: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动词,到……去。
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解析:本句中的“之”后面跟地点性的名词,所以为动词,翻译成“到……去”。
因此本句可译为:我想要到南海去,怎么样?【而】(一)连词1.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解析:本句中的“而”连接“博学”和“日参省”表示强调,是”而且“的意思,表递进关系。
因此本句可译为: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
2.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解析:本句中的“而”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因此本句可译为:诸位如果有意,看我马头的指向就好了。
3.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解析:本句中的“而”表示修饰关系,在这里可以不用翻译。
因此本句可译为:我曾经踮起脚尖往远处看,不如登上高处看到的范围广。
4.表示因果关系。
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解析:本句中的“而”,表示因果关系,可以不译,或者译为“因而”,因此本句可译为:刘表厌恶刘备的贤能,不能够重用他。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1.而2.与3.乃4.其5.所6.为7.焉8.以9.因 10.于 11.则 12.之1.【而】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2.【与】(一)介词。
1.介词。
和,跟,同。
【例】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2.给,替。
【例】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3.比,和……比较。
【例】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连词。
和,跟,同。
【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勾践灭吴》)(三)通假。
通“欤”。
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例】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3.【乃】(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桃花源记》)【例】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二)用作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整理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哪里,怎么。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成都中考语文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初中常用文言虚词:《2015中考说明》中的12个:之, 其, 而, 于, 以, 乃, 为, 所, 则, 因,且, 何。
其他虚词:乎, 焉, 也, 者。
1.【之】(一)代词1. 作第三人称代词, 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 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格式: 动词+之。
“之”作为前面动词的宾语。
如:①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 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代事, 可译作“这件事”。
①子墨子闻之。
(《公输》)②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2. 这, 此。
如:①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愚公移山》)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③忠之属也。
(《曹刿论战》)④为楚造云梯之械。
(《公输》)(二)助词1. 结构助词, 译为“的”, 有的可不译。
格式: 定语+之+名词/名词性短语。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曹刿论战》)③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2. 结构助词, 放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不译。
如:①孤之有孔明, 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为与此同类。
(《公输》)④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3.结构助词, 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4. 结构助词, 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②马之千里者(《马说》)5.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 无义, 一般不翻译。
如:①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②久之, 目似瞑, 意暇甚。
(《狼》)③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三)作动词, 可译为“到”、“往”。
格式: 之+地点名词。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_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
可不译。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
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
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文言虚词(整理稿)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小学而大遗 (《师说》)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始得西山宴游记》)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寡人之于国也》)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动词。 夫列子御风而行 (《逍遥游》) 夜缒而出 (《烛之武退秦师》) 垂头而睡 (《秋声赋》)
以 (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 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 什么身份”等。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 (《曹刿论战》) 凭 以乱易整,不武。 (《烛之武退秦师》)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寡人之于国也》)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五人墓碑记》) 翌日,以资政殿大学士行。 (《<指南录>后序》)
(三)用作连词。通常放在句首,或表选择,可译 为“还是”;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 遥游》)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 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四)用作助词,在句中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意 义,可不译。 路漫漫其修远兮(屈原《离骚》)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 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 “而”“又”“而且”“并且”等,或省去。如: 夫夷且近,则游者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以”前的 动作行为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等, 如:
18个文言虚词及意思
18个文言虚词及意思(总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虚词:之、其、而、则、乃、以、于、为、者、因、所、何、且、若、与、也、乎、焉一、【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④氓肃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⑤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林》⑥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副词
加强祈使语气,可,还是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加强揣测语气,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9.为
动词
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判断词,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介词
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而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而,来,用来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而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6.且
连词
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表示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表示让步关系,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表示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㈡ 复音虚词:“所以” • ①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不敢发兵攻打赵国的原因),徒
以吾两人在也《廉蔺列传》 •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的目的),备他盗之出
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 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凭
借。)(《师说》) • ④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
(这些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与本分。) • ⑤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公输》)(我知道用来
对付你的办法了。) • 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
(这就是做学问的人不能不深思熟虑且慎重舍取的原因。) • 规律探讨: • 用法与意义: • ①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的目的”; • ②表手段、方式或凭借,可译为“……的办法(手段、工
这才”等。 5、表动作、情况出乎意料,可译为“竟,竟
然,居然,却”等。
三、复音虚词“无乃”,可译为“大概,恐怕,岂不是”
等
• ▲巩固练习
•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
• ②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蒲松龄《狼》)
• B、①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 ②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苏武传》)
• C、①嬴乃夷门(东门)报关者也。
• ②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司马迁《报任安书》)
• D、①羝(dī公羊) 乳,乃得归。(班固《苏武传》)
• ②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司马迁《项羽本纪》)
• 答案:A
• 解析:A、均为顺承,于是、就。B、①加强肯定,“就是”; ②表条件,“才”。C、①表肯定,是、原来是;②表条件, “才”。D、①表条件,“才”;② 出乎意料,“竟,居然, 却”。
是”等.有固定格式:“无乃……乎?”
• 求!无乃( 恐怕 )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 小结:乃
• 一、代词 第二人称:你的、你们的
1、加强肯定,可译为“是,就是,原来是”等。
二 2、限制范围,可译为“仅仅,只”等。 、 3、表时间、事理相承,可译为“便,就,于
副
是、又”等
词 4、表动作、行为的条件,可译为“才,才能,
• ③副词,是;
• ④副词,竟然,却;
• ⑤副词,才。
•所
• ▲运用归纳法,从例句中找出“所”的用法与意义。 • ㈠ ①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听到的事)《桃花源记》 • ②今入关,财物无所取( 拿取的 ),妇女无所幸, • ③文王所辟风雨也 ( 避风雨的地方 )《殽之战》 • ④所与游者( 跟他交游的 )皆当世名人(《一妻一妾》) • 1、规律探讨: • 用法: • 结构助词,所+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组成名词性短语。 • 意义: • 今译格式:“动词+的+名词”:“……的人” • “……的事物”“……的地方”“…… 的”。动词前可加
• 3、介词,表被动,句式为 “为……所” “为 所”; 可译为,“被……所” “被”。
• 二、名词:处所、地方。
• ▲巩固练习 •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 ②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 B、①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班固《苏武传》) • ②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 C、①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 ②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 2、判断“乃”在文段中的意义。
• 尝闻放翁志节, 毕现《示儿》,乃①( )读之。
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②(
)
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乃③(
)忠贞之
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④(
)曰:“此徒
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⑤(
)
不得已而谢。
• 答案:
• ①副词,表承接,于是,就;
• ②代词,你的;
禅山记》) • 1、规律探讨: • 用法: 副பைடு நூலகம்,加强肯定 • 意义:可译为“是,就是,原来是”等。
• ③至东城,乃( 只,仅仅 )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 ④(刘邦一行)于是遂去。乃( 只 )令张良留谢(《鸿门宴》)
• 2、规律探讨:
• 用法: • 意义:副词,限制范围
• ⑤秦王可恐译其为破“璧仅,仅乃,辞只谢”( 等。
)(《廉蔺列传》)
• ⑥合于桑林(汤的乐曲名)之于舞是,、乃就(
)中经首(尧乐的一
章)之会(《庖丁解牛》)
又
• 3、规律探讨:
• •
意用义法::副词,表时间、事理相承
• ⑦度我可至译军为中“,公便乃,就( ,于是)、入又(”《等鸿门宴》) • ⑧精思傅会,十年乃 ( 才 ) 成(《张衡传》)
• 4、规律探讨:
•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 规律探讨:
• 用法、意义: 名词,处所、地方。
• 小结:
• 一、虚词: 1、结构助词,所+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组成名词性短语。今译格式:“动词+的+名词”: “……的人”“……的事物”“……的地方”“……
的”。动词前可加所。
• 2、复音虚词:“所以” :①表原因,可译为“……的 原因” “……的目的”;②表手段、方式或凭借,可 译为“……的办法(手段、工具)”“……的依靠”“用 来……的”。
•乃 • ▲运用归纳法,从例句中找出“乃”的用法与意义。 • ㈠①尔其无忘乃( 你的 )父之志(《伶官传序》) •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 你的 )翁(《示
儿》) • 规律探讨: • 用法:第二人称代词 • 意义: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 ㈡ ①当立者乃( 是 )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 ②以其乃( 是 )华山之阳名之也。(王安石《游褒
具)”“……的依靠”“用来……的”。
• ㈢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被积久形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
论》)
•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他)俘虏 ) (《鸿门宴》)
• 规律探讨:
• 用法:介词,表被动,句式为 “为……所” “为 • 意义:所可”译;为,“被……所” “被”
• ㈣ ①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 表》)
才
• 用法:
• 意义:副词表动作、行为的条件;
可译为“才,才能,这才”等。
• ⑨今其智乃( 反而 )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 ⑩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wù而不自责,
过矣。乃(
竟)然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岂不谬哉!(司马迁《项羽本纪》)
• 5、规律探讨:
• 意义:副词,表动作、情况出乎意料; • 用法:可译为“竟,竟然,居然,却”等。 • ㈢复音虚词“无乃”,可译为“大概,恐怕,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