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高中地理《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优秀教案

高中地理《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概念,掌握其内涵和外延。
2. 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了解不同地域人类活动的特点和差异,探讨人类活动对地域发展的作用。
4.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思考、分析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概念和内涵2.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 不同地域人类活动的特点和差异4. 人类活动对地域发展的作用5. 案例分析:典型地域的人类活动与地域发展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内涵和外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不同地域人类活动的特点和差异,人类活动对地域发展的作用。
2. 难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机制,地域人类活动的特点和差异的成因,人类活动对地域发展的作用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内涵和外延。
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不同地域人类活动的特点和差异,人类活动对地域发展的作用。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地理观察和理解能力。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不同地域人类活动的特点和差异,人类活动对地域发展的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地理》相关章节内容。
2. 参考资料: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案例资料。
3. 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课件、地图、图片等。
4. 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课堂探究和记录学习成果。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地域的人类活动,激发学生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兴趣。
高中地理《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概念,掌握其内涵和外延。
2. 使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概念和内涵。
2.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
4. 实例分析:交通运输线、商业网、人口和城市分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内涵和外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
2. 教学难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实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地理景观和人类活动的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地理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讲解概念:介绍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概念和内涵,解释其重要性。
3. 分析影响:讲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
4. 实例分析:分析交通运输线、商业网、人口和城市分布等实例,理解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表现。
5. 练习与讨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观点。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对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的掌握情况。
3. 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地理》教科书。
2. 多媒体课件: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图片、视频等。
3. 练习题:相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练习题。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安排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高中地理知识点: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高中地理知识点: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①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服务业等)及作用2、交通运输和通信①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②四种交通工具的比较③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已经超出自然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
以京九铁路为例(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和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c.汽车站:要与市内、市外有方便、直接的联系,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顾客d.航空港:占地广,要平坦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以及飞机起飞有净空保证;坡度适当的地形,以利排水;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利于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航空港噪音较大,与城市应有一定的距离,并有快速交通干道连接。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
因此建设港口时要考虑其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以及腹地、城市等社会经济条件,以上海港为例,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上海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所需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水流分叉多,河道分散,来自河流上中游的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④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活动的需求,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线(如铁路、航线)、点(车站、码头)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教案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概念,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通过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类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力、思考力和地理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类型与特点3.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影响因素4. 案例分析:农业活动的地域联系、工业活动的地域联系、商业活动的地域联系、交通活动的地域联系、城市活动的地域联系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意义和作用。
2. 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3.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类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2. 讲解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 讲解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类型与特点。
4. 讲解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影响因素。
5. 开展案例分析,分别分析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等活动的地域联系。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
2. 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人类活动,分析其地域联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地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区域地图等。
2. 图片: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实例图片。
3. 案例材料: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等活动的地域联系案例。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PPT课件 鲁教版

(2)该地区计划在A和C城市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 公路,现有三个方案,你认为 Ⅰ方案 较合理。三个方 案的优缺点是:
Ⅰ方案沿线地形平坦,并连接了F居民点,但线 路稍长。Ⅱ方案线路最短,但沿线地形复杂,工程 最大。Ⅲ方案连接了E居民点,但沿线通过沼泽地, 工程投资大。
例,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将建设多条铁路快速客 运通道,读图,完成(1)~(3)题。
(1)同等级铁路平均每千米工 程量和造价最高的是
A.哈尔滨—沈阳段 B.太原—石家庄段 C.郑州—徐州段 D.广州—深圳段 (2)近20年来,人口流出量最 兰州 大省的省会是 A.太原 B.兰州 C.成都 D.广州 (3)图中城市 A.青岛比杭州白昼长 B.北京比深圳日出长 C.南京比长沙日落晚 D.兰州比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小
(1)①从经济腹地来看,天津港的直接经济腹地 是华北、西北许多省市区,其中京津唐地区是我 国经济最发达区域之一,发达的陆上交通拓宽了 天津港的腹地。
②从建港用地来看,天津港位于渤海湾沿岸海 河入海口,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 筑及城市规划提供了广大的陆域空间。
③从城市依托来看,天津港以天津市为依托, 天津市是我国综合性工业贸易城市。 (2)海河挟带的泥沙容易淤塞航道,有结冰期。 (3)既有利于维持航道有足够的水深;又有利于 抵挡冬季风和夏季风带来的风浪侵袭.
响;速度不快。 (3)电信通信的特点:
利用电磁波传递;通信质量受线路或地 形影响;速度很快。
3、商业和服务业
商业是专门从事商品的收购、销售、 调运和储存的行业。
服务业是通过租让劳务,使消费者得 到方便和享受的行业。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ppt13 鲁教版优质课件

交通工具 信函 邮政 运输网 包裹
通信
寄信包裹 邮局邮路 地形障碍
汇款
自然灾害
报刊发行
有线电
电信 无线电 通信 光
电话传真 符号文字 移动通讯 语言图像 卫星通讯
略
数据传输
地形障碍 太阳活动
【巩固练习4】选择通信方式
寄包裹 发传真
邮政通信
汇款 打电话
寄书信 电子邮件
电信通信
移动通讯 寄照片
电视电话会议
12 、面对命运不妥协,面对困难不退缩,这样才能做自己的英雄。 14 、自动自发地做事,同时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那么你终究会获得回报,取得最后的成功。
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交通运输形成网络化 交通运输发展的高速化、专业化、大型化
交通运输网的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
交通运 输网
形式 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 输网
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 的运输网
层次 省 级 — 地 区 级 — 国 家 级—国际—洲际
网络化
返回
材料:
1994年1月,沈大线首创120公里/时行车速度,开 创国内铁路既有线提速改造的先例。
自然资源分布 地域性
社会经济发展
一、交通运输
不平衡
人的联系 物的联系 信息联系
1.交通运输的概念 交通:广义——运输和通信
狭义——只包括运输,借助于客观物质实体,实现人 和物的位移; 交通运输: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
联系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纽带 2.交通运输的发展过程
科学技术进步对交通运输的重大作用 3.当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电信网络是由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由于电信通 信利用电波传递信息,因此地形障碍可使电波发生反射、吸收现象,影响通信质 量。
高中人文地理: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高中人文地理: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服务业等)及作用。
①交通运输的作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发展旅游事业,加强各地区、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和对外交往,有重要意义。
②通信的作用:是人类的社会交往形式,起着联络和协调社会的作用。
邮政网络和电信网络是社会活动的“神经系统”,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
③商业、服务业的作用:商业通过商品买卖,实现商品的交换和商品价值,满足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求。
服务业通过租让劳务,使消费者得到方便和享受,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交通运输和通信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现代五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货运应根据货物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间效益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
·客运也要根据运距、价格、时间来选择运输方式。
①公路运输:方便、快捷、运量小、运费较高。
机动灵活、发展最快、应用最广。
运输对象:活物、鲜货、短程货运、短途客运。
②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但造价较高。
中、俄等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运输对象:运程、数量大、专用货物(家畜、军需物质)。
③水路运输:运量最大、投资少、成本最低,但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历史最悠久。
运输对象:大宗、笨重、不急需的远程货物。
如:煤、油、粮、盐等大宗笨重货物。
④航空运输:速度最快、效率高,但运量小、运费最高。
运输对象:长途客运;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
如:急救药品,电子产品。
⑤管道运输: 连续性强、安全、方便、运量大,但投资大、灵活性差。
运输天然气、石油等。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Ⅰ.交通运输中的线——是交通运输发生最基本的因素A.铁路的建设:⑴中国铁路的建设:①我国第一条铁路:英国人建:1825年上海——吴淞。
自行建设:1881年唐胥铁路。
②铁路运输的作用:促进生产规模、原材料供应范围和产品销售市场的扩大;加速区域开发,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加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联系;进行文化科技交流,保证国家政治统一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08人文地理考点3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本章节没有考纲要求,已加上。
考点3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全国通用考纲要求(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服务业等)及作用。
(2)交通运输和通信主要运输方式及特点。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和港口。
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
现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网络的作用。
(3)商业贸易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
商业网点的布局。
中国主要商业中心,主要进出口商品,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
当代金融、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
考点透视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2、交通运输和通信②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已经超出自然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
自然因素仍很重要,应尽可能利用有利条件、避开不利条件(山、河、沼泽等),减少工程量,便于维修养护。
此外,技术因素也影响铁路的区位。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和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c.汽车站:要与市内、市外有方便、直接的联系,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顾客d.航空港:占地广,要平坦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以及飞机起飞有净空保证;坡度适当的地形,以利排水;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利于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航空港噪音较大,与城市应有一定的距离,并有快速交通干道连接。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
因此建设港口时要考虑其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以及腹地、城市等社会经济条件。
可以综合归纳为:自然因素(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筑港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经济腹地、城市依托)两个方面。
③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活动的需求,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线(如铁路、航线)、点(车站、码头)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高中地理】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ppt1

人们为什么要“走”?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 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人们的衣、食、住以及各种经济活动都 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自然资源分 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 地域之间的物质和信息,要通过交通运输、 通信、商业和贸易等方式进行交流,实现 互补,这样社会才能形成一个运转自如的 整体。
不同层次的交通网
洲际交通网
亚欧大陆桥
地中海、苏伊 士运河航线 北太平洋航线
北大西洋航线
巴拿马航线
好望角航线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高一地理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知识点总结(详细版)演示教学

高一地理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知识点总结(详细版)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知识点总结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世界不同地区需要通过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并促进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从而形成前所未有、更加广泛、频繁的地域联系。
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
2、国民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基本要求是: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运行速度快、连续性强。
3、发展趋势: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速度快、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货物运量大、连续性强、管理方便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运输方式特点运输选择运量运价运速灵活性连续性成本水路大小低高慢差差低大宗远程铁路较快好好投资大、占地广远程、量大公路较慢好好短途运输成本低鲜货、活物、短途航空快差差投资大贵重、急需、量少管道损耗小、平稳安全、管理方便差好投资大流体5、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必须考虑它们的特点。
各种运输方式一般可分为客运和货运两个方面。
(1)客运:人们旅行大多从所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费用、安全性、舒适度等因素考虑,远距离选乘飞机或火车,近距离选乘汽车;为了欣赏沿河两岸的风景或海上的风光,有时也选乘轮船。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之十四)——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之十四)——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本资料定位于为高考服务,适合高二、高三的文科生使用,不足之处敬请使用者予以指出以使内容更加完善,从而使本资料能够更好地服务自己和他人,谢谢!石凤海(凤庆一中2017届高三地理备课组)2017年3月16日十四、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1)交通运输的概念: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经济部门,是实现人员(客运:一般要求运速快)和物资(货运:一般要求运量大)等位移的主要手段(2)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铁路、公路、水路(河运、海运)、航空、管道(3)评价运输方式的指标: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4)交通运输的基本要求: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运行速度快、连续性强(5)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8)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①空运←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②公路←短途、量小及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和鲜货③铁路←远程、量大、不太急需的货物④水运←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⑤管道←以流体为主,如石油、天然气等(9)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快的原因①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②中国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公路运输的需求增加③国民经济的发展,地方财政的宽裕(10)高铁速度较快,运输量较大,安全性能高,对航空运输的影响最大(11)俄罗斯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原因①俄罗斯的大河多南北走向,与运输需求的方向(东西方向)不一致②河流封冻期长,通航期短,水运条件差③海洋封冻期长,且除北冰洋外,其它各港口与外洋联系要经过别国海域①成本低——山区地形起伏要小,隧道要少;平原线路要直,桥梁要少②安全性高——山区线路不能太陡,平原线路不宜经过沼泽区③经济效益大——地方性公路尽量多经过居民点,国道或高速路以直达为主④生态破坏小——平原地区少占农田,不破坏水利设施,山区注意植被的保护(3)交通运输线区位条件分析的答题术语区位因素关键词答题思路经济因素资源、经济、××资源丰富地区,对交通运输需求量大,利于把资源优势变解决冻土问题,避免因冻土造成路基沉降。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包括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邮政的任务是通过交通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现在还兼营某些金融业务(储蓄业务,保险业务)以及一些代理业务(代收税款,代发养老金),邮政网络由邮局和邮路组成的邮件传递系统;电信通信的主要业务是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电磁系统,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
商业பைடு நூலகம்
(服务业)
通过商品的买进和卖出活动,实现商品的交换和商品的价值,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包括收购、储存、调运、消售,通过租让劳务,使消费者得到方便和享受,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服务业等)及作用
主要方式
作用
运输业
主要是运送旅客和货物,亚欧大陆桥包括两条铁路:一条是西伯利亚大铁路,东起符拉迪沃斯托克,西至莫斯科,主要通过俄罗斯;另一条是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鹿特丹,是目前亚欧大陆东西最便捷的通道。世界上比较繁忙的航线有四条:北大西洋航线、地中海-苏伊士航线、北美洲东岸各港口经巴拿马运河至北美洲西岸各港口航线,北太平洋航线。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教案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基本概念;(2)掌握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能够分析人类活动对地域联系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实例,观察和分析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表现;(2)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模拟和分析人类活动对地域联系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认识;(2)提高学生对地域联系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概念:解释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含义,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如何在不同地域之间产生联系。
2.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因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表现:通过地图和实例,观察和分析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表现,如交通、通信、商业、人口流动等。
4. 人类活动对地域联系的影响: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模拟和分析人类活动对地域联系的影响,如城市化、交通网络的发展等。
5. 案例分析:选择具体的案例,分析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具体情况,如全球化对地域联系的影响、地区间的人口迁移等。
三、教学资源1. 教材:《地理》教科书相关章节。
2. 地图和图表: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相关地图和图表。
3. GIS软件:ArcGIS或QGIS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思考,如提问:“你曾经听说过哪些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了影响?”2. 授课:讲解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通过地图和实例展示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表现。
3. 实践操作:利用GIS软件,让学生亲自动手模拟和分析人类活动对地域联系的影响,如城市扩张、交通网络的发展等。
4.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实践操作中的发现,并思考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意义和影响。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2、交通运输和通信③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已经超出自然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
以京九铁路为例(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和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c.汽车站:要与市内、市外有方便、直接的联系,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顾客d.航空港:占地广,要平坦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以及飞机起飞有净空保证;坡度适当的地形,以利排水;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利于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航空港噪音较大,与城市应有一定的距离,并有快速交通干道连接。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
因此建设港口时要考虑其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以及腹地、城市等社会经济条件,以上海港为例,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上海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所需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水流分叉多,河道分散,来自河流上中游的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④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活动的需求,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线(如铁路、航线)、点(车站、码头)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巩固练习
(1)青藏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什么? (2)选择青藏铁路的好处是什么? (3)修建青藏铁路克服了哪些主要难题?
多高大山脉,山间有盆地、宽谷,地面波状起伏,相对高度小
(2)海河挟带的泥沙容易淤塞航道,有结冰期。
(3)既有利于维持航道有足够的水深;又有利于抵挡冬季风和夏季风带来的风浪侵袭.
2、影响航空港的区位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利于路道建设以及飞机起降;坡度适当——保证排水。 地质良好稳定——保证地基稳定。 与城市有一定的距离,但与城市要有高速交通联系。 原因: 航空港噪声污染大,;占地面积很大,城市用地紧张,地价高 气候要素 晴朗、少雾、空气洁净 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利于飞机起飞和降落。
A、运输距离方面 B、沿线自然条件 C、沿线经济状况 D、途经国家数量
(3)第二条亚欧大陆桥比第一条亚欧大陆桥的优越性体现在
加强我国与中亚、欧洲各国的联系,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从而带动我国沿线省区的经济发展。
(4)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开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主要意义?
下图为某地城市居民点及公路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交通运输
(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飞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货物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运量很大
建设成本高,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高中地理】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ppt

巩固练习
1、修建进藏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 举措,计划中铁路进藏有青藏、川藏等方案。据此回答。
(1)青藏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什么?
多高大山脉,山间有盆地、宽谷,地面波状 起伏,相对高度小
(2)选择青藏铁路的好处是什么?
修建铁路工程量小,费用少,工期相对较短。
(3)修建青藏铁路克服了哪些主要难题?
决定 走向
影响局
自然环境
部走向
线
保 障 走 向 科学技术因素
2、几条具体交通线的区位因素
1、京九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网(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紧张 状况和活跃整个路网)。
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促进工农业、旅游业
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开发)。
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思考讨论
二、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与线的线的区位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重要因素。包括地 形、气候、河流等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包括合 理布局交通网、促进经济发展、城 镇发展、民族团结、国防需求等。 科学技术因素:影响深远。包括克 服的不利自然因素等。
社会经济因素
铁路--公 路运输网 铁路--公 路--内河 水路运输 网
管道
(3)交通运输是联系世界各地的纽带
①亚欧大陆桥
鹿 特 丹 圣 彼 得 堡 莫 斯 科
阿 拉 山 口
海 参 崴 连云港
②运输繁忙的航海线 北大西洋航线 北太平洋航线 北大西洋航线
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航线 北美洲东岸经巴拿马运河至西岸航线
(4)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2、青藏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改善交通;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和巩 固国防;技术保证;三大不利条件。 3、宁西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直接沟通西北与华东地区;促进经济发展和城 镇建设。 4、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直接沟通西南与华南沿海地区;促进经济发展 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巩固民族团结、加快脱贫步 伐。地形崎岖,多喀斯特地形。 5、长江航线建设的区位因素 沟通东西交通;沿线经济发达、城镇较多;利于 西部开发;与其它交通线配合较好;航道条件好 。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教案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概念及重要性;(2)掌握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分析不同地域人类活动的特点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运用小组讨论和报告,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责任感和保护意识;(2)认识人类活动对地域联系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概念:解释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含义,阐述其包括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方面。
2.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举例说明不同地域人类活动的特点。
3. 地域联系的影响因素:介绍影响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因素,如地理位置、资源分布、交通通讯等。
4. 地域联系的实际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案例,分析人类活动对地域联系的影响,如城市化、工业布局、农业发展等。
5.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讨论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地图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了解不同地域人类活动的分布特点和地域联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类活动与地域联系的关系。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报告演示法:鼓励学生制作报告,进行课堂演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地图和案例材料;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报告演示所需设施。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报告演示中的表现;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测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3. 思维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案例、讨论问题时的思维深度和创新性。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30---32编者:杨广鹏审核:莫涛课题: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2010高考说明要求与省教学要求一、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方式主要有哪些?它们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二、交通运输1.交通运输的特点2.交通运输方式的时代发展3.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4.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阅读P87知识窗,运输方式的选择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图4-1-7主要反映哪个因素的影响?受这一因素的影响,货物运输应如何选择?5.阅读下表,说说下面货物运输应选择什么运输方式?吨钢材从上海到重庆⑤50000个芯片从美国到瑞士6.现代交通运输的特点7.交通运输的专业化——集装箱运输阅读P88知识窗,说出集装箱运输的优点三、通信思考:通信被称为社会活动的“神经系统”,说说你的理解。
1.邮政通信邮政通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对现代社会而言,邮政通信的主要业务应该放在哪些方面?2.电信通信电信通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相对邮政通信有哪些明显的优势?P90知识窗反映出现代电子通信有哪些特点?四、商业贸易什么是商业贸易?商业贸易在社会生活中主要担任什么作用?在图4-1-13中存在五个环节,哪些不是商业贸易的范畴?四、交通运输线1.交通运输线的主要类型2.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3.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上面讨论的区位因素在交通线建设中的地位如何,在具体建设时遵循什么样的步骤?4.案例分析——青藏铁路(1) 青藏铁路线路和建设解决的三大世界性难题:(2)分析青藏铁路选线原因知识窗:读书思考:欧洲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内河航道网,运输量大,且季节变化小,试从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层面分析形成原因。
五、交通运输站点1.交通运输站点的主要类型2.不同交通运输站点的功能和特征读书,完成下面表格:思考:交通枢纽和交通运输站点是一回事吗?读图,找出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和综合交通枢纽。
4.港口(1)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2)案例分析——上海港①上海港概况②思考:上海港为什么能够成为我国第一大港?六、城市交通网1.城市交通网的特点2.城市交通网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3.城市交通问题和解决措施(1)问题(2)措施六、交通和通信发展与全球化交通和通信的作用七、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与聚落形态1.聚落形态可分为哪些类型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是如何影响聚落形态的》八、交通发展与商业网点布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是如何影响商业网点的?交流展示:1.活动:阅读P91有关内容,说说与传统的商业活动相比,电子商务有什么特点?电子商务的出现主要建立在哪一事物出现的基础上?你们家打算买一辆汽车,价位在12万左右,可以从哪些途径获得信息?2.. 思考:按照上面对青藏铁路的分析,选择一条交通运输线,参考中国地图,对其建设的区位因素作以分析。
南昆铁路(昆明到广西南宁,向南延伸至防城港)南疆铁路(新疆天山南,从乌鲁木齐向南经库尔勒至西部边疆城市喀什)西气东输(从新疆塔里木气田至上海)新长铁路(从新沂向南至浙江长兴)西南铁路(西安至南京)3.活动:阅读p98活动材料,a.分析香港国际机场取代启德机场的原因b.c.分析香港国际机场选址依据,总结航空港选址的基本原则矫正反馈: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叙述正确的是()①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交通运输、通信和商业②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方式有铁路、公路、航空、河运、管道③交通运输有五种主要的运输方式④邮电通信可以分成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两大部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A.①海运④空运C.①铁路运输②空运③海运④公路运输 D.①空运②铁路运输③海运④公路运输3.有关集装箱运输的正确叙述是()A.可以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 B.减少货物搬运次数,但不利于装卸的机械化和自动化C.是交通运输网络化的表现 D.不能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4.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的运输方式是()A.航空 B.公路 C.铁路 D.水路5.我国的一些大型学校(高等院校)开通远程教学服务,通常采用的传输手段是()A.电话 B.电视 C.互联网 D.寄信6.电信通信的主要业务有()A.邮政通信 B.传送普通邮件 C.广播、电视、电话、电报 D.包裹的传送7.下列关于邮政网络的说法,错误的是()A.邮政网络是由邮局和邮路组成的邮件传递系统 B.邮件的传递只需两个相关的邮局即可完成C.邮政通信常常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D.邮路主要是利用铁路、水路、公路和航空运输部门的路线8.下列在网络上开展的活动中属于电子商务的是()A.通过网上医院获得临床指导 B.通过网上学校获得名师点拨C.在网上签订合同、发表论文 D.在网上进行广告宣传和贸易洽谈9.下列有关商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商业贸易是商品交换的表现形式,它只对城市产生影响B.商业贸易是指专门从事商品收购、调运、储存和销售等经济活动的部门C.调运是由交通运输完成的,它不是商业活动的环节D.商业只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发生联系10.下图为我国公路、水运、铁路、民航1985年和1996年货运和客运周转量所占百分比示意图,据此回答:(1)按w、X、Y、Z顺序分别对应的运输方式是()A.公路、水运、铁路、民航 B.水运、公路、铁路、民航C.铁路、公路、水运、民航 D.公路、铁路、水运、民航(2)关于我国交通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客运与货运一直以公路和铁路为主B.货运一直以铁路和水运为主,客运一直以公路和铁路为主C.货运一直以公路和水运为主,客运一直以铁路和水运为主D.货运一直以公路和铁路为主,客运一直以公路和水运为主(3)我国货运按距离的远近划分为短途、中途和长途货运,从运费考虑,中途货运宜选择()A.水运 B.铁路 C.公路 D.航空(4)交通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但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对交通的要求有所不同。
在上述四种交通运输方式中,新兴工业要靠近()A.W、Y B.X、Z C.W、X D.Y、Z(5)适宜利用 Z运输方式运送的物品,一般应具备的特点是()A.产品重量轻,价值低 B.产品重量大,价值高C.产品重量大,价值低 D.产品重量轻,价值高11.修建青藏铁路说明()A.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第一位是考虑填补地区空白B.社会经济因素有时对铁路区位选择的影响并非是决定性的C.先进科学技术能够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D.现在修建的青藏铁路说明自然条件是决定性因素12.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右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13.下列关于欧洲西部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本区虽然河网较密,但多为短河,且水量较大②多瑙河源于德国南部山地,注入里海③多瑙河是本区内河运输最发达的河流④多瑙河与莱茵河之间有运河相连,形成一个庞大的内河航道网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14.关于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正确说法是()A.铁路、公路的选线要尽可能避开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多发区B.平原区的地形对线路限制较大C.公路在缓坡上呈“之”字形D.自然因素是山区交通线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15.港口兴衰的基础主要是()A.港口的范围 B.城市的规模 C.经济腹地 D.人口密度16.关于上海港主要区位因素的正确叙述是()A.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海港,可兼作河港B.三角洲地区坡度平缓,导致水流分汊多,对港口有利C.三角洲地区坡度平缓,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上海的城市平面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D.三角洲地区是陆地部分,对上海的建设关系不大17.下列关于航空港区位的正确叙述是()A.跑道垂直于城市主导风向 B.多雾地区不宜建机场C.地形比较低洼地区易建机场 D.地质状况对机场建设影响不大香港启德机场位于繁华市区,是世界著名的航空港,客货流量特别大。
1998年,特区政府在距九龙市中心30千米处的大屿山东涌村北部修建了新机场,旧的启德机场随之关闭。
新机场占地1270公顷,可供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客货机升降。
据此完成6~7题。
18.旧的启德机场被新机场所替代,其最主要原因是()A.旧机场占据市中心寸土寸金之地,改作他用经济效益更高 B.旧机场限制了周围地区建筑物高度C.旧机场给周围地区带来了噪声污染 D.旧机场无法扩建,不能满足客货流量增长的需要19.关于新机场的区位分析,正确的是()A.新机场能建在岛屿上,可见机场对地形的要求并不严格B.新机场利用了填海造陆之地,可见机场对地质条件的要求并不严格C.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自然因素对机场区位的限制越来越小D.机场离市中心越远越好20.形成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是()①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②在社会发展中有一定的政治、历史地位③环境优美、名胜古迹多、可发展旅游购物中心④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有稳定的货源和销售区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1.武汉成为全国主要商业城市的条件是()A.位于焦枝铁路干线和长江交汇处 B.是我国中部地区以石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C.是全国的重要直辖市 D.有便利的河道和铁路运输、农业发达,人口众多22.上海能够成为国内最大的商业中心,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A.位于京九线和长江的入海口处 B.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C.商业集市形成的历史最早 D.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地区23.我国主要商业城市分布的特点是()①均匀分布在全国各省②东部多,西部少③具有地形平坦和便于集散的交通条件④都集中在沿海地区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4.读运输方式与运距、运费相关曲线图,回答问题。
(1)选择最佳运输方式:运距<80千米时;运距在80~550千米时;运距>550千米时。
最昂贵的运输方式是它适合运送货物的特点是。
(2)选择最佳航运线路:伊拉克内陆石油用巨型油船运往西欧:先用运到波斯湾海岸装船,出波斯湾经海峡绕道。
古巴万吨蔗糖运送到洛杉矾:用运输,经运河送达。
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海港城市要新建一港口,有A、B、C、D、E五种布局方案,从港口建设的影响因素考虑:①若选择A或E方案,其有利条件是,不利因素为②可否选择B方案,理由是③C和D方案相比较而言,选择方案较合理,原因是(2)若准备新建一飞机场,在①与②两地中确定了①处,其原因是()A.①处离港口城市较远 B.②处降水较多 C.①处坡度适当 D.②处地形不够开阔26.如图是某城市分布部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A、B两商业街更适宜兴建建材批发市场的是,原因是。
(2)该市在C、D两地分别设置了自来水厂和钢铁厂,请判断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