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初三化学上册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化学上册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624096a02768e9951e73847.png)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硬度是以大小来衡量现象是变化过程中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的,如发光,放热等原子论(道尔顿)(记忆技巧:字数最少对应最少)分子学说(阿伏伽德罗)(记忆技巧:阿分)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记忆技巧:铜离子有毒,敢食用就是胆量)沉降水的是明矾(明:清澈)硫酸铜晶体(五水硫酸铜)白色,遇水变蓝色研钵[bō]研杵[chǔ]化学性质:可燃性,稳定性物理性质:溶解性灯焰焰心温度较低,原因是:酒精与空气的接触面少,酒精燃烧不充分,放出的热量少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主要污染物(碳,硫,氮):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弹簧夹,在长颈漏斗中加入水,一段时间后液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有发光,放热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伴有物理变化,但是物理变化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如何判断是物质的性质还是物质的变化:若描述中有“能”“易”“会”等短语,往往指定是性质。
若有“已经”“了”“变成”“生产”等字眼往往指的是物质的变化拉瓦锡测定氧气的实验:汞+氧气=氧化汞实验现象的描述:一光(焰)二热三生成光:固体(不会气化)点燃产生光焰:气体或能气化成气体,点燃产生火焰,如甲烷,硫蜡烛雾:指物质与水结合形成的悬浮于空气中的液滴,注意必须要有水的参与,如Hcl与水形成的是雾,所以Hcl的挥发看见的是雾烟:固体小颗粒浮在空中是烟,如磷催化剂:化学催化剂不具有专一性,生物催化剂具有专一性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速率,所以有可能是加大也有可能是减少白磷的着火的:40℃红磷的着火的:240℃氧气密度(16)比空气(29)小CO(28)的密度比空气略小将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中取出,盖好玻璃片后正方在桌子上(错误,要在水里的时候就要盖上玻璃片)检测气密性一般为有气泡冒出,松手后一段时间会形成水柱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里的最小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是最小粒子,而离开化学变化这一条件,它则不是最小的粒子。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易错知识点总结(分单元编排)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易错知识点总结(分单元编排)](https://img.taocdn.com/s3/m/04c8dda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3.png)
九年级化学上册易错知识点第一单元1.纯净是相对的,不纯是绝对的。
2.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
3.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4燃烧是化学变化。
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
5.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导电导热是物理变化,生锈和腐烂是化学变化,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气体是物理变化。
第二单元1.通常情况下氮气不活泼,但那是通常情况,氮元素很活泼。
2.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3.氧气性质“较活泼”,不是“很活泼”。
4.稀有气体也是有化合物的。
5.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不可助燃但可燃。
6.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7.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不是任何时候大量呼吸纯氧气都有利于健康。
8.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9.氧在地壳中不止以单质存在。
10.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动态平衡的,而不是一直不变的。
第三单元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0。
2.相对原子量和分子量都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
3.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为1,而是比1稍大。
4.由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没有分子量,部分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碳化硅没有分子量,其化学式的意义仅仅说明了原子的个数比。
5.CO2、SO2、TiO2中均没有O2分子。
6.食品和饮料的标签中标有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X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
7.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态,铯、镓熔点接近室温且容易处于过冷状态。
8.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
10.注意区分粒子、离子、分子和原子,粒子是后三者的合集,如:有两个电子层,外层8电子的粒子不一定就是Ne原子,也可能是O2-、F-、Na+或Mg2+等等。
11.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其电荷数(注意正负)。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a3aef21cb84ae45c3a358c29.png)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易错知识点总结(分单元编排)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易错知识点总结(分单元编排)](https://img.taocdn.com/s3/m/04c8dda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3.png)
九年级化学上册易错知识点第一单元1.纯净是相对的,不纯是绝对的。
2.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
3.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4燃烧是化学变化。
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
5.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导电导热是物理变化,生锈和腐烂是化学变化,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气体是物理变化。
第二单元1.通常情况下氮气不活泼,但那是通常情况,氮元素很活泼。
2.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3.氧气性质“较活泼”,不是“很活泼”。
4.稀有气体也是有化合物的。
5.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不可助燃但可燃。
6.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7.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不是任何时候大量呼吸纯氧气都有利于健康。
8.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9.氧在地壳中不止以单质存在。
10.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动态平衡的,而不是一直不变的。
第三单元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0。
2.相对原子量和分子量都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
3.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为1,而是比1稍大。
4.由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没有分子量,部分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碳化硅没有分子量,其化学式的意义仅仅说明了原子的个数比。
5.CO2、SO2、TiO2中均没有O2分子。
6.食品和饮料的标签中标有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X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
7.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态,铯、镓熔点接近室温且容易处于过冷状态。
8.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
10.注意区分粒子、离子、分子和原子,粒子是后三者的合集,如:有两个电子层,外层8电子的粒子不一定就是Ne原子,也可能是O2-、F-、Na+或Mg2+等等。
11.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其电荷数(注意正负)。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d102441aa45177232f60a298.png)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c3f843a176a20029bd642de9.png)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9e71585a647d27284a73516b.png)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初三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常考的易错知识点
![初三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常考的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d3fee3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d.png)
期末常考的易错知识点(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1.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⑴可燃物;⑵氧气(或空气);⑶温度达到着火点。
2.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3.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反应有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典型的放热反应有氧化钙与水的反应、镁与盐酸的反应等。
4.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对煤进行干馏,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对石油进行分馏,根据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2O2 = CO2 +2H2O (条件:点燃)。
5.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属于可再生能源,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3O2= 2CO2 +3H2O (条件:点燃) 。
6.实验室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O4 =ZnSO4 +H2↑,H2作为燃料的优点为:①燃烧热值高;②产物是水无污染。
H2未广泛使用的原因:①制取成本高;②贮存困难。
(二)水与常见的溶液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水的电解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3.溶液是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
这句话的含义是60℃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110g硝酸钾;5.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
这句话的含义是氮气的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的氮气。
6.温度相同时,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大而增大,压强相同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大而减小。
7.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温度会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温度会降低。
8.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式得到晶体,如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很小的物质,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得到晶体,如氯化钠。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f3d1a1e833d4b14e85246896.png)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a6930706a417866fb94a8e34.png)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c7ea47583169a4517623a32c.png)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b215c6027fd5360cbb1adb2d.png)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424672ccf121dd36a32d82d3.png)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3bf8ef5225c52cc58bd6bec4.png)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化学九年级上册易错知识点集锦(word文档良心出品)
![化学九年级上册易错知识点集锦(word文档良心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b4500b208a1284ac950430d.png)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木炭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3)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物理性质;。
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原子或分子的间隙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H2O2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因为一种纯净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有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才能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b.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视线偏高(俯视),读数偏大;若视线偏低(仰视),读数偏小7.几个先:(1)制取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收集不到气体)(2)加热药品前——先预热(防止加热时试管受热不均炸裂)(3)点燃气体前——先要验纯(防止加热时产生爆炸)(4)加热高锰酸钾,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水倒吸回试管,引起试管炸裂)(5)CO (或H2)还原氧化铜——先通CO (或H2),再加热(防止通入CO与装置内空气混合后,加热产生爆炸)8、几个数字:(1)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约1/3处);(2)试管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3)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超过2/3,不少于1/4;9、几个不同:(1)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CO、CO2(或H2O、H2O2以及O2和O3等)性质不同的原因:分子的构成不同;(3)Na(钠原子)和Na+(钠离子)性质不同的原因: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b94e36e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e.png)
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 常见的纯净物包括蒸馏水、纯水、冰水混合物等与水有关的物质。
2) 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 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因此也是一种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和白酒则是混合物。
4) 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因此是一种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 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这属于物理变化。
2) 煤的干馏会产生焦炭、煤焦油、煤气等物质,因此是一种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则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 氮气(或稀有气体)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因为其化学性质不活泼。
2) 氧气可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因为其具有助燃性,但不可作为燃料。
3) 墨水可用于写字画和重要文件,因为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4) 活性炭可用于除去水中的色素和气味,因为其具有吸附性。
5)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因为其具有吸热性。
6) CO2可用于灭火,因为其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7) CO2可用于制作碳酸饮料,因为其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4.如果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的物质),但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 物质的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
2) 凉开水不宜养鱼的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而不是氧元素或氧原子,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3) H2O2中只含有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H2O2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因为一种纯净物的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5550f90ea26925c52dc5bf67.png)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化学】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5a5c0f8a69dc5022aaea00e5.png)
中考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质) ,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说成分子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6.关于量筒和天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
1.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
(1)与水有关的常见纯净物:蒸馏水、纯水、水、冰水混合物.;
(2)身边的水和水溶液一般为混合物:如江河水、海水、井水、自来水、矿泉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
(3)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所以也是纯净物。
但医用酒精、白酒就是混合物了。
(4)高锰酸钾分解后剩余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先把液氮蒸发出来)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干馏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蒸馏(分馏)也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蒸发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常见物质用途中体现的性质:
(1)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
(2)O2用于可燃物的燃烧——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所以O2不可做燃料)(化学性质)(3)用墨书写字画和重要文件——碳常温下的稳定性(化学性质);
(4)活性炭除去水中色素、气味——吸附性(物理性质);
(5)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生化吸热(物理性质)
(6)CO2灭火——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CO2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物理性质),能与水反应(化学性质)
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单质(如O2)或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后物
质),绝不可能是化合物。
5.关于分子和原子:
(1)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
(2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是氧元素,氧原子。
(3)H2O2中只含过氧化氢分子,不能说成(因为一种纯净物的分子中是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如水(H2O)中不可能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它只是可以经过化学变化的原子重组生成H2和O2)
6.关于量筒和天平:
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没有零刻度线。
若视线偏高(俯视),读数大于实际;若视线偏低(仰视),读数小于实际(记得一定要画图)
7.几个先:
(1)制取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收集不到气体)
(2)加热药品前——先预热(防止加热时试管受热不均炸裂)
(3)点燃气体前——先要验纯(防止加热时产生爆炸)
(4)加热高锰酸钾,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水倒吸回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5)CO (或H2)还原氧化铜——先通CO (或H2),再加热(防止通入CO与装置
内空气混合后,加热产生爆炸)
8、几个数字:
(1)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约1/3处);
(2)试管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3)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超过2/3 ,不少于1/4 ;
9、几个不同:
(1)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CO、CO2(或H2O、H2O2以及O2和O3等)性质不同的原因:分子的构成不同;(3)Na(钠原子)和Na+(钠离子)性质不同的原因: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0、关于本质区别: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从微观上讲: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分子生成。
(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本质区别:是否只含一种物质;从微观上讲:纯净物只含一种分子(或原子),混合物则含有不同种分子。
(3)元素的种类由原子所含质子数决定,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4)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裂,原子不可分裂。
(必须要以在化学变化中为前提)
11、几个相等:
(1)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必然相等;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3)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12、几个不一定:
(1)在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2)原子中不一定有中子,如普通氢原子就没有中子;
(3)最外层电子数为8(相对稳定结构)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4)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原子核等。
1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
(1)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所以:生成气体的质量=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剩余物的总质量(差量法)(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
一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或分子的结构)。
可能变化的是: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
14、化学中的“三大”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2)三大有害气体: CO 、 SO2、NO2 (注意空气污染物中没有CO2,但还有O3)(3)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混合物、不可再生能源)
(4)三种具有还原性的物质:C(固体单质)、H2(气体单质)、CO(气体化合物)(5)三大可燃性气体: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燃烧均产生蓝色火焰(H2淡蓝色))
(4)最常用的溶剂是水(H2O);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H2O)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水(H2O)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氢气(H2)
(7)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C)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硅(Si)、铝、铁(Fe);其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Al)
21、按要求填写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看清楚题目要求)
(1)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 ,煤气造成人中毒的原因是CO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
(2)可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活性炭(C ),因其具有吸附性
(3)用于急救人的气体是氧气(O2 ),空气中较活泼的气体是氧气
(4)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CO2),还有甲烷(CH4)
(5)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干冰(CO2)可用作灭火剂的是二氧化碳(CO2 )
(6)可填充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红光)的是氖气(Ne )
(7)主要
(8)
22、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
①磷(P)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能说白雾);木炭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②硫在空气中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
③铁丝(Fe)在氧气(O2)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四氧化三铁,
④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⑤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铁表面产生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3、关于玻璃棒的作用
(1)在溶解中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2)在过滤中的作用是引流
(3)在蒸发结晶中的作用是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24、关于物质的颜色:
最常见的黑色固体:氧化铜(CuO)、炭粉(C)
还有较常见的黑色固体:铁粉(Fe)、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
最常见的红色固体:铜(Cu)、氧化铁(Fe2O3),较常见的:红磷(P)
暗紫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
常见白色固体:氯酸钾、氯化钾、石灰石(碳酸钙)、五氧化二磷、氧化镁、氧化铝等等。
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如FeCl2、FeSO4溶液;
蓝色溶液:含Cu2+的溶液,如Cu(NO3)2、CuSO4溶液;
25、其他:(1)能控制反应速率的装置是注射器或分液漏斗。
(2)食品袋里的双吸剂是铁粉,所吸收的物质是02 和H2O。
(3)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
(相对分子质量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