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各地市2019年3月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阅读(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3月山东省各地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诗歌阅读

2019年3月济南市一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 ~15小题。

自咏示客

陆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①,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②,客来苦劝摸床棱③。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①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②箝纸尾:典出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③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用白描手法,刻画出了“我”白发稀短的颓唐老态,寄寓着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

B.第二句“又”字写出了岁月流逝人生倏忽的感叹,“上元”交代了诗歌创作的时间。

C.颔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对宦海生涯所经历的是非曲直无处分辩的心酸。

D.诗人借“箝纸尾”这个典故抒发感情,含蓄深刻,“饱谙”二字更是意味深长。

E.客人苦劝“我”遇事模棱两可假装糊涂,主要表现客人对“我”处世方式的不满。

14.C E(C项,颔联是直抒胸臆;E项句意理解错误,表现的不是客人对“我”为人处世方式的不满,而是关心。)

15.诗歌的尾联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6分)

15.(1)前一句是以问句形式对州官、对黑暗官场的庄严宣示,后一句用虚笔想象归隐后自己寄情山水的生活,(2分)整联虚实结合,卒章显志,(2分)表达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愤懑,甚至产生归隐的思想感情(2分)。

2019年3月淄博滨州一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晚步陈棠

晚步沙头①倚小晴,南山正与暮云横。

栖鸦啼处野烟合,飞鸟去边孤月生。

树暗风微花气度,溪深雨涨水痕平。

夜阑衣湿迷归路,仿佛前村灯火明。

【注】①沙头:地名、位下今湖北荆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句中的“沙头”一词交代“晚步”的地点,“小晴”点明了天气状况。

B.第三们写野烟弥漫,栖鸦啼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营造了萧瑟的氛围。

C.第四句写鸟儿飞离悬送,孤月升起,让人顿生凄凉之感,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

D.夜深之时,迷途的诗人忽见前村灯火通明,暗示了自己的仕途即将峰回路转。

E.在描摹客观景物的同时,诗人还把某种独特感受倾注其中,使诗歌显得含蓄蕴藉。

14.C D(C项“让人顿生凄凉之感”不妥,“直接表达”错误。D项“暗示了自己的仕途即将峰回路转”不妥)

15.“树暗风微花气度,溪深雨涨水痕平”颇受后世称道,请简要赏析这两句的精妙之处。(6分)15.①“度”字突出花香袭人的动态,“平”字描摹雨后溪深水涨的情景。②嗅觉和视觉相结合,营造出清幽寂静的氛围。③融情入景,既衬托出内心的平和安宁,情感含蓄委婉。(共6分,每条2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金陵新亭①

李白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②。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时。②周顗(yǐ)情:西晋灭亡后,南渡豪士在新亭宴饮,周顗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众人皆相视流泪。唯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前两句由金陵风景优美起笔,继而写豪士们在新亭聚会,用语平实。

B.三、四句写周顗举目四望,风景未变而山河易主,悲从中来,大为哀叹。

C.五、六句运用“楚囚”典故,写在座之人充满悲怨,为国家命运前途担忧。

D.作者选取周顗绝望哀鸣、众人相对哭泣的场景,意在表现国家灭亡的悲痛。

E.作者运用典故,取其意而用之,借古讽今,表达对时局的感慨,发人深思。

14. CD(5分。C2分,D3分)

15.结合全诗,从尾联“慷慨”一词入手,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6分)

15.“慷慨”一词,写出了王导不同于对坐而泣的众人,颂扬了王导的意气激昂、忧心国家的情怀,(3分)面对动荡的时局,诗人期望时人能够共同努力、用实际行动来光复山河。(3分)

2019年3月济宁市一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水调歌头①

无名氏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比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银艾②非吾事,丘壑③已蹉跎。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欲泻三江④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⑤!回首望霄汉⑥,双泪堕清波。

【注】①这首词产生于两宋之交,作者不详。②银艾:借指做官。银,银印。艾,拴印的丝带,其色如艾。③丘壑:指隐者所居的山林幽深处。④三江:指吴淞江、娄江、东江,均流入太湖。⑤挽天河:挽,牵、拉。天河,即银河。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兵甲长不用。”⑥霄汉:即高空,借喻朝廷。

14.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曾多次泛舟太湖,如今故地重游,词中疑问句的使用凸显了他心头的愁苦。

B.把长剑卖掉,买一只小船,做垂钓太湖的渔翁,这表现了作者随性洒脱的性格。

C.在作者看来,出去做官不是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归隐山林才是自己的心愿所在。

D.从太平到战乱的巨变,使作者虽面对美酒佳肴,也不免感慨万千,慷慨悲歌。

E.全词以作者两行泪水洒落清清太湖水这一细节结束,生动感人而又耐人回味。

14.B、C(B“卖”“买”是对词中“换取”一词的曲解;表现的是作者在国难当头时报国无门的愁苦心情。C从全词可以知道,作者归隐山林实属无奈)(5分,答对一项给3分)

15.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感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请就此作具体分析。(6分)

15.①一方面是作者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面对山河破碎、战乱频仍的现实,作者渴望扫除敌寇、收复故土,为国效力。②另一方面是作者归隐山林的闲情逸志: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作者报国无门,无奈只能寄情山水,老死林下。③两种情感的深刻矛盾,更加突出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强化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悲愤(6分。每点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