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物化1000题

合集下载

复旦大学药学物理化学1000题电化学81-100

复旦大学药学物理化学1000题电化学81-100

81 下列电池中哪个液接电位不可忽略A()()()Pt ,p H m HCl p H ,Pt o 2o 2 B()()()()Pt ,p H m HCl m HCl p H ,Pt o 221o 2 C()()()()Pt ,p H m HCl m HCl p H Pt,o 221o 2M D ()()()()Pt ,p H m HCl AgCl Ag AgCl m HCl p H Pt,o 221o 2−− C电池A 为单液电池无液接电位电池B 用盐桥消除液接电位电池D 是两个单液电池串联而成82 对于同一类浓差电池当消除其液接电位时的电动势E 无与未消除液接电位时电动势E 有相比A E 有> E 无B E 有= E 无C E 有< E 无D E 有和 E 无大小关系要具体分析D若液接电位的方向与原电池电动势方向一致则E 有> E 无若液接电位的方向与原电池电动势方向相反则E 有< E 无.83同一温度下0.1和0.001mol/kg 的NaOH 溶液之间液接电位差为ε10.1和0.001mol/kg 的NaCl 溶液之间液接电位差为ε2则A ε1 > ε2B ε1 < ε2C ε1 = ε2D 不能确定ε1 和 ε2的大小关系ANaOH 中OH –迁移速度大大快于Na +因而产生较大的液接电位差NaCl 中Na +和Cl –迁移速度相差不大因而液接电位差较小84相同温度时若0.1 mol/kg 和0.01 mol/kg HCl 溶液的液接电位为ε1若0.1 mol/kg 和0.01 mol/kg KCl 溶液的液接电位为ε2则Aε1 ≈ ε2 Bε1 > ε2D ε1 << ε2B液接电位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离子扩散速度的不同HCl 溶液中H扩散速度大大高于Cl–有较大的液接电位而在KCl中K和Cl–的扩散速度相似85测量双液电池的电动势时常用盐桥连接两个电极溶液其主要目的是A 导通测量回路B 消除溶液的电压降C 避免两溶液间发生化学反应D 消除液体扩散电势D86下面所说对于制备盐桥的基本要求中哪一点不必考虑A 正负离子扩散速度相近B 有较高的浓度C 不参与电极反应惰性D 必须无色透明DA B C三项都是对盐桥的基本要求87测定电极的电势时除了用标准氢电极外还可以用二级标准电极作参比电极对这类电极的要求下面哪点是不必的A 电极反应可逆B 不易发生电极极化C 电极电势温度系数较小D 电极电势接近于零D88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采用补偿法对消法这是为了A 维持回路中电流恒定B 维持回路中电压恒定C 维持回路中电流为零D 增大测量电路的电阻值C若回路中有电流测得的将是端电压而不是电动势用对消法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需要选用一个标准电池下面所说的标准电池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中哪个不是必要的A 电池反应高度可逆B 电动势温度系数小C 电池中内阻很小D 电动势稳定精确C90用对消法测定电池电动势E X 测定装置中要用到工作电池E W 和标准电池E S 电路中A E W 与E X 并联与E S 串联B E W 与E X 并联与E S 并联C E W 与E X 串联与E S 串联D E W 与E X 串联与E S 并联B只有并联才能对消使电流为零如UJ 25型电位差计电路图91 精确测量电池电动势应选用哪个仪器A 万用表B 伏特计C 电流计D 电位差计D电位差计是按对消法原理在电流为零的条件下测定的测到的是电动势精确值92 测定电池电动势时不可缺少的器件是A 标准氢电极B 甘汞电极C Ag –AgCl 电极D 标准电池测定电池电动势时必须用标准电池调节工作电流选项A B C都可作参比电极用于测定未知电极的电位93测量由电极Ag AgNO3(aq)及Ag–AgCl KCl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下面哪一个器件不可使用A 电位差计B 标准电池C 饱和KCl盐桥D 直流检流计C由于电极液中有AgNO3不能用KCl盐桥若使用将有AgCl沉淀产生94同一电池若在电流无限小时放电和电流较大时放电这二种情况下A 电池的工作电压是相同的B 所输出的电能是相同的C 所输出的电动率是相同的D 电池的电动势是相同的D电池电动势E只取决于电极物质及其浓度E=V IR 内当电流无限小时外电压V工作电压才等于电动势否则小于电动势此时输出电能和电功都不相同95有两个新出厂的锌锰电池体积比为1:5小电池开始电压为1.5V可工作t 小时则大电池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其开始电压和工作时间为A 电压1.5V工作5t小时B 电压7.5V工作5t小时C 电压1.5V工作t小时D 电压7.5V工作t小时A相同组成的化学电池开始电压相同使用时间取决于反应物质量的多少96关于电极电势ϕ指出下列错误的说法A 电极电势与电极反应方程计量系数无关B 电极电势是一种强度性质的物理量C 电极电势的值是对应于标准氢电极的相对值D 标准电极电势的值随电极物质在溶液中活度而改变一定温度下标准电极电势ϕ是个定值它是指活度为1时的电势值97命题1标准电极电势是电极与周围活度为1的电解质之间的电势差命题2标准电极电势是处于标准态的电极与标准氢电极作负极组成电池的电动势值A 命题1和2都正确两者实质是一致的B 命题1正确命题2不正确C 命题1不正确命题2正确D 命题1和2都不正确C所有电极的电势都是与标准氢电极比较的相对值98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势为零时温度和压力要求是A 温度为298K压力为标准压力P(101325 Pa)B 任何温度压力为标准压力P(101325 Pa)C 温度为298K任何压力D 任何温度任何压力B任何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的电势都规定为零标准氢电极指H2压力为101325Pa H活度为199测定电极的标准电势时按规定应组成的电池正确写法是A 标准氢电极||待测电极B 待测电极||标准氢电极C 标准氢电极||待测电极D 待测电极||标准氢电极C这是1953年IOPAC第17界会议的规定100电极电位表中有的电极ϕ为正有的ϕ为负在组成电池使电动势值为正则A 正极一定要选用ϕ为正的电极B 负极一定要选用ϕ为负的电极C 正极选用电势高的电极不管ϕ是正还是负D 负极选用电势高的电极不管ϕ是正还是负C。

复旦大学药学物理化学1000题第二定律81-100

复旦大学药学物理化学1000题第二定律81-100

100 1 mol 理想气体在 273K 时从 p°等温可逆膨胀到 0.1p° A 5705 B 5226 C –5226 D –5705 C ∆G = nRT ln p2 0 .1 = 273R ln = −5226 J p1 1
则过程∆Gm(J⋅mol-1)为
吸热为 Qp

90 在 298K 和 p°下 某反应的∆S°=247.9J⋅K-1 ∆H°= 41kJ 则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A 因为∆S° >0 所以反应能自发进行 B 因为∆H° >0 所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 因为∆H°–T∆S° <0 所以反应能自发进行 D 不能判断能否自发进行 C 等温等压条件 应该用∆G°=∆H°–T∆S°判据 用体系的∆S
不能用∆G 这一过程应用∆S 总来作判据
93 恒温条件下 体系 Helmholtz 能降低量–∆F 应等于什么 A 等于体系对外做膨胀功的多少 B 等于体系对外做有用功的多少 C 等于体系对外做总功的多少 D 等于可逆条件下 体系对外做总功的多少 D 94 恒温恒压下 某凝聚相氧化还原反应在可逆电池中进行 对外作电功为 W 电 同时吸热为 Q 经此变化 体系的∆U 和∆F 为何值 A ∆U=0 ∆F=0 B ∆U=Q–W 电 ∆F=–W 电 C ∆U=W 电–Q ∆F=W 电 D ∆U=Q–W 电 ∆F=W 电–Q B 由第一定律∆U=Q–W 电 ∆F=∆U–∆ (TS)=∆U–T∆S=(Q–W 电)–Q=–W 电
–1
吸热 6000J
若在一般容器中进行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
第二定律
97 25°C 和 p°下 铝和醋酸设计成可逆电池进行反应 若作电功 91.84J 吸热 213.6kJ 则过程 的∆G ∆S 为多少 A ∆S=0.7168J⋅K-1 ∆G=–91.84 kJ -1 B ∆S=716.8J⋅K ∆G=–91.84 kJ C ∆S=–0.7168J⋅K-1 ∆G=91.84 kJ D ∆S=716.8J⋅K-1 ∆G=91.84 kJ B 213.6 × 10 3 = 716.8J ⋅ K −1 T 298 ∆G=–W 电功=–91.84 kJ ∆S = Q 可逆 98 298K 时 0.4mol 苯和 0.6 mol 甲苯混合成理想溶液 A ∆G=–1667 ∆S=5.595 B ∆G=–3536 ∆S=11.87 C ∆G=0 ∆S=0 D ∆G=–845.0 ∆S=2.836 A 该过程的∆G(J)和∆S(J⋅K 1)为

物化1000题第三章 (4)

物化1000题第三章 (4)

C p QKo P = KX o p ∴K x = Ko P
∆ν
p o p
− ∆ν
=
Ko P
p o p
2
即∆ν=–2 的反应符合上式
71
o 1000K 时 气相反应 2SO 3 = 2SO 2 + O 2的K o P = 0.29, 则K C 为
D
o Ko P = KP p
( )
− ∆ν
,
Q p o > 1, Q p 总 > 1,
当∆ν < 0时 当∆ν < 0时
才有K o P > KP. 才有K X > K P
K P = K X (p 总 )
∆ν
反应 D 的∆ν<0. 70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பைடு நூலகம்
物化练习 1000 题
化学平衡
下面哪一个反应有关系式 K x = A B C D
o Ko P = KP p
下面几个等式不一定能成立的是哪个
KC=1 Kx=1 Kf=1 K°p=1
∴Kp=KC=KX=Kp°
而 Kf=Kr⋅Kp
若高压下
Kr≠1 时 C 式不成立
若总压为 p°时 下面几个式子不能成立的是
K°X=1 KX=1 Kp=1 Kf ≈p°
( )
− ∆υ
, 1 = K P po
A B C D D
0.29 2.41 0.00354 3.54
QKo P
=
C o RT Ko C o p

∆υ
0.29 =
−1
350K p=100kPa 时 下面理想气体反应中哪一个符合 K o P > K P , K x > K P 关系 A B C D PCl 5 (g ) = PCl 3 (g ) + Cl 2 (g ) H 2 (g ) + Cl 2 (g ) = 2HCl(g ) N 2 O 4 (g ) = 2 NO 2 (g ) 2 NO(g ) + O 2 (g ) = 2 NO 2 (g )

复旦大学药学物理化学1000题动力学101-120

复旦大学药学物理化学1000题动力学101-120

101下列基元反应哪一个反应的活化能为零A A 2+B 2→2AB B A •+BC →AB+C • C A 2+M →2A •+MD A •+A •+M →A 2+M D两个自由基结合成稳定分子是不需要活化能的 102若某反应的活化能为80kJ ⋅mol –1则反应温度由20°C 升高到30°C 时其反应速率常数约为原来的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 B可由Arrhenius 方程计算3k k 0839129313031R 80000T 1T 1RE k k 1212a 12≈∴=−−=−−=.ln103若某反应的反应热∆H 为100kJ ⋅mol –1则该反应的活化能A 必定小于或等于100kJ ⋅mol –1B 必定大于或等于100kJ ⋅mol –1C 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100kJ ⋅mol –1D 只能小于100kJ ⋅mol –1 B反应热∆H 与活化能E a 关系如图因此E a 必定大于或等于100kJ ⋅mol –1 104若某反应的反应热∆H 为–100kJ ⋅mol –1则该反应的活化能A 必定小于或等于100kJ ⋅mol –1B 必定大于或等于100kJ ⋅mol –1C 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100kJ ⋅mol –1D 只能小于100kJ ⋅mol –1 C反应热∆H 与活化能E关系如图因此E a 与∆H 无确定关系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100kJ ⋅mol –1 105HI 生成反应的反应热∆H 生成为负值即HI 分解反应的反应热∆H 分解为正值则HI 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 与反应热的关系为 A E<∆H 分解 B E<∆H 生成 C E>∆H 分解 D E =∆H 分解 CE 与∆H 分解关系见图E>∆H 分解 106根据范特霍夫规则一般化学反应温度升高10度反应速率增加2~4倍对于在室温298K 时遵守此规则的化学反应其活化能的范围约是A 40~400kJ ⋅mol –1B 50~250kJ ⋅mol –1C 100kJ ⋅mol –1左右D 53~106kJ ⋅mol –1 D由Arrhenius 公式 T 1T 1R Ea k k−−=''ln当反应速率增加2倍时29813081R Ea ln2−−=E a =53kJ ⋅mol –1当反应速率增加4倍时29813081R Ea ln4−−=E a =106kJ ⋅mol–1107已知某复杂反应J D B , B A k21k 1k →+ ← → − 则B 的速率dt[B]d 为 A k 1[A]–k 2[D][B]B k 1[A]–k –1[B]–k 2[D][B]C k 1[A]–k –1[B]+k 2[D][B]D –k 1[A]+k –1[B]–k 2[D][B] B 108已知某复杂反应D C A , B A 2k21k 1k →+ ← → − 则A 的速率dt[A]d 为 A k 1[A]–k –1[B]+k 2[A][C] B –k 1[A]+k –1[B]–k 2[A][C] C –k 1[A]2+k –1[B]–k 2[A][C] D k 1[A]2–k –1[B]+k 2[A][C] C 109关于对峙反应下面哪点说法不正确 A 简单对峙反应只包含二个基元反应 B 反应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 正逆反应的两个速率常数之差为定值 D 正逆反应的级数一定相同D不一定相同如A B+C 正反应为一级 ← → 2k 1k 逆反应为二级110有对峙反应A B← → 2k 1k B 的起始浓度为0x 和x e 分别表示B 的浓度和平衡时浓度若用ln(x e –x)t 作图得直线则A 直线的斜率为(k 1+k 2)截距为lnx eB 直线的斜率为–(k 1+k 2)截距为lnx eC 直线的斜率为(k 1+k 2)截距为–lnx eD 直线的斜率为–(k 1+k 2)截距为–lnx e B1–1对峙反应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21e e k k xx x ln +=−)t 即ln(x e –x)=–(k 1+k 2)t+lnx e111已知对峙反应A B 的两个速率常数之和为1 min ← → 2k 1k –1当B 的浓度达到平衡浓度的1/2时需要的时间为A 1 minB 0.693 minC 2 minD ln (1/2) min B (k 1+k 2)=1x=x e /2代入(21e eK K xx x +=−ln)t 得t=ln2 112对峙反应A B 在某一时刻有x ← → 2k 1k e –x=0.1mol ⋅L –1x e /x=1.5已知a –x e =0.4mol ⋅L –1则反应的平衡常数为A 0.43B 0.75C 1.33D 0.67 B由==−5.1x ex 1.0x e x 得x e =0.3平衡常数K=7504030ex a e x ...==− 113关于放热的对峙反应的温度问题下面所述哪个是正确的 A 反应温度越高越好 B 反应温度越低越好C 任选一温度反应速率无大影响D 有一个最佳温度此时反应速率最大 D对于放热的对峙反应在动力学角度上提高温度T 增大速率常数k 使反应加快从热力学角度上提高温度减小平衡常数K 会降低速率因此必有一个最佳反应温度 114 对峙反应 A B ← → 2k 1k 若温度恒定反应从纯A 开始下列叙述中哪一个是不对的A 起始时A 的消耗速率最快B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C k 1/k 2是恒定的D 反应平衡时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相等 D反应平衡时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但速率常数不相等 115对峙反应 当t=0时C A 0=a C B 0=0当t=t e 时反应达平衡时C A e =a/3则各物浓度和时间的关系示意图为 A BA B C D C选项A D 中C A e ≠a/3与题意不符选项B 中总浓度C A +C B ≠a 也是错的选项C 是正确的 116下面哪个说法对平行反应不合适D B k k A 21 → →A 总反应速率常数k=k 1+k 2B 反应产物B 与D 之比等于k 1与k 2之比C 产物B 在总产物中的百分比为k 1/kD 产物B 和D 的总浓度等于 (k 1+k 2)[A]D 117有平行反应 D B k k A 21 → →且反应1的活化能E 1大于反应2的活化能E 2以下措施中哪一个不能改变产物B 和D的比率A 提高反应温度B 延长反应时间C 加入适当催化剂D 降低反应温度 B对于平行反应产物浓度之比等于它们速率常数之比21D B k k C C =由于两个反应的活化能不同改变温度对它们速率常数的影响不同k 1/k 2的值随之改变催化剂对反应有选择性e ee e作用也会改变k 1/k 2的值延长反应时间不会改变k 1/k 2的值118 对于反应若知活化能E 1>E 3为D(产物)有利于产物D的生成原则上选择 A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维持温度不变D 及时移走副产物G A升高温度有利于活化能大的反应因为根据Arrhenius 方程C T1R E -k ln a +⋅= lnk 随1/T 减小(即T 增大)而增大其斜率取决于E a E a 越大增大越快即增加温度时k 1(E a 大)的增加多k 2(E a 小)的增加少选项D 有利于副产物G 的生成与题意不符119 对于反应 若知活化能E 2<E 3为有利于产物D 的生成原则上选择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维持温度不变D 及时移走副产物G B降低温度有利于活化能小的反应 因为根据Arrhenius 方程C T1R E -k a +⋅=lnlnk 随1/T 增大(即T 减小)而减小其斜率取决于E a E a 越小减小越少即降低温度时k 1(E a 小)的减小少k 2(E a 大)的减小多选项D 有利于副产物G 的生成与题意不符120 对于平行反应 特点的描述中 哪一点是不正确的A k 1和k 2的比值不随温度而变B 反应的总速率等于两个平行反应速率之和C 反应产物B 和D 的量之比等于两个平行反应速率之比 D 反应物消耗速率主要决定于反应速率大的那个反应 AA G D(产物)B G A A BD平行反应中如果两个反应的活化能不相同时温度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是不相同的。

复旦物化一千题3

复旦物化一千题3

1关于化学平衡指出下面一个不正确的说法A 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B 化学平衡时体系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而变C 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D 化学平衡都有一个特征常数平衡常数 C化学平衡时∑=µν0i i 但并不是各物质的化学势都相等2对于反应的自发性下面哪个判断是正确的A 放热反应一定是自发的反应B 熵增大的反应一定是自发的反应C 亲和势A 大于零的反应一定是自发的反应D 平衡常数大于1的反应一定是自发的反应 CA= –∆G m >0即0G <∆m 反应自发进行3对于化学反应的∆G m 下面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A 等温等压下一切的反应都不能进行0G >∆m 包括开放体系B 对于的反应0G >∆m 若选择适当催化剂可使反应进行C ∆G m 越负反应进行得越快D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o m G ∆越小负值越大DA 错在开放体系中如光化反应反应可沿∆G m 增大方向进行B 错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进行的方向C 错∆G m 越负反应倾向越大但不能指明反应快慢 4指出下列正确的说法A 只有∆G m ° < 0的反应才能自动进行B 所有热力学平衡常数都无量纲C 化学反应亲和势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D 在温度T 时若平衡常数1K o a =则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BC 的说法错在反应亲和势只指明反应倾向大小不能说明反应速率大小51 mol反应的含义是 A 1 mol 反应物消耗掉 B 1mol 产物生成 C 1 mol 进度的反应发生D 总量为1mol 的物质发生变化 C 无 6当反应的反应进度ξ=1时322NH 2H 3N =+则有A 1 mol N 2反应掉B 1 mol H 2反应掉C 1 mol NH 3生成D N 2加H 2共1 mol 反应掉 A 无 7 反应1322NH H 23N 21=+反应进度ξ1=1 反应2322NH 2H 3N =+反应进度ξ2=1两者比较A 反应1是1摩尔的反应反应2是2摩尔的反应B 反应1生成NH 3的摩尔数与反应2 相同C 反应1生成NH 3的摩尔数大于反应2D 反应1生成NH 3的摩尔数小于反应2 D反应进度ξ=1是指按计量系数比例进行了一个单位的反应方程式写法不同同为一个摩尔进度实际发生反应的量是不同的 8在下面G –ξ 图中判断物系处于哪一点时G反应将逆向进行 A M 1B M 2C M 3D M 4ξD 在M 4处0G G P,T m >ξ∂∂=∆反应将逆向进行9在下面G –ξ图中 G哪一点的∆G m=0 A M 1 B M 2 C M 3 D M 4 CP,T m G Gξ∂∂=∆M 3的斜率=010等温等压化学反应平衡时下面哪个式子不成立A∑=µν0i i B r 正反应–r 逆反应=0r 为反应速率C0G P,T = ξ∂∂ D0G o =∆m D 11下面有关反应的∆G m 关系式中哪个不正确AP ,T m G Gξ∂∂=∆B ∑µν=∆i i m G C o a m K ln RT G −=∆D ()()∑∑∆ν∆ν=∆反应物产物m ,f m f m G ,GGCξa o m m K ln RT G G −=∆≠∆ 12.恒温恒压条件下下面表示的摩尔反应∆G m 意义时哪个并不正确A ∆G m =ΣG 反应终态–ΣG 反应始态B ∆G m 可表明反应发生的倾向C ∆G m 是维持浓度不变时发生进度为1摩尔的Gibbs 能变化D p,T m G Gξ∂∂=∆AΣG反应终态–ΣG 反应始态=∆G ≠∆G m13.指出下面不正确的结论反应体系pT Gξ∂∂ 的值A随反应进度而改变B 随反应体系各物质浓度变化而改变C 依反应过程是否热力学可逆而变D 与反应的平衡常数值有关Cam m PTQ ln RT G G G −∆=∆= ξ∂∂o 因此与ξ有关与∆G °m 表征平衡常数有关与Q a物质浓度有关但不论过程是否热力学可逆状态函数∆G m 只决定于始态和终态与途径无关14等温等压下下面判断化学反应是否正向进行的条件中哪个不正确 A 0G o m <∆B0G P,T <ξ∂∂ C K a > Q a Q a 为实际活度商D∑<µν0i i A正确的条件是0G m <∆而不是0G o m <∆但可用估计反应可能性o m G ∆15化学反应的和∆G o m G ∆m 与反应进度关系是 A 随反应进度而变m G ∆o m G ∆不随反应进度而变 B 不随反应进度而变m G ∆o m G ∆随反应进度而变C 和都不随反应进度而变 m G ∆o m G ∆D 和都随反应进度而变m G ∆o m G ∆Ao m G ∆是一个特定状态的值即反应物和产物都处于标准态因此是一个定值m G ∆则随反应进度而减小负值越来越小直到=0时m G ∆反应达平衡16下面哪个方程不是化学反应等温方程 Ao Po P m K Q lnRT G =∆BoP o m K ln RT G −=∆Co Po P Q K lnRT A = A为化学反应亲和势D oPo P P ,T K Q ln RT G =ξ∂∂ B 17对于气相反应化学反应等温方程若写成P o m m Q ln RT G G +∆=∆则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A 该式只适用于理想气体 B定温下m G ∆只与压力商Q p 有关C Q p 与各物质分压力有关也与温度有关D 若Q p=1m G ∆一定等于o m G ∆CQ p 与温度无关此式只适用于理想气体对于非理想气体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应写成 f o m m Q ln RT G G +∆=∆ 18.1000K 时反应)的()()(g CH g H 2s C =+42o G ∆m 为19.288 kJ 当气相总压为p ° 时有组分CH 410H 2 80和N 2 10时这一反应体系的∆G mA < 0B = 0C > 0D 不能确定∆G m 的正负 C ().03855P/P8.0P /P 1.0lnR 100019288Q ln RT G G 2o ooo P mm >=+=+∆=∆o 19反应在973K 时()()()()g H g CO g O H g CO +=+222平衡常数=0.71oK P 若各物质分压都为0.9p °此时反应的m G ∆A <0 B >0 C =0D <∆G m ° B.0G ,Q ln RT K ln RT G .K 19.09.09.09.0Q m oP o P m o P o P >∆∴+−=∆>=××=Q20.408K 时理想气体反应)的K ()()()(g H g G 3g B g A 2+=+p =92.5 kPa 若各物质分压kPa 为p A =100p B =250p G =120p H =150则反应体系的亲和势A J ⋅mol -1:A 387B –387C 92.5D –92.5 B()()()(g H g G 3g B g A 2+=+) 100 250 120 150()123PP P P m mol J 3872501001201505.92lnR 408Q K ln RT Q ln RT K ln RT G A −⋅−=××==+−−=∆−=298K 时,反应()()1132.0K g NO 2g O N o P 242==的,若在同温度下,N 2O 4(g )和NO 2(g )的分压各为p °,则反应进行的方向是: A 正向 B 逆向 C 恰好平衡D 不能判断反应的方向 B()()g NO 2g O N 42= p ° p ° ()oP o P oo 2ooo PK Q ,1P /P P /PQ >==,反应逆向进行。

复旦物化一千题 6

复旦物化一千题 6

如∆H=E 正–E 逆
哪个是错的
式中νi 为反应式中计量系数 对反应物为负值 ξ为反
D 反应进度定义为
d ξi = dn i νi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
动力学
反应速率
d ξi 1 dc 1 dn i ⋅ = ⋅ = ν i dt ν i Vdt Vdt
5 基元反应 aA+bB→gG 下面表示的速率方程中 哪个是不正确的 A B C D
dC i dt dC i dt dC i dt dC i 随时间变 dt
CB=2a
CD=0 C 2a B a A
则该反应各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
B
B
D
D
C 2a
B D t D
a A 0
a A 0 B t
a A t 0
0 C
D
D
A或B t D
A或B
0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
= k C C2H6 C H 2
C 反应级数是指速率方程中浓度项幂乘积的指数和 选项 C 没有简单幂乘积的形式 能表达反应级数 17 一般情况下 基元反应中 A 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是一致的 B 反应级数大于与反应分子数 C 反应级数小于与反应分子数 D 反应级数不与反应分子数相一致 A 18 关于基元反应下面哪个说法不正确 A 基元反应的总级数一定为整数 B 基元反应一步完成 无中间产物 C 基元反应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D 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一般不符合 Arrhenius 活化能 D 19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很多 但不包括 A 催化剂 B 温度 C 反应体系质量多少 D 反应体系中物质浓度的大小 C 反应速率与浓度有关 与物质多少无关 因此不

复旦大学物化练习题第一章

复旦大学物化练习题第一章

C
状态函数组合时 如量纲一致 仍是一个状态函数 如 U pV 但若量纲不一致 就不构 成状态函数 如 p UV.
20 下面说到状态和状态函数 如以体积为例 A 体系同一状态不能有不同的体积 B 体系不同状态可以有相同体积 C 体系状态变了 体积一定变了 D 体系体积变了 状态一定变了
B 面积 ⋅时间 加速度
D 面积 ⋅ 质量
压强
其量纲应是
A
压力 力 质量 ⋅ 加速度 质量 ⋅ 速度
动量
面积面积ຫໍສະໝຸດ 面积 ⋅时间 面积 ⋅时间
15 体系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 下面哪一个结论不对 A 体系内部温度相同 B 体系内部压力相同 C 体系内部各相中物质量相同 D 体系内部组成不再变化
C
热力学平衡体系必然有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写
系 并保持恒温恒压 则体系的分类如何 A 是封闭体系 界面固定不变 B 是封闭体系 界面不断扩大 C 是敞开体系 界面基本不变 D 是敞开体系 界面不断扩大
物化练习 1000 题
和与环境界面的情况如何
第一定律
C 无
6 见图 通电后 若以水为体系 则有
A Q<0 W=0 ∆U<0 B Q=0 W<0 ∆U>0
因此体积具加和性 是容量性质
B p 总 p1 p2
道尔顿分压定律 因此压力具加和性
C T 总≠T1 T2
不具加和性 不是容量性质
D Cp m≠ Cp m(1)+Cp m(2)+ 不具加和性 不是容量性质
为容量性质
B
压力不具加和性 道尔顿分压定律中的分压是指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整个空间时压力 这种 加和不是热力学平衡体系意义上的加和

复旦物化1000题

复旦物化1000题

92 在大分子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大量小分子电解质 使大分子发生聚沉 这种盐析现象的原因是 A 小分子电解质争夺了溶剂化的水 即去水化 B 降低了大分子的动电位 C 大分子处于等电点 D 去水化和降低动电位的综合结果 D 93 Donnan 平衡产生的原因是 A 溶剂分子扩散快 很快在半透膜两边均匀分布 B 由于溶液粘度大 影响大分子电解质的扩散 C 由于小分子电解质浓度大 影响大分子电解质透过半透膜 D 由于大分子电解质的存在 使小分子电解质在半透膜两侧浓度不相等 D Donnan 平衡是指小分子电解质在半透膜两侧浓度不等的平衡现象 这是由于大分子电解质 在半透膜一侧存在 它不能透过半透膜 而小分子电解质含有与大分子电解质共同的离子 小分子电解质可过膜扩散 直至它在膜两边化学势相等 此时 小分子电解质在膜两边的浓 度是不相等的 94 以下哪种情况可消除 Donnan 平衡 A 降低小分子电解质的浓度 B 增加大分子电解质的浓度 C 在半透膜的另一侧 无大分子 加入大量的中性分子 D 调节溶液的 pH 使大分子电解质处于等电点 D 当大分子电解质处于等电点时 成为中性分子 因而不会影响小分子电解质的扩散 使其在 膜两边的浓度相等
物化练习 1000 题
胶体化学
88 η和η0 分别表示溶液和溶剂的粘度 A B C D η /η 0 η/η0–1 (η/η0–1)/C η/ η 0 − 1 lim C c →0
下列表达式中哪个是特性粘度
D 选项 A 是相对粘度 选项 B 是增比粘度 选项 C 是比浓粘度
89 见图 图中哪条曲线是胀流型流体 A 曲线 1 B 曲线 2 C 曲线 3 D 曲线 4 B 曲线 1 曲线 2 曲线 3 曲线 4 假塑流型 胀流型 牛顿型 塑流型
91 下面哪个因素对蛋白质的电泳速度影响最小 A 蛋白质的荷电量 B 蛋白质分子的大小或形状 C 介质的 pH D 外界的压力 D 蛋白质荷电量多少是决定电泳速度的主要因素 中的阻力大小 只有外压影响最小 pH 影响荷电量 分子大小与形状影响移动

复旦物理化学1000题相平衡72

复旦物理化学1000题相平衡72

复旦物理化学1000题相平衡72
【原创版】
目录
1.复旦物理化学 1000 题简介
2.相平衡的概念
3.相平衡的例子
4.相平衡的实际应用
5.总结
正文
【复旦物理化学 1000 题简介】
复旦物理化学 1000 题是一本针对物理化学学科的辅导书籍,书中收录了大量的题目,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化学的概念和原理。

本书中所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热力学、动力学、统计力学等多个领域。

【相平衡的概念】
相平衡,是物理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如气体、液体、固体等)之间达到平衡时,它们之间的组成和性质都不再发生变化。

【相平衡的例子】
一个典型的相平衡例子是水的三相平衡,即水在常压下可以同时存在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这种情况下,三相之间达到平衡,它们的组成和性质都不再发生变化。

【相平衡的实际应用】
相平衡在许多领域都有实际应用,比如化工、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

在这些领域中,人们需要通过控制相平衡来实现特定的目标,比如合成新
的材料、处理废弃物等。

【总结】
复旦物理化学 1000 题是一本极具价值的辅导书籍,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化学的概念和原理,其中包括相平衡这个重要概念。

相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之间达到平衡时,它们之间的组成和性质都不再发生变化。

物理化学试卷题库物化1000题第五章(2)

物理化学试卷题库物化1000题第五章(2)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
电化学
B C D B
0.4 2.4 0.6
等体积混合
离子浓度分别为
[ Na + ] = 0.1 × 2 + 0.1 = 0.3 mol/kg
− [HPO 2 4 ] = 0.1 mol/kg
[H 2 PO − 4 ] = 0.1 mol/kg I= 1 2
压力对 r±不会有显著影响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
电化学
41. 测量电导时所使用的电源应是 A 直流电源 B 交流电源 C 测固体时用交流电源 测溶液时用直流电源 D 测固体时用直流电源 测溶液时用交流电源 D 测溶液电导时 为了防止电极极化 题 一般用直流电源 必须使用 100Hz 左右的交流电 但固体不存在极化问
设 ν = ν+ + ν−
a± = aν a ± = r± m± mo
1
C
ν ν− ν a± = a ++ ⋅ a −
D
m ν ν− ν a± = ν ++ ⋅ ν − ⋅ r± ⋅ o m
1
A
1
正确表达为
a± = a ν
53 浓度为 m 的 Al2(SO4)3 溶液中 A B C D C
I=
1 2
∑ m i Z i2 = 2 (0.002 × 12 + 0.002 × 12 + 0.001 × 3 × 12 + 0.001 × 32 ) = 0.008 mol/kg.
1
58 若没有二级电离 则 0.2 mol/kg 的 Na2HPO4 和 0.2 mol/kg 的 NaH2PO4 等体积混合 其离子 强度 I mol/kg 为 A 1.2

复旦物化一千题 第五章

复旦物化一千题 第五章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
电化学
10 已知 Cu 原子量为 63.54 A 16 B 32 C 64 D 127 A Cu2+为二价 n= Q=2nF
用 0.5 法拉第电量可从 CuSO4 溶液中沉淀出多少克 Cu
Q 0.5 = = 0.25mol = 16g 2F 2
11 有 1 1 价型浓度为 5 mol/L 的电解质溶液在电解池中 已知负离子的迁移速度是正离子的 二倍 则当有 2 mol 负离子向阳极区迁移时 则在阳极上通过的电量是 A 1F B 2F C 3F D 5F C 若有 2mol 负离子迁移 则相应有 1mol 正离子迁移 阳极还是导线上 都是 3F 电量 总电量由 3mol 离子携带
18. – 298K 时 LiAc 和 LiCl 的Λm,0 分别为 0.0796 和 0.115 S⋅m2⋅mol 1 在 LiCl 溶液中 t–=0.66 则 在 LiAc 中 t–=? A 0.66 B 0.34 C 0.51 D 0.49 C 由 LiCl 溶液 l m,0,Li+ = Λ m,0,LiCl (1 − t − ) = 0.115 × 0.34 = 0.0391 S⋅m2⋅mol 则在 LiAc 溶液中 t− = l m,0,Ac− Λ m,0,LiAc = Λ m,0,LiAc − l m,0,Li Λ m,0,LiAc =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
电化学
1 按导电方式不同有第二类导体 对于它的特点 A 导电的原因是离子的存在 B 电荷是通过离子运送的 C 导电时电极上必有化学反应 D 电流的大小与离子多少无关 D 第二类导体是指电解质溶液导电
下面哪一个描述不正确

复旦物化1000题

复旦物化1000题

一般认为,胶体粒子的粒径范围是A 10–5~10–7mB 10–7~10–9mC 10–9~10–11mD <10–7mB2下面几种溶胶中,哪个不属于液溶胶?A 雾B 牛奶C 油漆D 微小泡沫A雾是气体,为分散介质,属气溶胶。

3下列物系,哪一个不属于胶体?A 牛奶B 烟雾C 珍珠D 纯净的空气D纯净的空气为均相体系,但大气层可视为起溶胶。

4下面几种溶胶中,哪个不属于固溶胶?A 沸石B 珍珠C 有色玻璃D 烟D烟是固体分散在气相中,属气溶胶。

5下面关于溶胶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 能否形成溶胶,是由物质本性决定的B NaCl溶解度大,任何溶剂都不可能使它形成溶胶溶胶是物质的特殊聚集状态,而非物质本性。

一定条件下可为真溶液,另一条件下可为胶体。

6溶胶的基本特性之一是A 热力学和动力学上皆属稳定的体系B 热力学和动力学上皆属不稳定的体系C 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不稳定的体系D 热力学不稳定而动力学上稳定的体系D溶胶质点粒径很小,比表面很大,具有很大的表面能,因而有自发的聚集倾向,以减少体系的自由能,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

但由于质点的布郎运动和扩散、质点的动电位的存在,使其不易聚集,在动力学上是稳定的。

7溶胶有三个基本特征,下面哪一个不是?A 高度分散性B 聚集不稳定性C 多相性D 动力稳定性D溶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高度分散性,多相性和聚集不稳定性8将松香的乙醇溶液慢慢滴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得到松香溶胶,这一制备方法是:A 物理分散法B 化学凝聚法C 物理凝聚法D 化学分散法C9下面几种制备溶胶的方法中,哪个不属于物理方法?A 超声粉碎法B 冷冻干燥法C 电弧法制备Ag溶胶D FeCl3加热水解制备Fe(OH)3溶胶D将FeCl 3溶液加热水解制备Fe(OH)3溶胶,这种制备方法是A 物理分散法B 化学分散法C 物理凝聚法D 化学凝聚法D11新鲜制备的溶胶需要净化,其目的是A 去除杂质,提高溶胶的纯度B 去除过多的电解质,保持溶胶稳定性C 去除过多的溶剂,增加溶胶的浓度D 去除过小的胶粒,保持粒子大小的一致性B过多的电解质,会压缩双电层厚度,降低动电位,容易使溶胶聚沉。

复旦物化一千题2

复旦物化一千题2

36 若∆S 体系>0 下面几个体系中 有几个是可以判断为自发过程的 (1)开放体系(2)封闭体系(3)绝热体系(4)孤立体系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B
绝热体系和孤立体系
37 隔离体系发生一个不可逆变化 A 保持不变 B 总是减少 C 总是增大 D 可任意变化
则体系的熵
C
隔离体系中能发生不可逆变化 必定是熵增大的变化
9 观察理想气体的 p–V 图 指出下面哪个判断是错的 A 过程 C→A 的∆U=0 B 过程 A→B 是绝热可逆过程 C 过程 B→C 是等焓过程 D A→B→C→A 是循环过程
C
pA
∆T=0 ∆S=0
C B ∆p=0
V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10 理想气体卡诺循环在 S–T 图应如何表示
卡若循环
B
绝热可逆是等熵过程
40 理想气体可逆绝热压缩 体系的哪个热力学函数为零
A ∆U=0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B ∆F=0 C ∆S=0 D ∆G=0
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变化 是等熵过程
物化练习 1000 题 第二定律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
41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可用下面哪个热力学函数判断过程自发性
B
∑ δQr 1
T 1
2 3
∆S1

δQ i,r T
2
4 ∆S2
29 关于熵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熵的值与体系历史无关 B 自发过程总是一个熵增过程 C 任何过程中 体系的熵变等于该过程的热温商之和 D 体系的熵值等于各部分熵之和
C
只有 Qr = ∆S 而 Q/T 不一定等于∆S T

复旦物化一千题_7

复旦物化一千题_7
2σ 2 × 7.3 × 10 -2 × 10 -3 = 100 + 10 + −6 r 7.3 × 10 = 100 + 10 + 20 = 130 kPa
=p外 +p曲 +
物化练习 题
表面化学
21 用 箭头 表示附加压力方向 长短表示附加压力大小 在 A B C D 四个图中所表示的液体表面附加压力 何者是正确的
A C
B
C
D
考虑二个原则 (1) 方向 (2) 大小
凸液面 附加压力指向液体内部 凹液面 附加压力指向液体外部 半径越小 (曲率越大) 附加压力越大 半径越大 (曲率越小) 附加压力越小
箭头长 箭头短
22 水对土壤是润湿性液体 下面表示水在土壤毛细孔中的状态
其中哪个是正确的
A A
B
C
D
水在土壤毛细孔中应呈凹液面 23 液体在能完全润湿的毛细管中 A 空气的压力 B 毛细管半径 C 液体的表面张力 D 液体的粘度 B 由毛细管上升的高度 h =
2σ 可知 rρg
其上升的高度反比于
其上升的高度反比于毛细管半径 r
24 玻璃毛细管插入液态石蜡中 若 o 管是实际情况 确的
与 o 管比较
a
b c
d 管中哪个是正
物化练习 题
表面化学
A B C D
a b c d
a
b
o
c
d
C 石蜡在玻璃管中形成凸液面 由于附加压力 使液面下降 因此 a d 不对 毛细管半径越 小 下降越多 b 管也不对 25 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 若 o 管是实际情况 与 o 管比较 a b c d 管中哪个是正确的 A a a b o c d B b C c D d

复旦物理化学1000题相平衡72

复旦物理化学1000题相平衡72

复旦物理化学1000题相平衡72
摘要:
一、引言
二、相平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三、相平衡的应用领域
四、相平衡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五、相平衡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六、结论
正文:
一、引言
相平衡是物理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涉及气相、液相和固相之间的相互转化。

在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相平衡现象普遍存在,理解和掌握相平衡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相平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相平衡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多相体系中各相的组成和分布保持不变的状态。

相平衡的基本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原理。

在相平衡状态下,各相的熵值达到最大,且各相之间的化学势相等。

三、相平衡的应用领域
相平衡在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如地质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化工等。

在地质学中,相平衡研究有助于揭示岩石相变、成矿作用等地质过程。

在材料科学中,相平衡原理可用于研究材料的制备、性能和稳定性等。

四、相平衡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相平衡在化学反应中起关键作用。

在相平衡状态下,化学反应可以进行到最大限度,反应速率最大。

同时,相平衡也决定了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五、相平衡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相平衡现象对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导致气候变暖,进而影响农业、水资源和生态系统。

此外,相平衡原理在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开发中也有重要作用。

六、结论
相平衡是物理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复旦物理化学1000题

复旦物理化学1000题

9 关于体系的广度性质或强度性质 下面说的何者正确
A
所有强度性质都有关系式 强度性质
广度性质 物质量
B 广度性质不一定都是状态函数 C 强度性质不一定都是状态函数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写
D 广度性质和强度性质的绝对值不一定都是可测量
物化练习 1000 题 第一定律
D
象 T p 等强度性质不是广度性质除以物质量的结果 象 U H 等绝对值都是不可测量的
B 状态函数的变化∆p ∆V 只取决于始终态 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23 体系经过某变化后 内能值复原 下面哪个说法正确 A 体系已复原 B 体系并不复原 C 体系可能复原 也可能未复原 D 体系与环境没有热功交换
C 无
24 下面各组变量 哪一个包含的皆属状态函数 A U Qp Cp C B QV H CV C C U H Cp CV D ∆U ∆H Qp QV
B 面积 ⋅时间 加速度
D 面积 ⋅ 质量
压强
其量纲应是
A
压力 力 质量 ⋅ 加速度 质量 ⋅ 速度
动量
面积
面积
面积 ⋅时间 面积 ⋅时间
15 体系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 下面哪一个结论不对 A 体系内部温度相同 B 体系内部压力相同 C 体系内部各相中物质量相同 D 体系内部组成不再变化
C
热力学平衡体系必然有
哪个是正确的
D

28 关于热力学过程 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 孤立体系中发生的过程一定是等温过程 B 液体蒸发过程一定是等温等压过程 C 气体反抗恒外压过程是等压过程 D 无限缓慢进行的过程就是准静态过程
D 选项 C 是恒外压过程 但这不一定是等压过程 等压要求体系的压力也不变

复旦大学药学物理化学1000题表面化学21-40

复旦大学药学物理化学1000题表面化学21-40

21 用箭头表示附加压力方向长短表示附加压力大小在A B C D 四个图中所表示的液体表面附加压力何者是正确的A B C DC考虑二个原则(1) 方向 凸液面附加压力指向液体内部凹液面附加压力指向液体外部(2) 大小 半径越小 (曲率越大)附加压力越大箭头长半径越大 (曲率越小)附加压力越小箭头短22水对土壤是润湿性液体下面表示水在土壤毛细孔中的状态其中哪个是正确的A B C DA水在土壤毛细孔中应呈凹液面23液体在能完全润湿的毛细管中其上升的高度反比于A 空气的压力B 毛细管半径C 液体的表面张力D 液体的粘度B由毛细管上升的高度gr 2h ρσ=可知其上升的高度反比于毛细管半径 r24玻璃毛细管插入液态石蜡中若o 管是实际情况与o 管比较a b c d 管中哪个是正确的a b o c d A a B bC cD dC石蜡在玻璃管中形成凸液面由于附加压力使液面下降因此a d 不对毛细管半径越小下降越多 b 管也不对25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若o 管是实际情况与o 管比较a b c d 管中哪个是正确的A a a b o c dB bC cD dB水在玻管中形成凹液面由于附加压力使液面上升因此 a d 不对上升高度与玻管半径反比 c 管也不对26 当活塞开启后结果是哪种情况A B C DB半径越小液膜产生的附加下压越大因此可将小泡中空气推向大泡内27玻璃管P 插入水中见图玻管Q 插入后会是哪种情况B液柱不可能通过玻管膨大处因为膨大处r 很大向上的附加压力 = 0 可排除A C 选项也不可能出现凸液面排除D 选项B 是正确的B 中的液面半径略大于P 管液面半径28玻璃毛细管P 插入水中见图玻管Q 插入水中后会出现哪种情况C液面不应出现凸面和平面C 是正确的不过它的液面半径略大于P 管中液面半径29如图毛细管中装入润湿性液体当毛细管左端加热时管内液体将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不发生移动D 左右来回移动B毛细管两头由于液体形成凹液面各自产生向外的附加压力p 左和p 右 未加热时p 左=p 右方向相反处于平衡当左边加热时表面张力σ减小p 左也随之减小 (p 曲 = 2σ/r )p 左<p 右 两力失去平衡液体右移30未加热时p 左=p 右 加热时p 左<p 右若以p平p凹和p凸表示平面凹面和凸面的液体饱和蒸汽压则三者关系为A p平>p凹>p凸B p凹>p平>p凸C p凸>p平>p凹D p凸>p凹>p平Cp平=0p凸>0p凹<031密闭玻罩中有大小不一的微小萘粒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现象是A 大粒消失小粒长大B 小粒消失大粒长大C 变成相同大小萘粒D 萘粒大小无变化B根据Kelven 公式小粒具有较大蒸汽压易蒸发这个蒸汽压对于较大的粒子来说是过饱和的必在大粒子上凝聚因此发生大粒长大小粒消失的现象32新鲜沉淀晶粒大小不一放置一段时间后A 大粒消失小粒长大B 小粒消失大粒长大C 变成大小相同的晶粒D 晶粒大小无变化B根据Kelven 公式小晶粒溶解度大它溶解后溶液的浓度对于大晶粒是过饱和的必在大晶粒上结晶因此大晶粒长大小晶粒消失即陈化现象33以下微小晶粒与普通晶粒性质比较哪一个是不正确的A 微小晶粒的蒸汽压较大B 微小晶粒的熔点改变C 微小晶粒受到的附加压力较大D 微小晶粒的溶解度较小D根据Kelven公式晶粒的粒径越小溶解度越大34下面哪个情况不是亚稳态A 过饱和蒸汽B 过热液体C 过冷液体D 100°C 水受到202 kPa 的压力D常见的亚稳态有过饱和蒸汽过热液体过冷液体及过饱和溶液202 kPa 100°C 的水是稳态液相35 下面关于亚稳态现象产生的原因哪个是正确的A 过饱和蒸汽是由于小液滴的蒸汽压小于大液滴蒸汽压所致B 过热液体是由于新相生成时小气泡受到的附加压力太小C 过冷液体是由于新相小晶粒饱和蒸汽压比液相小D 过饱和溶液是由于生成新相的小晶粒溶解度太大D选项A B C 都与Kelven 公式表示的原理相反36 下面哪个因素不影响溶质的溶解度A 温度B 溶质颗粒大小C 压力D 溶质晶粒的密度C由Kelven 公式r 1RT M 2 C C 0r ⋅ρσ=晶ln , C r 与压力p 无关37 为防止亚稳态出现下面所说的措施中哪个是不正确的A 为实现人工降雨可在过饱和蒸汽的云层中播撒干冰B 为防止过冷液体可在冷却液体时搅动液体C 为防止液体爆沸可慢慢加热并加上盖D 为防止过饱和溶液可加入晶种C防止爆沸可加入沸石减慢加热速度不能防止爆沸加盖更危险38若某液体表面张力σl =0.9 N ⋅m –1 固体表面张力 σs = 1.0 N ⋅m –1 两者界面张力 σs –l = 1.7N ⋅m –1 则液体在固体表面上A 能铺展B 能完全润湿C 能润湿D 不润湿D铺展条件 S =σs–(σl+σs–l) > 0不符合按Young 公式 cos θ =l lσσ−σ−ss完全润湿条件σs–(σl+σs–l)= 0不符合润湿条件σs > σs–l, 不符合不润湿条件σs < σs–l, 符合39已知药粉表面张力σs = 0.1 N⋅m–1药粉与溶剂界面张力σs–l = 0.09 N⋅m–1, 药粉与溶剂的密度一样若将药粉倒入溶剂中会是哪种情况A 药粉不能被溶剂浸湿但会分散在溶剂中B 药粉不能被溶剂浸湿且飘浮在溶剂上C 药粉能被溶剂浸湿并分散在溶剂中D 药粉能被溶剂浸湿但在溶剂中聚集C符合浸湿条件σs > σs–l在溶剂中分散可降低表面能40某一固体做成毛细管后插入水中水沿毛细管上升若将该固体研成细粉密度与水相同撒入水中A 细粉不能被水浸湿但会分散在水中B 细粉不能被水浸湿且飘浮在水上C 细粉能被水浸湿并分散在水中D 细粉与液面接触角大于90°A水在毛细管上升说明该固体可被水润湿σs > σs–l接触角小于90°。

复旦大学药学物理化学1000题电化学121-140

复旦大学药学物理化学1000题电化学121-140

12125°C 时电池反应Hg AgCl Cl Hg 21Ag 22+=+的电动势E=0.0193V 反应的∆S=32.9 J ⋅K–1则该电池的电动势温度系数()1PK V T E −⋅ ∂∂为A 1.70×10–4B 1.1×10–6C 1.01×10–1D 3.41×10–4D P TE nF S ∂∂=∆14P K V 1041.3965009.32nF S T E −−⋅×==∆= ∂∂∴122已知25°C 时物质 Ag AgCl Hg Hg 2Cl 2 S (J ⋅K –1) 43.1 97.9 74.5 194 则电池()Hg Cl Hg a KCl AgCl Ag 22−−的温度系数(V ⋅K –1)为A 6.674×10–4B 1.668×10–4C 3.347×10–4D –1.668×10–4C电池反应 Hg AgCl Cl Hg 2Ag Cl Hg e Cl Hg 21AgCl e Cl Ag 2222+→++→+→−+−−正负()1K T 3.32194211.435.749.97S −⋅=×+−+=∆ 14PP K V 10347.3T E 3.32T E nF S −−⋅×= ∂∂= ∂∂=∆ 123电池在恒温恒压可逆情况下放电其与环境间交换的热量为A ∆HD 相当于电功BQ r =T ∆S124 电池反应的焓变PT E nFT nFE H ∂∂+−=∆中哪一项是可逆反应热QrA∆H B–nFE C P T E T ∂∂ D nF PT E T ∂∂D电池反应焓变PT E nFT nFE H ∂∂+−=∆中前一项 –nFE=∆G=W’ 后一项nF PT E T ∂∂=T ∆S=Q r125 电池在恒温恒压下可逆放电则其与环境的热交换Q 下面哪个式子总是成立的A Q > 0B Q =∆HC Q =T ∆SD Q ≠0C电池可逆放电时其热效应Q 可以是正或负或零视具体电池反应而言但Q r =T ∆S 总是成立的Q H .0'W ,Q 'W S T G H =∆∴≠+=∆+∆=∆Q r 不成立126 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池中进行和在烧杯中进行有许多不同但下面哪一点没说对A 烧杯中反应直接进行电池中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完成B 烧杯中反应化学能全部变成热能电池中反应化学能可变成电能C 若烧杯中反应的焓变为∆H 而电池中反应焓变小于∆HD 烧杯中反应的速率较快电池中反应较慢同一反应不论什么途径进行始态和终态相同时∆H 也相同两种情况热效应可不同在烧杯中反应∆H=Q P 在可逆电池中进行时的热为Q r ∆H=W’+Q r 两者Q P ≠Q r127反应()()()l O H g O 21g H 222=+若通过爆鸣反应完成焓变为∆H 1若通过氢氧可逆电池进行焓变为∆H 2反应物和产物的T p 均相同则两个焓变的关系A ∆H 1=∆H 2B ∆H 1>∆H 2C ∆H 1<∆H 2D 不能确定大小关系A始终态相同状态焓变也相同128某电池298K p °压力下可逆放电时热效应Q r =–100J 则该电池反应的∆H 值A =100JB =–100JC > 100JD <–100JDr Q G S T G H +∆=∆+∆=∆ 自发放电时∆G < 0Q r =–100∴∆H <–100J129用电化学方法测定AgCl 的标准生成热以下A B C D 测定步骤中哪一个是多余的 A将反应组成电池()()Pt ,p Cl a HCl AgCl Ag 2o − B测定T=298K 时电动势E C测定电池在298K 附近的温度系数P T E ∂∂ D测定电池的可逆热Q rD 由P TE nFT nFE H ∂∂+−=∆可知只需298K 时的E 和PT E ∂∂即可计算反应的∆H 即AgCl 的标准生成热130按此式热效率 Aε > 100% Bε = 100% Cε < 100% D以上三者都有可能DH Q H H S T H HG r ∆−∆=∆∆−∆=∆∆=ε 一个能自发进行的电池∆G 和∆H 均为负值Q r > 0 分子负值更大ε > 100%Q r =0ε = 100%Q r < 0分子负值减小ε < 100%131 下面电极中哪一个不属于第一类电极A()a Fe |Fe 2+B) ()(a H |p O ,Pt o 2+C) ()(a Cl |p Cl ,Pt o −2D ) ()(2312a Fe ,a Fe |Pt ++D电极D 分类上为第三类电极氧化还原电极132Pt(铂黑),Cl2 (p °) | Cl – 是气体电极在发生电极反应处的相界面有几个A 有一个B 有二个C 有三个D 不存在均相A只有一个相界面即溶液中的Cl 2的气泡p=101325Pa 与溶液含Cl –界面铂黑是惰性金属不参与电极反应仅是气泡存在的载体和起导电作用133 下面电极中哪一个不属于第二类电极A) (a Cl |Cl Hg Hg 22−−2−C) (a OH |HgO Hg −−D)()a Cd |Cd %12Hg 2+(D镉汞齐电极属第一类电极其电极反应为()+→2Cd e 2Cd 汞齐作负极时134 下面电极中哪一个不属氧化还原电极A+H |H ,Pt 2B++23Fe ,Fe |Pt C++23Ti ,Ti |Pt D++24Sn ,Sn |PtA氢电极属第一类电极135醌氢醌()[]电极属于OH H C O H C ⋅246246A 第一类电极B 第二类电极C 氧化还原电极D 离子选择电极C136 有三种甘汞电极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 摩尔甘汞电极 0.1摩尔甘汞电极 电位V 0.2415 0.2801 0.3338 试判断甘汞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ϕ°在什么范围内 A < 0.2415VB 0.2415—0.2801VC 0.2801—0.3338VD > 0.3338VB从电极电位看Cl –浓度越高电位越小当,其浓度应大于1 mol/kg 时1a Cl =−因此其电位应低于摩尔甘汞电极137 下面关于醌氢醌电极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A 醌氢醌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易于建立平衡B 醌氢醌电极属于氧化还原电极C 可在pH=0 ~14的范围内使用D 操作方便精确度高C醌氢醌电极不适用于pH > 8.5的溶液碱性太强可使氢醌氧化给测定带入很大的偏差138测定pH 用的玻璃电极在电极分类上属于A 第一类电极B 第二类电极C 氧化还原电极D 离子选择电极D属氢离子选择电极139玻璃电极测定pH 时待测溶液的最合适pH 范围是A pH 114B pH 19C pH 412D pH 714B玻璃电极含Na 2O CaO SiO 2等材料这些碱金属在碱性溶液中产生较大误差140 对于浓差电池特征的描述下面说法哪个不正确A 浓差电池内部不存在氧化还原反应B 浓差电池的电动势由浓度差决定C 浓差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 °=0D 浓差电池也有电极反应A 浓差电池中变化的总结果是物质从高浓度或高压力向低浓度或低压力方向转移这种转移是通过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实行的。

复旦物化1000题

复旦物化1000题

式中 K =
2r2 (ρ 2 − ρ1 ) 9η
若 t=8s 则溶胶扩散的距离∆与
下式中 D 为扩散系数
B
D2 2Kg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
胶体化学
C
D Kg
D
(2D ) 2
4Kg
1
B
v= dx = Kg dt
1
x=Kgt
1 1
∆ (2Dt ) 2 (2D × 8) 2 D2 = = = x Kgt Kg × 8 2Kg
若 M 较小 ω1<ω2
30 离心沉降系数 S 的单位是 – A 加速度 g m⋅s 2 B m C s – D m⋅s 1 C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
胶体化学
S=
沉降速度 离心加速度
v m ⋅s = −2 =s 2 ω x s ⋅m
−1
31 离心沉降平衡时 在离转轴距离 x1 近 和 x2 远 处测得的浓度值为 C1 和 C2 对于 的值 A B C D 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C2 值越大 转速越大 C1 介质与粒子密度差越大 x2–x1 越大 C2 值越大 C1 C2 C1
可作如下理解 为主 呈红色 为主 呈蓝色 为主 呈红色 为主 呈蓝色
若以散射为主 若以散射为主 若以折射为主 若以折射为主
粒径大时 粒径大时 粒径大时 粒径大时
呈蓝色 呈红色 呈蓝色 呈红色
主要以吸收为主
呈红色
粒径大时
主要以散射为主
呈蓝色
39 用超显微镜可观察到溶胶粒子及 Brown 运动 A 超显微镜用的是暗视野 B 超显微镜的分辨率与普通显微镜一样 C 可用血球计数器来测定粒子数 D 在超显微镜下看到的是粒子真实大小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
对于由AgNO 3和过量的KBr溶液制备得到的溶胶以下的说法中何者是正确的
A 定位离子是Ag+
B 反离子是Br–
C 扩散层带负电
D 它是负溶胶
D
由于KBr过量生成的AgBr吸附Br–而成为负溶胶反离子是K+扩散层带正电
62
对于As2S3溶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A LiCl
B NaCl
C CaCl2
D AlCl3
D
As 2S3是负溶胶它的反离子正离子的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Al3+价数最高
63
对于Al2O3溶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A KCl
B KNO3
C K3[Fe(CN)6]
D K2C2O4
C
Al 2O3是正溶胶它的反离子负离子的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Fe(CN)6]3–价数最高
64
用AgNO 3和KI过量制备的AgI溶胶下列电解质中对溶胶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A La(NO3)3
B Mg(NO3)2
C NaNO3
D KNO3
A
当KI过量时制备的AgI溶胶是负溶胶它的反离子正离子的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La3+价数最高
65
测定不同电解质对某一浓度的Fe(OH)
溶胶的聚沉值mmol/L数据如下
1/2BaCl2K2SO4
NaCl KCl
0.205
9.65
9.25
9.00
由此得到下面的结论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 Fe(OH)3是正溶胶
B 正离子对聚沉影响不大
C 二价负离子比一价负离子聚沉能力强
D 相同浓度的KCl和BaCl2聚沉能力相似
D
带有二价负离子的K2SO4的聚沉值最小即聚沉能力最强说明Fe(OH)3是正溶胶选项A B C都是正确的相同浓度的KCl和BaCl2后者Cl–浓度比前者大一倍因此聚沉能力不等
66
测定不同电解质对某一浓度Fe(OH)
溶胶的聚沉值mmol/L数据如下
KCl
KI K2SO4
KBr
0.205
16.0
12.5
9.00
由此得到下面的结论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 Fe(OH)3是正溶胶
B 二价负离子比一价负离子聚沉能力强
C 一价负离子聚沉能力排序为Cl–>Br–>I–
D 一价负离子聚沉值排序为Cl–>Br–>I–
D
带有二价负离子的K2SO4的聚沉值比一价离子小得多即聚沉能力强得多说明Fe(OH)3
是正溶胶选项A B C都是正确的选项D按聚沉值排序排反了
67
在Fe(OH)3Mg(OH)2As2S3和AgI制备时AgNO3过量四种溶胶中哪一个与其他三种溶胶混合时会发生聚沉
A Fe(OH)3
B Mg(OH)2
C As2S3
D AgI
C
As2S3是负溶胶其他三种多为正溶胶正负溶胶混合会发生聚沉
68
江河水中含有的泥沙混悬物在出海口附近发生沉淀原因有多种其中与胶体化学有关的因素是
A 盐析作用
B 电解质聚沉作用
C 溶胶互沉作用
D 破乳作用
B
江河水在出海口与海水混合海水中含大量电解质使泥沙混悬物发生沉淀
69
加入电解质可使溶胶聚沉加热也可使溶胶聚沉两者共同点是
A 增加胶粒间碰撞频率和碰撞强度
B 使胶核吸附的定位离子解吸
C 破坏胶粒表面的双电层结构
D 改变胶粒表面的荷电的电性
C
70
关于溶胶的稳定性下面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 溶胶中电解质越少越稳定
B 溶胶中电解质越多越稳定
C 胶粒布朗运动越激烈溶胶越稳定
D 胶团扩散层中反离子越多越稳定
D
胶团的结构可分为胶核吸附层和扩散层吸附层和扩散层的界面处电位称动电位若扩散层中反离子越多说明动电位越大溶胶越稳定
71
不同配方的墨水混合后有时会发生沉淀以至不能使用这是因为
A 电解质的聚沉作用
B 胶凝作用
C 乳液聚合
D 溶胶互沉作用
D
墨水是溶胶体系不同配方的墨水的电性可能不一混合时发生互沉
72
对As2S3溶胶用KNO3作沉淀剂聚沉值为50mmol⋅L–1若用K2SO4作沉淀剂聚沉值估计约为
A 100mmol⋅L–1
B 50mmol⋅L–1
C 25mmol⋅L–1
D 12.5mmol⋅L–1
C
As2S3溶胶是负溶胶起聚沉作用的主要是反离子K+聚沉值为50mmol⋅L–125mmol⋅L–1的K 2SO4即有50mmol⋅L–1的K+因此可估计为25 mmol考虑到SO42–的保护实际值会偏离此值
73
溶胶和高分子有共同点但下面哪个不是
A 粒径范围相同
B 相同浓度时渗透压相同
C 扩散速度都较慢
D 都不能通过半透膜
B
一般溶胶渗透压较小高分子渗透压较大
74
下面对于大分子溶液与溶胶性质上区别的叙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 前者粘度大后者粘度小
B 前者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后者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C 前者是均相的后者是多相的
D 前者的渗透压较小后者较大
D
应该是大分子溶液的渗透压较大溶胶的渗透压较小
75
下面几项中哪个使高分子在结构上的柔顺性变差
A 增长链段的长度
B 减少分子活动的空间障碍
C 改善高分子与介质的亲合性良溶剂
D 增加介质温度
A
柔顺性是指高分子结构上链节链段活动的灵活性链段越长柔顺性越差
76
高分子溶液对理想溶液产生的偏差下面所说哪一个不正确
A 蒸汽压产生负偏差
B 渗透压产生负偏差
C 混合熵产生正偏差
D 混合的∆G产生负偏差
B
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π>CRT正偏差
77
下面关于高分子平均摩尔质量与测定方法之间联系哪一个是正确的
A 数均摩尔质量是由光散射法测定的
B 质均摩尔质量是由粘度法测定的
C Z均摩尔质量是由超离心法测定的
D 粘均摩尔质量是由渗透压法测定的
C
数均摩尔质量
渗透压法 Z 均摩尔质量超离心法 质均摩尔质量光散射法 粘均摩尔质量粘度法
78
同一高分子化合物的数均摩尔质量M n 质均摩尔质量M w 及Z 均摩尔质量M z 之间关系为
A M n <M w <M z
B M z <M n <M w
C M z <M n <M w
D M w <M n <M z
A
79 高分子化合物质均摩尔质量与数均摩尔质量之比n
w M M 可表示分子质量的分散度下面哪个情况分散度最大
A n
w M M =1 B
n w M M =0.9 C
n w M M =1.1 D n w M M =–1.2
C
n
w M M 的值越大分子质量分布就越分散 当n w M M =1时不分散Q M w >M n >0因此选项B
D 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80 若在高分子化合物中加入一些摩尔质量较低的分子
这对数均摩尔质量M n 的影响是
A M n 增加
B M n 减少
C M n 不受影响
D 有的化合物使M n 增加也有的使M n 减少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