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网络体系结构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

1.网络体系结构是层次和协议的集合。

2.网络协议:通信双方在通信中必须遵守的规则。用来描述进程之间信息交换过程的一组

术语。

3.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和交换规则(时序、定时)。

a)语法:规定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b)语义:规定通信双方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

c)交换规则:规定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4.分层设计

a)为了降低协议设计的复杂性,采用层次化结构。

b)每一层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c)N层是N-1层的用户,是N+1层服务的提供者。

d)第N层和第N层通信,使用第N层协议。

e)实际传输数据的层次是物理层。

f)分层的优点:

i.各层之间相互独立,高层不必关心底层的实现细节。

ii.有利于实现和维护,每个层次实现细节的变化不会对其它层次产生影响。

iii.易于实现标准化。

g)分层原则:每层功能明确,层数不宜太多也不能太少。

h)协议是水平的(对等层通信时遵守的规则)

i)对等层:通信的不同计算机的相同层次。

j)接口:层与层之间通过接口提供服务。

k)服务: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

5.网络中进行通信的每一个节点都具有相同的分层结构,不同节点的相同层次具有相同的

功能,不同节点的相同层次通信使用相同的协议。

6.数据传输的过程

a)数据从发送端的最高层开始,自上而下逐层封装。

b)到达发送端的最底层,经过物理介质到达目的端。

c)目的端将接收到的数据自下而上逐层拆封。

d)由最高层将数据交给目标进程。

7.封装:在数据前面加上特定的协议头部。

8.层次和协议的关系:每层可能有若干个协议,一个协议主要只属于一个层次。

9.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层之间交换的信息报文。

10.网络服务:计算机网络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两种: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11.OSI/RM(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a)应用层面向用户提供服务,最底层物理层,连接通信媒体实现数据传输。

b)上层通过接口向下层提出服务请求,下层通过接口向上层提供服务。

c)除物理层以外,其他层不直接通信。

d)只有物理层之间才通过传输介质进行真正的数据通信。

12.OSI的特点:

a)每层的对应实体之间都通过各自的协议进行通信。

b)各计算机系统都有相同的层次结构。

c)不同系统的相应层次有相同的功能。

d)同一系统的各层之间通过接口联系。

e)相邻两层之间,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上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13.物理层

a)描述:

i.是网络的最底层

ii.向下是物理设备之间的接口

iii.向上为链路层提供数据流传输服务

iv.是纯硬件实现其功能

v.任务:实现物理上的信息传输

vi.物理层协议是各种网络设备进行互联时必须遵守的底层协议。

b)功能:

i.为数据端设备提供数据传送数据的通路

ii.数据传输

iii.定义通信结构的物理特性。

1.机械特性:接口的形状和尺寸,针脚的个数

2.电气特性:物理信道上传输比特流时信号电平的大小、数据编码方式

3.功能特性:每个针脚的功能(接口的信号线:数据线、控制线、定时线、

地线)

4.规程特性:工作规则和时间顺序

c)接口标准:RS-232D (25针)、X.21、RS-232C、RS449、V.24

d)物理层的网络设备:中继器、集线器、传输介质

14.数据链路层

a)位置:介于物理层于网络层之间

b)描述:把物理层的袁术数据打包成帧,并负责帧在计算机之间无差错进行传递。

c)传输数据单元:帧。最小的语义单位。

d)主要目的:将一条原始的、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对网络层逻辑上的、无差错的数

据链路。

e)主要功能:

i.链路管理

ii.帧同步

iii.流量控制

iv.差错控制

v.透明传输

vi.寻址

f)协议

i.面向字符型的同步协议:BSC(二进制同步通信规程)、半双工协议

ii.面相比特型的同步协议:HDLC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定义了三种帧类型

1.信息帧:用于数据传输,简称I帧

2.监视帧:用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简称S帧

3.无编号帧:用于提供链路的建立、拆除及其他多种控制功能,简称U帧

g)层次划分:MAC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负责物理寻址和对网络介质的访问管理。

LLC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建立和维护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链路连接。

h)设备:网卡、网桥、交换机

i)同步技术

i.位同步(同步技术)

1.传输单位:数据块(帧)

2.特点:要求复杂的同步技术、代价高、效率高、便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3.描述:在发送数据之前发送一个同步字符SYN,然后发送数据,结束时发

送同样的同步字符SYN。

ii.字符同步(异步同步技术)

1.传输单位:字符

2.特点:要求收发时钟近似相同,设备简单,效率低、适用于低俗场合、费

用较低

3.描述:将每一个字符前面加一个起始位,字符结尾后添加一个终止位然后

传输。

15.网络层又称为IP层

a)也称为通信子网层

b)负责控制通信子网的操作、实现数据从网络上的任意节点准确无误地传输到目的节

点。

c)主要目的:为分组选择最近路径,通过通信子网到达通信子网到达目的主机。

d)传输单位:分组

e)功能

i.路径选择:向传输层提供两种接口:数据报、虚电路

ii.流量控制:功能:防止因过载而引起吞吐量下降、时延增加、避免死锁。

iii.数据的传输与中继

iv.清除子网的质量差异

f)网络服务:可分为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i.虚电路服务(X.25)

描述: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

过程:建立连接、传输数据、拆除链接

适合传输大批量的数据

特点:当报文较长时,差错控制由通信子网完成、分组按顺序到达,不重复、不丢失,接收端无需排序。

ii.数据报服务

描述:每个分组单独选路,每个分组中都含有目的地地址。

适合传输小批量的、突发性的数据

特点:报文比较短,随机到达目的节点,不能按序到达,接收端需要排序

g)设备:路由器、桥由器、三层交换机

16.传输层

a)位置: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之间

b)作用:在两端计算机内的进程间、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传输

c)向高层用户屏蔽了底层通信子网的细节,传输层不对数据加工处理。

d)服务:

i.寻址:在用户进程间提供可靠和有效的端到端服务,传输地址,主机分配的端

口号

ii.建立连接

iii.流量控制

iv.崩溃恢复

e)多路复用技术:把多个低速信道组合成一个高速信道的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