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思路解读2016.9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整体思路介绍
• 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以 “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希望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 学习起点;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 悟”等活动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 表达、分享、交流,进而引导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通 过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的冲突、碰撞、共认等促进学生个 体经验的调整、扩展;最后均以“拓展空间”结束,希望 使教学能够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
7.知识到价值,功能改进
三、总体框架
七年级上学期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走向 新的学习生活、与同伴、老师和家人的交往, 核心词是成长,以成长为核心,涵盖、整合有 关学习、自我探索、交往和生命的话题。从引 导学生生活、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依据 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相关要求,本册教材设 计了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作为教学导入使用
运用你的经验
主要 栏目
探究与分享 拓展空间 相关链接
材料+问题
活动+要求
作为学生活动使用,学生在活动后得出 正文观点 结课时拓展延伸使用 课程资源 可让学生自主阅读,也可集体阅读后教 师补充问题,变成活动探究 学生自主阅读和教师讲解均可
辅助 栏目
阅读感悟 方法与技能
材料
3.增强情境体验与对话,提高教学开放性 教材的编写力图促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与教材设计 的内容与问题情境产生一定的共鸣或思想冲突,能够 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真实的内在体验、感受进行对话, 而不是仅仅浮于表面形式。这样的对话无疑会增强课 堂的开放性,如何对课堂生成部分进行恰当的承接、 整合、转化,是对老师的挑战。
一、教材理想
1.一套说真话的教材 2.以道德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的教材 3.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材 4.走向深度学习的教材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思考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思考1. 引言1.1 教材编写的背景教材编写的背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教育部门有必要编写与时俱进、符合时代要求的教材,以引导学生正确树立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
教材编写背景还涉及到反映社会现实和教育需求,教材内容需要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接受其中的道德和法治知识。
教材编写背景还包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教材编写的目的教材编写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传达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法治观念。
教材编写的目的还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道德和法治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教材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启发和成长。
教材编写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使他们成为品德高尚、守法守规的公民,为社会建设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教材编写的原则1. 体现教育理念:教材编写需要贯彻教育部门的指导思想,传达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2. 紧跟时代变化:教材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内容,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3. 科学性和系统性:教材编写应该基于科学的教育理论,内容要有系统性和连贯性,清晰明了,便于学生理解。
4. 适合性和启发性:教材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亲和力,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兴趣。
5. 多样性和趣味性:教材内容应该多样化,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案例分析和互动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思考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思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于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视也日益增强。
在中学阶段,这一方面的教育更是至关重要,因为初中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从内容编写到使用方法上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不断完善的,下面我们将围绕这一教材展开一番思考。
我们来看一下《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
作为初中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教材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人教版的教材编写团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结合了教育理论和实际教学经验,确保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教材内容涵盖了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践应用和案例分析等方面,全面而丰富,有助于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我们来分析一下《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使用。
教材的使用是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和有效。
人教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注重了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教材中还融入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和课外拓展内容,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主动学习意识。
我们还要重视教材的更新和完善。
社会发展和教育观念不断变化,教材的编写必须与时俱进,保持内容的新颖性和前瞻性。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团队一直都在关注社会发展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不断进行教材的更新和完善,确保教材内容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教材的编写和更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等都应该积极参与为教材的完善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共同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设计的,它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教育资源,而且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教材的积极作用,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提升综合素质的有力工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思考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思考道德和法治是社会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道德和法治教育更是关系到他们成长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和使用,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通过对此教材的思考,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素养的培养。
对于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需要将道德和法治的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教材中。
这就要求教材编写者对于道德和法治的本质和重要性有深刻的理解,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学习、社会实践等方方面面。
教材编写者需要具备较强的道德和法治意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编写出符合学生特点和社会实际的教育内容。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需要注重问题导向和案例分析。
道德和法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案例来了解道德和法治的原则和规则。
在教材编写中,需要增加一些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之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道德和法治知识。
在教材编写中,还需要加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教材内容需要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了解社会现实,明白道德和法治对于社会的意义和影响,增强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教材编写者需要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案例研究等方式,让学生自觉地去参与社会实践,明白道德和法治对于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除了教材的编写,对于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使用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思考。
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只有教师本身对于道德和法治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在教学中真正起到引导和启发学生的作用。
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巧妙地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对于学生来说,在使用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讨论。
学生应该从不同层面去理解和探讨教材内容,学会用道德和法治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行为和生活,学会用法治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思考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思考1. 引言1.1 教材编写的重要性教材编写的重要性在于其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成长发展。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和工具,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和支撑。
好的教材能够为学生提供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材编写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保证内容准确、深入、生动。
只有通过精心编写的教材,才能为学生提供有价值、切实可行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教材编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认真对待,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质量,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1.2 教材使用的作用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教材的使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材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理清知识框架,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通过教材,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到相关知识点,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从而形成扎实的知识基础。
教材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优质的教材设计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分析、活动设计等教学方式,教材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加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材使用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通过真实案例的引入和相关实践活动的设计,教材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使学习更加具有实效性和实用性。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使用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正文2.1 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色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色,是指教材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反映当下社会的主要特点和价值观念。
在编写道德与法治教材时,应该结合当前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精神,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刻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法治意识。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思考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思考《道德与法治》是中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法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和使用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围绕教材编写和使用进行思考。
教材编写需要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材编写者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材内容,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教材中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法律案例和道德困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也可以促进学生的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
教材使用需要结合教学实践,注重灵活性和多样化。
教材编写之后,如何将教材有效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同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教师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灵活运用教材,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将教材内容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环境,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如课堂讲授、研究式学习、项目实践等形式,使得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了解道德和法治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材编写和使用也需要与社会资源相结合,形成教学闭环。
道德和法治是贯穿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教材编写和使用也需要与社会资源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增加实践成分。
学校可以邀请法律专家、警察、法官等社会人士来学校做专题讲座或者进行实地教学,使得学生能够直接接触社会资源,了解法律和道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法院、警察局等地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法治的力量,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和使用需要关注教材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教学实践和社会资源,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道德和法治的内涵,培养他们的正确价值观和法治意识。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修订说明
第四单元 快乐的学习 3.兴趣与坚持 生活 二年级上 第一单元 难忘的假期 第三单元 秋天收获多 第四单元 你· 我· 他 二年级下 第三单元 家在自然中 4.多彩的课余生活 3.假期安全真重要 2.果实长大不容易 2.你真棒 2.动物、植物和我们
43 57 71
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 2.社区的文明 地方 第五单元 长大真好 1.我长大了
《道德与法治》修订“变”与“不变”
课程范畴的变化
法律无规定 日常生活依科学规律、习俗、道德等即可规范 合法 需要法律授权或确认。 不合法 如:结婚登记、出生证 法律有规定 不 非法 合 法 违法 犯罪 法律强制要求满足某一条件 如:非法集资、非法拘禁、非法用工 法律强制要求满足某一条件,并对不满 足条件的予以惩罚
文字调整 第一册 P13内文课程名称“品德与 生活”改为“道德与法治” P14对白“在人行横道线前 等候,注意信号灯”改为 “红灯停,绿灯行。红灯亮 起时应在人行横道线前等 候。” P38 画画家人的生肖图 改为“写写家人的生肖,说 说家人或十二生肖的故事” 优化回音壁、诗园、童心岛 的语言
谢谢十五年来的一路同行!
国家观念教育图谱(国旗国歌国徽、涉海涉边)
二年级上第二单元《我是中国人》 中,该单元由五课组成,分别是: 《中秋节》《国庆节》《我爱您, 祖国》《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中华好儿女》。
内容 标注有钓鱼岛、 南沙群岛的中国 地图 小调查:我们的 祖国。
说明
年级
册 次
页码
单 元 导 入 , 帮 助 二年级 学生对我国疆域 有一个直观了解 国 土 面 积 , 含 陆 二年级 地面积、海域面 积。 诗园:我是中国 “ 我 父 亲 是 湖 南 二年级 人 人,我母亲是台 湾人,我是他们 的儿女,我是中 国人”让学生知 道台湾也是中国 的一部分。 香港、澳门、台 让 学 生 了 解 大 陆 二年级 湾街景图 之外的 主权地区 。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思考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思考作为中学生的教材之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而如何编写和使用好这门课程的教材,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下面我将就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进行一些思考,希望对广大教师和学生有所启发。
在教材的编写上,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
教材编写者应该深入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编写难易程度适中的语言表达。
教材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成长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遵守法律、尊重他人、关爱家庭和社会。
教材编写要注重社会实践性和时代性。
教材内容要贴近社会实际,结合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分析,使学生能够从道德和法治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
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获得道德和法治知识,也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和把握时代脉搏。
教材编写要突出实践性和问题性。
教材的编写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要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性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
在教材中要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对于教材的使用,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多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富有趣味和挑战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在课外活动开展中,学校应该注重校本课程的建设和课外拓展活动的组织。
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与方法指导
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与方法指导原因分析:1、新编教材给教师备课带来挑战。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在2016年9月开始启用。
新编教材无论是内容还是栏目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需要很高的学科素养才能对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
2、旧药装新瓶。
这次新编的教材虽然从内容和栏目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有些课题内容是相近的,有教师就用旧教材的内容去解读新教材,导致重难点偏差等。
3、教师教学中对试题解题指导不足,尤其是解题思路分析不足。
课程目标1、通过课程文本学习,了解新教材内容解读分析的基本步骤与方法;2、通过具体单元的内容分析,了解单元课时的具体内容以及课时内容分析的方法。
3、通过试题解题分析指导,了解试题讲解的步骤方法,学会指导学生进行解题思路分析。
理论依据1、系统理论。
系统指的是由一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层次和结构并与环境发生关联的整体。
系统理论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环境关联性功能性等特点。
对教材单元内容进行解读,需要将整个单元和整本教材看作是一个系统,而不是备一节课,解读一节课。
我们在讲解读懂教材单元内容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方法时,对教材进行结构框架分析的方法就是依据系统理论中层次性、整体性、结构性的特点进行的。
2、弹性认知理论。
所谓弹性认知,意指以多种方式同时重建自己的知识,以便对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境领域作出适宜的反应。
这既是知识表征方式(超越单一概念维度的多维度表征)的功能,又是作用于心理表征的各种加工过程(不仅是对完形的修复,而且是对一整套图式的加工过程)的功能。
课程中我们采用表格图示法勾画单元基本框架、思维导图法画出单元的基本内容就是依据该理论。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整体思路介绍
03
以核心素养为 指学生应具备 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 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 于学生知识、技能、情 感、态度、价值观等多 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
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材
改变品德教材的“知识本位”取向,改变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段论”的教 材呈现方式,则是我们编写组的共同价值追求, 这也与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不谋而合。教材 的每一个主题都无不贯穿着核心素养的发展要 求。
11 12 1
10
2
9
3
8
4
765
02以各种开放性活动设计来 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协作与沟通能力更是 我们教材的重要主题
二、教材编写立意解读
01 价值观引领,贯穿始终
02 生活化取材,承接地气
03 主题式编排,由近及远
立意
04 开放性设计,知行合一 05 因应新时代,内容更新
06 思维脚手架,便教利学
问题导向
直面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问题,探寻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路径。
直面问题不是简单暴露社会生活的阴暗面,而是引导学生用马 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待
问题,在青少年学生的脑海中埋下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唯物史 观的种子。
02
以道德的方式
进行道德教育的教材
03
02
生活化取材, 承接地气
生活化取材,承接地气
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理念,教材把“回归生活”作为理 论基础,在教材设计中,从学生不断扩大的生 活范围、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渐次丰富的活 动中,有机整合学习内容。坚持生活与知识的 统一,引导学生过积极健康的道德生活、法治 生活。
一上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2016.9
2
引导学生懂得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培养学生探索人体奥秘的好奇心;通过交流和体验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用耳习惯。
13
11.21~11.25
10.学会自我保健
2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和自我保护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安全地生活和积极预防疾病的态度;懂得初步的自我保健的知识并在生活中运用;通过合作交流、分享,从而学会自我保健的好方法。
7
10.10~10.14
4.可爱的校园
2
了解班级和学校生活中的基本规则,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交流和表达,使学生初步养成文明、守秩序、懂规则的校园生活习惯。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尝试多渠道获取信息,了解并尽快适应小学生生活。
8
10.17~10.21
5.老师,您好
2
通过观察交流,感受老师的辛苦,初步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懂得主动问好、认真学习、体贴关心是尊师行为,激发热爱老师的情感,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4.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开展与同学、老师的交往活动;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2~3
9.8~9.14
2.我爱爸爸妈妈
2
引导学生感知和体会父母的关爱,进而懂得感恩父母,关爱父母,激发学生爱父母的积极情感和态度,从而使爱父母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4
9.18~9.23
3.幸福一家人
11
11.7~11.11
7.好牙伴我离不开健康的牙齿,培养学生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珍爱生命的情感;引导学生改正对牙齿健康有害的做法,指导他们从小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了解牙齿的功能及保健措施和龋齿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方法。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
浅谈如何解读和用好道德与法治教材
浅谈如何解读和用好道德与法治教材《道德与法治》课程是2016年开始在各个中小学开设的一门新课程,它是在之前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课的基础上做的修改,是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
新教材以立德树人为主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中华传统文化以及美德的教育,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同时,加强对法治观念和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针对时代要求,有更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创造性重在引导学生有不断改进与创新生活的热情和追求,养成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意识,使创新意识融于日常生活之中。
如何解读教材、用好教材是每位老师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指导和提升老师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一、运用哲学思维解读教材文本教材文本是老师和学生学习和教授的载体,解读教材要从整体出发,全面的剖析,再到细节分析,准确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明确教材所要表达的价值引领方向以及教学目标定位。
(一)解读教材要做到“四看”“四看”的要求是:1.由大到小——全册——单元——课题——课时。
2.宏观到微观——课标要求、教材体现的新思想。
3.由低到高的衔接——相同的教育内容在不同的年级的任务分配。
4.由粗到细——每课的逻辑思路。
如何理解“四看”:一是看同一个主题内容在全套教材纵向上的衔接和分工,把握其内容上的逻辑联系,由低到高内容上的拓展。
二是看单元内的逻辑结构,了解单元中每一课所承担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具体教学。
三是看每个话题的核心内容及该课的课时划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四是看每一课中的图文表意、文中关键词所指向的教学目标和本课的核心。
(二)教材涉及到的生活事件要辩证的分析和对待,将道德与法治有效融合在教学中应该将法律与道德两者融合起来来进行课程和教学的实施,在教学中的确出现这样的现况:只关注道德的情感认同,忽视了法律的规则约束;只关注法治的显性教育,忽视了道德的隐性涵养;只关注道德是非的判断,忽视了法治思维的实践;只关注表象的规则强制,忽视了背后的道德精神。
结合课例谈谈《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设置思路
结合课例谈谈《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设置思路【摘要】目前我们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还存在只偏重于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于道德习惯的养成,思想情感的培养,造成两者分离、脱节的现象。
因此,探讨如何创造性地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使“一味的说教”和“启发式的引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学校教育在贯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指导思想方面必须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思路一、问题的提出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更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直接向学生辨明思想品德方面的基本观点和基础知识,比其它任何学科和学校的其它教育活动都更为系统、更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它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指导他们的行为。
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学生逐步地学会运用所学观点和方法认识社会;运用道德行为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习惯,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打下初步的基础。
它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奠基的作用。
可见思想品德课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因此,重视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都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体现教育教学思想的目的。
事实上,目前我们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还存在只偏重于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于道德习惯的养成,思想情感的培养,造成两者分离、脱节的现象。
因此,探讨如何创造性地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使“一味的说教”和“启发式的引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学校教育在贯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指导思想方面必须研究的课题。
二、问题的探讨●教学内容:做勇敢的孩子●教学目标:1、能说出什么是勇敢。
2、指出王小丽有哪些勇敢的行为。
3、能正确判断哪些行为是真正的勇敢。
4、自觉向王小丽学习,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程序设计:(一)导入新课。
放音乐讲述《胆小的小白兔》的故事,激发兴趣。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思考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思考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道德和法律意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中小学生的带路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最为重要。
因此,本文将简要讨论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和使用。
一、教材编写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1.寓教于乐。
道德和法律知识应当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差异来定制课程。
3.融合理论和实践。
道德和法律知识仅是一部分,必须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4.适当的难度。
教材的难度应当适当,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以帮助学生实现目标。
二、教材使用教师应当采取合适的方法和工具来教授课程,使课程内容能够真正被学生所理解。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1.引用身边事例。
通过引用学生身边的实例,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有趣且易于理解。
2.进行实地考察。
在班级或小组中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从而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和法律。
3.通过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合法和不合法的行为。
4.进行小组讨论。
在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让同学们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并分析问题。
5.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可以使课程更加丰富多彩,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6.丰富课外活动。
通过参加青少年法治知识比赛、法庭观摩等活动,加深学生的对法律知识的认识。
7.注重道德教育。
学生不仅要学会遵守法律,还要有公正、勇敢、负责任的品德。
总结: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编写和使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我们应该引用身边的例子、进行实地考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多媒体等方法,注重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此外,全社会也可以加强对道德和法治的宣传,提高公众的法律素养,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道德法治课程设计思路
道德法治课程设计思路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本章节“道德法治”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础的法治概念,理解法律的基本功能和作用,认识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学生将能够记住我国法律的基本分类,列举出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概述法律对个人及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锻炼学生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他们面对法律问题时的决策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积极态度,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加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法治社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理解公平正义的法治价值,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互动式、情境式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法治教育的生活化和实践性。
学生特点:考虑到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合作意识初步形成等特点,课程设计将采用生动有趣的案例和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合作中发现和学习法律知识。
教学要求: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案例解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将法治理念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在理解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最终实现学生法治素质的整体提升。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道德法治”教学内容围绕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以下安排:1. 法律的基本概念:介绍法律的定义、特征、功能和作用,使学生理解法律的本质和重要性。
2. 法律的分类:概述我国法律的类别,如宪法、刑法、民法等,重点讲解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法规。
3. 法律与生活的关系:通过案例剖析,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认识到遵守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
4. 法律权益保护:教授学生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掌握基本的法律维权途径。
5. 法治意识的培养:通过讨论、分享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良好的法治意识。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思路及主要内容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思路及主要内容我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从教材研发背景、编写指导思想、教材框架及说明、编写思路与教材特点、四个方面分享:一、教材研发背景1.新世纪的课程改革——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2.一标多本——预设:多样中的一致,一致中的多样。
——鼓励竞争,优胜劣汰。
3.德育教材的独特性与新安排——统编、示范?(招标与流标:各版本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特点,没有一家能达到统编的高度。
)——201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聘请鲁洁教授为品生品社教材总主编,接受任务。
——教材执行主编高德胜教授、孙彩平教授。
——教育部办公厅、基教二司专函4.课程名称的变化背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1)《18大报告》(201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3)《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年3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思路解读2016.9
二、基于学生品德发展,以生活逻辑为主整合课程 内容,构建教材内容体系
(一)针对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道德与法Fra bibliotek课程目标的关键词
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 一、道德品质 关键词 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 自立自强、团结友善、爱岗敬业等 自尊自爱、情绪情趣、乐观向上、 坚强意志、健全人格、交往合作、 善于竞争等 法律作用、学法守法、宪法精神、 公民意识、权利义务、程序意识、 维护人权、民事责任、依法办事、 依法治国等 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全面小康、 国家利益、国家观念、开放意识、 世界眼光等 有序参与、党的领导、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等 文化传统、民族精神、文化选择、 文化强国、兴国之魂等 和谐社会、和谐自然、和谐世界、 可持续 发展、绿色生活等
第11课 可持续发展重长远
第14课 为社会稳定发展做贡献
第16课 走向世界的中国
第18课 幸福人生我选择
第12课 协调发展奔小康
23
二、基于学生品德发展,以生活逻辑为主整 合课程内容,构建教材内容体系
(三)用“单元、专题课、项目、内容层次”四级标题,来构建教材 的内容体系(以七上第四单元为例)
第四单元 历经风雨 才见彩虹
第二单元 学会交往 天地宽
第三单元 合奏好生活 的乐章
第四单元 人身权、受教育权: 美好生活最相关
第五单元 保护好我们 的经济权利
20
教材的基本框架(三年制)
八年级下册 (法治专册 )
第一单元 维护宪法权威 弘扬宪法精神
第二单元 建设法治中国
第三单元 造福人民的国 家基本制度
第四单元 权利义务伴我行
16
二、基于学生品德发展,以生活逻辑为主整 合课程内容,构建教材内容体系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思考
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思考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不仅涉及到学生自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法律意识等方面,也关乎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因此,对于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要高度重视。
一、指导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应当真正做到贴近学生实际和现实生活,以学生为本、以实际为依据,尊重学生主体,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感受到积极的价值体验。
二、编写原则1.符合教育规律,以学生成长为目的。
编写教材应考虑学生的认知、心理、跨文化的交流和国际观念,帮助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并进行价值取向的塑造。
2.引入时代元素,紧跟社会发展。
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的编写、更新应当有意识地塑造社会、文化和时代因素,使其更具有现实意义。
3.结合实际案例,提高生命体验。
编写教材需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和现实生活,将道德与法律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并提高生命体验。
4.注重德育教育,培养道德品质。
道德与法治是德育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应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材的编写中,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使用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学生应该在课程中学习到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法律规定,形成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的良好习惯。
2.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价值观念。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遇到各种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思考问题,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3.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学生应当不断接受道德约束,习惯于自我约束,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教师的启发式提问,让学生尝试去分析、解决问题,并向学生提供不同的观点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其产生自己的理解和解决方法。
2.案例教学法。
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的案例,因此在课程中可以提供诸如生活中的案例、新闻报道等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性看待事实,分析问题的根源并从案例中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新教材的编写依据
1、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2、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 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4、《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3
课程更名后教材呈现的变化
1、在具体内容上,维持原来道德、心理、法 治、国情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法治的比重; 2、从育人目标上,强化了国家实现教育和公 民实现教育的力度。 如:增加了刑诉、民诉等程序法,是为了 引导学生感悟“程序公正”,“让其既知道 法律保护我们,又知道法律怎样保护我们的 ”。
(五)给学生留出充足的学习成长空间 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国家和社会的进 步,为学生创造幸福生活尽一分力,为国家、社 会的文明和谐尽一分力。教材只是课程内容的基 本载体或主要载体,不可能是教育内容的全部。 给学生一片天空,他会飞的更高更远。 一是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 二是给学生留出活动空间。———— 三是给学生留出规划美好未来的机会和空 间。————
五、政治认同
六、文化自信
七、社会和谐
八、人生价值
个人理想、民族复兴、奉献创造、 劳动就业等
12
核心素养
简单地说核心素养就是适应人的终身发展和 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 核心素养是学科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能力 ,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13
二、基于学生品德发展,以生活逻辑为主整 合课程内容,构建教材内容体系
17
教材的基本框架(三年制)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 新的学习生活
第二单元青春的 脚步 青春的气息
第三单元 生活告 诉自己“我能行”
第四单元 历经 风雨才见彩虹
第五单元 走进 法律与法同行
第1课 新生活 新面貌
第3课 人们说我 长大了
第5课 我自尊 我自爱
第7课 风雨中我 在成长
第9课 法律在 我们身边
第2课 新自我 新期待
第4课 青春多 美好
第6课 人生自强 少年始
第8课 宝剑锋 从磨砺出
第10课 维护法 律尊严
18
教材的基本框架(三年制)
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相逢 是首歌
第七单元 心中 拥有灿烂阳光
第八单元 珍爱生 命热爱生活
第九单元 撑起法 第十单元 在社会生 律保护伞 活中学会选择
第11课 我与同伴 共成长
5
一、突出“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 的主题
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既指教育目的 (目标),又指教育内容,融合到教育的 过程和环节中。这一理念,在教材的编写 中得以较好贯彻。
6
一、突出“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 的主题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含着“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
归结起来,品德教育最终指向是价值观和价值标准教 育,是要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是要塑造学生的德 性和健康人格。
8
一、突出“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 的主题
(三)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直面学生对美好生活 的期待
思想品德课程要更好地实现国家社会需 要和个人成长发展需要相统一。面对复杂 而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适应国家经济社 会发展的新情况,如何帮助学生在社会问 题面前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给学 生以生活的勇气和力量,促进学生健康成 长,是思想品德课程应着力解决的重大问 题。
第七课 风雨中我在成长
第八课 宝剑锋从磨砺出
人生难免有挫折
就这样风雨兼程
我们选择坚强
在磨砺中走向坚强
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挫折并不可怕
对待态度不同结果就不同
寻求战胜挫折的方法
主动寻求帮助
学会自我疏导
24
三、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好地坚持“品 德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帮助学生架 起学科知识与生活的桥梁
人是生活中的人,品德源于生活,良好品德的 养成离不开生活。生活本身就是极富意义的,同 时又是发展变化、复杂多样的。道德与法治课程 涉及的道德、心理、法律和国情等知识的学习不 同于其他学科,品德教育的最终指向是学生过有 道德的生活、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使自己的生命 更精彩。因此,德育课程知识学习的逻辑体系应 孕育在生活中,教学应注重讲究生活的逻辑,教 育应回归生活,实现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帮助学 生架起学科知识与生活的桥梁,德育课程才具有 生命的活力,才能激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第五单元 生活中的民事 法律行为
第1课 宪法是 国家的根本法
第3课 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
第5课 拥护国 家基本制度
第7课 宪法赋予 公民基本权利
第9课 维护民事 权利 规范民事 行为
第2课 增强宪法意 识 树立宪法权威
第4课 法律的生 命力在于实施
第6课 走进国 家机构
第8课 宪法规定 公民基本义务
第10课 增强民事 责任意识 培养 契约精神
9
一、突出“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 的主题
(四)选取有教育意义、有价值的案例、 故事、调查资料等生活素材,赋予学生生 活的正能量
德育课程的教材,必须有正确的价值导向, 必须赋予学生生活的正能量。赋予学生生 活的正能量,是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的 应有之意。
10
一、突出“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 的主题
29
教材正文示例
我给自己画个像
30
生活感悟体验性活动示例
课程性质: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 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课程基本理念: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设计思路:课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
7
一、突出“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 的主题
4
教材的主要特点
主题整合、活动引领,呈现灵活、生动自然,促思导行、内涵厚 重、奠基成长,是本套教材不变的追求。 (一)构建生活主题单元,凸显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的主 题,更好实现教材的生活化 (二)注重活动引领,提升教材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 (三)灵活的呈现方式 (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融合,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注 重品行教育 (五)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含量,凸显教材的文化底蕴 (六)在准确的前提下,追求生动、优美、亲切、自然的语言风格 (七)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体现“教学即评价”的思想
(二)树立品德观念,把握好教育内容注重
“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关键词:品德、生活、美好。品德, 是教育内容,更是教育观念;生活,是载体,更是教育途径,教育内 容一定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美好,是目标,更要表达我们对生活 的期待。 首先,要突出教育内容中保护个人生活、促进个人成长和促使经 济社会发展的道理。 其次,要把教育内容的重点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和价值 标准上,放到行为能力培养亦即“怎样做”“怎么办”上。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 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 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旨 在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 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 基础。
二、心理健康
三、法治观念
四、国家意识
27
专题课 生动优美的 导言 项目内容 成长故事
活动路径
生活主题单元“主题故事导引”示 例
28
正文要有创造性语言
“别忘了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你也是一道美丽 的风景”。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 学会学习的人”。 “冲动是魔鬼”。 “不经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 便便成功”。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法律让生活更美”。 “法律面前谁也没有牛的权力”。
25
三、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好地坚持“品 德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帮助学生架 起学科知识与生活的桥梁
(一)创新编写体例结构,便于在“三贴近”原则指导下, 采用灵活的呈现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26
生活主题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生活主题单元 主题故事导引 生活故事 引发思考 专题课学习与 探讨 专题课 探究实践平台 活动目标 我在成长 我的进步 还有什么困惑 或问题 我还希望 倾听他人的 心声
16
二、基于学生品德发展,以生活逻辑为主整 合课程内容,构建教材内容体系
3.以生活主题单元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
关于教材教育内容的整合,概括地说即是:以生活逻 辑为主,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以“我 与他人 与集体(学校) 与国家和社会 与世界”的关系为主线;在生活主题单元的架构下, 进行整体上的有机整合和局部相互渗透性整合。
品德教育让生活更美好
——《道德与法治》教材 (山东人民版)编写思路解读
张建华 2016年9月
1
思想品德更名为《道德与法治》
一、更名的缘由 1、贯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提升青少年在法治中国依法办事,依法维 权的能力 有利于青少年增强“自觉守法,遇事找法, 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11
二、基于学生品德发展,以生活逻辑为主整合课程 内容,构建教材内容体系
(一)针对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的关键词
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 一、道德品质 关键词 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 自立自强、团结友善、爱岗敬业等 自尊自爱、情绪情趣、乐观向上、 坚强意志、健全人格、交往合作、 善于竞争等 法律作用、学法守法、宪法精神、 公民意识、权利义务、程序意识、 维护人权、民事责任、依法办事、 依法治国等 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全面小康、 国家利益、国家观念、开放意识、 世界眼光等 有序参与、党的领导、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等 文化传统、民族精神、文化选择、 文化强国、兴国之魂等 和谐社会、和谐自然、和谐世界、 可持续 发展、绿色生活等
1.以生活逻辑为主,实现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
理论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