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突触传递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突触传递

化学突触传递是以释放化学递质为中介的突触传递。

它是哺乳类动物和人类神经系统内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

1. 【突触的结构】

1. 突触指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特殊分化部位。

(1) 突触前神经元的突起末梢膨大呈球形,称突触小体。

(2) 突触小体的胞浆内有许多囊泡,称突触小泡,内含高浓度的神经递质。

(3) 突触小体的胞浆内还含有线粒体;

功能:①提供能量;②也可能与递质的合成或失活有关。

2. 电镜下观察到突触由三部分组成:【模式图】

(1) 突触小体的膜称突触前膜,与突触前膜相对的胞体膜或突起的膜称突触后膜;两膜之间称为突触间隙,含有粘多糖和糖蛋白等物质。

①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比一般神经元膜稍厚,

②突触后膜通过受体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而发挥生理效应。

(2) 一个神经元的突起末梢反复分支后形成的许多突触小体,可与许多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构成突触。因此,

①一个神经元可以通过突触传递影响多个神经元的活动;

②一个神经元又可通过突触接受多种不同性质神经元的影响。

2. 突触的分类

(1) 根据突触接触部位不同,可分为:

轴-树突触、轴-体突触和轴-轴突触。

(2) 根据突触对后神经元效应的不同,可分为:

①兴奋性突触突触间隙约30nm,突触小泡为圆球形;

②抑制性突触突触间隙约20nm,突触小泡呈扁平形。

3. 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1) 信息在一个神经元范围内的传播称为传导;信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播则称为传递;

(2) 【化学突触的传递】指突触前神经元通过释放化学递质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活动过程;化学突触的传递指突触前神经元通过释放化学递质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活动过程。

1. 化学突触的传递的主要步骤:

(1) 突触前膜去极化,前膜Ca2+通道开放;

(2) Ca2+内流,突触小泡前移;

(3) 胞裂外排,释放递质;

(4) 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改变后膜通透性,产生突触后电位;

(5) 后电位总和。

2. 在突触传递过程中,细胞外液中Ca2+的浓度具有重要作用:

(1) 降低轴浆粘度,以利突触小泡前移;

(2) 消除突触前膜上的负电荷,便于小泡与前膜接触、融合和破裂。

3. 如果减少细胞外液中Ca2+的浓度,递质释放减少;反之,增加Ca2+浓度,递质释放量增加。

4. 不同的突触,其前膜释放的递质和后膜上的受体不同,便会出现不同的突触后电位,从而对后神经元产生不同的效应。

(3) 【兴奋性突触的传递】

1.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如图〗是可引起后膜去极化,产生以电紧张形式扩布的局部去极化电位。

2. 兴奋性突触传递基本过程:

(1) 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前神经元的突起末梢,突触前膜去极化;

(2) 突触小泡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提高后膜对Na+、K+、Cl-尤其是对Na+的通透性;

(3) 由于Na+的内流,引起后膜去极化,产生EPSP;

(4) 当EPSP总和达阈电位水平时,轴丘处爆发动作电位;

(5) 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4) 【抑制性突触的传递】

1.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是可降低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阻止其产生动作电位的局部去极化电位。

2. 抑制性突触传递基本过程:

(1) 神经冲动传到突起末梢,突触前膜去极化;

(2) 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提高后膜对K+、Cl-尤其是Cl-的通透性;

(3) 由于K+的外流和Cl-的内流,使后膜电位增大,产生IPSP;

(4) IPSP降低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阻止其产生动作电位;

(5) 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5) 任一时间内突触后膜的状态实际上是EPSP和IPSP的代数和。

缝隙连接

缝隙连接是电突触传递方式。

1. 缝隙连接很紧密,神经膜的间隙只有2nm~3nm,且存在许多桥状结构。

(1) 缝隙连接部位的电阻较低,信息可直接扩布,作双向信息传递;

(2)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普遍存在,传递速度明显快于化学突触传递。

2. 缝隙连接可见于

(1) 胞体与胞体、树突与树突、胞体与树突之间;

(2) 树突与胞体、树突与轴突、胞体与轴突之间。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1.非突触性化学传递是一种无特定突触结构的传递,称为空间传递形式。

(1) 此类传递的前神经元轴突末梢有许多分支,分支上布满许多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囊泡的曲张体。

(2) 当神经冲动到达时,曲张体便释放活性物质,通过细胞周围的液体扩散到邻近的靶细胞,与其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生理效应。【参见:神经突触模式图】

2. 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很独特,它不存在突触的对应支配关系,对于实现神经系统的复杂调节功能有重要意义。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膜释放、具有携带和传递神经信息功能的一些特殊化学物质。

1. 作为神经递质,它必须具备下列5个条件:

(1) 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物质及相应酶系统,并能合成递质;

(2) 合成的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神经冲动到来时能将其释放入突触间隙;

(3) 能与突触后膜相应受体结合,产生特定生理效应;

(4) 在突触部位存在使递质失活的酶或摄取回收机制;

(5) 有特异的受体阻断剂能阻断递质的作用,也有激动剂能增强递质的效应。

2. 神经递质的种类及分布。

(1) 由传出神经末梢所释放的神经递质,称外周神经递质;

(2)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参与突触传递的神经递质,称中枢神经递质。

3. 各类神经递质的生物合成、贮存、释放和失活:

(1)【外周神经递质】的种类及其分布:

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肽类递质。

1. 乙酰胆碱(ACh):

(1) 凡释放ACh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胆碱能纤维。

(2) 分布:见于5种纤维:

①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②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③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④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和骨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纤维);

⑤躯体运动神经。

2. 去甲肾上腺素(NA):

(1) 凡释放NA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肾上腺素能纤维。

(2) 分布: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除交感胆碱能纤维外)。

3. 肽类递质:

(1) 能释放肽类化合物的神经纤维称肽能神经纤维。

(2) 种类:血管活性肠肽、促胃液素和生长抑素等。

(3) 作用:主要是抑制胃肠运动。

(2)【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及其分布:

乙酰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肽类

1. 乙酰胆碱(ACh):

凡释放ACh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胆碱能纤维。

作用:在中枢,ACh递质绝大多数起兴奋作用。

分布:ACh的神经元分布比较广泛,

(1) 主要是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和丘脑、纹状体等脑区;

(2) 也存在于边缘系统的梨状区、杏仁核、海马等部位。

2. 单胺类

包括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A)和5-羟色胺(5-HT)

分布:

(1) 多巴胺:主要分布在黑质-纹状体系统;中脑一边缘系统和结节-漏斗通路等区域。

(2) NA:主要分布在延髓、中脑和脑桥内。

(3) 5-HT:主要分布于低位脑干中央的中缝核群。

作用:它们具有兴奋或抑制作用,但以抑制作用为主。

(1) 多巴胺:是锥体外系的一个重要递质,主要起抑制效应。

(2) NA:上行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起兴奋作用,投射到下丘脑、边缘叶对情绪活动有激发作用;下行纤维到脊髓,对运动神经元有抑制作用。

(3) 5-HT:向上投射纤维有抑制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的效应,起到稳定精神活动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