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艺术的对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艺术的对话

作者:谭嘉仪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7年第08期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日常生活与艺术的对话更为频繁,联系愈加密切,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再一次被凸显,两者之间的矛盾也因为文化环境的变动从而愈演愈烈。本文旨在探讨当代文化研究中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意义,从而对艺术与生活的当代境况作出阐述。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泛化大众文化艺术生活

过往,大众普遍认为艺术与生活是分离的——由于艺术的专业性与贵族性,人们对艺术望而却步,生活与艺术有着严格的界限。但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艺术被新兴技术拉下神坛,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界限被逐渐抹消。“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运动过程就恰如其分地解释了生活与艺术的两种不同审美态度的交融对话。

一.日常审美化的内涵

从学理的层面而言,日常生活审美化,指的是艺术与日常生活加以区分的观念正在消解。实际上,“日常生活审美化”最早是由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于在新奥尔良举行的“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提出,他在其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呈现》的演讲中指出“我们可以在三种意义上谈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一是消解艺术和日常生活之间界限的艺术亚文化的产生,即20世纪初期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和超现实主义运动。其影响主要是‘消解了艺术的灵气、击碎艺术的神圣光环’并使‘艺术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上’。二是指‘艺术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上’。日常生活开始朝着艺术的审美化方向发展。所谓艺术参与生活的谋划其实就是指艺术放弃了自律性转而与大众消费文化联袂构筑时尚和流行。三是指‘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①除此之外,费瑟斯通还提到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即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的日常生活审美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而对这两个层面的理解,费瑟斯通在其日后的著作中将有更深刻的阐述。在中国国内,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研究,则较早见于陶东风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一文。根据陶先生在文章中对“日常生活审美化”阐释,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逸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如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等与其他社会活动没有严格界限的社会空间与生活场所。在这些场所中,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社交活动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②由此看来,陶先生所指涉的命题已不再只是停留在社会学范畴,而是更为深入地延伸至文化研究的相关领域。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分类

通过对概念的整合分析,“日常生活审美化”可简单分为表层审美化(物质的审美)和深层审美化(非物质的审美)两个方面。而表层审美化就是物质生活的表层美化、社会主体的表层美化、文化产业的表层美化。随着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大力推动了大众日常生活的表层审美化。因为,当大众文化被纳入到“文化工业“的模式后,就会形成一种大众审美文化的泛化趋势,从而加速推进“表层审美化”,最终为现实生活披上艺术化的外衣。但是,要想真正为现实生活呼唤出艺术化的灵魂,就必须要借助“深度审美化”的力量——大众审美(如鲍德里亚所提出的“高度现实性”模拟体)和精英审美(如福柯等人所追求的“审美生活”)。相对“表面审美化”而言的“深度审美化”,则是一种深入人们内心世界的审美态度,通过外在文化的改变和塑造,大众的内部世界出现了“深度审美化”,这是一种非物质的审美,是具有明显的大众与精英之间的“文化区隔”的,是在雅俗分化的不同社会群体中得以实现的。“深度审美化”的实现可以弥补“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审美态度在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交融中所出现的缺漏。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意义

“日常生活审美化”将艺术的审美态度直接引进日常生活中,审美主义与消费主义又一同编织了一张巨网,将生活捆缚在其之中,从而使得大众文化被艺术审美的气息所熏染,物化的世界裹挟着美的设计——大众传媒、商品包装和身体都难逃美学的捕捉,艺术从远离生活变得触手可及。当代社会之所以会出现此等文化景观,并非无来由的。“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文化产业”的勃兴,感性与欲望大行其道,社会文化充斥着商业性和娱乐性,从而导致“审美非功利性”的消解,传统的美学原则因此遭遇驱赶,超绝平庸的文化分隔和等级分明的审美态度并不利于艺术与生活进行沟通交流,“日常生活审美化”恰好弥补了其缺失。

参考文献

①[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第95-98页

②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杭州:浙江社会科学.2002.1

(作者介绍:谭嘉仪,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