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外交现状及发展建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刊·理论广角
Consume Guide ·Theory View
中国公共外交现状及发展建议
■ 李默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 要] “911”之后,公共外交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之前美国垄断公共外交的局面已被打破。许多国家开始重视、利用这一手 段,为国家利益服务。在这一领域,中国虽然刚刚起步,但也已有所作为,除一般性的媒体、网络之外,还借助重大庆典活动的形式来开展 公共外交,并注重发挥海外华人的优势作用。当然,中国在公共外交的开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只有不懈增强软力量并充分发挥历史文化、经 济增长等方面的吸引力,继续重视对海外华人的公共外交,才能在这一年轻的外交形式方面更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 公共外交 中国 现状 政策建议
缺乏“让他人想己之所有、达己之所愿”的 强大实力。因而公共外交难以取得更大的突 破。公共外交的目的就是将一国本身具有的 价值观、文化、政策、制度等多方面的吸引 力在世界进行推广。因此,只有软力量的实 质增强,才能为公共外交的顺利开展奠定坚 实的基础,并成为其效果的切实保证。
其次,除了提升匮乏的软力量,中国也 应当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软力量资源。今 天,中国最大的财富就是其悠久灿烂的历史 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奇迹。这给中国公共 外交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中国政府通 常意识到了后者,并展开了一系列公共外交 来消除伴随中国迅速崛起而来的“中国威胁 论”等不利论调的影响;然而,对于中国自 身的历史文化魅力,则重视不够。根据约瑟 夫·奈对软力量的定义,中华历史文化毫无 疑问对今天的世界葆有芳香四溢的魅力。中 国的政策制定者已经很好地利用中华历史与 文化推动了旅游业以及国际关系的某些领 域。但这样对于文化的发掘就极其有限,停 留在诸如中国烹饪、针灸等非政治的层面。 实际上,如今,中国新一代的演员、作家、 电影制作人,正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相 结合,并征服着世界。例如2000年,中国作 家高行健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一位中 国得主。而中国电影《卧虎藏龙》《英雄》 等在国际上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政 府应当对这一类的活动予以更多的支持,将 其机制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国家行为,成 为公共外交的常规、固定构成部分。以中国 迅速增长的经济实力以及光辉灿烂的历史文 化作为软力量的重要资源,中国的公共外交 才能取得更加令人欣喜的成就。
三、对中国公共外交的建议 中国的公共外交方兴未艾,在公共外交 领域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并且在形 式上进行了创新,广度上亦有所突破。这为 世界各国树立了典范。当然,中国真正的公 共外交仍处在起步阶段。要开展成熟的公共 外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公共外交要想取得效果,归根结 底在于提升国家的软力量。约瑟夫·奈 (Joseph S. Nye)在《软力量:世界政坛成 功之道》中这样定义软力量:软力量是通过 吸收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表达己所愿的 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 政策的吸引。[6] 而目前的中国,由于处在政 治、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并且仍然是一个 生产力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还不足以“让 其他国家仰慕自己的价值观,以自己为榜 样,渴望达到自己的繁荣和开放水平”[7],
这些活动和庆典的举办,使得中国能在 自己领土范围内开展多边的公共外交。外交 对象数量巨大,来源广泛,这是其他的形式 难以企及的,因而能够取得很好的宣传效 果。并且,由于工作在自己国土上展开,更 利于控制和管理。而让外交对象到主题国家 实地观摩,则能够获得更加生动、形象、深 刻的感观认识,使得外交的目的更加易于实 现。
“公共外交” 这一概念源于一战后的美 国,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得到普遍认同, 并逐渐以一门学科的面目出现。根据我国学 者郭海儒的定义,公共外交指“一国政府通 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接触他国公众,借以改善 本国形象并影响他国公众的活动”[1]。具体 来说,公共外交指一国政府通过国际文化交 流、大众媒体等形式,了解和影响国外民 众,减少他国公众对本国的错误观念,树立 本国在国外公众中的良好形象,以期影响他 国政府的政策制定,进而维护和扩大本国利 益的外交方式。不同于传统外交“政府政 府”模式,公共外交另辟蹊径地采取了“一 国政府另一国民众”形式,因而针对性更 强,在树立一国形象、宣传一国政策等方 面,排除了对方政府干扰,更加直接,效果 也更显著。
(China Pictorial)等报纸பைடு நூலகம்物也能在政府的 支持下到达国外读者手中。[2] 通过一系列公 共外交举动,中国期望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 家认识到:中国反对霸权、爱好和平,是一 个生机勃勃、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国 外失实宣传和敌对举动的受害者,应得到外 国民众同情和理解。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公共外交活动。中国 的国际认知度以及国际地位显著上升,对世 界各国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这一时期,中国 的公共外交的任务更加紧迫,并由相对单一 的“树立有利的国家形象”逐渐扩大、复 杂 。 按 照 荷 兰 学 者 Ingrid d’Hooghe的 说 法,“中国政府开始加快步伐,通过增进与 外国读者、观众的接触来影响国际舆论” [3]。
一、中国公共外交历史回顾 “公共外交”这一名词在中国尚不流 行。但在历史上,中国实际已经开展了一定 的公共外交或带有公共外交色彩的外事活 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国共对峙时期,国民 党政府已懂得对外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重大 意义。而中国共产党也明白国外媒体的强大 力量,在尚未取得国家政权之时便已经开始 进行相应的对外事务活动。例如20世纪30年 代,中国共产党邀请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对中国的土地革命进行报道以及随后其在华 见闻《西行漫记》在海外出版,就带有一定 的公共外交色彩。《西行漫记》在对国外民 众宣传中国革命以及党的政策主张、让世人 认识真正中国共产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 功,大大纠正了之前美国国内对于中国革命 的错误认识,使得更多的美国民众对中国革 命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和友善的同情。 1949年以后,新中国政府长期邀请一些 记者、学者访问中国,带回对新诞生的共和 国最直接的感触并撰写相关的文章。政府还 很快创办了英、法、西、日等语言的刊物, 向国外民众报道中国的发展情况,宣传社会 主义的优越性。甚至文革期间,《北京周 报 》 ( Beijing Review) 、 《 人 民 画 报 》
冷战期间直至“911”之前,公共外交的 行为主体具有明显的单一性,美国一直是公 共外交的主要甚至唯一实施者。但是“911” 之后,公共外交在美国国内被愈加重视的同 时,也走向世界,为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 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中 国也同样开始掌握这一新的外交手段,为树 立国家形象、纠正偏见、吸引外资以促进经 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公共外交”这一外交术语 虽未被中国的外交工作者正式提及,但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史上,已成为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中国都试图运用这一 手段,为创建良好形象及有利的国际声誉、 国际环境而努力。但是,此时的公共外交仍 然停留在进行意识形态、国家形象宣传的层 面,并且手段单一,效果十分有限。此外, 公共外交的形式虽然被采用,却仍只是政府 间外交活动的一个附属品,没有真正形成气 候。
二、中国公共外交的现状分析 今日,公共外交仍然担负着维护国家稳 定的任务,但其重心已经发生转移。吸引国 外投资、为中国和平发展制造有利的国际舆 论成为当今中国公共外交的核心任务。目 前,中国公共外交的主要目标是要让国际社 会认识到: 首先,中国在国际社会寻求对其政治体 制、内外政策的理解。中国是一个正处在深 刻的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国内 外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对于这一过程中的诸 多问题不可能立即给出完美的答案。而在此 期间,国际社会也不希望中国在政治、经济 改革中采取过激的办法而造成社会动荡、人 民困苦。 其次,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国 际社会对此无需恐慌。中国领导人希望各国 认可:中国是一个可信赖的、负责任的国际 社会成员与合作伙伴,并将尽己所能为世界 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中国希望自己古老悠久的历史、 博大精深的文化为世界所接受、尊重并向 往。在这一方面,中国政府开始越来越多地
最后,在公共外交的目标群体上,华人 应当继续被放在突出位置。海外华人既是进 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不竭动力,又是公共外 交的重要对象,必须积极争取。中国应该继 续加强对华人的公共外交工作,让他们成为 中国进一步对外国本土民众进开展公共外交 的重要桥梁枢纽。
参考文献 [1]郭海儒,“美苏关系疏远”,《学海》,2003年 第6期,第153页。 [2][3][4]Ingrid d’Hooghe, “Public Diplomacy in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 in Jan Melissen, ed., The New Public Diplomacy: Soft Pow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p 91.p 92.p 95. [5]“ Beijing Wooing Overseas Chinese Away from Taiwan: Officials’, Taiwan Security News, 30 May 2002. [6][7]约 瑟 夫 · 奈 , 《 软 力 量 : 世 界 政 坛 成 功 之 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前言第2页,第 5页。
2007.5 消费导刊 202
导刊·理论广角
Consume Guide ·Theory View
量,对祖国的公共外交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 献。
随着国际环境的改变和改革开放的不断 深入,中国公共外交处在一个应该大有作为 的时期。但是,中国公共外交仍存在许多棘 手之处,例如西方国家所谓的“人权记 录”、东突问题等。中国已经意识到这些问 题的严重性,并通过白皮书、网站以及记者 招待会等方式解释自己在这些问题上的政 策。虽然针对这些问题的公共外交工作并未 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但至少表明了中国政 府的姿态:在这些敏感问题上,不再像过去 那样遮掩扭捏,而是大胆直面、表明立场并 手处理。这树立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受到外国政府、民众的广泛欢迎。
与其他国家相比,除了一般性的媒体、 网络宣传之外,中国现阶段的公共外交还有 一大特色:通过重大活动、重大庆典来进行 公共外交。为了提升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 力,中国急切地盼望自己成为重大活动、重 大庆典的组织者,以有机会向世界展现自 己。上世纪90年代起,这一方式逐渐兴起。 中国成功举办了亚运会以及联合国世界妇女 大会,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中国。进入 21世 纪 , 中 国 在 这 方 面 加 大 了 力 度 。 2 0 0 1 年,在历经一次失败之后,北京终获2008年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无论是中国政府 还是外界,都将其视作中国向世界展示实 力、风貌和中华文化的大好机会。类似活动 还包括2010年将在上海举行的世界博览会。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2006年-2007年中国与俄 罗斯互办国家年的系列活动,也是由政府创 造渠道、人民作为参与者的重要的公共外交 形式。这一大型活动增进了中俄人民的了 解,为中俄关系书写着新的历史。
在公共外交客体的选择上,中国一贯重 视对海外华人的公共外交。仅在美国,就有 240万华人。[4]他们中大多数仍与祖国有着密 切的联系,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起着纽带性 的作用,是美国院外集团中一支有着特殊意 义的力量。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中国已经 在全世界建立了80多个亲中国的华人团体, 并支持建立这类机构的全球网络。[5]华人是 一支深入公共外交目标群体的特殊的重要力
加以重视,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 界。
基于这三个主要目标,中国开展了形式 多样的公共外交活动。其中本国媒体仍然是 公共外交的主要渠道。例如始自新中国成立 之初的以外国读者为主要对象的中英文报刊 杂 志 、 英 文 电 台 电 视 台 等 。 如 有 “ VOC” (Voice of China) 之 称 的 中 国 国 际 广 播 电 台,其播音涵盖了世界所有的主要语言。此 外,国外媒体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越 来越多的外国记者被邀请到北京参加招待 会;而中国领导人在国外进行访问期间,也 经常举办记者招待会,让外国媒体、民众能 够接触到最前沿的中国政策及思想。
Consume Guide ·Theory View
中国公共外交现状及发展建议
■ 李默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 要] “911”之后,公共外交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之前美国垄断公共外交的局面已被打破。许多国家开始重视、利用这一手 段,为国家利益服务。在这一领域,中国虽然刚刚起步,但也已有所作为,除一般性的媒体、网络之外,还借助重大庆典活动的形式来开展 公共外交,并注重发挥海外华人的优势作用。当然,中国在公共外交的开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只有不懈增强软力量并充分发挥历史文化、经 济增长等方面的吸引力,继续重视对海外华人的公共外交,才能在这一年轻的外交形式方面更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 公共外交 中国 现状 政策建议
缺乏“让他人想己之所有、达己之所愿”的 强大实力。因而公共外交难以取得更大的突 破。公共外交的目的就是将一国本身具有的 价值观、文化、政策、制度等多方面的吸引 力在世界进行推广。因此,只有软力量的实 质增强,才能为公共外交的顺利开展奠定坚 实的基础,并成为其效果的切实保证。
其次,除了提升匮乏的软力量,中国也 应当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软力量资源。今 天,中国最大的财富就是其悠久灿烂的历史 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奇迹。这给中国公共 外交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中国政府通 常意识到了后者,并展开了一系列公共外交 来消除伴随中国迅速崛起而来的“中国威胁 论”等不利论调的影响;然而,对于中国自 身的历史文化魅力,则重视不够。根据约瑟 夫·奈对软力量的定义,中华历史文化毫无 疑问对今天的世界葆有芳香四溢的魅力。中 国的政策制定者已经很好地利用中华历史与 文化推动了旅游业以及国际关系的某些领 域。但这样对于文化的发掘就极其有限,停 留在诸如中国烹饪、针灸等非政治的层面。 实际上,如今,中国新一代的演员、作家、 电影制作人,正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相 结合,并征服着世界。例如2000年,中国作 家高行健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一位中 国得主。而中国电影《卧虎藏龙》《英雄》 等在国际上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政 府应当对这一类的活动予以更多的支持,将 其机制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国家行为,成 为公共外交的常规、固定构成部分。以中国 迅速增长的经济实力以及光辉灿烂的历史文 化作为软力量的重要资源,中国的公共外交 才能取得更加令人欣喜的成就。
三、对中国公共外交的建议 中国的公共外交方兴未艾,在公共外交 领域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并且在形 式上进行了创新,广度上亦有所突破。这为 世界各国树立了典范。当然,中国真正的公 共外交仍处在起步阶段。要开展成熟的公共 外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公共外交要想取得效果,归根结 底在于提升国家的软力量。约瑟夫·奈 (Joseph S. Nye)在《软力量:世界政坛成 功之道》中这样定义软力量:软力量是通过 吸收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表达己所愿的 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 政策的吸引。[6] 而目前的中国,由于处在政 治、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并且仍然是一个 生产力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还不足以“让 其他国家仰慕自己的价值观,以自己为榜 样,渴望达到自己的繁荣和开放水平”[7],
这些活动和庆典的举办,使得中国能在 自己领土范围内开展多边的公共外交。外交 对象数量巨大,来源广泛,这是其他的形式 难以企及的,因而能够取得很好的宣传效 果。并且,由于工作在自己国土上展开,更 利于控制和管理。而让外交对象到主题国家 实地观摩,则能够获得更加生动、形象、深 刻的感观认识,使得外交的目的更加易于实 现。
“公共外交” 这一概念源于一战后的美 国,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得到普遍认同, 并逐渐以一门学科的面目出现。根据我国学 者郭海儒的定义,公共外交指“一国政府通 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接触他国公众,借以改善 本国形象并影响他国公众的活动”[1]。具体 来说,公共外交指一国政府通过国际文化交 流、大众媒体等形式,了解和影响国外民 众,减少他国公众对本国的错误观念,树立 本国在国外公众中的良好形象,以期影响他 国政府的政策制定,进而维护和扩大本国利 益的外交方式。不同于传统外交“政府政 府”模式,公共外交另辟蹊径地采取了“一 国政府另一国民众”形式,因而针对性更 强,在树立一国形象、宣传一国政策等方 面,排除了对方政府干扰,更加直接,效果 也更显著。
(China Pictorial)等报纸பைடு நூலகம்物也能在政府的 支持下到达国外读者手中。[2] 通过一系列公 共外交举动,中国期望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 家认识到:中国反对霸权、爱好和平,是一 个生机勃勃、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国 外失实宣传和敌对举动的受害者,应得到外 国民众同情和理解。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公共外交活动。中国 的国际认知度以及国际地位显著上升,对世 界各国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这一时期,中国 的公共外交的任务更加紧迫,并由相对单一 的“树立有利的国家形象”逐渐扩大、复 杂 。 按 照 荷 兰 学 者 Ingrid d’Hooghe的 说 法,“中国政府开始加快步伐,通过增进与 外国读者、观众的接触来影响国际舆论” [3]。
一、中国公共外交历史回顾 “公共外交”这一名词在中国尚不流 行。但在历史上,中国实际已经开展了一定 的公共外交或带有公共外交色彩的外事活 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国共对峙时期,国民 党政府已懂得对外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重大 意义。而中国共产党也明白国外媒体的强大 力量,在尚未取得国家政权之时便已经开始 进行相应的对外事务活动。例如20世纪30年 代,中国共产党邀请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对中国的土地革命进行报道以及随后其在华 见闻《西行漫记》在海外出版,就带有一定 的公共外交色彩。《西行漫记》在对国外民 众宣传中国革命以及党的政策主张、让世人 认识真正中国共产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 功,大大纠正了之前美国国内对于中国革命 的错误认识,使得更多的美国民众对中国革 命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和友善的同情。 1949年以后,新中国政府长期邀请一些 记者、学者访问中国,带回对新诞生的共和 国最直接的感触并撰写相关的文章。政府还 很快创办了英、法、西、日等语言的刊物, 向国外民众报道中国的发展情况,宣传社会 主义的优越性。甚至文革期间,《北京周 报 》 ( Beijing Review) 、 《 人 民 画 报 》
冷战期间直至“911”之前,公共外交的 行为主体具有明显的单一性,美国一直是公 共外交的主要甚至唯一实施者。但是“911” 之后,公共外交在美国国内被愈加重视的同 时,也走向世界,为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 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中 国也同样开始掌握这一新的外交手段,为树 立国家形象、纠正偏见、吸引外资以促进经 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公共外交”这一外交术语 虽未被中国的外交工作者正式提及,但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史上,已成为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中国都试图运用这一 手段,为创建良好形象及有利的国际声誉、 国际环境而努力。但是,此时的公共外交仍 然停留在进行意识形态、国家形象宣传的层 面,并且手段单一,效果十分有限。此外, 公共外交的形式虽然被采用,却仍只是政府 间外交活动的一个附属品,没有真正形成气 候。
二、中国公共外交的现状分析 今日,公共外交仍然担负着维护国家稳 定的任务,但其重心已经发生转移。吸引国 外投资、为中国和平发展制造有利的国际舆 论成为当今中国公共外交的核心任务。目 前,中国公共外交的主要目标是要让国际社 会认识到: 首先,中国在国际社会寻求对其政治体 制、内外政策的理解。中国是一个正处在深 刻的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国内 外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对于这一过程中的诸 多问题不可能立即给出完美的答案。而在此 期间,国际社会也不希望中国在政治、经济 改革中采取过激的办法而造成社会动荡、人 民困苦。 其次,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国 际社会对此无需恐慌。中国领导人希望各国 认可:中国是一个可信赖的、负责任的国际 社会成员与合作伙伴,并将尽己所能为世界 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中国希望自己古老悠久的历史、 博大精深的文化为世界所接受、尊重并向 往。在这一方面,中国政府开始越来越多地
最后,在公共外交的目标群体上,华人 应当继续被放在突出位置。海外华人既是进 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不竭动力,又是公共外 交的重要对象,必须积极争取。中国应该继 续加强对华人的公共外交工作,让他们成为 中国进一步对外国本土民众进开展公共外交 的重要桥梁枢纽。
参考文献 [1]郭海儒,“美苏关系疏远”,《学海》,2003年 第6期,第153页。 [2][3][4]Ingrid d’Hooghe, “Public Diplomacy in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 in Jan Melissen, ed., The New Public Diplomacy: Soft Pow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p 91.p 92.p 95. [5]“ Beijing Wooing Overseas Chinese Away from Taiwan: Officials’, Taiwan Security News, 30 May 2002. [6][7]约 瑟 夫 · 奈 , 《 软 力 量 : 世 界 政 坛 成 功 之 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前言第2页,第 5页。
2007.5 消费导刊 202
导刊·理论广角
Consume Guide ·Theory View
量,对祖国的公共外交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 献。
随着国际环境的改变和改革开放的不断 深入,中国公共外交处在一个应该大有作为 的时期。但是,中国公共外交仍存在许多棘 手之处,例如西方国家所谓的“人权记 录”、东突问题等。中国已经意识到这些问 题的严重性,并通过白皮书、网站以及记者 招待会等方式解释自己在这些问题上的政 策。虽然针对这些问题的公共外交工作并未 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但至少表明了中国政 府的姿态:在这些敏感问题上,不再像过去 那样遮掩扭捏,而是大胆直面、表明立场并 手处理。这树立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受到外国政府、民众的广泛欢迎。
与其他国家相比,除了一般性的媒体、 网络宣传之外,中国现阶段的公共外交还有 一大特色:通过重大活动、重大庆典来进行 公共外交。为了提升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 力,中国急切地盼望自己成为重大活动、重 大庆典的组织者,以有机会向世界展现自 己。上世纪90年代起,这一方式逐渐兴起。 中国成功举办了亚运会以及联合国世界妇女 大会,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中国。进入 21世 纪 , 中 国 在 这 方 面 加 大 了 力 度 。 2 0 0 1 年,在历经一次失败之后,北京终获2008年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无论是中国政府 还是外界,都将其视作中国向世界展示实 力、风貌和中华文化的大好机会。类似活动 还包括2010年将在上海举行的世界博览会。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2006年-2007年中国与俄 罗斯互办国家年的系列活动,也是由政府创 造渠道、人民作为参与者的重要的公共外交 形式。这一大型活动增进了中俄人民的了 解,为中俄关系书写着新的历史。
在公共外交客体的选择上,中国一贯重 视对海外华人的公共外交。仅在美国,就有 240万华人。[4]他们中大多数仍与祖国有着密 切的联系,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起着纽带性 的作用,是美国院外集团中一支有着特殊意 义的力量。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中国已经 在全世界建立了80多个亲中国的华人团体, 并支持建立这类机构的全球网络。[5]华人是 一支深入公共外交目标群体的特殊的重要力
加以重视,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 界。
基于这三个主要目标,中国开展了形式 多样的公共外交活动。其中本国媒体仍然是 公共外交的主要渠道。例如始自新中国成立 之初的以外国读者为主要对象的中英文报刊 杂 志 、 英 文 电 台 电 视 台 等 。 如 有 “ VOC” (Voice of China) 之 称 的 中 国 国 际 广 播 电 台,其播音涵盖了世界所有的主要语言。此 外,国外媒体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越 来越多的外国记者被邀请到北京参加招待 会;而中国领导人在国外进行访问期间,也 经常举办记者招待会,让外国媒体、民众能 够接触到最前沿的中国政策及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