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尿嘧啶注射液说明书
5-氟尿嘧啶-医学百科

5-氟尿嘧啶-医学百科这是⼀个重定向条⽬,共享了氟尿嘧啶的内容⽬录 click to collapse contents1 拼⾳2 英⽂参考3 概述4 5-氟尿嘧啶药典标准4.1 品名4.1.1 中⽂名4.1.2 汉语拼⾳4.1.3 英⽂名4.2 结构式4.3 分⼦式与分⼦量4.4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4.5 性状4.5.1 吸收系数4.6 鉴别4.7 检查4.7.1 含氟量4.7.2 溶液的澄清度4.7.3 氯化物4.7.4 硫酸盐4.7.5 有关物质4.7.6 ⼲燥失重4.7.7 重⾦属4.8 含量测定4.9 类别4.10 贮藏4.11 制剂4.12 版本5 5-氟尿嘧啶说明书5.1 别名5.2 外⽂名5.3 5-氟尿嘧啶的适应症5.4 5-氟尿嘧啶的⽤量⽤法5.5 注意事项5.6 规格6 5-氟尿嘧啶中毒6.1 临床表现6.2 治疗6.3 参考资料1 拼⾳ click to collapse contents5 -fú niào mì dìng2 英⽂参考 click to collapse contents5-fluorouracil5-fluorouracil3 概述 click to collapse contents5-氟尿嘧啶是抗嘧啶类药物,为⽩⾊或类⽩⾊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须经过酶转化为5-氟脱氧尿嘧啶核苷酸⽽具有抗肿瘤活性,通过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抑制DNA的合成。
此酶的作⽤可能把甲酰四氢叶酸的⼀碳单位也转移给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磷酸合成胸腺嘧啶核苷⼀酸。
同时对RNA的合成也有⼀定抑制作⽤。
临床上⽤于多种肿瘤如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卵巢癌、绒⽑膜上⽪癌、宫颈癌、膀胱癌、肝癌、⽪肤癌等的治疗有效,尤对消化道癌及其他实体瘤有良好疗效,可静脉或腔内注射,⼝服吸收不完全。
4 5-氟尿嘧啶药典标准 click to expand contents4.1 品名4.1.1 中⽂名5-氟尿嘧啶4.1.2 汉语拼⾳Funiaomiding4.1.3 英⽂名Fluorouracil4.2 结构式4.3 分⼦式与分⼦量C4H3FN2O2 130.084.4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本品为5-氟-2,4(1H,3H)-嘧啶⼆酮。
中人氟安(氟尿嘧啶植入剂)

中人氟安(氟尿嘧啶植入剂)【药品名称】商品名称:中人氟安通用名称:氟尿嘧啶植入剂英文名称:Fluorouracil Implants【成份】化学名称:5-氟-2,4(1H,3H)-嘧啶二酮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4H3FN2O2分子量:130.08 【适应症】主要用于食管癌、结、直肠癌、胃癌等。
【用法用量】(1)老年晚期癌症病人的姑息性化疗:按体表面积一次皮下植入0.2g/m2,每10天一次,连用两次有休息10天为一疗程或尊医嘱。
(2)联合化疗:每次按体表面积0.5g/m2植药,每三周重复,二至4次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3)体表肿瘤或手术中植药:一次0.2~0.5g/m2,或遵医嘱。
用法:皮下给药(1)患者双上臂内侧,外侧,双下腹部腹壁等可植药部位作为药区域(见图1a,1b),植药区应无急、慢性皮肤疾病,结节状把横。
(2)植药部位常规消毒后,用0.5%利多卡因在植药区域皮下做辐射状组织浸润麻醉,浸润范围视植药区域大小而定。
(3)局麻后持专用植药针沿深筋膜与肌肉之间(见图2)缓慢进针,穿刺3~5cm后,将植药针后退1cm,植入本品药20mg(一管装药量);植药针再后退1cm植入第二个20mng,一个植药通道不得超过80mg。
(4)完成第一植药通道植药后,呈辐射状进行第二植药通道穿刺(见图3),植药程序同(3)。
(5)一个植药区域呈辐射状分布植药通道5~6个。
每一植药区域植药总量腹部不超过0.46g,上臂不超过0.3g。
(6)植药完毕后,穿刺点用75%酒精棉球压迫1~2分钟,用创可贴保护创面。
【不良反应】1.本品临床应用过程中可见食欲减退、白细胞减少等轻微的不良反应,但随着剂量的增加可能会出现于氟尿嘧啶注射液类似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口腔粘膜炎、腹泻、脱发及血小板减少等。
2.局部不良反应(1)每一植药通道给药量超过80mg时,植药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硬结,轻度疼痛,多发生在植药后第4-8天,8-15天逐渐自行消失。
氟尿嘧啶山梨醇注射液的配制和含量检测

氟尿嘧啶山梨醇注射液的配制和含量检测摘要:目的:建立氟尿嘧啶山梨醇注射液的配制和含量检测。
方法:配制:用氟尿嘧啶注射液、山梨醇注射液配制并浓缩所得。
含量测定:氟尿嘧啶:紫外分光光度法,以0.1mol/LHCL溶液为溶剂,检测波长为265nm;结果:含量测定:氟尿嘧啶:紫外分光光度法重复性和精密度良好,山梨醇对测定无干扰;关键词:氟尿嘧啶;山梨醇;注射液;紫外分分光度法;氟尿嘧啶药代动力学研究证明,口服吸收差,多采用注射给药,提高疗效。
所以考虑研发氟尿嘧啶山梨醇注射液。
本制剂以氟尿嘧啶为主药,山梨醇为辅料。
作为初步研发,以氟尿嘧啶注射液与山梨醇注射液配制浓缩而成,仅供研发和检测使用。
氟尿嘧啶为白色或结晶性粉末,略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氯仿。
它的化学名称为5-氟-2,4(1H,3H)-嘧啶二酮,分子式为C4H3FN2O2。
山梨醇是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极易溶于水,作为大输液的平衡液。
氟尿嘧啶山梨醇注射液的含量测定采用药典收载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氟尿嘧啶的含量,山梨醇在氟尿嘧啶的吸收峰处无吸收。
[实验内容和结果]1.氟尿嘧啶氟尿嘧啶山梨醇注射液是以氟尿嘧啶为主药,辅料以山梨醇调节渗透压,为控制本品的质量,需制定本制剂的质量标准,为此进行实验,确定一种测定氟尿嘧啶含量的分析方法。
测定本制剂氟尿嘧啶含量的分析方法,参照中国药典收载的氟尿嘧啶注射液的检测方法[2],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单方制剂中的氟尿嘧啶含量。
1.1仪器与试药1.1.1仪器Shimadzu UV-2401PC紫外分光光度计,Mettler AE-200电子分析天平(精度0.1mg)1.1.2试药氟尿嘧啶山梨醇注射液(批号161008、161009、161010,自制),山梨醇(分析纯),0.1mol/LHCL溶液,0.1mol/LNaOH溶液,甲醇(分析纯),蒸馏水1.2方法学研究1.2.1方法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用0.1mol/L盐酸溶液定量稀释至每1ml约含氟尿嘧啶10μ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在265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4H3FN2O2的吸收系数(E 1%1cm)为552计算,即得。
氟尿嘧啶植入剂

【儿童用药】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老年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剂量应酌情减低,并应密切监测多器官的毒性
【药物相互作用】
1.别嘌呤醇可以减低氟尿嘧啶引起的骨髓抑制。
2.西米替丁可增加氟尿嘧啶的药时曲线下面积,降低本品的清除率。
【注意事项】
1.本品必须由临床医生使用。
2.有下列情况者慎用本品:
(1)肝功能明显异常;
(2)周围血白细胞计数低于3500、血小板低于5万者;
(3)感染、出血(包括皮下和胃肠道)或发热超过38℃者;
(4)明显胃肠道梗阻;
(5)失水或/和酸碱、电解质平衡失调者。
3.治疗前及疗程中应定期检查血象。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贮藏】
遮光,密闭保存。
(3)体表肿瘤或手术中植药:一次200~500mg/m2或遵医嘱。
用法:皮下给药
(1)患者双上臂内侧、外侧,双下腹部腹壁等可植药部位作为植药区域(见图1a,1b), 植药区应无急、慢性皮肤疾病,结节状疤痕。
(2)植药部位常规消毒后,用0.5%利多卡因在植药区域皮下做辐射状组织浸润麻醉,浸润范围视植药区域大小而定。
(2)每一植药通道给药量超过150mg时,植药部位可能出现重度疼痛、产生局部溃疡,多发生在植药后的第4~10天,约20~60天恢复。
(3)皮下植入过浅时,可使上述不良反应加重,约两周后皮下可触及粟粒状硬结,以后逐渐软化。部分病人可出现局部皮肤色素沉着。
【禁忌】
对本品成分过敏者,伴发水痘或带状疱疹者,骨髓抑制者及妊娠妇女禁用
氟尿嘧啶植入剂
【药品名称】
5FU说明药物说明书

【别名】氟优、5-氟尿嘧啶【英文名】Fluorouracil,5-Fluorouracil,Fluracil,Fluoroplex,Efudex,Adrucil,Kecimetom,Timazin,Flopholin,5-FU【结构式】【作用特点】为嘧啶类抗代谢药。
在体内先转变为5-氟-2'-脱氧尿嘧啶核苷酸(FUdRP),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TMPS),阻止脱氧尿嘧啶核苷酸转变成胸腺嘧啶核苷酸,干扰DNA 的合成,导致细胞损伤和死亡。
在醛氢叶酸(CF)存在下效果更强,因为FUdRP及FH4与TMPS可形成三联复合物,使药物的活性代谢物与酶结合更紧,故用5-FU时加CF则效果更好,尤其使用于大肠癌疗效可提高。
本品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增殖细胞各期均有杀伤作用,对S期最敏感,并对G1/S边界有延缓作用。
口服吸收不完全,且药物易在肝代谢灭活,静滴或动脉灌注后血药浓度较稳定。
【功能主治】对绒毛膜上皮癌及恶性葡萄胎疗效较显著。
对胃癌、结肠癌、直肠癌、食管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肾癌、肺癌、头颈部癌、皮肤癌等也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静注:每次0.25~0.5g,每日或隔日l次,总量5~10g为一个疗程,间隔1~2个月后再进行第2疗程。
静滴:每次0.5~1g或l0~2O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ml中缓慢滴入,每日或隔日l次,总量8~15g。
用于胰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症,每日0.25~0.5g,3~8日为一个疗程。
动脉灌注:每日0.25~0.5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注入,总量5~10g。
瘤内注射:用于宫颈癌,每次0.25~0.5g。
腔内注射:每次0.75~1.0g,5~7日1次。
口服:每次0.1~0.2g,每日3次,总量10~15g。
肛门用药:用于直肠癌,栓剂,10%×2g。
局部涂敷:用于皮肤癌或癌性溃疡,可用5%~10%的软膏;用于皮肤疣症可用0.5%~2.5%软膏,适量,局部涂敷。
5-FU说明药物说明书

【别名】氟优、5-氟尿嘧啶【英文名】Fluorouracil,5-Fluorouracil,Fluracil,Fluoroplex,Efudex,Adrucil,Kecimetom,Timazin,Flopholin,5-FU【结构式】【作用特点】为嘧啶类抗代谢药。
在体内先转变为5-氟-2'-脱氧尿嘧啶核苷酸(FUdRP),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TMPS),阻止脱氧尿嘧啶核苷酸转变成胸腺嘧啶核苷酸,干扰DNA 的合成,导致细胞损伤和死亡。
在醛氢叶酸(CF)存在下效果更强,因为FUdRP及FH4与T MPS可形成三联复合物,使药物的活性代谢物与酶结合更紧,故用5-FU时加CF则效果更好,尤其使用于大肠癌疗效可提高。
本品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增殖细胞各期均有杀伤作用,对S期最敏感,并对G1/S边界有延缓作用。
口服吸收不完全,且药物易在肝代谢灭活,静滴或动脉灌注后血药浓度较稳定。
【功能主治】对绒毛膜上皮癌及恶性葡萄胎疗效较显著。
对胃癌、结肠癌、直肠癌、食管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肾癌、肺癌、头颈部癌、皮肤癌等也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静注:每次0.25~0.5g,每日或隔日l次,总量5~10g为一个疗程,间隔1~2个月后再进行第2疗程。
静滴:每次0.5~1g或l0~2O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ml中缓慢滴入,每日或隔日l次,总量8~15g。
用于胰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症,每日0.25~0.5g,3~8日为一个疗程。
动脉灌注:每日0.25~0.5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注入,总量5~10g。
瘤内注射:用于宫颈癌,每次0.25~0.5g。
腔内注射:每次0.75~1.0g,5~7日1次。
口服:每次0.1~0.2g,每日3次,总量10~15g。
肛门用药:用于直肠癌,栓剂,10%×2g。
局部涂敷:用于皮肤癌或癌性溃疡,可用5%~10%的软膏;用于皮肤疣症可用0.5%~2.5%软膏,适量,局部涂敷。
曲安奈德和5氟尿嘧啶治疗瘢痕疙瘩复发率低

曲安奈德和5氟尿嘧啶治疗瘢痕疙瘩复发率低用一次性 1 ml 注射器抽取曲安奈德和 2.5%5-氟尿嘧啶注射液,比例为 3∶1~1∶1 ,混匀使用 (不加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
患处消毒后 ,从瘢痕边缘以近乎与周围皮肤表面平行的方向进针 ,将药物均匀缓慢注射于皮损内直至肿胀发白。
青壮年、皮损坚硬张力大,5-氟尿嘧啶的比例高。
1 次最大用药剂量为曲安奈德 2 ml,5-氟尿嘧啶 0.5ml,皮损过大过多者 ,应分次治疗。
均 7~10 天注射 1 次 ,如有针眼未愈或药物未完全吸收 ,注射周期可适当延长至 15~30 天。
第 2 次及第 4 次注射治疗后 ,静脉抽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一般注射6 次后进行疗效判定。
痊愈和显效者嘱患者 2~3 月复诊,随访半年.
体会: ①对于面积较大的瘢痕 ,应尽量减少进针点。
这有利于创面修复和防止感染。
②药物一定注射到皮损内 ,否则可能造成皮下****萎缩。
③根据情况调整注射的时间和药物的配比。
如果药物作用明显 ,则下次注射时间可适当延迟 ,52氟尿嘧啶的浓度可下调。
反之亦然。
④控制 52氟尿嘧啶的浓度 ,避免干性坏疽。
⑤较小的瘢痕约1 cm ,注射1~2 次即能痊愈;较大的瘢痕 5 cm×6 cm 在其变平变软后 ,继续
注射1~3 月以防止复发。
治疗周期可能达到半年 ,甚至 1 年。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湖南长沙410078
作者简介] 肖满兰 1954- ,女,湖南桃江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血管瘤和瘢痕的治疗工作。
5—氟尿嘧啶配制时间与药物稳定性研究

5—氟尿嘧啶配制时间与药物稳定性研究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微量泵持续给药时,0~72 h内的药物稳定性,为临床合理配制5—氟尿嘧啶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将5—氟尿嘧啶不同的剂量溶于相同的5%葡萄糖溶液中,分别取这两种配置后0、2、4、8、12、16、20、24、32、40、48、56、64、72 h的5—氟尿嘧啶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浓度。
结果配制后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溶液,在0~72 h内溶液的相对标准偏差大于2.0%,含量无明显差别。
结论临床上稀释配制5—氟尿嘧啶72 h内,给予持续泵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为5—氟尿嘧啶持续泵入一次性药物配制提供了依据。
标签:5—氟尿嘧啶;配制时间;稳定性5—氟尿嘧啶是胃肠道肿瘤化疗一种较为广谱的主要的抗肿瘤药物之一,作用机制为高浓度时RNA机能障碍作用和低浓度时DNA合成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广为应用[1—2],其半衰期短(约为8~12 min),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该药是一种时间依赖性药物,需维持足够长时间稳定的药物浓度才有利于杀灭肿瘤细胞,研究表明持续静脉灌注5—氟尿嘧啶可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使癌细胞暴露于5—氟尿嘧啶的时间延长,从而提高疗效[2]。
另外,一项Meta分析证实,5—氟尿嘧啶持续静脉灌注较其静脉推注方法可明显提高肿瘤缓解率,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3]。
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持续化疗给药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并且应用到胃肠肿瘤患者的化疗中。
因此,化疗泵持续静脉给药是一种优于静脉输注化疗的新型治疗模式[4]。
化疗药一次加到化疗泵内泵入24~72 h,目前对于化疗药物在配制后药物的稳定性没有相关研究,因此,笔者通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5—氟尿嘧啶稀释配制后的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以期为临床合理配置5—氟尿嘧啶药物提供依据。
1?仪器与试剂1.1?仪器TU—1800spc型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Seven Easy实验室pH计(上海METTLER TOLEDO公司)。
探讨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探讨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是一种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主要使用于抗癌治疗。
本文将会探讨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的制备方法以及其药理学作用和临床应用。
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是一种以氟尿嘧啶为主要成分的药物,还含有亚叶酸、Vc和B 12 等辅助成分。
氟尿嘧啶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的药物,能抑制DNA 的合成和降低细胞增殖。
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可用于肺癌、胃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等肿瘤的化疗。
制备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的方法为:将氟尿嘧啶、亚叶酸、Vc和B 12 等药物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制成浓度为25mg/ml 的溶液。
最后经过过滤、灭菌、冷却、填充和封口等步骤,制成数毫升或数十毫升的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
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的药理学作用主要体现在抗肿瘤方面,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DNA 的合成和降低细胞增殖,使癌细胞受到抑制和杀死。
此外,氟尿嘧啶还能增强化疗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
在临床应用上,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被广泛应用于肺癌、胃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等肿瘤的化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经过严格的剂量控制和药物监测,避免药物过度使用导致的副作用和毒性。
虽然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但其副作用也不可忽视。
在临床应用中,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剂量调整和药物监测。
总之,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是一种具有良好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其制备方法简单,药理学作用强大。
在临床应用上,需要遵循严格的剂量控制和药物监测,以避免过度使用导致的副作用。
氟尿嘧啶说明书

氟尿嘧啶说明书
一、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氟尿嘧啶
商品名称:待定
二、成分
氟尿嘧啶主要成分为氟尿嘧啶。
三、性状
氟尿嘧啶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四、适应症
氟尿嘧啶主要用于治疗结直肠癌及其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五、用法用量
1. 氟尿嘧啶为口服药物,建议空腹服用。
2. 根据病情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确定剂量,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3. 一般剂量为每天4次,每次约0.5g。
4. 使用期限视药物配方而定,请在药瓶上标注的有效期内使用。
六、禁忌症
1. 对氟尿嘧啶过敏者禁用。
2. 有严重的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
的患者禁用。
七、注意事项
1. 使用本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 服药期间需经常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以确定药物
是否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
3. 如出现剂量相关性骨髓抑制或严重的非剂量相关性骨髓抑制,应即刻停药。
4. 患有严重胃肠道疾病、腹泻或呕吐者,应停药并接受相应的
治疗。
5.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计划怀孕的女性患者慎用本药。
6. 高龄患者使用本药需谨慎。
氟尿嘧啶ppt课件(1)

12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口腔 黏膜炎、腹泻、脱发及血小板减少等 长期应用可导致神经系统毒性 偶见用药后心肌缺血,可出现心绞痛和心电图 的变化 氟尿嘧啶的局部不良反应 (1)每一植药通道给药量超过80mg时,植药 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硬结,轻度疼痛,多发生 在植药后第4~8天,8~15天逐渐自行消失。
氟尿嘧啶
1
食管癌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又称食道癌,是 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占食管肿瘤的90%以 上,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 性。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31.04万, 我国占16.72万。目前,我国已成了全球最 高的发病区。
2
食管癌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食管癌主要分为鳞癌和腺癌,鳞癌的病因 已经明确,与烟、酒和饮食、水中较高的 硝胺、亚硝胺、较少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关。 腺癌的致病因素尚不太清楚,研究发现与 巴雷特组织转化有关。另外,种族与遗传 亦与食管癌的发病有关。
食管癌的治疗原则
0—Ⅱ期病人和部分外侵明显,但尚属局限的 Ⅲ期病人,只要病人条件允许,首选手术 肿瘤已侵及毗邻组织,并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或伴有主要脏器的功能障碍而难以施行根治性 切除的病人,应争取原发病的姑息切除。 癌周器官已严重受损而未能切除的晚期病例和 复发病例,施行食管胃转流术、胃或空肠造瘘 或者腔内置管等手术,术后给予放化疗或支持 疗法
5
食管癌的药物治疗
常见的药物有金属铂类、氟尿嘧啶、紫杉 醇、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如鬼臼素)、蒽 醌类抗癌抗生素(多柔比星、柔红霉素)、 长春瑞滨、甲氨蝶呤等。
6
氟尿嘧啶
7
适应症
抗瘤谱较广,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 或较大剂量氟尿嘧啶治疗绒毛膜上皮癌。 亦常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肺癌、 颈癌、膀胱癌及皮肤癌等。
呋塞米注射液说明书

2.辅料:氢氧化钠、盐酸、无水亚硫酸钠、注射用水。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
1.水肿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脏疾病(肾炎、肾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应用其他利尿药效果不佳时,应用本类药物仍可能有效。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等。
(4)随访检查:①血电解质,尤其是合用洋地黄类药物或皮质激素类药物、肝肾功能损害者;②血压,尤其是用于降压,大剂量应用或用于老年人;③肾功能;④肝功能;⑤血糖;⑥血尿酸;⑦酸碱平衡情况;⑧听力。
(5)药物剂量应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然后根据利尿反应调整剂量,以减少水、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的发生。
(6)肠道外用药宜静脉给药、不主张肌内注射。常规剂量静脉注射时间应超过1~2分钟,大剂量静脉注射时每分钟不超过4mg。静脉用药剂量的1/2时即可达到同样疗效。
(2)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呋塞米能抑制前列腺素分解酶的活性,使前列腺素E2含量升高,从而具有扩张血管作用。扩张肾血管,降低肾血管阻力,使肾血流量尤其是肾皮质深部血流量增加,在呋塞米的利尿作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其用于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理论基础。另外,与其他利尿药不同,袢利尿药在肾小管液流量增加的同时肾小球滤过率不下降,可能与流经致密斑的氯减少,从而减弱或阻断了球-管平衡有关。呋塞米能扩张肺部容量静脉,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加上其利尿作用,使回心血量减少,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降低,有助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由于呋塞米可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为其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提供了理论依据。
(11)与两性霉素、头孢霉素、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合用,肾毒性和耳毒性增加,尤其是原有肾损害时。
(12)与抗组胺药物合用时耳毒性增加,易出现耳鸣、头晕、眩晕。
局部注射 5- 氟尿嘧啶 (5-Fu) 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局部注射 5- 氟尿嘧啶 (5-Fu) 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瘢痕疙瘩是由于皮肤损伤后纤维组织不受控制的增殖而形成的。
目前尚无普遍接受的治疗方法,冷冻疗法和类固醇治疗被认为是第一线治疗。
瘢痕疙瘩具有疼痛和瘙痒的临床特点,且“蟹足肿”样外观对患者造成审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虽然它们是良性病变,但侵袭周围皮肤,类似于恶性生长模式。
我科2016年采用5-氟尿嘧啶(5-Fu)注射液皮肤损伤内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2016年皮肤科门诊病人20例参与此次研究,告知患者5-氟尿嘧啶(5-Fu)主要是抗癌药物,其中男7例,女13例;年龄13岁~ 56岁;皮损数目1-20不等,大小(1x1~1x5) cm2不等;主要累及下腹部、前胸和手臂的上部。
痤疮、手术、毛囊炎是造成瘢痕疙瘩的主要原因。
总共有8名患者尝试过其他治疗方法,如皮质类固醇注射、手术切除和冷冻治疗,但均未成功,或在暂时取得良好效果后不久又复发。
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每周用5-氟尿嘧啶(5-Fu)(50 mg/mL)治疗一次。
患者对效果满意即停止治疗。
治疗期间不外用任何其他药物。
3护理3.1心理护理瘢痕疙瘩可可造成功能障碍和外观美感的改变,易对患者心理造成巨大压力。
首先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压力及期待达到的效果。
通过有效的沟通坚定患者治疗的信心。
告知患者瘢痕治疗易复发的特点,必须有长期治疗的信心,告知可以经过治疗控制瘢痕的增生及感染,尽力减轻患者的皮损不适感。
每次治疗前拍照记录,前后对比,增加患者的信心,保持好的心态。
3.2治疗护理3.2.1注射前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患者的年龄,沟通情况等。
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此项操作的认知及接受程度。
讲解注射后的注意事项。
强调定期治疗的必要性。
安抚患者的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3.2.2注射中严格无菌操作。
根据病变范围调整给药剂量,但不超过100 mg/次(2mL)。
采用30毫米针注射,不能注入皮下。
呋塞米注射液说明书

呋塞米注射液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呋塞米注射液英文名:Furosemide Injection汉语拼音:Fusaimi Zhusheye【成份】1. 本品主要成份为呋塞米,化学名称为:2-[(2-呋喃甲基)氨基]-5-(氨磺酰基)-4-氯苯甲酸。
结构式为:分子式:C12H11ClN2O5S分子量:330.74CAS No.:54-31-92. 辅料:氢氧化钠、盐酸、无水亚硫酸钠、注射用水。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1.水肿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脏疾病(肾炎、肾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应用其他利尿药效果不佳时,应用本类药物仍可能有效。
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等。
2.高血压在高血压的阶梯疗法中,不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但当噻嗪类药物疗效不佳,尤其当伴有肾功能不全或出现高血压危象时,本类药物尤为适用。
3.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用于各种原因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例如失水、休克、中毒、麻醉意外以及循环功能不全等,在纠正血容量不足的同时及时应用,可减少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机会。
4.高钾血症及高钙血症。
5.稀释性低钠血症尤其是当血钠浓度低于120mmol/L时。
6.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症(SIADH)。
7.急性药物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规格】2ml:20mg【用法用量】1.成人(1)治疗水肿性疾病。
紧急情况或不能口服者,可静脉注射,开始20~40mg,必要时每2小时追加剂量,直至出现满意疗效。
维持用药阶段可分次给药。
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时,起始40mg静脉注射,必要时每小时追加80mg,直至出现满意疗效。
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用200~400mg加于氯化钠注射液100ml内静脉滴注,滴注速度每分钟不超过4mg。
有效者可按原剂量重复应用或酌情调整剂量,每日总剂量不超过1g。
利尿效果差时不宜再增加剂量,以免出现肾毒性,对急性肾衰功能恢复不利。
氟脲嘧啶注射液说明书

氟尿嘧啶注射液说明书,/.一(药品名称),適用名’;.‘氟尿嘧啶注射液英文名:Fluorouraci!Injection。
'汉语拼音:Funiaomiding Zhusheye本品主要成份为:,.氟尿啼啶.(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几乎五色的證明褲体。
(药理毒理}本品在俸内先转变为肛氟..T2囉氟尿嘧啶核苷酸,后翥抑制胸腺嘧瞳核苷酸合成酶,阻断脱氧尿嘧啶核苷酸转变为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从而抑制p恥的生物合成。
此外,通过阻止尿嘧啶和乳清酸掺入RNA,达到抑制RNA合成的侔周剪毒品出繈胞風期特异性药,主要抑制S玥细胞。
..;…‘\广.:’.一、一,.’(药代动力学} 一、.:…;千j,本品主要经肝脏代谢.分解为二氧化碳经呼吸道排出林外譬钩I 驪的氟尿嘧啶在给药1小时内经肾以原型药排出体外.大荊量用药能透过血脑屏障,.静脉漓柱半小时后到达脑脊液中/可维持糾埘卜T.内d 为10~20分钟卜T l/2疊为幼小时。
,,、斗.;’.(适应症L :、”’卜一.‘‘.. + ,’:..:’;’,’,.‘.…本品的抗瘤谱较广,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广或暖大剂量氟尿嚼啶抬疗绒毛膜上皮癌。
亦常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宫颈癌、膀脆癌及皮肤癌等非::、.’:[Jll~illll] 、‘’’;.’一\//..;:氟尿嘧啶作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所用剂量相差甚大。
单药静脉注射剂量”般为按体重一日lO~20mg/kg,连用5----10 1~,每疗程5'----7克(甚至10克):若为静脉滴注/通常按体表面积一日300—500mg/m气连用3—5天。
每次静脉滴注时间不得少于萨斟时;静脉滴注时可用输液泵连续给药维持24小时。
用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一麥零用动脉插管注药。
腹腔内注射按体表面积一次500—600m砂矿。
’’每周重次卜2/i4次为’l疗程。
(不良反应} ’…’:..一、 *“…1.恶心、食欲减退或呕吐。
一般剂量多不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氟尿嘧啶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氟尿嘧啶注射液
英文名:Fluorouracil Injection
汉语拼音:Funiaomiding Zhusheye
【成份】
1.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5-氟-2,4(1H,3H)-嘧啶二酮
其结构式为:
分子式:C4H3FN2O2
分子量:130.08
CAS No.:51-21-8
2. 辅料:依地酸二钠、氢氧化钠、注射用水
【性状】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
本品的抗瘤谱较广,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或较大剂量氟尿嘧啶治疗绒毛膜上皮癌。
亦常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宫颈癌、膀胱癌及皮肤癌等。
【规格】10ml:250mg
【用法用量】
氟尿嘧啶作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所用剂量相差甚大。
单药静脉注射剂量一般为按体重一日10~20mg/kg,连用5~10日,每疗程5~7克(甚至10克)。
若为静脉滴注,通常按体表面积一日300~500mg/m2,连用3~5天,每次静脉滴注时间不得少于6~8小时;静脉滴注时可用输液泵连续给药维持24小时。
用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多采用动脉插管注药。
腹腔内注射按体表面积一次500~600mg/m2。
每周1次,2~4次为1疗程。
【不良反应】
1. 恶心、食欲减退或呕吐。
一般剂量多不严重。
偶见口腔黏膜炎或溃疡,腹部不适或腹泻。
周围血白细胞减少常见(大多在疗程开始后2~3周内达最低点,约在3~4周后恢复正常),血小板减少罕见。
极少见咳嗽、气急或小脑共济失调等。
2. 长期应用可导致神经系统毒性。
3. 偶见用药后心肌缺血,可出现心绞痛和心电图的变化。
如经证实心血管不良反应(心律失常,心绞痛,ST段改变)则停用。
【禁忌症】
1.当伴发水痘或带状疱疹时禁用本品。
2.氟尿嘧啶禁忌用于衰弱病人。
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在动物实验中有致畸和致癌性,但在人类,其致突、致畸和致癌性均明显低于氮芥类或其他细胞毒性药物,长期应用本品导致第二个原发恶性肿瘤的危险性比氮芥等烷化剂为
小。
2.除单用本品较小剂量作放射增敏剂外,一般不宜和放射治疗同用。
3.当伴发水痘或带状疱疹时禁用本品。
其它有下列情况者慎用本品;(1)肝功能明显异常;(2)周围血白细胞计数低于3500/mm3、血小板低于5万/mm3者;(3)感染、出血(包括皮下和胃肠道)或发热超过38℃者;(4)明显胃肠道梗阻;(5)脱水或(和)酸碱、电解质平衡失调者。
4.开始治疗前及疗程中应定期检查周围血象。
6.用本品时不宜饮酒或同用阿司匹林类药物,以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妇女妊娠初期三个月内禁用本药。
应用本品期间禁止哺乳。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患者慎用氟尿嘧啶,年龄在70岁以上及女性患者,曾报告对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有个别的严重毒性危险因素。
密切监测和保护脏器功能是必要的。
【药物相互作用】
曾报告多种药物可在生物化学上影响氟尿嘧啶的抗癌作用或毒性,常见的药物包括甲氨喋呤、甲硝唑及四氢叶酸。
与甲氨喋呤合用,应先给甲氨喋呤4~6小时后再给予氟尿嘧啶,否则会减效。
先给予四氢叶酸,再用氟尿嘧啶可增加其疗效。
本品能生成神经毒性代谢产物-氟代柠檬酸而致脑瘫,故不能作鞘内注射。
别嘌呤醇可以减低氟尿嘧啶所引起的骨髓抑制。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
本品在体内先转变为5-氟-2-脱氧尿嘧啶核苷酸,后者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断脱氧尿嘧啶核苷酸转变为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从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
此外,通过阻止尿嘧啶和乳清酸掺入RNA,达到抑制RNA合成的作用。
本品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主要抑制S期细胞。
【药代动力学】
本品主要经肝脏代谢,分解为二氧化碳经呼吸道排出体外,约15%的氟尿嘧啶在给药1 小时内经肾以原型药排出体外。
大剂量用药能透过血脑屏障,静脉滴注半小时后到达脑脊液中,可维持3小时。
T1/2α为10~20分钟,T1/2β为20小时。
【贮藏】遮光,密闭保存。
【包装】玻璃安瓿,5支/盒。
【有效期】2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