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三年级下册数学2.2 24时计时法 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首先,部分学生在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普通计时法的掌握不够牢固,或者是对转换方法的理解不够清晰。其次,我在课堂上的提问和讨论环节,有些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问题缺乏深入思考,或者是对问题的理解和表达有一定的困难。
3.随堂测试:随堂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24时计时法。他们在时间计算和问题解决方面表现出色。然而,也有少数学生在转换方法和复杂时间计算方面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
4.作业完成情况: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并按时提交。他们的作业展示了他们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然而,也有些学生的作业中存在一些错误,需要教师及时纠正和指导。
2. ①重点知识点:24时计时法的概念、转换方法和应用。
②关键词: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转换方法、应用。
③句式:24时计时法是一种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的时间表示方法,包括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换方法和应用。
3. ①艺术性和趣味性:通过使用生动形象的图片、色彩鲜艳的字体和布局合理的版面,使板书更具艺术性和趣味性。
②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艺术性和趣味性的板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③简洁明了: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一些改进。首先,我会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巩固,通过复习和练习,确保学生对普通计时法有扎实的掌握。其次,我会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通过提出更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同时,我也会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24时计时法-人教新课标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24时计时法-人教新课标第一课时:认识24时计时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能够将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反之亦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24时计时法的意义和转化方法。
2. 教学难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谜语、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回顾钟面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1)认识24时计时法: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了解24时计时法的意义和特点。
(2)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化: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化方法。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第二课时:24时计时法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24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时间差、时间推算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24时计时法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解决与24时计时法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回顾24时计时法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1)24时计时法的应用: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掌握24时计时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2)问题解决: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与24时计时法相关的问题。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制作钟面、计算时间差等,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的教案设计
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的教案设计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的教案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的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的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学过程:一、认识24时记时法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
2、组织交流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21:00是几时?3、组织学生猜测。
4、说说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还见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5、老师动手操作,理解1天内,钟表的时针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后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4小时。
6、老师介绍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
通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7、板书课题,了解一日24小时的由来。
二、学习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1、师出示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说说钟面内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外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2、学生观察自己的钟面,讨论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3、老师拨时针,让学生说说这个时间怎样表示?(凌晨1时,中午十二时)4、师再拨时针,让学生学习下午1时到晚上12时用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下午1时,下午5时,晚上9时,晚上12时)说说是怎样想的?5、抢答练习:普通计时法上午7时、中午12时、下午4时、下午6时40分、晚上9时12分、24时计时法19时23时40分。
6、练后想一想: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7、同桌互动,一个说一种表示方法,另一个同学回答另一种表示方法。
三、实践应用1、学生独立完成P53页做一做:连一连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优秀4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优秀4篇】同学们,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去了的时间是永远不会回来的,一分一秒的时间都是很宝贵的,所以,我们从小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4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时计时法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反思: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
是在学生认识时、分、秒后学习的一种记时方法,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比较广泛,与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珍惜宝贵时间的好习惯。
生活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普通记时方法,绝大多数会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时刻。
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抓住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异同,加深学生对24时记时法的理解。
在教学中注重内容的趣味化、生活化、让更多的孩子喜欢数学。
一、情境教学生活化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得精彩描述。
我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电视节目的生活经验进行整合,找到生活与知识的契合点,为学生创作与真实生活“亲密接触”的机会,并引导学生在生活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常使用数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是孩子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
我们在使用教材教学时,应注意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
所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我仍然注重密切联系生活,考虑到知识点比较多,所以借助时间轴,使学生直观的明白了在一天时间里时针走了2圈,共是24小时,同时了解了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且能够初步学会二者之间的转化这几个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4时计时法-人教新课标 (2)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4时计时法——人教新课标(2)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将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的方法,并能够正确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24时计时法的概念及转换方法。
2. 难点:正确理解和应用24时计时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具(时钟模型)。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的时钟,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运行规律。
2. 提问:“你们知道一天有多少小时吗?”引发学生对时间单位“小时”的思考。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24时计时法的概念:介绍24时计时法是一种将一天24小时连续编号的方法,从0时(即午夜12点)开始,到23时结束。
2. 转换方法:讲解如何将普通计时法(12小时制)转换为24时计时法。
- 上午的时间不变,只需去掉“上午”二字。
- 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去掉“下午”或“晚上”二字,并在原来的时间基础上加上12小时。
3.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如何进行转换。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四、实际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一个时钟模型。
2. 教师给出时间,学生操作时钟模型,展示对应的时间。
3. 教师巡查,指导学生正确操作。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24时计时法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课件、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运用24时计时法。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三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三篇篇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52页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认识年月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培养善于思考、发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场景,认识24时计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24时计时法的意义教学难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教学突破: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课堂的容量,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钟面模型、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新课。
1.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课件出示图片)2.话说一天猪八戒收到了一张请柬,打开一看,(课件演示)兹定于6月10日7时在瑶池举行蟠桃宴,请天篷大元帅届时光临!王母娘娘6月9日3.原来是王母娘娘要请他赴宴。
这下可把他乐坏了,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就一个骨碌爬了起来,匆匆赶往瑶池去赴宴,可是他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7时,瑶池的大门才姗姗打开。
4.这是怎么回事呢?5.请柬上的时间该怎么修改呢?(课件演示:晚上7时)6.一天中原来有两个7时,那一天中还有两个几时呢?(学生回答)7.下面咱们把同学们说的这些时间按先后顺序排一排。
首先要先弄清楚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知道?(学生回答)大家都见过这个场面吗?(课件出示春晚倒计时场面)这是年三十的晚上春晚倒计时的场面,当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时候,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8.利用活动钟表熟悉普通计时法,丰富感知。
(播放活动钟表课件)夜里的12时就是一天的开始,接下来就是凌晨1时,凌晨2时……。
夜里12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设计说明: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钟表的初步认识,只会读钟表上的时刻,以及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匮乏,只会读表,对普通计时法、一天24小时等不太了解或一知半解,而这些又是学习24时计时法所必备的。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4时计时法第二课时
(1) 了解学生外出旅游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2) 出示一张飞机票和一张从北京到石家庄的火车票。 (3) 观察机票和火车票上的时间 , 你发现了什么 ? 2. 学习教材第 84 页例 3。 (1) 观察情境 , 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你还想了解哪些信息 ?( 坐火车 到奶奶家要用多长时间 ) (2) 教师说明 , 火车 9:00 出发 , 下午 6 点到达奶奶家。 (3) 提问 : 你能回答中途经过多长时间吗 ? 教师 : 怎样来计算经过的时间呢 ? 探究方法。 (1) 直接在钟面上数一数。 用钟表来表示两个时间。
1. 教材第 85 页练习十八的第 3 题。
(1) 读题 , 理解题意。
(2) 提问 : 题中给我们的是什么计时法 ?(24 时计时法 )
(3) 集体交流解题思路。
(4) 教师鼓励不同的解题思路。
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 阳阳晚上 9 时睡觉 , 第二天早上 6 时起床 , 她一共睡了 ( )
第二天 8:00
第二天 7:23
运行 时间
(直观演示 , 学生看钟面填表。
4. 一场排球赛 , 从 19 时 30 分开始 , 进行了 155 分钟。比赛什么时
候结束 ?
(1) 读题 , 理解题意。
(2) 分析数量关系。
(3) 提问 : 怎样看这 155 分钟 ?( 要先把经过时间 155 分钟改写成 2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材第 84 页的例 3 及练习十八。
1. 初步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2. 能够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1. 区别时间与时刻。 2. 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多媒体课件 , 投影仪。
1. 口答。 (1) 平年全年有多少天 ?1 天有多少时 ? (2)17 时是下午几时 ?22 时 40 分是晚上几时几分 ? 2. 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晚上 11 时是 ( ) 时 中午 12 时是 ( ) 时 上午 8 时是 ( ) 时 下午 3 时是 ( ) 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二课 24小时计时法 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二课 24小时计时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24小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能够用24小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2. 培养学生运用24小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24小时计时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运用24小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24小时计时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24小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一天中的时间。
引出24小时计时法。
2. 探究新知(1) 讲解24小时计时法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钟表,了解钟表上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
(2) 讲解24小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24小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3. 实践应用(1) 出示一些时间,让学生用24小时计时法表示。
(2)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24小时计时法解决。
4.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对24小时计时法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同步练习》中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
2. 观察家里或学校的钟表,用24小时计时法记录一天中的时间。
六、板书设计1. 24小时计时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运用24小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3. 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是否需要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3.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24小时计时法。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24小时计时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的讲解。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核心,学生能否理解和掌握24小时计时法,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实践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24时计时法-人教新课标
标题:三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24时计时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24时计时法的概念2. 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转换3. 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4.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24时计时法的概念、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2. 教学难点: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转换。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时间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时间的重要性,引出24时计时法的学习。
2. 新课讲解(10分钟)(1)介绍24时计时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是一种将一天24小时均等划分的时间表示方法。
(2)讲解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掌握两者的转换方法。
(3)举例说明如何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24时计时法。
3. 案例分析(10分钟)提供一些关于时间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24时计时法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练习(10分钟)出示一些关于时间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掌握程度。
5.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24时计时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24时计时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关于24时计时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运用24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4时计时法
【 - 小学作文】【篇一】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4时计时法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 1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4时计时法 12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2页~53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知道1日=24时,理解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不同之处。
2.技能目标:能正确地运用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并会进行两种计时方法的相互转换。
3.情感目标:学生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24时记时法,会正确运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明确两种记时法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学会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换。
教学准备:数学课件、教具钟。
学生准备:学具钟、收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假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前我先给同学们出一道脑筋急转弯来考考大家!阿龙和阿涛约好周六8时到电影院门口见面,他们俩都按时去了同一个电影院门口,但是却没见到面。
你知道为什么吗?生:因为一天有两个8时,一个是上午的8时,一个是晚上的8时。
二、引入课题师:所以为了避免误会,都会在8时前加上午或晚上等时段词语,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普通计时法。
还有别的方法吗?课件出示图片(银行的营业时间,邮箱的开箱时间,电影票开演时间,准考证考试时间)这样的表示时间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24时计时法。
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24时计时法。
那为什么要采用24时计时法来计时呢?24时计时法又有什么优越性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和学习24时计时法。
(板书课题。
)首先我们利用钟面来认识24时计时法。
(一)动手研究一天有24小时1. 学生动手拨钟。
(感受一日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2圈,一天是24小时。
)(1)考虑两个问题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引起一天的开始是1:00和夜里12:00两种答案的争论)出示倒计时的场面:见过这个场面吗?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一起倒计时,当我们倒数到1的那一瞬间,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都指到了几?这个时刻意味着什么?(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三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三篇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52页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认识年月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培养善于思考、发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场景,认识24时计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24时计时法的意义教学难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教学突破: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课堂的容量,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钟面模型、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课件出示图片)2.话说一天猪八戒收到了一张请柬,打开一看,(课件演示)兹定于6月10日7时在瑶池举行蟠桃宴,请天篷大元帅届时光临!王母娘娘6月9日3.原来是王母娘娘要请他赴宴。
这下可把他乐坏了,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就一个骨碌爬了起来,匆匆赶往瑶池去赴宴,可是他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7时,瑶池的大门才姗姗打开。
4.这是怎么回事呢?5.请柬上的时间该怎么修改呢?(课件演示:晚上7时)6.一天中原来有两个7时,那一天中还有两个几时呢?(学生回答)7.下面咱们把同学们说的这些时间按先后顺序排一排。
首先要先弄清楚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知道?(学生回答)大家都见过这个场面吗?(课件出示春晚倒计时场面)这是年三十的晚上春晚倒计时的场面,当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时候,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8.利用活动钟表熟悉普通计时法,丰富感知。
(播放活动钟表课件)夜里的12时就是一天的开始,接下来就是凌晨1时,凌晨2时......。
夜里12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设计说明: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钟表的初步认识,只会读钟表上的时刻,以及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匮乏,只会读表,对普通计时法、一天24小时等不太了解或一知半解,而这些又是学习24时计时法所必备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二:从整体到局部,培养学生计时思维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二:从整体到局部,培养学生计时思维能力一、教学目标通过《24时计时法》教案二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从整体到局部,逐渐熟悉掌握计时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计时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掌握,为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回顾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一的内容。
2.引入《24时计时法》教案二的内容:从整体到局部,培养学生计时思维能力。
3.通过提供有关计时的实例,学生能够逐渐熟悉掌握计时的方法和技巧。
4.通过提示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掌握。
5.让学生逐渐熟悉掌握24小时时钟,能够迅速看出时间的正确性。
三、教学步骤1.回顾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一的内容我们来回顾一下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一的内容。
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学习了整小时的计时方法、半小时的计时方法,以及五分钟的计时方法。
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计时的方法和技巧。
2.引入《24时计时法》教案二的内容接下来,我们来进入《24时计时法》教案二的内容。
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将从整体到局部,逐步帮助学生培养计时思维能力。
3.通过提供有关计时的实例,学生能够逐渐熟悉掌握计时的方法和技巧在学习计时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中,我们会通过提供实例的方式,让学生逐步熟悉和掌握计时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如果现在是下午4点59分,6分钟后是几点?我们可以看出现在是下午4点59分,所以6分钟后时间应该是5点05分。
那么如何得出这个答案呢?我们可以将6分钟拆解成3分钟和3分钟。
所以,现在是下午4点59分,加上3分钟后是下午5点02分,再加上3分钟就是下午5点05分了。
这个实例让学生了解到了拆分计时的思路,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4.通过提示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掌握除了通过提供实例的方式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计时的方法和技巧外,我们还需要通过提示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三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三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52页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认识年月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培养善于思考、发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场景,认识24时计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24时计时法的意义教学难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教学突破: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课堂的容量,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钟面模型、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新课。
1.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课件出示图片)2.话说一天猪八戒收到了一张请柬,打开一看,(课件演示)兹定于6月10日7时在瑶池举行蟠桃宴,请天篷大元帅届时光临!王母娘娘6月9日3.原来是王母娘娘要请他赴宴。
这下可把他乐坏了,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就一个骨碌爬了起来,匆匆赶往瑶池去赴宴,可是他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7时,瑶池的大门才姗姗打开。
4.这是怎么回事呢?5.请柬上的时间该怎么修改呢?(课件演示:晚上7时)6.一天中原来有两个7时,那一天中还有两个几时呢?(学生回答)7.下面咱们把同学们说的这些时间按先后顺序排一排。
首先要先弄清楚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知道?(学生回答)大家都见过这个场面吗?(课件出示春晚倒计时场面)这是年三十的晚上春晚倒计时的场面,当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时候,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8.利用活动钟表熟悉普通计时法,丰富感知。
(播放活动钟表课件)夜里的12时就是一天的开始,接下来就是凌晨1时,凌晨2时……。
夜里12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设计说明: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钟表的初步认识,只会读钟表上的时刻,以及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匮乏,只会读表,对普通计时法、一天24小时等不太了解或一知半解,而这些又是学习24时计时法所必备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二:趣味计时游戏大作战
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二:趣味计时游戏大作战在小学三年级数学里,学生们已经开始学习时钟、计时等相关知识了。
而24时计时法就是其中的一种计时方式,它以0点为起点进行计时,每过一小时就加1,最后到达23点时又从0点重新开始计时。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我们教师设计了一堂趣味的计时游戏——计时游戏大作战,下面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堂课的精彩细节。
一、课前探究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问答、讲解等方式回顾和巩固学生的计时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1.24时计时法的起点是什么?2.一天有多少小时?3.从早上8点开始,到下午4点结束,过了几个小时?4.如果现在是23点,再过6个小时是几点?教师应该耐心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熟悉和掌握计时相关的基础知识。
二、课堂互动在正式开始游戏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游戏规则和操作方法,然后让他们自己操作实践。
具体步骤如下: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3组两位以内的数字,要求学生通过任意的加减乘除运算,把这3组数字运算成24。
2.学生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例如1分钟或2分钟,用来完成上面的计算任务。
3.学生完成计算任务之后,把自己所用的时间记录下来,并与身边的同学进行比较,看看谁用的时间最少。
这个游戏非常简单,但是却寓教于乐。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24时计时法的计时方式。
三、课后延伸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24时计时法和其他计时方式的差异,教师可以在课后拓展一些相关的练习和作业。
例如:1.让学生设计一个计算游戏,类似于上面所述的计时游戏大作战。
2.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时钟,并用不同的计时方式进行测试和比较。
3.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常见的日常活动,例如吃饭、睡觉、看电视等,然后用不同的计时方式来记录这些活动的时间。
通过这样的延伸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24时计时法和其他计时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培养出良好的计时习惯和思维能力。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24时计时法(二)-人教版2015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24时计时法(二)-人教版2015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24时计时法进行时间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2. 24时计时法的运用方法3. 24时计时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 教学难点:24时计时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展示24时计时法的运用过程。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关于时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表示时间的?我们学过哪些时间表示方法?2. 讲解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1)引导学生回顾12时计时法,讲解24时计时法的由来。
(2)讲解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如:上午12点表示为0时,下午1点表示为13时,以此类推。
3. 讲解24时计时法的运用方法(1)讲解如何将24时计时法转换为12时计时法,以及如何将12时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
(2)讲解如何利用24时计时法进行时间计算,如:求时间差、求经过时间等。
4. 展示24时计时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举例说明24时计时法在交通、电视节目、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应用。
(2)引导学生讨论24时计时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好处。
5. 练习题(1)将24时计时法转换为12时计时法。
(2)将12时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
(3)利用24时计时法进行时间计算。
6. 总结强调24时计时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24时计时法。
7. 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题。
(2)观察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了24时计时法,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二:快乐计时学习计划
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二:快乐计时学习计划在小学教育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各种计算方法,更是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进一步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而《24时计时法》正是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了四则运算和计时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观察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24时计时法》快乐计时学习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时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一、活动设计1.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24张扑克牌,每张扑克牌的面值均为1至9之间的数字,且不能有任何面值相同的两张扑克牌。
(2)老师准备计时器或用智能手机等设备计时。
(3)学生需要提前做好预习,掌握24时计时法的基础知识。
2.活动过程(1)老师将24张扑克牌随机洗牌,将牌面朝下放在桌子上。
(2)学生依次抽取4张扑克牌,将其数字面朝上放在桌子上,准备开始计算。
(3)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四则运算和括号,算出数字为24的表达式。
(4)老师会用计时器计时,每次计算时间不超过1分钟,超时则算为失败,无法再次计算。
(5)学生计算出数字为24的表达式后,要迅速举起手或大声喊出答案。
老师会确认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如正确,则学生可获得一分。
(6)学生可以自由组队,或通过老师安排,按照规定轮换操作。
3.活动结束所有学生轮流计算后,将统计每位学生或每组学生的得分,评选出得分最高的组或个人,颁发奖励。
二、活动意义1.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准确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勇气和乐观向上的心态,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效果通过进行此项活动,可以使学生明确《24时计时法》的实际应用场景,掌握计时技巧和计算方法,并在互相竞争和切磋中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同时增强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教案8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教案8篇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了解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把握24时记时法读法与写法,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娴熟运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能够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树立较强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并能计算一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一、从生活导入师:现在先请同学们来听一段小故事。
(播放视频)出示情境:小兰:小丽你好,我是小兰,明天是星期六,我们明天一起去新华书店看书好吗?小丽:好的。
小兰:那明天8时在新华书店门口等,不见不散哦。
小丽:好的,明天见。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她们明天能按时见面吗?出示情境:(小兰家) 2 其次天,门铃响。
小兰:谁呀?小丽:小兰,你在做什么啊?你约我8时一起到书店看书,现在都10点了,让我等了2个小时。
小兰:不会吧?我是约你晚上8时,不是早上8时。
小丽:啊!师:原来她们把上午8时和晚上8时弄混了,这样在生活中常常会引起误会。
像这些需要在时刻前加上上午、晚上等词才能清晰的表示时间的方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计时方法,叫做一般计时法。
人们为了计时简便不易出错,就采纳一种新的计时方法,知道吗?在哪里见过?(学生发言)对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24时计时法。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质疑探究,学习24时记时法。
师讲解:交通、邮电、播送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
为了计算简便,不简单出错,都采纳从0时到24时的记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记时法。
师:24时记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面。
师: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宠爱的节日之一。
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间敲响?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篇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52-54上的内容和例3 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钟面上时针的转动,使学生熟悉1日=24时,熟悉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某一时刻。
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二:多样化的计时工具和资源搜集
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二:多样化的计时工具和资源搜集作为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计时工具的多样化和资源搜集显得尤为重要。
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上,我们讲授了《24时计时法》这一内容,并提出了多样化的计时工具和资源搜集的要求,下面是详细的教案。
1.教学目标1.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的基本原理和用法,了解和掌握多样化的计时工具和资源搜集的方法。
能够熟练地使用计时器、秒表等计时工具,掌握运用计时工具进行实验和探究的方法。
1.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好科学、探究未知、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合作精神。
2.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2.1.教学内容《24时计时法》以及多样化的计时工具和资源搜集2.2.教学步骤2.2.1.教师引导我们要对计时工具的多样化和资源的搜集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实验或探究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计时工具,有时还需要搜集相关的资源。
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相关教学方法的介绍,如制作记录表、操作计时器等。
2.2.2.《24时计时法》的介绍在介绍计时工具和资源搜集之后,我们开始介绍《24时计时法》。
这个计时法是指使用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方式,将一天分成二十四小时,每小时分成六十分钟,每分钟分成六十秒。
这种计时法已经被广泛使用,在实际生活中也得到了实际应用。
2.2.3.多样化的计时工具和资源搜集介绍完《24时计时法》之后,我们转移到具体的计时工具和资源搜集的问题上来。
针对不同的实验或探究过程,学生需要使用不同的计时工具。
例如,在烹饪食物时需要使用分钟计时器,而在做实验时则需要使用秒表。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需要注意使用计时工具的准确性和精度,特别是在使用高级的计时器时要多加注意。
在资源搜集方面,学校图书馆、互联网以及学生自身的经验和知识都是很好的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和探究任务。
2.2.4.实践操作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实践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三年级下册数学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材第84页的例3及练习十八。
1.初步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2.能够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1.区别时间与时刻。
2.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1.口答。
(1)平年全年有多少天?1天有多少时?
(2)17时是下午几时?22时40分是晚上几时几分?
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晚上11时是()时中午12时是()时
上午8时是()时下午3时是()时
1.创设谈话情境。
(1)了解学生外出旅游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2)出示一张飞机票和一张从北京到石家庄的火车票。
(3)观察机票和火车票上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教材第84页例3。
(1)观察情境,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还想了解哪些信息?(坐火车到奶奶家要用多长时间)
(2)教师说明,火车9:00出发,下午6点到达奶奶家。
(3)提问:你能回答中途经过多长时间吗?
教师:怎样来计算经过的时间呢?
探究方法。
(1)直接在钟面上数一数。
用钟表来表示两个时间。
通过说一说,可以知道坐火车到奶奶家要用9小时。
(2)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这两个时间的表示方法不同,能直接计算吗?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表示方法不同,不能直接计算,要把时间都转化成24时计时法。
将下午6点转化成24时计时法,即18时,用到达时刻减去开车时刻就是所经过的时间。
18-9=9(小时)
1.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3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题中给我们的是什么计时法?(24时计时法)
(3)集体交流解题思路。
(4)教师鼓励不同的解题思路。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小时。
(2)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时()分。
3.观察下表,计算出火车运行的时间并填在表中。
(1)投影出示。
(2)教师可借助钟表直观演示,学生看钟面填表。
4.一场排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
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数量关系。
(3)提问:怎样看这155分钟?(要先把经过时间155分钟改写成2时35分)
(4)学生独立解答。
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4题。
(1)课件演示,出示春风饭馆的营业时间。
(2)提问:营业牌上用的是什么计时法?(24时计时法)
(3)小组交流解题策略。
(4)集体交流,课件演示。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第一次8:30 第二次12:30 第三次16:30
2. (1)9 (2)15:50
3. 9小时7分14小时13小时35分
4. 22时5分
思维训练
(1)5时8时30分(2)6小时30分(3)略(4)略
教材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解决坐火车到奶奶家要多长时间的情境,引出知道开车时刻和到达时刻来求经过时间的问题。
由于这两个时刻不是统一的计时法,这里首先出示了这两个时刻对应的钟面图,学生可以通过观察钟面数出经过时间。
在这里着重让学生观察钟面,把两个时刻转化为24时计时法的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口算出经过的时间。
古代计时工具
古代计时工具有两种,一种是“日晷”,另一种是“漏”。
日晷是以太阳影子移动,对应于晷面上的刻度来计时。
“漏”是以滴水来计时,是四只盛水的铜壶从上而下互相叠放的组合。
上面三只铜壶底下有小孔,最下面一只竖放一个箭形浮标,随滴水而水面升高,对应壶身上的刻度来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