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师说公开课共36页文档

合集下载

高三一轮复习《师说》精品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师说》精品课件
《师说》
韩 愈
复习
用来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结构助词 的 谁,哪 “于”在 (名词)老师 那些(代) (连词)转折关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 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
(连词)顺承 本来“于”比
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
一.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
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指有专门学问人。
古:特殊指示代词“所” 与介词“以”结合,译 为㈠用来……办法(方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式、工具、依据等); ㈡……的原因(或缘由
今:表因果关系连词。
古:无论,不论。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今:没有。
小学而大遗
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 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 育的学校。
4、彼与Leabharlann 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解惑也。 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 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耻师:以从师为耻
焉:语气词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 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 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 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之:指示代词,这些 则:连词,就
相师:相互学习
不拘于时, 学于余。 被动句式 介宾短语后置
重点背诵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第五讲《师说》-2022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回归教材第一轮复习

第五讲《师说》-2022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回归教材第一轮复习
四曰五驭。” 郑玄注:“五驭: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
,舞交衢,逐禽左。” 谓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车随曲岸疾驰而
不坠水;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过通道而驱 驰自如;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
(5)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 六书:象形 、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注:转注、假借 是识字方法 ,而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方 法,其中形声字约占百分之九十。)
(3)射:射箭技术
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白矢,箭 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 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 相衔;剡注,谓矢行之疾;襄尺,臣与君射,臣与 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 目标。
(4)御:驾驭马车的技术 《周礼·地官·保氏》:“乃教之六艺……
(4).D
25
实战演练
(4).D A项中用顾况对白居易前后评价的对比,面写了白居易的オ华。 B项在原文一、二段都能找到合理解释。C项在原文第段中提到 “言言皆实”“不尚艰难”“老妪读之”,与题中内容“真实,辞句晓畅, 风格平易”相合。D项中的白居易“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说 法不正确。“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在文中无据,说法也不正确。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 至八年离开官场时,依然写下《村居苦寒》一诗,在诗中写道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念此深可愧,自问是何人?”,可见 白居易即使是“处江湖之远”,依然忧国忧民,所以此句赏析说法 不正确。
(判断句)
13
文言知识梳理
⑵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 其道解其惑者也。 找出该句的文言现象并进行拓展 这两个“其”都是代词。请速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其” 作为语气副词的不同用法。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 乎?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师说》课件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师说》课件

动词,有疑惑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形容词,糊涂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迷惑

•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理
• 年相若也,道类似也
道德学问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气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引导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取道
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道路
臣之所好者道也
自然规律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原因
通 • 六艺传经皆通习之 齐明、周最……乐毅之徒通其意 鸣之不能通其意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不懂句子停顿,不理解疑惑,有的(指前者)向老师 请教,有的(指后者)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 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 处。
3.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 近乎谄媚了。
特别小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C.“世果群怪聚骂”与“其可怪也欤”(《师说》)两
句中的“怪”字含义相同。
感到奇特
D.“指目牵引”与“目遇之而成色”(《赤壁赋》)两
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目”字含义不同。
使眼色/眼睛
《师说》素材积累
角度一:尊师重教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被 传为佳话的尊师范例,不胜枚举。韩愈面对当时“耻 学于师”的不良风气,为恢复师道,不仅自己抗颜为师 ,还作《师说》,对师道做了精辟的论述。徐特立坚 持兴办平民教育,毛泽东视他为一生的先生。那些勤 奋的为师者,谦逊的从师者书写了一个个永恒不变的 尊师重教的诗篇,为华夏莘莘学子树立了尊师的榜样 和典范。

新高考一轮复习名师课件之-师说

新高考一轮复习名师课件之-师说
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 的尊重,同辈人只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 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 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 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
1.意义相同或相近: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 例:屈平,字原。颜回,字子渊。 诸葛亮,字孔明 2.意义相反: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矛盾式”, 如: 朱熹,宇元晦;晏殊,字同叔;顾炎武,字宁人 3.意义相关(相顺或相延):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 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或延伸。 如: 曹操,字孟德。《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死乎 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字和名在一句话里,合成德操,即道 德操守,字对名作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
202X年,湖南的鲍老师因为放假时把本班学生留下看励志 视频写读后感,竟然被自己“视如己出”的尖子生用刀捅 死。
202X年12月14日上午,辽宁盘锦市某中学8年级3班,班 主任朱老师被学生捅死在教室讲桌旁边,致命几刀都扎在 脖子处。据称,事发的前一天,朱老师没收了该同学的扑 克。
是时候把合理惩戒权交还给基层老师了!
韩愈其人
字退之,河北昌黎人,世称韩昌黎(祖
籍称呼),官至吏部员外郎,又称韩吏部
(官职称呼)。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他
幼年贫穷,三岁而孤,由兄嫂抚养成人,
25岁中进士,29岁后入仕途,其后曾几
度被贬。著《昌黎先生集》。


韩愈名字有“来头”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年龄,嫂嫂郑氏一 心想给弟弟取个雅点的名字。抱着字书,郑氏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 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 的名字。

高三一轮复习《师说》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师说》课件

[⑥评劾点城]此固题县也令是一相人当妄成杀熟人的者题型了,在于
考A查.考①生②对⑥文章B的.理①解③能④力和分析问题的
能C力.。②④⑤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C 的一项是:(3分)( )
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 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彼与彼年相若,道相似 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惑而不从师 7.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8.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9.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10.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11.而耻学于师 1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辍耕之垄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助,的)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代,代知识,道理)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助,取独)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助,取独)
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助,取独) ⑥圣人之所以为圣 (代,代这件事)
⑦彼童子之师 (助词,的) ⑧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代,代童子) ⑨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助,宾语前置的标志)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
D 正的一组是:(3分)(

【①答所案与】交D游,皆一时长老
【②解公析虽】以①职讲事的之是,涣而少鄙时其的为事人,还未为官;
②③是虽说为涣政鄙极视宽王,蒙而正用怙法势必骄当横,体现的是
涣④为公人礼性之格甚,厚不,能以体备现乡为举官公正;④说的
是⑤涣传爱上惜旨人,才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5.其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 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 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 (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 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 狐与狼遂去。

《师说》复习课件 高三一轮 课堂实用

《师说》复习课件  高三一轮  课堂实用

2021/10/10
2
读准下列字的读音:
句读( dòu ) 或不焉( fǒu ) 经传(zhuàn) 从师( cóng )
读书( dú ) 不能( bù ) 传道( chuán )从容( cóng )
老聃( dān ) 蟠( pán ) 苌弘( cháng ) 近谀( yú ) 作师说以贻( yí)之
操何
②沛公安在? ③客何为者?
在安 为何
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 “操”“在”“为”的宾语。
结论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何、谁、孰、胡、安、焉等。
2021/10/10
9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C )
A、豫州今欲何至? B、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C、若事之不济(成功),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师说复习课件
2021/10/10
1
高考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名句
2、梳理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通假字,古
今异义,实词“道”,虚词“其”“乃”,特
殊句式“被动句”“宾语前置”)
3、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韩愈《师说》________,君子
不齿,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唐散文《师
说》)(全国新课标卷)
5、爱其子,
,于其身也,
,惑
202矣1/10!/10 (韩愈《师说》)(江西卷)
4
1、通假字
传道受业解惑
或不焉,或师焉

高三一轮复习《师说》复习课2020

高三一轮复习《师说》复习课2020
师说
韩愈
目录
作者
文体
串讲
结构
练习
•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生
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 登上仕途。最后官至吏部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 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 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 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第四段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 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 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目录
作者
文体
串讲
结构
练习
• 归纳梳理,总结提高
目录
作者
文体
串讲
结构
练习
一词多义: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师道也 吾从而师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
名词,老师 动词,学习 意动用法,以……为师 动词,从师 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名词,军队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 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6、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 怪也欤!
第三段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 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7)居则曰:‘不吾知也。’
(8)彼且奚适也 ?
__(__1_)___(__5_)__(__7_)__(___1_2_) (2_)_(__6_)__(__1_0_)__(__1_4_)__(__1_5_)
__(__3_)_(_ 9)

师说一轮复习PPT学习教案

师说一轮复习PPT学习教案

一词多义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师道也 道相似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道理 道理 道德学问 道义、风尚 道义、 风尚
第17页/共37页
一词多义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风尚
1 无贵无贱 2 圣人无常师
特殊句式
无论 没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宾语前置,“之”为提宾标志
不拘于时,学于余。
被动句
第23页/共37页
第24页/共37页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
操何
②沛公安在?
在安
③客何为者?
为何
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 “操”“在”“为”的宾语。
“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
因在散文创作方面有突出成就, 被后人尊为八大散文家之首。韩 愈提倡儒家思想,他在文学上最 大的功绩是倡导古文运动,主张 学习先秦、两汉优秀散文传统, 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 文第中6页解/共3放7页出来,奠定了唐代古文 的基础。
读准下列字的读音: 句读( dòu ) 或不焉( fǒu ) 经传(zhuàn) 从师( cóng )
李氏子蟠,年十七,时好俗 古文,六
艺经传皆通赞许习之,不拘于时( ),学于赠送 余。余嘉( )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
( )之。
第11页/共37页
1、通假字
传道受业解惑
或不焉,或师焉
“受”通“授”,传授。 “不”通“否”。

《师说》一轮复习课件

《师说》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判断句
如“师者,所以传道受 业解惑也”表示老师是 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 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被动句
如“不拘于时”表示不 被时俗限制;“而耻学 于师”表示以向老师学
习为耻。
倒装句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 不解”表示不理解句读 ,不能解决疑惑,正常 语序应为“不知句读,
不解惑”。
省略句
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之)”表示现在他们 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 (他);“(人)爱其 子,择师而教之”表示 (人们)爱他们的孩子 ,就选择老师来教他。
形象塑造和意境营造技巧探讨
形象塑造
《师说》通过描绘教师的形象,如“师 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使读者对 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 时也表达了对教师的尊敬之情。

意境营造
文章通过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 营造出一种尊师重道的浓厚氛围,使读者 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对从师学习的重视和 对教师的崇敬。
其他教育类古文
如《爱莲说》、《陋室铭 》等,让学生接触更多古 代教育类文章,拓宽视野 。
迁移应用能力训练及实践活动设计
辩论活动
组织学生就“现代教育是否需要 尊师重教”进行辩论,提高学生
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练习
要求学生以《师说》为蓝本,写一 篇现代版的议论文,探讨现代教育 中的师生关系、教学方法等话题。
《师说》一轮复习课件
汇报人:XX 2024-01-23
目 录
• 引言 • 原文解读与赏析 • 重点字词梳理与归纳 • 思想内容与价值观念探讨 • 艺术手法与审美鉴赏 • 知识拓展与迁移应用
01
引言
复习目的与要求
01
掌握《师说》的基本思 想、主要内容和艺术特 色

高三一轮复习师说公开课

高三一轮复习师说公开课

5. 择师而教之
代词,代“子”,他
•其
•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代词,他
•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代词,他(生乎吾前者)
• 3.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指示代词,那
• 4. 其皆出于此乎
副词,表揣测,大概
• 5. 其可怪也欤
副词,表反问,难道
• 6.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代词,他们
特殊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
慈父见背。
府吏见丁宁。
君既若见录。
嬉戏莫相忘。
誓天不相负。
儿童相见不相识。
达标检测
1.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
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广东卷)
A)(06年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2.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B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不然,籍何以至此。 3.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
诚勤勉的官吏却被抛弃,用什么鼓舞 角度点拨:①做任何事必须有一个准则;
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传
士气,激励军心呢? 角度点拨:①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
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2)夫《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合作探究
重点字词
• 1.孰能无惑

•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哪、岂
• 3.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名作动 低于
• 4.君子不齿 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看不起

师说高三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师说高三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四、唐宋散文八大家
古文运动的主将 柳宗元
韩愈、柳宗 元、欧阳修、 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 石、曾巩
传: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 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古代解释经 书的著作) 4、得壁,传之美人(传送,传递) 《廉颇蔺相如列传》 5、舍相如广成传舍(招待宾客的馆 舍)《廉颇蔺相如列传》
本文标题“师说”不是“说说老师”之意, “说”古文为陈述和解说,即“解说……的道理” 之意。“师说”的意思应为“解说关于‘从师’的
韩 愈 像
二、作者
1、韩愈(768-824),字退之, 河阳(现在河南省孟县)人, 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 黎”。万年任吏部侍郎,故又 称“韩吏部”。死后谥“文”, 故又称“韩文公”。
从: 1、惑而不从师(跟从) 2、民弗从也(依顺,听从)《曹刿论战》 3、弟走从军阿姨死(参加)《琵琶行》 4、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指堂房亲属) 5、从余问古事(跟,向)《项脊轩志》 6、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自,由)《廉 颇蔺相如列传》 7、于是从散约败(合纵的盟约)《过秦论》 8、樊哙从良坐(紧挨着,依傍)《鸿门宴》
五、
2、不拘于时, 学于余。
(前一句为被动句,前 一个“于”表被,后一句为
状语后置,应为“于余学”)
不被时俗限制,向我学习
一、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体,一般陈述自己对某事物的 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先议后叙。初中时学过 的《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等都属于这 种文体。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与“论”相比 较,“说”较偏重于说明(始自唐宋,明清时尤甚), 而且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同时,“说”的内 容、写法和风格较为灵活多样,所以后世对于论说文 中的“说”,又有所谓“杂说”的称呼。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师说》复习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师说》复习课件
• ①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 惑 ③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理解性默写
• ①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从师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 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文中抨击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 从师而学的风气。其中“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上册 《师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背景回顾
• 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至唐代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 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学习。上层士族子弟无论德、行、 学问如何,均能为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 而且鄙视从师。这种风气到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有增无 减,渐趋恶劣。韩愈当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他对 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深恶痛绝,因此写下了《师说》这 篇著名的文章。
思考回顾: 第3、4段
第3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典型事例;引述经典言论
第4段: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本文 的写作缘由。
检查背诵
注释听写
实词积累·道
• “道”是会意字,金文两边合起来是“行”字,表示道路,中 间是“首”字,表示领头。合起来指领路。是“导”的本字,表 示引路、领路。
• ①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②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理解性默写
• ①韩愈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传统,并由此得 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这是对师生关系的概括。
• ②文中在阐述师生关系时,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掌握学识有早晚且各有所长的 师生观。

高三数学《师说》系列一轮复习 圆的方程课件 理 新人教B

高三数学《师说》系列一轮复习 圆的方程课件 理 新人教B

相交 R-r<d<R+ M 有两组实数解 r
内切 内含
d=R-r d<R-r
M 有一组实数解 M 无实数解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62022/1/16January 16,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62022/1/162022/1/161/16/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62022/1/16
点评 确定圆的方程需要三个独立条件,“选标准,定参数” 是解题的基本方法.其中,选标准是指根据已知条件选恰当的圆的 方程的形式,进而确定其中三个参数 .
变式迁移 1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圆的方程: (1)圆心在 x 轴上,半径为 5,且过点 A(2,-3); (2)过点 A(1,2)和 B(1,10),且与直线 x-2y-1=0 相切.
示圆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还需要加上(DA)2+(EA)2-4AF>0, 即 D2+E2-4AF>0.
(4)常见圆的方程 ①圆心在原点的圆,标准方程:x2+y2=r2;一般方程:x2+y2 -r2=0. ②过原点的圆,标准方程:(x-a)2+(y-b)2=a2+b2;一般方 程:x2+y2+Dx+Ey=0. ③圆心在 x 轴上的圆,标准方程:(x-a)2+y2=r2;一般方程: x2+y2+Dx+F=0. ④圆心在 y 轴上的圆,标准方程:x2+(y-b)2=r2;一般方程: x2+y2+Ey+F=0. ⑤与 x 轴相切的圆,标准方程:(x-a)2+(y-b)2=b2;一般方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课件(新高考人教版):师说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课件(新高考人教版):师说

【识记方法】
“道”的本义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 有“引导”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 指“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 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 学说”。
【迁移小练】
[解释加颜色字] 苏洵欲往京城,道(取道)泰山间行。遇隐士行于道(道 路),憩于茶亭,论秦国与六国之事,隐士举兵家之道(主张),以为六国 用兵之道( 策略 )不及秦国,苏洵不以为然。二者言辞激烈,未能休也。 人道( 谈论 )此事:孰闻道(道理 )多也?
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 古义:_一__般__人__
③众人
也亦远矣
今义:大家;许多人
古义:_小__的__方__面__学__习__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
④小学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
其明也
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⑤不必 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义:_不__一__定__ 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多义实词
词语 (1)师
例句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吾师道也 ③吾从而师之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⑥《烛之武退秦师》
义项 老师 学习 意动用法,以……为师 尊师学习 掌握一定技艺的人 军队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流传
(2)传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识记方法】 “或”有两个基本义:有人,有的人;或许,也许。由“有的人”
引申出表示只释加颜色字] 李蟠求学于韩愈,始或( 迷惑 )于嬉,嗜玩,或(有时) 逃。愈惩其曰:“为学,贵在恒也。为学或(倘若)匪恒,则或( 有的 )师 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李蟠闻后,方心定,乃有所成。众人以 为愈之功。后或( 有人 )责愈,以为童为学,当顺自然,后功或(或许)未 易量。

一轮复习《师说》课件

一轮复习《师说》课件

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表假设关系 “那么”
引出结果
“就”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表并列关系
违背则组秀,官盛则近谀
入则孝,出则悌 4、表转折关系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二、副词
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一、代词
•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她 的”“它的”(包括复数)。 •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 2.第三人称代词。做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译为他,她,它。 •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 3.第一人称代词或第二人称。译为“我”“自己”“你”。 •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 •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译为“那(些,个,里)” •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译为“这”,“这个”“这些” •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那中间的”,后面多为数词。 •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 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 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 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 有专攻,如是而已。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 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 以贻之。
课前巩固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 焉,惑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高三一轮复习师说公开课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