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教学过程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39d86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f.png)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二泉映月教学设计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泉映月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1教学过程:一、初识阿炳,用心领悟音乐美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音乐有关的课文。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2、《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你们知道是谁创作的吗?(阿炳)3、那你们对阿炳有哪些了解呢?4、阿炳是个苦难的人,是一位民间音乐家,也是一位盲人音乐家。
他的《二泉映月》代表了他的最高水平,你们想听吗?(想)听的时候,老师给大家提个要求,同学们不仅要用耳朵听,更要用自己的整个心灵来听。
(播放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5、告诉老师,你从中听到了什么?(动人的音乐)感受到了什么?(悲伤、孤独)二、初读课文,感受课文语言美1、同学们,一首名曲如果我们用心去感受他的话,就能听到作者许许多多的心声。
那么阿炳这位民间艺人为什么能够创作出这样动人的音乐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课文。
(学生动情入境地轻读课文)。
2、刚才同学们都用心去朗读了课文,读得非常好。
这篇课文有许多生字词。
(出示小黑板)认识吗,自己快速读一读。
月光如银、双目失明、委婉连绵月光似水、卖艺度日、升腾跌宕月光照水、经历坎坷、步步高昂水波映月、热爱音乐、舒缓起伏静影沉璧、向往光明、恬静激荡3、谁有信心来读准它们?(指名一生读)强调:“宕”读dang 第四声“恬”读tian第二声。
4、读得非常准确。
他是横着读的,你还能怎么读?(竖着读)你从竖读的这些词语中发现了什么?(第一行都是讲月亮、月光的。
第二行是讲阿炳的生世的。
第三行讲的'是《二泉映月》的旋律。
)你们真是太聪明了!5、那么美的月光,你怎么读呢?(女生读)第二行是讲阿炳的生世的,怎么读呢?(男生读)谁能试着把《二泉映月》的旋律也读出美感来?(男女生齐读)6、这些词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吗?(相机理解:静影沉璧、恬静激荡)7、让我们再一次地把感情融入朗读中,读好这些词。
《二泉映月》教案教学设计范文四篇
![《二泉映月》教案教学设计范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36512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b.png)
《二泉映月》是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文情皆美、真挚感人的好文章。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文本对话,在对文本的逐步解读中感受和体验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从而学习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夸姣理想的精神。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二泉映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份词语写一段话,描绘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3、感受阿炳创造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于同命运抗正、矢志不渝追求夸姣理想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体味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教学准备:光盘、挂图。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1、认识阿炳,交流他的情况,向同学们介绍。
2、教师介绍阿炳的生平。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者借助字典理解词语。
患病、搀扶、积淀、坎坷、富饶、萦绕、哭泣、泯灭、抒发、委婉、跌宕、倔犟、一泓清泉、静影沉璧2、检查自学情况。
(1)试读课文,了解词语掌握情况和各自然段的大致内容。
(2)通读课文,分段。
第一段(1—2) :二泉的自然环境和小阿炳跟着师傅到二泉赏月的情景。
第二段(3—4):不幸的经历没有泯灭阿炳对音乐、生活的热爱,他又来到二泉,心潮激荡,似乎听到人世间的不平之声。
第三段(5—6) :阿炳在二泉边用二胡倾吐自己的情怀,创作出不朽的名曲《二泉映月》。
3、学生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1、请学生自己辨别,交流注意点。
2、学生练习书写。
四、布置作业1、誊写词语。
2、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二泉映月教学教案
![二泉映月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4bdb4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4.png)
《二泉映月》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二泉映月》的背景及意义。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简要介绍华彦钧(阿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了解《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
1.3 教学活动:播放《二泉映月》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教师讲解华彦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学生分享对音乐的感受和认知。
第二章:音乐分析2.1 教学目标:分析《二泉映月》的曲式结构和音乐特点。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2.2 教学内容:分析《二泉映月》的曲式结构,包括主题、变奏等。
探讨《二泉映月》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音色等。
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二泉映月》的曲式结构。
学生分组讨论音乐特点,并进行分享。
第三章:演奏技巧指导3.1 教学目标:学习二胡演奏技巧,包括弓法、指法等。
能够演奏《二泉映月》的基本旋律。
3.2 教学内容:讲解二胡的基本演奏技巧,如弓法、指法等。
学习《二泉映月》的基本旋律,并进行练习。
3.3 教学活动:教师示范演奏技巧,并进行讲解。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二泉映月》的基本旋律。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第四章:音乐欣赏与讨论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理解《二泉映月》。
4.2 教学内容:欣赏不同演奏家的《二泉映月》演奏版本。
讨论不同演奏家的演奏风格和特点。
4.3 教学活动:播放不同演奏家的《二泉映月》演奏版本,让学生进行欣赏。
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演奏家的演奏风格和特点。
第五章:创作与展示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学生能够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二泉映月》为灵感,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
5.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以《二泉映月》为灵感,进行音乐创作。
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并进行展示。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六章:音乐与文化6.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二泉映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优秀9篇】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71885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e.png)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优秀9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优秀9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篇一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课前播放课件:屏幕出现课题及月光水面树影图景,同时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导语:让我们随着这委婉动听的二胡曲进入我们的课堂,进入美丽的二泉世界吧。
(师板书课题,要求学生认真看,同时举起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书空。
)1、同学们,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欣赏了惠山二泉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谁能用自己的方式再次带领大家神游美丽的二泉?(学生可用书中的八个词,也可用自己的话说,老师展示图片,为大家再现美景。
)2、这样的景色,使你产生了什么感情?二、品读坎坷。
1、像梦境一样令人陶醉的如诗如画的美景,双目失明的阿炳,他能看到吗?他看到的只能是什么?这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对阿炳来说,只意味着什么?2、又是一个八月十五,中秋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二泉,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时候的阿炳,在做些什么?在想些什么?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到相关语段,认真读读,看这个时候的阿炳,他正在做些什么,他正在想些什么,把这些话划出来,再用心地读一读。
3、生默读、划。
大声地读一读。
指名读相应句子。
同学们,俗话说,会读书的人,不仅要会把薄书读厚,还要会把厚书读薄。
你们能把这长长的三句话读成一个词吗?(坎坷)坎坷的本意是什么?联系上下文想想,坎坷在问中指什么?文中对阿炳的坎坷经历有具体的描写吗?4、还有吗?还有吗?是啊,书上的确没有了,可是,还有许许多多的坎坷,它虽然没有写在书上,却一定写在我们的心上。
我们生活的年代离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比较遥远,要走进阿炳的生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但你们平时在郑州的街头有没有见过一些衣衫破旧、卖艺为生的人?当年的阿炳就是这样一个流落街头、卖艺为生的人,或许衣衫更破、处境更糟。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10篇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72dc571ed9ad51f01df273.png)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10篇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一):二泉映月一、教材简解:《二泉映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文情皆美、真挚感人的好。
本课时的教学资料是让学生透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文本对话,在对文本的逐步解读中感受和体验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从而学习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完美理想的精神。
二、教学资料:小学语文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第十册第9课课文。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会阿炳的坎坷经历,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四、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了解阿炳的艰辛历程,感悟阿炳的满腔情怀,体会琴声的变化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主人公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完美理想的精神。
五、设计思路:《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
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构成过程,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由于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离此刻的孩子也比较遥远,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必须难度。
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方法进行本课教学。
本课教学以情感为纽带,透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置身于浓浓烈烈的情感体验之中,把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情感读懂悟透,以获得真真切切情感熏陶,努力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六、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用心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潜力。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8d2e7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4.png)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优秀10篇)(3)自由品读,交流感受。
4、合作朗读:刚才同学们各自朗读了令自己最为感动的片段,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合作朗读整个小节,选择你们认为最有表现力的朗读方式,把《二泉映月》这首乐曲的意境完整地呈现给大家。
(学生分组自由练习)5、汇报评析。
6、齐读升华:这首曲子饱含着阿炳一生的爱和恨,愤和忧。
听着它,我们仿佛能感受到阿炳那历经坎坷的痛苦,那寻求光明的渴望。
惠山的泉,就是那失明的双眼热泪流,二泉的月,就是那生命中一叶不沉的舟。
让我们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中齐读第五自然段,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对阿炳的崇敬。
(全班配乐齐读)四、总结激情中秋之夜,二泉池畔,阿炳触景生情,并通过琴声来倾吐情怀。
就这样,《二泉映月》这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作为一个无锡人,我们都为拥有《二泉映月》这举世闻名的艺术杰作和阿炳这位民间音乐家而感到无比自豪。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板书设计:触景生情二泉映月倾吐情怀转载自仪征漫网站《二泉映月》教学案篇八小学音乐校本教案音乐欣赏《二泉映月》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乐曲了解民族乐器二胡的主要特点,知道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体会乐曲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建设国家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会乐曲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可分为:古代音乐、民族器乐曲、民歌、戏曲曲艺音乐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民族器乐曲。
请学生例举一些中国的民族乐器的名称。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关二胡的重要的民族乐曲,请讨论后例举中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或二胡名曲。
导入课题——《二泉映月》。
二、作者介绍1. 华彦钧小名阿炳(解释:炳是光明显著的意思。
正好与阿炳的显示情况相反)1893年出生——1950年去世(1893年与我国伟人毛泽东同年出生)。
《第三单元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7756e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1.png)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欣赏并理解音乐作品《二泉映月》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演奏出乐曲的基本旋律;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乐曲的旋律和情感表达;2. 教学难点:演奏出乐曲的韵味,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音乐器械,如钢琴、吉他等;2. 搜集关于作者阿炳的相关资料,以便在教学中介绍;3. 制作教学PPT,包含乐曲的音频和视频。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师生问好2. 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二)导入新课1. 播放《二泉映月》的乐曲,让学生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意境。
2. 介绍阿炳的生平宁乐曲创作的背景。
3.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乐曲的感受,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三)新课教学1. 欣赏《二泉映月》,注意听乐曲中的音色、旋律的变化。
2. 讲解乐曲中的主题,让学生理解乐曲的主题旋律。
3. 播放钢琴演奏版本的《二泉映月》,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的演奏效果。
4. 分组学习:每组选择一种乐器进行演奏,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
5. 展示:各组展示自己的演奏效果,并请其他同砚进行评判。
6. 总结:教师对各组的演奏进行评判,并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教室延伸1. 播放更多的阿炳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2. 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乐器或道具为其中一首作品进行演奏。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和演奏更多的音乐作品,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五)结束教学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二泉映月》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自己的音乐素质。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感受二泉映月所表达的情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感受二泉映月所表达的情感,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二泉映月》教案优秀6篇
![《二泉映月》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79f22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4.png)
《二泉映月》教案优秀6篇《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⒈播放录音,创设情境。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
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
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
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
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
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
⒈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
⒈你从音乐中仿佛听到了什么,或看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能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吗?(音乐委婉连绵,夜深人静,泉清月冷,阿炳仿佛正坐在二泉边沉思往事;琴声凄凉,好像看到了阿炳流落街头、卖艺度日的身影,似乎看到了阿炳在愤怒质问:人世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平?仿佛感受到了阿炳的刚直顽强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⒈阿炳用心创作音乐,我们用心领悟音乐,所以感受都很准确。
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找到集中体现这首名曲内容和意境的自然段,能吗?(能)那我们就来找一找,找出来后认真读一读,并结合《语文补充阅读》中这篇课文的助读部分去仔细体味它的丰富内涵好吗?二、中心突破,精读第5自然段⒈自由读,找出表现阿炳演奏二胡时的动作的语句,用-画出;找出描写琴声变化的语句,用⒈⒈画出;找出琴声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语句,用~~画出。
⒈小组讨论,说说自己对所画语句的理解,并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给别人听听,同时仔细听听别人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⒈交流表现写阿炳演奏二胡动作的语句。
⒈出示:他(阿炳)禁上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
⒈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可以看出阿炳抒发情怀的急切和全身心投入创作的状态。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eb7736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4.png)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来描写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3、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在第五自然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能熟读成诵。
三、教学时间: 3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创景导入(课前闭眼聆听)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一年的中秋夜,小阿炳跟着师傅来到二泉边赏月,可是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似乎什么声音也没有听到。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又一次来到了二泉边。
2、此时的阿炳与小时侯有些什么区别呢?(眼睛失明、恩师去世、生活困苦,卖艺度日)3、阿炳在这个中秋夜,又一次的来到二泉边,听到这泉水声他会想到些什么呢?他的内心会是怎么样的呢?(想__听)(叹息什么?为什么哭泣?倾诉什么?呐喊什么?)二、探究学文1、于是,这时候的阿炳想起了师傅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
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2、又一个中秋夜,阿炳又一次来到了二泉边,但今非昔比,他的命运已经历了许多坎坷,听着那熟悉的流水声,他想到了很多,也听到了很多。
就让我们一起拿起书本,来把第四小节有感情地读好。
3、听www.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
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此时的阿炳的心绪已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通过琴声才能表达它的情怀。
倾吐(板书:琴声————情怀)4、这时候的阿炳所拉出来的到底是一首怎样的二胡曲呢?请同学们拿起课本,听老师来朗读课文。
5、同时思考,此时的阿炳似乎在倾吐什么情怀。
《二泉映月》教案教学设计范文四篇
![《二泉映月》教案教学设计范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b546b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0.png)
《二泉映月》教案教学设计范文四篇《二泉映月》是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文情皆美、真挚感人的好文章。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文本对话,在对文本的逐步解读中感受和体验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从而学习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二泉映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描绘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3、感受阿炳创造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于同命运抗正、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教学准备:光盘、挂图。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1、认识阿炳,交流他的情况,向同学们介绍。
2、教师介绍阿炳的生平。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词语。
患病、搀扶、积淀、坎坷、富饶、萦绕、哭泣、泯灭、抒发、委婉、跌宕、倔强、一泓清泉、静影沉璧2、检查自学情况。
(1)试读课文,了解词语掌握情况和各自然段的大致内容。
(2)通读课文,分段。
第一段(1—2):二泉的自然环境和小阿炳跟着师傅到二泉赏月的情景。
第二段(3—4):不幸的经历没有泯灭阿炳对音乐、生活的热爱,他又来到二泉,心潮激荡,似乎听到人世间的不平之声。
第三段(5—6):阿炳在二泉边用二胡倾吐自己的情怀,创作出不朽的名曲《二泉映月》。
3、学生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1、请学生自己辨别,交流注意点。
2、学生练习书写。
四、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
《二泉映月》教案(优秀8篇)
![《二泉映月》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25723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4.png)
《二泉映月》教案(优秀8篇)泉映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查阅交流资料了解阿炳坎坷的一生,并通过朗读理解4、5两个重点段。
从而能理解欣赏音乐《二泉映月》。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个重点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1、课前播放《二泉映月》,欣赏画面师:中秋之夜,瞎子阿炳又一次来到了美丽的二泉,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清冽的泉水,淙淙流淌的泉声拨动了饱受穷困折磨的阿炳的心弦。
看,他用颤动的手操起了琴弦。
听,如泣如诉的琴声在池畔久久回响。
你从音乐里听到了什么,用一句简单的话说说感受。
(用仿佛听到了、或看到了或感受到了)2、《二泉映月》是阿炳几十年心血的结晶,如今他已成千古绝唱,享誉世界。
同学们想真正欣赏这首驰名中外的二胡曲的丰富内涵,必须深刻理解乐曲背后的故事。
二、找精彩片段练读1、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自己练习朗读,要求正确、流畅,如果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就更好了。
(板书:读)2、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生个别朗读三、理解重点片段并指导美读1、出示: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
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1)读了这两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阿炳为什么小时侯听不到声音,长大了就能听到了呢?阿炳为什么会从泉水中听到这么多声音呢?)(2)其实,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只要知道阿炳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就可以了。
课文中就有关阿炳身世的介绍,看谁读书最仔细,把他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3)一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4)课文中介绍是非常简单的仅凭这样的几句话我们还不能深刻的理解阿炳的内心世界。
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了阿炳的有关资料,来谈谈你对阿炳的了解。
(学生谈阿炳的故事)(5)多媒体出示阿炳身世,指导朗读。
阿炳,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
在中国音乐家的故事里找不到他的名字,因为他只是一个民间艺人。
他是道士之子,自小便生活在道观之中。
《二泉映月》教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
![《二泉映月》教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70138a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6.png)
《二泉映月》教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二泉映月》的曲调和构成。
2.能够正确演奏《二泉映月》的乐曲。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1.《二泉映月》的曲调和构成。
2.练习跳弓、顺弓和继续弓等技巧。
3.集体合奏及个人表演。
教学准备:1.音乐教室。
2.小提琴及琴弓。
3.乐谱及音乐播放设备。
4.学生练习提高。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播放《二泉映月》的音乐,让学生细细聆听。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这首曲子的感受和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乐曲曲调和构成(15分钟)1.教师讲解《二泉映月》的曲调和结构。
2.教师演奏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曲调。
3.学生一起练习乐曲的主题和变奏部分。
三、练习技巧(30分钟)1.教师讲解并示范不同的技巧,如跳弓、顺弓和继续弓等。
2.学生按照教师指导进行练习,重点练习技巧。
3.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和调整。
四、集体合奏(20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集体合奏,分配不同的声部和乐器。
2.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
3.学生逐渐熟悉合奏的过程和感受。
五、个人表演(20分钟)1.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演。
2.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演奏技巧和表演能力。
3.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感受,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提出一些乐曲的延伸学习,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二泉映月》的曲调和构成有了更深的了解,并通过练习技巧和集体合奏提高了演奏水平。
同时,个人表演环节也让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并通过互相欣赏和交流提高了音乐欣赏能力。
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音乐素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泉映月第一课时教案
![二泉映月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dd614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c.png)
二泉映月第一课时教案教案标题:二泉映月第一课时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二泉映月的背景和意义;2. 学习二泉映月的基本乐理知识;3. 听辨二泉映月的旋律;4. 学习演奏二泉映月的基本技巧。
教学准备:1. 二泉映月的音乐录音;2. 乐器(如小提琴);3. 乐谱或乐谱复印件;4. 课件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投影仪展示二泉映月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简要介绍二泉映月的背景和意义,激发他们对这首音乐作品的好奇心。
音乐欣赏(10分钟):1. 播放二泉映月的音乐录音。
2. 学生们仔细聆听,尝试捕捉乐曲中的旋律和情感。
3. 让学生们简单描述他们对这首音乐的感受和想象。
乐理知识(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二泉映月的基本乐理知识,如调式、节拍等。
2. 利用课件或黑板,向学生展示乐谱的基本元素,如音符、节拍线等。
3. 通过示范和解释,让学生们理解乐谱中的音符和节拍的含义。
乐器演奏(20分钟):1. 分发乐谱或乐谱复印件给学生们。
2. 请学生们拿起乐器(如小提琴),根据乐谱上的指示,尝试演奏乐曲的前几小节。
3. 教师可以逐个指导学生们正确的指法、弓法和节奏感。
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二泉映月的背景、乐理知识和演奏技巧。
2. 鼓励学生们在课后继续练习,并提醒他们下节课需要准备好整首乐曲的演奏。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们自己寻找并了解更多关于二泉映月的信息,如作曲家、演奏家等。
2. 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合奏,共同演奏整首二泉映月。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2. 评估学生在演奏乐曲时的准确性和技巧;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1. 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调整教学策略;2.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经验,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精品3篇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3e5d7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4.png)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优美的语言文字。
3、通过感情朗读去体会和表现阿炳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凭借语言文字感受阿炳热爱生活、酷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生课前查阅有关阿炳、二泉映月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二泉映月不仅是一首二胡曲,还是一处风景。
二、民主导学任务一:发现一道风景。
欣赏二泉美景,感悟文中描写“二泉映月”风景的句子请你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说给大家听一听。
课件展示(1)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
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2)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
(3)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萦绕在他的耳畔。
(4)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4、又是一个中秋月,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
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
阿炳再也看不见了,但你们却看到了,看到什么了?5、课文中整整四处描写“二泉映月”这首风景,虽然这道风景散见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但还是被我们一一发现了,看来大家真会读书。
我呢,已经把描写二泉映月的优美词语都摘了下来,大家看大屏幕。
树木葱茏藤萝摇曳一泓清泉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6、试读这些词语,读出一种感觉,轻轻地、缓缓地给人一种幽静的月夜感觉。
任务二、体验一段人生。
十多年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阿炳经历了哪些坎坷呢?1、请找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
2、展开想象,走进阿炳当时的生活。
场景一: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双目失明的阿炳是怎么卖艺的呢?场景二: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阿炳是怎么卖艺的呢?场景三:一天,阿炳生病了,烧到39、40度,浑身发抖,他又是怎么卖艺的.呢?师引读:听着淙淙的流水声,想起师父的话,想到自己坎坷的经历,让阿炳从中听到了别的声音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积分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他为什么叹息?为什么伤心?倾诉什么?有事再呐喊什么?省略号表示什么?你能想象还包括哪些吗?(无尽的忧伤,绝望的彷徨,莫名的失落,凄惨的遭遇)任务三:理解一首曲子。
《二泉映月》第二课时教案
![《二泉映月》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24cda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6f.png)
《二泉映月》第二课时教案《二泉映月》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二泉映月》第二课时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泉映月》第二课时教案篇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
4、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4-6自然段是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经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这一部分的第五自然段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学习作者描绘琴声的方法,是教学本课的难点。
教学时间:2课时预习要求:1、收集阿炳生平资料,对阿炳生世有必要的了解。
听听《二泉映月》这首曲子。
2、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在生字上注上拼音。
3、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典并能联系上下文解决。
4、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
5、初步理解下列词语:萦绕倔强饱经风霜升腾跌宕坎坷积淀委婉连绵教学准备:1、小黑板出示《阿炳生世录》材料,句子比较练习,教师读后感言。
2、录音带1盘,《二泉映月》二胡独奏。
3、课文中前后照应部分内容打印。
4、在黑板上板书四组词语。
第一课时一、播放《二泉映月》,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三、读词解词,赏二泉美景。
四、读第一次听泉,初步感受阿炳的人生经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3-5自然段,感受阿炳生活经历,感悟阿炳的心声。
1、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十多年过去了,阿炳的处境又如何呢?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师强调重点词语:师父离世双目失明卖艺度日生活穷困疾病折磨(2)齐读词语。
师:十多年后阿炳的处境是这样的。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精选16篇)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精选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f52bb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a.png)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精选1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掌握个要求会写的字。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饱经风霜、泯灭、萦绕、跌宕、不朽”等词语。
2、理清课文顺序,把握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4、感受《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体会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月夜美景和曲子意境传递出的情感,感受阿炳创作的艰辛,学习他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1、同学们,暑假就要到了,你们有没有打算出们旅游,放松一下心情?今天,老师就给你推荐一个景点“二泉映月”。
二、初读课文感受美景“二泉映月”是一个风景点,非常。
在咱们今天的这篇课文当中,就有不少地方在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
这样,打开课文,自己大声地朗读《二泉映月》这篇课文完了,做一件事情,把你能够发现,能够找到的描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的话都找出来,行吗?1、自由读文,勾画文字2、交流展示随机板书3、指导读词释义体会4、读词想象铺开画卷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除了给我们描写了二泉映月的美景之外,还告诉了我们什么?1、汇报交流2、勾画时间词语,理清课文顺序。
四、指导朗读加强积累。
第二课时一、音乐响起导入话题1、播放《二泉映月》的曲子。
过渡:你们听到的这首曲子,就是阿炳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1978年,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席间他指挥演奏了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听到这里,你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吗?(预设: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无比崇拜的时候才会朝他跪下。
小泽征尔到底崇拜阿炳什么呢?)是呀,一个贫困潦倒的民间艺人,他创作的曲子怎么就会享誉世界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阿炳的生活,走进阿炳的心灵世界,走进阿炳的音乐时空,走近《二泉映月》。
五年级语文《二泉映月》教案
![五年级语文《二泉映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73ace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1.png)
五年级语文《二泉映月》教案五年级语文《二泉映月》教案(精选6篇)五年级语文《二泉映月》教案篇1一、背景:语文可以促进你对音乐的感受,音乐可以促进你对语文的理解。
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书上有一篇与音乐紧密结合的课文《二泉映月》,课文文笔很美,娓娓叙述了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诞生的经过,描绘了委婉连绵又升腾激荡的琴声及其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表现了阿炳这位盲人音乐家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坎坷命运不屈抗争的精神。
我在给学生上这一课时,播放了阿炳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帮助学生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增强学生热爱、敬重、走近世界经典艺术的美好情怀。
二、品味名曲,感受不朽:师: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来到泉边,这一次,他不仅听到了叹息、哭泣,还听到了倾诉和呐喊,听着听着,他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了二胡以下,课文用极优美、极富有特色的语言描绘了阿炳拉出的琴声和旋律。
请大家反复朗读第5自然段,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生:《二泉映月》表达了阿炳对师傅的怀念。
生:《二泉映月》表达了阿炳坎坷的人生道路。
生:《二泉映月》不光是一首曲子,他是阿炳的内心情怀,表达他与命运抗争、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种精神。
师:是啊,这不仅仅是一首曲子,是阿炳用“琴声”表达“心声”。
让我们好好地读读这段话,感受阿炳的内心情怀,表感受他与命运抗争、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
师:起初,琴声委婉连绵,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播放《二泉映月》相关片段)生:我仿佛看到二泉优美的景色。
生:我仿佛听到阿炳怀念师父的轻声倾诉。
师: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你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播放《二泉映月》相关片段)生:我听到了阿炳与命运抗争的呐喊。
生:我看到阿炳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让我们跟着乐曲读读这段文字,读出感情,读出意境。
(播放《二泉映月》完整曲子)生配乐齐读。
师: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同学们能不能在老师的提示下,跟着乐曲,试着把这段文字背一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泉映月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海伦.凯勒大家熟悉吧?我们刚刚学过去,他有一句名言,是这样的:我找个同学来读一下(出示幻灯片: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要用心灵去感受;音乐中的意境之美,就是最美丽的东西。
生读)
师: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是什么?生:音乐中的意境之美
师:请大家一起告诉我,音乐中的意境之美要用什么去感受?生:用心灵
师:对,用心灵(板书:心)用你的心,用我的心,用每个人的心去感受音乐,感受意境之美。
今天我们就用心来感受一部音乐,二胡曲《二泉映月》
二、了解作者
师:课下,我已经要求同学们到网上查阅作者资料,那下面我们交流一下(生答)老师也查了一部分关于阿炳的资料,同学们请看(出示)
三、发现景色
师:现在我们知道是阿炳创作的这首曲子,其实老师还向告诉你们另外一点,二泉映月不光是一首二胡曲,同时它还是无锡惠山一道非常著名的风景,所以我们这篇课文也介绍了,那下面就亲同学们大声的将课文朗读一边,完了之后请你找一找这篇课文中描写二泉映月这一处景色的句子(生读)
师:好,发现了风景的举手。
……嗯,这样,咱们一处一处地去找。
第一处,谁来读?好,来,请你……
生: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
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
(示范)“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
”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
师:很好。
这是第三处。
还有一处,这一处不用心去感受,不一定能划下来生: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四、想象景色
师:好,同学们,就在写“二泉映月”的过程当中,作者前前后后、断断续续地写到了四处二泉映月的这一番风景,老师把刚才你们找到的这些描写二泉映月风景的优美词语都摘录了下来。
我们来看(屏幕出示八组词语)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我再找个同学整体读一遍,(生读)读得真好,你愿意再为同学们读一遍吗?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听这位同学读,边听边想象在你脑海中呈现了什么?师:你觉得是什么?师:你真会想象
师:是啊,很美,这么美丽的地方就是无锡惠山的----- ,然而同学们想,这如诗如画的风景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是什么?生:黑暗
师:是啊,只是无穷无尽的黑暗。
置身于黑暗世界的阿炳,就在一个中秋之夜,来到了二泉池畔。
同学们请把目光聚集到这个特写镜头,看看阿炳在想些什么?
又在听些什么?(生找)
五、分析阿炳
师:中秋之夜,二泉池畔,伴随着淙淙的流水声,双目失明的阿炳思绪万千,他想到了什么?生:他想到了师父说过的话。
师:师父说过什么话?
生:“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
”师:这是师父什么时候对阿炳说过的话?生:十多年前
师:十多年前的一个什么日子?生:一个中秋夜
师:是啊,十多年前,也是一个中秋夜,但阿炳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师父就曾带他来到这里,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
十多年过去了,同样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又来到了这里,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只是物是人非,泉还在,人走了,十多年过去了,阿炳都经历了些什么?
生:(朗读)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巳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
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
师:经历了这些,阿炳又想到了什么?生: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
师:(板书“坎坷”)想一想还有那些词跟坎坷的意义差不多。
生:挫折。
生:苦难。
生:折磨。
生:穷困。
六、体会情感
师:十多年来,阿炳饱经风霜、穷困潦倒,命途多舛,经历了这么多坎坷,他被打垮了吗?(没有)他失去勇气了吗?(没有)没有!你怎么知道?
生:(朗读)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师:从这些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生:我觉得阿炳很热爱音乐
师:你来读一读好吗?(生读)你的体会是什么?
生:我体会到阿炳热爱生活我认为阿炳勇于追求理想
师:你从那句话中看出来的?
生:(读)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呀?
师:是啊,这些都是阿炳的心情,你们体会到了,我再请个同学来读一读整个这一段,试着读出你体会到的感情。
(生读)
师:我们知道此时阿炳在二泉边想起了师父,想到了自己——(生:坎坷的经历)接着,他又听到了什么?
生:(朗读)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这声音是泉水发出的吗?(不是)是谁的?(阿炳)从哪儿发出的?(心中)是的,这是阿炳内心的声音,孩子们,让我们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读出他内心的声音。
(齐读)从这声音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阿炳很难过我体会到阿炳不甘心命运的安排
生:(朗读)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二胡曲
诞生了。
七、感悟音乐
师:就这样,著名的二泉映月诞生了。
同学们让我们先一听为快。
(播放音乐)师:好听完了,请同学们找一找课文中描写这首曲子的句子。
(生找完)好,我们先来看这一部分,(出示: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
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部分,边读边想:琴声里面包含着阿炳怎样的情感?(自由读)谁来读读这一部分?
师:你的体会是什么?生:我体会到琴声有如泉声从幽谷中蜿蜒而来,流进了我的心田。
生:我体会到这一部分的琴声委婉连绵。
师:你想到的是什么?生:我认为阿炳很想他的师父。
师:谁还想再来试一试?(生读)你读得真好,能再为我们读一遍吗?(伴乐)啊,你是阿炳的知音哪!(齐读)真是太好了,你们都是阿炳的知音!我们再来看这一部分
(出示: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
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请同学们边读边想,琴声中包含着阿炳怎样的精神?(自由读)
生:我觉得这部分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抗争
生:我体会到阿炳敢于同命运说不!
师:你的体会又更深一层了
生:我觉得阿并敢于追求理想,很勇敢
师:那好,我来找个男同学读一读吧。
你来(生读,但声音较低)噢,看来一个男生的气势是不够的,不过没关系,团结就是力量,男同胞起立,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乐曲推向高潮,一定能读出气势和力量!是不是?(伴乐)
师:真好,乐曲到达了高潮,我们接着看最后一部分(出示: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这一部分,咱们再请位女同学试一试(伴乐朗读)
师:最后女生一起来读一读
八、总结与升华
师:真好,这就是阿炳用心谱写的《二泉映月》,它深受我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喜爱,让我们再来回顾阿炳坎坷的经历,学习他追求理想的精神,最后欣赏一遍这首从他心中流淌出来的《二泉映月》(放音乐)
七、练笔与拓展
师:听完之后,相信你一定想对阿炳说些什么,课下请以《阿炳,我想对说……》为题写一段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泉映月,同学们也在网上查到了其实阿炳还有别的曲目,那么我们课后就去找一找这些音乐,请仔细聆听,请用心感受。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