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二版复习资料.docx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参考材料(仅供参考)一、考试题型:成语填空、修改病句、划线字词解释、默写、阅读、作文。
二、默写部分范围说明:《大同》《老子二章》《春江花月夜》《永遇乐〃元宵》(李清照)三、阅读出题范围为讲过的十篇文章,其中以中国古代文学部分(即文化原典、古代散文、唐诗、宋词、戏曲小说)为重点。
一、解释词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逑:匹配之意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寤:醒着。
寐:睡着。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思服:思念。
服:念,想。
悠哉悠哉悠:思,想念。
优哉游哉:形容思念深长。
离骚离,通罹,遭受。
骚,忧。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与:参加。
蜡:祭名,年终祭祀。
宾:陪同祭祀的人。
出游于观之上。
观:门阙,门楼。
与三代之英。
三代之英:禹、汤、文王、武王、成王、周公等三代杰出的人物。
即夏商周三代英明的君王。
矜寡孤独废疾者。
鳏:老而无妇。
寡:老而无夫。
孤,少儿无父。
独:老而无子。
废:残废。
疾:有疾病的人。
男有分,女有归。
分:职业。
归:归宿。
道可道,非常道。
道:宇宙本源。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
著:彰显。
考,成就。
刑仁:用仁义作为规范。
我无为,而民自化。
化:化育。
故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边际,边界。
以正治国。
正:无为清净之道。
取名寤生,遂恶之。
恶:厌恶。
亟请于武公。
亟:屡次,多次。
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患:担心,发愁。
阙:通掘,挖掘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鄙:边境之邑。
厚将崩。
厚:实力增强、土地扩大。
崩:瓦解。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都:都邑,城:城墙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不过:不超过,参:同“三”,国:国都姜氏欲之,焉辟害?焉:怎能,辟=“避”蔓,难图也。
蔓:蔓延,生长,图:图谋,谋划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已。
贰:两属无庸,将自及。
庸=用,自及:自己遭殃的意思不义不昵,厚将崩。
昵:亲近。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完:修治城廓,聚:积聚粮草,甲:铠甲,兵:武器,卒:步兵,乘:战车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大学语文第二版题库

大学语文第二版题库第一篇:大学语文第二版题库大学语文第复习题题库(一)1.“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主张出自战国时思想家A.冯道B.老子C.杨朱D.张载参考答案:C2.晚年号称香山居士的是A.张岱B.李清照C.白居易D.苏轼参考答案:C3.《萧红墓畔口占》一诗的基点和最主要的感情基调是A.哀痛B.寂寞C.愤慨D.惋惜参考答案:B4.《论语•侍坐篇》中“毋吾以也”的正确解释是:A.不要让我给你们……B.不要因为我而(感到拘束)C.不要按照我的想法……D.不必和我一样参考答案:B5.冯至自称:“凡是和我的生命发生深切的关联的,对于每件事物我都写出一首诗。
”这句话表达了他的诗学观。
A.自然主义B.现实主义C.唯美主义D.追求独特的生命体验参考答案:D6.《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一文中,作者提到新亭对泣、还我河山庾信,杜甫等等一系列典故,是为了纪念A.西南联大北迁代表着抗战的胜利B.西南联大北迁代表着学术的自由;C.西南联大北迁代表着中国精神的回归D.西南联大的艰苦卓绝。
参考答案:A7.《刺客列传》中,当秦舞阳在秦国朝廷上“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时,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其中,“顾笑”二字表达了怎样的含义?A.对秦舞阳的举动给予嘲笑;B.表达了千钧一发之际的泰然自若的神情;C.表达了荆轲善于阴谋权术的品格;D.是作者对秦舞阳胆怯行为的批评;参考答案:B8.陈省身强调他曾经常和爱因斯坦见面,其目的可能是:A.暗示中西文化互相融会的价值;B.暗示范增作品的重大价值;C.说明爱因斯坦博学;D.说明自己和爱因斯坦的关系。
参考答案:A9.“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象征一种人,这种人是:A.看似特立独行,实则卑躬屈膝B.以特立独行的做派博得人们的赞誉C.敢于反抗不合理的束缚D.鄙薄功名利禄,我行我素参考答案:C10.《在宾西法尼亚的演说》,是所作的著名演讲。
A.罗斯福,庆祝战争胜利;B.丘吉尔,反对法西斯战争;C.罗斯福,提高经济发展速度;D.罗斯福,反对法西斯,并弘扬美国的民主精神。
大学语文第二版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序二篇》序,也称“序跋”,又作“叙”或称“引”,近日又称“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在天与人关系上的具体表现。
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变型与原型或人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
道家、儒、佛教都对“天人合一”有自己的理解。
1、在陈省身先生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中西文化的不容,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春秋时代。
”你怎么理解这段话?答:陈省身先生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正处于一个相互冲突、融合的时期。
它们是平等的,但也是相互竞争的,正如“春秋”时代的“百家争鸣”。
其间不存在主次的观念。
2、你认为季、陈两位在文章中提出的主张相互冲突吗?答:两位先生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
季羡林先生作为著名的人文学者,关注文化交流问题。
他提出“天人合一”是希望能够实现中西文化的优势互补,提醒读者在学习西方文化时,也要看到西方文化的弊端(人类,特别是近几百年来的西方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要“征服自然”,在大自然面前翘尾巴)。
而陈省身先生以其理性的头脑看到中西文化、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都具有其自己特殊的产生环境(五百年的伟大的科学进展,开启了我们对自然的了解,也因此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我们同五百年前的人已不是同一种动物了)。
在谈到继承问题的时候应该更加理性和辩证。
《语言的功能和陷阱》王蒙多年前即提倡“作家学者化”,其实优秀的作家开讲学问,也是别具风格的:不是高头讲章,却是妙语连珠,妙趣横生。
语言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学术问题,对语言的研究甚至引发了二十世纪哲学思想的全球性转向。
王蒙的演讲当然不是从哲理层面的全方位探讨,但他从社会文化功能的角度来谈,紧紧结合社会、人生的实际,颇有独具只眼的地方。
大学语文2期末复习资料(附作业答案)

《大学语文2》期末复习资料(附作业答案)《伶官传序》主题: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论证严密的史论,文章叙事和说理紧密结合,从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衰成败中总结历史教训,提出深刻的历史观点: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
艺术特点:本文的论证技巧:在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时,以“成败由人”为中心,先赞庄宗创业时意气之“壮”,后感叹他在失败时形式之“衰”。
通过盛与衰、兴与亡、成与败、得与失得对比,揭示“盛衰之理”的根由。
在进行理论推导时,也常常提炼出两两对比、正反相形的警戒性断语。
如“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
思考题简析:1 、分析本文论证的技巧。
要点:(1)在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时,以“成败由人”为中心,先赞庄宗创业时意气之“壮”,后感叹他在失败时形式之“衰”。
通过盛与衰、兴与亡、成与败、得与失得对比,揭示“盛衰之理”的根由。
(2)在进行理论推导时,也常常提炼出两两对比、正反相形的警戒性断语。
如“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
2 、本文文体和中心论点是什么,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还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为什么?要点:(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是中心论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是结论。
(2)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第二、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运用事实论据,叙述庄宗奉父遗命发奋复仇、破敌兴国的壮举及后来为伶人所困而穷途对泣的史实。
盛衰、兴亡、成败、得失的鲜明对比映衬,凸现出庄宗先盛而后衰的历史悲剧之根源,总结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贺规律。
3 、以本文为例,体会欧阳修散文中的抒情意味。
要点:欧阳修善于把精辟的论述、深沉的感慨与委婉的语调结合在一起,使文章既以理服人,又婉转曲折、抑扬动人。
篇末一声长叹:“岂独伶人也哉!”更振聋发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大学语文第二版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第二版复习资料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课程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大学语文,我们准备了第二版的复习资料。
本文将为你介绍本版复习资料的内容和使用方法。
一、教材概述本版复习资料是根据教育部最新教学大纲对第一版进行修订而成,旨在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
复习资料分为两册,分别为语文理论与语文应用。
语文理论主要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基础和文学理论等方面的知识;语文应用则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写作技巧、修辞手法等实际应用的内容。
二、复习资料的特点本版复习资料有以下几个特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应用语文知识。
1. 知识点全面且深入:复习资料涵盖了语文的各个方面,从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到文学理论的深入探讨,都能找到相应的章节和内容。
2. 重点突出、难点剖析:在复习资料中,我们对一些重点知识点进行了重点突出和深入剖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3. 案例分析和习题训练: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点,我们在每个章节都配备了案例分析和习题训练,供同学们进行实际应用和练习。
三、使用方法为了有效地使用本版复习资料,我们为同学们提供以下几点使用方法。
1.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个人情况和时间安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可以根据复习资料的章节和内容,有条理地进行学习。
2. 阶段性总结和复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点,并查漏补缺。
3. 多维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多角度多层次地学习和理解知识点。
可以结合教材、课堂讲义和其他参考资料进行复习。
4.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在复习过程中,既要注重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又要注重合作学习,与同学们一起进行讨论和交流。
5. 多种方式应用知识: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语文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大学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复习资料

语文复习题班级春游踏青●活动策划书●给系领导的请示●借条(班级或个人借物或借钱)●请假条●给任课教师的邀请函●通知春游活动策划流程●意见征集●活动方案●请示●各部门备案(保卫\团委\系)●联系车辆●介绍信(院办)●预算(交通、门票、餐饮等)●通知**班*月*日春游活动策划书(方案)●一、前言(活动目的、意义或主题)●二、活动安排●参加对象●地点●往返时间●交通工具●经费预算●活动设计●所需器具●安全教育请示●称谓(顶格):系领导●活动安排汇报(参加者、负责人、活动类型、时间、交通工具、安全教育等)●结语(空两格):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
●落款:班级●时间:*年*月*日关于在XX市举办"XX洽谈会"的请示XX市经贸委:为了扩大我XX商品的知名度,向全国推广,繁荣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拟于今年X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XX市举办"XX洽谈会"。
洽谈会摊位共XXX平方米,展团由我公司及生产厂家派人组成,经费自理。
妥否,请批示。
XXX公司X年X月X日借条债权人债务人欠款内容归还时间签名及时间今借到***¥**(大写)元整(小写:),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期限为个月,于年月日一次性还清。
此据借款人: (签字、手印、签章)(身份证号码)借款日期: 年月日**班向通信工程系文艺部借音响壹对,用于班级集体活动,于二0一一年六月十五日归还。
此据**班经手人:签名年月日请假条●抬头(顶格):准假人称谓●正文(空两格):说明请假事由、请假时间。
●结语:望准假。
●落款:请假人姓名●请假时间:年月日邀请函●抬头(顶格):被邀请者称谓(敬语)●问候语(空两格):您好●祝谢(空两格)●邀请参加活动的名称、时间、地点、安排等。
●结语:兹诚邀阁下(贵单位)出席。
●联系方式:●落款:班级●邀请时间:年月日●回执(附)关于X X活动有关问题的复函X X公司:贵公司X 月X日送来的函件收到。
对贵公司提出的问题,本公司有关领导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由贵公司委托本公司策划和实施的X X活动,已于日前结束。
大学语文第二学期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第二学期复习资料《七月》1.选择题(1)《诗经》不计有目无辞的6篇笙诗,诗篇共有( A )。
A.305篇B.300篇C.350篇D.298篇(2)《诗经》风诗中最长的作品是( B )。
A.《生民》B.《七月》C.《氓》D.《大明》(3)《七月》反映的是( C )的历史。
A.夏民族B.商民族C.周民族D.原始社会(4)“王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莎鸡”是(D )。
A.公鸡B.蝉C.蝗虫D.纺织娘(5)一般认为,《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的依据是(A )。
A.内容B.地区C.音乐D.作者2.填空题(1)《诗经》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2)《诗经》的体制,可分为风、雅、颂。
(3)《诗经》中的“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
(4)《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一篇是《七月》。
(5)《七月》全诗以时间为序,深刻而逼真地反映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
3.翻译题请翻译《七月》的第一章节。
(答案见译文)4.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一下诗经的组成和主要内容?答:①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②共有305篇,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作品。
③诗歌内容包括政治、爱情、农事、民俗等许多方面。
(2)对诗中“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一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传统的看法认为“春女感阳气而思男”,“悲则始有与公子同归之志,欲嫁焉”,近代以来学者提出这句是指身为奴隶的采桑女内心伤悲,害怕被贵族公子强行娶走。
你觉得哪种理解更为合理?说说你的理由。
答:此题分歧产生于“殆”字解释的不同。
“殆”解释为“始”,是传统的训诂,即指将要发生的事,是自己所愿望;近代以来将“殆”解释为“只怕”。
传统的说法以郑《笺》为代表,近代解释以郭沫若为代表。
清代姚际恒认为“子”为女公子,害怕自己作为陪嫁品。
我们认为传统的说法在没有充足理由否定时仍可采用。
七、研习与思考1. 清人姚际恒《诗经通论》曾说:“鸟语、虫鸣、草荣、木实,似《月令》(见《吕氏春秋》和《礼记》,是战国时期一部行政历法)。
大一语(第二版)文期末复习重点(1)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6篇笙诗。
《诗经》又称《诗》《诗三百》《三百篇》,分风(音乐曲调)、雅(朝廷正乐)、颂(宗庙祭祀之乐)三部分。
殷周时期,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世态人情、民俗风习。
翻译: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是我周行。
译: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
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注释】承筐是将:捧;送,献。
示我周行:大道,引申为大道理。
德音孔昭:德音,美好的声誉品德。
孔:很。
视民不恌:同“示”。
同“佻”,轻拂之意。
君子是则是效:法则,楷模,此作动词效法;模仿。
我有旨酒:甘美。
嘉宾式燕以敖:式,语助词。
燕,同“宴”。
敖同“遨”,嬉游。
和乐且湛:深厚。
二、《山鬼》——屈原本篇选自《楚辞九歌》(《九歌》共11篇)楚辞与《诗经》并称“诗骚”,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
第十篇《国殇》祭为国阵亡之鬼,最后一篇《礼魂》是祭祀结束后的送神之曲。
1、默写: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石兰做车盖杜衡作车上的飘带,折枝鲜花赠送给所爱的人。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我为灵修而留忘却归去,年已老谁能使我再像花一样鲜美。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抱怨公子怅然忘却归去,你思念我却没空到来。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风声飒飒落木萧萧,思慕公子却徒然遭受忧伤。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凝作。
(山中人儿就像杜若般芬芳可爱,口饮石泉头顶松柏。
你想我是真是假。
)2、分析山鬼形象。
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
本篇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山鬼是一位美丽的女山鬼,是一个多情、痴情但却失恋的美女,她深感孤寂,饱含凄婉,内心忧愁,是一个失意与哀怨交织的形象。
联系作者的经历,山鬼其实是屈原的写照。
前者无法得到美好的爱情,后者无法实现远大的理想。
(一定要联系作者经历)三、《行行重行行》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作者绝大多数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主要抒发游子羁旅情怀和思妇的闺愁幽怨。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古代文学部分1、先秦文学《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其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孟子》: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和政治活动。
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2、秦汉文学贾谊的《过秦论》:通过对秦亡教训的总结,以史为鉴,为汉文帝提供治国方略。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例。
3、魏晋南北朝文学曹操的诗歌:其诗气势雄浑,慷慨悲壮,如《观沧海》《龟虽寿》等。
陶渊明的田园诗:他的作品风格自然质朴,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如《归园田居》《饮酒》等。
4、唐宋文学唐诗: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如《将进酒》《望庐山瀑布》;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如“三吏”“三别”;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如《山居秋暝》等。
宋词:柳永的婉约词,如《雨霖铃》;苏轼的豪放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5、元明清文学元杂剧:关汉卿的《窦娥冤》,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明清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分别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二、现代文学部分1、现代诗歌郭沫若的《女神》: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对自我和个性解放的追求。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抒发了对康桥的眷恋之情。
2、现代散文朱自清的《背影》: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表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鲁迅的杂文:如《热风》《华盖集》等,以犀利的笔触批判社会现实。
3、现代小说茅盾的《子夜》:反映了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工业的困境。
大学语文(第二版)宋元文学

宋元文学
4.其他文学 宋话本和戏曲也随着宋代城市繁荣、市民阶层的需要而 出现,它是在宋代民间歌舞和说唱表演的基础上产生的。宋 代话本受唐代“说话”和“市人小说”的影响,同时唐代的 俗讲、变文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大体有小说、谈经、讲史、 合生四家。它更加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反映市民阶层的 生活和情趣,爱憎分明、形象生动,开辟了我国小说历史的 新纪元;同时对明清以来的长短篇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而 且也为元明戏剧提供了大量题材。
宋元文学
点 绛 唇[1] 李清照
蹴[2]罢秋千,起来慵整[3]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 衣透。
见有人来[4],袜刬[5]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 把青梅嗅。
宋元文学
评析 此词为李清照的早年作品,全诗写尽了少女纯情的神态。 上片描写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 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此刻全部动 作虽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在荡秋千时的情景,罗 衣轻飏,像燕子一样地在空中飞来飞去,妙在静中见动。 “起来慵整纤纤手”,“慵整”二字用得非常恰切 ,从秋 千上下来后,两手有些麻,却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写出少 女的娇憨。“纤纤手”语出《古诗十九首》:“娥娥红粉妆, 纤纤出素手。”借以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也点出人物 的年纪和身份。
宋元文学
第二节 文 本 选 读
一、宋词 【题解】 词是一种于宋代大放光彩的音乐文学,词源于诗,是诗
歌的一种变体。早期的文人词多出自中唐,故词产生于初、 盛唐,中唐以后方开始流行起来,并在宋代达到高峰。作为 一种文学体裁,宋词按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流派。按时期划 分分为北宋词派和南宋词派:北宋词自然、明朗、流畅,南 宋词则雕饰、隐晦、曲折;北宋词多应歌之作,南宋词则应 社之和。
(完整word)大二下学期语文考试重点

一,填空题(文学常识)1,诗经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首,分为《风》,《雅》,《颂》,手法多用赋,比,兴。
2,《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左丘明所著,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顾炎武《日知录》中有“古人作史有不带论断而叙事之中即见其旨者,唯太史公能之“句,讲的是古人"寓褒贬于记叙“的习作手法。
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反映了孔子在哲学,政治,教育,文学方面的思想主张。
4,老子,姓李名耳,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称为太上老君思想以道为核心,《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
5,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他提出养气论。
6,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世将他与老子并成为“老庄“。
《庄子》亦称《南华经》,分为内篇,外篇,杂篇。
7,王粲是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曹呸《典论。
论文》谓其“长于辞赋“。
8,刘义庆《世说新语》笔记体小说。
9,张若虚以“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
实启盛唐之音。
10,汤显祖明代杰出的剧作家,文学家,他的临川四梦《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二,名句默写。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3,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4,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5,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6,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人情同于怀士兮,且穷达而异心7,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8,枕席而卧,则清冷之状与目谋,溋溋之声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9,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10,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11,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大学语文重点复习资料.doc

大学语文重点复习资料 诗词默写:一、 《秦风•无衣》-《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少子同仇。
岂口无衣?与了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了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二、 《九歌•国荡》-屈原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口兮敌若云, 凌余阵兮晾余行, 霾两轮兮絮四马, 天时慰兮威灵怒, 出不入兮往不反, 矢交际兮士争先。
左軫殖兮右刃伤。
援玉鞄兮击鸣鼓。
严杀尽兮弃原野!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乂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三、《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鉤,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刀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八。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四、《渭川出家》-王维五、《秋兴八首》-杜甫其_其二夔府孤城落口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呵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其三斜阳照墟落, 野老念牧童, 雉雄麦苗秀, E □夫荷锄至, 即此羨闲逸, 穷巷牛羊归。
倚杖候荆扉。
蚕眠桑叶稀。
相见语依依。
怅然吟式微。
玉露凋伤枫树林, 江间波浪兼天涌, 丛菊两开他口泪, 寒衣处处催刀尺, 巫山巫峡气萧森。
塞上风云接地阴。
孤川•一系故园心。
口帝城尚急暮千家山郭静朝晖, 信宿漁人还泛泛, 匡衡抗疏功名薄, 同学少年多不贱, UL1江楼坐翠微。
清秋燕子故飞飞。
刘向传经心事违。
五陵裘马口轻肥。
其七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刀,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班粉红。
关塞极犬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其八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口头吟望苦低垂。
六、《回答》-北岛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犬空屮,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彫。
大学语文第二版文言文必考重点词

大学语文第二版文言文必考重点词一、表时间的常用词1.朔:农历的每月第一天。
2.望:农历的每月十五。
3.晦:农历的每月最后一天。
4.少间、少时:稍过片刻,过了一会儿。
5.斯须:一会儿,一刻工夫。
6.未几:不久。
7.既而:一会儿。
8.俄、俄而:一会儿,不多久,片刻。
9.翼日、翌日:次日,第二天。
10.食顷:一顿饭工夫。
11.少顷:一会儿,一刻工夫。
12.逾时:过了一会儿。
13.有顷:过了一会儿。
14.顷刻:一会儿,不多久。
15.须臾:极短的时间,片刻。
16.向:从前,先前,往昔。
17.良久:很久。
18.夕:傍晚,日落的时候。
19.曩:以往,过去,从前。
20.他日:往后的某一天。
21.不日:往后没几天。
22.夜阑:深夜。
23.旦日:第二天。
24.旦旦:天天。
25.夙、旦:早晨。
26.已而:不久。
27.暝:日落,天黑。
28.寻:不久。
29.间:一会儿。
30.久之:时间过了很久。
31.无何:不多久。
32.是日:这一天。
33.亭午:正午。
34.夜分:半夜。
二、传记文中的常用词1.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2.课:考核、督促、征收。
3.风、化:教育感化。
4.按、案①:巡视,巡行;②考察,核实,查明。
5.游:①游玩,浏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6.趣、趋:①趋向、奔赴,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7.劾:举报,检举,揭发。
8.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9.短:进谗言,说坏话。
10.害:嫉妒。
11.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12.党:偏袒,伙同,包庇。
13.矫:假托,假传。
14.质:做人质,抵押。
15.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6.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17.坐:①因……犯罪或犯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③因为。
18.多:赞扬,欣赏,若带宾语,就是意动。
19.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20.佞(nìnɡ):能说会道,引申为巧言谄媚。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doc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1.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A.国风B.小雅C.大雅D.颂2.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传诵,主要因为其写法上的独特之处()A.以乐景写哀情B.以哀景叙哀情C.以赋法来叙事 C.以“比”法来抒情3. 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A.《国语》 B.《战国策》 C.《左传》 D.《史记》4.汉乐府的“乐府”本来是()A.词牌B.音乐机构C.诗歌总称D.地域名称5..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A.感慨人生苦短,忧从中来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C.感叹功业无成,借酒浇愁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借以表达的心情是( )A.思慕贤才B.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C.礼遇贤才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7. 《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所表达的是()A.对贤才处境的关切B.优礼贤才的态度C.对贤才命运的忧虑 D.求贤不得的苦闷8.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________。
A.苍凉悲壮 B.豪放飘逸 C. 沉郁顿挫 D. 清新淡雅9.《秋水》开头有一段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10.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作喻来说明()A. 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B.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C. 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D. 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11.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A.庄子B.河伯C.北海若D.河伯和北海若12.下列成语中,从庄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是()A. 唇亡齿寒B.四面楚歌C.井底之蛙D.缘木求鱼13.《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所描写的人物中,性格直率而自负的是() A子路 B曾皙 C冉有 D公西华1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A. 本纪B. 表C. 列传D.世家15.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 D.然今卒困于此16.“贻笑大方”、“唇齿相依”、“移风易俗”分别出自( )A.《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谏逐客疏》B. 《史记·项羽本纪》、《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C.《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史记·项羽本纪》D.《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史记·项羽本纪》、《谏逐客疏》17..成语“望洋兴叹”、“唇亡齿寒”、“四面楚歌”分别出自()A.《前赤壁赋》、《秋水》、《项羽本纪》B.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谏逐客疏》、《项羽本纪》C. 《秋水》、《宫之奇谏假道》、《齐桓晋文之事》D.《秋水》、《宫之奇谏假道》、《项羽本纪》18..陶渊明诗歌的主要特色是()A.朴素自然B.旷达洒脱C.绮丽繁缛D.静谧朴实19.李白《蜀道难》中情感运行的特点是()A.逐层递进B.逐层递退C.平缓舒展D.起伏跌宕20..《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运用通感手法的诗句是()A.一为迁客去长沙B.西望长安不见家C.黄鹤楼上吹玉笛D.江城五月落梅花21..杜甫《新婚别》的构思脉络是( ).A 新妇暮婚晨别的独白形式B 时间顺序串接C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D 情节发展的节奏22.杜甫《新婚别》精心构思了典型生活图景塑造了一个()的女主人公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序二篇》序文:I序,也称“序跋”,又作“叙”或称“引”,近日又称“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 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在天与人关系上的具体表现。
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变型与原型或人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Z屮。
道家、儒、佛教都对“天人合一”有自己的理解。
1、在陈省身先生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中西文化的不容,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春秋时代。
”你怎么理解这段话?答:陈省身先生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正处于一个相互冲突、融合的时期。
它们是平等的,但也是相互竞争的,正如“春秋”时代的“百家争鸣”。
其间不存在主次的观念。
2、你认为季、陈两位在文章中提出的主张相互冲突吗?答:两位先生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
季羡林先生作为著名的人文学者,关注文化交流问题。
他提出“天人合一”是希望能够实现中西文化的优势互补,提醒读者在学习西方文化吋,也要看到西方文化的弊端(人类,特别是近儿百年来的西方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要“征服自然”,在大自然面前翘尾巴)。
而陈省身先生以其理性的头脑看到中西文化、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都具有其自己特殊的产生环境(五百年的伟大的科学进展,开启了我们对自然的了解, 也因此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我们同五百年前的人已不是同一种动物了)。
在谈到继承问题的时候应该更加理性和辩证。
《语言的功能和陷阱》王蒙多年前即提倡“作家学者化”,其实优秀的作家开讲学问,也是别具风格的:不是高头讲章,却是妙语连珠,妙趣横生。
语言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学术问题,对语言的研究甚至引发了二十世纪哲学思想的全球性转向。
王蒙的演讲当然不是从哲理层血的全方位探讨,但他从社会文化功能的角度来谈, 紧紧结合社会、人生的实际,颇有独具只眼的地方。
无论是对于增强社会的批判力,还是自觉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本文对青年朋友都是大有裨益的。
讲演稿讲演稿也叫演说词,是在较隆重的集会和会议上发表的讲话文稿。
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
具有针对性、情感性和通俗性的特征。
讲演稿的体例讲演稿的正文由开头语、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开头语。
开头语的任务是吸引听众、引岀下文。
有六种形式:A.由背景和问候、感谢语开始;B.概括讲演内容或揭示中心论点;C.从讲演题目谈起;D.从讲演缘由引起;E.从另件事引入正题;F.用发人深思问题开头。
第二部分:主体。
主体即中心内容。
一般有三种类型:A.记叙性讲演稿。
以对人物事件的叙述和生活画面描述行文;B.议论性讲演稿。
以典型事例和理论为论据,用逻辑方式行文,用观点说服听众;C.抒情性讲演稿。
用热烈抒情性语言表明观点,以情感人,说服听众,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寓情于。
第三部分:结语。
是讲演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常用总结全文,加深印象;提出希望,给人鼓舞;表示决心,誓言结束;照应题目,完整文意等方法在激动人心的结语中结束全文。
1什么是讲演?答:讲演稿也叫演说词,是在较隆重的集会和会议上发表的讲话文稿。
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
2讲演的特征是什么?答:A.针对性。
讲演稿的内容多是听众最关心、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表达方式也因人而易,十分注意效杲。
B.情感性。
讲演的目的是感动听众,说服听众,以情感人,激发共鸣,争取最佳宣传说服效果。
C.通俗性。
讲演稿要能将无声文字通过演讲者声情并茂的讲演变为有声语言。
要好说、好听、好懂、好记,写得琅琅上口,讲得悦耳动听,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幽默风趣3课文中所谈到的语言的社会功能有哪些?答:①表意与交流。
②记录与记忆。
③帮助思想、推动思想的功能。
④感染、推动情感的功能。
⑤心理功能。
⑥艺术功能。
⑦心理功能。
《我学国文的经验》不药中国学术传统中,“小学”是指文字、音韵和训诂方面的学术研究,按今天的学科分类, 大致应归属于汉语语言学研究。
问题:1作者屡次说自己“没有经验”,讲的无非是“老生常谈”,他真的是认为他所讲的“无足道哉” 吗?请加以解析。
答:不是。
因为他的经验不同于通常流行意见,表面看來无甚高论,不足为奇,但细加揣摩, 却很具深意。
学习语文关键是要“磨炼出一种精纯的趣味來”,更耍“知道文学与人生的全体”,最终是要“逐渐养成一个健全的人生观”。
这些才是学好“国文”的根本。
2“我的国文都是从看小说来的”,理解国文,只有“多看书”。
你怎样看这位文章家的“经验”?答:小说多具有情节曲折、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异想纷呈之致,对少年吸引力很大。
借助读小说,可以轻松愉快地获得中国语文的基础,识得汉语文的趣,不知不觉之间获得文章阅读和写作的训练。
3题为“经验”,作者却以大半篇幅讲了许多有趣的经历和故事,这样的写法是不经意的吗?其效果如何?答:这种风格是作者有意为之,也是周氏文章风格特征所在。
其效果是,因为多有细节的观察与描摹,穿插有趣的佚闻,看似散漫,却使人感到其文章很有趣味、有“嚼头”,话里有话,不是一览无余,回味起来,觉得趣味无穷。
《梵高的坟莹》游记:记叙性散文的一种。
其内容重在记叙和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当地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和名胜古迹等,或写物抒情,或借古讽今,多带有作者强烈的思想和感情色彩。
(关于“散文”的概念,可参考《一个偏见》。
1、作者在文章中将古今画家分为哪三种类型?作者最欣赏哪一种?你认为作者的观点有道理吗?答:范曾先生将古今画家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第三类则置好坏于度外。
作者最欣赏第三种。
作者的观点是否偏颇,请自由思考。
2、作者在文章中引用了罗曼•罗兰的名言:“清贫,不仅是思想的导师,也是风格的导师,他使精神和肉体都知道什么是澹泊。
”你如何看待清贫?在今天的社会里,清贫是否应当提倡呢?答:提倡“清贫”并不是提倡困窘的生活,而是提倡一种坚持原则的生活态度。
这在中西方文化屮都是一致的。
《秦腔》1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答:作者把传统古文、农民的方言口语、现代白话文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于拙扑平淡中有传神生动的精妙刻画和不动声色的幽默夸张。
文字质朴、浑厚,与秦腔的火爆高亢、猛烈粗砺相得益彰,他好象是在用吼秦腔的方式写秦腔。
这种文字与表达对象在风格上的一致。
2作者把“原汁原味”的秦腔文化表现出来,从而打动、感染每一位读者。
这种“原汁原味” 的语言风格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和情感?参考答案:在这些看似技巧的东西背后,其实有作者对人生、社会和艺术通达洞明的理解。
通过这些,表现了作者对平和F静的思想心境、朴素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顺势守拙的人生智慧的肯定。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特立独行的猪”的文化形豪本文说的是猪事,实则讲的全是人世。
其中蕴意警醒人们:被他人(甚至还要包括被自己—当然是按照他人的意志)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因为那意味着自由的被扼杀。
人们与此应当有所醒悟,敢于无视別人对你的生活的“正义的”却是粗暴的设置。
1自己安排或设置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问题吗?别人想要设置我们的生活,能够一概无视吗?参考答案:被他人(甚至还要包括被自己一一当然是按照他人的意志)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因为那意味着自由的被扼杀。
人们于此应当有所觉醒,敢于无视别人对你的生活的“正义的”却是粗暴的设置。
2作者采用这样的写法,你认为“闲篇”太多吗?它是否影响了对论题的充分阐述呢?参考答案:严肃主题不必是冠冕文章,看似闲笔,却更有助于引人入胜;文章屮心意志在读者的阅读兴奋屮深入其心。
王小波的文章间于文化随笔和杂文Z间。
严肃而幽默,平实而活泼,犀利而具温情和善意。
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态度是严肃的,但又时时出之以幽默之语;这种文章风格既使人忍俊不禁,又使人深思不己。
《个狗主义》歴:评论是议论文的一种。
是就社会现象或新闻事实发表看法和意见的简短的议论性文章,短小精悍、切中要害,比较适合于在报刊上发表。
它包括两个要素,一是评论对彖(社会现象和新闻事实),二是评论(也就是个人观点)。
有时也专指报刊、广播电视所发表的社论、短评和专栏评论。
评论的特点是:A.时效性:评论总是针对当前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与问题进行剖析、议论,发表意见与态度。
B.倾向性。
评论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直接阐述作者对这一事实的态度与看法。
C.通俗性,由于报刊往往是大众媒体,因此评论的行文必须通俗易懂。
2回顾全文,作者是通过哪几个角度来讨论“个人主义”的?参考答案:一是从欧洲现代个人主义的发生,通过历史的考察,看个人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二是从个人和民族、国家、集体的辩证关系看个人主义的利弊得失;三是从当代中国的现状看个人主义的具体表现。
3评论具有主题鲜明的特色,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答:从对“个人主义”的正确认识出发,提11!当代中国亟须重建精神的规范和秩序的大问题。
《我的四个假想敌》1在本文中,余光中很好地控制了叙事的节奏,行文起伏迂回,结构清晰。
请就自己的理解为本文划分层次。
参考答案:1・第一部分(开头三个自然段);2.第二部分(从“我未用太空舱的冻眠术”至“早已有了前例”):3.第三部分(从“不过一切都太迟了”至''慢一点出现吧”人4.第以部分(从“袁枚写诗”至全文结束)2余光中是华语文学界第一个提出“学者散文”概念的人。
请举例说明,在本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余氏学者散文的书卷气?参考答案A.表现于作者对这一人生难题的理性思考,表现于对个人心态和人情世态的明快的剖析和表达。
例如“而最可恼的,却是树上的果子,竟有自动落入行人手中的样子……” 一段。
B.三次引用中外诗人的诗句,均都恰到好处,将一种普通的亲缘情感写得丰富雅致。
C.行文中自然形成了一些警句,女口:“父亲和男友,先天上就有矛盾。
对父亲来说,世界上没有东西比稚龄的女儿更完美的了,唯一的缺点就是会长大。
” “人生的两大寂寞,一是退休之日,一是最小的孩子终于也结婚之后”等等。
《下棋》现代小品文小品文作为文学散文之一种,自古有之。
(参见《西湖七月半》一课)作为现代文学样式的小品文专指那些篇幅不长、典雅优美的文字。
小殆文往往带有一种文化消遣的意味。
优秀的小品文作品在提供给人消遣的同时,也包含一定的思想文化批判意义,比如鲁迅当年主持的杂志《语丝》上的小品文,就具有强烈的针对现实的批判意义。
优秀的小品文,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现代作家林语堂犹擅此体。
2梁实秋的这篇小品文,是否有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如果有,请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出来?参考答案:成功的小品散文,自然有其要表达的思想,只是往往更加含蓄,不直接点明,需要读者细细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