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5课《诗词五首》精品教案 语文版

合集下载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教案内容预览:25.诗词五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教学目标① 有感情的朗读、体味诗歌的意境。

②体味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难点分析①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训练。

②创作背景的介绍和诗歌意境的理解。

四、教学用具:利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根据教学过程,随堂使用。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用多媒体在字幕上打出题目)大家都知道,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人们把他叫做“诗仙”;再一位就是杜甫,他是什么诗人?(学生回答:现实主义诗人。

)人们叫他为--?(学生回答:“诗圣”。

)(用多媒体打出杜甫的画像。

这里我运用了1962年邮电部发行的纪93《杜甫诞生1250周年》两枚邮票。

邮票上不仅有杜甫画像和杜甫草堂,还有郭沫若、朱德对杜甫的评价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学生回答:安史之乱)这是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一场战争,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

杜甫和百姓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血泪的伟大诗篇。

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杜甫西郊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即成都杜甫草堂),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

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

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赤壁》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赤壁》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赤壁》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赤壁》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赤壁》诗的背景:了解诗人杜牧所处的时代背景,把握赤壁之战的历史意义。
2.诗词内容解读:详细分析《赤壁》诗的每一句,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手法。
4.提升文化自信: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
5.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引导学生课后查找赤壁之战相关资料,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6.增强语文实践能力:通过诗词背诵、默写和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词内容解读:《赤壁》诗中历史背景、人物形象、景色描绘等方面的理解,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所展现的壮阔场景。
-艺术特色分析:诗中的韵律、对仗、用词等艺术手法,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对仗工整和深刻含义。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历史感慨和英雄情怀。
-背诵与默写:培养学生熟练背诵《赤壁》诗,并能准确默写。
2.教学难点
-历史背景的理解:学生对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可能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辅助材料来加深理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赤壁》这首诗的背景和基本概念。它是唐代诗人杜牧在游览赤壁古战场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英雄人物的感慨。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展现了古典诗词的魅力和深远影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诗中的每一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如何通过对仗、用词等手法来描绘赤壁之战的壮阔场景和英雄气概。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春望》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春望》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春望》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春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春望》的朗读与理解,对课文中重要词语的解析,分析诗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表达,学习古诗词的鉴赏技巧,以及通过《春望》的学习,体会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深切关注。
2.增强文化理解与传承: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理解诗歌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意识。
3.促进语言建构与应用:通过解读、赏析《春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学会运用诗词表达个人情感和观点。
4.培养思维发展与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激发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3)意境分析:分析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与诗人情感之间的关系,理解诗人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情感。
-举例:从“草木深”中体会诗人对春天生机与国家破败的对比,感受诗人的悲凉之情。
(4)情感表达:探讨诗人通过《春望》表达的对国家兴衰的关切和忧患意识。
-举例:分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一句,理解诗人因国事家愁而愁白了头发,表达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春望》这首诗的基本背景和意境。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与国家兴衰的诗歌,诗人杜甫通过对比春天生机与国破家亡的景象,表达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详细分析诗中的每一句,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看诗人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将春天景象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
1.朗读与理解:《春望》全诗的准确朗读,把握诗的节奏和韵律,理解诗的基本内容。
2.重要词语解析: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国破”、“山河在”等词语的含义。

部编八上语文《诗词五首》精品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部编八上语文《诗词五首》精品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部编八上语文《诗词五首》精品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4 诗词五首1.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培养学生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第一课时一、学习《饮酒(其五)》(一)导入古往今来,为了争名夺利,为了升官发财,有人不惜泯灭自己的良心,打击迫害他人,甚至残害亲人,如李林甫、秦桧等。

但也有人厌恶官场,辞官远居田园,如陶渊明。

这一类人我们称之为隐士。

那么什么样的地方才能吸引这些隐士们,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他们所追求的生活呢?陶渊明曾经在《桃花源记》中给我们描绘过这么一幅美好的生活画面: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这里环境优美,远离尘世而没有争斗,小孩可以快乐成长,老人们可以颐养天年。

但是,当时真的存在这么一方净土吗?——对,这只不过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世外桃源,用来表达他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罢了。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作者是怎么来调和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饮酒》,看他是怎么做到在现实的环境中,过上理想的生活的。

(二)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

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

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

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他与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三)诵读1.全体朗诵(一首好诗需要我们细细品读,那么我们先读再细品)。

2.根据注释理解本诗的意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练习朗诵(停顿、感情)。

3.听音频泛读(听的过程中要注意字音、停顿、押韵)。

(四)解题《饮酒》是陶渊明在归隐之后,陆续写成的20首诗,本文是其中的第五首。

这些诗都是他在饮酒之后突然来了兴致而写成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抒发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5《诗词五首》教学设计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5《诗词五首》教学设计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5《诗词五首》教学设计语文版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5《诗词五首》教学设计语文版《诗词五首》教学目标(一)诵读诗词,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

(二)通过开展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兴趣,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提高诵读和欣赏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解说:在上学年,我们分别学了《诗五首》和《诗词五首》,初步感受了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诵诗应该是个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是一个习惯。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古代诗歌的学习,继续徜徉在诗歌的古风古韵中。

(二)布置任务解说:这次诗歌的学习,我们将要举行一个小型的诗词朗诵比赛。

如何能很好地表现出诗词作品的内涵,将真情实意传达给听众呢?这当然要我们能在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的基础上,准确理解作品的意义和思想。

现在我们就做好这些准备。

(三)朗读课文1自读课文,结合注释,为一些难读或易读错的字注音。

2请五位学生依次朗读这五首诗词,听后矫正读音。

3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四)示范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老师讲解为主,为后面学生的自学和讲解做示范。

1关于作者一千二百年前,在成都美丽的浣花溪畔,有一座最简陋最普通的茅屋。

然而,就在这草堂之内,却顽强地跳动着一颗想黎民、思百姓、忧天下的心。

被后世尊为中国“诗圣”的杜甫就在这里栖身,杜甫是唐代一位伟大的诗人。

他虽然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家庭,但后来一直仕途不顺,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生活也困苦不堪,以致小儿子都饿死了。

48岁时,弃官举 1 家西迁,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盖了草堂,安定下来。

53岁被举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后辞职,漂泊各地,因贫病交加而死,终年59岁。

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的社会现实,大胆地揭示社会矛盾,深切同情人民的疾苦,写尽“世上疮痍”、“民间疾苦”,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推崇为“诗圣”。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五首古诗,感受古代诗词的韵味和美感。

2.分析诗词的意象和表现手法,提升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欣赏和分析诗词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背诵五首古诗。

难点:分析诗词的表现手法和意象。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登高》一、导入1.邀请同学们谈谈对杜甫的了解。

2.简介杜甫及其创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登高》,感受诗词的韵味。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

三、课堂讨论1.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如“天若有情天亦老”、“无边落木萧萧下”等。

2.讨论诗词表现手法,如夸张、拟人等。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背诵《登高》,思考诗词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第二课时:《望岳》一、复习导入1.复习《登高》,回顾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2.介绍《望岳》的创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望岳》,感受诗词的豪情壮志。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

三、课堂讨论1.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

2.讨论诗词表现手法,如对比、排比等。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背诵《望岳》,思考诗词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第三课时:《春望》一、复习导入1.复习《望岳》,回顾诗词的豪情壮志。

2.介绍《春望》的创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春望》,感受诗词的忧国忧民情怀。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

三、课堂讨论1.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

2.讨论诗词表现手法,如对比、拟人等。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背诵《春望》,思考诗词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第四课时:《月夜忆舍弟》一、复习导入1.复习《春望》,回顾诗词的忧国忧民情怀。

2.介绍《月夜忆舍弟》的创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月夜忆舍弟》,感受诗词的思念之情。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

三、课堂讨论1.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如“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等。

第25课《诗词五首》教案(语文版初二上)2

第25课《诗词五首》教案(语文版初二上)2

第25课《诗词五首》教案(语文版初二上)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把握本诗正确的读法,在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能力目标1、联系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诗歌语言。

情感目标领会词中大方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进行朗读训练,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进行朗读训练,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品味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一、导语设计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长廊中的两座丰碑,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两颗辉煌明珠。

它们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专门生动的情绪和心理经历。

今天,就让我们踏进文化宝库,学习几首流传千古的诗词,一睹这两颗明珠、两大丰碑的风采。

二、作者简介学生依照课下搜集的材料介绍作者,师补充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家,应进士试,不第,困居长安十年,遂与现实接近,逐步观看到各种社会矛盾,获得丰富的创作题材。

后任左拾遗,因故被贬。

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乃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不〞(«新婚不»«垂老不»«无家不»)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

最后抵成都,由亲友关心,在西郊浣花溪,用两年时刻盖上一间茅屋(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

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

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千千万万宽敞人民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的善良宏愿,因此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年级语文上册 25.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 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5.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 教案

《诗词五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在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能力目标1、联系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诗歌语言。

情感目标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进行朗读训练,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进行朗读训练,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体味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一、导语设计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长廊中的两座丰碑,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两颗璀璨明珠。

它们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

今天,就让我们踏进文化宝库,学习几首流传千古的诗词,一睹这两颗明珠、两大丰碑的风采。

二、作者简介学生根据课下搜集的材料介绍作者,师补充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家,应进士试,不第,困居长安十年,遂与现实接近,逐步观察到各种社会矛盾,获得丰富的创作题材。

后任左拾遗,因故被贬。

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乃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

最后抵某某,由亲友帮助,在西郊浣花溪,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即今“某某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

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

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深受战乱之苦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获得“诗史”的美称,又被称为“诗圣”。

第25课《诗词五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语文版初二上)

第25课《诗词五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语文版初二上)

第25课《诗词五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语文版初二上)一、教学目标设计:①揣摩诗歌语言。

②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③进行朗读训练。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诗,最能表达出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在制定的三个学习目标中,应该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因此,也是难点〕。

不管是为深入明白得品味本诗,依旧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

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明白得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俗语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可不能做诗也会吟。

不管是为深入明白得品味本诗,依旧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

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明白得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

通过考虑,我决定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附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用具设计、实验教材设计或多媒体展现资料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依照教学过程,随堂使用。

〔具体见〝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一〕讲课之前的〝开场白〞设计新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要重视师生之间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制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注:由于进行优质课讲课竞赛,采取易校讲课的方式。

我的授课地点是胶州一中。

学生是高二年级。

我执教的是高三年级的课文--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讲课之前实行抓阄,老师学生互不见面。

如何样跟学生快速沟通,并激发其学习爱好,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和学的任务,为此,我决定临时来一段〝开场白〞。

〕临近上课还有一分钟,教师微笑着用平和的语气给学生讲如此一段话:〝同学们好,我姓张,来自胶州三中。

三中是一所新学校〔注:2000年5月由胶州师范学校改制办一般高中〕,我们专门注重向先进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学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5课《诗词五首》教学案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5课《诗词五首》教学案 语文版

25.诗词五首第一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熟读并背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故人庄》。

2.诵读诗词,品味诗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3.反复诵读,体会诗歌准确生动的语言。

【学习目标】1.诵读诗词,品味诗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上学年,我们分别学了《诗五首》和《诗词五首》,初步感受了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诵诗应该是个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是一个习惯。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古代诗歌的学习,继续徜徉在诗歌的古风古韵中。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

因曾居住于长安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杜少陵”,因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又称他为“杜工部”,因其诗歌成就,被后人尊为“诗圣”“诗史”。

代表作品有《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著有《杜工部集》。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挂罥.(juàn)塘坳.(ào)丧.乱(sāng) 突兀.(wù)3.理解词义。

怒号:大声吼叫。

挂罥:挂住,缠绕。

塘坳:池塘和洼地。

丧乱:战乱。

这里指安史之乱。

4.朗读诗句,注意下列句子节奏。

(1)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5.了解诗的内容(1)学生齐读,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三、合作探究1.“八月秋高……飘转沉塘坳。

”一节写秋破屋之情景。

这段诗中用了几个动词?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明确:“号”“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等动词,突出了风之大,受害之重,隐隐地表现了诗人愁苦、无奈的心情。

2.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

部编新教材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5课《诗词五首》全课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新教材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5课《诗词五首》全课教案教学设计

25.1诗词五首《饮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

2.通过朗读、想象、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 体味诗人的感情。

3.了解诗中人、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 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了解诗中人、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 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了解诗的意境美, 体味诗人的感情。

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有关陶渊明的生平及其作品,体会他那种不愿屈己从俗、决然舍去的高尚节操。

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早已经了解了一些词的知识, 也知道了唐诗宋词元曲这种说法。

唐代以前很多题材的诗歌, 唐代的时候才登上它的高峰。

比如边塞诗、山水诗、送别诗, 惟独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 就是田园诗。

它是由东晋的陶渊明开创的, 并且由陶渊明把它推上了顶峰。

梁•钟嵘说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那么, 陶渊明是怎样的一个诗人, 他的人生经历、他所处的环境对他的田园诗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我们请同学们交流一下检索到的有关资料、信息。

陶渊明生平陶潜, 东晋大诗人, 一名渊明, 字元亮, 私谥靖节。

今江西九江人。

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任官, 他的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

但到陶渊明时, 家境衰落。

在家族中, 他既钦敬曾祖的积极进取, 又特别赞赏外祖的冲淡自然。

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

前期(41岁以前), 他渴望进取, 渴望干一番事业, 做过江州祭酒, 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 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 又时官时隐, 举棋不定。

后期(41岁以后), 陶渊明因时局动荡, 仕途险恶, 以及官场政治腐败, 门阀制度森严, 庶族寒门出身的人, 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 高傲的脾气使他不愿迎合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终于辞官归田园, 躬耕陇亩, 不再出仕, 回家乡当隐士去了, 与官场彻底决裂。

《饮酒》诗一组二十首, 就是归隐之初写的, 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

第25课诗词五首《春望》课时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诗词五首《春望》课时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教学难点
-意象的深入理解:学生往往难以把握诗词中的抽象意象,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烽火”和“家书”,需要通过具体例证和情景创设帮助学生理解。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对于初中生来说,识别并运用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具有一定难度,教师需通过对比分析、实例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
-情感的共鸣与表达:引导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人的情感,尤其是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是一大挑战。
1.提升文学素养:通过学习《春望》,使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2.增强思维能力:分析《春望》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从诗词中感受自然美、意境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4.强化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杜甫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增进情感态度:让学生体会诗人对社会、国家的关切,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诗词朗读、背诵、创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口语和书面语的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词背景知识:《春望》的创作背景,杜甫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情境。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诗词创作进行得相对顺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我注意到,在成果展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不够自信,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诗词创作还不够熟练。今后,我需要在课堂上多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春望》中的爱国情怀”这一主题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他们在讨论中能够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提出有见地的观点。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未来,我会尝试更多引导性的提问,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案
举例:在分析李清照的《如梦令》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中的愁绪,教师需要通过介绍李清照的生活背景和作品特点,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借助饮酒来抒发情感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词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通过饮酒来表达情感的。
-创作实践:能够模仿诗词的写作风格,进行简短的创作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举例:《饮酒(其五)》中,朱熹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运用了对偶手法,表现了诗人追求宁静生活的态度;辛弃疾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则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与自嘲。
2.教学难点
-情感理解:学生往往难以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愁绪,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背景知识和生活体验来感知。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饮酒诗的基本概念、情感表达和创作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饮酒诗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欣赏和创作诗词。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的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饮酒诗中的情感表达。学生尝试模仿所学诗词的风格,创作一首简短的饮酒诗。

八年级语文上册 25 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5 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这是一联脍炙人口的名句。它的妙处,不仅在善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是在于“等闲语言变瑰奇”,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把这种自然景象摄入诗篇里,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早就描绘过。这联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迭、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这样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
4.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5.箫鼓:吹箫打鼓。
6.追随:紧跟着。
7.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作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8.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9.若许:如果这样。
10.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11.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12.叩(kòu)门:敲门。
态度与情感
体会作者豁达的心境,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树立正确且积极的人生观;体会词中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点
理解词的大意,背诵并默写整首词;品味词的语言意境,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难点
理解词的大意,背诵并默写整首词;品味词的语言意境,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手段方法
学习古诗词,重在读。首先是要学会“吟读”,即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其次是“译读”,即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理解、联想和想像,来探求和再现诗中深邃而美妙的意境。第三是“背读”,即在理解诗歌内容及层次的基础上背诵。第四是“说读”,即扩展诗意,对诗人说话,品味鉴赏,用新的语言形式再创意境。
2、听读。
3、背读。
突出诗歌背诵与默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过故人庄
一、展示课件,介绍诗人和背景。

第25课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课时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课时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课时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一、教学内容
第25课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课时教案,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雁门太守行》的背景知识与作者简介。
2.诗词的字词解释:如“雁门”、“太守”、“行”等。
3.诗词的朗读与节奏划分。
4.诗词的意境分析与理解:包括描绘的景象、表达的情感、运用的修辞手法等。
-在创意写作环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现代词汇和句式,引导学生将古诗词元素与现代情感相结合,突破写作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雁门太守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表现出忠诚和勇气的情况?”(如帮助朋友、面对困难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雁门太守行》中忠诚与勇敢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朗读与节奏划分、意境分析与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诗词修辞手法的识别和理解,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忠诚、勇敢相关的实际问题。
2.诗词创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诗词创作活动。学生可以借鉴《雁门太守行》的写作手法,创作一首以“忠诚”为主题的现代诗。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诗词创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忠诚与勇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五课《诗词五首》精品教案(第2课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五课《诗词五首》精品教案(第2课时)

《诗词五首》精品教案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温故知新背诵前三首古诗,齐读后两首古诗,教师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读诗亦读人。

二、细读深思细读《赤壁》《渔家傲》,想一想:这两首诗词分别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志趣、命运的哪些认识?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1)《赤壁》作者杜牧(803—约852),唐代文学家。

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人),他与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作品有《樊川文集》。

杜牧游览赤壁,有感于三国时代吴蜀联军大败曹兵的历史,抚今追昔,写下怀古咏怀之作。

(2)赤壁之战是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曹军,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杜牧此诗虽以地名为题,实则是借题发挥,怀古咏史。

(3)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历城人(今山东济南),是婉约派的代表。

生活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以“靖康之变”为界分前后两期。

前期生活幸福美满,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夫妻二人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靖康之变”,金兵人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

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

于是梦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到仙山去。

2. 结合诗句分析。

(1)《赤壁》中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

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2)《渔家傲》中上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等表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下阕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胸臆,抒写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五首[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五位伟大的诗人。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背诵这五首诗。

3.理解诗歌所创设的意境。

4. 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体会五首诗歌的意境美及情感美。

[教学重点]1.诗歌所创造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情感。

2.名句赏析。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所创造的意境。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古老的东方,一个充满诗意的国度,中国。

在她灿烂的古代文明宝库里,诗歌就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它夺目的光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五首古诗。

二、出示学习目标三、赏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人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也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

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杜甫生于士大夫家庭,怀有“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却因奸臣李林甫当道,屡试不第。

(二)背景资料这首诗写于公元761年。

杜甫在“安史之乱”时被俘,757年逃出虎口,投奔肃宗,任左拾遗。

759年,关内大饥,遂弃官西行至成都,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可不幸的是761年的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

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

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展示郭沫若先生的杜甫的评价。

(三)诵读古诗,感悟情韵1.听读古诗。

要求:(1)先听一遍,第二遍时边听边小声跟读。

(2)注意读准字音。

(3)注意节奏(用“/”在诗中标志节奏)及重音。

此诗为歌行体古诗,诗句以七言为主,其节奏一般为“二二三”如:“八月/秋高/风怒号..茅”。

..,卷我/屋上/三重2.自由朗读。

3.学生示范朗读。

(四)译读古诗,感知诗意1.抓住关键词语并结合课下注释译读古诗。

2.名句翻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译: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在风雨中(房子)毫不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

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五)析读古诗,理解情感1.说说诗中描写了几幅画面?并用一句话概括所叙述的事件。

秋风怒号草屋茅飞群童抢茅唇焦口燥雨脚如麻长夜沾湿茅屋为秋风所破,长夜沾湿彻夜不眠。

2、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了什么?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自身秋风破屋(国破民弱)现实推己及人天下寒士广厦万间(国势中兴)理想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六)名句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句句蝉联而下,“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词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

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七)赏析生动传神的字词:(1)第一节“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卷”好在哪儿?”三”字又怎么理解?群童为何抱茅?第一节“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卷”写出风的迅猛,还表现了茅草的动态。

换成“吹”,风的力度不够;“掀”表现不了茅草的动态。

“三”是虚数,“几”的意思,有时形容多,有时形容少,在这里说的是茅屋盖得很薄,经不起风吹。

(2)这时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诗人饱经战乱,早已未老先衰。

虽然诗人当时只有49岁,但却是华发早生:“白头到更短,浑欲不胜簪”。

因而这个“老”字用得准确。

(3)第二节中“归来倚仗自叹息”,“叹息”的含义是什么?一叹天公无情毁屋;二叹儿童幼稚的恶作剧,不明人间苦楚;三叹黎民生活困苦(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初显忧民思想。

(4)“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长夜”有何含义?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挨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

(5)第三节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铁”的含义?“铁”表示很凉、很硬(天寒冷);色彩上表明很破旧、很脏,只有一被,无法拆洗(贫穷)。

换成“冰”只能表示寒冷,而无被子破旧之意。

四、赏析《过故人庄》:1.诗人简介:孟浩然,襄阳人。

早年隐居家乡的鹿门山,闭门读书,以诗自娱,后往吴越等地漫游。

他的诗多写山林静趣和怀材不遇的苦闷,艺术造诣较高,写景诗有不少刻画入微的名句。

与王维并称“王孟”。

2.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中描写了怎样的田园风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不过是绿树青山、场圃桑麻,而这一切在诗人眼中却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让他的心灵得到宁静和快乐。

这首诗既写美丽的田园风光,也写老朋友的友谊。

诗中充满了喜悦——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无比喜爱。

3.名句赏析:哪些诗句描绘了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明确: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绿树环抱着村庄,这是近景;郭外青山逶迤,那是远景。

由近渐远,景色越来越开阔,写出一派清幽淡静的气氛。

五、《游山西村》赏析:1.诗人简介:陆游 (1125一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平生作诗近万首,是古代诗人中创作作品最多的。

这首诗是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

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

诗中的三、四两句,尤其写得流利生动,已经成为广泛流行的成语。

2.整体感知:农家如何待客?诗人游玩的心情如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农家热情好客,淳厚质朴,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4.名句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

现在多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六、《渔家傲》赏析:1.诗人简介: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江苏吴县人。

宋庆历三年,他对当时的朝政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

但不久因保守派反对而不能实现。

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州、邓州、杭州、青州。

卒谥文正。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

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

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

2.背景资料: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

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

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这首词就作于此时。

3、听读古诗《渔家傲》4.译读古诗: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定的功绩,归家之日无法预计。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将军和战士不能入寐,每日哀伤落泪,直等到头发花白也难以回归。

5.整体感知:这首词上阕侧重于写景,下阕则侧重抒情。

上阕写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有何特点(用文中的一个词)?描写塞下秋景。

“异”表明了景色的特点。

6.析读古词:①都写了哪些景物?异在哪?衡阳雁去无留意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连角起” “孤城闭”表明战事紧急。

再加上群山连绵,狼烟落日,构成一幅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

②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语句可以读出?思念家乡浊酒一杯家万里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③“燕然未勒归无计”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将士厌战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七、《浣溪沙》赏析:1、诗人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

他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2、整体感知:这首词写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下阕议论抒怀,抒写对人生的感悟。

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3、名句赏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诗人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

诗人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