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式除尘-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大三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袋式除尘器实验报告

袋式除尘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果,通过对比不同材质的滤袋和不同工况下的除尘效率,为袋式除尘器的选型和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利用纤维织物制成的袋状过滤元件来捕集含尘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干式滤尘装置。

当含尘气体进入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在重力作用下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

除尘效率主要取决于滤袋材质、过滤面积、过滤气体的流量等因素。

三、实验材料及设备1. 实验材料:涤纶、亚克力、PPS、芳纶、P84、PTFE、玻纤等不同材质的滤袋。

2. 实验设备:袋式除尘器、气源、含尘气体发生器、流量计、粉尘分析仪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将不同材质的滤袋分别安装在袋式除尘器中,确保滤袋安装正确。

3. 设置含尘气体发生器,调节含尘气体的浓度和流量。

4. 记录实验初始条件,如含尘气体浓度、流量、温度等。

5. 启动除尘器,使含尘气体通过滤袋进行除尘。

6. 使用粉尘分析仪实时监测含尘气体中的粉尘浓度,记录实验数据。

7. 每隔一段时间更换滤袋,重复实验步骤,观察不同材质滤袋的除尘效果。

8.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除尘效率、滤袋使用周期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材质滤袋的除尘效果对比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涤纶滤袋的除尘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涤纶滤袋的过滤面积较小,且过滤速度较快,导致粉尘颗粒容易穿透滤袋。

(2)亚克力滤袋的除尘效率较高,主要原因是亚克力滤袋的过滤面积较大,且过滤速度适中,有利于粉尘颗粒的拦截。

(3)PPS、芳纶、P84、PTFE、玻纤等材质的滤袋除尘效果较好,其中PTFE滤袋的除尘效率最高,主要原因是PTFE滤袋具有较好的过滤性能和耐腐蚀性。

2. 不同工况下的除尘效果分析(1)含尘气体浓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含尘气体浓度的增加,除尘效率逐渐降低。

袋式除尘器压力分布及压力损失实验

袋式除尘器压力分布及压力损失实验

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及其分布的实验研究东华大学环境学院 付海明 张鹏峰摘要:袋式除尘器总压力损失可视为过滤介质压力损失与滤筒压力损失之和。

本文对袋式除尘器的总体压力损失和滤筒压力损失在清洁状态下进行了测试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得出袋式除尘器总压力损失和滤筒压力损失与过滤速度相关关联式,测试结果表明:滤筒压力损失在除尘器总体压力损失中所占比重明显占居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袋式除尘器在针对降低压力损失进行结构优化时,其重点应考虑降低滤筒压力损失,应从调整滤筒排列形式及滤筒筒径等方面优化除尘器结构降低袋式除尘器运行阻力。

关键词:压力损失,除尘过滤器,滤筒 1. 引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空气品质问题倍受关注,这就要求不断加强对污染物排放浓度的控制,以求更好的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袋式除尘器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高效除尘设备,袋式除尘器的最大优点就是除尘效率高,袋式除尘过滤器的效率高达99.99%。

随着袋式除尘技术的不断完善,袋式除尘过滤器正凭借其运行可靠稳定,使用灵活,操作简单,除尘效率高等优点,在大气污染、环境保护及人体健康及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袋式除尘过滤器今后十年将会迅猛发展。

通常袋式除尘过滤器过滤效率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袋式除尘过滤器压力损失随过滤运行时间变化不断增加,导致能耗增加,因此,研究影响袋式除尘过滤器压力损失的主要因素及袋式除尘器过滤压力损失分布,努力降低袋式除尘过滤器的压力损失,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对袋式除尘器的总体压力损失和滤筒压力损失在清洁状态下进行了测试研究,旨在于寻求优化及降低袋式除尘过滤器的压力损失,为优化除尘器结构及降低运行阻力提供指导。

2.除尘过滤器压力损失理论分析除尘器总压力损失为:2t P P s P Δ+ΔΔ= (1)将滤筒压力损失看作过滤介质压力损失和滤筒结构压力损失之和,则有:t P Δ21P P s s f P P Δ+Δ+ΔΔ= (2)式中:—过滤介质压力损失;— 滤筒结构压力损失;f P Δ1s P Δ2s P Δ—过滤器结构压力损失。

袋式除尘实验报告

袋式除尘实验报告

袋式除尘实验报告
《袋式除尘实验报告》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常见的空气净化设备,它通过滤袋的作用将空气中的灰尘和颗粒物过滤掉,从而净化空气。

为了验证袋式除尘器的过滤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台袋式除尘器和一定量的灰尘颗粒物。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袋式除尘器接通电源,让其正常运行,然后将一定量的灰尘颗粒物散布在空气中,观察袋式除尘器的过滤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袋式除尘器能够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物。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袋式除尘器中的滤袋表面明显积累了大量的灰尘,而经过袋式除尘器过滤后的空气明显清新了许多。

这表明袋式除尘器能够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物,净化空气。

此外,我们还对袋式除尘器的过滤效率进行了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袋式除尘器对直径在0.3微米以上的颗粒物有着较高的过滤效率,能够将空气中的颗粒物过滤掉,从而净化空气。

综上所述,袋式除尘器通过滤袋的作用能够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物,净化空气。

在实际应用中,袋式除尘器可以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家庭空气净化等领域,为人们创造一个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除尘实验报告1、2

除尘实验报告1、2

旋风、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报告胡钰雪环31 2013010368游罗丹环33 2013010420白苑环33 2013010421柯飘飘环33 2013010419温轶凡环33 2013010434王韧骋环33 2013010432崔民植环33 2013080029李少咏环33 2013080028徐一帆环33 2013010418貊星宇环33 2013010416赵天宁环33 2013010414【实验原理】一、旋风除尘器和电袋除尘器旋风除尘(如图1所示)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

气流作旋转运动时,尘粒在离心力作用下逐步移向外壁,到达外壁的尘粒在气流和重力共同作用下沿壁面落入灰斗。

实验中通风管直径比较小,可认为在管内气流速度均匀分布,测量时选取管道中心作为采样点。

图1 旋风除尘原理电袋除尘器是将电袋除尘技术和袋式除尘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除尘器。

含尘气体通过气流分布装置进入电除尘器电区( 1~2个电场),发挥电除尘器的高效作用,除去80~90%的高浓度、大颗粒粉尘(利用电除尘效率按指数变化的规律),然后剩余的10~20%带电的粉尘进入袋区,发挥袋收尘器稳定低排放优势,同时荷电粉尘在捕集过程,利用互相排斥降低阻力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由于袋式除尘器工作性能不佳,实验时只在电尘器入口和出口采样。

二、除尘器处理风量的测定和计算袋式除尘器和电除尘器计算烟气流速、处理风量、烟气含尘浓度、处理效率的方法均相同,重点讨论电袋除尘器的计算方法。

1. 烟气流速的计算测量烟气流速的仪器为皮托管和倾斜压力计。

皮托管适用于含尘浓度较大的烟道中,由两根不锈钢管组成,测量端做成方向相反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开口。

测定时,一个开口面向气流,测得全压,另一个背向气流,测得静压,两者之差为动压。

图2 皮托管构造示意图由于背向气流开口上吸力影响,所得静压与实际有一些误差,要加以校正。

近似用下列公式计算烟气流速:P T K V p ⋅=075.0其中:K p 为皮托管的校正系数,0.84T 为烟气底部温度,KP 为各动压方根平均值,nP P P P n+⋯++=21测压时,将皮托管与水平设置的倾斜压力计用橡皮管连好,动压值由倾斜压力计读出。

袋式除尘演示实验

袋式除尘演示实验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实验装置示意图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除尘实验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2、称量准备加入的粉尘重量m,并对粉尘进行筛分、称重,记 、称量准备加入的粉尘重量 ,并对粉尘进行筛分、称重, 录各粒径范围内的粉尘重量m 录各粒径范围内的粉尘重量 1~mn;
m1 m2 m3 m m4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除尘实验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6、停风机,开振 、停风机, 动装置,振打滤 动装置, 收集粉尘; 袋,收集粉尘;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除尘实验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7、称量集灰瓶内的粉尘m',并将其进行筛分、称重,记录各 、称量集灰瓶内的粉尘 ,并将其进行筛分、称重, 粒径范围内的粉尘重量m ~ ; 粒径范围内的粉尘重量 1'~mn';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3、将称量好的粉 、 尘一并加入粉尘 入口锥斗中 ;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除尘实验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4、接通电源, 、接通电源, 再开启风机; 再开启风机;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除尘实验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5、开启粉尘入口 、 阀,将粉尘由进 料口中投入; 料口中投入;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除尘实验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除尘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袋式除尘器的除尘原理; 、了解袋式除尘器的除尘原理; 2、观察含尘气流在袋式除尘器内的运动状况; 、观察含尘气流在袋式除尘器内的运动状况;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除尘效率。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除尘效率。
二、实验原理
含尘气流从圆筒形滤袋下部进入, 含尘气流从圆筒形滤袋下部进入,通过滤料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于滤料 内表面,清洁气体透过滤料由排出口排出。 内表面,清洁气体透过滤料由排出口排出。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在机械振 动的作用下从滤料内表面脱落,汇入灰斗中,从而完成气体除尘过程。 动的作用下从滤料内表面脱落,汇入灰斗中,从而完成气体除尘过程。

袋式除尘器性能实验

袋式除尘器性能实验

评估袋式除尘器的实际应用效果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了解袋式 除尘器在实际应用中的运行状况和效 果。
评估袋式除尘器在实际应用中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减少粉尘排放、 改善环境质量、降低能耗等方面的效 果。
分析袋式除尘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 表现,如不同粉尘浓度、不同风量等 条件下的过滤效率和阻力等参数的变 化。
袋式除尘器性能实验
目录 CONTENT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备与材料 • 实验步骤与方法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01
实验目的
了解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了解袋式除尘器的构造和工作 原理,包括滤袋、清灰装置、 进风口、出风口等含尘气体进入、粉尘过滤、 清灰、净气排放等步骤。
实验结果与预期目标的比较
根据实验前的预期目标,我们希望袋式除尘器在各种工况下都能达到良好的除尘 效果。从实验结果来看,袋式除尘器在大部分工况下的性能表现都达到了预期目 标。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袋式除尘器在处理工业粉尘方面的有效性。在实际应 用中,需要根据具体工况调整袋式除尘器的运行参数,以确保其性能的稳定和高 效。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袋式除尘器的出口颗粒物浓度始终低于国家
规定的排放标准。这表明该除尘器具有较好的过滤效果,能够有效降低
颗粒物的排放。
03
气体流量与压差
实验数据显示,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袋式除尘器的压差也相应增大。
这表明气体流量对除尘器的阻力有较大影响,可能限制了其处理气体量
的能力。
实验结果与预期目标的比较
数据处理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得出 袋式除尘器的性能指标。
结果分析
对比实验数据与理论值,分析误差原因,提 出改进措施。

袋式除尘实验报告

袋式除尘实验报告

袋式除尘实验报告袋式除尘实验报告引言: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常见的空气净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袋式除尘器的性能测试和分析,评估其除尘效果和适用范围。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袋式除尘器在不同工况下的除尘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袋式除尘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实验装置和方法1. 实验装置:本实验采用了一台工业级袋式除尘器作为实验装置,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气流的力学作用将空气中的颗粒物捕集到滤袋上,并通过清灰系统将颗粒物排出。

2. 实验方法:(1)调整袋式除尘器的操作参数,如气流速度、滤袋材质、滤袋厚度等,以模拟不同工况下的除尘效果。

(2)使用颗粒物浓度计测量进出口气流中的颗粒物浓度,以计算除尘效率。

(3)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气流速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气流速度是影响除尘效率的重要因素。

当气流速度较低时,颗粒物在气流中停留的时间较长,有利于颗粒物的捕集和沉积,从而提高除尘效率。

但当气流速度过高时,颗粒物在滤袋上的停留时间较短,容易被带走,导致除尘效率下降。

2. 滤袋材质和厚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实验中使用了不同材质和厚度的滤袋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滤袋的材质和厚度对除尘效率有明显影响。

一般来说,滤袋材质越细密,捕集颗粒物的效果越好;滤袋厚度越大,颗粒物的捕集率也越高。

3. 清灰系统对除尘效率的影响:清灰系统是袋式除尘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状态和效果直接影响除尘效率。

实验中发现,清灰系统的清灰频率和清灰强度对除尘效率有较大影响。

适当调整清灰频率和清灰强度可以提高除尘器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受到气流速度、滤袋材质和厚度以及清灰系统的影响。

2. 适当降低气流速度、选择细密的滤袋材质和增加滤袋厚度可以提高除尘效率。

袋式除尘用过滤材料的性能测试与对比_严长勇

袋式除尘用过滤材料的性能测试与对比_严长勇
此外 , 对于 微细粒 子的 控制已 进入 实施 阶段 , PM 10 微 细粒子的控制已有标准 , 对于 PM 2.5 微细 粒子的 控制 也越
来越受到重 视 。 空 气中 的 PM 10, 特别 是 PM 2.5 粒子 不 仅 不易被捕集而且能在 空气中 长时间 飘浮 , 对人 体伤害 最大 。 其中 2.5~ 10 μm 的粒子 只停留在上呼吸道 , 小于 2 .5 μm 的 粒子则可以进入人的上呼吸道和肺部 , 甚至可以通过肺泡 进 入人的血液[ 1] 。 我国 可吸入 颗粒 物的 1/ 3 以 上是来 自煤 炭 的燃烧 , 作为我国燃煤大户的电厂在烟尘的治理上也面临 着 更高的要求 。 袋式除尘 器对微 细粉尘 的过滤 效果要 比电 除 尘器更明显 , 这也迫使一些燃煤电厂采用袋式除尘器来取代
(2)对环境诉讼的费用 进行改 革 , 适当 减免环 境诉 讼原 告预付的诉 讼费 用 , 授权 法院 对于 环境 公益 诉 讼性 质 的案 件 , 即使原告完全败诉 , 也可判令被告承担部分诉讼费用 , 以 保证其不至于因交纳诉讼费用有困难而放弃权利的保护 。
(3)由于 环境 保 护涉 及到 经 济 、科技 、法 律 等方 面 的制 约 , 就单个公民来说 , 往往 力量不 足以提 起诉 讼 。 比起 个人 的干预力量 , 环境团体 民事诉 讼力量 雄厚 , 态度一 般比 较强 硬 , 有能力与大公司周旋 , 并且可以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 , 法 院 、企业家和政治家 往往非 常重视 , 不 敢怠 慢[ 6] 。 在美 国的
·3 ·
摘 要 针对袋式除尘用过滤材料选用时的低阻 、高效要求 , 对 PPS 、P84 、FMS9806、PPS 覆膜 、FMS9806 覆膜 、HBT 等 6 种 常用的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 、过滤阻力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与对比 。 测试结果表 明:HBT 的过滤效率 较高 , 仅次于 FMS9806 覆膜 , 且过滤阻力较低 ;FMS9806 覆膜滤料的过滤效率明显高于其 他过滤材 料 , 但阻力 也是最高 的 ;其余过 滤材料的 过滤效 率均低于这 2 种材料 , 同时阻力相对较高 。 关键词 袋式除尘器 滤料 性能测试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除尘实验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除尘实验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除尘实验一、实验简介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粉尘控制。

在工业生产中,粉尘的产生是无法避免的,对环境、设备和人员的危害也很大。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常用的除尘设备,具有除尘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点,因此被广泛使用。

本实验将对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进行除尘实验,并进行除尘效率的测定。

二、实验步骤1.实验仪器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烟尘计测量仪、减压阀、气缸等。

2.实验前准备(1)检查袋式除尘器的滤袋是否清洁。

(2)确保袋式除尘器的电气连接正确。

(3)检查烟尘计测量仪是否正常。

(4)检查减压阀、气缸等元件是否正常。

3.实验操作(1)将除尘器连接至震动器内,打开气源,调节减压阀,使气压稳定在7bar左右。

(2)打开烟气源,使烟气通过袋式除尘器。

(3)开启机械振打装置,使袋式除尘器的滤袋振打。

(4)测量烟气尘浓度。

(5)关闭震动器,在袋式除尘器振打后,重新测量烟气尘浓度。

4.实验结果分析烟气通过袋式除尘器前后,测得其尘浓度分别为10mg/Nm³和2mg/Nm³。

根据计算,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为80%。

5.实验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2)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

(3)实验完毕后,应将袋式除尘器中的尘土清理干净。

三、实验原理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常见的制粉除尘设备,它由引风机、净气箱、滤袋放料装置、毛刷、振打器等组成。

气体在引风机的作用下,经过净气箱中滤袋的过滤,颗粒物拦截在滤袋的表面,达到除尘目的。

当滤袋上积聚一定量的粉尘时,通过毛刷、振打器等装置进行清灰,清除粉尘,恢复滤袋的过滤效果。

除尘效率的计算公式为:E=(C1-C2)/C1×100%其中:E为除尘效率,C1为洁净气体中粉尘的浓度,C2为经除尘后气体中粉尘的浓度。

四、实验结论(1)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可有效将粉尘从工业生产中排放出去,达到环保的目的。

(2)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较高,可达到80%以上。

实验报告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

实验报告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

实验三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1、实验目的及意义袋式除尘器又名过滤式除尘器,是使含尘气流通过过滤材料将粉尘分离捕集的装置。

采用纤维织物作滤料的袋式除尘器,在工业废气除尘方面应用广泛。

本实验主要研究这类除尘器的性能。

袋式除尘器的性能与其结构型式、滤料种类、清灰方式、粉尘特性及其运行参数等因素有关。

袋式除尘器性能的测定和计算是袋式除尘器选择、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基础,是本科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本实验要求学生在认真了解实验原理、装置、方法、内容和实验要求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自行完成实验方案步骤设计和实验测定记录表设计,独立完成本实验。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袋式除尘器结构形式和除尘机理的认识;掌握袋式除尘器主要性能的实验研究方法;了解过滤速度对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及除尘效率的影响;提高对除尘技术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并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实验原理和方法本实验是在除尘器结构型式、滤料种类、清灰方式和粉尘特性一定的条件下,测定袋式除尘器主要的技术性能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测定处理气体量Q、过滤速度U f对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P和除尘效率η的影响。

2.1处理气量和过滤速度的测定与计算(a) 动压法测定:测定袋式除尘器处理气体量Q,同时测出除尘器进出口连接管道肿的气体流量,取其平均值作为除尘器的处理气体量,取其平均值作为除尘器的处理气量。

漏风率的计算见《大气污染控制工程》5-44式,pp141。

一般要求除尘器的漏风率小于±5%。

(b) 静压法测定:采用静压法测定袋式除尘器进口气体流量(Q1N),根据在除尘器入口管道系统的测口测得系统入口管道处的平均静压P s,具体计算公式见流体力学教科书。

(c) 过滤速度u f的计算在已知袋式除尘器的总过滤面积F,则可计算过滤速度。

(具体计算公式见《大气污染控制工程》6-66式,pp221)。

2.2压力损失的测定与计算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P由通过清洁滤料的压力损失(△P f)和通过颗粒层的压力损失(△P p)组成。

环境工程实习报告除尘

环境工程实习报告除尘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粉尘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空气质量,我国政府提出了“蓝天保卫战”的战略目标,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力度。

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我选择了除尘技术实习,以便深入了解除尘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 学习了解除尘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2. 掌握除尘设备的操作维护方法;3. 分析评价除尘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4. 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单位简介实习单位为某钢铁厂,该厂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环保设施,致力于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排放,提高空气质量。

2. 实习内容(1)参观学习除尘设备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钢铁厂的除尘设备,包括布袋除尘器、静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等。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各种除尘设备的外观结构、安装位置及运行原理。

(2)设备操作与维护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除尘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启动、停止、切换等。

同时,我们还掌握了除尘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知识,如检查滤袋磨损情况、清洗除尘器等。

(3)数据分析与评价通过对除尘设备进出口粉尘浓度的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评估了除尘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结果显示,除尘设备能够有效降低粉尘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4)实习小结在实习结束后,我们总结了本次实习的收获,包括除尘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维护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和不足。

同时,我们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期提高除尘设备的性能。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对除尘设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操作维护技能。

同时,我也认识到环保事业的重要性,增强了自身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然而,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除尘设备运行效率较低、维护不到位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2. 引进先进的除尘技术,提高除尘设备的性能;3. 完善除尘设备的维护管理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4. 强化监管力度,加大对环保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袋式除尘器实验报告

袋式除尘器实验报告

袋式除尘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袋式除尘器的实验研究,探究其在工业生产中对粉尘的有效过滤和清除效果,为工业生产中的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原理。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粉尘处理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气流在设备内部的滤袋表面过滤,将粉尘颗粒截留在滤袋上,再通过清灰系统将粉尘清除,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三、实验装置。

本次实验所用的袋式除尘器为工业标准设备,具有滤袋、清灰系统、进出气口等组成部分。

实验中所用的粉尘为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木屑粉尘。

四、实验步骤。

1. 将袋式除尘器与粉尘发生器连接,并调整设备参数至工作状态。

2. 启动粉尘发生器,产生一定浓度的木屑粉尘。

3. 将含有木屑粉尘的气流引入袋式除尘器,观察滤袋的过滤和清灰效果。

4. 记录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发现袋式除尘器在处理木屑粉尘时,滤袋表面能够有效截留粉尘颗粒,清灰系统也能够及时清除粉尘,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实验结果表明,袋式除尘器在工业生产中具有良好的粉尘处理效果。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袋式除尘器在处理木屑粉尘时的有效性,其过滤和清灰系统能够有效地净化空气,保障工业生产中的环境卫生。

因此,袋式除尘器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七、实验建议。

在工业生产中,应合理选择和配置袋式除尘器,根据生产场所和粉尘特性进行参数调整,以达到最佳的除尘效果。

同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洁,保障其正常运行。

八、参考文献。

1. 《工业粉尘处理技术手册》。

2. 《袋式除尘器设计与应用》。

以上是本次袋式除尘器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对相关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除尘实习报告

除尘实习报告

一、实习题目除尘实习报告二、实习目的通过本次除尘实习,使学生了解除尘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掌握除尘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提高学生对工业污染治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三、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四、实习地点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五、实习部门或岗位环保工程部-除尘设备操作岗位六、实习内容和过程1. 实习初期在实习初期,我们首先了解了除尘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除尘设备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从气体中分离出粉尘颗粒物,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

除尘设备主要分为机械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干式除尘器和电除尘器等。

2. 实习中期在实习中期,我们参观了公司的除尘设备现场,了解了除尘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保养。

我们重点学习了以下几种除尘设备:(1)机械除尘器:包括旋风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等。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机械除尘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湿式除尘器:包括喷淋塔、湿式脱硫脱硝装置等。

我们了解了湿式除尘器的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3)干式除尘器:包括布袋除尘器、脉冲喷吹除尘器等。

我们学习了干式除尘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4)电除尘器:我们了解了电除尘器的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3. 实习后期在实习后期,我们参与了除尘设备的调试和维护保养。

具体内容包括:(1)除尘设备的检查:检查除尘设备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2)除尘设备的清洁:定期对除尘设备进行清洁,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3)除尘设备的运行调整: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除尘设备进行运行参数调整,确保除尘效果。

(4)除尘设备的故障排除:针对除尘设备出现的故障,我们进行了分析、判断和排除。

七、实习体会和收获1. 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除尘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技巧,为今后的环保工作打下了基础。

2. 环保意识得到增强。

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工业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意识。

【精品】实验5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

【精品】实验5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

【精品】实验5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一、实验目的1. 了解袋式除尘器的原理和结构。

2. 学习袋式除尘器的性能测定方法。

3. 掌握袋式除尘器的过滤效率计算。

二、实验原理1. 袋式除尘器原理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常用的干式除尘设备。

它采用了纸袋、棉袋或化纤袋等材料制成袋式过滤材料。

通过给进口处的气体进行分离,利用袋式过滤材料的过滤作用使粉尘随气流进入过滤袋内,在过滤袋内被阻留下来,净化后的气体则经过出口处排放到室外。

袋式除尘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2. 袋式除尘器的性能测定方法袋式除尘器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除尘效率、阻力损失和过滤速度等。

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灰尘浓度法:取袋式除尘器进口和出口位置周围的空气样品,经过称重、燃烧和化学分析等处理后,即可测定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2)压差法:测量袋式除尘器进口和出口位置的气流压差,通过计算得出袋式除尘器的阻力损失。

(3)直接测量法:通过采集袋式除尘器进口和出口位置的气流速度和截面积等参数,计算得出袋式除尘器的过滤速度。

3. 袋式除尘器过滤效率计算袋式除尘器的过滤效率是指通过袋式除尘器后的净化气体中粉尘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假设进口处空气中的粉尘质量浓度为C1,出口处空气中的粉尘质量浓度为C2,则袋式除尘器的过滤效率可用下式表示:η = (C1-C2)÷C1×100%其中η为除尘效率,单位为%;C1和C2分别为进口和出口处的粉尘质量浓度,单位为g/m^3。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 袋式除尘器2. 杜邦线性漏风仪3. 测量容器4. 计时器5. 空气样品采集瓶6. 煤尘料及碳酸钙试剂四、实验步骤1. 将袋式除尘器放在水平台面上,接通电源。

2. 打开杜邦线性漏风仪,调至10Pa(或预先设定的压力)左右。

3. 分别打开袋式除尘器进口和出口处的法兰盖,安装测量容器,并记录测量容器的重量。

4. 打开进口处空气样品采集瓶,采集进口处空气样品,记录采集时间,并标明样品编号。

布袋式除尘实验

布袋式除尘实验
3、它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因而获得越来 越广泛的应用。
二、实验特点及原理
原理:
1、含尘气流从进气管进入,从下部进入圆筒形滤袋,在通过滤料的 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与滤料上,透过滤料的清洁气体由排气管排出;
2、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可在振动的作用从滤料表面脱落,落入灰 斗中;
3、滤料本身网孔较大,粉尘因截流、惯性碰撞、静电和扩散等作用 ,逐渐在滤袋表面形成粉尘层,常称为粉层初层;
8、称出布袋除尘器的收尘量GS;
9、关闭控制箱主电源;
10、检查设备状况,整理好实验用的仪表、设备,计算、整理实验数 据,没有问题后离开。
六、数据处理及记录
分别记录除尘器进口和出口的灰尘量,并结合进灰时间和 风量,计算出该除尘器的进灰浓度及除尘效率η ,其中:
η Gs 100% Gj
启动自动发尘装置电机,并可调节转速控制加灰速率;
五、操作步骤
6、当U型压差计显示的除尘器压力损阻上升到1000Pa时,可在主风机 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启动振打电机2min进行清灰即可;
7、实验完毕后依次关闭发尘装置、主风机,然后启动振打电机进行 清灰5min,待设备内粉尘沉降后,清理卸灰装置。
布袋式除尘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布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形式及运行操作 2、进一步提高对除尘器除尘机理的认识
二、实验特点及原理
特点: 1、实验装置为布袋除尘器,它是过滤式除尘器的一种,
这种装置主要采用纤维织物作滤料,常用在工业尾气的除 尘方面;
2、它的除尘效率一般可达99%以上;
七、注意事项
(1)必须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 (2)注意及时清灰; (3)长期不使用时,应将装置内的灰尘清干净,放在干

袋式除尘-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大三实验报告

袋式除尘-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大三实验报告

《环工综合实验(2)》(袋式除尘器除尘性能实验)实验报告专业环境工程班级卓越环工1101姓名黄雪琼指导教师余阳成绩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二0一四年四月实验题目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实验类别综合实验室1166 实验时间2014年3月31日13时~ 16时实验环境温度:16℃湿度:60% 同组人数 6本实验报告由我独立完成,绝无抄袭!承诺人签名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进一步提高对袋式除尘器结构形式和除尘机理的认识;2.掌握袋式除尘器主要性能的实验方法;3.了解过滤速度对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及除尘效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袋式除尘器也称为过滤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高效除尘器,它是利用纤维编制物制作的袋式过滤元件来捕集含尘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除尘装置。

含尘气体从袋式除尘器入口进入后,由导流管进入各单元室,在导流装置的作用下,大颗粒粉尘分离后直接落入灰斗,其余粉尘随气流均匀进入各仓室过滤区中的滤袋,当含尘气体穿过滤袋时,粉尘即被吸附在滤袋上,而被净化的气体从滤袋内排除。

当吸附在滤袋上的粉尘达到一定厚度电磁阀开,喷吹空气从滤袋出口处自上而下与气体排除的相反方向进入滤袋,将吸附在滤袋外面的粉尘清落至下面的灰斗中,粉尘经卸灰阀排出后利用输灰系统送出。

(一)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袋式除尘器除尘机理主要靠粉尘初层的过滤作用,滤布只对粉尘过滤层起支撑作用。

(二)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袋式除尘器的捕集机理1.筛滤作用2.惯性碰撞3.散作用4.拦截作用5.静电作用6.重力沉降作用上述各种捕集机理,对一尘粒来说并非都同时有效,起主导作用的往往只是一种机理,或二、三种机理的联合作用。

其主导作用要根据尘粒性质、滤料结构、特性和运行条件等实际情况确定。

机械振动袋式除尘器含尘气流从下部进入圆筒形滤袋,在通过滤料的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于滤料上,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可在机械振动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落入灰斗中。

粉尘因截留、惯性碰撞、静电和扩散等作用,在滤袋表面形成粉尘层,常称为粉层初层。

旋风除尘-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大三实验报告

旋风除尘-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大三实验报告

旋风除尘-东华⼤学环境学院⼤三实验报告《环⼯综合实验(2)》(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实验报告专业环境⼯程班级环⼯1301姓名指导教师余阳成绩东华⼤学环境科学与⼯程学院实验中⼼⼆0⼀六年四⽉实验题⽬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实验类别综合实验室1166实验时间2016年4⽉14 ⽇13 时~16 时实验环境温度:℃湿度:72%同组⼈数实验环境本实验报告由我独⽴完成,绝⽆抄袭!承诺⼈签名⼀、实验⽬的1、通过实验掌握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的主要内容和⽅法,并且对影响旋风除尘器性能的主要因素有较全⾯的了解,同时掌握旋风除尘器⼊⼝风速与阻⼒、全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浓度对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

2、进⼀步了解流量⼤⼩等因素对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影响和熟悉除尘器的应⽤条件.。

⼆、实验仪器及设备1.微压计 1个;2.电⼦微压计;3.毕托管;4.秒表;5.电⼦称;三、实验原理旋风除尘器是利⽤旋转⽓流所产⽣的离⼼⼒将尘粒从合尘⽓流中分离出来的除尘装置。

旋转⽓流的绝⼤部分沿器壁⾃圆简体,呈螺旋状由上向下向圆锥体底部运动,形成下降的外旋含尘⽓流,在强烈旋转过程中所产⽣的离⼼⼒将密度远远⼤于⽓体的尘粒甩向器壁,尘粒⼀旦与器壁接触,便失去惯性⼒⽽靠⼊⼝速度的动量和⾃⾝的重⼒沿壁⾯下落进⼊集灰⽃。

旋转下降的⽓流在到达圆锥体底部后.沿除尘器的轴⼼部位转⽽向上.形成上升的内旋⽓流,并由除尘器的排⽓管排出。

⾃进⽓⼝流⼈的另⼀⼩部分⽓流,则向旋风除尘器顶盖处流动,然后沿排⽓管外侧向下流动,当达到排⽓管下端时,即反转向上随上升的中⼼⽓流⼀同从排⽓管排出,分散在其中的尘粒也随同被带⾛。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装置1-发尘装置;2—进⽓⼝;3-进⽓管;4-旋风除尘器;5-灰⽃;6-排⽓管;实验原理相关问题1.如何通过测定进风⼝静压值计算⽓体流量 (p+ρgh+(1/2)*ρv^2=C)因为⽓体势能很⼩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上式变为p+(1/2)*ρv^2=C,分别测出静压能就可以得出流速,进⽽算出流量2.如何求除尘效率影响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计算分割直径是求效率的基础,我们在计算旋风除尘器的效率时,通常考虑在斯托克区,并且⼆⼒平衡,可以得出以下公式,从公式可以看出v to越⼤,效率越⾼,所以流量越⼤,除尘效率越⾼。

粉尘真密度-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大三实验报告

粉尘真密度-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大三实验报告

《环工综合实验(2)》(粉尘真密度的测定实验)实验报告专业环境工程班级环工1301姓名指导教师余阳成绩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二0一六年五月一、 实验目的1. 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2. 掌握浸液法 —— 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

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

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是浸液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

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

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

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

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

因此,本实验采用这种方法。

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真密度ρ计算式为:式中:M ——粉尘尘样的质量,g ;W ——比重瓶加液体的总质量,g ;L P L LM M M M G M W-R V M W-R ρρρρ====++R——比重瓶加剩余液体加粉尘的总质量,g;G——排出液体的质量,g;V——粉尘的真体积,cm3;ρL——液体的密度,g/cm3;ρp——粉尘的真密度,g/cm3.三、实验设备和仪器1. 真空装置:由比重瓶、真空干燥器、真空泵、真空压力表、三通阀、缓冲瓶组成;2. 温度计:0~60℃,精度0.1℃;3. 电子天平:感量0.001克;4. 烧杯:1000 ml;5. 烘箱、干燥器。

吸收-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大三实验报告材料

吸收-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大三实验报告材料

《环工综合实验(2)》(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实验)实验报告专业环境工程班级卓越环工1101姓名黄雪琼指导教师余阳成绩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二0一四年四月实验题目吸收法净化气体污染物实验实验类别综合实验室2136 实验时间2014年4月28日13时~ 16时实验环境温度:19℃湿度:67% 同组人数7本实验报告由我独立完成,绝无抄袭!承诺人签名一、实验原理气体吸收是气体混合物中一种或多种组分溶解于选定的液体吸收剂中,或者与吸收剂中的组分发生选择性化学反应,从而将其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操作过程。

从大气污染控制的角度看,用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不仅是减少甚至消除气态污染物向大气中排放的重要途径,而且还能将污染物转化为有用的产品。

吸收可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

在物理吸收中,气体组分在吸收剂中只是单纯的物理溶解过程;而在化学吸收中,吸收质在液相中与反应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降低液相中纯吸收质的含量,增加了吸收过程的推动力,提高了吸收速率。

物理吸收中,吸收速率决定于吸收质在气膜和液膜中的扩散速率。

化学吸收中,吸收速率除与扩散速率有关外,还与化学反应的速率有关。

化学吸收过程既应服从被吸收组分的气液平衡关系即相平衡关系,也应服从化学平衡关系。

对于物理吸收及气液相反应原理,应用最广泛且较成熟的是“双膜理论”。

采用一般的物理吸收是不能满足实际处理中处理气体流量大、吸收组分浓度低、吸收效率高和吸收速率快等要求,所以一般多采用化学吸收过程。

在实际生产中,对于吸收设备的最基本要求是:气液之间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和一定的接触时间,且气液之间扰动强烈,吸收阻力小,吸收效率高;结构简单,操作稳定。

最常用的是填料塔,其次是板式塔,另外还有喷洒塔和文丘里吸收器。

本实验中采用的吸收装置是填料塔,填料采用的是鲍尔环。

二、气体化学吸收操作中的几个问题1、吸收剂的选择是决定分离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原则:(1) 溶解度要大 (2)良好的选择性(3) 蒸汽压要低 (4) 较低的粘度且不易起泡(5) 再生性能好 (6) 化学及热稳定性好(7) 无毒、腐蚀性小,不易燃 (8) 资源充足,廉价易得2、填料塔的结构液体在填料表面,成膜流下;气体通过填料中的自由空间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工综合实验(2)》(袋式除尘器除尘性能实验)实验报告专业环境工程班级卓越环工1101姓名黄雪琼指导教师余阳成绩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二0一四年四月实验题目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实验类别综合实验室1166 实验时间2014年3月31日13时~ 16时实验环境温度:16℃湿度:60% 同组人数 6本实验报告由我独立完成,绝无抄袭!承诺人签名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进一步提高对袋式除尘器结构形式和除尘机理的认识;2.掌握袋式除尘器主要性能的实验方法;3.了解过滤速度对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及除尘效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袋式除尘器也称为过滤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高效除尘器,它是利用纤维编制物制作的袋式过滤元件来捕集含尘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除尘装置。

含尘气体从袋式除尘器入口进入后,由导流管进入各单元室,在导流装置的作用下,大颗粒粉尘分离后直接落入灰斗,其余粉尘随气流均匀进入各仓室过滤区中的滤袋,当含尘气体穿过滤袋时,粉尘即被吸附在滤袋上,而被净化的气体从滤袋内排除。

当吸附在滤袋上的粉尘达到一定厚度电磁阀开,喷吹空气从滤袋出口处自上而下与气体排除的相反方向进入滤袋,将吸附在滤袋外面的粉尘清落至下面的灰斗中,粉尘经卸灰阀排出后利用输灰系统送出。

(一)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袋式除尘器除尘机理主要靠粉尘初层的过滤作用,滤布只对粉尘过滤层起支撑作用。

(二)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袋式除尘器的捕集机理1.筛滤作用2.惯性碰撞3.散作用4.拦截作用5.静电作用6.重力沉降作用上述各种捕集机理,对一尘粒来说并非都同时有效,起主导作用的往往只是一种机理,或二、三种机理的联合作用。

其主导作用要根据尘粒性质、滤料结构、特性和运行条件等实际情况确定。

机械振动袋式除尘器含尘气流从下部进入圆筒形滤袋,在通过滤料的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于滤料上,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可在机械振动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落入灰斗中。

粉尘因截留、惯性碰撞、静电和扩散等作用,在滤袋表面形成粉尘层,常称为粉层初层。

新鲜滤料的除尘效率较低,粉尘初层形成后,成为袋式除尘器的主要过滤层,提高了除尘效率。

随着粉尘在滤袋上积聚,滤袈两侧的压力差增大,会把已附在滤料上的细小粉尘挤压过去,使除尘效率下降。

除尘器压力过高,还会使除尘系统的处理气体量显著下降,因此除尘器阻力达到一定数值后,要及时清灰, 清灰不应破坏粉尘初层。

(三)袋式除尘器的滤料1.对滤料的要求容尘量大、吸湿性小、效率高、阻力低;使用寿命长,耐温、耐磨、耐腐蚀、机械强度;表面光滑的滤料容尘量小,清灰方便,适用于含尘浓度低、粘性大的粉尘,采用的过滤速度不宜过高;表面起毛(绒)的滤料容尘量大,粉尘能深入滤料内部,可以采用较高的过滤速度,但必须及时清灰。

2.滤料种类按滤料材质分:天然纤维:棉毛织物,适于无腐蚀、350~360K以下气体;无机纤维:主要指玻璃纤维,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质地脆;合成纤维:性能各异,满足不同需要,扩大除尘器的应用领域。

(四)实验原理相关问题:1、什么是静压、动压和全压?答:全压(Pq):平行于风流,正对风流方向测得的压力为全压;全压可以通过传感器直接测得。

全压是静压和动压的代数和:Pq=Pi十Pb 全压代表单位气体所具有的总能量。

若以大气压为计算的起点,它可以是正值,亦可以是负值。

动压(Pb) =0.5*空气密度*风速^2,指空气流动时产生的压力,只要风管内空气流动就具有一定的动压。

动压是单位体积气体所具有的动能,也是一种力,它的表现是使管内气体改变速度,动压只作用在气体的流动方向恒为正值。

静压(Pi) :由于空气分子不规则运动而撞击于管壁上产生的压力称为静压。

计算时,以绝对真空为计算零点的静压称为绝对静压。

以大气压力为零点的静压称为相对静压。

空调中的空气静压均指相对静压。

静压高于大气压时为正值,低于大气压时为负值。

2、皮托管的测压机理是什么?使用中要注意什么?答:测量原理:皮托静压管(以下简称皮托管)是由一个垂直在支杆上的圆筒形流量头组成的管状装置。

本装置在侧壁周围有一些静压孔, 顶端有一个迎流的全压孔。

它能测出差压,并根据差压确定流场中某处的流速,由流速与面积的乘积计算出流量。

皮托管的测量原理是基于伯努利方程在空气中应用的一个实例,如图1所示。

当理想流体均匀的平行流向静止物体时,设想其中一条流线撞在物体上(即图1中的A点),在此处流体发生分岔,A点称为滞止或驻点,A 点的流速为零,V A=0。

皮托管静压管原理结构图如果我们选择两个截面Ⅰ-Ⅰ、Ⅱ-Ⅱ、Ⅰ-Ⅰ截面流动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流束是平行的,流速形成规则的速度分布,截面上各点的静压力相等。

Ⅱ-Ⅱ截面流动受到影响,流束密集,流速加快,静压降低。

则两个面上的伯努利方程为222222222221111V V K P V K P ζρρ++=+ (1) 式中:ζ-Ⅰ-Ⅰ、Ⅱ-Ⅱ区间的流体阻力系数,这里可以不考虑即:ζ=0;ρ— 流体密度,因为是均匀的12ρρρ==K -速度分布不均匀系数,这里可设K 1=K 2=1; P -两个截面的静压力;V -两个截面的流速,V 2=V A =0。

整理得到公式为:22112P P V ρ-=(2)式中:P 2-总压力(因为动压为零); P 1-静压力。

如图1所示,若在物体B 点开一个孔,由于均匀流场中静压力相等,则 P 1=P B =P 0;令P 2=P 1,V 1=V ,公式(2)就变成为2021V P P ρ=-(3)()ρ02P P V -=(4)式中:P-P 0实际上是流场中某一点流体的动压力P 。

皮托管结构如下图所示:注意事项:1.皮托管测量头的轴线与管壁的距离不得小于测头直径。

2.皮托管的位置应测准到下列两个允差中的较小者。

±0.005x,其中x 是平行于皮托管定位方向的管道尺寸;±0.005y ,其中y 是皮托管到最近管壁的距离。

3.矩形横截面测量点的最小数目为25,测点位置应根据平行于各管壁的五 条直线的交叉点来确定,若采用算术法计算轴向平均速度测点分布按有关规定执行。

4.圆形横截面的各测点应被设置在同心圆上,在横截面上至少为两个相互正交的直径上,每个半径上至少3点,因而在一个截面中至少有12个测点。

5.使用皮托管定期检验、标定。

6.要正确选择测量点断面,确保测点在气流流动平稳的直管段。

为此,测量断面离来流方向的弯头、变径异形管等局部构件要大于4倍管道直径。

离下游方向的局部弯头、变径结构应大于2倍管道直径。

7.测量时应当将全压孔对准气流方向,以指向杆指示。

测量点插入孔应避免漏风,可防止该断面上气流干扰。

用皮托管只能测得管道断面上某一点的流速,由于断面流量分布不均匀,因此该断面上应多测几点,以求取平均值。

8.使用前测试一下畅通性。

小静压孔经常检查,勿使杂质堵塞小孔使用后及时清洁内外管,以保证长期良好状态。

9.皮托管的直径规格选择原则是与被测管道直径比,不大于0.02。

以免产生干扰,使误差增大。

测量时不要让皮托管靠近管壁。

10测量时应当将全压孔对准气流方向,以指向杆指示。

测量点插入孔处应避免漏风,防止该断面上气流干扰。

按管道测量技术规范,应合理选择测量断面的测点。

11.皮托管只能测得管道断面上某一点的流速,但计算流量时要用平均流速,由于断面流量分布不均匀,因此该断面上应多测几点,以求取平均值。

测点按烟道(管道)测量法规定,按“对数一线性”法划分,也可按常用的等分面积来划分。

三、实验设备和仪器袋式除尘器性能实验流程图1一粉尘定量供给装置;2一粉尘分散装置;3—喇叭形均流管;4一静压测孔;5一除尘器进口测定断面;6-袋式除尘器;7一微压计;实际实验装置图:实验仪器1.微压计1个;2.毕托管1支;3.秒表2个;4.电子天平分度值为1g l台;四、实验步骤1.运行除尘器,测进口和出风口的静压和管径中心的动压;2.称量500g滑石粉,在进风口处5min内均匀送尘完毕后,测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平均静压和管径中心处动压,然后振打清灰,收集灰斗处粉尘质量,计算除尘效率。

3.称量1000g滑石粉,重复步骤2,并计算在该条件下的除尘效率。

五、实验记录及原始数据实验记录表:六、数据处理及结论(一)数据处理:(1)根据测得的动压Pb 、静压Pi 得全压Pq 的公式:Pq=Pb+Pi(3)进出口间压力损失:△P(Pa)=Pq 进—Pq 出(4)除尘效率:η1=G 1/500η2=G 2/1000项目粉尘量(g )进口处出口处结果静压(Pa ) 动压(Pa ) 全压(Pa ) 静压(Pa ) 动压(Pa ) 全压(Pa ) 粉尘收集量G (g ) 压力差△P(Pa) 除尘效率(%)0 -119 125 6 -12 205 193 0 -187 0 500-100-115 -215 -2 -133 -135 418 -80 83.6 1000 -120-120-240-15-178-193840-4784(二)结论:理论上进出口压力差应为正值,实际测出结果为负值,由伯努利方程项目粉尘量(g ) 进口处 出口处 静压(Pa ) 动压(Pa ) 全压(Pa ) 静压(Pa ) 动压(Pa ) 全压(Pa ) 粉尘补给量(g ) 0 -119 125 6 -12 205 193 0 500 -100 -115 -215 -2 -133 -135 418 1000-120-120-240-15-178193840诚信做人;数据真实;分析合理;富于创新 P 1+[ρ(V 1)^2]/2+ρgh 1+W=P 2+[ρ(V 2)^2]/2+ρgh 2由于布袋除尘器中有风机存在,对风管内流体做功,致使出口全压增大,进出口压力差变为负值。

风机做功平均值=(187+80+47)/3 =104.67。

根据结果来看,粉尘流量对于风机做功有较大影响。

除尘效率基本比较稳定,但不是太高,可能由于设备使用时间较长,致使除尘效率降低。

七、思考题1. 试分析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流量和除尘效率之间的关系 ?答: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不但决定着能量消耗,而且决定着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压力损失与过滤风速的关系: 随着过滤风速的增大,阻力呈上升趋势。

当阻力达到预定值时,就需要对其进行清灰处理。

清灰时,滤袋的压力损失有所下降并不说明清灰已经彻底结束,此时如果继续滤尘,压力损失就会急剧上升,粉尘负荷与压力损失的清灰特性有些明显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滤袋的压力损失在安装后增加较快,但在一个月内可趋于稳定,以后虽然不断增加,但增长的比较缓慢,多数近似为定值。

流量由风速决定,在过滤初始(建立粉尘初层前),对机织布,过滤风速小有助于较快地建立粉尘初层;过滤风速大则粉尘初层建立较慢,排放质量浓度大。

对针刺毡滤料影响较小,对覆膜滤料影响更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