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
科学研究科研方法与科学实验的技巧

科学研究科研方法与科学实验的技巧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实验的技巧是进行科学探索和发现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介绍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以及进行科学实验时需要注意的技巧。
一、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研究的方法是指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采用的系统性方法论。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1. 归纳法归纳法是指从已知事实、观察结果或现象中得出普遍规律或结论的方法。
科学家通过观察和实验,总结出一般的规律性。
例如,科学家通过观察许多的物体,总结出重物体会下落的规律。
2. 演绎法演绎法是指从已有规律或原理出发,推导出特定情况下的结论。
科学家基于理论或已知规律,通过逻辑推理得出新的结论。
例如,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以推导出行星运动的规律。
3. 实证法实证法是指通过进行实验、观察和测量,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结论的方法。
科学家通过观察和实验,验证或证伪某一理论或假设。
例如,科学家进行地震模拟实验,以便研究地震的发生机制和地质构造。
二、科学实验的技巧科学实验的技巧是指在进行实验时需要遵守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个进行科学实验时需要注意的技巧。
1. 设立对照组在实验中,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要设置对照组。
对照组是一个和实验组在其他条件相同,但不进行实验操作的组。
通过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实验操作的影响。
2. 多次重复实验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多次重复实验。
重复实验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得到更可靠的结果。
科学家通常会进行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来表征实验结果。
3. 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在进行实验时,需要准确记录各个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能够帮助科学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论推导。
同时,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实验数据应该进行双重检查和验证。
4. 灵活调整实验设计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现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科学家需要灵活地调整实验设计。
这可能包括改变实验条件、调整测量方法或修改实验方案。
第1单元 科研设计概论

横断面研究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典型 调查. (2)、常规资料分析报告 (3)、生态学研究 (4)、个案调查
2、分析性研究
(1).病例对照研究 (2).队列研究 (3).多阶段复合设计研究
(3)指标的灵敏性; 指标灵敏度通常是由该指标所能正确反 映的最小数量级或水平来确定。指标要 有一定的灵敏度。
(4)指标的特异性; 在选用指标时,必须选用能准确反映被 试因素的效应本质且特异性高的指标。
(5)指标的精确性; 所谓精确性包括指标的精密度与准确度。 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精密度是指各次测量值的集中的程度。
二.医学科研的基本任务和特点
(一)任务 1.揭示生命的本质及规律 2.阐明疾病的发生机制及转化规律 3.探索防病治病的方法 4.医学理论和学说的验证和发展 (二)特点 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2、研究方法的困难性、 3、研究内容的复杂性
三、医学科研的基本要求
(6)指标的观察性。 指标的观察应避免带有偏性。 如研究者心理常偏于阳性结果,医生常 偏向新疗法。为了消除这种偏性,在设 计时,常采用盲法。
第二节、科研设计的原则▲(P39)
一.对照原则▲
有比较才有鉴别,对照是比较的基础,要 确定处理因素与实验效应的关系,没有对 照不能说明问题. 对照设置的原则---均衡性,可比性 对照的形式有多种,可根据研究目的和 内容加以选择,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3、实施方法
实施方法按照研究对象的属性不同,实施方 法一般可分为三大类. 1.调查 2.实验 3.临床观察
课题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

课题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教育研究无处不在,研究方式多种多样。
做课题作为研究方式之一,是最科学的研究方式,是“教育科研”。
因为做课题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因此,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研究水平,就要学会做课题。
一、什么是教育课题(一)教育课题的定义教育课题是用来研究、解决的教育问题。
它有两个要素:第一,它是是一个教育问题(事物的矛盾)比如:“某一类数学题有探讨解法”(学术问题)“怎样帮助某某同学提高成绩”(工作问题)“小学三年级学生学生成绩分化的对策”(教育问题)第一个课题是纯学术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工作问题,只有第三个问题是教育问题,适合作为教育课题来研究。
第二,它是教育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问题不等于课题,只有当某个突出问题被当作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且是有计划有目的研究,这个问题就成为课题了。
做课题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教育课题类型1.基础性研究课题:基础理论研究课题。
比如:“语文教育功能的分析”2.应用性研究课题:基础理论的应用或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
比如:“扁平化管理在班干部建设中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生成性资源”3.开发性研究课题:开辟新途径、构建新体系、创造新模式等,比如教材建设与课程开发之类的二、教育课题从哪里来教育课题从教育问题中来,从解决教育问题的需要中来。
有问题,并且有解决问题的需要,就产生了课题。
(一)发现的策略1.从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发现课题。
比如:“管理学生的手机兴利除弊”“降低八年级学生成绩分化程度的研究”2.从教育教学中的疑点中发现课题。
比如:“先写话、后指导、再修改的作文教学法实践研究”3.从成功的教育教学及工作经验中提出课题。
比如:“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支架’”4.从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启发中形成课题。
比如:“任务型教学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二)选择课题的策略1.选题必须要有必要性,即普遍存在的、课非常突出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研究设计的方法

研究设计的方法研究设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一个科学的研究设计能够保证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设计的方法是研究者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研究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
研究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研究者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研究设计。
在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充分考虑研究的实际背景和现实需求,确保研究的目的和问题是具有一定实践意义的。
二、选择研究方法。
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之后,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来确定,要考虑到研究对象的特点、研究条件的限制以及研究者自身的能力和经验等因素。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等,研究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三、设计研究方案。
在选择研究方法之后,研究者需要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的整体框架、研究的具体步骤、研究的时间安排、研究的经费预算等内容。
设计一个合理的研究方案能够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的整体思路和具体实施步骤,有利于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制定研究计划。
在设计研究方案之后,研究者需要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具体内容、研究的实施步骤、研究的时间节点、研究的责任人等内容。
制定一个详细的研究计划能够帮助研究者清晰地了解研究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有利于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
五、实施研究。
在制定研究计划之后,研究者需要按照计划开始实施研究工作。
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严格按照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进行操作,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及时总结研究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
六、分析研究结果。
在研究工作结束之后,研究者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的分析是研究工作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如何进行科学的研究设计

如何进行科学的研究设计在进行科学研究设计时,一个良好的研究设计是确保研究结果准确、可靠且有意义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科学的研究设计,以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一、确定研究目标在进行研究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
明确研究的目标有助于确定研究的重点和范围,并为后续的研究设计提供指导。
二、回顾相关文献在进行研究设计之前,需要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回顾,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借鉴,避免重复已有的研究,同时也可以发现研究领域的知识空白,为后续的研究设计提供依据。
三、制定研究问题和假设在进行研究设计时,需要明确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假设。
研究问题是研究的核心问题,而研究假设是对研究问题的假设性回答。
制定明确的研究问题和假设有助于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的确定。
四、选择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是确保研究结果可靠和有效的关键。
根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如实证研究、质性研究、实验研究等。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需要考虑研究的可行性、可靠性和效度,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
五、设计研究方案在选择研究方法之后,需要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的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样本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并且要考虑到统计学上的可靠性。
数据收集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分析要根据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得出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六、实施研究设计完成后,需要按照研究方案进行研究的实施。
在实施研究时,需要遵循科学的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的严谨性和可重复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事项的记录和数据的整理,以备后续分析和解读。
七、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在收集到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并解读研究结果。
数据分析需要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
在结果解读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文献,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讨论,以揭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八、总结和讨论在分析和解读结果之后,需要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和讨论。
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医学科研设计是指对某一项医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的安排。
作为科学研究,生物医学研究探索生物医学领域内未知事物和未知规律的科学活动,必须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合理的设计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研究结果。
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生物医学研究,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影响研究效应的因素很多、许多因素无法完全消除,因此对研究设计的要求就更高。
如果研究设计存在缺陷(如样本代表性、可比性、混杂等),就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研究价值。
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研究对象(样本)的数量,样本量过少或过多都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
一个缜密而完善的研究设计,能合理地安排各种研究因素,严格控制各种误差,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最大限度地获得足够而可靠的资料。
合理的研究设计是顺利开展各种医学研究的前提条件,也是得到预期结果、达到事半功倍的保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医学研究设计中必须遵循四项基本原则:随机化原则、对照原则、盲法原则和重复原则。
第一节随机化原则随机化的核心是机会均等。
随机化是医学研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
在医学研究中,随机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随机化抽样和随机化分组。
通过随机化选择研究对象,可以得到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
当存在未知或不可控制的非处理因素时,随机化分组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之中,使这些非处理因素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布一致。
因此,随机化是实验性研究中保证组间均衡、可比的重要手段。
一、随机化抽样随机化抽样是指总体或目标人群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同机会被抽中作为研究对象(样本)。
在医学研究中,由于时间、人力、物力限制,通常不能把所有目标人群都作为研究对象,而只能选取其中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样本)。
对一组(或几组)研究对象(样本)进行调查或实验,获得原始数据,经过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到样本信息(如均数、率等指标),并以样本的信息来推断总体人群的特征。
要实现这一推断的前提条件是所采用的研究对象(样本)要有代表性,即能代表目标人群。
临床科研设计知识点总结

临床科研设计知识点总结一、研究设计的基本概念临床科研设计是指研究者为了探索医学问题,应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设计一种系统的计划和方案,以收集适当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在研究设计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考虑实验的目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研究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实验、观察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临床试验等。
实验是一种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来探讨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观察性研究是一种通过观察人群中不同特征之间的关系来探讨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队列研究是一种在一段时间内追踪观察人群中患病和未患病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通过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来探讨疾病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方法。
临床试验是一种通过对患者进行干预和观察来评价治疗效果的研究方法。
不同的研究设计适用于不同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研究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
二、研究设计的步骤研究设计的步骤包括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方法、确定研究对象、设计研究方案、进行实施、收集数据、分析和解释数据、撰写研究报告和交流成果等。
确定研究问题是研究设计的第一步,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问题,以确定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选择研究方法是研究设计的第二步,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确定研究对象是研究设计的第三步,研究者需要确定研究的人群、患者、样本等对象,并确定研究对象的特点和数量。
设计研究方案是研究设计的第四步,研究者需要详细规划研究的时间、地点、人员、资金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研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进行实施是研究设计的第五步,研究者需要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进行实验、观察、追踪、干预等工作。
收集数据是研究设计的第六步,研究者需要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分析和解释数据是研究设计的第七步,研究者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科学解释。
科研——5.科研设计的原则

一、随机
• 2.随机排列表法
适用于小样本,不适用于抽样研究。大样本(N>20)时可 分段进行。
(1)两组分配 总样本为N 步骤: 样本编号,查随机数字(取0时R<N,不取0时R≤N),分组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R(不取0,8 6 5 12 1 4 3 9 2 11 7 10 R≤12)P365,第一行第一个 分组(按奇偶) B B A B A B A A B A A B (按N/2) B A A B A A A B A B B B
•二、对照
• (三)形式
• 2.依对照物分 (1)安慰剂对照:指外形 、颜色、大小均与试验药物相近
,但不含任何有效成份的制剂。减少心理因素引起的偏倚 。 以不损害病人健康为前提。 (2)空白对照: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措施,只是干扰因素 与实验组相同。 特点:由于不施加任何处理措施,故主要用于了解疾病自 然的发生、发展规律、预防。可主要用于动物实验。不主
B: C
E= Ec
A-B:T+C-C Et+ Ec- Ec
T Et
② A: T1+C
Et1+ Ec
B: T2+C
Et2+ Ec
A-B: T1+C-(T2+C) Et1+ Ec- (Et2+ Ec)
T1-T2
Et1- Et2
(2)尽量控制C,使对照的各组具有齐同可比性,这样抵消才有效。
一、随机
随机是按照概率论的原则,使每个受试对象均 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到样本中或有均等的机会 被分配到不同的组别。
抽样随机化,分组随机化,实验顺序随机化
科学研究的实验设计

科学研究的实验设计科学研究是指科学家通过实验、观察、推理等方法,探究自然界、社会现象、人类心智等问题的活动。
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实验设计。
好的实验设计能够确保研究的严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科学研究中实验设计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一、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通过良好设计的实验,研究者能够准确地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这对于其他研究者验证研究结论是至关重要的。
2. 排除干扰因素:好的实验设计能够有效地排除干扰因素,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只有在排除了其他可能导致结果偏差的因素后,实验结果才能被认为是有效的。
3. 有效验证假设:实验设计能够有效地验证科学假设。
通过合理设计实验,研究者能够得出对假设的判断,进一步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二、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有很多种实验设计方法可供研究者选择。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实验设计方法:1. 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随机对照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之一。
在这种实验设计中,研究对象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便比较实验结果的差异。
2. 交叉实验设计:交叉实验设计是一种实验对象自身作为自身对照的实验设计方法。
研究对象在不同条件下多次实验,以确定不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程度。
3. 因子设计:因子设计是在实验中考虑多种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通过对多个因子同时进行实验,可以确定各个因子对结果的影响及各因子之间的互动关系。
4. 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是一种对实验对象进行分组的实验设计方法。
通过将实验对象分成几个不同的区组,便于控制实验条件和减小实验误差。
以上是一些关于科学研究实验设计的相关内容。
好的实验设计能够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希望本文能够为进行科学研究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临床研究的基本原理

临床研究的基本原理临床研究是医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观察和分析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以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临床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的合理性临床研究的研究设计是整个研究的基础,它需要符合科学性、可行性和伦理学的要求。
有效的研究设计能够控制干扰因素的影响,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常见的研究设计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等。
二、样本的选择和分组在临床研究中,样本的选择和分组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样本的选择需要满足临床研究的特点和研究目的,通常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来减少选择偏倚。
分组的目的是将样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比较不同治疗方法或观察对象之间的差异。
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临床研究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是获取研究结论的关键步骤。
数据的收集需要遵循统一的标准和程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常用的数据收集工具包括问卷调查、实验记录和观察记录等。
数据的分析通常使用统计学方法,通过计算、描述和推断等手段来探索和总结研究结果。
四、结果的解释和应用临床研究的结果应该被合理解释和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结果的解释需要基于科学原理和研究的背景知识,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解读。
在应用研究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研究的局限性、患者的个体差异和临床实践的实际情况。
五、伦理和安全的保障临床研究必须遵守伦理和安全的原则,保护被研究对象的权益和隐私。
研究人员应该获得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同时,研究过程中需要考虑患者的安全和隐私保护,合理控制研究的风险和副作用。
总结:临床研究的基本原理是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可行性。
合理的研究设计、样本选择和分组、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结果解释和应用都是临床研究不可或缺的步骤。
此外,伦理和安全的保障也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考虑因素。
通过严谨的研究过程,临床研究可以为医学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推动医学的进步和发展。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用于规划和组织实验,以解决科学问题。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目标、制定假设、选择实验设计和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解释和结论。
首先,确定目标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之一、确定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因为目标将指导实验的设计和方法的选择。
科学家必须清楚自己希望在实验中回答的问题是什么,并建立目标参数。
目标可以是一个具体的量化问题,例如“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是什么?”或者“药物是否能够治疗特定的疾病?”。
目标的明确性有助于指导实验的设计和结果的解释。
其次,制定假设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之一、假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它是对研究问题的一种猜想,可以用来进行实验验证。
在制定假设时,科学家需要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个可测试的猜想。
例如,假设其中一种肥料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
制定好假设后,科学家可以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的有效性。
选择实验设计和方法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之一、根据目标和假设,科学家需要选择适合的实验设计和方法。
实验设计可以有多种类型,包括前后实验设计、随机实验设计和对照实验设计等。
在选择实验设计和方法时,科学家需要考虑实验的可行性、可重复性和操作性。
同时,还需考虑实验的样本大小、条件设置和变量控制等因素。
数据收集和分析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之一、实验的科学可靠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据的准确性和分析的合理性。
科学家需要设计数据收集的程序和方法,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数据分析是实验中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解释的过程。
科学家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数据,以验证假设是否有效。
结果解释和结论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之一、在实验设计中,科学家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并得出结论。
结论应该基于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并回答原始研究问题。
科学家应该清楚地描述实验结果的限制和不确定性,并讨论可能的解释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总之,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是确定目标、制定假设、选择实验设计和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解释和结论。
医学科研基本原理与方法

医学科研基本原理与方法医学科研是指在医学领域中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目的是探索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以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医学科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本文将重点介绍医学科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医学科研的基本原理:1.知识的获取和更新:医学科研依赖于对医学领域的知识和新发现的获取和更新。
研究者需要通过阅读文献、参加学术会议、与其他研究人员进行交流等方式,获取最新的医学知识,以便开展科学研究。
2.研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医学科研需要建立在充分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上,确保研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研究者需要从科学逻辑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假设,并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3.团队合作和交流:医学科研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交流。
医学研究往往需要不同学科的专家进行协作,以确定研究的方向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解读实验结果。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与同行进行交流,共享研究进展和成果,促进医学科研的发展。
二、医学科研的基本方法:1.文献综述:医学科研的第一步是进行文献综述,即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进行详尽的阅读和分析。
文献综述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目前研究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2.实验设计:医学科研需要进行实验设计,旨在验证研究假设和回答科学问题。
实验设计应考虑样本的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实验参数的控制等因素,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结果的有效性。
3.数据采集和处理:医学科研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以获取实验结果。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观察、测量、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而数据处理则需要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读,以得出科学结论。
4.结果呈现和论文撰写:医学科研的研究成果需要进行结果呈现和论文撰写。
结果呈现可以通过表格、图像等方式展示实验结果,论文撰写应包括摘要、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内容,以便传播研究成果和启发他人研究。
5.学术交流和评审:医学科研的最后一步是学术交流和评审。
科研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科研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技巧科学研究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技巧,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下面将介绍一些科研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1. 提出明确的研究问题科研的起点是明确的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研究方向,能够引导研究者进行深入的调查和探索。
在提出问题时,应注意确保问题的独特性,避免重复提出已经有答案的问题。
2. 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法科研需要合理的研究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
研究者应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并详细描述研究方法的步骤和操作过程。
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数学公式或计算公式,以确保研究方法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
3. 整理和分析数据在科研过程中,研究者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合理的分析。
数据的整理应该有条理,清晰明了,避免内容重复出现。
数据的分析应该基于科学的方法和统计学原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4. 结果的呈现和解读科研的结果应该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研究者应使用清晰的语言描述结果,并避免使用依赖图像的语句,如“如图所示”等字眼。
同时,还应注意避免在文章中反复提出同一个问题,以免影响读者对结果的理解和解读。
5. 结论的总结和展望科研的最终目标是得出科学的结论。
在总结结论时,研究者应提炼出核心观点,对研究结果进行准确的总结。
同时,还可以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科研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是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的重要保障。
研究者应遵循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提出明确的研究问题,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法,整理和分析数据,清晰呈现结果,并总结结论和展望未来。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和技巧,科研工作将更加有效和可靠。
科研方法课件内容的整理(上)

科研⽅法课件内容的整理(上)第⼗四讲临床科研设计的原则⼀、医学研究具有的特点1.个体差异⼤,试验条件不易控制。
2.涉及医德和伦理问题。
3.内容⼴泛、学科众多。
⼆、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重点掌握)★★★1.医德、伦理原则要符合⼈道主义和伦理要求。
必须把受试者的利益置于科学和社会的利益之上,受试者捍卫其⾃⾝完整性和健康的权利必须受到尊重。
注意利弊权衡,重视对受试者的损伤、隐私、退出权等问题。
2.对⽐(可⽐)性原则(1)空⽩或安慰剂对照空⽩对照(Blank):不施加任何处理安慰剂对照(Placebo):⽤⼀种对⾃然病程不产⽣任何影响的制剂作对照。
安慰剂对照适⽤于临床研究,可增加研究的论证强度。
适⽤条件:1)⽆特效药物治疗的疾病2)有明显⾃愈趋势的疾病3)短时间内不治疗对预后⽆明显影响的疾病。
(2)标准对照标准对照(Standard):⼀般指肯定的有效处理⽅法和惯⽤的⽅法。
如: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结核病治疗⼿术+ 放(化)疗法------肿瘤治疗健康教育-------AIDS/HIV⼈群⼲预(3)实验对照实验对照(experimental):指给以除所研究的实验因素以外的其他伴随的因素作为对照。
(4)相互对照相互对照:不同组间、不同剂量间的对照3.均衡性原则均衡性即可⽐性-----试验组与对照组间的背景情况相同或相近。
(主观)处理因素效应(客观)处理因素++偏倚A物质+婴⼉⽣长均衡性即可⽐性-----试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测定⽅法相同-----盲法试验4.重复性原则要求试验的重复和样本量的⾜够⼤。
样本量⼤⼩的取决因素:准确度要求,观察因素的特点⾮连续变量(治愈率,发病率,感染率,死亡率)连续变量(⾝⾼、体重、⾎压、⾎脂、⾎糖)5.试验样本的代表性原则根据研究⽬的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有代表性(1)随机选择研究对象(2)诊断要有确切的根据---采⽤⾦标准(或协定标准)(3)要有明确的纳⼊和排除标准将固定的年龄、性别、病程、病型、病情作为纳⼊标准;将有并发症、病情复杂、病情特重或特轻者排除标准。
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一.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实验设计是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去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其主要功能是训练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
它对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已知规律和应用已知规律去探讨研究未知世界有重要作用。
因此指导学生完成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对培养研究型、创造型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研究基本程序大致包括立题、实验设计、实验和观察、实验结果处理和分析及得出研究结论。
(一)立题立题是确定所要研究的课题,是研究设计的前提,决定研究方向和内容。
立题的过程是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它包括选题和建立假说。
1.选题一个好的选题应该具有目的性、创新性、科学性及可行性。
目的性是指选题应明确、具体地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具有明确的理论或实际意义。
选题越具体明确,说明选题者的思维越清楚。
创新性是指发现新的规律和现象,提出新见解、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或是对原有的规律、技术或方法进行修改完善。
科学性是指选题应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要与已证实的科学理论和科学规律相符合。
一个好的选题必须符合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不应脱离科学规律作无根据的胡思乱想。
可行性是指选题应考虑研究者的技术水平和所在实验室客观条件,去选择力所能及的课题。
要综合考虑研究者的学术水平、技术水平和实验室条件及研究基础,盲目地求大、求全和求新最终只能纸上谈兵,无从下手。
因此,选题过程中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验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前人和别人对有有关课题已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果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只有充分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动向,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研究课题的关键,从而建立假说及确定研究课题。
2.假说的建立假说是预先假定的答案或解释,也是实验研究的预期结果。
科学的假说是关于事物现象的原因、性质或规律的推测,其建立需要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进行类比、归纳及演绎等一系列逻辑推理过程。
一旦课题选定后,就要建立这个课题的假说,假说是课题研究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是实验设计的前提和依据,在假说的指导下,实验设计就更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预见性,就可全方位的周密、细致地安排实验设计的各个方面。
实验设计原理

则应在第1段时期用试药B,第2段时期用试药A,
两个受试者交叉用药,第3、4号,第5、6
号……也用同样方法进行。另外,谁先用A药后
用B药,谁先用B药后用A药,应随机化。
现再用上述设计原理写出交叉设计式:
如果第1段S1=S2 ,T1≠T2 ,第2段S2=S1 ,
不设立对照组,而是用标准值或正常值做对照。
例如,实验指标脉搏的对比,即可用正常值72次
/分做对照。实验研究一般不用标准对照,因为
实验条件不一致,常常影响对比的效果。
自身对照
对照与实验在同一受试对象进行。例如,用 药前后的对比,先用A药后用B药的对比,都是属 于自身对照。
相互对照
不设立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例 如,几种药物治疗同一疾病,对比这几种药物的 效果,这就是相互对照。
对照重叠
有人观察生产有毒物质车间毒物对工人的影 响,采用尿中的某一指标。该车间工人工作前后 均做了检查。同时又对不生产有毒物质车间工人 工作前后也做了检查,以此作对照。最后以两个 车间每个工人工作前后检查结果的差值平均数作 比较。该实验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看来没什 么毛病,但细致查看一下,就会发现这个设计有 两次对照,即对照重叠。本来有毒物质作业工人 生产前后已经作了自身对照,没有必要再求差值 平均数与其他车间比较。当然,为了另一目的, 两车间工人进行比较也是允许的。
果。
实验对照
对照组施加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研究的处
理因素。例如,观察某种中草药预防学生流感的
效果,实验组服用这种中草药,并且每天进行教
室的消毒、换气,对照组虽然不服这种中草药,
但也应和实验组一样进行教室的消毒、换气,以
科研的设计

(五)其他类型的研究
评价性研究:属于应用性研究,目的在于评价和判 断如某护理措施、政策、模式开展的成绩和不足
历史性研究:通过系统收集和批判性地评价过去的
资料,达到验证,某一个假设或回答某一问题、陈
述发展趋势和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了解护理知识的
根源和变化等。
36
第二节 实验性研究
37
RCT-----临床治疗性试验的金标
22
设盲的理由
偏性的避免:
医生的偏性 病人的偏性 评定者的偏性
23
临床试验中设盲的必要性
医生方面: 知道病人用的是新药或旧药可能会影响
到:
评定(对新疗法的倾向); 检查病人的频度; 辅助治疗的应用; 护士的关心程度; 暗示的程度。
24
临床试验中双盲的必要性
病人方面: 心理作用,知道自己用的是新药或旧药
2)缺点:由于类实验性研究不能很好地 控制附加变量,因此在回答自变量和因 变量的关系时.不如实验性研究的可信 度高。
42
例2
欲观察为股骨颈骨折病人进行某项康复 干预措施的效果。按纳入与排除标准从 一所医院选择股骨颈骨折患者20例为实 验组,按同样的标准从另一所医院选择 2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康复干 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处置
疾病的自愈倾向
感冒、哮喘等
100名感冒患者 体温、鼻塞流涕情况
服用感冒药A
1周后观察:体温 下降和鼻塞流涕 缓解状况
结论:该药能有效治疗感冒,改善鼻塞流涕状况
9
常用的对照
空白对照:试验组用新药(疗法),对
照组不给任何药物或处理,易导致心理 差异
安慰剂对照:试验组用新药(疗法), 对照组给安慰剂(与试验药性状相同但 不含有效成分 )
科研项目的设计方法及原理

科研项目的设计方法及原理除了一些安全性评价动物实验外,我们这里提到的大多数动物实验都是整体科学研究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动物实验往往是为了证明或演绎某一科研假说而采取的手段。
要进行动物实验的设计,我们有对一般科学实验的整体设计进行简单的论述。
广义来讲,科学研究选题是由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决定的(如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就和人们所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狭义来讲,科学研究的选题是由研究机构目标和能力来决定,或由研究者兴趣来决定。
(一)科研假说的形成科研假说(hypothesis)是科研活动的灵魂,一个立论充分的假说是科研活动成功的一半。
科研假说的产生途径有很多,包括科学家的突发奇想、查询文献获得、科研交流活动的体会总结、临床工作中有新发现等。
但一个科研假说的形成,离不开科研人员扎实的背景知识、求知的渴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那么,对于大多数的研究生而言,通过查询大量文献而终获得科研假说是目前普遍的做法。
通过文献数据库(如PubMed、、Elsevier、 CMB、CNKI等)可以查阅各个时期的书刊杂志,阅读文献、获得基本信息。
一个研究项目开始前广泛查阅文献是为了明确所研究的焦点问题(如哪些已知、哪些未知),明确相关研究使用方法,明确适当动物模型,以及排除不的重复研究。
另外,随着社会发展,动物福利保护深入人心。
文献查阅的另一任务是对自己想要进行动物实验寻找替代方法。
如果没有可行的替代方法,也要对动物实验的性、可行性和可能引起的动物不适进行预测,为你的动物实验项目伦理评估进行准备。
一个好的假说要避免华而不实,不要过大过粗,要恰如其分。
如,“A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就过于粗,从题目上很难清楚了解到研究者的想法。
又如,要研究基因和疾病的关系,一般会以“A基因通过调控B信号通路影响C病的D特性的机制研究”为题。
再如,“NIK经由Wnt通路调控 EMT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这样的题目,别人会很容易清楚研究者的想法。
科研方法课程总结

科研方法课程总结
近日,我完成了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该课程内容涉及科研的方方面面,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一领域。
在此,我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以期让更多人了解这门课程,并且能够收益匪浅。
首先,科研方法课程涵盖了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应用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全面讨论了该领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研究方法。
其中,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分析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它们是研究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实验设计的概念解释了如何组织实验,以及如何选择最有效的变量,以及如何控制多元变量。
实验数据分析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提取有用信息,确定关键因素,根据结果做出有效的决策。
此外,科研方法课程还讨论了论文写作和科研报告报告的写作技巧。
论文写作具有极高的难度,既要让文章精炼简明、专业化,又要确保文章的逻辑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科研报告的写作有其独特的要求,需要把所有的信息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展示出来,有助于简化复杂的研究项目,让读者更容易理解研究结果。
最后,科研方法课程还重点介绍了科学研究的管理技巧。
管理技巧对确保科研项目的正常发展至关重要,它有助于确保项目的实施和科研成果的质量,以便安排合理的时间表、监控研究进度、拟定正确的研究方案。
通过学习科研方法课程,我对科研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习了如何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书写论文,更加掌握了科研管理技巧。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我将运用所学技能,以提出更有效
的解决方案,取得更佳的研究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组 T + S1 = E + e1
— 对照组
S2 =
e2
T
=E
设立对照的目的:使实验效应单独显示出来。
2.对照组设置的要求
均衡性
(1)对等 (2)同步 (3)专设
除处理因素外,对照组具备与实验组对等 的一切非处理因素。
对照组与实验组设立之后,在整个研究进 程中始终处于同一空间和同一时间。
任何一个对照组都是为相应的实验组专门 设立的。不得借用文献上的记载或以往的 结果或其它研究的资料作为本研究之对照。
2020/5/16
广西医科大学卫统黄高明编
2.对照组设置的要求
除实验组接受的研究因素外,实验组和对照组 在其他方面都必须尽可能相同。例如: 动物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动物的种系、性别、 年龄、体重、窝别、毛色等尽可能一致。 临床试验,实验组和对照组间病人的性别、年龄、 体质、病情(期、型)等尽可能相同。
准确度和精密度高
准确度高和精密度不高
准确度不高和精密度高
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不高
2020/5/16
广西医科大学卫统黄高明编
第二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及误差控制
一、基本原则
对照原则 随机化原则 重复原则
2020/5/16
广西医科大学卫统黄高明编
(一)对照原则
1.设立对照的重要意义
(1)“有比较才能鉴别”。实验研究最终要 回答的问题是干预措施的效果有或无、高或低。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只有通过合理的对比鉴别, 才能确定干预措施是否有效以及有效程度。而 对照是比较的基础。 (2)对照的设置可以排除非研究因素对研究 结果的影响。
处理因素设置要求 1、抓住主要因素 2、找出非处理因素(混杂因素) 3、处理因素标准化
三、实验效应(观察指标)
试验研究的结果只有运用恰当的指 标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试验设计时应选 择一些能反映效应的指标以评价研究结 果。如何选择测量指标应考虑下述几方 面:
1、选用客观性强的指标(定量指标)
客观指标是指那些不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的,并能客 观记录的指标,如心电图、血管造影、化验数据等; 主观指标是靠研究对象回答或研究者自行判断而不 能客观记录的指标,如研究对象陈述某些症状(如 疼痛)或研究人员通过问卷表所收集的资料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实验设计主要内容: 三要素,三原则
观察对象 对照原则
处理因素 实验效应
重复原则 随机化原则
受试对象 高血压患者
三要素 处理因素 某种降压药
实验效应 服该药前后血压差
实例:拟给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服用某降 压药A,观察服药前后舒张压差值情况, 研究该降压药是否有效?
一、受试对象:人、动物、微生物、器官、 组织、细胞、基因等。
将一组实验对象随机分配到两种 或多种处理组,观察比较不同处理因 素的效应。
三、实验研究的特点
1.研究者根据实验目的,预先制定实 验设计,人为设置处理因素;
2.能按随机化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 实验组和对照组,使各组具有相似 的基本特征,提高了组间的可比性。
四、实验研究工作的基本步骤
实验设计 实验资料收集 实验资料整理 实验主要解决科研的可重复性和经 济性(科研结果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的保证)
科研设计
专业设计
统计设计
成果: 先进性 创新性 科学性和可行性
统计设计:对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全过 程总的设想和安排。是后续步骤的依据, 是最关键的一环。
2020/5/16
广西医科大学卫统黄高明编
对照的必要性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疾病的自愈倾向
感冒、哮喘等
错误的设计
100名感冒患者 体温、鼻塞流涕情况
服用感冒药A
1周后观察:体温 下降和鼻塞流涕 缓解状况
结论:该药能有效治疗感冒,改善鼻塞流涕状况
2020/5/16
广西医科大学卫统黄高明编
感冒的例子
设计:
正确的设计
服用药物A 200名感 随 冒患者 机
4.科研设计的类型
按在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是 否进行干预分为:
(1)实验研究设计 (2)调查研究设计
实验与试验
以动物和样品为对象称为实验: 动物 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
以人为对象称为试验: 临床疗效试验 、新药临床试验、诊断性试验、社区 干预试验等
2020/5/16
广西医科大学卫统黄高明编
二、实验研究的定义
在研究设计中,应尽量少用主观指标,因为其 易受研究对象和研究人员心理状态、启发暗示和感 官差异的影响。必须采用时要注意其缺点。
(2)选择灵敏性高的指标 灵敏的指标是指能如实地反映研究
对象体内微量效应变化的指标。 (3)选择精确性高的指标
精确性包括准确度和精密度。选择 指标时应同时考虑指标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2.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是在病人中进行的试验。通 过比较治疗组(或预防组)与对照组的 结果而确定某项治疗或(预防)措施的 效果与价值。
3.社区干预试验
实验对象以社区人群作为一个整体 进行实验观察。社区干预试验一般不能 实施随机分配原则。
二、处理因素
处理因素就是根据研究目的而 施加的特定实验措施。
分析:
不服用药物A
服药组100人
1W后体温下降,症状缓解
1W后体温下降,症状缓解 1天后体温降至正常
治疗前症状差别无 统计学意义
治疗1天时体温差 别有统计学意义
不服药组100人 结论: 2020/5/16 该药有效。
3天后体温降至正常
广西医科大学卫统黄高明编
实验组的研究因素T产生的效应为E,非 研究因素S1产生的效应为e1
按受试对象不同,实验分为三类:
动物实验 临床试验 社区干预试验
动物 病人 健康人
1.动物实验
优点: 在许多方面可由实验者作任意的安排,使
得研究设计更严密,组间可比性更强。 缺点:
(1)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直接解释人类的 疾病现象。
(2)不同种系的动物有不同的生物学特点, 因此动物实验必须选择同一种系动物。
一、科研设计的概述
1.何为科研设计?
就是科学研究具体内容方法的设 想和计划安排。
2020/5/16
广西医科大学卫统黄高明编
2.科研设计的目的
(1)有用性(适用性、目的性, 也包括可行性)
(2)独创性(先进性) (3)可重复性 (4)经济性
3.科研设计的内容
(1)专业设计:运用专业理论技术知识 来进行的设计,主要解决科研的有用性和独 创性(科研成果大小首先取决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