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车场设计
矿井井底车场设计依据及要求

矿井井底车场设计依据及要求
一、设计依据
1、矿井井底车场的设计以矿井技术规程和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2、矿井井底车场设计要能满足矿变电气设备的安装、检修、移动等
工作需要;
3、矿井井底车场设计要能为疏散、消防、撤离及相关特殊工作提供
良好的可行性;
4、矿井井底车场设计要考虑周围环境及防护的要求;
5、矿井井底车场设计要提供良好的使用性能,绿化美化环境;
6、矿井井底车场设计要符合《矿山井下技术安全规程》、《井下设
施历史遗迹管理规定》及有关部门的规定;
7、矿井井底车场设计要考虑安全性及维护性能;
8、矿井井底车场设计要有较好的整体性、密度及使用性能。
二、设计要求
1、建筑结构稳定可靠,具有较强的防火、防震、抗震、防潮、防水
等性能;
2、车库的内部空间设计要求宽敞,满足设备及移动设备的安装和操作,以及必要的维护保养;
3、车库的外部空间设计要满足可自由移动、上下料两用车的便捷性;
4、矿井井底车场的设计要保证车辆转弯能达到曲率要求,保证有足够的行车不受地形状影响;
5、车库内要提供必要的安全、灯光、插座及工作台等设施;。
第七章井底车场第五节斜井井底车场

设两个调车场,左翼为重车调车场;右翼为空车调车场。
精选2021版课件
14
5、串车斜井井底车场的组成
(1)斜井连接部分
用斜井甩车道或吊桥将斜井与车场连接起来,并使矿车 由斜变平。一般在变平处进行摘空车挂重车(摘挂钩段)。
(2)储车场
紧接摘挂钩段为储车场,设有空、重车的储车线(上图中 2,3)。
(3)调车场
2、甩车、提车线路
(1)线路布置方式 双道起坡系统:甩车、提车线路采用不同的线路,此方
式常用,特征是设置双道岔; 单轨起坡系统:甩空车线路,提重车线路使用同一线路,
只有提升量很小时采用,特征是单道岔设置 。 双道起坡系统的两种线路布置方式: 道岔——曲线——道岔双道起坡系统; 道岔——道岔双道起坡系统;
精选2021版课件
2
1、斜井;2、甩车道;3串、车吊提桥升;斜4井吊与桥精车车选场2场02的;1版连5课-信接件号方硐式室—;—6(-人a行)口甩;车7道重车道;8-空3 车道
1、斜井;2、甩车道;3、吊串桥车;提4升吊斜桥精井车选与2场0车2;1版场5课-的信件连号接硐方室式;6—-人—行吊口桥;7重车道;8-空4 车道
多用串车提升,串车提升的车场均为折返式。
精选2021版课件
1
2、串车提升斜井井筒与车场的连接方式 (1)旁甩方式(甩车道)
由井筒一侧(或两侧)开掘甩车道,经甩车道由斜变平 后进入车场。 (2)吊桥方式(吊桥)
从斜井顶板方向出车,经吊桥变平后进入车场。 (3)平车场
当斜井不再延深时,由斜井筒直接过渡到井底车场
精选2021版课件
21
1)道岔—曲线—道岔双道起坡系统 特点:在道岔之间的斜面上加入曲 线段。
•优点:甩车道很快岔离斜井,2号 道岔设在甩车道上,从而减小了交 岔处的长度和跨度,有利维护。
井底车场工程施工方案

井底车场工程施工方案井底车场工程是指将停车场地布置于地下,由于地上的用地紧张,挖掘地下车场成为了解决停车问题的有效途径。
井底车场工程需要经过详细的规划和施工方案设计,以下是井底车场工程的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井底车场工程设计用地面积1000平方米,深度15米。
车库容纳车辆达200辆,主要用于周边社区居民和商业区的停车需求。
二、工程准备1.组建工程施工团队,确保施工人员熟悉井底车场工程施工技术。
2.确保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充足,如挖掘机、运输车辆、混凝土、钢筋等。
3.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工期安排,确保工程能够按时完成。
三、井底车场施工步骤1.清理地面并进行布置:清除地面上的障碍物和建筑物,布置好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安全。
2.地下挖掘:使用挖掘机进行地下挖掘,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车位划分和排列,确保车位布局合理。
3.地下结构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对井底车场的结构进行施工,包括支撑结构、楼梯和通风设备等。
4.地下电气系统施工:进行车库照明和电源的布置,确保车库内照明良好且电力供应稳定。
5.地下给水和排水系统施工:布置车库内的给水和排水管道,确保停车场内的卫生条件良好。
6.地下道路铺设: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下道路的铺设,确保道路平整且耐久。
7.地下装修和喷涂:进行车库内的装修和喷涂工作,使其具备良好的视觉效果和使用舒适度。
8.通风系统调试:对车库内的通风设备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车库内的空气流通和清新。
9.设备安装:安装车库内的便民设施,如自动扶梯、洗车设备等。
10.验收和交付:对井底车场工程进行验收和交付,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
四、安全措施1.确保施工团队所有人员持证上岗,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并配备相关安全防护装备。
2.设置明显的施工警示标志和围挡,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与保护。
3.施工期间实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井底车场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设计要求、施工技术、安全措施等多方面因素。
毕业设计井底车场

毕业设计井底车场毕业设计井底车场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车辆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然而,城市中有限的空间却无法满足车辆停放的需求,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许多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城市开始兴建井底车场,将车辆停放在地下,从而节约了地面空间。
本文将探讨毕业设计中关于井底车场的一些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案。
二、井底车场的设计1. 地下结构设计井底车场的设计需要考虑地下结构的承重能力、透气性和排水能力等因素。
首先,地下结构需要能够承受大量车辆的重量,因此需要合理设计地下支撑结构,确保车场的安全性。
其次,地下结构还需要具备透气性,以避免车辆停放后产生的废气积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同时,地下结构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排水能力,以应对雨水的排放和地下水位的变化。
2. 入口和出口设计井底车场的入口和出口设计是关键,它们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进出效率和安全性。
入口和出口需要设置合理的通道宽度和坡度,以便车辆顺利进出。
同时,入口和出口还需要配备智能化的识别系统,以实现快速的车辆识别和通行。
此外,入口和出口还需要设置防撞设施,以防止车辆发生碰撞事故。
三、井底车场的实施方案1. 技术方案井底车场的实施方案可以借鉴已有的技术方案,如智能停车系统和自动化车辆搬运系统等。
智能停车系统可以通过车辆识别和导航系统,实现车辆的快速停放和取车。
自动化车辆搬运系统可以通过机械臂和传送带等设备,实现车辆的自动搬运和停放。
这些技术方案可以提高井底车场的效率和安全性。
2. 管理方案井底车场的管理方案需要考虑车辆的停放秩序和安全管理等问题。
首先,可以通过预约停车系统,实现车辆的有序停放和取车,避免车辆拥堵和排队等问题。
其次,可以通过视频监控和安全巡逻等手段,加强对井底车场的安全管理,防止盗窃和破坏等事件发生。
四、井底车场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井底车场相比传统地面停车场具有以下优势:首先,节约了地面空间,提高了城市的空间利用效率。
其次,减少了地面交通拥堵,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状况。
矿井井底车场设计案例

矿井井底车场设计案例引言矿井井底车场是矿井生产调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煤炭、金属矿山等采矿作业中,井底车场起着运输煤炭、矿石和废石的重要作用。
矿井井底车场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工作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以某矿井井底车场设计案例为例,探讨矿井井底车场的设计原则、优化方法和实施过程。
设计原则矿井井底车场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原则: 矿井井底车场设计应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矿井安全标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高效性原则: 矿井井底车场设计应考虑煤炭或矿石的运输效率,合理配置车辆和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
3.可持续发展原则: 矿井井底车场设计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设计方案1. 车辆配置根据矿井的产量、井斜度和地质条件,合理配置井底车辆。
根据井口的生产能力,确定矿井输入车辆的数量和类型。
根据井底的输送能力,确定井底车辆的数量和类型。
2. 车道布置根据车辆的转弯半径、最大速度和运行轨迹,设计合理的车道布置。
考虑到井底的空间限制,采用合理的车道宽度和道路设置,确保车辆在井底的安全运行。
3. 装载系统设计合理的装载系统,根据井底车辆的运输需求,确定装载点的数量和位置。
可采用自动化装载系统,提高装载效率和精度。
4. 通信与监控系统设计完善的通信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控井底车辆的位置、状态和运行情况。
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车辆调度中心,实现车辆调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5. 照明系统设计合理的照明系统,确保井底的良好照明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采用LED照明技术,减少能耗和维护成本。
优化方法1. 数据分析通过对矿井生产数据的分析,了解矿井的产量、生产周期和峰谷时间段,优化井底车辆的调度计划。
采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预测模型,提高调度的准确性和效率。
2. 车辆调度优化基于车辆的实时位置、状态和任务,采用最优化算法,确定最优的车辆调度方案。
考虑到井底车辆的数量和类型,优化车辆之间的距离和路线,减少车辆的等待时间和排队长度。
第五章 井底车场

E E
E
O
a
b c
a)
/2 警/2冲标
O
a
图5-7 警冲标位置计算图 a) 单开道岔; b) 对称道岔
/2警冲标 /2
b
c
b)
2020/4/29
15
警冲标位置应设在两条分岔线路之间,它与道岔转辙中心距离,可用下列 公式计算:
单开道岔
c E 2E
tan a 2 tan a
2020/4/29
10
5.2.2 马头门线路布置
2020/4/29
摇台基本轨 摇台活动轨
图5-4 双罐笼时马头门线路布置示意图
对称道岔基本轨起点
对称道岔连 接系统末端
单式阻车器轮挡 阻车器基本轨末端 对称道岔连接系统末端
对称道岔基本轨始端 复式阻车器前轮挡 复式阻车器后轮挡
罐笼
单式阻车器 复式阻车器
图5-1 井底车场布置示意图 1—主井;2—清理撒矿硐室及斜巷;3—副井;4—候罐室;5—水泵房;6—变电所; 7—材料工具室;8—电机车维修室;9—调度室;10—水仓;11—翻笼硐室
2020/4/29
3
2020/4/29
水泵房
4
2020/4/29
候罐室
5
2020/4/29
井下食堂
6
5.2 竖井井底车场
(1)对于大中型矿井,由于年产量较大,一般都设计主副井筒,而且都布置在井田中央, 主井为箕斗井,副井为罐笼井,主、副井系统的线路布置均为环行,构成双环行式井底车 场。如图5-1所示。 (2)采用箕斗提升矿石时,用侧卸式矿车运输,当运输量较小时,常用折返式车场;当运 输量较大时,为减少摘挂作业时间也可用环行式车场。当采用双机车牵引的底卸式矿车是 时,多用折返式车场。固定式矿车常利用机车调头推、顶车组直接卸载的尽头式车场。
井底车场设计

井底车场设计1一、设计依据(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工作制度①年产量:30万吨、日产量:1000吨。
②年工作日数为300天、日工作3班、生产班数为3班,班生产8小时数。
(2)矿井开拓方式①斜井开拓,主副井平行布置,相距35m,均布置于煤层底板,主井底落底位置距开采煤层3煤垂直距离为48m,水平运输大巷位于煤层底板岩石中,与3煤垂直距离为20m,距煤层各井筒的位置、形式及相互关系,大巷、主石门与井筒的关系,车场附近大巷方位角。
②各冀大巷来煤情况(煤种及数量,产量波动值,分采分运的要求)。
单一煤种。
③矿井水平数及水平高程,同时生产水平数及产量分布。
(3)井筒及数目井筒为4个,即主副井及两翼各一个风井。
①井筒的用途及平、断面布置(斜井的倾角及铺轨的轨型)。
②提升容器的类型、特性、规格及有关尺寸。
主井提升容器为箕斗,,副井为矿车。
③主提升的装载方式:箕斗提升。
④斜井每次提升的矿车数。
副井6个(4)矿井主要运输巷道运输方式①运输方式及其设备(电机车、矿车、带式输送机……)规特征。
②通过设备的最大外缘尺寸。
③列车组成,矿车的连接方式。
④矸石运出量及处理方式。
⑤坑木及其他材料数量。
⑥掘进煤的处理方式,当采用底纵卸式、底侧卸式矿车时,在采区处理还是集中到井底车场用翻车机处理,要通过比较确定。
⑦井下人员的运送方式。
(5)矿井瓦斯等级及通风方式①矿井瓦斯等级及瓦斯涌出量。
②井筒的进(出)风量。
3850m3/min。
③各翼的配风情况。
④井底车场各巷道通过的风量。
(6)矿井地面及井下生产系统的布置方式①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的操车系统(距离、线路的平面布置及坡度)。
②翻车机(卸载站)能力、煤仓容量。
③翻车机或卸载站至井筒装载设备的距离。
④井筒卸载设备与地面生产系统的关系。
(7)各种硐室的有关资料(8)井底车场所处位置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涌水情况。
①围岩性质、围岩的分层厚度及其倾角,有无泥化膨胀现象,坚固性、整体性和稳定性,以及邻近类似矿井井底车场巷道的支护情况。
煤矿车场设计方案

矿井采区车场设计方案编制:日期:采区车场设计方案说明一概述伊宁市财荣煤业为0.6Mt/a机械化改造矿井,矿井共分为两个区段进行采煤。
为了满足矿井运输要求,分别布置+646m、+612m两个采区车场和+580m矿井底部车场,二设计步骤1.轨道与轨型2 .道岔选择选择原则:(1)与基本规矩相适应;(2)与基本轨型相适应;(3)与行驶车辆类别相适应;(4)与行车车速相适应道岔选型表3.轨距与线路中心距目前我国矿井采用的标准轨距为600 mm、762 mm和900 mm三种,其中以600 mm、和900 mm轨距最为常见。
1t固定式矿车、3t 底卸式矿车和10t架线电机车均采用600mm轨距。
为了设计和施工方便,双轨线路有1200 mm、1300mm、1400mm、1600mm和1900mm等几中标准中心距。
一般情况下不选用非标准值。
但在双轨曲线巷道(即弯道)中,由于车辆运行时发生外伸和内伸现象,线路中心距一般比直线巷道还加宽一定数值。
线路中心距2曲线半径3.线路长度确定空、重车线宜为1.0——1.5倍列车长,此处取1.2倍L=1.2(mn L K)+ NL j式中:L——副井空、重车线,m;m ——列车数目,1列;n——每列车的矿车数,8辆;L K——每辆矿车带缓冲器的长度,缓冲器长取0.3m ;N——机车数,1台;L j——每台机车的长度,m;所以:L=1.2×8×(2+0.3)+4.5=26.58m 取L=20m(2)材料车线有效长度材料车线并列布置在副井空车线一侧长度按列材料车长度确定L=mn L K+ NL j式中:L——材料车线有效长度,m;n c——材料车数,10辆;L K ——每辆矿车带缓冲器的长度,缓冲器长取0.3m ;N ——机车数,1台;L j ——每台机车的长度,m ;所以: L =10×(2+0.3)+4.5=27.5m 取L=20m4 车场通过能力计算井下采用机车运输时,井底车场年通过能力按下式计算:T Q T N a 15.1 (5-11)式中 N —— 井底车场年通过能力,t ;Q —— 每一调度循环进入井底车场的所有列车的净载煤重,t ;T —— 每一调度循环时间,min ;T a —— 每年运输工作时间等于矿井设计工作日数与日生产时间的乘积,min ;1.15 —— 运输不均衡系数。
板集煤矿井底车场方案优化设计

板集煤矿井底车场方案优化设计摘要:针对板集煤矿-735m井底车场前期设计方案中存在诸多缺陷进行方案优化,解决了主、副井井底清理系统运输不适用;电机车充电硐室及电机车修理车间布置位置不合理;煤仓上口联络巷开门位置,影响运输效率;主运输胶带石门无联络巷不利前期施工管理;风井标高上提不利因素多等问题,提高了前期井底车场开拓掘进效率和促进电机车充电、检修进出车安全快速运行,达到井底车场布局合理。
关键词:-735m;井底车场;设计方案;优化;石门1. 概况板集煤矿是国投新集能源股分有限公司新区开发第二对矿井,由合肥煤炭设计研究院设计,设计生产能力3.0mt/a,矿井计算服务年限为49.2a。
板集井田位于淮南煤田陈桥背斜的北翼西段,为一宽缓向斜煤田,南、北、西境界以煤层露头为界,全井田东西长6.0km左右,南北宽4-7km,面积约30km2。
开采的煤层主要为8、5煤层,其回采上限一般在-680~-720m,赋存下限8煤在-800m左右,5煤在-850m左右,煤层赋存垂高仅约为100~140m,因此采用一个水平上、下山开采,矿井水平车场标高为-735m。
2. 地质特征板集井田为全隐蔽含煤区,钻探所及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新生界。
井田内共发现断层87条,井田的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井田新生界松散层厚度介于547.65-713.50m之间,按照沉积物的组合特征和含、隔水情况,新生界松散层自上而下大致分为一含、一隔、二含、二隔、三含、三隔和四含计4个含水层(组)和3个隔水层(组)。
本井田为缓倾斜煤层,煤层倾角中部平缓(约0°-8°),浅部局部较陡(约15°左右,最大20°);本井田可采煤层自上而下可分为上(9、8、7-2、7-1煤层)、中(6-1、5、4-2煤层)、下(1煤层)3个煤(层)组,宜采用分煤(层)组联合采区布置。
主采煤层8、5煤层平均厚度依次为2.42m、6.06m,其他为薄煤层。
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

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1 总则2 基本规定3 主排水系统硐室3.1主排水硐室3.2水仓5 运输系统硐室5.1井下架线式电机车修理间及变流室5.2井下防蓄电池电机车修理间及充电室、变流室5.3井下防爆柴油机修理间及加油(水)站5.4推车机及翻车机硐室6 井下爆炸材料库6.1井下爆炸材料库7 安全设施硐室7.2防水闸门硐室1 总则1.0.1 本条阐明了制定《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的目的。
1.0.2 本条说明规范的适用范围为新建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布置,支护等有关设计标准。
2、基本规定2.0.1~2.0.4 为井底车场硐室在布置、支护方面的原则和共性要求。
2.0.1 井底车场硐室布置应满足使用方便,便于设备安装、检修及运输的要求,还应符合防水、防火等安全要求。
2.0.2 井底车场硐室位置,应选择在比较稳定坚硬的岩层中,并应避开断层、破碎带、含水层、采空区和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层位。
2.0.3井底车场硐室断面形状和支护型式应根据使用要求、硐室跨度大小、围岩稳定性、支护材料性能、施工方法和经济、工期等因素因地制宜的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硐室断面形状通常采用半圆拱。
在松软岩层中的硐室断面,应适应围岩松动变形要求和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
2 机电设备用室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宜采用混凝土或料石。
除特殊要求外,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根据结构受力需要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
3 机电设备硐室地面宜高出外部巷道底板不小于0.2m,并应采用混凝土铺底,铺底厚度不小于0.1m。
4 硐室支护方式和支护厚度可按《煤矿矿井巷道断面及交岔点设计规范》有关规定确定。
5 硐室围岩强度较低时,其混凝土支护材料中宜加入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外加剂。
含水性强的围岩洞室支护应采取防水防潮措施。
2.0.4,机电设备硐室进出口或通道中必须安装向外开启的防火门。
3 主排水系统硐室3.1主排水泵硐室3.1.1 主排水泵碉室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主排水泵用室与主变电所应联合布置,并宜靠近敷设排水管路的井筒。
井底车场设计

井底车场设计一、井底车场形式的选定矿井采用斜井开拓,井田划分为一个生产水平,井底车场形式根据开拓布置方式等因素,采用平车场布置形式。
二、空重车线长度的确定、调车方式副井井底车场车场线路包括车场进车线、出车线,及其调车线、过渡线、存车调车线和道岔线路等组成。
出车线存车线长度70.72m,线路坡度3‰,进车线存车线长度70.72m,线路坡度为反向坡度3‰,进、出车线车场存车调车线长度各70m,过渡线长度50m,道岔线路长度81m,线路坡度向清仓巷口方向为3‰流水坡度。
车场进、出车线存车线断面为半圆拱,净宽4.8m,净高3.9m,锚网索喷支护;调车线、过渡线、存车调车线和道岔线路断面为半圆拱,净宽4.0m,净高3.5m,锚网索喷支护。
副井井底车场与轨道巷道之间的调车利用井下蓄电池式电机车通过调车线及道岔进行调车。
三、井底车场硐室名称及位置设计在副斜井井底附近,布置有信号硐室、中央水泵房、中央变电所、主要水仓、管子道、井下消防材料库、电机车修理间、充电室、变流室等硐室。
主斜井井底布置有井底煤仓、装载硐室、清理撒煤硐室等。
运送人员斜井井底布置有井底上下人员处、等候硐室、井下急救站、运送人员钢丝绳拉紧装置硐室等。
中央水泵房与中央变电所联合布置于副斜井井底车场出车线侧。
中央水泵房长20m,净宽3.6m,半圆拱混凝土砌筑,硐室地面高出硐室通道与车场连接处底板标高0.5m,中央水泵房一个出口为连接副斜井井筒的管子道,一个出口通到井底车场。
中央变电所长40m,净宽3.6m,半圆拱混凝土砌筑,硐室地面高出硐室通道与车场连接处底板标高0.62m,且硐室地面向中央水泵房地面有3‰的流水坡度,其出口通到井底车场。
中央水泵房与中央变电所的通道内要设栅栏门和密闭门。
管子道净宽2.5m,半圆拱混凝土砌筑,管子道与副斜井连接处设有平台,平台高出泵房地面7.5m。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299m3/d,最大涌水量为1950m3/d。
水仓布置为主、副仓,水仓总长度为226m,净断面 5.56m2,半圆拱混凝土砌筑,主、副水仓有效容量为1256m3,满足矿井8小时的正常涌水,且满足清仓要求。
井底水仓、车场硐室设计规范

第九章井底车场与硐室第一节井底车场的结构与形式井底车场是指位于开采水平,连接矿井主要提升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通风巷道的若干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是连接井筒提升和大巷运输的枢纽。
它担负对煤炭、矸石、伴生矿产、设备、器材和人员的转运,并为矿井通风、排水、动力供应、通信、安全设施等服务。
一、井底车场的结构由于矿井开拓方式不同,井底车场可分为立井井底车场和斜井井底车场两大类。
因其车场结构基本相同,故这里只讨论立井井底车场。
图9-1为我国年产0.6~1.2Mt矿井常用的环形刀式井底车场立体示意图;图9-2为3.0Mt的兖州鲍店煤矿井底车场立体结构示意图,其煤炭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
从图中可以看出,井底车场是由主要运输线路、辅助线路、各种硐室等部分组成。
图9-1 环行刀式立井井底车场立体示意图l-主井,2-副井;3-主排水泵硐室;4-吸水小井;5-翻笼硐室;6-斜煤仓;7-箕斗装载硐室;8-清理撤煤斜巷;9-主井井底水窝泵房;10-防火门硐室;11-调度室;12-等候室;13-马头门;14-主变电所,15-管子道;16-内水仓;17-外水仓;18-机车库及修理间;19-主要运输大巷;Ⅰ-主井重车线;Ⅱ-主井空车线;Ⅲ-副井重车线;Ⅳ-副井空车线;Ⅴ-绕道图9-2 胶带输送机上仓立井井底车场立体示意图1-主井;2-副井,3、4、5-胶带输送机巷;6-圆筒煤仓;7-给煤胶带输送机巷;8-箕斗装载硐室;9、10-轨道运输大巷;11-副井重车线;12-副井空车线;13-主井井底清理撒煤硐室;14-副井清理斜巷;15-主变电所;16-主排水泵硐室;17-水仓;18-调度室;19-机车修理间;20-等候室;21-消防材料库;22-管子道1.主要运输线路(巷道)包括存车线巷道和行车线巷道两种。
存车线巷道是指存放空、重车辆的巷道。
如主、副井的空、重车线,材料车线等。
行车线巷道是指调动空、重车辆运行的巷道。
如连接主、副井空、重车线的绕道,调车线,马头门线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矿学(二)井底车场设计
姓名:张金龙
班级:采矿工程(1)班
学号:2008171408
指导教师:孙志文
1、井底车场
1.1 井底车场的作用
井底车场是位于开采水平,井筒附近的一组巷道与硐室的总称,是连接井筒提升与大巷运输的枢纽,担负着煤、矸、物料、人员的转运任务,并为矿井的排水、通风、动力供应、通讯和调度服务,对保证矿井正常生产和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1.2 井底车场构成
井底车场由线路、布置线路的巷道和完成特定功能的硐室组成。
1.2.1 井底车场线路
1、主井重车线、空车线
井底车场内一般只设一条空重车线,特大型矿井根据需要也可设两条空重车线。
大巷采用固定厢式矿车运煤时,大中型矿井的空重车线长度为宜各自为1.5~2.0倍列车长度。
采用底卸矿车运煤时,主井空重车线长度视线路布置及调车方式确定,并能容纳1.0列车。
对于主井采用罐笼提升的小型矿井,副井提升部分煤炭时,每个井筒的空重列车长度应各自容纳1.0~1.5列车。
2、副井重车线、空车线
对于采用固定式矿车为辅助运输的大中型矿井,副井空重车线宜各自为1.0~1.5倍列车长度。
对小型矿井,副井空重车线长度应能容纳0.5~1.0倍列车长度。
3、材料车线
并列布置在副井空车线一侧,其长度宜按10辆到1列材料(设备)车的长度确定。
4、调车线
调车线是调动空重车辆及电机车运行的线路,其长度大于1.0列车长度与电机车的
长度之和。
5、人车线
设在副井回车线内,其长度一般为一列成长度再加15~20米。
6、回车线
回车线要根据来车方向、调车方式、坡度要求和回车要求等因素确定。
为了调车方便,一般主副井空车线、副井重车线设自动滚行坡度,其高差损失由上
坡弥补。
在主井重车线内,矿车进入翻笼要借助与设在翻笼前的推车机来实现。
1.2.2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是指车场内的卸载能力和线路通过能力。
采用机车运输时,井底车场通过能力与井底车场形式、卸载方式、矿车载重量和调
车方式有关。
一般情况下,卸载能力大于线路通过能力,故通常所说的井底车场通过能力是指线路通过能力。
大巷采用电机车牵引固定式矿车运输时,井底车场通过能力可按(1—1)计算:
N=t
K nG
t K nG g g )1(15.168.31)1(15.11060163304+=
+⨯⨯⨯- 式中 N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万t /a ;
n —每一列车的矿车数,辆; G —每辆矿车的实际载重量,t ;
1.15—运输不均衡系数;
t —列车进入井底车场的平均时间,min ; g K —矿井矸石系数,一般取煤炭数量的10%~2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规定,井底车场通过能力应留有大于30%的富裕能力。
大巷采用胶带输送机运煤时,井底车场的煤流通过能力就是胶带输送机自身的能力。
2、设计材料
根据矿井初步设计,某矿井第一水平拟计划设计井底车场为刀把式车场如课本图17—2,该矿采用3吨底卸式矿车,辅助运输采用1吨固定式矿车,其中重车采用14吨架线电机车运输,3吨底卸式矿车有16节,辅助运输最多挂26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00万吨,试对该井底车场进行设计并标明主要硐室。
比例为1:50或1:100或1:200的平面图。
3、设计步骤 3.1 线路确定
矿车参数 1—1
根据该表(1—1)可知:
该矿一列底卸式矿车长:L 底=3450×16=55200mm=55.2m
辅助运输一列固定式矿车最长:L 固=2000×26=52000mm=52m
根据表(1—2)可知:
该矿所用14t 牵引电机车长度为:L=4900mm=4.9m
该矿设计生产能力为300万吨,属于大型矿井。
1 主井空、重车线
L1=L2=L+L 底=4.9+55.2=61.2m ,取L 空=L 重=65m ; 2 副井空、重车线
L3=L4=1.5×L 固=1.5×52=78m ; 3 材料车线
大型矿井的材料车线按15—20辆矿车取,该矿取15辆,故:
名称 净重(KG ) 容积(立
方米) 最大载重量 轨距(mm) 轴距(mm) 外形尺寸 0.55翻斗式矿车 460 0.55 1000KG 600 500 1620×930×1200 0.75翻斗式矿车 500 0.75 1200KG 600 550 1720×960×1250 0.75吨固定式矿车 480 0.7 1500KG 600 500 1580×850×1050 1吨固定式矿车 530 1.1 1800KG 600 550 2000×880×1150 1.5吨固定式矿车 900 1.7 2700KG 600 600 2400×1050×1200
3吨底卸式矿车
1500
3.3
4000KG
600
900
3450×1200×1400
L材料=2000×15=30000mm=30m;
4 调车线
L调=L底+L=55.2+4.9=61.2m,取L调=62m
14t架线式工矿电机车主要技术参数 1—2
产品型号粘
重
(
T)
轨
距
(
M
M)
外型尺寸(MM)
轴
距
(
M
M)
受
电
路
工
作
高
(
M
M)
小时参数牵引电动机
调
速
方
式
制
动
方
式
最
小
曲
率
半
径
(
M)长宽高
牵
引
高
度
牵引
力
(KN
)
速度
(K
M/H
)
型
号
功
率
(
K
W
)
台
数
CJY 14/
6G 7G 9G 14
600
762
900
4
9
106
135
1
7
32
43
170
200
0-
320
26.68
12.8
7
ZQ
-5
2
522
电
阻
机
械
电
气
12
5 人车线
平巷人车技术参数:1—3
型号PRC12 PRC18
载人数12 18
最大速度m/s 3 3
最大牵引KN 30 30
水平弯道半径m 8 8
轨距mm 600 762/900
牵引高度mm 380 380
外形尺寸长mm 4280 4280
宽mm 1020 1300
高mm 1552 1552
该矿选取该型号的人车运送人员,取5节,再加上15m,所以人车长度为:
L 人=5×4280+15000=36400mm=36.4m ,取L 人=40m 6 回车线
根据来车方向、调车方式、坡度要求和回车要求等因素确定。
3.2 井底车场能力通过能力计算
N=t
K nG t K nG g g )1(15.168.31)1(15.11060163304+=
+⨯⨯⨯- 式中 N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万t /a ;
n —每一列车的矿车数,辆;n =16 G —每辆矿车的实际载重量,t ;G =3 1.15—运输不均衡系数;
t —列车进入井底车场的平均时间,min ;t =30
g K —矿井矸石系数,一般取煤炭数量的10%~25%。
g K =10% 故 N=
=+⨯⨯)
%101(15.13
1668.311202.08t/a
考虑到井底车场通过能力应留有大于30%的富裕能力,故
N=1202.08×(1+30%)=1562.71t/a
井底车场平面图(1:100)
1—主井;2—副井;3—卸载硐室;4—井底煤仓;5—箕斗装载硐室;6—清理井底斜巷;
7—中央变电所;8—水泵房;9—等候室;10—调度室;11—人车停车线;
12—工具室;13—主、副水仓;14—主井空车线;15主井重车线;16—副井重车线;17—副井空车线;18—材料车线;19—回车线;20—进车线;21—调车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