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品德教育主要有哪些方法
家庭德育方法
![家庭德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dc6640dfab069dc5122019a.png)
家庭教育的方法一、爱而勿溺。
父母爱孩子,是人的天性。
也是家庭德育的出发点和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感情更为神圣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
”父母的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使儿童感到自己处在幸福之中,它为培养儿童纯洁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但正如真理跨前一步,就会成为谬误一样,父母的爱如果过了分,失去了分寸和理智的调节,就会成为溺爱,而溺爱常常会给孩子带来心灵的病态,甚至成为孩子畸变的祸根。
从目前看,溺爱一般有:娇纵、偏爱、护短等表现形式。
在家庭德育过程中,如何做到“爱而勿溺”呢?(一)要以明智的爱去教育孩子所谓明智的爱,就是有节制有分寸的爱,是情感与理智和谐结合的爱.一方面,父母要用感情的火炬点燃孩子心灵的火花,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温存、抚爱,沉浸于天伦之乐,激发起对生活的追求和积极上进的愿望。
另一方面又要理智地教育孩子,尽早地让他知道并不仅是他的出世给大家带来了欢乐,而是大家为他带来了欢乐.他不应当只享受,只提要求,而且应该学会关心别人,为他人的欢乐作出自己的努力,从而激起孩子对周围世界、对人们的关心,激起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显然,爱孩子时采取明智的态度,比本能的,母鸡式的爱要难得多,它要求家长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善于衡量得失和掌握分寸。
(二)要善于正确对待孩子的需要人都是有需要的,对于孩子来说,满足他们吃饱穿暖的生理需要,是保证他们健康成长的必要物质条件。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需要也不断发展,不仅有物质的需要,更有精神的需要,对于这些需要,做父母的应当深人了解,并认真地进行分析.在物质方面,凡正当的,合理的需要,我们可以根据家庭的经济条件予以适当的满足,但一般来说以不超过社会上同龄孩子及家庭成员的物质水平为宜,以免增长一种特殊的优越感。
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0e8c97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0f.png)
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品德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良好的品德是孩子走向成功、拥有幸福人生的基石。
品德教育,涵盖了诸多方面,如诚实、善良、尊重、责任感、宽容、勤奋等等。
这些品质并非天生具备,而是需要在家庭环境中逐渐培养和塑造。
首先,诚实是做人的根本。
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做到言行一致,不说谎、不欺骗。
当孩子犯了错误,能够诚实地承认时,父母应给予理解和鼓励,而非严厉的惩罚。
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破了花瓶,如果他能主动承认,父母可以先肯定他的诚实,然后再一起探讨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明白诚实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能够带来积极结果的行为。
善良是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关心他人,比如帮助邻居老人提东西、关爱流浪动物等。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培养他们的同理心,让他们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受和思考。
当孩子表现出善良的行为时,及时给予表扬,强化这种积极的品质。
尊重他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家庭中,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
同时,也要教导孩子尊重长辈、老师和同学,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不嘲笑、不歧视他人。
比如,在公共场合,要教导孩子不大声喧哗,尊重他人的休息和工作。
责任感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可以从一些小事入手,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如整理自己的房间、帮忙做家务等。
当孩子完成任务时,给予肯定和奖励,让他们体会到承担责任的成就感。
在学校里,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他们对集体的责任感。
宽容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当孩子与他人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引导他们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立场和难处。
不要过分计较得失,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错误。
通过这样的教育,让孩子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如意。
十种家庭教育方法技巧归纳
![十种家庭教育方法技巧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2fd201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d.png)
十种家庭教育方法技巧归纳家庭教育一直以来都是父母关注的焦点话题。
每个家庭都希望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和技巧,以塑造他们独立、自信、积极的品格。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归纳总结出十种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给父母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1. 爱与关怀父母的爱与关怀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方法之一。
父母应该用心倾听孩子的感受,并表达出永远的支持和理解。
通过亲密无间的沟通,父母能够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培养他们与人相处的能力。
2. 树立榜样身教胜于言教,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他们的言行举止应该符合道德规范,以及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孩子们会从中汲取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3. 积极鼓励积极的鼓励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和潜能的有效途径。
父母应该关注并表扬孩子的优点和努力,让他们感受到成就的快乐。
这种积极的回馈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毫不气馁。
4.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家中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
父母可以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给予孩子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以及合理的时间管理。
这种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积极主动的态度。
5.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学会与人沟通、分享、合作,并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
例如,在家庭中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角色扮演活动,练习解决冲突和倾听的能力。
6. 培养责任心责任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备的品质之一。
父母可以通过分担家务、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培养孩子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意识。
同时,鼓励孩子承担一些小型的任务和责任,让他们逐渐成为独立和有担当的人。
7.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挑战和问题,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鼓励他们尝试和坚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这样的教育方法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53e5c3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3.png)
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而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则是为孩子奠定一生为人处世基础的关键。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知识的获取固然重要,但品德的培养更是不可或缺。
品德教育,关乎孩子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一个拥有良好品德的孩子,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诱惑时,能够坚守内心的原则和底线,做出正确的选择。
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感受,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相反,如果在家庭教育中忽视了品德教育,孩子可能会变得自私、冷漠、缺乏责任感,难以在社会中立足。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品德教育呢?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
孩子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家长的行为来学习的。
如果家长自身品德高尚,言行一致,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
比如,家长要做到诚实守信,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要尊重长辈,关爱他人,为孩子树立尊老爱幼的榜样;要勤劳节俭,不铺张浪费,让孩子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其次,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爱心。
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的痛苦和困难,培养他们的善良品质。
可以通过让孩子参与公益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等方式,让他们亲身体验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
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尊重生命,爱护小动物和植物,培养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再次,要教导孩子学会感恩。
让孩子明白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并非理所当然,而是来自于他人的付出和努力。
要引导孩子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等心怀感激,并通过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比如,经常对家人说“谢谢”,在节日或特殊的日子里为长辈送上一份小礼物等。
另外,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也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要让孩子明白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
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如自己整理房间、完成作业、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等,让孩子逐渐养成负责任的习惯。
当孩子犯错时,要让他们勇于承担后果,而不是逃避责任。
同时,要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家庭教育中的父母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
![家庭教育中的父母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ab0ece9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5.png)
家庭教育中的父母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道德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父母应该积极参与并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为孩子的道德品质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父母应以身作则。
父母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首先要从自己做起。
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们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将之视作自己应有的行为准则。
因此,父母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道德品质良好的榜样。
父母要坚守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尊重他人等道德原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引导孩子,让他们从小就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父母应注重与孩子的沟通。
良好的沟通是培养孩子道德品质的关键。
父母应时常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和困惑。
通过与孩子的交流,父母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解答疑惑,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等问题。
此外,父母还应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第三,父母应注重教育方式的灵活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个性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有些孩子可能对说教不太感兴趣,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观影、阅读等方式来传递道德教育的内容。
此外,家庭作为一个团队,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社会公益活动等,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不同的教育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父母应不断尝试和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最后,父母应重视奖惩的力度和方法。
适当的奖惩是培养孩子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父母应及时表扬和奖励孩子的良好行为,以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同时,对于不良行为,父母也要果断地给予适当的惩罚和批评,并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引导他们认识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然而,父母在施加奖惩时要注意方法和度,过于严厉或过于宽容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平衡和合理是关键。
家庭教育的品德教育
![家庭教育的品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1e3a13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4.png)
家庭教育的品德教育在当今社会,品德教育对于培养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作为最早接触孩子的教育形式,承担着传授良好品德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就家庭教育的品德教育方面展开讨论。
一、父母身教为根基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的引导者,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品德形成。
父母应该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范。
例如,父母应该诚实守信,严守诺言;尊老爱幼,关心弱势群体;勤奋努力,追求卓越等等。
只有父母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通过模仿来学习和接受良好的品德。
二、情感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情感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培养孩子良好品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爱,爱是品德教育的基石。
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会产生安全感和自信心,进而懂得关心他人、宽容和分享。
另外,父母还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引导,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友善之心以及乐于助人的精神,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他人,体验到做好事的快乐。
三、道德教育促进人格培养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孩子的人格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父母应该通过讲述故事、讲述经典、进行亲身示范等方式,向孩子传递正确的品德观念和道德规范。
例如,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权益,不侵犯他人的利益;关心社会问题,培养公民责任感等等。
通过道德教育,孩子可以明确道德界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未来的行为提供准则和约束。
四、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的桥梁家庭教育的品德教育除了供给正面教育,也需要通过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来引导他们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模式。
父母应该注意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需求。
在沟通中,父母应该注重夸奖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被尊重的权益。
此外,父母还应该适时地给予孩子批评和教育,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引导他们改正并学会自我约束。
通过良好的沟通,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品德教育。
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实用方法
![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实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93c21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3.png)
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实用方法2023年,家长和社会都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品德教育,因为良好的品德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然而,孩子的品德教育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法。
接下来,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实用方法。
1. 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影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
例如,孩子的父母应该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对待他人友善礼貌,有坚强的意志力等等。
父母应该注重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不仅要求孩子做到,也必须率先做到。
2. 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在家庭中营造和谐、宽松、友爱的氛围,对于孩子的品德教育非常重要。
充满爱和理解的家庭可以使孩子养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家庭中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宽容他人,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
3. 建立良好的家规家庭规矩是一种约束孩子行为、培养品德的有效方式。
家规要先从父母身上开始,父母做了什么事情,孩子们就应该仿效。
在家庭中,要有明确的“该做、不该做”的标准,并建立相对固定的规则来规范孩子的行为。
4. 提供实践机会在生活和学校中,给孩子创造提高品德的机会。
比如,通过参加志愿活动让孩子了解社会需要,提高社会责任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孩子的毅力和耐力;参与实验和创新活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等等。
5. 引导孩子正确看待人生人生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品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引导孩子明确人生的价值意义,培养必要的责任感和思考能力。
有许多故事可以为孩子树立人生目标和方向,提供直观的教育机会。
6. 塑造孩子的美德尊重孩子的个性,并关注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成功的信心。
在不断的实践中,教育孩子要乐于助人,微笑待人,主动方便他人,早期规范好孩子的行为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和美德。
7. 强化品德教育体系管住自己和孩子的言行举止,通过教育理念及教材,引领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同时,更新教育方式,创新教育模式,全面推进品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并同步进行家长辅导,提升家庭品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教导孩子正确的道德观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教导孩子正确的道德观](https://img.taocdn.com/s3/m/fbe4928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4.png)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教导孩子正确的道德观道德教育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正确的道德观灌输给孩子并使其信念坚定,是每个家长的责任和使命。
然而,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教导孩子正确的道德观成为了一个挑战。
以下将探讨一些方法和策略来帮助家长有效地实施道德教育。
1. 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是他们最直接且最重要的影响力源泉。
因此,家长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成为孩子的良好榜样。
例如,要坚守诚实、正直和公正的原则,坚持承诺,与人为善,以此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鼓励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参与公益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参与环保、慈善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并通过反思和讨论加深对道德的理解和认识。
3. 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并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可以帮助他们理解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及背后的原则。
同时,家长也要教导孩子在沟通中保持礼貌和善意,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权益。
4. 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纪律良好的习惯和纪律是培养孩子道德观的基础。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日常生活习惯和家规,并亲自示范和要求孩子遵守。
例如,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保持整洁的日常生活,尊重长辈等。
通过坚持执行规则,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纪律意识。
5. 鼓励思考和讨论道德问题家长可以以学习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和解决道德困境。
可以通过阅读故事书、观看电影等方式,选取一些具有道德问题的情节让孩子了解并思考。
在讨论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理解各种价值观的差异,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6.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可以通过营造和谐、温暖的氛围来培养孩子的道德观。
例如,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关心,共同参与家务和感恩意识的灌输等,都能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
好的家庭教育方法是什么
![好的家庭教育方法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df45cd4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4.png)
好的家庭教育方法是什么1.父母身教:父母应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行为和言传身教来教育孩子。
他们应该展示积极向上的态度,诚实、尊重和正直的品质,并通过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和处理冲突。
2.爱与关注:父母应通过关爱和陪伴来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他们需要表达对孩子的爱和支持,给予他们安全感,并与孩子建立密切的亲密关系。
3.清晰的规矩和纪律:父母应该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纪律,对孩子进行清晰的界定和解释,并对违规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
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4.鼓励和赞赏:父母应该学会用鼓励和赞赏的方式来激励孩子。
当孩子取得进步或取得好成绩时,父母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动力。
5.给予孩子自主权: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机会做出自己的决策和选择。
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信心。
6.倾听和沟通:父母应该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
他们应该给予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并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感受,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7.培养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例如卫生习惯、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
他们也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8.培养学习能力和兴趣: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他们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孩子参与兴趣活动和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来促进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9.尊重个体差异: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鼓励和支持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他们需要理解孩子的个人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10.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父母应该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家庭氛围。
他们可以通过亲子活动、家庭聚会和共同做饭等方式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增强家庭凝聚力。
综上所述,好的家庭教育方法是建立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相理解、尊重和关爱基础上的。
它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父母的身教、爱与关注、清晰的规矩和纪律、倾听和沟通等方式来实现。
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bfc5fa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e.png)
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而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则是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石。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知识的获取固然重要,但品德的培养更是关乎其一生的发展。
品德教育,并非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它涵盖了诚实、善良、宽容、尊重、责任、自律等诸多方面。
一个拥有良好品德的孩子,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做出正确的选择。
首先,诚实是品德教育的基础。
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展现出诚实的品质。
当孩子犯错时,不要一味地斥责,而是鼓励他们诚实地承认错误,并引导他们认识到诚实带来的好处。
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破了花瓶,如果能主动承认,父母可以在给予适当批评的同时,肯定孩子的诚实行为,让孩子明白诚实能够换来理解和信任。
善良,是人性中最温暖的光芒。
家长要培养孩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可以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关爱弱势群体等方式,让孩子体会到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例如,定期带孩子去养老院看望老人,或者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赠衣物和书籍,让善良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品德。
在家庭中,当孩子与兄弟姐妹或小伙伴发生矛盾时,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以宽容的心态化解矛盾。
同时,家长也要宽容孩子的过错,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让孩子在宽容的氛围中学会宽容他人。
尊重,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
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尊重长辈、老师、同学以及每一个生命。
比如,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交流时要认真倾听,不打断、不敷衍,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表达。
责任,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从小就要让孩子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整理自己的房间、洗碗、扫地等,让他们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为家庭做出贡献。
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他们勇于担当的品质。
自律,是自我管理的能力。
家庭教育中如何进行品德教育
![家庭教育中如何进行品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ea8cc34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a.png)
家庭教育中如何进行品德教育1、言传身教。
社会性发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希望孩子有怎样的品德,家长首先自己要做到,如:希望孩子是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那么家人自己首先要举止文明,谈吐优雅。
2、要求统一。
这里的统一既包括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对孩子的要求要统一,也包括对孩子的要求要有一贯性一致性。
3、防微杜渐。
实践证明:对一个不良个性及品德的改造,往往比培养一个优良的品质要困难得多。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品德培养既要抓早,又要抓严,讲究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再有,孩子小的话,可以用优秀的绘本、动听的故事、新闻的讲解等方式对孩子进行品德方面的教育。
家庭教育对品德发展的影响一、学会感恩1、感恩身边的人、事、物。
2、感恩良知。
3、感恩逆境。
4、感恩天地。
二、学会尊重1、尊重从事卑微工作者或学识能力不如自己者。
2、尊重不同声音、不同见解的人。
3、尊重少数,服从多数,以小我来成就大我。
三、学会爱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早接触的,可见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起到榜样作用。
家庭教育,是家庭承担社会责任中最重要的一种功能。
每一个人的社会化,不仅需要家庭的哺育,更需要家庭的教养。
人们都是在家庭中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学会行为规范,学会生活自立的;在家庭中获得身体的发育,心理的发展,个性的形成,社会生活基本技能的掌握。
游戏、学习、劳动是人的社会活动三种主要形式。
未成年人一般主要从事游戏和学习,随着年龄增长,才逐步过渡到独立参加以劳动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
家庭不仅为儿童提供了人生最初的游戏和学习场所,而且引导他们从游戏过渡到学习,再从学习过渡到劳动。
这种引导,就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品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父母或长辈的行为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孩子,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影响非常大。
如何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摘要学会学习是重要,但学会做人、做事更重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一、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方法。
五个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五个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https://img.taocdn.com/s3/m/0d55cec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b.png)
五个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当今社会,孩子的品德教育尤为重要,因为良好的品德是他们未来成功的基石。
然而,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并不容易,需要家长采取正确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五个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旨在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品德。
方法一:树立榜样,言传身教家长是孩子最主要的榜样,他们的行为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品德发展。
因此,家长首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家长应该积极培养自己的品德,例如诚实守信、勤奋努力等。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让他们能够模仿和学习到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方法二:倡导家庭价值观家庭是孩子品德培养的第一课堂,家长可以通过倡导家庭价值观,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家庭应该制定一套明确的家规家训,如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勤勉努力等,让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学会如何做人做事。
此外,家长还需与孩子进行交流,解答他们关于品德问题的疑惑,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各种价值冲突和道德困惑。
方法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责任感是培养孩子品德的重要方面。
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适当的责任和任务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例如,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打扫自己的房间、分担家庭琐事等。
随着孩子责任的增加,他们将逐渐认识到责任对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并形成责任心。
此外,家长还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和鼓励,激励他们更好地履行责任。
方法四: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合作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也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一个重要方面。
家长可以通过家庭活动和游戏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例如,让孩子们一起参与家务劳动,共同完成任务;组织家庭游戏,鼓励他们团结协作,互相帮助。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将学会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方法五: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情感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情感,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理解。
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c93f8ed0d233d4b14e6961.png)
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针对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家庭道德教育该采取什么方法呢,以下介绍了一些方法供父母进行参考。
一、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父母自己德行如何,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品行。
一个老是对亲人、同事、朋友说谎的父亲想要教育孩子“做人要老实,不能说谎”是绝不会取得相应的教育效果的。
因为他自己的行为起了恰恰相反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启蒙学校,要让孩子品行端庄,父母要做出榜样,以身作则。
二、寓教育于故事游戏中儿童心理,具有容易接受暗示和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特征,而且,儿童对道德的认识也是从无到有,由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由零碎到系统发展起来的。
因此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注意形象性、榜样性、渐进性和针对性,而游戏、故事是儿童最容易接受的形式。
三、教导结合,启发思考,培养孩子言行一致教导结合,即正面教育和引导行动相结合,使孩子切实达到言行一致。
有些家长,虽然也给孩子讲故事,带孩子看电影、电视、录像,但往往不考虑孩子能否辨别其中的是非、恶善,不明确怎样引导,让孩子从中学到一些什么,而是听其自然。
这样即使是有教育意义的文艺材料,也往往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
尤其是现在家家有电视,家长常管不住孩子看电视,这就更需要家长的引导教育。
如5—6岁的孩子看了武打片,如果不加分析,孩子只会对武打姿势感兴趣,容易产生一些副作用。
四、道德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因为童年时有一颗对父母兄弟家乡伙伴的热爱之心,到了成年才有可能发展成为对祖国人民的热爱;童年时在游戏中萌发、发展了责任心,长大了才可望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人;孩提时玩玩具总是入迷、持久,长大才可能升华为对科学、事业工作的执着与痴情;从小不怕碰钉子,长大才可能勇于克服困难;从小尊重父母长辈,团结小朋友,长大才可望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
凡此种种,说明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人的道德品质,从广义上讲,都是通过教育和修养形成,并通过教育和修养不断提高。
家庭品德教育的内容
![家庭品德教育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818ec4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6.png)
家庭品德教育的内容以下是 8 条家庭品德教育的内容:1. 诚实可是家庭品德教育超级重要的一环哪!就像建房子得有稳固的根基一样,诚实让家人之间充满信任。
你想想,要是你对爸妈撒了谎,被发现后他们得多失望呀!就像那根基突然晃动了似的。
记得有一次我偷偷拿了零花钱买零食却没告诉爸妈,后来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那种滋味可不好受呢!2. 尊重他人,这在家庭里可不能少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们得尊重对方。
这不就跟花儿需要阳光一样吗?要是你总是打断别人说话,或者不考虑别人的意见,那多不礼貌呀!有一次我弟弟在说话,我没认真听还笑话他,他立马就不高兴了,后来我才意识到自己错啦。
3. 责任感,这可是家庭和谐的关键咧!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就像火车得沿着轨道前进,不然就会出乱子。
要是你答应了做家务却不做,那怎么行呢?有一回我答应帮妈妈浇花,结果玩忘记了,看到妈妈失望的眼神,我心里愧疚极了。
4. 善良,让家庭充满温暖呀!要像温暖的阳光照耀大地一样去对待家人。
如果你对家人都不善良,那还能对谁好呢?我记得有次妈妈生病,我主动照顾她,给她端水递药,她感动得不得了,那时候我就知道善良的力量有多大啦!5. 宽容,这在家庭里多重要啊!谁还没有犯错的时候呢,就像走路也会有磕绊一样。
要是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那多累呀!有一回我和姐姐吵架,后来我主动和好,我们的关系反而更好了呢!6. 勤劳,家里要是没个勤劳的人那可不行哟!就像蜜蜂得辛勤采蜜一样。
你总不能啥都不干等着别人伺候吧!我有时候偷懒不想收拾房间,看到乱七八糟的就难受,之后我就养成了主动收拾的习惯。
7. 礼貌待人,在家庭里也不能丢哇!这好比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要是对家里人都没礼貌,那多不像话呀!有次我没跟爸爸打招呼就跑出去玩,回来后爸爸就教育了我一顿呢。
8. 感恩之心不能忘呀!想想家人为你付出了多少,就像大树滋养着树叶一样。
你要是不懂感恩,那可太让人心寒了!每次吃饭我都会感谢妈妈做的美味饭菜,妈妈也会特别开心呢!我的观点结论是:家庭品德教育真的太重要啦,需要我们在。
家庭教育中的品德培养
![家庭教育中的品德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9ecdc85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1.png)
家庭教育中的品德培养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而品德培养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品德是一个人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方面所具备的道德特性。
培养良好的品德,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家庭教育中的品德培养方法和策略。
一、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和引导者,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品德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积极地培养和展示良好的品德品质。
他们应该坚守道德底线,做到诚实守信、尊重他人、正直善良,并始终保持耐心和宽容。
这样,孩子在观察和模仿父母的行为时,会被积极的品德价值所影响,从而形成自己良好的品德素养。
二、家庭氛围的营造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品德培养有着深远影响。
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可以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父母应该营造开放、宽容的氛围,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同时也要倾听和尊重孩子的声音。
家庭中的习惯和行为规范也是培养孩子品德的重要因素,父母可以制定一些家规家训,让孩子明确正确的行为准则,并通过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将这些准则内化为孩子的自觉行动。
三、与孩子的互动和交流与孩子的互动和交流是品德培养的重要途径。
父母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在交流中,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和成长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同时,父母也可以通过故事、绘本等形式向孩子传递一些道德教育的信息,帮助他们了解和接纳正确的价值观。
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是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基石。
父母可以通过给孩子适当的家务分工和任务,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能力。
同时,在家庭活动和社区参与中,鼓励孩子与他人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可以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并培养出尊重和帮助他人的品德品质。
五、正确引导和规范行为家庭教育中的品德培养也需要一些具体的引导和规范。
父母可以制定一些家规,明确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父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传授价值观和道德观
![父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传授价值观和道德观](https://img.taocdn.com/s3/m/db10435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0.png)
父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传授价值观和道德观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除了提供基本的物质需求,父母还应该注重传授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本文将探讨父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传授价值观和道德观。
一、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最佳典范。
他们的言行举止会深深地影响孩子,并且往往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
因此,父母在家庭中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表现出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例如,父母应该尊重长辈和他人,诚实正直地对待他人,助人为乐,以及对待学习和工作的态度严谨认真等等。
通过自身的言行来引导孩子,他们会在无意识中接受到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培养沟通和理解能力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沟通和理解能力。
通过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惑,进而指导他们正确面对问题。
同时,父母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使他们学会关心他人的感受和理解别人的观点。
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孩子形成开放、宽容和尊重他人的良好道德观。
三、注重家庭价值观的塑造家庭应该建立明确的家庭价值观,为孩子提供明确的道德准则。
父母可以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规则,明确孩子可以接受的行为范围和行为标准。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关心和帮助他人是家庭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内的各种活动和事务都应秉持价值观的原则,例如尽量垃圾分类、勤俭节约等等。
这样的实践让孩子在家庭中学会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形成他们的行为模式。
四、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父母应该引导孩子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是孩子交友、合作和沟通的重要基础,也是孩子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的重要保障。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团队活动、社区服务或志愿者工作,从中学习与他人合作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锻炼,孩子将培养出善于与他人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五、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父母应该积极引导孩子参与公益事业,让他们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家庭教育的七种方法家庭教育具体方法
![家庭教育的七种方法家庭教育具体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171aae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9.png)
家庭教育的七种方法家庭教育具体方法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和培养。
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孩子的发展和学习意义重大。
下面将介绍家庭教育的七种具体方法。
1.亲子交流亲子交流是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之一、父母应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充分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
通过互动交流,父母可以建立起孩子的信任感和自信心,并且有助于促进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2.榜样示范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榜样。
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
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孩子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品德和行为准则。
父母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孩子的良好榜样。
3.赞美和鼓励赞美和鼓励是培养孩子自信心和积极态度的有效手段。
当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或取得进步时,父母应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其发展的动力。
4.家庭规则家庭规则对于孩子的行为和成长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家庭规则应当明确、公平、合理,并且家长应该设立相应的惩罚和奖励机制。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明确行为的界限和对错误行为的后果,为他们提供一个有秩序的成长环境。
5.监督和引导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进行适度的监督和引导。
他们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监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情况,为孩子提供学习上的支持和帮助。
此外,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选择适合他们兴趣和能力的爱好和活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6.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是培养孩子自律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日常的时间表,帮助他们合理分配时间,培养他们良好的时间观念。
此外,父母还可以通过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理能力。
7.培养良好习惯良好习惯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父母应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他们可以教育孩子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阅读习惯、运动习惯等,并且自己也要做出榜样。
通过长期的培养,孩子将养成良好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庭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16192bd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b.png)
家庭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方式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道德教育更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良好的道德教育能够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有社会担当的人。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有哪些有效的道德教育方式呢?以身作则是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的首要方式。
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
如果父母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爱护环境等,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逐渐形成这些良好的道德品质。
比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主动给老人让座,孩子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在自己的行为中体现出来。
相反,如果父母经常说谎、自私自利、不尊重他人,孩子也很可能会模仿这些不良行为。
因此,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其次,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进行道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当孩子和小伙伴发生冲突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学会宽容和谅解;当孩子主动帮助家人做家务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当孩子浪费食物时,要教育他们珍惜粮食,懂得劳动的艰辛。
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却能够让孩子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
另外,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让孩子知道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并非理所当然,而是来自于父母的辛勤付出、他人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
可以在家庭中定期举行感恩活动,比如让孩子为父母做一件小事,表达对父母的感谢;或者鼓励孩子参加志愿者活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感受到给予的快乐和幸福。
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学会感恩,珍惜所拥有的,从而培养他们的善良和同情心。
沟通交流在家庭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中也不可或缺。
父母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及时发现孩子在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家庭品德教育主要有哪些方法
![家庭品德教育主要有哪些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50555c6f1aff00bed51ecc.png)
家庭品德教育主要有哪些方法?家教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也没有包治百病的绝招,但确有规律可循。
家教专家们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家庭德育如下10法:(1)教育引导法,引导儿童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
家长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从正面引导说服儿童,也可以运用格言、寓言、故事、歌曲、游戏等启迪儿童。
(2)榜样示范法,用先进人物的优良品质和模范行为教育儿童。
家长特别应以身作则,这是最重要的师表之一,也是最直观、最有意义的模范。
(3)情感陶冶法。
良好的家风、温馨的亲情、窗明几净的居室、健康有趣的文体活动,都对儿童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培养教育作用。
(4)自我修养法。
从小培养儿童的独立意识,训练儿童的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的能力,如让儿童单独完成一些事;从按时起床、讲卫生、讲礼貌的点滴小事做起。
(5)行为调节法。
用提醒、开导、规劝的方法,来调节儿童身上的某些不道德行为。
(6)实践养成法。
通过反复训练和实践,使儿童的良好品德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贯性、稳定性的习惯,-如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等。
(7)品行评价法。
既随时、随地,又有阶段、有总结地表扬和奖励儿童的优良品行,规劝、批评儿童的不良品行。
(8)规范约束法。
制定必要的家规,支配和约束儿童的道德行为.(9)暗示提醒法。
用含蓄、间接、简化的方式对儿童心理实施影响,如家长用手势、动作、眼神暗示儿童给客人拿糖果;家长主动承担责任,检讨个人过失等。
只要儿童心领神会,’就能化为自觉行动。
(10)表扬奖励法。
及时地、实事求是地、以精神鼓励为主地对儿童的好思想、.好行为进行赞许和奖赏。
怎样进行家庭道德教育 - 性格培养
![怎样进行家庭道德教育 - 性格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b159410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7.png)
怎样进行家庭道德教育 - 性格培养在多方面的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起着统率和指引方向的作用。
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永远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
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对孩子基本的道德要求是: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因此,“五爱”教育应始终贯穿在多种多样的教育之中,并把它作为方向和目的。
那么,家庭道德教育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首先,要注重道德理论教育。
由于孩子的年龄小,进行道德理论教育既要重视、有意识地进行,又不应该是教条的、纯理性的;而应该具体而生动,与生活、社会紧密结合。
这样既能向孩子灌输道德意识,又能行动具体,能使孩子记住,收效最佳。
其次,要加强基础的道德规范教育。
规范即标准、准则,也就是平时说的规矩。
道德要内化成一个人的品格,必须有赖于一定的道德规范。
“五爱”就是一种适用于全体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如《三字经》中说“出必千,返必通”,这就是一种规范,意思是说:孩子外出有事时,要告诉父母,回到家里,要向父母打一个照面。
再次,要综合其他教育进行随机道德教育。
事实上,单纯的道德教育是不存在的,它总是与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道德教育要生活化。
例如针对孩子在进行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劳动时,讨价还价,家长就要不失时机地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使之懂得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自己的衣服自己洗,为家庭服务是对每个家庭成员的基本道德要求。
家庭道德教育不仅要注意它的教育内容,还要动之以情。
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的统一过程。
晓之以理,以能动之以情,动之以情,才能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家就没有教育。
”一般而言,父母对子女总是操心的,但有些父母不善于很好表达自己的爱,老是板着脸,那样怎能使子女感受到你的爱心呢?要真正使子女感受到父母之爱,就应该时时处处给孩子带来温暖,要和颜悦色地对待他们。
只有父母真正了解自己的子女,才能使他们受到感动,在爱之中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品德教育主要有哪些方法?
家教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也没有包治百病的绝招,但确有规律可循。
家教专家们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家庭德育如下10法:
(1)教育引导法,引导儿童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
家长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从正面引导说服儿童,也可以运用格言、寓言、故事、歌曲、游戏等启迪儿童。
(2)榜样示范法,用先进人物的优良品质和模范行为教育儿童。
家长特别应以身作则,这是最重要的师表之一,也是最直观、最有意义的模范。
(3)情感陶冶法。
良好的家风、温馨的亲情、窗明几净的居室、健康有趣的文体活动,都对儿童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培养教育作用。
(4)自我修养法。
从小培养儿童的独立意识,训练儿童的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的能力,如让儿童单独完成一些事;从按时起床、讲卫生、讲礼貌的点滴小事做起。
(5)行为调节法。
用提醒、开导、规劝的方法,来调节儿童身上的某些不道德行为。
(6)实践养成法。
通过反复训练和实践,使儿童的良好品德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贯性、稳定性的习惯,-如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等。
(7)品行评价法。
既随时、随地,又有阶段、有总结地表扬和奖励儿童的优良品行,规劝、批评儿童的不良品行。
(8)规范约束法。
制定必要的家规,支配和约束儿童的道德行为.
(9)暗示提醒法。
用含蓄、间接、简化的方式对儿童心理实施影响,如家长用手势、动作、眼神暗示儿童给客人拿糖果;家长主动承担责任,检讨个人过失等。
只要儿童心领神会,’就能化为自觉行动。
(10)表扬奖励法。
及时地、实事求是地、以精神鼓励为主地对儿童的好思想、.好行为进行赞许和奖赏。